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三国-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不行,还是爱卿自己吃吧!”献帝连连摆手,他到不是嫌弃这面饼发霉,而是真心实意的感动。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吃不上饭,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谁有吃的还不少偷着掖着藏起来,谁肯献给他这个没落的皇帝。献帝感动的眼泪差点没落下来,患难见真情呀!这才是大大的忠臣呀!

“臣不忍陛下挨饿,如果陛下不吃,臣怎能忍心吃下?还是陛下享用吧!”董承连忙推辞。

献帝一看董承是真心实意把面饼让给自己,心里别提有多感动。他拿起面饼,咬上去一口,那小麦的香气差点让他没把舌头吞进肚子里。不过一旁的董承却眼巴巴的看着面饼,不时间还下意识的咽吐沫。

献帝倒是想独享这香喷喷的面饼,但是于心不忍呀!强忍着咬第二口的冲动,他把面饼掰成三分,“爱卿,这块你吃。剩下两块,朕吃一块,在给皇后一块。”

“陛下,这……”董承感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隐隐间眼中都闪现出泪花。

“难道爱卿连朕的旨意都不遵了吗?”献帝说道,独享这块面饼他实在于心不忍。

董承犹豫了一下后,郑重其事的接过面饼道:“臣遵旨,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第一百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

“报,报,陛下不好了。”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正在跟董承吃饼的献帝心里一凉,难道是李傕郭汜追来了?这次要在被抓回去,那可是非死不可。想到这里献帝也没有心思在顾忌手中的面饼了,他急忙放下面饼向小太监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小太监虽然慌张,但是礼节还是不失,汉代是儒家在中原大地刚刚兴盛的时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概念深入人心。小太监拂袖跪下道:“禀陛下,城外二十里处发现大量骑兵。”

董承一听,冷汗顿时就留了下来,他暗道不好,难道李傕郭汜真的千里迢迢的从长安追到了洛阳?

“陛下,召集杨将军御敌吧!”

“御敌?”献帝嘲弄的自言自语一句,“就凭杨奉那两百个大头兵,哪能打的过西凉军精锐。”

“陛,陛下,不是西凉军。”小太监小心翼翼的插嘴道。

“不是西凉军?那你这个慌张干嘛?”献帝不满的说道。

一听不是西凉军,董承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李傕郭汜他可是得罪死了,回去不是弄个车裂,就是五马分尸的下场。现在不论落到哪路诸侯手里,都比被二贼弄回去好万倍。

小太监一看皇帝怪罪,更加慌张了,弓着的手臂都微微发抖。

一看被自己训斥吓的不成样子的小太监,献帝倒是有些于心不忍,同时心里还有种非常痛快的感觉。就好像眼前的这个人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皇帝的感觉,献帝很少能感受到,没当被那个诸侯控制的时候,他就跟孙子一般。抱着这矛盾的心里,献帝缓缓说道:“行了,不是西凉军,那是哪路兵马?”

“陛下,旗号上打的是一个‘曹’字,不知道是哪路兵马。”小太监如实的回答道。

“旗帜上写的是‘曹’?这是谁的兵马?”献帝紧紧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献帝心里把十八路诸侯都过了一遍,也没想到到底是谁。

倒是董承对曹操还有些熟悉,去年记得袁绍上表的时候,就推举一个叫曹操的人做东郡太守,诏书还是经过他的手送到董卓的府邸的。所以多多少少,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陛下,难不成是东郡太守曹操?”

“曹操?”献帝疑惑的看了董承一眼。

董承到也是聪慧,立刻就明白了献帝眼神中的含义。

“陛下,你还记得前些年孤身入相府,拿着王司徒祖传七星刀刺杀董卓的那个人吗?”

献帝想了想,缓缓的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起了一些,那个去刺杀董卓的人就是这个曹操。看来这个人还是个忠臣呀!这次他如果是进京勤王,那大汉复兴有望。”

“是呀,陛下,到时候你可得好好的奖励他。不过我估计冀州袁绍的兵马也快到了,到时候陛下不如去冀州,毕竟现在袁绍的势力可比曹操兴盛很多,如果他辅助陛下,那振兴大汉就更容易了。”

“哼,袁绍!”献帝面色一冷,语气中也充斥着一丝不屑,“冀州,离洛阳不过三百余里,如果袁绍肯来,日夜兼程,一天就到了。而兖州呢?离着洛阳足有千里之遥,曹操是忠奸我姑且不论,但是袁绍绝对是抱有二心,大大的奸臣,朕就算是去了冀州,估计他也是第二个董卓。”

……

洛阳城外,曹操的大军正在缓缓下马步行,毕竟在京师重地,外臣来觐见天子,都是需要从城门一直步行到皇宫门口。然后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直到金銮殿。

