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道士笔记-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我们遇到了两个四川口音的道士,身穿黑色道袍,头戴高功帽,一个瘦高如竹竿,一个矮胖如冬瓜,也不知道什么门派的,也许民间散修的,反正都是修行的,我们也不便过问,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是朝拜昆仑的,于是就互相叫了声“道长”,就结伴而行。

    这地方很难看到人烟,我们已经三四天没进食了,这两个四川口音的道士倒是带了不少吃的东西,居然带了不少火腿肠,要送给我们吃,但是太师父坚决拒绝了。

    我们一路上全靠太师父给我们发几粒松子充饥,但是却没有水喝,中午正渴的冒烟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出现了一片草地。

    太师父手搭凉棚,眯着眼睛看了看前面的风沙说:“大家再坚持一会儿,这里有草地,说明就快有水源了。”

    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了,饥饿对于我们来说还可以抵抗,但是又饥又渴就不行了,但是这里空旷无垠,太阳也毒的厉害,走着走着就感到头重脚轻了。

    “道长说的是,有草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羊,有羊的地方就有牧民,我们很快就可以喝到喽!”那位矮胖的道士似乎很了解这里一带的民情。

    听了道士的话,我们精神为之一振,就疾步向前赶去

第524章 气僵()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帐篷,我们心里一阵高兴,心想那应该是牧民的房子,因为牧区牧民大都择草而牧、择水落帐,没有固定的居所可言,所以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见到一座帐篷并不奇怪,反而使我联想到了香喷喷的牛奶。

    等我们走到跟前的时候,才发现这座帐篷牦牛毛做成的,有些破旧,帐篷不大,结构简单、孤零零的矗立在草地上,大白天都感到毫无生气,奇怪的是周围草地上连一只羊都没有。

    奇怪,牧民安营扎寨的周围一定是有羊群的,为何周围连一只羊都看不到?我感到有些诡异。

    “老乡,有人在家吗?”那两个带着川音的道士,笑嘻嘻的冲着帐篷喊着,可是喊了半天也没人反应,于是两人掀开帐篷一头扎了进去。

    谁知道这两个道士进了帐篷之后,忽然一下退了出来,面如土色一声不吭,我这才注意这个帐篷果然有些问题。

    因为在帐篷不像是人住的地方,它是由三根木头当骨架支撑起来的,在三根木头的周围cha了一圈儿圆形的柳条,然后沿着这圈儿柳条捆扎起来的简易帐篷,这种帐篷怎么看都不像人住的地方。

    果然,这两人进去之后就慌忙退了出来,脸色大变,神情古怪。

    我们感到大为奇怪,这两位道士都戴着高功帽,按说级别不低,应该有些道行,帐篷里究竟有什么东西?怎么会把两个道士吓成这样?

    “咋回事儿?”太师父平淡的问道。

    两位道士没吱声,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也没搞明白,太师父一问,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们也没搞明白,于是又去掀帐篷。

    我们和太师父也好奇的跟了过去,那位道士再次掀开了帐篷,我们仔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帐篷正中坐着一个人,披头散发的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正直愣愣的瞪着我们!

    我顿时一愣,从头发来判断这人应该是女的,因为男人不会把头发留那么长,诡异的是我看到她脸上的青筋忽然一根一根的凸了起来,脸上就像充满了气体一样臌胀了起来,一头乱发犹如稻草般的倒竖了起来,看起来极为狰狞,这哪里像女人?根本就不像人……看起来青面獠牙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人是鬼?

    那两位道士一见,吓得猛然往后一退,哆嗦着说:“这人好像不对劲……”

    谁知道那位道士的还没有说完,那位坐的女人忽然站了起来,一把抓住了那个矮胖的道士,正好卡住了那位矮胖道士的喉咙!

    其实这中间的变化是非常短暂的,也就是电光石火的一瞬间,连我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更别说这位道士了,他毫无防备,一下被掐住了脖子。

    “呕……”那位道士嗓子里咕噜了一声,顿时脸色煞白,连气都出不来了。

    这位矮胖的道士憋的嘴脸乌青,眼看就要挂掉,正当危机时刻,太师父忽然从身上掏出一个铜针,猛的一下刺进了那女人的咽喉!

