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乐神-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婉儿离开的背影,楚扬的脸上露出一丝宠溺的笑容。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女人里,婉儿算得上是最有公主脾气的女孩儿了,不过现在楚扬发现这样的她其实也挺可爱的,特别是她现在虽然还是经常在自己面前表现出一副刁蛮不讲理的样子,但却很少在一些会惹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上这样了,楚扬嘴上不说,心里却知道这小丫头其实已经为了自己改变了很多。再加上两个人已经有了真正的肌肤之亲,之前的那一点不快,早已经在楚扬的心里烟消云散了。

    婉儿在竹笛上的悟性,绝对是相当高的,单纯以竹笛这种乐器而言,婉儿的技巧,现在已经不在楚扬之下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演奏这首经过楚扬改编过的《新牧民新歌》!

    可别以为这简单的一个“新”字,就是对原曲的简单改编,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不值得让楚扬亲自出手了。《牧民新歌》是华夏著名笛子作曲家简广易老先生的代表作,在华夏几乎会吹笛子的就没有不知道这首曲子的,就如同拉二胡的知道《二泉映月》,弹钢琴的知道《献给爱丽丝》一样。而这首曲子的改编版本也有很多,但大多都是在演奏技巧上的一些小改动而已。

    但楚扬改编的这个版本,却相当于对原曲动了一次大手术,将这首本来只有专业八级的曲子,改成了一部真正优美绝伦,技巧艰深的大作!

    虽然婉儿嘴上说得轻巧,但为了练好这首曲子,她也是足足下了半个月的苦功,这才真正达到了楚扬想要她达到的水平,这首曲子的难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舞台之上,主持人周军已经手持话筒,开始报起了幕。

    “竹笛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向来以音色优美嘹亮,技巧丰富多变而著称,接下来将要出场为大家演奏的,是一位年轻的竹笛演奏家,她将要为大家带来的曲子是——《新牧民新歌》,请欣赏!”(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牧民新歌!

    一个纯粹由器乐挑起大梁的节目,在春晚的舞台之上并不多见。在羊年春晚之前,甚至几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当然,陈朗的钢琴算是一个特例,因为他已经是世界级的演奏家了,这在华夏来说并不多。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那些器乐演奏家的水平不高,或者说是不如陈朗,只不过春晚作为一档综合性的节目,必须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平衡,平衡观众的口味是一方面,还要平稳那些优秀的演员和节目。华夏这么大,出色的艺人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而春晚就那么几个小时,想要做出取舍是相当难的。正因为这样,大家在看春晚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节目都是拼接的,像是戏曲联唱,或者是歌曲联唱等等,不过就是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多给那些演员们一个机会而已。

    而像现在这样,一个节目只有一个演员,还是器乐类的,真心是不多见的。在春晚的舞台之上,一个人的节目中,独唱最多,但上台的也就是那么几个知名歌手,毕竟在华夏的娱乐圈里,歌手的名气要比演奏家更大,这和受众面的大小有关系。

    听到周军报出这个器乐类的独奏节目,那些看热闹的观众们还好一点,一些搞专业的特别是搞竹笛演奏的,顿时心里就升起了一股古怪的感觉。

    这里面,尤其是以那些青年一代的竹笛演奏家为甚。像是陈悦、格格、陈俊桥等等,听到接下来的这个节目居然是竹笛独奏。特别演奏的还是新牧民新歌这首曲子的时候,心里齐齐都涌上了一股不舒服的感觉。

    她们都是华夏青年一代演奏家中的翘楚,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名额的话,这些人都有信心上台一展身手,可偏偏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这怎么能让她们的心里感到舒服?

    燕京华夏音乐学院的家属小区内,格格和冯泉两夫妻,正在家里收看着春晚,他们虽然今年春节也有不少的演出任务,但因为不用上春晚。所以大年三十这一天还是可以在家里过的。正好两个人都在看电视,又看到了这个节目,顿时就双双对望了一眼。

    “《新牧民新歌》?谁吹?”格格望着家里的宽大液晶电视,嘴里嘀咕了一句。

    这首曲子她也演奏过。还被同样学习管乐的老公冯泉改编过。当时还在华夏的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中播出过。格格记得那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演出,之后的很长一短时间里,她在外面演出或讲课的时候。都被要求过演奏这首曲子。

    但即便是那样,她在演奏的时候,也只叫这首曲子《牧民新歌》,也没敢在前面加上一个“新”字。这首曲子已经是竹笛中的经典了,有谁敢对它动手术?

