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色绿茵-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瑞莎科娃走了,像去年一样,在新年的第一天她飞走了。无论对这个城市和学校有多么留恋或者深恶痛绝,她都走了,而且此后一生再也未曾踏足汉诺威一步。这个城市、这个校园里的一个男人,彻底改变了她。她走的时候,没有留恋,却有思念,没有怨恨,却有不甘。

    她带走了嘲笑、鄙夷和唾弃,也带走了自尊、高贵和心中的爱。美丽的瑞莎科娃或许不知道,在遥远的中国有一句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瑞莎科娃也一定不知道,中国还有一句俚语:贞妇失节不如老妓从良!

    瑞莎科娃是个美丽的姑娘,而且这种美丽日久弥新,从不曾褪色。

    此后,好莱坞知名独立音乐制作人,伊迪丝安托瓦妮特瑞莎科娃,终身未嫁。

    。

    当航班从汉诺威市区的天空飞越,飞过汉高斯堡酒店上空的时候,正在和一屋子人说笑的卓杨,突然感觉一阵阵莫名的失落,好像心里有什么东西永远丢失了一样。他走向房间外面的阳台,两年多没有再抽过烟的他,这个时候忽然很想点燃一根烟。

    飞机从他头顶上的天空划过,飞往东方。

    他和她的故事结束了吗?

    谁知道呢!

    。

    李晓青步履轻柔来到阳台上,她站在他的身旁,随着卓杨的目光看向天空,然而那里什么也没有。

    “你怎么了?”

    “不知道,突然觉得空落落的,不知道为什么。晓青,你陪我一会儿,好吗?”

    “嗯。”

    天空的尽头,一架飞机慢慢消失在那里。

    。

    “卓杨,快进来吧,外边冷。斯温伯恩先生和蜜黛尔来了。”姐姐卓秋天在叫他。

    看见蜜黛尔快乐纯真的笑容,卓杨心里的空荡荡瞬间消失,被小天使的欢乐填满了。刚才的音乐会上,每一首乐曲结束后,就属小丫头鼓掌最起劲,估计小手都拍肿了。

    然而,在卓杨和母亲联奏的音乐会最后一曲结束后,全场长时间起立鼓掌,却有一人没有拍手,只是安静的看着他。

    看向他的那一双眼睛,盈盈秋水里柔情似月。

第一三六章(下) 两个吃货回家了() 
音乐会圆满成功,接下来,就该回家了。

    原本卓杨打算陪家人在德国和欧洲旅游一番再回去,可父亲没有时间。卓彤彤是现役军人,而现役军人因私出国有复杂的制度和繁琐的手续,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卓彤彤对杨虹说:到时候我先回来,你和秋天玩够了再回来也不迟。但杨虹坚决不答应:一起去一起回,欧洲有什么好玩的?我又不是没去过。

    杨虹这是舍不得离开丈夫,这一年半的二人世界让她如痴如醉,两口子黏得就像二十年前初恋的时候。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卓彤彤和杨虹人到中年,浓郁的爱情早已化为刻骨的亲情,儿子闺女逐渐长大自立,他们在岁月中相互依偎在一起,两颗心紧紧拥抱陪伴着,人生之路上已成为一体,再也不能分彼此。

    杨虹对卓秋天说:我和你爸先回来,你跟弟弟玩够了再回。

    卓秋天也不答应:以后再说吧,卓杨假期本来就不长,多在那边耽误几天,到时候回家就急匆匆的。咱们一起去一起回,我才多大呀,欧洲又没多远,日后抬腿就去了。

    于是,新年过后没几天,一家人回到了中国。一起走的,还有李晓青、赵雪和程浩。一群人浩浩荡荡,应该说一路上不会寂寞才是,可卓杨却很孤独。父亲和母亲坐一起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也不知道夫妻两个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说。晓青和卓秋天继续叽叽喳喳,活似两个话痨。程浩和赵雪头挨头唧唧我我,十来个小时嘀嘀咕咕实在招人恨。

