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纪兴奋不已,就像一只飞鸟一样翱翔在夜空中。黑暗中,只见一只一尺来长的纳芥瓶悬浮空中,不断的腾挪、翻滚、穿梭,所有一切无不如使臂指。
杨纪现在处于一种非常奇异的状态,他的身体隐藏在纳芥瓶内另一个外层的特殊空间。精神、意识则和纳芥瓶融合为一,仿佛纳芥瓶是自己的第二身体一般。
除了不能舒展身体,其他一切无不如使臂指。
“咻!”
黑暗中,寒光一闪,一道星辰般璀璨的剑光从一尺左右的纳芥瓶内迸射而出,绕空一匝。唰,剑光过处,空气一分为二,断口光滑如镜,两边的空气久久都没有弥合。
咻咻咻!
有第一柄,就有第二柄,第三柄……,一柄柄剑器就像蛟龙出海般从纳芥瓶内飞出,化为一道电光。守护着纳芥瓶,在四周翻飞、攒剌,形成一片犀利的剑海。
“这件法器真是太强大了,我完全可以在空中施展我的所有武功。只要控制好距离,在对方攻击的时候攀升,在对方后退的时候攻击,这件完全是一件极厉害的空战法器!”
杨纪不断的操控着纳芥瓶,在半空中熟悉这件新法器的能力。对于这件新法器。杨纪简直爱不释手。
杨纪不知道纳芥瓶的上代主人是怎么利用这件法器,但毫无疑问。纳芥瓶如果利用的好,绝对是一件强大的空战利器。
武者的攻击范围大概只有五十丈左右,一些强者攻击范围更广,但也不会太离谱。只要在对方攻击的时候,在天空中升到五十丈以外,也就意味着对手只能望洋兴叹。所有的节奏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唰唰唰!
杨纪一剑又一剑,把自己的仙虹贯日,仙人背剑、仙人钓鲨……统统施展了出来。杨纪甚至尝试了一下在空中施展“万人连斩”,整个纳芥瓶突然之间化为一道曲曲折折光线在黑暗中变幻不定。
在半空中施展武技和地面是完全不同的,杨纪对这件新法器简直爱到了极点!
轰轰轰!
气浪翻腾。一道血红色的洪流伴随着轧轧的钢铁之声从纳芥瓶中电射而出,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这些血色洪流在虚空中变幻成一头头形态各异的龙龟,或低头,或昂头,嘶鸣不断,正是《霸下负天》拳的绝学。
“不错,在半空中没了地面的限制,招式多了很多的变故。变得更加诡异,可以从更多的方向进攻,简直防不胜防。不过大地的吸引,也会影响招式的变化,增加了许多的不可能控性。”
杨纪不断的检验着高空战斗的感觉。在武道中,大地的吸引是限制武者腾空飞行的最大原因,哪怕是武圣也无法摆脱这种巨大的吸引。
大地的吸引是非常特殊的。站在地面上人的是没有感觉,或者感觉很少的。但是一旦脱离了地面,距离地面越高,这种来自广袤大地的吸引就越强。
和这种强大的吸引比起来,甚至连武圣的实力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这就是天地的威力!
所以御空飞行一直都是武者最难以获得的能力。
杨纪在半空中拳招试验的差不多了,心念一动,嗡!纳芥瓶周围,星光扭曲,一缕缕的阴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眨眼之间在纳芥瓶的旁边形成了一柄长枪的形状。
“再试试灵魂之枪的威力!”
杨纪意气风发。他已经过了在半空中操制飞剑、演练拳招,现在只差运用精神类的攻击招式了。
“嗡!”
杨纪控制住灵魂之枪,心念一动,就要把这柄灵魂之枪射向前方浩瀚深长的夜空之中。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起——
“嗡!”
虚空震动,杨纪体内血气骤然一乱,眼前看到的一切景物突然都颠簸摇晃起来。嗖!杨纪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感觉到纳芥瓶突然往下坠去。
“这是怎么回事?”
杨纪大惊失色。体内血炉轰鸣,下意识的就要鼓荡血气,注入到纳芥瓶中。然而这一摧,杨纪顿时心中一凉:
“怎么可能,我的血气怎么消耗了这么多?!”