    只听的“嗤”的一声响,一股酱紫的血液飞溅而出,喷了那位矮胖道士一脸……那女人手一松,矮胖道士才挣脱出来,捂着自己的脖子连退了好几步,才站稳住脚跟,不停的咳嗽起来。

    太师父用铜针刺进那女人的咽喉之后,并没有立即拔出铜针,而是让它刺在那女人的咽喉里不动,说也奇怪,自从太师父将铜针刺进那女人的咽喉之后,她一下就傻在了那里,大张着嘴吧“嗤嗤”的冒气。

    就像一个被刺破的汽车轮胎一样,不大一会儿她就干瘪了下去,“咣当”一声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干尸。

    大家看得好奇至极,纷纷围了过来,那位带川音的胖道士说:“这是个撒子……整得我好火哦!”

    “这是一具僵尸!”太师父说。

    “僵尸……啷个僵尸这个样子的?”两位带川音的道士十分不解,因为被制服的僵尸变化很大,转眼间肌肉萎缩成了一张皮,包在一具骷髅上。

    太师父说:“这是气僵。”

    “气僵……”这俩位道士似乎没听说过这种僵尸。

    太师父说:“僵尸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起殃的死尸,成因复杂,尸体发生气变,毛发倒立,尸体膨胀就是气僵。尸体发生血变,浑身酱紫就是血僵。尸体发生骨变,就会暴长几倍,形如猛兽,这就是骨僵。其中气僵怨气最大,也最为暴戾,血僵嗜血残忍,吸血成性,骨僵强横,力大无比,今天遇到的正是气僵,幸好是白天,要是晚上就难制服了!”

    众人一听十分好奇,谁也搞不明白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僵尸?

    “奇怪……帐篷里啷个会有僵尸呢?”胖道士不解的嘀咕了一句。

    太师父抬头仔细看了看帐篷,不由地蹙眉道:“怪不得……这帐篷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不是人住的地方……”两位道士仔细看了帐篷几眼说:“这帐篷的确破旧了一点了。”

    太师父说:“不是破旧的事儿,你们没仔细看这个帐篷是怎么搭建的?”

    那两位道士自以为了解牧民,仔细看了看帐篷也没看出哪里不对,不得不请教太师父:“道长,为何这帐篷不是人住的地方?”

    太师父说:“你们看,这个帐篷只有三根木头搭建,周围cha了一圈儿柳树条,这东西就不是帐篷,而是叫‘部日格。格日’!”

    “部日格。格日……这是什么东西?”我也被太师父说懵了,这显然不是汉话来的。

    太师父说:“‘部日格。格日’是蒙语,意思就是死人住的地方,过去游牧民族把死亡视为很不吉利的事情,人一旦死亡,亲属们就赶紧搭建一个部日格。格日,就是这种三根木头支起来的简易帐篷,然后把死人放在帐篷中,其他人则牵着牛羊,推着勒勒车远居他处,将尸体与‘部日格格日’一同丢弃!你们不懂规矩,居然闯到这种帐篷里面了!”

第525章 弃葬() 
那两位道士一听,连说“晦气,晦气……”

    原来这是草原上的一种丧葬习俗,名叫“弃葬”,其实跟‘野葬’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野葬把尸体上涂满酥油,送葬人会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拖到荒山野外,然后拖着勒勒车狂颠狂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葬身之处,其实就是故意把尸体丢给在野外,喂给野兽吃,对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对草原上的人却很正常,他们认为生前吃动物的肉,死后再把肉还给动物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中阅读最新章节

    就像我们吃五谷杂粮,吃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死后要埋进土里,把自己化成土是一个道理。

    送葬的人把尸体颠倒地上之后,要连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然后头也不回的拖着空车回来,千万不能回头看,据说一旦回头,送葬人就会倒大霉!

    当然这只是一种禁忌,人人都得遵守,民间的禁忌自有它的道理,人们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那都是前辈人留下的经验,就像小孩经常被大人叮嘱,千万不要去触碰火一样!

    太师父对着那具女尸念了几句咒语,破掉了她的尸气,然后让大家将那具女尸重新放进部日格格日,这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她到了那个世界也有帐篷住。

    太师父说,正是这种野葬,弃葬习俗,使西部草原一带常有“行尸”为患,其实就是那些没有被野兽吃掉的死尸,成了僵尸在外面横冲直撞。过去青海西藏那一带把自家门洞都修的特别低,就是防止行尸闯进家来。

    听了太师父的话,我们心里堵有点惊秫,没想到大白天居然在草原上遇到僵尸,幸好我们都是学过法术的人,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应付。

