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扬传-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天敕令,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诏曰:进士科壬申年二甲头名李扬,品行端下、才华出众亦为英才,特授秘书省校书郎加文林郎。刻日起随户部侍郎、进河东、河北行军副总管裴耀卿公干,不得有误。钦此。大唐开元二十年二月初二。”

“谢主龙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扬又是激动又是莫名其妙,不知为何要随户部侍郎裴公?但这官职可是实授,仿佛是一场梦,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又实实在在的放在了眼前。

博士也奇道,今天可是怪了,我入流二十年,一直到这书学博士任上,已是活了尽五十载,可头一次听说未等三铨而授官职,又是授了从九品上的实缺还加了正当对的文林郎散阶!怪,日后此子可大发达也,于是拱手道贺:“李校书,下官恭喜了。”

“同喜,同喜!”李扬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双手捧着敕命只是傻笑。

那张天使笑呵呵的看着李扬道:“快些随我去复旨。”

“那是,那是。天使,请!”李扬和文学博士一同出了门朝皇城走去。

到了皇城先去了尚书省都省备案,户部验了正身,又去了吏部取了印信,换上了浅青色小团窠绫的官服,腰间瑜石带八銙,方才交了旨,让吏员领了去寻了左侍朗裴耀卿。

见了裴侍郎,这裴侍郎年约五十,微胖,颚下胡须花白,二眼炯然有神,一幅精明的样子。见吏员引了一位未加冠的少年官员过来,坐在案后好生的观瞧。

将吏员挥手打发走,裴侍郎笑着道:“你莫就是那云州李扬了?”

“见过裴公,下官李扬有礼了。”李扬忙施礼道。

“免了吧”裴侍郎挥手,又是瞧了瞧道:“你倒是长了付好皮囊,怪不得季真夸你,嗯,凭这面像虽是年少,却也老成,这身关倒是不用说了。好吧,你已知道陛下发敕授了你的官职,那你就要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的百姓排难。”

“下官谨记在心,不敢忘。”

“呵呵,听说你拜李蒲州为师?”

“正是恩师,下官实是有愧。”李扬答道。

裴侍郎笑道:“那也是我的宜友,你就如我家子侄一般,来坐,不必多礼。”

“不敢”

“呵呵,来,看看这事该怎么处置?”随手丢过一本卷宗。

李扬翻开瞧去,是一帐目:十九年间长安县官田上田一亩收一石半麦,中田一石,下田约半石,共计十八万九千七百二十八亩下田,中田八万四千一十七亩,上田六万八千五百亩,合石。

李扬抬头朝裴侍郎看了看,裴侍郎笑着点了点头。

“下官逾越了,合十八万九千六百五十六石。”算好了数目,双手呈过。

“哦,一人一日食十四两,那十万人一日需食多少石多少斗多少升多少斤。”裴侍郎又是问道。

“容下官算算。”李扬忙用笔算去。不一会说道:“共需一千一百六十六石六斗六升七斤。裴公,你看对否。”

裴侍郎闭眼想了一直,睁眼道:“还算不错,那你再看看这个。”单手递过一本卷宗。

李扬又是在心里出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翻开,却是一宗伤人案,上写到,东市沽马,卖者张大与卖者李二因烦事口角斗欧,致马受到惊,疾奔,伤一童之足。”

“那么,你看此案,如何判定?”裴侍郎眼望着李扬笑着问道。

“回裴公。据唐律疏议斗讼凡一十五条。诸斗欧人者,笞四十,谓以手足击人者。伤及以他物欧人者,杖六十,见血为伤。非手足者,其余皆为他物,即兵不用刃亦是。(摘自唐律疏议302条)。诸斗两相欧伤者,各随轻重,二论如律;后下手理直者减二等。至死者,不减(摘自310)。问见血?非手足?排除挽发,扯领掐喉等为杀伤人之手段后,可断张大与李二之因果,该笞该杖先定首罪。如有因有果,则判定谁之为大。致马受惊伤童足可依此断定。依律诸斗欧者折跌人支体及瞎其一目者,徒三年;辜内平复者,各减二等。余條折跌平复,准此。可大抵依此判徒三年至一年。”

“嗯,答的尚可。”裴侍郎点头道,离了案,到李扬面前将其按在凳上,笑笑说道:“贤侄,快些坐下,莫让李兄说我待慢了你。来人,看茶!”