    只有卓杨到哪一堆也插不上话,索性闷头睡大觉。也不知道谁给他盖上了一条毯子,迷迷糊糊中只觉得淡香扑鼻。

    剪断截说,航班在北京落地。一行人就此分道扬镳,卓家四口自然是转机回西安,晓青和赵雪这算是到地头了。程浩要先赶往长沙,去体坛周报总部向领导汇报工作,他也一年时间没有回国了。

    坐上父亲派来接她的专车之后,李晓青终于不管不顾眼睛直勾勾盯着卓杨,直到车子已经开出很远,直到晓青姑娘拧得脖子生疼。

    看着晓青走远,卓秋天也终于迫不及待地问:“卓杨,你到底和晓青是啥情况啊?”正在低声私语的卓彤彤和杨虹话题戛然而止,一起转头看向了儿子。

    。

    按照事先约好的,卓杨在机场汇合了九山,两个人见面的拥抱就像是撞在了一起。

    “我操,你个牲口个子长了不少啊!”

    “我操,你个牲口倒是没胖没瘦,可这身上的肉咋硬成这样了?”

    两兄弟一年半没有见面。各自身上变化太多,也有太多的话要说。

    “唉,刚那个妞长的不错呀,是你的妞吗?你怎么没带个洋妞回来呢”

    就这样,一路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回到了西安,海洋正在机场的接机口等着他们。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卓杨和九山俩人离开西安都有一年多了,尤其是卓杨,身处遥远而又人文差异极大的德国,即便他再年轻心浅,也难免梦中对家乡的思念。

    从古到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除了牵挂故乡的亲人,更多是体现在了想念家乡的美食上。

    西晋文学家张翰,在洛阳为官大司马东曹掾。某一日,张翰看见窗外秋风卷起落叶纷纷,想起了家乡吴郡的莼羹鲈鱼之美,思乡之情伴随秋风,不由得潸然泪下。张翰毅然挂印辞官而去,千里迢迢返回家乡吴松江畔,营别业于枫里桥。

    从春秋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郑国公子姬宋的‘食指大动’;从东坡肘子到金圣叹的‘花生与豆干同嚼’;从金瓶梅到红楼梦;从乾隆数下江南留下的典故到领袖的‘又食武昌鱼’和红烧肉。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美食民俗渊远流长,只有中国人把饮食形成了文化,最终达到了一种意境。

    中国饮食流派众多,东西南北喜好千变万化,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何尝不是在说美食。每个中国人对家乡的思念,很大一部分是吃货的思绪。而这种思绪并不局限于川鲁粤闽浙,淮扬湘徽京,它还是母亲的一碗羹汤,也是姥姥手捧的一碗粥。

    。

    除了最开始的两天,此后卓杨几乎就没在家吃过饭,小哥仨东窜西跳,把卓杨已经相思成疾的西安传统美食挨个往过吃,时不时用火锅调剂一下口味。看着儿子每天都不怎么着家,到了天黑才带着一脸醉意回来睡觉,杨虹皱着眉头对丈夫说:“要不然,还是让他提前回德国吧?”

    满打满算卓杨也只能在家待上两个星期,九山更惨,他连一个星期都不到。军队里兵役改革后,两年制的义务兵全部取消了探亲假,南伟民连长能给九山放这么几天假,也多少违反了一些规定。

    胡吃海喝了几天后,卓杨见母亲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家里的气氛有逐渐恢复到他出国前的那种样子。毕竟懂事了一些,卓杨虽然还是吃在外面,但也尽可能每天早点回家,和父亲说说话,跟母亲弹弹琴。于是,杨虹又逐渐多云转晴。