    更何况,加上一个“新”字,那可不是小打小闹,只改几处就可以的,那差不多要对全曲都进行一次全新的艺术创作才行。而这首曲子的原曲,在各方面都几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还有谁敢扬言创新?

    面对老婆的这个问题,冯泉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两个人是在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互相认识的,冯泉是格格的师兄,两个人都是当时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顶尖高手,合作了几次之后,便互相之间惺惺相惜,发展到了恋人的程度。后来两个人一起出了许多经典的单曲和专辑,其器乐合奏更是特点鲜明,广受器乐爱好者的喜欢,被人称为华夏民乐界的一对神仙眷侣。对于自己这个爱妻,冯泉也是非常疼爱的,为她创作了很多竹笛作品,其中自然也包括那首《牧民新歌》。冯泉到现在还记得,自己改编《牧民新歌》时的情形。他运用了大量现代的手法,融入到了原曲之中,在不改变原曲辽阔抒展风格的同时,使其节奏变得更加明快,动感,刚刚推出就大受欢迎,成为他最得意的一首改编之作。

    而现在,在春晚的舞台之上,居然又出现了一个演奏这首曲子的人,而且直接在前面加了一个“新”字,这让他的心里也生出几许好奇,当然,连带着也有一丝的不服气。毕竟虽然年轻,冯泉在华夏的民乐界,也可以称得上一句“大家”了,能够入得他的眼的演奏家可不多。

    面对爱妻的询问,他摇了摇头,又指了指电视,示意看下去。

    两个人这才把目光再次转到电视之上,只见随着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声,舞台中央的自动升降台缓缓升起,一个穿着红色草原服装,如同火红的精灵一样的女孩儿,手持一根竹笛,盈盈俏立在升降台之上。

    而在她的面前,一群同样穿着草原服装的舞蹈演员,则早已经先一步跑上了舞台,摆起了造型,背后的大屏幕上,也出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羊群。

    “原来是她?!”看到这个站在舞台中央的女孩儿,冯泉和格格两个人,齐齐脱口而出,惊讶地说道。

    不光是他们,在婉儿亮相的瞬间,那些个关注这个节目的竹笛大家,几乎在同一时间,都认出了这个一身红色劲装,看上去如同草原公主的美丽女孩儿!

    当然,这是因为春晚的舞台报幕的时候,不报选手的名字,否则他们早就应该知道,这个能够在春晚舞台上挑起大梁,一个人完成竹笛独奏的女孩儿是何方神圣了。

    宋婉儿,2014年华夏cctv民乐大赛管乐组青年组冠军,华音娱乐公司签约艺人,凭着一曲《画眉》一曲成名,第一张同名专辑销量在短短数周之内便突破白金,成为华夏竹笛界最耀眼的后起之秀!

    这个名字在笛坛虽然出现得晚,但却没有几个搞竹笛演奏的不知道。毕竟《画眉》这首曲子实在是太著名了,著名的“音乐治病”的论调,就是由它唱的主角!事实上,现在还有一大帮婉儿的忠实乐迷,他们之前并不喜爱听竹笛的演奏,只是一群睡眠障碍患者,但却由于这首曲子,成了她的忠实粉丝。而此刻,这些人在电视机前,看到自己的偶像出现。自然都是一阵欢呼!

    看到是她。那些演奏家们多少有些理解了。虽然是一个新人,可由她站在这个舞台之上,的确是够份量的!只不过,敢于在牧民新歌这首经典之作前面。冠上一个新字。这份勇气也实在是不小!

    同这些专业的竹笛演奏家们的视角不同。那些普通观众们看到这个节目,第一个反应就是眼前一亮。当然这个反应不是因为婉儿的音乐,毕竟她还没开始吹呢。

    “哇。快看,又一个美女,天呐,今年的春晚改成选美大赛了吗?”

    “好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又是生面孔?看来今年春晚导演开窍了,新人用得很多嘛,这就对了,我喜欢!”

    “好帅啊,好美啊,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女孩儿?完了完了,前面的一舞倾城和神仙姐姐也都好漂亮,我该喜欢哪一个呢?”

    ……

    同网络上各大视频平台的网友们疯狂刷屏相比,现场的观众们也不怎么淡定,婉儿的美,无疑和碧姬、晓燕的都不同,她的美丽中带着一丝刁蛮俏皮,是那种小公主一样的感觉,这种独特的美感,无疑会让许多有公主控的男生神魂颠倒。特别是那一脸高傲笑容的表情,更是让他们有种瞬间想要跪拜的冲动!