李扬自是受宠若惊,忙拱手连说不敢。

待裴侍郎复坐下,说道:“贤侄,可知为何陛下发敕如此之快将你等授了官职?”

“下官愚钝,请裴公示下。”

裴侍郎于是将契丹入侵一事说明,又道:“陛下单单对你如此看重,这可是皇恩浩荡,我等自当效死!”

“臣定效死陛下!”李扬离座对北跪下嗑头道。

“好了,起来吧。方才我让你看几例案,就是想考验一番,我这里可不想养了无用之人。贤侄,依你的才学,当为上上之选,这从九品怕是指日可升了。”

“裴公过誉了,下官无才无德当不得当夸奖。”李扬自站起就未再坐下,忙拱手答道。

“呵呵,今日时辰已晚,你去签了押列到,便回去吧。我准你三日假,你可准备准备,三后日准时报道,随我跟从副大总管出行。”

李扬又拜了拜退了出去。那裴侍郎一直笑着看李扬出去,唤过老年吏员吩咐道:“你去我府上取五贯钱依同乡之人的名头送了李校书,便回来报我。”

李扬回了会馆,与道贺的众学士寒碜一番,便写了几封家书,一封送了云州,其余几封送了洛阳依次为岳父、二位娘子并了杨玉环。

这时门外有人喊到:“可有位李扬李老爷?”

李扬出门看去,见是一老者忙问道:“老伯请了,小的是李扬。”

“哦,我有事寻你。”老者笑道。

李扬忙迎进屋中,将来时拿的茶奉上便问:“老伯何事寻小的。”

“我与你送东西来的。”说着将一包物品放于桌上道,“因我家主人也为云州人氏,见老爷高中,便遣我将此前老爷落与我家的东西送来。你点点,共五贯之财。”

李扬想也未想将门打开,走出外去对着老者躬身一礼道:“请老伯回转你家主人,说李扬无此习惯。”

老者慌道:“那怎么行呢,主人来时说道如送不出,定要打断我的老腿。”

“老伯,不是李扬不通人情,此事断没有通融。请!”李扬又是一礼。

“这,那我走,这就走。”老者离了座却是将物品放下。

李杨瞧见说道:“老伯,你落了东西。请不要为难小的。”说完复一礼。

老者无奈之得将东西收了,出门。

李扬仍是恭恭敬敬的送出门去。

老年吏员将此事回了裴侍郎,裴侍郎让他下去后,不由的点头开怀大笑。

太极宫武惠妃呵呵的轻笑,对咸宜公主说道:“这贺老倌也真是懂事,明明怕选了榜眼、探花晃了眼引起猜疑,索性点了二甲头名,又是怕让我记着,于是将头甲与二甲头名俱放了一面,真是好算计。你父皇的习惯到是让他摸了个正着。”

“母妃,父皇有何习惯?”咸宜公主好奇的问道。

“无他,也就是重要之事俱在上面而已。”

咸宜公主跳起拍手道:“原来如此,这满朝的文武也许都要惊疑为何二甲头名会授了高职,呵呵,想想真是好笑。”

“好了,不能乱说,恐人听了去,诬了你我,让你父皇生气。哀家都是不怕,就是会累了这贺季真,那就让人笑话了。”

“咸直知道。母妃,我好闷,我想要出去玩耍。”咸宜说道。

“好啦,好啦,整日就知道玩耍,眼看再过了几年就十五了,还这般没大人的样子。”

