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翟家一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上多多少少的都渲染上了一些军人干脆直接的作风。即使杜爷爷私下跟翟爷爷翟奶奶他们提过一句,却并没有把它当会事。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有必要比上下高低?

    好吧,见翟爷爷他们这个反应,杜爷爷只好承认自己想多了!

    翟杜两家都围着翟耀辉和芽儿订婚的事情,忙的团团转。芽儿成了唯一不太关心的人。

    也不能说芽儿不关心,只能说芽儿最近忙的没时间关心。

    大四下学期,医学院没安排新课,所有准毕业生全部到大大小小的医院实习。芽儿虽然没有跟同学一起去医院实习,可是,在几位老泰斗身边要比在医院辛苦的多。

    民间中医的交流大会在四月底进行,最近,几位老泰斗用了填鸭式的方式,简直把芽儿折腾的喊天不应叫地无门。

    不过,看着芽儿迅速的成长起来,医学手段越来越老道精炼,几位老泰斗又是满满的欣慰,他们都很希望小姑娘能抓住这次机会,大放异彩,最好还能顺便偷偷师。

    闲暇之余,几位老泰斗就给芽儿普及中医民间流派跟众位民间中医泰斗的专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是小姑娘能借助这次交流大会,从众位医学界同仁那里学的一星半点,并加以领悟吸收,将来小姑娘的成就已经不是他们能预测的了。

    几位老泰斗就如手艺最精湛的玉雕师,小心翼翼的在芽儿这块天然璞玉上雕琢着,既要磨平璞玉的棱角,磨掉璞玉上的瑕疵,还不能破坏璞玉天然的质朴和莹华。

    几位老泰斗不能说桃李满天下,但为了让中医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前些年每人都曾收过几位关门弟子。可惜,那些关门弟子虽然小有成就,但早早的定了型,他们现在只有这唯一一块璞玉可以雕琢。

    他们不是没见过比小姑娘更有天分的人,但是他们没见过比小姑娘更有悟性的人!有时候,悟性比天分更重要。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流过,转眼间已经到了四月中旬,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日子。

    而芽儿也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客人。不仅接到史蒂芬教授,史密斯也一起随行。

368<;() 
史蒂芬很期待这次的中国之行;不仅他期待;就连他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们也很期盼史蒂芬教授早早赶赴他的中国之行。尽管都被教授批评习惯了;可好歹也让他们的耳朵清净两天。

    史蒂芬来中国之前,心里曾做过无数猜想,能养育出像杜那样钟灵毓秀的女孩儿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到中国之后,史蒂芬突然发现,还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来形容才最恰当;百闻不如一见;杜的祖国同他猜想过的既一样又不一样。

    在史蒂芬眼里,中国或许跟许多人说过的一样,贫穷而又落后;但是却没有传闻中的麻木。相反,这里的人脸上有充满朝气的活力;积极认真的干劲,还有最打动人心的质朴和热情。

    而京城这座古都,符合传闻中的东方文明古国,厚重而又大气,无不体现历史的沧桑凝重。不一样的却是,这座四九古城却散发着勃勃生机,恍如一条即将腾空而起的东方巨龙。

    从机场到杜家的五进大院,仅仅这一路的所见就已经让史蒂芬和史密斯都惊叫连连。

    等郭小海把自己那辆小轿车停在家门口,下车后的史蒂芬和史密斯看到那厚重的大红木门,那一圈高高的青墙灰瓦,还有从墙内探出枝头的树木,心突然沉静下来!

    杜爷爷他们今天也很紧张,有老外来家里做客,而且还是教过芽儿的老外,他们这些天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做到宾至如归。

    史蒂芬和杜家人的初次见面很愉快,最起码比爱德华老先生来中国时轻松的多。

    史蒂芬和史密斯尽管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晦涩难懂的中医依旧一知半解,可是,很明显,两人在语言上的天赋要比他们的中医天赋好得多,俩人都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杜爷爷和翟爷爷拗口的还没说完“哈罗”,史蒂芬和史密斯已经地道的“您们好”了。

    杜爷爷和翟爷爷一听,立马乐了,“原来你们都会说中国话啊!太好了!”

