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然后就是长长的一声嗤啦声,将麻线扯紧实,这才算纳完一针。长长的嗤啦纳鞋底声可以称得上是寒冬最动听的乐章了,因为这代表着这些勤劳的主妇们对家人最温暖最贴心的心意。

55起鱼塘喽(四)() 
  三大一小四个人坐在炕头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时间倒是过的很快。刚到傍晚的时候,曹婶婶就忙着回家准备晚饭去了。这边送走曹婶婶杜奶奶和杜妈也开始准备。这边杜妈用大灶做晚饭;杜奶奶就用小灶又熬了满满一小锅的姜汤。

    这边姜汤才刚刚烧开;那边叽叽喳喳的声音传来,荷花特有的清脆女音也夹杂其中;看样子是起塘子的人回来了。

    “芽儿,你下午咋没有去看起塘子去呢。俺跟胖丫还特意找了你半天,最后还是问了大壮哥才知道你下午压根就没去”;荷花这小丫头两条小麻花辫甩着,倒是跑在芽儿的几个哥哥前面进了院子。

    “那你下午咋不在家等俺找你玩;俺下午还特意去你家找你玩呢;结果你不在家”;芽儿见荷花一副你怎么没有去的幽怨小表情,故意也用一副你怎么也没有在家的语气,回答荷花,就想看看这个容易被人引入牛角尖的小丫头怎么回答。

    果不其然,荷花听芽儿这么一说,一脸的纠结,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自己去塘子那边找芽儿,芽儿去家里找自己,是该怪自己没有在家等芽儿还是该怪芽儿没有去看起塘子呢,到底咋回事呢。

    纠结中的荷花被杜奶奶给灌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味道怪异的姜汤到了嘴里,荷花纠结的小脸立马变成皱巴的小苦脸,原来芽儿家的姜汤跟自家的一样难喝啊,荷花这小丫头立马把刚才的纠结扔到脑后,心里就想到了芽儿奶奶虽然做饭比自家娘做的好吃,但是做姜汤也是一样难喝啊。

    芽儿在旁边有点幸灾乐祸的看着荷花皱巴着小脸,不想喝又不敢不喝的咽下那碗味道怪异的姜汤,也没有注意到荷花快速转变的心里活动,不过要是知道了荷花此时心里的想法,芽儿估计也只能是哭笑不得了。

    “芽儿,起塘子可热闹了,俺跟胖丫约好了,明天还要去看呢,明天你去不”,喝完姜汤,荷花这丫头终于想起来自己来芽儿家最主要的目的是啥来了。

    芽儿见荷花姜汤喝的痛苦,自己想着能少喝一碗是一碗的,“我想去看看明天下午起大塘子呢,听五爷爷说要撒网呢,要不明天中午吃过午饭你来叫我吧”。

    “那就这么说定啦,明天中午吃过午饭俺就和胖丫一起来叫你,你可不能先走,来咱们拉钩”,荷花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伸出冻的红通通的小手指示意芽儿拉钩做保证。

    见荷花一脸认真,芽儿也只好伸出手指跟荷花拉钩盖章了,小孩子的话也是不能随便敷衍的。这边芽儿的几个哥哥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喝下自己的那碗姜汤。几个人都是一口作气的喝下去,把嘴巴一摸,“你们俩个要跟着俺们去看分鱼去不,大人都去大队分鱼去了”。

    每年起塘子都要用两三天的时间,一般当天捞到的鱼都是当天分下去。虽说每次起塘子的时候一般都进了腊月,天气也冷的很,那些鱼放一夜也不怕坏,但是到底是不新鲜。通常,当天捞到的鱼当天大概都分下去,每家有多有少的,到了最后那天,都统一的补上,保证每家都能分的差不多。每次分鱼的时候,村子里的娃子们都围着看热闹,你相中这条,我相中那条的,恨不得当时就能吃进嘴里,好好的解解馋。

    芽儿和荷花想去凑热闹,但是又有点怕去,村子里的那帮男娃子爱看热闹,个个又野的很,肯定是又把那里给围得严严的,就凭她们两个的小身板,一般是挤不进去的,即使是挤了进去,也只能做夹心饼干,她俩还是不凑这个热闹了。