“母妃,咸直知道了。可我还是想出去看看民间风情。”咸宜撒娇的说道。

武惠妃笑了笑道:“那好,不过依我一事。”

“母妃快说。”

“嗯,那你可要结伴而行,至于是谁嘛,我看你姑母之子杨洄就不错,便让他陪你吧。”武惠妃想到一人说到。

谁知咸宜公主倒是撇嘴道:“他?不要去了,我就陪母妃再说会话。”

“你这孩子,又是闹腾什么呀。人家现在已是卫尉寺丞。”

“母妃——”咸宜公主将武惠妃的胳膊摇着说道。

武惠妃笑了笑,心道真是小孩子,便顺口说道:“好好好,那就不去了。”

咸宜也是笑着抱了武惠妃的身子,眼睛看了远处,心道,“还是不如在洛阳好,那边好自由!”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使

在这三天里,李扬先是去了秘书省挂了名,因圣恩意他随裴侍郎,秘书监自是知道,温言好生的陪了二句话便将他打发出来。这几日里无了他事,便随了一帮同年去了杏园游玩,约了几名歌伎助兴,与座师贺季真、裴明复行了谈话宴,被选为探花使,昏头昏脑的被人拉了摘花,回来后遍插花卉立了席前,名曰花妖人。之后,借了酒意与兴致去了大雁塔题名,晚间去到曲江亭重新摆了宴吃了花酒。不知被谁安了一位歌伎坐于怀中,不住的劝酒,温香醉人不由的想到家中的娇妻,二相之下便饮的多了些,看着那歌伎笑脸如花,婉如二位娘子,一时忘情俯了身子在齐胸襦裙之上白嫩的隆起轻咬,将个歌伎痒的叫出声来,猛间惊醒环看了四周,俱是含笑的同学纷纷举杯朝这边敬来,喊道:此真乃风流才子也。”弄的李扬臊红了脸,忙将环着歌伎腰身的手拿开。

那歌伎却是媚眼如丝的横了一眼,抓了李扬的手放在了胸前,嗔道:“真是好讨厌!奴家可是清白如玉,只等郎君采摘。”

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终也没随了歌伎的愿,李扬羞愧满面借了方便之名逃之夭夭,也不知是让哪位风流之人将娘子采摘了去。

待二日早上,张子仁起身仍是笑道:“李同年真是好手段、好心肠,那阿姑娘子容貌有佳,善通音律,想你想的好紧,又提了委身于你,这许是多少英雄的拜跪求不得的美事,而你却是逃之无踪,好让红颜一阵发嗲,非是来寻你。费了若大的劲儿才将她拉了回去,却是暗自垂泪,让人怜惜不已。”

李扬暗骂自己荒唐,差些失态让自己愧疚于娘子。知那阿姑娘子是逢声作戏,哪里是寻我,那分明是为自己多嫌些戏头,好让明日里众人说道此事,某某进士沾了身子,好抬了身价,日后卖个好价钱罢了。自是一笑说道:“那让张同年与众人费心了,扬有礼了。”复又问道:“张兄,你可是授了何品?”

张子仁却是苦笑了一下道:“我等哪有你这般好命,早早的有恩宠示下。可怜我等,俱是翘首相盼,却落得无终而归。部里传出消息,等五月去尚书省过了三铨再说。李同年我也告你一事,原道是你科一甲王状头也授官,可是却不见旨意下,那王状头这几日可是白白的愁了一头,本是三十许的人如今好似不惑之人,可怜啊。李校书老爷,日后怕是我等皆不如你。指你的鼻息而战战兢兢的过了。到时你可要手下留情哟,可要想到我与你同宿的这几日。”

李扬笑了笑,指了张子仁道:“又是说些胡话,兴许今日就恩旨到了。”

正在说笑之间,有人唤道:“李校书可在?”