    可不是太好了!李清源曾经留过学,杜仲义和杜季诚老哥俩也是在国外生活大半辈子的人。尽管杜仲义前些年定居在F国,但英语也难不倒他。于是,几个老爷子里边,唯二不会说洋文的就是脾性最相投的杜爷爷和翟爷爷了。

    史蒂芬和史密斯会讲中国话,杜爷爷他们不为难了。可是,史蒂芬和史密斯俩人为难了。

    虽然两人都学了一口还算地道的京片子,但是东方文化何其博大精深,最起码,家庭里面的各种称呼,就足够这俩老外头疼的。

    尤其是,杜家好歹也算是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呼呼啦一下子出来了五位老先生,据杜说几位都是她的爷爷,还有三位老太太,都是杜的奶奶。

    干的亲的,大的小的,娘家的婆家的,饶是史蒂芬和史密斯都自认为智商不低,还是被这些复杂的称呼弄的头晕脑胀。即使中午那顿丰盛地道的中国菜,虽然大大的满足了一回口腹之欲,却没让俩人真正兴奋起来。不得不再感慨一句,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几位老爷子向来是热情好客的主,吃过午饭,直接开口留人在家里住下。不说远来就是客,就说这俩老外曾经对宝贝孙女的帮助,他们当爷爷也得好好招待客人。

    而俩老外只在老爷子住的正院看了一眼,就已经喜欢上这进青砖灰瓦,宽绰疏朗的四合院。质朴的建筑色调,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安恬静谧,很容易让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两个人虽然搞不清楚复杂的关系称呼,但俩人对中国成语和俗语还算精通,知道客随主便,也知道从善如流的意思。

    见真的如杜说过的那样,她家的院子很大,也就不再多做推辞,用稍显生硬的语调答应道,“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真的要给您们添麻烦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们一听乐了,行啊,这俩人比老爱强多了!人家连恭敬不如从命都知道!

    老爷子老太太们觉得史蒂芬和史密斯中国话地道,要比老爱强多了。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俩老外心里边的苦闷。虽然交流基本无障碍,但只称呼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一个头两个大。

    到了傍晚,等杜皓宇兄弟几个都下班回来,在西跨院休息了一下午正觉得神清气爽的俩老外一看到八个面容相似的年轻人,恨不得立马再躲回西跨院。

    现在,不仅仅是称呼的问题,还有脸盲的问题。本来在西方人眼里,东方人长得就很相似,而杜皓宇兄弟八人骨子里都流着一部分相同的血液,所以长得很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年龄相仿,连身材和身高也都无限接近。不得不说,这对俩老外来讲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俩老外也是好奇的。因为外国人比较注重隐私,对他们来讲,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不可思议。当然,这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过,不可否认的,享受着此刻饭桌上的平淡温馨,他们心里只有隐隐的羡慕。

    一直是单身主义的史密斯甚至都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要赶紧娶个妻子,然后再跟妻子生上一个足球队。不知道,等一个足球队生出来后,吃晚饭的时候,有没有此刻的温馨?

    向来严谨的史蒂芬嘴角也是稍有的微笑,他知道,只有此刻的温馨才能养成杜身上那种纯粹到透彻的干净。

    杜家人当然不知道俩老外的思绪偏的有点远,不过,他们虽然很想从史蒂芬教授这里多了解些芽儿在国外念书时的事儿,可看看俩明显神游天外的老外,也不好意思接着追问。

    第二天,史蒂芬和史密斯就让芽儿带着他们去拜访几位老泰斗,因为这才是他们此次中国行的主要目的。名师出高徒,他们想知道是谁雕刻出杜这块璞玉的!

    不过,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他们这么迫不及待的出门,很是有点落荒而逃的味道。跟杜家人一起吃过三顿饭,他们却只分清楚了那个最小的小娃娃,还有杜的父母。

    芽儿带着史蒂芬教授和史密斯到几位老泰斗那里时,几位老泰斗都是一袭唐装正端坐客厅,好一副道风仙骨的淡然。

    如果说,史蒂芬和史密斯昨天看到显得不比他们年长几岁的杜爷爷他们,心里是惊讶的话,这会,看到几位老泰斗心里就是震惊了。

    只第一眼,几位老先生就给他们一种闲云野鹤般错觉,气度闲然洒脱,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吧!

    而最令俩老外震惊的是,明明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却丝毫没有垂垂老矣的颓败,气色也是罕见的红润康健,而银白色发须的根部竟然还是黑色的。这应该就是中医的养生之道吧?

    还有那一排排的小柜子,不是刺鼻的消毒液的味道,也不是化学药品的味道,只有一种淡淡的散发自然味道的药香。看来,他们的这趟中国之行肯定没来错!