“主公,一会你觐见天子,一定遵循礼节,务必让天子和百官们安心。这样才能让天子和百官心悦诚服,随我们去许县。”荀彧说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荀彧这个一会你都说了三遍了,平时你不是这个性格呀!”曹操苦笑的说道。

荀彧挠挠头,想了想刚才的行为,确实有些过于墨迹了。实在不符合他这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神机妙算的谋士的样子。

“我这也是兴奋过头了,主公别介意呀!”荀彧说的这倒是真心话,在刚刚接到皇帝逃出升天,身在洛阳的时候。荀彧兴奋坏了,他连夜就给曹操献了一计策——“奉天子以令不臣。”

其实在后世,很多人都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话确实不假。曹操后来的所作所为确实有胁迫性。不过最早说这句话的还真不是曹操这方的。在许县接到天子在洛阳的消息的同时,冀州的袁绍也接到了同样的消息。

袁绍的心腹谋士许攸给他出了一个计策,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这两句话看似相同,但是在本质上确实差之千里。奉是侍奉,胁是胁迫,以令不臣是帮助天子消灭反对的势力。就是维护大汉王朝的权力,而‘以令诸侯’就是仗着天子的名号谋取私利。

从这就能看出,袁绍的阵营重利,而曹操的阵营重义。一个阵营的价值观是由统治者决定。因此就能看出袁绍此人唯利是图,而曹操才是大仁大义。虽然这种价值观是随着环境不断变化,但是至少能看出,现阶段曹操还是重视‘大义’。是真心想拥护大汉王朝。

“对了,荀彧,你说礼节我还真想起一件事。按照朝廷礼法,外臣觐见天子是需要贡献礼品的,我这匆匆忙忙赶路,现在上哪弄礼品献给皇帝?”曹操略微有些为难的说道。

荀彧微微一笑,而后捋捋胡子,颇有深意的问道:“主公,天子一路奔波。想必日子也肯定不会好过,您还记得在兖州被吕布追杀的时候,您说过最想吃什么吗?”

曹操略微思量一下道:“我最想吃什么?我记得当时说的只要有口肉汤喝酒满足了。”随即曹操就明白了过来,他拍拍荀彧,好似在欣赏他的机智,“曹仁,你过来。你现在立刻下去,去哪家农户弄一只鸡来,然后就吩咐火头军弄熬些鸡汤出来。”

正在整军的曹仁只听见主公叫他,同时又说鸡汤什么的。其余的倒是没有听清,不过曹仁赶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小跑的过来。

“主公,您让末将干什么?”

“我让你给我弄锅鸡汤回来。”曹操看出曹仁没有听清,只能在重复的说了一遍。

曹仁一听后,立刻就着急了起来。曹操疑心很重,一般很难相信一个人。因此在军中曹仁不禁要忙着手头的工作,同时还负责曹操的饮食起居。前些日子曹操的头风刚刚发作过,大夫特意嘱咐要曹操近些日子少沾油腻的饮食。曹仁对曹操很是忠心。

“主公,您现在不能吃油腻的饮食。鸡汤还是……”虽然曹仁隐晦的没有在继续说下去,可是只要在场的人却都以听懂了这话中的含义,毕竟很多时候一句话并不需要说完,只要大家都听懂了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

曹仁的心意还是令曹操挺感动的,曹操笑着说道:“你管那么多干嘛,这鸡汤又不是我喝,我自有用处,你下去准备就好。”一般的情况下,曹操每做一件事情,就算是属下疑惑,曹操也并不会解释,只要属下按照自己的吩咐做就好。不过对待曹仁,曹操却是令一种心情,于是难得的解释起自己让他弄鸡汤的目的。

这次的曹操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要把献帝弄回许县。在赶来的一路的上,他生怕被袁绍抢先,因此曹操是日夜兼程。

对于迎接天子的事情,袁绍其实也有些心动。不过按照袁绍的性格,这事情要犹豫几天,然后在召集谋士商讨几天,因此离着洛阳最近的他却反而错失了这次机会,让曹操占了先机。

得知曹操的到来,献帝是抱着复杂的心里,他既怕曹操又是令一个董卓。但是也不想在这么穷困潦倒的呆在洛阳。不过很快他的复杂心里就被传令的小太监给打断了,此时曹操已经到了皇宫门口。

虽然皇宫已经被董卓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但是这里比较是大汉的帝都,国之根本所在。因此献帝命人,把象征着皇帝权威的金銮殿给简单的打扫了一遍,准备在此地接见外臣曹操。

多日无所事事的大臣们也忙碌了起来。献帝也穿上了久违的龙袍,看着珠残碧碎,残垣断壁的皇宫,献帝暗暗在心里祈祷。

“希望这次是一个契机,是一个振兴大汉的机会……”