李扬忙与张子仁摆了摆手,推门出去了。

来了院中,一吏员躬身施礼道:“校书老爷,小的中书省传制。裴侍郎命我来唤你去议事。”

“哦,多谢了。”李扬拱手回礼道,“请传制前边引路。”

张子仁隔了门说道:“你可早去早回,今日众同年要去游潼关。”

李扬朝后拱手道:“你们先去,我尽量而已。”随吏员走出。

待到皇城入尚书省户部,李扬拜过裴侍郎,问道:“裴公,何事寻我?”

裴侍郎笑了笑不答,却是问道:“呵呵,这二日可曾尽兴!”

“谢裴公赠假!与众同年到是其乐融融。”

“呵呵,本是还有一日方才销假,如今寻了贤侄,倒是让我食言了。”裴侍郎笑了笑,但立刻严肃了起来说道,“秘书省校书郎李扬接旨!”

李扬忙跑倒嗑头道:“臣李扬接圣恩。”

“陛下口谕,秘书省校书郎李扬即日出使饶乐都督府,具其事务则由户部侍郎、进河东、河北行军副总管裴耀卿面授机密。钦此。”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扬叩拜后站起

裴侍郎笑道:“李校书,圣意已下,你该当如何?”

李扬一听裴侍郎之话,拱手道:“裴侍郎,下官遵旨行事,决无二话。”

裴侍郎又道:“你可知那是何人之地?”

“下官知道,是我大唐李姓奚族十州之地。”

“那我问你,为何陛下旨意命你出使奚族?”

“下官愚顿,请裴侍郎解惑。”

裴侍郎捋其之须,将十九年间契丹之事言明后说道:“瓦解其内,是你出使奚族之意。陛下已拔出绢20万匹让我等便宜行事,你需只身先行一步,见归义王李诗约定时间,好同其交接。稳了奚族,让十万大军除去后顾之忧。此事万分重大,却不可与他人相说,恐走漏了消息,误了大事可就成了千苦罪人!你可知否?”

“下官铭记在心,定不负皇恩!”李扬抱拳坚定的说道。

“李贤侄,此去前途凶恶、步步杀机,你可要做好准备!如是有难言之隐,现在可与我说出,要是迈出此门,断无回头之路。你可要想好,这仕途与性命之间,你好好的想想。”裴侍郎此刻又是一幅慈祥的面子,缓缓说道。

李扬此刻说不怕倒是欺人,但有些事大丈夫有可为,这事关国体,如是就此软了怕是一辈子让人非议,抬不起头来。就咬了牙道:“裴公放心,杨知道!”

“好!昔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摘自史记·刺客列传),今以茶代酒,贤侄,老夫就送你一程。”裴侍郎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等复还。饮了此杯你就速速去吧,我等范阳大营见。一路保重!”复将一封书信和通关文书递过,“此是亲笔书信,望你交了归义王、饶乐都督李诗。你可陈述历害,劝他回头。”

李扬一仰而尽,将信与通关收入怀中笑而说道:“雁归去兮呜凄凄,燕客看兮叹离别。谁知春日水暖时,双飞双栖旧影前。裴公,待我的好信传来。”说罢,大步走了出去。

裴侍郎看着李扬行去,用袖角沾了沾眼角轻声的说道:“他还是个孩子,让我这朽木汗颜啊!”

李扬离了户部,朝兵部行去。这一路上心中想了许多,忽想到家中父亲与母亲以及二位娘子,心中好是难过。又想到了已是订了亲的杨玉环,心中又是愧疚,心中说道,“此去卢龙路途遥远,已实为凶险,稍不注意便是杀身之祸。我去了也就是了,但父母可是要痛煞心间,小荷与朵儿不知会不会与我落泪,至于玉环,却好未迎了门,只需嫁人即可。唉,真是烦心的很。”

“妹夫!哈哈,如今也是老爷了,真是世事无常!”一声唤声将李扬惊了一跳,回看不是薛嵩又是谁人。

“薛大哥,可是你么?”

