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梦魇-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皇族,说白了便是这天下间最大的世家而已。

    因此,所谓的一朝得天子垂青,飞上枝头变凤凰不说,还使得整个家族因此飞黄腾达——这听起来可能很美好,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谓的皇后,其实不过是大世家与皇室联姻的产物罢了。

    发现楚江久久不答,贾诩自然是猜到了他的想法。

    轻轻摇了摇头,贾诩道:“也许,绝大多数皇后都是如此,但是,这一位,却是一个特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论是宋氏一脉的荣华,还是渤海王刘悝的权势,皆是由宋皇后而起。”

    楚江不禁有些意外。

    “先生请明示。”

    “江儿,你也觉醒了天命,你觉得,如果天命的力量被发挥到了极致,会如何?”

    “一人成军,一人敌国。”

    点了点头,贾诩道:“那你觉得,世间拥有强大天命的人虽不算多,但也不在少数。那么,大汉为什么能压制住这些天命者,统治着天下,直至今日呢?”

第14章 客人() 
为什么?

    以贾诩的性格,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不会是无的放矢。

    想了想,楚江道:“这和宋皇后有关系?”

    看到贾诩居然真的点了点头,楚江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惊色。

    大汉四百载江山,在这中间出现过的拥有强大天命的人杰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其中被心存不良者利用的也不在少数,现在,贾诩却说,在无数强大天命者存在的情况下,稳固了大汉四百载江山的秘密居然和一个皇后有关?

    “其实,稳固大汉四百载江山的,说穿了不过两个字,国运。”

    看着楚江疑惑的神色,贾诩淡淡解释道:“然而,国运虽然切实存在,终归是太过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需要有一些东西来作为载体,发挥国运的力量,庇佑大汉。那个载体,便是天命。而拥有那足以承载国运天命的人,便是大汉的守护者。”

    “比如,光武帝时期,光武帝自身便是大汉的守护者,因为他的紫薇星命便是承载了那一代大汉国运的天命。否则的话,你难道不觉得光武帝的天命有些太过强大了吗?”

    听到贾诩这么说,楚江目光不禁有些闪烁:“先生的意思是说,光武帝的紫薇星命之所以那般强大,是因为承载了国运的力量?”

    贾诩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只不过,大汉四百载江山,以帝王之尊承载国运,成为大汉的守护者的,却只有高祖与光武帝二人而已。”

    “除却高祖和光武帝,成为大汉的守护者的要么是权臣,要么是郡王,要么是,皇后。”

    “昔日长平侯便是大汉的守护者,而冠军侯之所以英年早逝,也和一些人不想看到连续两代守护者都出自一家有关。”

    楚江挑了挑眉。

    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

    所以说,世家呵。

    不过,贾诩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楚江若是再不明白贾诩之前动容的原因,那就未免太过迟钝了。

    “所以说,宋皇后是这一代大汉的守护者?”

    贾诩点了点头:“没错。宋皇后幼时,天命冰羽白凤觉醒,为国运所钟,于是才被选入宫中。先封贵人,最后登上后位。宋氏一族,甚至还有渤海王,也因此飞黄腾达。”

    “可以说,宋皇后,不是天子选的,而是国运逼着天子选的。”

    楚江轻轻笑了笑。

    照这么说,刘宏这一次废后,就很有意思了,也怪不得贾诩会失态。

    废后,然后这个皇后还是稳固大汉江山的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刘宏此举,除了作死,楚江一时真的找不到更合适的形容词。

    摸了摸怀中的小狐狸,楚江道:“天子很讨厌皇后?”

    也许只有这么一个解释。

    贾诩看了楚江一眼:“你说呢?身为天子,没法自己选择自己的皇后,而且,这个皇后的权势甚至要超过自己这个天子——换你你会喜欢吗?”

    “权势?”

    轻轻摇了摇头,贾诩道:“看来你并没有真正明白守护者的意义。”

    顿了顿,贾诩道:“守护者,承载大汉国运。因此,在洛阳城内,国运辐射的范围内,她可以说是无敌的。”

    “换而言之,若不是因为国运本就是为了庇佑大汉江山才选出了守护者,否则,就算是想要杀当今天子,对于她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怪不得。”楚江点了点头:“一个能掌握他人性命的人,的确便是最有权势的。只是,既然如此,她又怎么会被废?甚至,宋氏一脉也被连根拔起?”