杨纪一直沉浸在御空飞行的剌激中,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体内的血气在这一会儿至少消失了五分之四以下。现在,只剩下五分之一的血气不到了,而且就这五分之一的血气还在以极惊人的速度消耗。
“我的内力已经媲拟武宗级别,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消耗了?”
就像一道雷霆劈在身上,杨纪失声惊呼,震惊不已。在最初的兴奋过后,杨纪才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纳芥瓶的威力确实强大,但是它对血气负担也大到了极点。以杨纪现在一身吞噬了大阿修罗力量后的雄厚力量,才这么一会儿,体内的血气居然呈现出耗光的迹象!
要知道,杨纪补足这一身血气都花了好几天的功夫,但纳芥瓶仅仅只是这么一会儿就把它耗光了。
“嗡!”
两侧风声呼啸,杨纪眼中万物摇晃,纳芥瓶摇摇摆摆,还在往下坠去。杨纪感觉自己现在和纳芥瓶随时都可能人器分离。(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佛陀和须菩提
PS:看《帝御山河》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从半空中掉下去,若是平常还好。但现在血气几近耗光,冒冒然掉下去,基本上必死无疑。
一刹那,杨纪额头上冷汗都掉出来了。
纳芥瓶的威力确实大,但使用它的代价也同样大。如果不是极强大的强者,这种级别的空间法器根本就用不起来。
“嗡!”
虚空震颤,风声呼啸,杨纪还在极力控制着纳芥瓶,尽管他心中其实已经非常紧张。情况紧急,杨纪脑海中此起彼伏,电光石火间终于使出了心中认为目前最稳妥的方式。
呼!
纳芥瓶一落千丈,自由落地,片刻之后突然一滞,悬停空中。然后再笔直的坠落下去,再悬停空中……,如此不断的重复,将血气的消耗减少到了最低。
“砰!”
数息之后,寺庙外厚厚的枯叶地上,光芒一闪,杨纪人器分离,坠落在地上。
“好险!”
杨纪脚下阵阵发软,他体内的血气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全部耗空了。无论什么时候,高空都是武者的坟墓,只要足够高,哪怕是武圣也一样会被摔死。
然而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安全的抵达了地面。
“想不到这件法器居然这么吃内力!”
杨纪脸色苍白,一脸的冷汗。法器还是这件法器,但是经历了最后一刹那的惊魂,杨纪心中的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天空是武者的坟墓,杨纪现在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纳芥瓶如果仅仅做为一件方便的随身的储物空间,那是极好的。可以储存大量的东西,同时对血气的消耗也不大。
但是这件法器最高级的御空飞行的能力,绝对不是任何人都能使用的。
自己本来还想着利用这件强大的法器在空中战斗,但如果真的这么干,恐怕对手还没死,自己就首先耗光血气。被对手杀死了。
“看来,除非是特殊的情况,否则的话,御空飞行的能力根本就不能使用。”
杨纪盯着掌心的纳芥瓶,心中遗憾无比。
空有这么厉害的能力却不能使用,那种感觉别提了。杨纪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连武圣都不能御空飞行了。
来自大地的引力实在是太厉害了。纳芥瓶本身不是太消耗血气,但是涉及到大地的引力,那种消耗急剧增加,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了。实在是太庞大了!
周围树叶沙沙作响,杨纪抬头看看天空,距离天亮已经不远了,犹豫片刻,杨纪走进了幽深、寂静的寺庙之中。
因为出了这件事,杨纪不得不延长在寺庙内的时间。大山莽莽,距离琅琊郡还有很长的路程,没有恢复实力之前。杨纪是不敢冒然前往的。
三天之后,杨纪的实力慢慢恢复。在这段时间。杨纪体内的阿修罗血脉一直平平静静,无波无澜。
杨纪除了修炼,其他的时候都跟着梵能学习佛经、佛理。杨纪学习佛经的初衷,本来是为了降伏体内的阿修罗戾气。
但是后来,杨纪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一点,真正的沉下心来学习这些佛道经典。
杨纪越是了解。就是越是感觉到佛道一脉的浩瀚渊深,也越发的觉得自己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恐怕并不像是自己最初想像的那么简单。
回想起来,自己当时处于迷乱之中,连方向都变不清了。如何能于莽莽群山中,这么好的就找到这一座寺庙?