    燕京,南山别墅区,一栋古朴的二层小楼之内,宋家一家十几口人,正围坐在宽大的客厅之中,看着央视的春晚。

    此刻,如果有政界官员在这里,看到这满屋的面孔,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就在这不大的客厅之中,却站着一位省委书记,两个中央部委要害部门的一把手,甚至还有三个国务委员!剩下的一个市委书记,两个副市长根本在这里就不能算个官了。

    这是宋家的核心成员的一次大聚会。居中而坐的是宋家的老太爷宋正扬。老爷子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唐装,满头银发却显得精神矍铄,此刻正一边把玩着手中的核桃,一边看着春晚。在他边上,几个儿子女儿围拢而座,这些走出去跺跺脚都能让地方上地震的角色,此刻却恭敬地陪着老爷子一起看电视,不敢露出一丝不敬之色。

    宋老爷子是华夏真正的开国元勋,和李土根是一个时代的人。两个人年轻的时候还是战友,只不过后来渐渐老了,子孙们都开枝散叶,有了自己的事业,难免会发生一些争斗摩擦,这些东西他们看不惯,但却也无可奈何。

    宋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晚会,到现在还是没有改变这个习惯,虽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但耳聪目明,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看电视都不需要借助老花镜。

    此刻,他正在看的节目,赫然正是自己最小也是最宠爱的孙女儿,婉儿演奏的《新牧民新歌》。

    老人家刚刚看到屏幕上的人儿,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住了。

    他盯着电视看了一会儿,这才缓缓地开口问道:“婉儿?她怎么跑到电视里去了?”

    “什么婉儿啊,爸,你看错了吧,她今年在国外参加交流活动,不能回家过年,怎么会是她呢?可能就是长得像吧。”看到老爷子怀疑,宋天明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的解释道。

    “哼,你们以为我老眼昏花了,就连自己的亲孙女儿都认不出来了吗?天明,你给我说实话,婉儿怎么会跑去参加晚会了?这谁的主意?”老爷子扭过头,看着自己的二儿子宋天明,厉声问道。

    “这个……爸,孩子大了,总有她自己的主意,婉儿从小就喜欢这个,您也是知道的。”宋天明眼看着事情瞒不过去了,这才开始承认了。

    “哼,我什么时候反对过她喜欢音乐了?只不过,喜欢是一回事,拿这个当事做是另一回事!堂堂宋家子弟。跑到舞台上演出,这算怎么一回事儿?你就不怕传出去别人笑话?”宋老爷子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一点也看不出老态。此刻这一生气,那股气势顿时让宋天明这个堂堂市委书记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低着头一声不吭地等着挨训。

    “爸,您先消消气,这事儿我也知道,婉儿也就是一时小孩子脾气玩玩而已,她现在还在上大学,小孩子脾气嘛难免的。等以后毕业了就好了。”宋天明的二姐宋玉敏眼看着老爷子发火。连忙劝道。

    宋玉敏可能是这个屋子里面,唯一一个不在政界的人了,不过她旗下的鼎盛集团,可是华夏经济界的一艘航母。生意遍布地产、能源、科技等诸多高新领域。总资产两百多亿!

    可以说。宋家的子弟想要发展,想要在经济方面出政绩,大部分都要靠她的鼎盛集团一手扶持。所以她的能量,一点也不比那些个在政界的哥哥弟弟们小!

    “哼,婉儿就是被你们从小这么惯着,给惯坏了!我听说,前段时间她还威胁人家李家,把婚事给退了?怎么搞的?这门亲事是我和土根两个人亲自指的,她难道想把我气死吗?”宋老爷子气呼呼地说道。

    “爸,这件事件可不能怪婉儿,年轻人的事儿,咱们就别管那么多了。”宋玉敏柔声安慰道。

    “什么年轻人的事儿不管啊,我还没死呢!不行,这事儿你们别管,我亲自和土根说去,我们两个人过命的交情,定下来的事儿你们说不算就不算了?”宋老爷子气呼呼地说道。

    “爸,您先别着急,李老爷子现在正住院呢,这事儿等过段时间再说好不好?”宋天明劝道。

    “什么?那老东西又住院了?怎么样情况严重吗?”听到这个消息,宋老爷子顿时关心地问道。

    “和前几次差不多,我们前两天都去看过了,爸你就放心吧,等李叔身体好些了,我们一块儿陪您去看他。哎,爸你看,婉儿的节目开始了。”宋天明指着屏幕说道。

    听了儿子的话,宋老爷子虽然还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但却不由自主地被电视上自己孙女的演奏吸引了过去。都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虽然老爷子一世英雄,但到了老的时候,也难免有些小孩子脾气。刚开始还因为自己的孙女儿上电视不高兴,现在看到这个自幼就被视做掌上明珠的孙女儿真的开始演奏起来,却哪里还能忍得住?

