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猎国-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这些土地并未完全是荒地,只是荒芜了几年,而原来的水渠等还有所保存,只要修复后便能继续耕作使用,为了争取在开春后,这些土地都能耕作,刘延栋等人决定,当即,治下农籍乡民,全力投入到开荒中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禹城的匠作营,便也昼夜不停的投入生产,整个范阳府有着一股,全民大作战的气氛,不论是三郡原籍的乡民,还是前来投奔的乡民,都加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战斗”中,为他们自己的生活斗争着,冰天雪夜中,也不见丝毫抱怨。

    而禹城刘延栋的农作营,也在经过刘峰的指点,和老农的实践操作后,对于亩产的提高,也进行了多种的实验,在种子的选育上颇下了一番苦心。而在当下提高亩产的办法,也只有精耕细作,加大灌溉面积,有效的增施肥料,采用轮换的耕作制度。

    在这一方面,各处的司田,都来到禹城的农作营取经,这些司田有的是年纪长些的老吏,有的则是刚刚加入到范阳府的南唐抑或北汉的读书人,但他们在禹城接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

    由老农给他们进行授课,这如何能让这些自觉高高在上的吏员接受,正待大闹一场,却见到刘峰恭敬的向老农打了招呼后,也坐在堂下,听老农授课。

    本来还有些不服的司田,也不敢再言语,老农见刘峰如此支持,也放开了胆子,一一的给这些司田讲耕作的技术等等。

    授课结束后,刘峰如同学生一般,给老农行礼后,向堂下的诸多司吏。朗声道:“韩文公曾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堂上老农,在耕作间,是我等之师,怎能不尊?”

    堂下诸多司吏,闻言,噤若寒蝉。

    刘峰又摇头语重心长,道:“非我如此严厉,倘若明年秋收后,汝等治下农堡亩产之量,能超出禹城十二农堡的亩产量,那便记你首功,我也以师之礼待之!”

    堂下众司吏,面面相觑,有的道定不负使君所托!也有的唱喏道待明年秋收,要来与禹城一较高下,但更多的是,围在了老农前,继续的讨教耕作方面的事宜。

    而刘峰如此重视农耕的消息,也在北地流传起来,三郡乡民,对刘峰感恩戴德的声音不断,而“刘疯子”的外号,也早已不见了,不过他武勇仁义之名到是流传了起来。

    声名大好的刘峰,此刻却又在犯愁了,瓷砖的第一次烧制失败了,而府库中的金银,也不够他如此的挥霍糟蹋,出现了经济危机。

第一百一十七章 商路() 
禹城,议事厅中。

    以邓俊良为首的诸多范阳行政吏员,齐聚在这里,神色沉重,一筹莫展,忙碌急速发展的范阳府,终于遇到了坎坷。

    刘延栋汇报了各地开垦荒田的总体情况,总的来说就是缺、少、短,生产工具缺,乡民少,时间短,刘峰的匠作营,全力开工,也将将够提供整个范阳府的生产工具,但匠作营还有其他任务,还是无法全面提供生产工具;而三郡各地乡民,因战乱死伤、难逃者甚众,乡民缺少,即使刘峰的土地政策极为诱人,在严冬时分,各处来的乡民,也不是太多;而距离明年春耕也还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此外,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建造房屋、修缮城墙林林总总,也是消耗人力物力的。除却禹城,剩下的磁州、邢州、冀州都是一穷二白,什么都要从头再来,在资源材料等方面,全面依靠禹城一地。即便各处乡民们的热情再高,离开这些必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无计可施的。

    仅仅两个多月,刘峰赏赐、抚恤军士,开耕荒地,修建三关、修缮城池、开凿水渠、铺路建桥等大工程,就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

    好在禹城南今年大丰收,再加上淮南徐福给提供的粮食,倒也能让范阳府一地的乡民,不至于和往常一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将军,估算接下来,每月须五万银,才能维持各处运转!!”度支使潘庆云沉重的说道,现在范阳府的情况不是太乐观,刘峰一下子铺开的局面太大了,而积累又太少,导致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嗯!”刘峰点点头,沉声说道:“放心!我会解决的!各处的工程不能断,继续加快脚步!”