要知道当初只要方向出了一点偏差,自己就会离得十万八千里。甚至跑到一个自己完全预想不到的地方。
而且寺庙周围群山莽莽,那么大的区域,为什么恰恰就出现在这里呢?
仔细回想,冥冥之中一根丝弦,把自己从遥远的平川城,一直牵引到了这寺隐蔽的寺庙之中。
“是眉心小石中的那卷佛道经画吗?”
杨纪心中暗暗道,他想来想去,只能想到眉心中的那卷佛道经画。
嗡,意念一动,杨纪下意识的就沟通到了脑海中的眉心小石。只见眉心正中,一层层无形的光罩中央,那卷半寸不到经画深深的卷起,一动不动。
杨纪已经观察到过它好几次了。这卷神秘的经画一直在眉心处一动不动,就好像处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一样,对杨纪的召唤根本毫无反应。
虽然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卷经画绝对是佛道中人。
梵能一直说自己和佛道有缘。在杨纪看来,如果真说自己和佛道有什么缘份的话,也就只有这卷经画了。
“当初杨二牛曾经说过,这是天上陨石所化。我也去那里看过,确实是陨石坠落的痕迹。但是一颗陨石为什么和佛道的力量扯上关系?”
杨纪脑海中此起彼伏,疑惑不已。他身负儒道和佛道的力量,和两脉实在是牵扯不清。
杨纪苦思不得,摇了摇头,拿起旁边的一页金灿灿佛经看了起来。这段时间,他修炼精气神合一的方法,已经有所成就,勉强可以拿得起这些佛经,但是依旧沉重无比。
梵能一直对他说,精气神合一的方法其实简单无比,就是把精、气、神合到一块就行了。杨纪是个聪明人,天赋极高,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学不会。
杨纪对此只能是苦笑。
饱汉不知饿汉饥,梵能这种自小寺中长大,无所挂碍,无所苛求,心思单纯的人是不可能明白其他人的烦恼的。
对于梵能来说,可能是天生神通,不学而会,比喝水也难不了许多。但对于其他人。包括杨纪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活。
经页上写的是梵文,杨纪学习也有一时间了,上面的梵文也勉强看得懂。这是《金刚经》,按照梵能的说法,是一切经法的根本。也是他这里品级最高的佛经。
只不过可惜,末法时代,佛道经典大部分遗失,梵能这里的经书大部分都是这样,包括这卷《金刚经》。
不过尽管如此,杨纪依旧能感觉到这本经书的博大精深。
杨纪摒气凝神,目光专注的看着这卷金光灿灿的《金刚经》经页。这是金刚经的一部分,上面说的是佛陀和须菩提之间的说法。
须菩提杨纪问过梵能,这应该是佛道昌盛时代。佛陀的弟子。而且还是极有名望的。
经书上,佛陀问须菩提,提到一段关于庄严佛土的话。
佛陀问:
“须菩提,于意云,菩萨庄严佛土不?”