“你傻啦,不是我还是谁人。你怎么了,莫非有什么心事?”薛嵩看了李扬皱眉的样子问道。

李扬笑了笑摇头道:“无事,只是想着些乱事罢了。咦,你怎么在这里。”

“我?”薛嵩愣了下,笑道,“哦,这次剿匪得力,赚了些军功一同随了上官来京复命。”

“哦”李扬未去多想,随即想起一事便躬身施了一礼道:“薛大哥,我这几日囊中羞涩怕是还不了你那些银子。待我俸禄下来换了钱财就归还了你。”

“什么?哦,哈哈,定是那王进乱嚼了舌头。妹夫,那你多时有了再说。”见李扬如此说,薛嵩怕他脸皮下不来于是说道,心中却是在说,又不是我的银子,是那王进输了的。这个妹夫真是认真。也罢,日后拉着他全吃喝了干净。

“嗯,薛大哥,你若有事你先去办事,我有急事要走。日后定与兄长痛饮。”李扬怕误了时辰,到驿站骑马跑不了几里路,于是说道。

薛嵩也正有事也不多谈,说道:“那好,等你闲下来时,我去寻了你,你如今落在何处。”

李扬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得说道:“现我为秘书省校书郎,眼下也居无定所,到时你去衙里寻我便是了。”

“好,那我们改日再聚。”二人一南一北擦肩而过。

“陛下,薛嵩复命。”高力士说道。

“哦”李隆基睁了眼睛,狠声说道:“让他进来!”“宣薛嵩进见!”

“臣薛嵩叩见陛下。”

“薛嵩么,你来的正好,朕让你办的事如何了?”薛嵩心中一惊,叩头道:“陛下,臣正要禀明。勾通外番之事确有发生,只是这?”“嗯?说!”看不出李隆基在想什么。

“陛下,只是这事涉及朝中二位大臣,臣不敢乱加评说。”

李隆基目光如刀般的盯在薛嵩身上,冷笑道:“朕问的可不是这事,朕问的是另一件事情,你是否与朕装糊涂!高力士,你去守了宫门,莫让外人进来。”

“是,陛下,遵旨。”

“薛嵩,朕对你可是期望有佳,你莫要误了朕的这片心意!”李隆基见殿中杂人尽去,开口冷冷问道。

薛嵩的冷汗流了下来,将身子俯在地上不敢动,急道:“臣该死,臣该死。臣有负陛下厚望

“这李扬是怎么一回事?那小荷又是如何?你当朕好欺么!”冷冷的话再次传过,薛嵩浑身颤抖嗑头不已,低声求道:”臣死罪,臣实是不知。只当是这李扬是一凡人,因臣未见到,只是猜想那娘子也是徒有虚名罢了,臣这就去替陛下去办了此事。”

李隆基斜了一眼薛嵩,将龙案的镇纸朝薛嵩扔去,怒骂道:“你实是该死!如今事已是如此,你再去做,你当朕是昏君么!混账东西。朕不想多话与你。退下去!”

“臣告退!”薛嵩不敢去擦头上的血,退着出了殿外。

“高力士,你吩咐中书舍人裴宽拟旨,剥去薛嵩一切官职、爵位,让他去信安郡王李祎当差!不立大功别回来见我!”李隆基朝高力士说道,又顿了一下笑了出来道,“去传了让太医给他瞧瞧,还有事指着他呢?这个浑人!当孤什么也不知道,真是该好好的敲打高打。”

第一百一十四章 驿站

李扬去了驿站亮出印信与通关文书,驿丞慌忙将马匹备好,问道:“老爷是用了饭再走,还是立刻出发。小的昨日里杀了一条黄花大狗,还有些肉。你看?”

“那便与我端过一碗”李扬听是有狗肉,也不嫌这是下等人所食之物,命他去拿来。

“好,你稍等,我这就去与你端来。”驿丞一见李扬应了下来,这脸上顿时有了光彩,命驿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