    几位老泰斗偷偷朝芽儿挑了挑同样是银白色的眉毛,心里边也在盘算着怎么朝俩老外下手。不对,不对,都怪萱瑾这小丫头把他们带坏了,应该说是怎么好好跟俩老外切磋切磋。

    几位老泰斗有意取长补短,史蒂芬和史密斯叹服中医的博大精深,医者之道只为治病救人,没有国度之分,双方都读懂了对方身为医者的纯粹,第一次见面十分友好。

    “萱瑾,给你大师兄和二师兄打电话!让他们都过来一趟!”宋老交代道。

    芽儿可是听得有点迷糊了,自己师兄多的是,尽管基本上也都见过,但是每位老爷子都有收了好几位入门弟子,这大师兄二师兄到底指的是?

    宋老一看芽儿是少见的迷糊,接着补充道,“卫生部的曹部长和附属医院的魏副院长!”

    也不怪芽儿迷糊,其实,芽儿跟那些师兄们年纪差的有点多,平时并没有以师兄妹相称过。当然,也因为几位老泰斗争执不下,芽儿并没有正式拜入哪位老泰斗门下。

    芽儿电话打过去,平时大忙人的大师兄和二师兄一听师傅有召,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

    芽儿跟在几位老泰斗身边的时间不短了,立马猜出来叫大师兄二师兄的用意。

    本来芽儿邀请史蒂芬教授和史密斯此次之行的目的,就是参加民间中医界交流大会。不过,中国是什么都跟政治挂钩的国度,即使是中医界的民间活动,但邀请俩身份敏感的外国人参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很有必要大师兄出马。

    至于二师兄,这就要说几位老泰斗和芽儿的小算盘了。什么叫交流切磋,首先得是相互的。史蒂芬和史密斯手术手段之精准,在中国医疗手段还比较落后的八十年代,可以目前说还无出其右者。你们怎么也得给中国的医生示范一下西医的手段吧?

    尽管各有小算盘,但正所谓切磋才有进步,双方立马达成一致。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在几老一小的小算盘下,史蒂芬和史密斯来到中国的第三天,反倒先由芽儿陪着进了附属医院,正好有几位心肺方面的手术需要高水平的医生操刀呢!

    当然,被算计了的史蒂芬和史密斯心甘情愿罢了!

369<;() 
医院来了俩老外医生;是附属医院最近这几天的热门话题。上到在医院打扫卫生的老婆婆;下到刚进医院的小护士;每天闲暇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这两道西洋景。

    史蒂芬和史密斯两人不愧是M国医学界的翘楚,几场大型手术下来,让附属医院在一旁观摩的医生和准医生都受益匪浅。最起码,几位老泰斗和芽儿的其中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史蒂芬两人都是真正的医者,在交流和切磋中;毫无保留。不过;俗话说得好,取长补短,其实双方都有很大的收获。

    当然;史蒂芬两人的触动更深。这里的医学条件或许比不上M国,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这里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外科医生。

    中国人讲究以诚待人,医院同样也对史蒂芬两人大开方便之门。毕竟,两人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是参观学习中医的精髓。

    史蒂芬和史密斯只要没有其他的安排,在附属医院几位老中医的办公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饶是见过多次,可是,在两人眼里依旧很神奇,中医竟然能只凭几根手指寻脉问诊,就能判断出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

    当然,史蒂芬和史密斯在医院的所有活动,芽儿这个陪行绝对少不了。手术的时候芽儿要给两人做手术助手,配合默契的助手同样是手术中必不可缺的。而在几位老中医那里,芽儿就负责悄声跟一头雾水的史蒂芬两人解释老中医的寻脉结果和开出的处方原因。

    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外国人学习中医时,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俩医术精湛的洋医生,他们学习中医的天赋尽管用朽木不可雕五个字来形容并不太恰当,可即使有芽儿这个地道的翻译,但是也不得不说两人对中医的理解始终只停留在皮毛的程度。

    不过,尽管只是皮毛,只是偶尔的灵感碰撞,也足以让史蒂芬和史密斯获益良多。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倒是芽儿,这几天一边观摩着几位老中医寻脉问诊的过程,一边光明正大的偷师。

    几位老泰斗就怕年轻人心高气盛,对芽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几天下来,比起特意有此次中国之行的史密斯两人来,芽儿对中医的领悟越发精进。

    几位老中医也由得小姑娘,不说小姑娘是中医界那几位老前辈的徒弟,就冲小姑娘身上这股勤奋好学劲和绝佳的悟性,他们也不会阻止。不仅不阻止,时间宽裕的话,几位老中医甚至还会跟小姑娘一起讨论辩证。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老话,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同样懂的。