第一百零一章 曹操的心思

虽然曹操一路上并没有跪拜而来,但是到了金銮殿前,曹操还是遵照先前荀彧的建议,遵照汉朝礼节,对献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原本对曹操到来还心存疑惑的大臣们这次也总算安下心来。献帝看着如此恭敬的曹操,心里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臣,东郡太守曹操,叩建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上的献帝,故作镇定的一挥手道:“爱卿平身。”

献帝说是坐的龙椅,其实也只不过是临时在农户家搬来的实木椅子凑数的,原本纯金打造的龙椅,早在董卓烧皇宫的时候被西凉士卒给搬走了。

“谢陛下。”曹操缓缓的站起声来,看了裤腿上沾满的灰尘,他顿时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头。本来想伸手拍一拍膝盖上的灰尘,但是曹操又迟疑了下场合不适合,最终想了想还是算了。

“爱卿忠心耿耿,千里迢迢进京勤王,朕深感欣慰。特此,朕决定加封爱卿为兖州太守,授护国公。统领兖州一地的军政民生,兖州一地经黄巾祸乱,百姓深受其害,因此朕决定,下恩旨免兖州赋税三年。”这些在接见曹操前,献帝就在心里想好了。曹操既然能进京勤王,做天下臣民的表率,那献帝必然要大加封赏,以表恩德布天下。

不过对于献帝封赏,曹操只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谢陛下”,后就没有什么在多的表示。因为曹操心里清楚,献帝这封赏看似挺丰厚,其实每一句都是空话。

兖州现在已经曹操地盘,兖州太守的封赏只不过是让曹操更加名正言顺的统领这里罢了。怎么说这还算有点意义。不过后续的护国公,纯属扯淡,护国公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有权调动天下兵马维护汉朝正统呢?不过现在除了兖州曹操本土的军队能听他的调动,其余哪路兵马曹操能调动的动?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曹操最不在乎的就是虚名。

而所谓的免除兖州赋税三年,这更没边际了。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各地的诸侯早就停止了对朝廷的进贡。就连本该上缴朝廷的赋税也都被各地的刺史,诸侯扣下,用来建设地方,扩充军队。

“陛下,按照朝廷礼法,外臣觐见陛下是要送上贡品的。今臣也准备了一份贡品,还请陛下一猜。”曹操话音刚落,在金銮殿外的士卒就端上一个盖着红丝绸的托盘。

献帝身边的太监,接过东西转呈给献帝,献帝端在手里沉甸甸的。又瞅了半天,心里也没个准确的注意。过了好一会,献帝才试探性的问道:“钻石?”

曹操摇了摇头。

“翡翠?或是玛瑙?”

曹操还是淡笑着摇头。

“那这是何物?朕实在是猜不出来了。”献帝叹气的说道,他现在无精打采,吃了大半个月野菜,现在一看野菜都要吐了,能有精神才怪。

“还请陛下揭盖。”曹操淡笑的说道。

献帝缓缓解开红绸,只感觉到久违的肉香袭来,红绸下是一个鼎,里面盛是热腾腾的鸡汤。

“陛下,臣匆忙赶来,未带什么贵重的礼品。但臣想,陛下行程匆匆,或许此时一碗鸡汤比翡翠玛瑙都要重要。”

献帝感动的眼泪差点没流下来,毕竟此时他还是一个少年天子,言行举止虽然略有城府,但是喜形言于色,相对于那些城府极深的老狐狸他还差的远呢!

“爱卿说的好,这些日子颠沛流离,朕是一天好日子没过上,对于朕来说,这鸡汤远胜于翡翠玛瑙。爱卿是国之栋梁,将来大汉振兴,朕一定要封你一个大大的官做。”

此时献帝也顾不上皇帝的仪表,筷子什么的在他眼前都是浮云。直接上手开始吃。下方的文武百官闻着鸡汤的香气,早就饿的前心贴后背,肚子咕噜咕噜的直响,眼巴巴的看着吃的倍儿香的皇帝。

这一幕曹操自然看在眼里,他拍拍手,随后十几名军士走了进来,两人端着一个盛着鸡汤的锅,剩下的十几人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篮子,仔细看去就能看出里面装的是小麦做的大饼。

“各位大人也都用膳吧!”