    电视里,一身火红草原风格裙装的婉儿,缓缓举起了手中的竹笛。轻轻贴在朱唇之上,一缕柔和的气息送出,顿时,一阵宛如从天际飘来的笛声,徐徐响起。

    牧民新歌特有的散板旋律响起,和着苍凉的马头琴声,瞬间般勾勒出大草原的苍凉、壮阔!

    笛声飘渺、清澈,仿佛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气息,虽然没有加上任何的震音、颤音的修饰,但却带着一丝原始的辽远之感。

    仅这一个引子,便立刻将众人的思绪,带到了那辽阔的草原之上!

    旋律还是那个熟悉的旋律,只是此刻由这女孩儿的指间流出,却将这段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赋予了新的生命!

    宋老爷子眯着眼睛,听了起来。他平时不怎么听民乐的演奏,如果说真要说喜欢一种民乐,那还得说是老伙计李土根的那把喇叭,他喜欢听土根兄弟用那把黄铜喇叭吹《十送红军》。

    但此刻,这首《牧民新歌》听在耳里,却给了他一种不同的感受。

    那种辽阔、宽广,仿佛一下子把他的心胸都打开了一样,甚至于连日来因为没有好天气而只能呆在屋里的郁结之气,也都随着这缕笛声,缓解了不少!

    这还只是隔着电视收看的效果,那些在现场的观众,听着这首曲子的感受,那完全又是另一个境界了!

    这缕空灵辽阔的引子,像是一下子把他们的灵魂带出了演播大厅,带到了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上!

    一段引子,足足有四十多秒,这是全曲的开始,同时也是全曲最难的部分,虽然它很慢,但想要吹出味道来,却是相当的不容易。

    年过七旬的简广易,虽然久已不在舞台活动,但却依然关注着笛坛的一举一动。此刻,这位笛坛泰斗,就在自己的家中收看着春晚。刚刚听到这缕笛声,他的神情便是一肃,接着整个人的注意力立刻被牢牢吸引住了!

    示意家人将电视的声音开大,他专注地听着那缕笛声,四十多秒的引子,他竟听得那么入迷!一边听,一边还在摇头晃脑,仿佛在品味着那一转一折之间的变化。

    良久,等这段引子吹完,这个牧民新歌的原创者,一代笛坛泰斗,已经提起了他全部的注意力,关注起了电视里的这个年轻的女孩儿!

    一段舒缓的伴奏声中,优雅的行板响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二章 羽声乐意!

    一缕甜美的笛声,伴随着纤细的手指轻抬,柔柔地飘荡在央视的演播大厅,同时透过广播和网络信号,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段经典的行板,在楚扬的笔下,同样没有经过太大的改变,每一个乐句都几乎是百分百忠实于原作。但是细听之下,却是有所不同。

    不同之处来缘于每一个音符细节的处理。这段行板虽然演奏技巧上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装饰音却不少,打音、赠音、三度颤音等等,几乎将南北两派的技巧都用到了。而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将这首曲子的意境完美的表达出来,才是这段音乐最难的地方。

    婉儿的演奏,自然直白,并没有刻意的去诠释每一个技巧,但每一个技巧出现的地方,却又是那么的自然而恰到好处,就好像是“增一份太肥,减一分太瘦”一样,听上去有一种难言的舒服之感!

    就连曲子的原作简广易老先生,听到这段行板的时候,也忍不住微微闭上眼睛,摇头晃脑起来。这曲子他吹了一辈子了,但此刻电视里这个女孩儿的演奏,居然再次给了他一种全新的激情,那是在初创这首曲子的时候的激情。只不过这些年随着不断的演奏,那种感情早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

    有过演奏经验的人都知道,一首曲子并不是越熟练越好,如果过度演奏同一首曲子,很容易将这首曲子练“油”了。这是行内人的一种习惯称呼。意思就是吹得太多了,太熟了,已经感觉不到刚开始接触这首曲子时的那种惊艳与欣赏了。就像是人总写一个字,写得多了就好像不认识这个字一样。

    而此刻,简广易听着这首早已经被自己吹得太“油”的曲子,此刻在这个女孩儿的手下,却给了自己一种全新的感受!那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曲子还是那个曲子,旋律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