    这几天,如果说,史蒂芬和史密斯成了附属医院的热门话题的话,那陪在两位洋医生旁边的小姑娘就是当之无愧的热门人物了。

    年长一些的医生还好,对这个中医西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小姑娘,有的只有深深的期许。可初出茅庐的小医生和实习医生对小姑娘就是明晃晃的羡慕嫉妒恨了。

    他们还停留在整理病情报告的时候,小姑娘已经可以跟几位老中医讨论病情了。他们还停留在学习和观摩的程度上时,小姑娘已经能跟的上史蒂芬医生的节奏,在手术室里精准默契的配合史蒂芬医生做手术了。

    史蒂芬做手术时,不仅小医生和实习医生看的惊奇,几位同样观摩学习的主任医生更惊讶,中医和西医原来可以配合的如此天衣无缝!原来中医还可以这么用!

    有了芽儿的默契配合,史蒂芬又找到了以前做手术时酣畅淋漓的感觉。不知道小可爱有没有兴趣再去医学院深造几年?

    如果说史蒂芬让众人看到了他医术的精湛,那么,作为手术助手的芽儿则让众人领悟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

    有人羡慕小姑娘能讲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也有人嫉妒人家小姑娘能跟在洋专家身边学习,更有人眼热小姑娘能得到医院那几位老中医的细心提点。

    于是,成为附属医院最热门的话题人物的芽儿,很快就被人肉搜索了。

    不要小瞧群众的力量,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原来小姑娘是那几位中医界泰斗的爱徒!原来小姑娘是是张主任医生的干闺女!原来小姑娘是B大的高材生!原来小姑娘到国外留过学,那时还是史蒂芬医生的学生!

    好吧,众人都被小姑娘身后明晃晃的后台给惊住了,不再羡慕嫉妒恨了,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羡慕和眼热了。

    当一个人还能追到把自己落在后面的前方那人的背影时,或许还会生出嫉妒的情绪。可是,当前方那人小小年纪已经达到了自己难以企及的高度时,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羡慕了。

    当然,用正好也在附属医院实习的赵卫红的话来讲,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很多人都听说了,杜萱瑾会继续深造,目前并不打算进附属医院工作。

    赵卫红这么想时,可不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跟自己一起进附属医院实习的那几位别的医学院学生,刚开始不知道杜萱瑾是自己好姐妹,说萱瑾酸话的时候可没背着自己。

    还有韩佳琪那丫的,这里边更少不了她煽风点火!

    哼,我们家萱瑾的后台可是硬的很,说出来吓死你们!

    医院这样严肃压抑的环境,性子开朗跳脱的赵卫红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这天下午,刚刚查完病房的赵卫红,终于抽出一点空,忍不住找芽儿咬耳朵去了。

    要知道,俩人在医院尽管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不少碰头,但是,能说话的机会却不多。史蒂芬两人身边少离了芽儿这个陪行,而进医院实习的赵卫红也忙的抓瞎。

    这不,好容易才逮到芽儿的赵卫红,特意去跟带她的主任医生请了一个钟头的假,然后拉着芽儿跑到住院部的小花园的石凳上咬耳朵去了!

    赵卫红一边嘎吱嘎吱啃着芽儿从小包里翻出来的点心,一点噼里啪啦跟芽儿诉苦。什么天天在医院呆到很晚,已经好久没有去打球了,什么昨天又挨张医生批评了……

    赵卫红诉完苦,也不用芽儿安慰,点心下肚以后,立马原地满血复活,先左张右望了一眼,然后神秘兮兮的跟芽儿开始把关,“萱瑾,知道吗,韩佳琪那丫的马上就是院长儿媳妇了!”

    八卦是小女人生活的调剂品,芽儿也爱听,一双熠熠生辉的星眸里是满满的惊讶。

    赵卫红嘿嘿阴笑两声,“那天傍晚,我病情报告没整理完,回去的比较晚。正好看见她挎着一位大叔的胳膊,跟院长说话呢。我还听她喊院长爸呢!这丫的,怪不得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实习呢,原来有靠山了!”

    “说不定院长是韩佳琪干爸呢!”芽儿知道院长姓卫,只好帮韩佳琪找别的借口。

    “嘿嘿,这可不是姐姐污蔑那丫的!医院小护士们那里早就传开了,院长公子一见韩佳琪,顿时惊为天人,连下乡时的糟糠之妻都不要了!听说离婚手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