    闻言,贾诩嘴角浮现一抹讥讽之色:“因为她不争。”

    “不争?”楚江愕然。

    贾诩点了点头:“太上忘情道。她是道家的人。因此,对于那些权势,她毫不在乎。所以,无论是宋氏一脉,还是渤海王一脉,其实只是狐假虎威。她本身并没有这些想法。”

    “因此,一开始,天子对她是又敬又怕,但是等到摸清了她的性格之后,便有了今日之祸。”

    楚江的表情很奇怪。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此时的感受。

    “很可笑,不是吗?”看着楚江一脸古怪的样子,贾诩道。

    楚江点了点头。

    的确,可笑。

    这个词,大概是最恰当不过。

    一个本该是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人,国运所钟,大汉的守护者,却因为不争,落得了今天的这般境地,除了可笑,还能用什么来形容?

    而且,此事过后,纵然宋皇后不能直接杀了刘宏,但是指望她再辅佐刘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刘宏此举虽然成功打压了宋氏一脉,让他个人的权利达到了顶峰,但是,一个失去了守护者庇佑的大汉,真的能强盛吗?

    况且,卖官鬻爵,荒淫无度,除了在这一次的争权夺利上表现出了一些手段,其他的,刘宏可丝毫没有一个明君的样子。

    大汉出了刘宏这么一个皇帝,又何愁不没落?

    摇了摇头,楚江不再去想这件事。

    刘宏如何,大汉如何,现在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眼下,还是过年比较重要。

    不过,相比较于楚江,贾诩却想的更多。

    发生了这种事情,想必有些人可能要坐不住了吧?

    日子就又这么平静的过去了几天。

    不管洛阳那个大汉的权利中心会是怎样的风起云涌,在这种偏远的小城,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要怎么过的。

    然而,就在除夕这一天,贾诩家中却是又迎来了一位客人。

    “师兄,别来无恙?”

    站在屋子里,楚江看着院子里那个一身黑袍,翩然潇洒的青年,不禁眨了眨眼睛。

    师兄?

    歪过头,然后楚江就看到门前的贾诩苦笑着摇了摇头:“师弟,你果然来了。”

    见状,楚江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好奇之色。

    直觉告诉他,这两个人之间,肯定有故事!

    那黑衣青年轻轻一笑:“师兄,师弟我来都来了,不请我进去坐坐吗?”

    “进来吧。”贾诩道。

    闻言,那青年也是毫不客气的跟着贾诩走了进来。

第15章 李儒() 
一进门,青年就看见了厅中坐在一边的楚江。

    青年在看着楚江,楚江坐在那里,也在看着青年,那眼中的意味,让青年有些疑惑。

    他转头看向了贾诩:“师兄,他是?”

    贾诩已经坐下。

    如果能坐着,他是肯定不会站着的。

    这一点,一老一小的想法是惊人的一致。

    “楚江。”贾诩道:“诩的弟子。”

    这一次,贾诩没有再说楚江是他的书童。

    然后,贾诩看了一眼楚江,又道:“李儒,诩的师弟。”

    介绍完,贾诩就自顾自的喝起了茶。

    “哦?”李儒轻咦了一声,他此行本是为了贾诩而来,然而现在得知贾诩居然收了弟子,注意力便不由转移到了楚江身上。

    自己这个师兄的性格他是再清楚不过。虽然胸怀大略,他自愧不如,但是又懒又懒(不用怀疑,没打错),懒到自己拿着剑在他面前逼他,他都不愿意和自己在这天下间较量一番的地步。当时李儒就想,好在师傅已经仙去,否则一定会被自己这个师兄气死吧?

    鬼谷一脉,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懒货呢?

    然而,就是这么懒的师兄,现在你告诉我他收了一个弟子?

    迎着李儒的目光,楚江淡然的站起身来微微躬身,道:“江儿见过师叔。”

    一只老狐狸,一只毒鸟,还真不愧是师兄弟呢。

    一段古籍之中的文字浮现在楚江的脑海中。

    瑶碧之山有鸟,状如雉,恒食蜚,其羽紫绿,黑身赤目,沾之即死,其名曰鸩。

    看着面前这个温雅的少年,李儒很想知道,这个少年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居然能让贾诩另眼相看。

    只是,最终,李儒还是没能从面前这个始终微笑的少年身上看出什么来。

    转头,李儒看向了贾诩:“师兄,你居然会收弟子?”

