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天王-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上映时间并不是一样。

    这两家电影公司分别是华夏兄弟传媒和皇家娱乐。

    东方梦工厂。

    杨铭一脸苦笑的挂掉电话,摇了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上官天和曹梦生最近一段时间,没事就打电话过来找他拉近关系,想要请他吃饭什么的。

    他知道两人为什么会表现得比平时热情。

    因为他们都各自有一部电影在米国上映,而上映的院线中amc安排的荧幕数量占了大头。

    他们两人不知道从哪得知的消息,猜到杨铭可能已经成为amc院线的大股东,现在是想法设法与他拉近关系。

    杨铭也不好太过拒绝,在昨天的饭局中,明确告诉两人,amc院线一切事务都是执行总经理格里负责,平时他几乎不会插手amc院线任何事务。

    对此,上官天和曹梦生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

    如果他们拿到米国上映的影片,票房成绩确实可以,希望amc院线能够稍微扩大一下放映规模就行。

    杨铭听到他们两人这话,想了想就答应下来了。

    其实,就算他们两人不说,他也会这么做的。

    而且当初在收购amc院线股份的时候,他就曾与格里两人对于华语影片的排片有过深入交流。

    杨铭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是华夏人的身份,而让格里在排片上对华语影片有特殊照顾。

    一切都按照公司规矩来。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这就足以!

    华语影片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未能在米国电影市场获得普遍的成功,除了文化隔阂方面的问题,也与院线排片方面有很大的关系,这背后少不了好莱坞各种冷枪暗箭。

    没有人愿意看到别人到自己的地盘上抢肉吃。

    米国如此,华夏这边同样也是如此。

    当初虽说米国表面上对华语影片没有任何限制,只要院线愿意放映,那就ok。

    本来本土不少电影公司对好莱坞如此大度感到非常赞赏,虽然后来事实证明华语影片在米国确实是水土不服,那也怨不了别人,没有院线公司排片,只能说华语影片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

    其实只有杨铭才知道事实压根不会这么简单。

    虽然华语电影在米国上映不会受到任何政策的限制,但对方各种阴招可是不少。

    院线排片方面的各种弯弯道道压根不是国内这些电影公司所能了解的。

    华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热情好客作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总是以为善良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就能换回同样的汇报。

    可惜这一切在清末的时候,被西方的船炮给打破了。

    到了现代,哪怕国人心里有了警惕,但一开始这种想法的市场还是非常普遍的。

    估计当初在两国文化市场互相开发的时候,本土无数电影公司基本从来没有想过米国那边的好莱坞早就挖好了坑等他们来跳。

    如果不是今世华夏官府表现的相当强势,再加上有商务部这个大流氓的存在,估计国内的电影业早就被好莱坞冲得七零八落了。

    米国。

    还是在上一次的咖啡馆。

    哈里森与斯宾塞正襟而坐,两人脸上不约而同都带着些许凝重的神色。

    “协会高层和官府方面大部分人都不太同意这个提议,华夏那边的商务部行事作风太霸道了,他们不想节外生枝!”斯宾塞喝了一口咖啡,淡淡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哈里森心里感到一阵憋闷,有火也发不出来。

    像这种涉及到两国之间政策变化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哪怕他有能力影响米国这边的官府,但华夏那边压根不吃这一套。

    斯宾塞似乎猜到了哈里森心中的郁闷,耸了耸肩,劝解道:“你知道的,东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代表东亚的国家就是华夏,上面的人为了不想惹怒商务部,肯定不会破坏现在来之不易的商贸局面,毕竟米国并不只是好莱坞一个产业。”

    哪怕哈里森再不接受,也只能无奈吞下这个苦果。

    对方说的话已经非常清楚了。

    东亚无论是人口,还是消费水平,早已超过米国和欧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得罪华夏,就意味着东亚的市场会被关上大门。

    而好莱坞只是米国一个文化产业而已,官府方面的人肯定不会冒着得罪其他行业的危险,而为好莱坞冲锋陷阵。

    政客嘛,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风险的事情,或者付出和汇报不成比例的事情,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此前,哈里森暗中通过媒体刮起的提议,在政客眼里,恰恰就是付出和汇报不成比例的范畴之内。