    荷花见芽儿答应明天跟自己一起去看起塘子,心里又开始着急想知道今天自家能分几斤鱼,恨不得今天晚上就能吃进肚子,“芽儿,俺想回家等着今天分到的鱼呢,俺先回去了。明天中午俺和胖丫来叫你,你可不要忘记哈”,说着竟是忍不住小跑着回家了,边跑还边回头冲着芽儿挥手,两条麻花辫随着跑动一摇一摆的,越发显得荷花淳朴、可爱。这个年代的孩子虽说没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有趣的玩具,生活清贫但是却也同样的丰富多彩,童稚有趣。

    杜妈这边做好晚饭,那边爷几个浩浩荡荡的也回来了,几个皮小子提着旧水桶跑在最前面。

    “今天起的这两口塘子可是真不错,比去年能多一两百斤的鱼呢,这年头是越来越好喽。前些年,尤其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那两年,这塘子里别说几百斤的鱼,估计就是几斤鱼都找不出来”,换上干净衣服,喝着热腾腾的杂粮粥,就着杜奶奶腌的酸豆角,杜爷爷一脸的感叹。

    “那几年别说吃鱼,恨不得连草都吃,要不是后面山上的野菜野果子什么的,村子里说不定。。”,杜爷爷欲言又止,显然不想说下去。杜爹也是想起前几年的日子,是啊,前些年,别说吃肉,连吃野菜都填不饱肚子,一天两顿饭,顿顿只吃半饱,只要保证人饿不死就心满意足了。还好,这两年老天爷给面子,都风调雨顺的,这肚皮好歹是能填饱喽,过年的时候还能吃上两顿肉。

    家里几个大一点的小子对前几年天天饿肚子的事情倒是还有模糊的印象,听杜爷爷这么一说,条件反射似的,觉得本来就饿的不行的肚子是愈发的饿了,三口两口的一个饼子就进了肚子,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啊。满满一篮子的饼子,被受到刺激的小哥几个吃了将将有一半多,看的杜爹嘴角发抽,这几个小子是越来越能吃,都快赶上自己了。

    吃过晚饭,几个孩子被小叔叫到屋子里学习去了,杜奶奶收拾碗筷,杜妈就去拾掇水桶里的那些鱼。桶里的鱼大都是些七,八两,一斤多重的鲫鱼瓜子,青鱼、草鱼什么的,今天倒是分到没有大鱼。大鱼乡亲们一般是留着年夜饭和年后待客时候吃,通常都是按照户头每家按照大鱼的条数平均分,剩下的鱼才按照人头按鱼的重量平均分。

    杜妈忙着把这些鱼拾掇出来,用盐码上,放在院子里风干。这些鱼可舍不得现在就吃掉,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能吃顿解解馋就行了,这些鱼可是用来从年后开春到夏天打牙祭的,山里人有习俗,开春不打猎不捕鱼,因为开春是大多数动物繁衍的季节。所以开春后的那一段时间,能吃到条鱼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第二天早晨,芽儿起来,就看见院子已经挂着拾掇好的鱼,再看看屋檐下挂着的几串红彤彤的干辣椒,果真是名副其实的农家院子。

    江海四兄弟也看见了院子里挂着的鱼,哥几个一脸疑惑的看着杜爹,“大舅,今天不吃这些鱼啊”,他们可是眼馋这些鱼很久了。

    听几个外甥这么说,杜爹假意朝他们屁股上一人踢了一脚,“你们几个臭小子就知道吃,这些鱼可是要留到开春解馋的,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还想现在就吃”。

    “啊,不能现在吃啊,那早知道俺们不去帮忙捞鱼了,反正现在又吃不着”,听杜爹这么一说,江海四兄弟一脸的哀怨与遗憾,昨天白忙活一天,原来吃不上啊。

    杜妈见几个外甥眼馋的很,怕他们误会自己故意不让他们吃的,赶紧开口,“这些鱼等你们回家的时候,你们也都捎几条回去。等开春没啥菜吃的时候,让你们娘给你们做了也解解馋。要不等今天再分了鱼,大舅娘就给你们炖上两条先吃一顿过过瘾啊”。

