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虽非“空穴来风”,却与他根本扯不上任何关联,压根儿毫不知情。
但是他却知道,由于自己的不慎,已不能使自己置身事外。眼前也只有认了“命”
吧。
荧荧青焰,摇曳出了一室的凄凉。
秦老人像是又气喘了。
“可知道这两个人?”
“不……”孟天笛摇摇头。
“你还年轻,当然不知道……”
懒洋洋的那种神态,秦老人习惯性地伸了一下细长脖子——孟天笛意外地注意到,对方细长的脖子颈上竟似生满了顽癣,白草草一片,满是肤皮,乍看之下,真像是晰蝎身上的片片鳞甲。
由此而联想到了他这个“病龙”的绰号,倒是有些道理。
眼前的这条“龙”非只是“病”了,并且也“老”了,而且极其衰弱。
如果仅仅只凭外表的观察,实在难以想像出,像他这样一个老迈病弱的人,还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功夫?
然而,前夜,在他仗义施展绝技,惊伤陶妪师徒的一刻,以事实证明了他罕世杰出的奇技,赢得了孟天笛发自内心的钦佩。
便是这种力量,使得孟天笛乐于亲近,甚而为他效死,都在所不辞。
像“病龙”秦风这般不世奇侠,如此武功的人,该是世罕其匹了。
偏偏不然,他竟然也有所惧。
盂天笛的眼睛不自禁地落在了那张浅浅鹅黄色的素帖之上,特别注意着“怀君冬夜,天长地久”那八个甚是工整的隶书。
还有那一颗双头鬼脸的“印记”。
黄色的素帖,外面加有一圈黑色的墨框。
字迹在墨框之中。
这就显示着一种“不祥”的兆头。
“黄”色所显示的意义,绝非世俗的极贵,这里所代表的是“报丧”之意。或是“死者为大”,乃尊以“黄”。再加上黑色的一个框框,意思实在已很明显。
丧帖!
像是由无边的旧事回忆里,忽然醒转过来。
“病龙”秦风那一双细长的眼睛,不期然地也落在黄色的“丧”帖上。
孟天笛等着他的说明,已经很久了……
秦风脑子在拐了一个极大而弯曲的圈子之后,才似回到了眼前的问题。
“他们是来自‘星宿海’的两个朋友……”
“朋友?”
“朋友!”秦风感慨地说:“而且是老朋友了,五十年以上的老朋友了。”
孟天笛微微笑了一下。
秦风看了他一眼,立刻警觉而改正说:“以前的老朋友……现在当然不是了。”
“现在是什么?”
“敌人!”秦风苦笑了一下:“比敌人更狠恶的是‘仇人’,他们现在是我的仇人……”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才说了实话。
孟天笛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等待着他进一步的说明。
秦老人端起杯子来,喝了一口水。那只端着杯子的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年轻人,你不要见笑!”
他喘息着,闭上了眼睛说:“一个人的一生,即使你是一个最刚强、最勇敢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你可同意我这个看法?”
说得有理,孟天笛点了一下头。
“那么,对于我来说,现在就是我最软弱的时候……”他叹息着说:“生平从来就没有这么软弱过的时候……”
孟天笛又点了一下头。
秦风又说:“一个人,即使你是天底下最强的人,在你的一生里,你也必有所怕,怕一件事,或是一个人………
他说:“这件事,这个人,在你强大的时候,也许不足为畏,但是一旦到你衰弱的时候,忽然出现,情形可就不同了……”
他的手竟然又微微有些抖了。
又喝了一口水。
一个人紧张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做些自己也不明白的小动作。秦老人所展现的是频频喝水。
孟天笛打破沉寂道:“你是说,这两个人……”
秦风看了他一眼,冷峻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甚久,才似有一丝微微的苦笑。
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把心里所想的和盘托出。对于孟天笛来说,察颜阅色,也就够了。
现在孟天笛已经知道。
眼前素帖所显示的那两张鬼脸,不仅仅是“病龙”秦风的仇人,而且也是他内心所深深惧怕的人。
只是,他们到底是谁?
“天长”、“地久”
“他们是两个残废!”秦风喃喃地说:“来自星宿海的两个残废!”
“残废?”
“严格说,应是‘残’而不‘废’……”秦风冷冷说:“他们是一双孪生兄弟,当今天下最难招惹的两个怪人。”
孟天笛眼睛不自禁地又瞟向素帖上的那一双鬼脸。
秦风发觉到了,指了一下那颗标示鬼脸的印章说:“就像这双脸一样,一张哭脸,一张笑脸,却是近百年以来,江湖黑道:最厉害的一双要命煞星。”
孟天笛怔了一怔:“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
秦风冷笑着摇了一下头:“连姓都说不清,却有个奇怪的外号!”