    。

    这天,卓杨开着车,带着九山和海洋,三人向西安市东南郊外驶去。

    车是一辆白色捷达,卓彤彤去年新买的,里面多少也有一点卓杨的经济贡献。卓杨父亲的驾龄很长,但在2004年以前,中国的私家车在普通家庭中并不普及,卓彤彤也是在儿子能自食其力后,狠下心来购置了这款口碑很好的捷达。至于选择白色,是因为在还没有创卫之前的西安,灰尘比较大,白色车子显得耐脏。每到周末,两口子开着车巡山访农,悠闲自得要多恩爱有多恩爱。

    卓杨有驾照,九山也会开车,他们特务连就没有不学的,坦克他现在都能飙着跑,只不过九山的军照还没有办下来。

    小哥仨一大清早是要去白鹿塬,因为今天是老穆刑满释放出狱的日子,他们要去接自己的兄弟回家。

第一三七章(上) 迎兄弟老穆出狱() 
汽车沿着上塬的公路攀缘而上,路上残雪如絮。每年入冬以后,西安的雪总是来得很晚,而且最开始还扭扭捏捏下得颇不爽利。只有到了春节前后,才会正儿八经的来那么几场,瑞雪兆丰年。

    老穆因为在二监修理厂多次废旧立新,变废为宝,为修理厂节约了大量资金,并且还有几项技术革新。再加上入狱以后表现良好,最终被获减刑两个月,提前释放。卓杨、九山和海洋哥仨主动向老穆的父母请缨,接过阿姨装好的新衣服新裤子,杀奔白鹿塬而来。

    九山前去办好了登记手续,三个人就在二监的大铁门外等待起来。不大功夫,铁门‘哐嘡’一响,里面有人说话:“走吧,外面有人等你。”随后,老穆走了出来。

    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瘦。穿着一件老旧的棉军大衣,头发比硬布鞋刷子的毛长不了多少,老穆一手提着网兜,里面是脸盆毛巾牙缸之类的坛坛罐罐,一手拎着捆好的铺盖卷儿。

    老穆站在铁门外冲着三个兄弟咧开嘴笑。

    “我操,这牲口到哪身材都还保持这么苗条。”卓杨对九山说:“九山,你说凭你现在练得,一拳能不能打透他的胸骨?”

    “半拳足矣!”九山说。

    “你这么厉害,咱们应该昨天晚上就来。”海洋说:“你可以劫狱。”

    老穆嘴咧得更大了,笑成了灿烂:三个牲口还是这老样子。

    四个男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身后的铁门‘哐嘡’一声,关上了。

    汽车往塬外蜿蜒而下,路况不是太好,路基上还有积雪,卓杨开得很慢。老穆接过海洋递过来的烟,连抽了两根。公路旁是塬的边缘,深沟浅壑纵横交错。

    “卓杨,你把车停一下。”老穆说。

    这是要干嘛呀?卓杨犯着嘀咕,还是把车靠在路边停了下来。老穆一声不吭,从车里走出来,打开后备箱,把网兜和铺盖卷儿提了出来拿上。

    老穆提着东西走到路旁的深沟边。

    深吸一口气,“我去你妈的!”老穆大喊一声,双臂使劲一甩,网兜和被窝捆子被扔飞出去,向沟底摔去。

    ‘咣哩咣当’坛坛罐罐一路欢快的连滚带爬,声音逐渐远去,哥仨在车里张着大嘴看着老穆。

    四个人先来到一家刚开业不久的洗浴中心(注:素场),陪着老穆连蒸带泡,搓完再蒸再泡,好好的去了一把晦气。从上到下洗得干干净净之后,老穆从里到外全部换成了新衣服,以纯美邦尽是牌子,连鞋子都是永不止步的安踏,旧衣服塞满了一垃圾筐。