    听杜妈答应做鱼给他们吃,哥四个小脸立马由多云变成艳阳天,笑的那叫一个灿烂,大舅娘就是比大舅好说话。听杜妈这么说,浩宇、皓轩哥俩心里也高兴的不行,晚上可以吃到鱼喽。吃过早饭,六小都斗志昂扬的出发了,为了晚上能吃到鱼,六小决定今天一定要好好的表现表现。中午的时候,六个小子都浑身泥浆的回来了,看样子果真是够努力表现的。

    这边芽儿一家正准备吃午饭,那边荷花手里拿着个饼子跑进来了,“芽儿,下午咱们一起去,不要忘记啊”,说着还不忘往嘴里塞一口饼子。这丫头生怕芽儿忘记跟她一起看起塘子的,连饭都没有顾的上吃就跑到芽儿家里来了。

    “荷花来叫芽儿来啦,赶紧坐下来再多吃点饭,下午才有力气看热闹啊”,杜奶奶见荷花来找宝贝孙女玩,高兴的不行。别人家怕孩子跑疯了,杜奶奶就怕芽儿整天坐在那里看书。

    荷花听杜奶奶这么说,也不客气,自己跑到厨房里里拿了一个饭碗,又从旁边搬了个凳子,放到芽儿旁边,接过芽儿递给她的筷子,直接坐下吃饭。在芽儿家吃饭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也不用芽儿一家招呼,拿碗筷,搬凳子,这小丫头一点都不客套。荷花娘也已经习惯了,只要知道荷花是来芽儿家,过了饭点还不回家的话,也不来叫,叫也叫不走,肯定是又在芽儿家吃饭呢。而且这丫头神经粗的很,芽儿一家都很喜欢她这幅娇憨天真的样子,连江海四兄弟都跟荷花熟的很。

    荷花这丫头虽说神经有点粗,但嘴巴同样也甜的很,“杜奶奶,你做的饭就是比俺娘做的好吃,俺娘做的菜都是一个味,都是咸的很,大白菜也能做成咸菜疙瘩味”。

    杜奶奶听荷花这么说那叫一个高兴,“喜欢杜奶奶做的饭那就多吃一点”,不停的往荷花碗里夹菜,芽儿的地位明显受到威胁。

    荷花笑眯眯的往嘴里夹菜,吃的那叫一个香甜,“不过,杜奶奶,俺可发现了,你做的姜汤跟俺娘做的姜汤一样,都不好喝呢。要是你做的姜汤跟做的饭一样好喝就好了”。

    听荷花这么说,几个小子连带着芽儿都忍不住笑了出来,小海还差点笑的呛着,连杜爷爷嘴角都绷不住了,嘴角不停的往上翘,杜奶奶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荷花这小丫头也太可爱了,童言无忌,孩子的话果真是杀伤力大的很。

    而引的众人发笑的荷花一点都没有发觉自己一番话引起的效果,仍不停的往嘴里塞饭,边吃边想,亏得自家娘做饭不好吃呢,要是娘做饭跟杜奶奶一样好吃,估计哥哥们吃的更多,自己就更抢不过哥哥他们了。

56起鱼塘喽(五)() 
  这边还没吃完午饭;那边胖丫的声音也传进屋子;“芽儿,荷花在你们家不?”,话音未落,人已经进了屋子。胖丫看见荷花坐在饭桌旁;正跟芽儿一家一起吃饭;接着说道,“荷花;你又在芽儿家吃饭呢。刚才俺去你家叫你;曹婶婶告诉俺你来叫芽儿;俺就猜着你肯定又在这里蹭饭吃呢”。

    “嘿嘿;杜奶奶做的饭比俺家的好吃”;荷花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你吃饱了没有,要不你也在芽儿家里吃点吧”,荷花这个小丫头一点也不客套跟主人似的开始招呼胖丫。