    为了好莱坞,得罪华夏的商务部,他们就算疯了,也不会做这个事情。

第1261章 许仙角色人选() 
米国。

    此前媒体上悄然之间刮起并且越来越盛要限制华语电影的呼吁,不知不觉中再也没有媒体提起,除了好莱坞之外,也没有太多人支持这个观点。

    甚至,一些米国本土的知名人士公开表示这是好莱坞输不起的反应,这么多电影公司被一个华夏年轻人打败,而放不开面子,就开始用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

    想想也是。

    虽然这几年华语电影在米国电影市场要比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好了很多。

    但这仅仅只是个别现象。

    或者可以说只有杨铭一个人拍的电影才有这样的成功,其他华语电影不乏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票房成绩,但这都是偶像现象,并不普遍。

    什么华语电影的威胁,那都是胡扯。

    杨铭第一时间之内就知道了米国那边媒体舆论的变化,心中也彻底放下心来,同时也是感慨万千。

    如果在前世碰到这个情况,估计好莱坞这套限制还真的大有可能被他们得逞。

    可惜,今世有一个强大的华夏。

    尤其是以华夏为核心的东亚,这可是全球第一大市场。

    如果为了电影业一点利益,而影响米国与东亚之间的贸易格局,那好莱坞可真是罪魁祸首了。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但万一变成真的呢?

    没有谁敢为这个负这么大的责任。

    华夏商务部的强势和霸道,米国无数官员可都是深有体会的。

    当年为了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希望能够把整个东亚纳入进来,能让米国的各种工业产品能在东亚范围内正常销售,米国和欧洲两地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功夫才渐渐撬开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

    真要为了好莱坞,而导致现在贸易格局变动,这是谁也承担不了的责任。

    米国那边好莱坞干脆的收手,让有着前世记忆的杨铭真心有点不习惯,本来他还以为对方上跳下窜,再联合米国官府一些人散布更多对华语电影不利的新闻。

    没有想到对方这么快就萎了。

    而且缩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这让杨铭非常不习惯,但在他分别又与郭部长和陶老通过电话后,就渐渐接受今世好莱坞这种欺软怕硬的作风。

    用郭部长的话说,那就是世界需要华夏和东亚,但华夏和东亚并不一定需要世界。

    至少不像米国和欧洲那么迫切。

    正是因为如此,在冷战过后,世界大环境在以和平为主题下,华夏以东亚为根基,在各种商贸谈判中拿捏米国和欧洲,简直就是无往不利。

    杨铭虽然不习惯今世华夏官府的行事作风,但却非常享受。

    直到此时,他才对前世米国国民那种帝国骄民的心态是深有体会。

    不过,也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那就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好莱坞刻意夸大华语电影业的威胁,已经正式进入最后收购阶段的gox电视台合作,在沃森家族的建议,那就是有关gox电视台的收购暂时不要对外公开。

    沃森家族的建议,并不是说推翻此前的合作谈判,而是希望等到此次事件冷淡下来之后,再对外宣布这个收购。

    万一这时候宣布米国五大电视台之一的gox电视台被一个拥有华资背景的公司收购,消息传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万一加上此前好莱坞刻意宣扬华语电影威胁的事件,两者扯在一起,很有可能会引来莫名的反面效果。

    杨铭得知这个消息,认真与委托红木那边负责合作谈判的人商议了一番,然后又与巴伯交流了一下,就同意了沃森家族的建议。

    大家可以先签订合作意向书,但具体的收购等到事件平息后,再正式开始。

    也就说,杨铭现在事实上已经是gox电视台的大股东之一。

    除非沃森家族想要付出天价的违约金,推翻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不然这次的收购已经是铁板钉钉了。

    当然沃森家族也获得了微信公司的8%股份。

    杨铭在传真过来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为了顾及米国官府的反应,现在早已对外宣布gox电视台股份变动的新闻了。

    但没有办法。

    gox电视台作为米国五大电视台之一,在米国传媒界的地位非常敏感,尤其是按照米国的法律,如果不是持有米国护照的公民,是没有权利收购电视台和报纸这种传媒业的。

    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法律漏洞来钻这个空子,也许小的电视台和报纸公司,米国官府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像gox电视台这么大的机构,肯定不可能这么疏忽的。