“什么外号?”
秦风老人的眼睛转向面前的素帖,盯住了上面的四个字: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便是这双孪生兄弟唯一的姓名标志了。
秦风又在喘气。
今夜他思想错综复杂,几十年前的往事,一股脑都翻了出来,奇怪的是,除了以上的一点点消息之外,别的竟不欲多说。
一个人隐忍一件事,必然有隐忍的理由,孟天笛即使心里百般好奇,却也掩忍不欲多问。
终于,秦风脸上显现出难见的微笑,似乎已能把窒息自己的低压情绪,暂时置之度外。
或许他已经胸有成竹!
总之,室内忽然变得不再寒冷,颇有和煦的春意。
“那一年,在南普陀‘听松阁’,有所谓五年一度的‘观星问剑’,天下武林各派掌门人,齐聚一堂,你父亲孟九渊也去了!”
孟天笛神情一振。
这件事他幼年曾听父亲不止一次地提起过,所以记忆深刻,眼前秦风这么一说,自是引起了他极大兴趣。
他随即点头道:“我知道!莫非你老人家也去了?”
“岂止是去了!”
秦老人神秘地笑着:“对我来说,那是一件极有趣的往事,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可知为了什么?”
孟天笛摇了一下头。
“难道你父亲没有告诉你?”
“我知道了!”孟天笛忽然想起来道:“听先父说,那一次好像是有人搅了局!”
“这就是了!”秦风看着他:“说下去。”
孟天笛说:“详细情形,我不知道,只知道五年一度的‘观星问剑’,为的是争夺武林至宝‘金龙令’,各门派的掌门人都去了,很是热闹!”
“你说得不错。”秦老人扬动了一下灰白的眉毛:“但是这些人却是不学无术的多……
比较起来,你父孟九渊,倒是一个脚踏实地,颇具实力的人……”
孟天笛微微一笑:“但是那一次他老人家却并没有夺到金龙令。”
“我知道。”秦老人点了一下头:“你知道为什么?”
“是因为……临时有人搅了局……”
当日情况:孟九渊以“一丈云”轻功领先群雄,青城的雷九公以“霹雳”气功连胜三场,前任“金龙令”得主武当的钟先生,以剑术压场,三人各擅胜场,相持不下,“金龙令”因而迟迟不能定归属,直到……
秦老人“哼”了一声:“为什么说是‘搅局’?”
孟天笛说:“据说,前往南普陀的人,有个先决条件,必须那人先已是一门之主,有了掌门人的身份,才能有资格进一步问鼎中原……”
秦风微微一笑说:“是有这么个规矩,但是你以为这个规矩公平么?”摇了一下头:
“太没有道理了!”
孟天笛看了他一眼,不自禁地点了一下头:“你说得不错,我父亲也这么认为,所以才甘心退出,从那以后,不再参与。”
“他是个居心仁厚,心地善良的人。”
孟天笛说:“但是雷世伯却大为不服。”
“雷九?”秦风冷冷一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孟天笛怔了一怔,含笑道:“无论如何,那一次大家都白忙了一场。”
“为什么?”[霸气 书库 ·JAR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因为,最后捧走‘金龙令’的人,竟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的野人。”
秦风一笑说:“为什么说他是野人?”
“听说这个人是由化外之邦‘天竺’来的。”
“天竺来的人,就是野人吗?”
秦风微微含笑的眼神,向孟天笛望着:“更何况‘天竺’这个地方,并不是化外之邦,他们的文化高深极了,并不次于我们中原大国,讲到心性内涵的培养,性命双修的一面,很多地方更不知高过我们多少……”
轻轻叹了一声,他脸现慈祥地说:“孩子,你应该记住,切切记住,千万不要心存自大,犯了‘看不起’旁人的毛病,要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三人行,必我有师’,这话是有道理的。记住了这句话,你将终生受用无穷……”
孟天笛其实本心并无此意,眼下却无以为驳,被他这么一说,不禁大为窘迫,一时脸也红了。
秦老人看着他微微一笑,点了一下头:“那个当年拿走金龙令的人,只是衣着怪样,让人误会他是外邦化外之民,其实他根本就是我们汉人,只是所练的武功,掺杂极广,大别于中原传统的武学,据我所知,当中有极丰富的‘出世’之学,这和我们西汉文、景时候的黄老学问,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他把这种修为运用到了武功上面……”
这番论调,却是开前人之所未及,大大提高了孟天笛的兴趣,正是他苦心孤诣梦寐之所欲求,眼前老人这么一说,真个“醍醐灌顶”而发“黄钟大吕”之音了。
多年块垒,如鱼鲤在喉,一吐出来,不禁大为松快畅通。
似乎连眼前大敌,都置之度外。
秦老人含笑的眼睛,颇为神秘地向面前的孟天笛看着:“当日那个人的忽然出现,其实是无意问鼎中原,只不过是印证一下他在天竺苦心自创的武功,却想不到为此而坏了人家的规矩,被认为搅了局面,真是从何说起,那‘金龙’一令,对他又有何用?终其一生,他也未曾提起,更不曾用以示人,却为此反而遭致了许多物议,惹来了多少人的贪心觊觎,为他……”
孟天笛心里一动,一句话待将吐出。
秦老人却为之慨叹道:“以后……那个人病了,知道这件事的人,因为他身揣‘金龙’之令,便为他取了‘病龙’这个意在奚落调侃的外号……至此,他的行踪更诡秘了,穷其半生,一直是东藏西躲,生怕为外人认出真面目,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这个人原来是……”
“是我!”