    胖丫摸摸自己刚吃的饱饱的肚子,再看看饭桌上已经吃的差不多的饭,“不了,俺吃饱了,俺才不像你似的整天的来芽儿家蹭饭吃”,一副俺一点都不馋,俺很懂事的表情,看的芽儿想笑。其实自己几个小闺蜜当中,就属胖丫最嘴馋,打鸟摸鱼这些男孩子擅长的事她也都麻溜的很。

    杜奶奶见芽儿他们吃的差不多了,几个皮小子也早就坐不住了,开口道,“行啦,赶紧出去玩吧,真是的,一个个都跟屁股底下长了钉似的”。

    杜奶奶一发话,几个皮小子立马放下碗筷高兴的跑了出去,下午要起大塘子,到时候也不用他们帮忙,今天捞的鱼多,他们可是都盼着傍晚分鱼呢,再说了早上可说好了今天晚上要做鱼吃呢。芽儿跟胖丫和荷花三人也手牵着手出了院子,朝大塘子方向走,路上陆陆续续的已经有人出发了,但是大多都是半大小子。

    “起塘子可热闹了,可惜杨月和小秀她们要在家里干活,不能去看热闹”,胖丫晃着牵着芽儿小手的胳膊,一副遗憾的表情。芽儿倒是知道为什么,不像自己这三人一样都是家里的老小,杨月和小秀下面都有弟弟妹妹,平时在家里能顶半个大人,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这些家务活样样干的有模有样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村子里8;9岁的女娃差不多这些活计都能干的来,连胖丫和荷花也能帮不少忙。对比一下,自己好像真的是太幸福了,自己家平时这些活都是杜奶奶干的,自己顶多帮着打打下手,连这奶奶还都不舍得让自己干。嗯,决定了,开春自己也要跟着做家务活,怎么也不能比荷花和胖丫她们两个做的差吧。

    三个小丫头人小腿短的,不时有人从她们后面超过她们。等三人到了地方,塘子周围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到处都是半大小子的打闹声,好不热闹。

    这个大塘子,名字叫鸭子嘴,方方正正的有两三亩地的大小,常年没有干过塘子,现在水最深的地方还有两米多深,直接下水是不能的了,所以每年都是在渔船上撒网捕鱼。

    说话的工夫,就有几个年轻小伙子从车老板子赶过来的牛车上搬下渔船来放到塘子里。说是渔船,其实就是用木板简单铆上的,样子简单的很。要说到清河湾撒网捕鱼的高手,非五爷爷莫属。但是五爷爷年纪太大,好多年没有下水了。不过五爷爷撒网捕鱼的这一手绝活也早早的传给自家的几个孩子,这不,这会功夫五爷爷的小儿子刘三顺和大孙子刘大柱两人已经是上了渔船。船上还放着一张渔网和几个水桶,一会就靠这张渔网从塘子里捕鱼了。

    刘大柱坐在船头用竹竿轻轻一撑,小渔船就轻飘飘的划出老远。好手就是好手,据说如果力道用的不对,小船很有可能就原地打转,当然,这些是芽儿后来从杜爷爷他们嘴里听到的。一两分钟的工夫,小船就划到了塘子中央,刘三顺站在船尾提起渔网往塘子撒去,从撒网的姿势上就可以看出来,刘三顺绝对是捕鱼的好手,整个渔网贴着水面完全张开成圆形,悄无声息的落入塘子中。

    第一网绝对是开门红,提渔网的时候,沉甸甸的渔网差点没有把准备不足的刘三顺给坠的一个趔趄差点掉到塘子里。塘子沿上负责技术指导的五爷爷,嘴里笑骂着小儿子本事没有学到家,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中绝对可以看的出来,这一网的收获绝对不小。