    刘峰知道,范阳府陷入这个境地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一系列产业,除了烧作营,能给自己提供大量盈余,而其他作坊,现在还无法盈利过多,再加上入冬后,交通不便,大批量的产品,无法流通,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而他的烧作营,这次在瓷砖制作方面,也没有往常那么给力,失败了几次,让刘峰也有些苦恼,这个时刻,开辟新的财路,已是迫在眉睫了。

    堂下的冀州郡守宇文嘉佑,却凸然开口道:“将军,属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宇文嘉佑是白戎一族,也是冀州名士,素有才情,在刘峰力邀下,才出面担任冀州郡守,见到厅内众人为财源惆怅出声道。

    闻言,众人都看向了他,身为郡守,却未着官袍,一袭白衣,黑发飘飘,虽是白戎族,但却生的白皙,脸庞棱角分明,眼眸却也乌黑深邃,到有那么一丝江南富贵公子的感觉。

    刘峰颔首道:“宇文郡守,无须多礼,直言无妨!”

    宇文嘉佑,仍是一副高冷的模样,缓声道:“刚才听闻诸位大人所言,现范阳府之所以,钱财不裕,主要因两点原因:一是开销甚大,二是商路运输不通。”

    见众人也在沉思,他接着道:“那我们便着手从着两个方面来解决便好,在开销方面,除却必要的材料开支,在人力方面,主要以工代赈为主便可!”

    “而在商路运输方面,古往今来,运输无非水、陆两种,而我冀州狮城离海岸不远,倘若我们依靠海路运输,我们的财路便就打开了!”

    刘峰闻言击节,喜道:“宇文郡守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倒是忘却了,还有海路可以运输这一点!”他自己在心里埋怨,把心事都放在生产上了,却望去开通道路上了,把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名句给丢在了脑后。

    宇文嘉佑接着有条不紊道:“狮城虽不是海运城市,无法行的远洋,但紧靠海岸而下,还是可以一路行至临安一带的!”

    “不知宇文大人对海运了解多少?狮城有无海船?有无商队?”刘峰坐直了身子,严肃的问道,

    宇文嘉佑含笑道:“狮城便有两支海上船队,且其中一支便是乌力吉的船队,他们在一个月前与南唐临安城返回到狮城,被属下一举拿下了,扣在狮城!”

    “哦!?”刘峰闻言,才想起在邸报中,似乎看到过这样的消息,只不过自己这段时间太过于忙碌,有些忽略了,刘峰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一些事情上,亲力亲为,却没有时间着眼于长远,这次的危机到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规划不当造成的。

    刘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缓声道:“即便是把皮绒、成衣、瓷器等贩卖到临安,也只能维持范阳府暂时的经济稳定!”

    宇文嘉佑诧异的看了刘峰一眼,又道:“将军,我等也可以从临安进购货物,在禹城、狮城等地贩买!”

    “是啊!我们可以从南唐购进,丝绸、茶叶等!”刘延锡接话道,他是经商的,现在也负责着范阳府的几支商队,只是因为狮城等地,收复不久,再加上,狮城的海港又小,到让他也忽略了此事。

    刘延锡对商队运营、贸易等还是非常熟悉,要比刘峰、宇文嘉佑两人熟悉多,经过宇文嘉佑一引导,便打开了话匣子,兴奋的说道:“南方水路运输便利,临安一带,可以购进蜀地锦缎,荆楚、淮地的茶叶粮食等也可通过海运来完成,如此一来,我们的运粮商队,压力便也小些。”

    “而且,海运时间短,运量大,我们匠作营中的产品,可以大量的贩卖给临安一带的乡民!从临安贩买进的商品,再经陆路销到龙城、保州等地!这其中的利润不菲啊!”

    刘峰目光闪动,沉声说道:“如此便好,着冀州辎重营方下手中工程,全力修缮狮城港口,打通出海通道,叔父也前往狮城,把两支船队,统一安排,尽量可以及早的出船南下!”

    刘延锡拱手领命!

    刘峰又一思索,接着道:“如此一来,禹城到不便再扩大各作坊,宇文郡守,你也前往狮城坐镇,我与你各作坊优良工匠数十名,在狮城一地重建盐作营、皮作营等作坊,且在狮城招募船工、船匠,建立船坞,建造海船,此事不得有误!”

    宇文嘉佑闻言,肃手领命!