    要是在平时,在没有传出华语电影威胁论之前,也许红木基金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手段,能让这次gox股份收购在表面上与杨铭没有任何一点关系,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结果是否一切顺利,就真的不那么好说了。

    杨铭想了想,反正只要最终能够拿到gox电视台的股份就可以,至于是否现在宣布这些虚名,他并没有放在眼中。

    就按照红木基金那边的委托人员建议,同意暂缓收购协议最后的签订。

    先与沃森签订一个意向书,反正意向书同样也具备法律效应。

    杨铭又把注意力再次放到正在筹备的《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上。

    自从上一次文化部召集众多圈内影视公司前去开了一个文化交流论坛会后,就曝出杨铭新的拍摄计划是一部电视剧,让上次一同去开会的诸多影视公司吃惊不已。

    不同外界,这些影视公司可是一起与杨铭开会的,他们立即猜到杨铭这有可能是响应文化部的号召,而特地自降身价重新拍摄电视剧。

    也许导演们可能没有把杨铭拍电视剧放在心上,但影视公司作为企业肯定不会忽视这一点。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官本位社会,那么今世政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选举制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点,但官本位的思想依然深深烙印在无数华夏商人的心里。

    杨铭要拍电视剧的消息传出后,上次一起去开会的影视公司们立即纷纷转动脑筋,杨铭这也主动积极了吧?

    难道文化部这个什么宣扬华夏悠久历史文化的计划真的那么重要?

    难道杨铭就是为了讨好官府而不惜自降身价也要把这个事情办好,在官府脑海中竖立一个好的形象?

    如果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处,还不足以让这些影视公司动心。

    但上次开会被文化部点名表扬的两部电视剧将会获得税务部门的返税支持,经过有心影视公司的大厅,返税金额高达数千万华元,尤其按照《冬季恋歌》和《三英战吕布》在国外上映的收视率统计,返税肯定是最高比例。

    数千万华元的返税。

    这可是赤…裸…裸的利益诱惑了。

    不少影视公司顿时就心动了。

    无论是杨铭自降身价给影视公司带来的压迫性,还是返税方面的诱惑,一些影视公司最近几天都纷纷宣布准备制作拍摄大型电视剧。

    一时之间,除了杨铭的《新白娘子传奇》,数家影视公司宣布的新剧拍摄计划,被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吸引了无数民众的目光,成为娱乐圈的焦点。

    本来几家电影巨头都准备宣传炮火齐开,要把民众关注的视线,从杨铭身上抢回来。

    可还没等他们动手,影视圈接连曝出数个大型拍摄计划,再一次抢了几家电影巨头的风头,让上官天、曹梦生等人郁闷不已。

    尼玛,最近一段时间真是邪门了。

    冒出一个杨铭就算了。

    怎么就连那些影视公司也跟着出来疯了?

    别说普通观众了,就算是同属娱乐圈的电影公司,看到这些影视公司宣布的拍摄计划也不禁被吓了一跳。

    这些电视剧的拍摄计划,不仅都是圈内的知名导演执导,演员阵容也都超级豪华,甚至个别影视公司直接喊出了不惜血本的口号,制作成本超过一亿华元。

    一亿华元!

    这个数据差点没把电影圈内众多电影公司给吓坏了。

    同时又让他们感到无名恼火。

    说实话,拍电影的在看到拍电视剧的时候,无形之中总会有那么一点心理优势。

    可现在人家电视剧的投资竟然也破亿了,而且一破还是好几家,这让不少电影公司眼皮直跳,脸色变差,有点丢脸了。

    杨铭也看到了这几家影视公司新拍摄计划的新闻,眉头不禁皱了皱,他感觉这几家公司有点乱来了。

    不是他见不得人家砸得钱比他多。

    但他真得不认为如此浮夸的拍摄计划能够拍出经典的影视作品。

    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为核心,光靠堆砌明星演员阵容,以及花大价钱制作特效镜头,就算能够赢得收视率,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起不到文化宣传的效果。