    “不行吗?”贾诩喝了一口茶,淡淡道。

    在贾诩对面坐下,李儒摇了摇头:“当然不是说不行,只是,觉得挺奇怪的。儒还以为,以师兄你的性格,这辈子都不会收弟子了呢。”

    一边,楚江走过来,拿起茶壶给李儒也倒上了一杯茶,然后又抱着小狐狸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坐下。

    贾诩摇了摇头,没有解释,只是道:“你来找诩,恐怕不是为了看诩收没收弟子吧?有什么事,直说吧。”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李儒摇头:“师兄,儒的来意,你应该很清楚。既然如此,何必再问?”

    沉默了半响,贾诩道:“董仲颖要有动作了?”

    李儒轻轻一笑:“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主公纵然不想动,也不行啊。只是,还需要等一个机会,不过儒相信不会等太久的。”

    沉默了一会儿,贾诩突然道:“不去行吗?”

    李儒莞尔:“你说呢,师兄?”

    闻言,贾诩苦笑一声,叹道:“唉,真是想安生一阵子都不行啊,摊上你这个师弟,也算是诩倒霉。罢了,罢了,诩便跟你走一趟吧。否则,下次来请诩的,怕不是就要换成那飞熊军了吧?”

    听到贾诩这么说,李儒只是喝着茶,笑而不语。

    轻轻一叹,贾诩道:“不过,师弟,你真的觉得董仲颖的想法可以实现吗?”

    李儒沉默了。

    最终,李儒没有正面回答贾诩的问题,只是道:“士为知己者死。足矣。”

    摇了摇头,贾诩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道:“年关了。你与诩许久未见,过完年再走吧。”

    李儒点了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

    。。。。。。。。。。。。

    这是楚江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三次过年。

    不知不觉,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要有三个年头了。

    在这三年中,他遇到了贾诩,遇到了蔡邕,当然,还有蔡琰小萝莉,现在他又遇到了李儒。

    从李儒和贾诩之间的对话,楚江可以很轻易的推测出,贾诩,接下来便要和李儒一起前往董卓麾下了。也就是说,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即将正式展开。

    一边吃着饺子,楚江一边想着。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饺子,或者说,饺子并未普及开来,毕竟,相传饺子就是张仲景发明的。

    反正,在北地,是没有饺子这种东西的。

    而作为一个吃货,楚江怎么会放过饺子呢?

    毕竟,好吃不过饺子。

    所以,就如同羊肉火锅一般,饺子也被楚江搬上了餐桌。

    而就在桌子另一边,李儒一边涮着羊肉,时不时地吃上一口饺子,亦是吃的不亦乐乎。这让楚江不禁怀疑——贾诩是吃货,李儒是吃货,自己也算半个吃货,莫非吃货属性才是鬼谷一脉的真正传承?

    就这样,楚江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第三个年,就这么过去了。

    第一个年,他是和贾诩一起度过的。

    第二个年,除了贾诩之外,又多了蔡邕和蔡琰小萝莉。

    如今,这第三个年,蔡邕和蔡琰小萝莉都离开了,却又来了一个李儒。

    而楚江也很清楚,李儒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他将正式和这个时代的主角们,产生交集。

    董仲颖吗?

    …………

    光和二年初,受李儒之邀,贾诩辞官离开安阳县,前往凉州。随行的,除了楚江,便只有车夫老吴。

    贾诩本就是凉州武威人,此时前往凉州,也算是返乡了。

    不过,当初贾诩放着郎官不当,辞官归乡,然后却又不在凉州老家待着,反而是跑到并州一个小小的安阳县当县丞——这躲李儒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毕竟,李儒,或者说董卓,现在的大本营可就是在凉州。

    董卓,正是现在的凉州刺史。

    只是,李儒毕竟是贾诩的师弟,当他真的想要找贾诩的时候,贾诩还是躲不开,或者说,事已至此,已经没必要躲开。

    灵帝废后,并且公开卖官鬻爵,这天下,已经要乱了。

    面对这即将大乱的天下,纵然是贾诩,也需要为将来谋划一番了。

    董卓,或许并非贾诩理想的归宿,但是,既然李儒已经来了,去看看也无妨,不是吗?