    刘大柱见状忙把竹竿往船头上一横,两人合力提起渔网,只见一条条尺把长的鱼儿在不停的挣扎着试图摆脱渔网的束缚,重获自由。原本泛着微微涟漪的水面顿时热闹起来,鱼儿的跃动泛起点点水珠,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的耀眼。一两分钟的工夫,渔网就被提到船上,只留下一斤以上的大鱼,一网竟捞上来五六十斤的鱼,两个水桶装的满满的。巴掌大的小鱼被刘三顺顺手又甩到塘子里,虎口逃生的鱼儿,游进塘底,片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刘大柱双手提着两桶的鱼冲着塘子沿上的示意,在黝黑脸膛的衬托下,笑而露齿的大门牙显得格外的白。塘子沿上的小娃子们又蹦又跳的,那叫一个高兴,这些鱼儿里面可是有自家的一份,当然是越多越好。连自持身份的大人们也一个个都笑的合不拢嘴,今年过年可是不缺鱼吃喽,光前面起的三口小塘子就比去年多了两三百斤的鱼,再看这大塘子的第一网,就知道这几口塘子今年绝对能给清河湾的老乡们添几碗菜。

    第一网来个开门红,刘三顺是乐的不行,自己这撒网捕鱼的技术都超过自家老爷子啦。接下来是越发的卖力,网网不落空,一网下去三四十斤的鱼是跑不了。渔船太小,几网下去,船舱里□□个水桶就装的满满的,刘大柱只好撑着小船不停的往沿子上送。

    塘子沿上的皮小子们这下子可是找到好玩的啦,个个围着水桶团团转,对着桶里的鱼评头论足的,这个说鲤鱼红烧最好吃,那个说酸菜炖草鱼最好吃。郭老大家的小栓最调皮,从水桶里抓出自己相中的一条大草鱼双手托着显摆,哪里想到本来因缺水都有点奄奄一息的草鱼,力道仍大的很,拼命的摆动,摆动的鱼尾一下子甩到小栓的脸上,啪的一声,那叫一个清脆响亮,把周围说话的人都给惊住了,场面立马静了下来。

    随后,小栓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条闯祸的大草鱼也被他扔到沿子上。众人看看小栓立马变的通红的左边半张脸,就知道这一下绝对是不轻,本来那么调皮的娃子都给疼哭了。刚还在跟众人高声谈笑的郭老大见又是自家的小子,上前一巴掌拍到小栓屁股上,“你这个臭小子整天的给老子整这些幺蛾子,这下子知道疼了吧,活该,看你以后还捣不捣乱”。

    觉得受了委屈的小栓本来想向自家老爹诉诉苦的,没想到又挨了一巴掌还被老爹给唠叨了一番,愈发觉得委屈,抽抽噎噎的哭个不停,时不时还有手背摸一摸鼻涕、眼泪。一张小脸,左半边发红,右半边又是鼻涕又是眼泪的,引得最佳损友小海第一个放声大笑。这一笑可是开了个头,周围不少都憋着笑的人再也控制不住都笑了出来。胖丫跟荷花笑的最厉害,到了最后俩人都直不起腰来。

    上学了的小栓现在脸皮薄的很,知道众人都是笑的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又觉得自己太没出息,被鱼给打哭了,突然间扑哧一声也笑了出来。这时最佳损友小海又冲他喊了一嗓子“羞羞脸,羞羞脸,又哭又笑,小狗撒尿”,小栓可是忍不住了,跑到小海面前闹他,两个小子你追我跑的闹腾起来。

    小小插曲之后,众人的兴致更高,有那手痒的人忍不住换下刘三顺、刘大柱爷俩,也到塘子里撒一网过过瘾,虽说成果不如刘三人撒上来的多,但也网网不落空。两个多钟头的工夫,在太阳落山之前,带过来的几十个水桶都装的满满的鱼,光这口塘子比去年最起码多了两三百斤。

    村长和五爷爷看看满满几十桶的鱼,连忙喊停,这些鱼足够清河湾的老少们过一个好年,剩下的也不用再捞了,反正也跑不了,明年过年的时候再说吧。见村长喊停,年轻小伙子、半大小子们俩人一个水桶,提着就往村子里走,也不用牛车拉,一个个一溜小跑,都等不急要分鱼了。

    芽儿三人也跟着大部队回了村子,不过她们三人速度跟前面那些小伙子、半大小子的速度没法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