    他立即给郭部长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对方能够提醒这几家影视公司能够理智一点。

    可结果让杨铭很失望。

    这几家影视公司拒绝了郭部长的好意,反而让郭部长不用担心,这影视圈并不是杨铭一个人。

    杨铭与郭部长之间的关系,虽然隐秘,但也瞒不了众人。

    这几家影视公司都隐晦表示大家拍电视剧各凭本事,他们砸钱他们乐意,他们都以为郭部长打电话过来害怕他们抢了杨铭风头。

    郭部长打过这个电话气得不轻,然后告诉杨铭。

    “真是好心当驴肝肺。”杨铭苦笑一下,然后就没有多说什么。

    反正他不看好这几家影视公司。

    然后杨铭就向郭部长道歉,当初不应该让对方去提醒那些影视公司。

    郭部长对此没有说什么,他只要杨铭最后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就好。

    两人没聊多久就挂了电话。

    杨铭的心思再次回到《新白娘子传奇》剧组上面,今天他颇为兴奋,因为今天他邀请了一个演员来试镜,是否适合许仙这个角色。

    白娘子由苏苏来饰演没有多大问题。

    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许仙这个角色了,如果今天来试镜的人能让他满意,那么这部电视剧绝对能够创造前世所取得的辉煌。

    另外,如果不出意外,小青这个角色今天也会确定下来。

    杨铭想到小青的饰演者,眼皮不禁跳了跳,脸上浮现复杂的神色。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有人推门进来了。

    “杨铭,你不会是玩真的吧?真让我现在来演一部电视剧?”一个带着墨镜的丽人推门进来直接问道,语气之中明显带着一丝不情愿,如果不是杨铭与她深厚的关系,换成别人,估计她就拂袖而去了。

    开什么玩笑,让她去演电视剧,别说她想不想演,现在国内有电视剧开得起她的片酬吗?

    杨铭抬头笑着打招呼道:“小凤姐!”

    黄小凤!

    没错,这次他找人来演许仙的演员赫然就是黄小凤。

    黄小凤的演技足以胜任许仙这个反串的角色,名气也足够响亮,电视剧还未开播必定能够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现在就一个关键,那就是对方愿不愿意接这个戏份。

    托杨铭那部《速度与激情》的福,黄小凤现在是身价倍增,即使在国外也有不菲的人气。

    在这种形势,她舍弃诸多电影女一号的戏份,而来接一部电视剧的戏份,消息要是传出去估计会被无数人脑子进水了。

    黄小凤自然熟走到杨铭办公室里冰箱前,打开冰箱拿了一瓶矿泉水,喝了起来,对杨铭说道:“这次真不是姐不想帮你忙,真的不合适啊,要是你执导的是电影,就算让我0片酬演一个角色,我都毫无怨言。”

    虽然她的话是点到为止,但杨铭能够了解对方的意思。

    娱乐圈发展至今,早已不是一个单纯依靠演技和作品说话的地方了。

    甚至就连演员档次的不同,吃饭住宿的规格也有相应的划分,艺人接戏的片酬更是能说明这一点。

    黄小凤如果现在舍弃眼前大好的情形,掉头来演一部电视剧,成功对她来说是理所当然,可一旦失败那就是灭顶之灾,甚至就算是中规中矩也同样会被认为是失败。

    杨铭能够理解对方的想法,娱乐圈的规则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认真组织了一下思绪,在黄小凤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缓缓说道:“如果我说这是一部能够在许多年后,依然会被视为你演艺生涯代表作品的电视剧,你觉得怎么样?”

第1262章 用事实来证明() 
在普通人的眼里,娱乐圈的明星无疑是耀眼夺目,外表更是光鲜。

    但只有杨铭他们自己才清楚,随着娱乐圈的发展,大大小小各种事情逐渐都趋于功利化。

    在十几年前,哪怕当时最红的大明星,顶尖演员,基本都是独来独往,不要说现在明星流行标配的运营团队,甚至大部分演员连经纪人都没有。

    为什么?

    因为时代变了。

    以前明星就算在身价最高的时候,单部片酬几乎都不会超过百万,而现在只要是二线明星艺人,片酬破千万是轻而易举。

    涉及到千万庞大资金的情况,明星组建专业的团队来为维护运营他们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娱乐圈的发展慢慢就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