    太师父用铜针放了气僵的尸气,然后又念咒做了法术之后,那具女尸就不会再成为僵尸了。

    经过刚才僵尸一闹,又不觉得饿了,我们又继续向前赶路,又走了半天,才见到一个真正的牧民帐篷,这个蒙古包很大,也很讲究,上面有一圈花纹的民族图案。

    放牧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见我们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就热情的把我们请进帐篷,男主人为给我们烤好了羊肉,被太师父挡住了。

    这对牧民夫妇有些不解,太师父就跟他们解释说:“我们是修行的人,是吃素的,若是有饼子什么的给我们吃点就行了。”

    女主人一听,马上为我们端来了饼子和酥油茶、还有无花果、巴旦木和葡萄干,油炸的散子(类似麻花一样的东西,但是比麻花酥脆多了)太师父和几位师叔既不喝酒也不吃肉,不过那两位带着四川口语的道士可是来者不拒,跟着主人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

    帐篷里很舒服,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一点也不觉得冷,蒙古包里居然还有一台电视,不过只能收一两个台,而且都是中央台。

    我好奇的是他们的电从哪里来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太阳能电池板,自己发的电。

    男主人自豪的告诉我,他这里什么都有,单这顶帐篷也有四五十万!电视,手机,什么都有……真是科技改变了生活。

    不过我们不吃不喝的,不太讨主人喜欢,倒是那两位带着四川口音的道士,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主人反倒很是高兴,那两位道士说他们是民间散修的,没那么多忌讳,所以吃肉喝酒毫不含糊。

    证鬼道虽然是隐门秘派,但是跟大门派没什么区别,虽然平时不怎么讲究,但是在朝拜昆仑这件事,一点都不马虎。

    其实看到他们喝酒吃肉,几位师叔都挺眼馋的,我的口水也直往肚子里咽,虽然我不怎么喝酒,可是烤肉的香味实在太诱人了,但是太师父不发话,我们谁也不敢吃。

    所以我们只能看着眼馋,吃了一些饼子和干果,主人夫妇陪着那两位道士吃肉喝酒,不怎么搭理我们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似乎不太好招待,也不知道该怎么招待,索性就不管我们了。

    和牧民打交道,其实很简单,他们比较淳朴,只有能喝酒能吃肉,他们就高兴,认为客人是诚心诚意的。

    俗话说酒品看人品,牧民心思简单,性情豪爽,在他们眼里只有朋友和敌人,认为不跟他们一起喝酒的人,心里不诚实,这样的客人不友好。

    若是遇到脾气不好的主人,当场给客人甩冷脸色不说,搞不好会把碗里的酒倒在客人的头上,当众让客人下不了台。

    还好,男主人没这么做,只是我们不吃不喝的让他们心里不太舒服,尽管那两个四川口音的道士,一再替我们解释,我们是吃素的,跟他们不一样,但是那对夫妻还是不高兴,态度明显对我们冷淡的多。

    太师父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我们都是修行的人,晚上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谁还会跟主人生闲气。

    倒是那两位道士口福不浅,大口的吃着手抓羊肉,大口的喝着马酒,吃喝的满脸油光直冒,男女主人喝到了兴头上,还为我们唱起了歌。

    我没有这种大帐篷里住过,据说这种帐篷晚上睡觉是不用床的,困了躺在地毯上就睡了,但是如果被子不多,几个人盖一床辈子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民间传说这种帐篷里睡觉男女不分,甚至有女主人陪男客人睡觉的说法,男主人还说这是最尊贵的招待,我觉得应该是误传,因为这种说法太荒谬了。

    我们虽然不喝酒,但是也得陪着他们,男女主人和那两位道士吃喝到半夜,最后主人和客人都喝的熏酊大醉,东倒西歪,男女主人乘着酒兴载歌载舞,嬉闹了一阵之后,女主人拿出了几床被子,向我们扔了过来。

    “睡吧!”虽然女主人的普通话说的很蹩脚,但是我还是听明白了,心想这么多人怎么睡……难道就这么睡在一起?

第526章 冰川() 
大家抓过被子席地而倒,躺在地毯上睡了起来,因为被子的数量有限,大家必须并在一起才能盖着被子,当然也包括男主人和女主人,大家挤在一起相近如宾,哪里会有那些龌龊脏脏的想法。:../

    牧民热情好客,因为受条件限制,没有多余的帐篷和被子,为了招待客人,只能和客人挤在一起睡觉,他们心底坦荡,没有那么复杂的想法,反倒是外界过于揣测,误解谣传,这是对人家的一种亵渎。

    如果真有人好色之徒借机冒犯女主人,那是犯大忌的,牧民都是血性汉子,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这对热情好客的牧民夫妇了,说实在的,牧民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他们除了羊肉方便之外,其余的食品及其匮乏,更谈不上蔬菜了,能招待我们这么多人实属不易。

    太师父有些过意不去,见男主人送我们离开的时候腿有点瘸,太师父看了他一眼说:“你这腿病得了多少年了?”