    门外路旁人行道上,一个老年乞丐卧在地热的井盖上取暖,身上穿着的军大衣是老穆临进门前脱给他的。

    火锅店的隔间里,桌子上已经杯盘狼藉,四个人头上都见了汗。原本不怎么吃辣椒的老穆,阻止了海洋点鸳鸯锅底的企图,坚持上正宗辣锅,还问大堂有没有变态辣。好说歹说,老穆才没有干出哥儿几个人神共愤的事情。卓杨、九山、海洋还好,三人本身就是无辣不欢的吃货,老穆这会儿两片薄嘴唇又翘又红,就像刚跟化了浓妆的女人亲过嘴。

    “过瘾,过瘾!”老穆灌下去两大口红狼,点着烟抽了起来。“卓杨,那个玉扳指带着没?让我看看。”

    卓杨托海洋踅摸来给老穆走后门的清乾隆青玉扳指,被三贼的老爸退给了海洋,卓杨回来后,海洋就还给了他。卓杨一直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件玩意儿,就在他的大衣口袋里装着。卓杨从衣帽钩上挂着的大衣里掏出玉扳指,递给了老穆。

    老穆接过来很仔细地翻来覆去瞧着,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卓扬:“送给我吧。”

    “你拿去呗。”卓杨一挥手,头也没抬接着去跟筷子上的千层肚较劲,涮这玩意儿讲究个七上八下,很是麻烦。

    老穆把玉扳指装进自己羽绒服里面的口袋里,嘴咧开都能看见门牙上的辣椒皮,笑起来两片丰润的嘴唇更性感了。

    九山从烟雾缭绕的水汽中抬起头:“我想再来一盘脑花,你们谁还吃?”

    “牲口呀,牲口。”海洋斜靠在沙发背上,撑得都已经弯不了腰:“让泡一壶紫阳青,我消消食。”

    “就你啤酒喝得最猛,你看九山多鸡贼,少喝多吃,啤酒太占肚子。”卓杨嘴里含糊不清地对海洋说。

    “咦,此言之有理。以后但凡吃火锅,我绝不喝啤酒了。伙计,上一瓶西凤国花瓷。”

    海洋一语成言,此后他果然更钟情于白酒,逐渐踏上了酒神的修炼之路。

    老穆笑眯眯地看着三个兄弟,也不知是室内暖气太足,还是火锅水汽太盛,他的眼睛有些朦胧。

    又是一盘脑花和一份单点的蒜泥白肉落肚之后,九山这才算告一段落:“不吃饱,哪有力气喝酒?”一口干了面前口杯中的白酒。

    “老穆,你有什么打算?”卓杨问。

    “我这不是学了手修车嘛,反正还行。过完年打算去我小舅那,他在北京有个修车行,我想先过去看看。”老穆的小舅早年间是汽车兵复原,分配到运输公司当大货司机跑了很多年长途。后来国企下岗分流,小舅仗着有一身修车的好手艺,下岗后从小修理摊干起,十年时间逐渐发展成了有十来人的修车行。

    “北京好呀,和我离得近,回头没事了我还能去找你。”九山接上话题,他们部队驻地的确离着首都不远;“再有两天我就回部队了,你年后到了北京给我说一声。”

    “好嘞,咱俩回头北京再聚。”

    海洋突然想起来了:“哎,对了。我明天约了一场球,还是以前那帮人,明早在我们学校的场地。听说你回来了,一个比一个答应得痛快”

    带着些微的醉意,老穆敲开了家门。

    全家人都在,父亲母亲,姐姐姐夫,都坐在客厅里。

    “爸,妈”

    父亲看都没看他,转身走进卧室,‘砰’!摔上了房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三七章(下) 送哥们海洋烦心() 
一年半以前,卓杨和九山差不多前后脚离开了西安,老穆倒是没离开,可就数他最遥远,海洋却一直待在这里,他和昔年的球友之间还有着松散的联系。快两年没跟这哥俩在一起踢球了,海洋便试着联络了当年的几个人,谁知一传十很快就约好了,连双方的替补都有富裕。