秦老人微笑点头,笑靥里无尽凄凉。
福气
原来他就是当今“金龙令”的持有之人!
虽然这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一件往事,却由于这一事件在当年武林所引起的震惊太大,太过离奇,所以至今仍不为人所忘怀。
孟天笛虽不曾亲身经历,却由于当年争夺金龙令关键人物之一的孟九渊,是他父亲,在父亲生前每一次的追述回忆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只当拿走金龙令的那个人,再也不会涉足中原武林,是个化外野人,哪里知道……
这个人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当然,他更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化外野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人。
在当年夺令离开之后,秦风并不曾真的“销声匿迹”。此后不久,他就染上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怪病“九更秋露”,因此为识者取了“病龙”这个绰号。
真正是一条“生病”的龙……
孟天笛的眼睛,不由自主又落在了对方看来像是生有癣疥的细长脖子上,如果仅仅以形象而论,他可也真像一条龙,一条生病的龙!
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对于眼前的老人秦风,直觉地滋生出无限同情。
形势的发展,已把他们二者联为一体,就是方才秦风说到的一双老怪物“天长”、“地久”,也同自己结了“梁子”!
空气太沉闷了。
真有点使人“窒息”的感觉。
盂天笛站起来,走向窗前。
窗外朔风怒号,飞雪成珠。大别于先时的风平雪静,这般“咳唾成珠”的奇寒气候,人兽都无能挺受,即使惯以夜号的狼也不复长嗥……
孟天笛似有一种冲动,想破窗而出,奔驰于风天雪原,他却没有……
只是冷静一下而已。
秦老人苦涩的在一边微微笑着。
他了解到对方年轻人的气闷和苦恼,也了解到对方的纯朴无辜。
“你走吧……现在还来得及,再晚了可就不行了……”秦老人说:“往东面走。”
孟天笛冷冷一笑没有说话。
秦老人喃喃地说:“他们要找的人是我,不是你。”
“太晚了!”
孟天笛蓦地回过身子。
秦老人看着他微微一怔:“……”
“我们早就联在一块,分不开了!”
孟天笛终于甩脱了心里那股子别扭劲儿,爽朗地笑了。
看着眼前这条“病龙”,他神采奕奕地说:“前夜,你救过我一条命,这一次该我救你了,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块吧!”
秦老人眼睛眨也不眨地向前盯着。
良久。
他冷笑一声:“星宿海的来人,不比陶老婆子,你留下来,活着的机会不大……你可想过了?”
孟天笛一笑道:“那只是你这么想而已,事实是,现在我们不都是好好的活着吗!”
“那只是现在而已……”
秦老人微微地发出了一声叹息,随即闭上了眼睛。
孟天笛说:“现在还活着就好。”
忽地跨前一步,大声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闯,走!我们现在就走!”
秦老人闭上的眼睛又睁开了。
“上哪里去?”
“东面安全,就往东!”
一丝苦笑,绽现在秦老人脸上:“那只是你一个人,加上我就不一样了,再说我身上的这个病……哼哼‘九更秋露’九命亡魂’……带着我,太累赘了!”
“胡说!”孟天笛大叫一声:“除非是你自己想死!谁也不能夺走你这条命!只要我还活着,你就死不了!”
“说得好!”
一扫先时的沮丧,秦老人颇似称许的目光,直直地向他逼视着。
他看见了一个刚毅、勇者的形象。
当然,他自己一直有足够的勇气,本来就不是一个弱者。
“孩子……你可知道?”