第一百一十八章 海狼营() 
雷厉风行是范阳府从上至下的行事风格,于商讨好的第二日,刘峰便与宇文嘉佑北返狮城东的渤海湾。

    渤海湾的高城港,建立多年,虽因战乱已有些破败,但还是有些基础设施,且是天然的避风港湾,再加之沿海一处有诸多盐场,也是狮城的一处重地。

    狮城以及高城港的几支船队,也已被宇文嘉佑麾下的军士所控制住了,全部停泊在港口,刘峰之所以亲自来视察一番,一是想切实的了解当下的航海技术,再则也想动动金手指,出些金点子,好让自己的船队不仅仅是商务运输的船队。

    八百里的奔波,刘峰等人也煞是辛苦,迎着风雪,便到了高城港。

    刚刚经过整顿的船队、船员早早的在港口上列队欢迎刘峰的到来,他们这些船员,大多都是靠海的渔民、盐户,在乌力吉等契丹贵族被剿灭后,也只好再归属新建起的范阳府,不过刘峰对待这些穷苦的乡民,很是上心,到让这些船员,心愿诚服的为他卖命。

    策马到了高城港口上,看着这些穿着单薄的衣袍的船员,刘峰心中一阵酸楚,他治下的乡民,要想过上温饱不愁的日子,他还是要再努力些年的。

    站在港口上,看着海风吹过海面,波浪涌来,也带来一股冰冷腥咸的味道。港口里停泊着十多艘大小不一的海船,都略显陈旧。

    看到刘峰一脸失望的表情,身后的宇文嘉佑缓声释疑道:“这些海船都是南唐抑或静海军处建造的,虽然看着笨重,但在海上航行,却是很安全。

    刘峰仔细的观察港口里停泊的海船,有几首稍些大些的船,船长十多米左右,船宽约有米,船上有一根桅杆。

    宇文嘉佑为刘峰介绍到这是八百料海船,刘峰仔细核算一下,也就如同后世几十吨排水量的货船,刘峰也在船上看到了有拍杆等防守攻击的武器。

    船上共有十几个船员,舵手、撩手、水手等等行船必要的人手,再加之有一伍的军士,这便是一艘船的全部人员,刘峰很难想象这样的一艘战船,如何能发挥它的威力呢?

    在宇文嘉佑的介绍中,刘峰才明了,这个时代南唐、静海的上千料的大船,比比皆是,在南唐的临安港口、静海的闵州港口甚至有近万料的海船。随之北方战乱久久未能平息,大批人才、乡民南下,造成了整个文化、技术的南移,那片蛮荒之地,也逐渐的被开发出来。

    虽然刘峰不是很了解海船,但他认真求教的态度,让宇文嘉佑不敢怠慢,仔细的讲解了,海船的规格、种类、作用等等。

    刘峰不是的提出些,当下海船方面未曾有过的方面,列如制作海图、航海的知识、船员的营养,软硬船帆的结合、船型的变革等等。迎着海风,宇文嘉佑和刘峰在高城的港口处,一一的讨论着,范阳府的海船的发展方向,宇文嘉佑慢慢的放下了他高士的架子,愈发的觉得刘峰深不可测。

    到是刘峰在宇文嘉佑的激发下,对自己的水军建立,有了一些想法,他知道仅仅建立起一支海船商务的运输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强力的海上作战的军队,才能保证这一切的利益,况且拥有这样的一支船队,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有着绝对的促进作用。

    所以刘峰便与宇文嘉佑驻足在高城港,招来经验丰富的船工、船匠一起商讨着未来的范阳府船队。这些船工经过几日和刘峰的接触,发现他们这个少年军使,倒并不可怕,虽然在航海上并未有太多经验,但是眼光深远独到,却是他们这些人远远达不到的。

    刘峰也慢慢的放下了架子,与众人火热的讨论中,见到老船工放开了心怀,他笑着道:“老李,想不想率着这样的一支船队,纵横大洋之上?”

    只见堂下一人,满脸怪肉横生,腮边长短淡黄须,正是刘峰等人招募来的新船工李七,他是从辽东逃来的船工,见到范阳府招募船工,便来应征了,而明眼人一看,便知李七是一个又故事的人,即生的怪模样,却也是有本事之人,也巧在刘峰接纳了他,且他们也相谈甚恰。

    李七端起桌前的酒,一饮而尽,爽快道:“如何不愿意,能纵横这大洋之上,正是洒家毕生之心愿啊!”

    刘峰目光熠熠的看着他,肯定道:“老李且放下心来,五年!五年之内,某定然让你率一支强大的船队,纵横大洋之上!”

    说着,刘峰举杯相邀,与众人一饮而尽!

    在座众人不会怀疑刘峰所言,这几日对于刘峰的能力,众人无不惊为天人,对于航海的规划、海船的建造、战船的武器研制、水军的训练、等等众人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见到众人慷慨激昂的说着今后的水军,将会如何的骁勇。

    刘峰、宇文嘉佑、李七等人还是十分冷静的,没有管堂下的众人如何的欢呼,宇文嘉佑缓声说道:“要建立水军,辽东水军、临安水军、闵州水军都不是易与之辈,李校尉任重道远啊!”