    而对于贾诩的心思,李儒说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对于李儒来说,他也没真指望贾诩能帮他,只要贾诩别在他计划最关键的开始几年在别人的麾下给他捣乱,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放眼天下,除了自己这位师兄,说实在的,李儒并不觉得能有几人是自己的对手。

    就这样,各怀心思的一行人坐着马车离开了小小的安阳县,朝着凉州而去。

第16章 师母() 
凉州,与楚江之前所在的并州一般,亦是大汉十三州之一。

    公元一七四年,也就是熹平三年,董卓因为平定羌人叛乱有功,故而被封为凉州刺史。

    时至今日,董卓已经在凉州做了四年多的刺史了。

    四年多的时间,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已经足以让他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嫡系来。

    董卓从来都不是一个庸才,更何况在他手下还有李儒这般毒士辅助。

    所以,这些年来,以凉州治所所在的武威郡为中心,张掖郡,北地郡,安定郡,汉阳郡这五郡都已经落入了董卓的掌控之中。董卓亦是在这凉州培养出了一支精锐的西凉铁骑。

    贾诩是武威郡姑臧人氏,而姑臧城,不但是武威郡治所在,亦是凉州的治所。

    董卓的刺史府便在姑臧。

    只不过,在一行人从东城门进了姑臧城之后,李儒并没有急着带贾诩去见董卓,而是选择让贾诩先回家,他自己去见董卓。

    对此,贾诩也没有什么异议——许久未见妻儿,此番回来刚好可以一家团聚。

    因此,贾诩与楚江二人便暂时和李儒分开了——贾诩回家,李儒则是去见董卓。

    贾家乃是西凉大族,贾诩的祖父贾衍曾经是兖州刺史,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方才迁回祖籍。

    贾诩乃是家中次子,还有一个哥哥,叫做贾彩。

    不过,贾家的产业按理来说自然是由长子贾彩继承,而且贾诩少时便外出游学,因此和家中并没有多少联系。

    事实上,对于贾诩来说,他在姑臧唯一的牵挂便是自己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长子贾穆,次子贾访以及幼子贾玑了。

    如果硬要说,最多再加上一个从小就待他十分不错的长兄贾彩。

    至于家族,根本没有放在贾诩心中。

    之前为了躲避李儒前往安阳县的时候,贾诩乃是孑然一身,并没有带着妻儿,眼下被李儒找了回来,却是正好可以一家团聚一阵子了。

    因此,入了姑臧城,在和李儒分开之后,车夫老吴便轻车熟路的驾着马车朝着城北而去。

    姑臧城虽然是凉州治所,但是边塞之城自然是没法和中原繁华之地的大城相比的。因此,马车从城东来到城北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不过,马车停下之后,楚江看着眼前的院落,确实有些微讶。

    贾家乃是西凉大族,贾诩虽然不是家主,但是却有着一个当家主的长兄,而且从贾诩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来这个长兄对贾诩还不错,按理来说,贾诩在姑臧城中的住处不应该这么普通才是。

    可是,现在出现在楚江面前的,却俨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院,如同一般的人家无二。

    轻轻摇了摇头,楚江没说什么。

    既然和家境无关,那就只能归咎于性格了。

    贾诩从来都不是一个爱显摆的人,能藏拙他绝不会露白。只要想想在安阳县的时候他这个堂堂县丞亦是住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院中,楚江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贾诩在姑臧的家会是这样的了。

    “老爷,到了。”

    车夫老吴的声音从马车外响起,楚江也收回了投向车外的目光,车厢中假寐的贾诩也睁开了眼睛。

    “到家了,江儿,下车吧。”

    贾诩嘴角微扬,一边说着一边起身下了马车。

    看得出来,到了家门口,贾诩的心情亦是不错。

    见状,楚江也是跟在贾诩身后下了马车。

    小院不大,因此院门外的动静屋内的人自然不会听不到。

    刚走下马车,楚江就看到院子中房门打开,一个妇人走了出来。

    妇人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一身粗布衣裳,长相也十分普通,但是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而又不失温和。

    看到贾诩,那妇人并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只是迎了上来,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老爷回来了。”

    而看到那妇人,贾诩微胖的脸上也是露出了微笑,走上前去握住了妇人的手:“夫人。”

    两人双手相执,双目相对,目光中没有炽热的爱意,却满是淡淡的温情。

    看到这一幕,楚江突然就想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个字。

    他突然对这个初见的师母挺感兴趣的。

    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有很多。

    贾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