须菩提回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是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陀点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这里又提到了一段须弥山王。
须菩提回答:
“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段话简单的说,就是佛陀问须菩提庄严佛土庄不庄来在?须菩提回答。庄严佛土只叫做庄严,并不是真的庄严。
佛陀以这个为引子,提及关于清净心的问题。最后又问了一段关于须弥山王的话。
杨纪看得出来,佛陀是以庄严佛土的例子来点拨自己的弟子须菩提。后来须菩提果然领悟,说到佛陀提到须弥山王的身大。并不是真的指身体,而只是名叫身体而已。
这一段话,师父教徒弟子没有什么看头。杨纪注意到的是中间的一段话,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一页经书,杨纪这段时间已经看了七八十多遍了。
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都有新的感受。
四周一片寂静,杨纪皱着眉头,右手两根手指揉着眉心,看着佛经上的内容沉思不语。
他这段时间看梵能的那卷金刚山经画,学习的精气神合一之术,进境缓慢。杨纪一直有种感觉,他距离学会这种法门其实并不远,只差薄薄的一层而已。
就像梵能说的,精气神合一之术不是武功,也和武功不同。它不存在循序渐进的说法,会的人根本不用花时间,看一遍就会,听一遍就会,比如梵能自己。
而不会的人,怎么都不会。你怎么跟他解释他也学不会。隔行如隔山,看似隔了一点点,但怎么也学不会。
杨纪现在就处在这种状态之中。看似每天都有进步,但真要按照这种进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学会。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杨纪搁笔仰头,喃喃自语。
这段话是这页佛经的主旨,也是佛陀点化弟子须菩提的重点,告诉他怎么生出清净心的。
杨纪可以感觉到这段经文前面应该还有一段重要的内容。只是缺了那一块,也就无从揣度。
佛陀是超越神祗的存在,他点化的东西绝非寻常。
杨纪每次读到这里,总是有感而发,有一种仿佛什么东西要从心里萌发而出的感觉,但感觉总是差了一点。
“不住色生心,色指的是外界看到的一切。山是色,水是色,人是色,星也是色,眼睛看到一切都是色。不住色生心,指的自然是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外物而发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里的声、香、味、触、法指的自然是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是居然连法也是包括在里面。”
杨纪心中暗暗道。法指的是佛法、道法、术法,当然也包括武功以及所有的一切。武道中人是不可能摒弃武功的。
甚至就连精气神合一的法门也是一种法。
这段佛陀在无数个纪元前的讲话,居然是让人摒弃一切的一切,所有能想到的东西,所有想不到的东西,一概摒弃。
以这种方式来生发佛陀口中的“清净心”。(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 顿悟
PS:看《帝御山河》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清净心毫无疑问应该是一种佛道的法门,但是什么又是清净心?
杨纪心中此起伏彼。他不是佛道中人,对这个东西不了解。但是有一个人应该是知道的。
“和尚,什么是清净心?”
杨纪突然道,隔着一堵墙,头也没回。
沙沙的誊写声戛然而止,经室内一片寂静,梵能似乎在沉思怎么回答杨纪。
“清净心是精气神合一吗?”
杨纪突然脱口道。
“不是,清净心比精气神合一更高级。”
梵能想也不想道。
“嗡!”
梵能的声音一落,杨纪心中猛然一震。刹那间,仿佛有无数的光影、画面从脑海中掠过。
这一刹那,最后一层屏障有如银瓶破裂,终于打开了。
清净心和精气神合一类似,但却比精气神合一法更加高级。那是佛陀教给弟子的法门。
杨纪明白这一点,心中迎刃而解。
“我明白了。”
杨纪喃喃自语,心中豁然开朗。精神的法门有数个层次,连普通人都能达到的,就是专注。专注的看一本书,专注的吟一首诗,专注的抄一锅菜。
在结实梵能之前,杨纪一直了解到的,就是这个层次。
第二个精神层次叫做精气神合一。
精气神合一不是专注,但却比专注更加的高级。因为他不止是看,而且不将自己的精气神贯注到了笔下,有如梵能一般。字字千钧,沉重无比。
杨纪这样的武者,居然也拿不起他抄的一页经帖。
要想达到精气神合一,就要把精气神合到一块。杨纪理解起来,就是要把三个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东西,放到一起。融合在一起。
梵能的心思很单纯,所以他能很轻易的做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多,杂念头多,按照梵能的话说,就是念头散开,不在一处,所以很难做到。
杨纪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对于自己的进境缓慢,也认为理所当然,不以为意。直到杨纪看到这页经书。听到佛陀教诲弟子的话。
这就是第三个精神层次“清净心”。
清净心这种境界很不容易达到。须菩提这样的佛陀子弟,天赋出众,而且还是佛陀弟子中的有名望的人。但他也没有领悟。
直到佛陀跟他讲了这翻话才最后领悟。可见清净心的层次是在精气神之上的,因为就连菩萨、罗汉、护法金刚他们都不容易达到。
“清净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