    果然都是些熟人,全都是卓杨出国以前的那帮球友。卓杨从十二岁就开始在外面踢野球,久而久之,经常在一起踢的人就慢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一支球队。这些人年龄差距很大,卓杨、九山和海洋仨人算是最小的,其他人从二十出头到三十多快四十都有,标准的野球队风格特点。(马迪堡的年龄差距好像也有这么大)

    鼓手张爷、铆工老吴、银行晓朱、麦霸张二、中尉尚蔚、包工头大杨、小饭桌辉哥、光头屈蛐、说话没有标点的老石、村办会计柯子、明衙内,三贼自然是不会缺席的。对面也都是一些熟面孔,差不离那些年都见过。总共来了二十多人,再加上跟来的妞和女人,围在场边都有点小运动会的感觉了。

    每个人都和卓杨寒暄合影,手机拍,卡片机,就连炮筒子单反都有五六部。乱糟糟折腾了半个多小时,这才开始十一打十一的标准场子。

    按照老规矩,九山守门,海洋后卫,卓杨随意,老穆看热闹。哥仨还都穿着当年的那些行头,一起踢的也都还是那些人,老穆也还是带着妞笑嘻嘻地在旁边看。恍惚间,卓杨有了时空穿越的感觉,一切都好像还是两年前的样子。

    但还是有了很大的不同,卓杨不再满场欺负人,只是接球出球随便跑跑。其他人也都客客气气,不再脏话废话满天飞。对手也不再瞎嚷嚷:小子,差不多就行了啊。大家都踢得一团和气,卓杨拿球根本就没有人来抢,卓杨也根本不去过人。

    就连老穆在比赛结束后,也不再带着他的妞玩消失,而是和大家一起去吃饭喝酒。

    隔天送走了返回部队的九山,海洋不由得长叹一声:唉——

    九山和莹子那件事一直在他心里是个疙瘩,好几次想对九山坦白从宽却怎么也张不开嘴,愁得他都开始脱发了,一薅一大把。直到九山乘坐的火车都已远去,海洋也没能狠下心把这事儿说出口。能说会道号称‘苏秦在世’的海洋,处理人际关系游刃有余的他,这一次有点没法面对这场事故,没法去面对九山。

    “好好的叹哪门子气呀?你这是舍不得九山还是舍不得他的酒量?”有些奇怪的卓杨问他。

    海洋很反常的没有接茬抬杠,而是沉默了一会,又给自己和老穆把烟点上。

    “有件事,你们还记得莹子吗?莹子当年和九山”

    海洋的口才绝对不是盖的,虽然话说得结结巴巴,但却把整件事情的经过讲述得清清楚楚,卓杨和老穆早就听得目瞪口呆,被雷得外焦里嫩。

    “我操,原来九山和莹子当年见面就掐,一天三吵”卓杨和老穆根本没想到事情原来是个段子。“根源在这里,海洋,你大手笔。”

    “我他妈,我咋给九山说嘛!唉——”海洋又一声长叹:“九山要是想揍我一顿,我绝对认了。他要真能揍我一顿也好啊,唉——”

    “你们帮我出个主意,想想怎么给九山解释。”海洋祈求的眼神看向卓杨:“要不,卓杨,你去给九山说?”

    “”卓杨挠头了:“我也没法说呀,两个人都快成死仇了。再说,还有莹子那头,莹子可跟咱们关系也不错。”

    “唉——!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以后咋见九山和莹子嘛。”海洋是真发愁。

    “说,必须得说,还要尽快说。拖得时间越长疙瘩越深,早说早利索,没准九山和莹子还能成。”卓杨斩钉截铁:“必须要说!不过,我帮不了你,你。哎,老穆,要不你出马?”

    海洋渴望的目光又转向老穆。

    “不说,我觉得不说为好。”老穆出乎意料地持反对意见:“九山要是跟我一样在泡妞,玩玩而已,那说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