很久,他才讷讷地吐出了一句话:
“你是一个有福气的人……”
雪泥鸿爪
凌晨。
大雪漫天,寒风凛冽。
孟天笛、秦风俱已穿戴整齐,翻身上了马背,踏上雪原。
曹老掌柜的打着一盏灯笼亲自送到门口。
“你二位好走吧,路上要是不行,可想着回来,我说……”
一阵风刮过来,风势里还夹着雪,堵住了他的嘴,冷得打了个哆嗦,可就什么也甭说了,挥挥老棉花袖子,就算是告别吧。
天色灰黯,所能看见的,仍然只是刺眼的白雪。
冰天雪地,前路茫茫。
风雪已停,却驱不走彻骨奇寒。
天色原已大亮,却有层层浓云当空,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又到了将晚的黄昏时分……
一行修竹,倚道衍生,挡住了北来的迂回寒风,两匹马来到这里,自动地停了下来。
孟天笛四顾了一下:“这是是什么地方?”
“七星斗子。”
只说了一句,秦老人便又闭上了眼睛。
“再下去是……”
“八步岸崖打马坡……那里可以打尖、用饭!”
像“念经”似的,一连串地报着地名,秦老人连眼睛都懒得睁。
别看他有病,还带着内伤,骑在马上的身子,依然直挺,绝不佝偻,裹在玄色披风里的身子,尽管瘦削,却不“寒颤”,就像他座下的那匹瘦马一样,毫不起眼,却有极强的耐力。那是一匹上选的“伊犁”良骥,却也只有“识货”的行家才能认出来。
孟天笛的马,已足称“上驷”之选,比较起来,对方这匹瘦马,在体力上似更胜上一筹,所谓的“路遥知马力”真正言之非虚。
孟天笛跳下马背,察看了一下两匹马的蹄子,都还没有冻着。
这种天气,最怕牲口冻了蹄子。
秦老人合拢的眼睛,不自禁地睁开了两道细缝,却是向前道望着!
那里正有大群的乌鸦低飞盘旋,发着噪耳不停的“呱呱”呜叫。
他的那匹瘦马,已领会了主人心意,秦老人足踝轻轻一碰,便自动出发前行。
孟天笛忙策马跟上去。
“记住,天越冷,越不能停!”秦老人说:“像这种大冷天,牲口半路上是不能停的,停下来就得‘上料’(注:即‘吃食’之意),料上足了,它可就走不动了……要是冻了蹄子,便只有死路一条!”
说完这些话,秦老人才缓缓吐出一口长气,接着便闭目不言。
他病势极重,由于连施禁功“鱼游清波”,不慎受了内伤,若非借助那只千年野参,为他提住元气真力,只怕早已不起。
话虽如此,设非他本人有极精湛的内功充斥丹田,为之导引,只凭参力,也是万难为功。秦老人当然有自知之明,所以绝不浪费任何精力。以他当今造诣,无论行立坐卧,皆无碍他的功力运行,闭目不言的时候,一口真力自丹田时而上下,保持着主脉的畅通。
孟天笛年少技高,向来自视极高,除了已故世的父亲之外,生平绝少服人,却是对眼前这个生病的老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奇妙感染,因此竟似“息息相关”,深深地服了他。
以秦老人眼前伤势来说,绝对是不利行动的,更何况如此恶劣的气候,对他病情势将构成危险,然而他却听从了孟天笛的劝告,甘冒风雪以行,目的在于躲避紧迫而来的两个敌人。
那两个来自“星宿海”的孪生兄弟,是如何可怕的角色,便可想而知了。
打量着前道盘旋的一天鸦群,秦老人忽地勒住了马。
孟天笛赶上一步,与他并骑而立。
“怎么……”
说时,似已发觉到老人的神色有异。
秦老人一双细长的眼睛,只是在附近雪地里打转,瘦削的脸上,微微带着一丝冷笑。
“你可注意到了?”
眼角转处,总不离方圆寻丈。
雪地里似乎有浅浅的一行足迹,如不留意观察,绝对难以看出。
像是马的蹄迹,也说不定是其他兽类,总之,由于蹄迹早已为落雪所覆盖,只是浅浅的一层。但落在了饱经历炼的秦老人眼里,却似颇有所悟。
秦老人即使低头向地上观察,却也总不忘抬头向着前道当空鼓噪的鸦群瞧上一眼,表情越见阴沉。
“有什么不对么?”孟天笛忍不住问了一声。
“前面藏着人!”
秦老人伸手向乌鸦盘飞处指了一下。
孟天笛愣了一下,顺着他手指处前望过去,发觉到一丛松木树林,稀稀落落点缀雪原,约莫有亩许方圆,由于树上沾满了雪,已与地面混为一色,猛一看,倒也不易辨认。
这般刺骨寒天,什么人躲在树林里?
秦老人继续策马,走走停停,一路向地面观察不已,似乎已有所掌握。
再一次勒住了马,却向孟天笛微微冷笑道:“昨天夜里,为你所伤的那个人,八成还没有离开!”
孟天笛一惊道:“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