“还有我们的?”有几人惊呼道,他们实在没想到曹操竟然如此贴心,竟然准备了如此多的食物。紧接着,百官群涌而上,把端着篮子的士兵挤的一个出溜,差点没摔倒。

“大家慢慢来,每个人都有。”曹操含笑的说道,不过此时他的心境却在发生不断的变化。这些文武百官,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此时为了一点点食物,却想乞丐一样哄抢,对就是乞丐。这些货色又怎能振兴大汉王朝?看来大汉国运以尽……

吃饱喝足,曹操就带着汉献帝和文武百官来到了临时搭建的校场,此时校场里随着曹操奔袭的三千士卒已经整合完毕,等待着皇帝的检阅。这也是曹操计划中的一部分,让献帝看看自己的军威。

献帝看着这些精神饱满的,装备精良的士卒,心中大定,有这样的军队,何愁国运不能兴隆?

“不知爱卿现在有多少兵马?”

曹操拱手对献帝道:“陛下,现在兖州有精兵五十万,良将上千员。”其实在兖州曹操不过就五万多的军队,不过曹操是故意夸大自己军力,好让献帝安心。到底有多少军队献帝跟本就无法考证,曹操自然说多少就是多少。

古代的统治者都有夸大自己军力的习惯。就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说自己带甲上百万,其实水分很大,在赤壁前夕,曹操不过就二十万的部队。要不然孙刘联军的五万部队说什么也绝对不可能击败曹操。一百万人,一人一口吐沫就把孙刘联军给淹死了。

在比如夷陵之战,刘备说出动川蜀七十万部队伐吴国,后来经过考证也就七万左右,而陆逊手中也有近五万的军队。这才能通过火烧连营击败刘备,要不然刘备真七十万,别说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就是火烧八千里他也打不过刘备。

“爱卿好样的,没想到爱卿手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将士。你比董卓李傕之流英雄十倍呀!”献帝感慨道。此时此刻,在他心里,曹操就是大大的忠臣。曹操的军队自然是越多越好,越多大汉复兴就越有希望。

“陛下,这些并不是臣的将士。”曹操抱拳对献帝缓缓的说道。献帝有些不明其意,眼中充斥着一丝疑惑,明明曹操说过他有五十万将士,怎么转眼之间这些将士又不是他了的?

曹操这么精明的人自然能看出献帝眼中的疑虑,之间他随后缓缓的说道:“臣的部队并不是臣的私军,而他们是正义的王师,是天子的将士。”

献帝一听这下高兴的,同时又恨感动,没想到受苦这么多年总算是盼来了大汉兴盛的机会。这曹操简直是忠臣的楷模,在世的周公。

此时,看献帝感动的不成样子,他知道这戏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在装下去反倒显的有些假了,做了这么多铺垫曹操决定实施自己心中的计划。

“陛下,洛阳现在已经残破不堪,不堪为帝都。反倒是兖州许县,行宫粮食皆备,臣斗胆进言,请陛下迁都于许县,从此则大汉可兴。”

曹操此言,可谓是石破天惊,在文武百官眼里。洛阳可是二百年帝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而小小的许县算什么。

很多人对曹操的提议都不屑一顾,倒是董承的目光稍微长远一些。他悄悄拉了拉献帝的手,然后对献帝附耳说道:“陛下,兖州许县可是曹操的老巢,这一去不就等于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献帝想了想董承的话确实有道理,他做了二十年的傀儡皇帝,实在是不想在做。献帝也是心怀大志的人物,或许换一个时代,他没准也是秦皇汉武那种一代明君。不过他也怕直接拒绝曹操的提议而伤了这位来忠心耿耿的护国公的心。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朕跟文武百官商议一下在,在做决议吧!”

曹操一看,也并不逼迫,他突然握住腰间的宝剑。“嗖”的一下就抽了出来,在一旁的献帝吓了一跳,顿时浑身一颤,难道自己这位“忠臣”看自己拒绝了他恼羞成怒了?

不过献帝还没来的及多想,校场上顿时就响起了擂鼓声,‘咚咚’的鼓声杀气凛然,直上云霄。

“杀,杀,杀……”

“吼,吼,吼……”

“陛下,你看看吧!只有在兖州,您才能得到这么多精兵猛将的保护,只有在兖州,他们才是天子的将士。”随后,曹操收起了宝剑,凌厉的眼神盯着献帝,仿佛是在像其示威。有时候,软的不行那只有来硬的,曹操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不管用什么方法,皇帝一定要弄到自己的地盘去。

献帝被这股杀气吓住了,毕竟他在聪慧也没上过战场,也不是曹操这种老狐狸的对手。他声音略微颤抖的说道:“朕,朕准奏。”

第一百零二章 汉中归属

汉献帝发布天子诏书公告天下,迁都许县,改名许昌。年号由初平改为建安。自建安元年起三年,大赦天下。

中原的战火愈演愈烈,风云涌起。潘凤也成功的吞并汉中一地。自严颜中箭后,庞德以为严颜身亡。哪成想这是严颜的计策,他率军追击反倒受到了川蜀军的反突袭,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