    李七已被刘峰任命为范阳府海狼营校尉,负责编练水军,及保护商队运输,这也是刘峰麾下升职最快的一个校尉了,作为一个刚刚投奔来的军士,就被委以如此重任,宇文嘉佑话里却也有些敲打之意。

    李七却像未听懂一般,实诚的说道:“确实如此,海上有着辽东、临安、闵州三大船队,我范阳府和淮南海州一般,虽紧靠海岸,但是却无发展水军之天然便利。”

    刘峰不言语,饶有兴致的看着宇文嘉佑与李七的争论。

    宇文嘉佑见李七不接招,又道:“我范阳府水军的兴起,必定会引起三大水军的重视,他们或许会在海上联合打压我范阳府水军,不知李校尉可有化解之策!?”

    李七摇头,不屑道:“就目前来说,两年内我的海狼营还不可能造成对他们的威胁,想来除却辽东水军,其他两路水军还是不会针对我范阳府的,而待两年之后,诚如将军所言的战船、弩炮、火炮等配置齐全,某又何惧他人?”

    刘峰笑道:“还是二位考虑的周全!”接着又正声向二人道:“海狼营的训练要抓紧些,先着手训出一都之人,随船南下,时间不等人,二位要携手同力,尽快办好才是!”

    二人见刘峰发话,也不再争论,出列拱手领命。

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狼营(二)() 
清晨,高城的港口也已变的极其忙碌,港中船帆林立,口号阵阵,高城的港口,迎来了新的一天。

    刘峰看着他的高城港,和正在训练的海狼营,营中军士大多为沿海一带渔民、盐户及李七所选拔的军中军士,而在离港口船舶停靠处不远,也在大兴土木,建造这船坞和营地。

    刚刚成立的海狼营,便被李七给操练了起来,刘峰也没有在海浪营筹备完毕后便离去,趁着年前,诸多事务也已都安排妥当,他也参与了海狼营的建设、训练中来,到让麾下的众人,也愈发的重视起海狼营来。

    巳时,刘峰便也到了船上,李七虽是海狼营的校尉,却也只是光杆司令一个,麾下的中层的军官,还没有安排,大多的事情,都要他一力处理,幸得有刘峰制定大概的训练操典,而且在其他事务上,有着宇文嘉佑帮着打理,所以刚刚成立的海狼营,千余人手,数十船舶,却丝毫不乱。

    看到刘峰的到来,训练却依旧没有停下,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李七挥舞着令旗,操练着麾下的军士。

    对于水军来说,首重的便是水性,只有熟悉水性,才会惧怕大海,幸好这些军士中,大多熟悉水性,到是不必要再冬日下海,可李七却反其道而行,每日都要让军士们在冰冷的海水中,游上一圈。可想而知,这些军士的怨言是有多大。

    但李七有着刘峰给撑腰,仍是我行我素,到也没引起什么不快,而李七也同营中军士一般,每日下海游上一圈,不过刘峰到是能理解他的想法,冬泳对于军士的意志锻炼,而水军作战于茫茫大洋之上,有时意志对战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刘峰也就不阻止李七这样训练军士了。

    这些军士,虽是沿海渔民、盐户等,水性颇好,也懂得操船,但刘峰与李七都明白,他们离真正的水军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刘峰对于他们的期望更高,要求更严,这也是刘峰留在高城港,这么久的原因,他对于水军的训练,和之前军士的训练一般,在第一批教官和训练模式的制定上,一定亲力亲为,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训练模式。

    虽说水军的规模小,但刘峰知道水军的专业性要比当下陆军的专业性强了很多,于是针对水军的专业,编制出《海浪营作战条令条例》、《水手操典》、《水陆手操典》、《航海基本知识》等等。

    在刘峰的严格要求下,这些水军进入了痛苦并快乐的模式中,水军的饮食上,很是丰富,就连李七都讶异军中的饮食,海狼营的餐食中,鸡、鱼、肉顿顿不缺。

    但在训练方面,在船只上,他们要适应剧烈的颠簸、摇晃等等,而且要在颠簸的船只上,如履平地的行走;在船下,他们要训练攀登、格斗、跳帮、潜水、水下格斗等等方面。

    刘峰相信只要能按照计划,第一批的水军顺利的训练完成,他的水军才算是有了种子,也有了一定的作战能力。而在训练中,刘峰也发现,李七不是一般的水军军官,他对于刘峰制定的训练操典,领悟极快,而且还能从中提出极为中肯的意见,这也让刘峰越发的对他感兴趣,不过他也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理,对于李七隐藏身份之意,并没有太多追究。

    李七到是对刘峰编写的《航海基本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