    男主人含糊的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呢,老了,快死了!”然后“呵呵”的笑了起来。

    牧民是不忌谈生死的,他们认为死是生的轮回,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或者说用另一种身份重生了。

    因为牧民生存条件艰苦,很少有活过六十岁的,过了四十五岁就说自己老了,看起来很彪悍,但是说病倒就病倒了。所以男主人才说自己老了,快死了,其实他也不过四十多岁。

    “你的腿不是啥大毛病,是得了风湿邪症,我帮你驱一下风湿吧!”太师父说完,拿出一包银针。

    “师父,你懂医术?”那位牧民汉子好奇的看着太师父。

    太师父点了点头说:“略知一二。”

    说着让那位汉子解开绑腿,捋起裤子,把腿露出来,平躺在帐篷里,然后取出一尺多长的银针,猛然扎在牧民汉子的大腿上,他不禁浑身一颤,其实这一针扎在了病灶穴位,所以才出现了条件反射。

    紧接着太师父舒展身形,手掌微微一晃,悬空一尺对着牧民汉子的大腿,一路推移下去。

    “热……热热……”牧民汉子颤声道。

    原来太师父正在用自己的真阳之气为牧民驱赶风湿,一遍真气推过之后,太师父拔了银针,然后对牧民说:“好了,你现在站起来试试!”

    那位汉子闻言站起来走了两步,惊奇的说:“好了,不痛了!”

    太师父点了点头,又从怀里摸出一个精致的小葫芦,到出几粒药丸送给牧民汉子说:“这次医好之后,可保你几年不再犯病,只是你常年在草原放牧,难免还会再得风湿,我送你几粒药丸,以后再犯风湿,吃一粒即可管几年不再复发,切莫多吃。”

    牧民汉子一脸惊奇的看着太师父,他没想到这么矮小的老头居然有这么神奇的能力,连忙说:“好滴,好滴……老先生真是厉害,我这条腿好多医生都没治好的,你居然一下就治好了!”

    牧民汉子对我们刮目相看,对太师父连连竖起了大拇指,他让女主人给我们包了一些饼子当干粮,可是太师父都没有让我们带。

    因为朝拜昆仑的路上有一定的规矩,到老百姓家讨一顿饭吃,必须要为人家做一件好事,但是只吃一顿犯就够了,决对不可多拿人家的东西。

    辞别了牧民,我们继续一路向西,出了玉门关,昆仑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隐隐看到了冰川雪峰,但那并不是昆仑,只是昆仑的余脉,究竟是什么山我们无从知晓,要到昆仑山,不知道要穿越多少冰川雪峰才能到达,从地理上来说,整个华夏都发源于昆仑支脉。

    路上我们看到了各种古怪装束的人,这些人少则三五成群,多则几十个人一起,他们跟我们一眼,都是天下玄门各派的领军人物。

    但是朝拜昆仑的主流还是以道士居多,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门派,除了山、医、命、相、卜道家五术的各门各派之外,还有一些黑巫、蛊虫之类的旁门左道,这些人的服饰打扮就比较怪异了。

    毕竟昆仑是万法之祖,天下法术皆出昆仑,所以昆仑法脉包络万象,正法巫法并存,所以说法无正邪之分,习正法者不一定走正道,修邪法的也不一定都是坏人。

    不过朝拜昆仑的人虽然长得奇形怪状,但是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骨脉清奇,不是深目高颧,就是雪目重睛,像我这种长相普通的就是资质平庸的。

    “太师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昆仑啊?”我看着远处的冰川问道。

    太师父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山脉说:“快了,再有三天的脚程就到了昆仑山下了。”

    这里的天空很蓝,但是远处的冰川仍然有一丝朦胧之感,就像披上了面纱的姑娘,充满着神秘之感。

    进入冰川之后,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景观,山脚下花草繁盛,绿树掩映,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凉风习习,犹如到了秋天一般,可是树叶依然青枝绿叶,再往上走就有冰雪凝结,很多不知名的山花就在冰雪中盛开,给人一种姹紫嫣红玲珑剔透之感,这种美景实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