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率军行至山道上,陈仆率山越军扼守住山口,陈仆扛着大环刀于险要处站定,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陈仆朝身后十多名山越战将说道:“此人就是太史慈,吾闻其箭法武艺皆精,你等不可轻敌,须群战之。”

    太史慈大军在狭窄的山道上摆不开,太史慈只带了一千多人,其余军在山下接应。太史慈驻马立于阵前,见山越军十多名战将从山上驰下,纵马扬戟冲杀过去。

    十多名山越军战将围住太史慈,狭路相逢勇者胜,太史慈月牙戟连连刺向一名山越战将,那人抵挡不住当场坠马而亡。背后又有两名敌将杀来,太史慈接连取下背上两支小戟投掷而去,两名敌将都头中小戟落马。

    太史慈又驱马一阵厮杀,挑落几名山越战将,还有几名敌将被吓得转身骑马逃跑,山路险要,他们慌张之下掉落悬崖而死。

    陈仆等人见太史慈片刻便斩杀了他十多名战将,山越军中一片哗然,太史慈部下士卒则士气高昂。徐盛策马赶来,正巧碰见太史慈连斩十多名敌将,深深敬服太史慈的勇猛。

    太史慈又拉开麒麟弓,搭上三支箭矢瞄准陈仆等人,连发三箭,陈仆和身旁两名卫兵中箭坠下山崖而死。

    陈仆手下见到太史慈箭不虚发,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太史慈一马当先冲上山去,徐盛则率着山下的韩玄大军上山支援。太史慈长戟扫到之处,山越军无不溃散,祖山见太史慈如此英勇,只得率众投降。

    太史慈三箭平定林历山的事迹在周边各县广为传颂,韩玄得知后大笑道:“子义果然英勇,我当亲自前往贺之。”

    韩玄和张昭、周泰等人来到黟县,还给太史慈运来了大批粮草,太史慈得知后立马和徐盛前来迎接。

    韩玄笑道:“子义英勇,三箭定林历山,如今我这耳边听的可都是子义的事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哈哈……”

    太史慈抱拳道:“将军定不止为贺在下破敌而来,有需要慈效力之处,将军尽可言之。”

    韩玄收敛了笑容说道:“子义深知我心。周瑜占据宛陵,我久不能克之,孙策已全力攻取吴郡,恐吴郡不久将落入其手。玄无法东进,特来请教进取之术。”

    太史慈推说道:“慈仅一破军之将,不足与将军论事。”

    韩玄说:“昔日韩信能定计于广武,今玄亦能向仁者询求解惑之法,你又怎好推辞呢?”

    太史慈便说道:“故主刘繇为毛甘所害,扬州军散落于歙县周边,兵士皆离心分散,难复再合聚;慈愿去宣示恩惠,以安其心并集其众,但只恐不合尊意而已。”

    韩玄躬身拜道:“这实乃玄心之所望。明日中午,希望君能及时来还。”

    张昭对韩玄悄声说道:“主公不可放太史慈回去,其得刘繇旧部后必不复来。”

    周泰也劝说道:“太史慈新降,其心未可测,主公需谨慎啊!”

    见诸将皆十分怀疑太史慈,韩玄坚定地说道:“太史子义是青州名士,向以信义为先,他终不会欺骗我。”

    第二天,韩玄宴请诸将,预先设下酒食,将一根竹竿矗立在营中观察太阳的影子。

    等到太阳影子与竹竿重合后,太史慈果然依照约定带着刘繇旧部回来了。韩玄大喜,让太史慈整编刘繇旧部,得精兵万余人。

    太史慈率这万余人攻破了歙县,又与韩玄进军围剿乌聊山,太史慈斩杀了十多名毛甘手下的战将,威震敌胆。

    毛甘龟缩在山里不出来,总是派小股部队袭扰韩玄军,韩玄冷笑道:“呵呵,毛甘,你在我面前玩游击战,那我就陪你玩玩。”

    韩玄让太史慈挑选一批精锐士兵,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有两人为狼筅手,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挑选又老又坚实的,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另外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

    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

    而韩玄和陈武还未研制出火枪,只能用弓箭手代替,作为远程攻击单位居后方。

    韩玄让太史慈先按这套阵法操练,韩玄不确定这个阵法对付毛甘的游击战有没有效果。只能在太史慈训练他们达一个月后,让他们进山与毛甘部下作战,毛甘的各小股游击部队遇到他们后都只有溃败。

    捷报连连传来,太史慈惊讶地问韩玄道:“主公,此为何阵?”

    韩玄笑了笑说道:“此阵名为‘鸳鸯阵’!”

    

第165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毛甘手下的山越军被韩玄军的鸳鸯阵打得根本不敢出来,韩玄急于和毛甘进行决战,他可不能在一个小小的山越首领身上花费过多时间。

    江东还有孙策和周瑜虎视眈眈,蒋钦恐怕守不住,韩玄便修书一封,命人骑快马去找徐荣,让徐荣率军去芜湖协助蒋钦守城。

    韩玄大军围山一个多月,山上毛甘的山越军缺粮,已经生了好几波内讧了。韩玄军经常听到山上响起刀兵之声,韩玄和太史慈趁势进击,毛甘部众杀死毛甘割下他的首级献给韩玄,乌聊山山越全部归降。

    好在孙策和周瑜并未趁机前来攻打芜湖,孙策和周瑜南北两线出兵进攻吴郡。孙策大军开进,吴郡各县望风而降,周瑜引军从乌程进入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

    周瑜连番施计,大败许贡军。许贡往南逃跑投靠了山贼严白虎,周瑜军进入吴郡,孙策让周瑜代领吴郡太守。

    孙策占据吴县后,继续开赴由拳与周瑜会合,孙策召集诸将军议,吴景说道:“严白虎乃吴郡豪族,在吴郡拥众万余人,据石城山并白虎山为巢穴。伯符欲安吴郡,须先讨之。”

    孙策摇摇头说道:“严白虎之众乃区区山匪,不足为虑。王朗占据会稽,会稽郡南接豫章,我军应先讨之。若让韩玄抢了先,则事难矣。”

    孙策眼中充满了忌惮,对周瑜说道:“公瑾此来庐江,若韩玄趁机引军攻宛陵该如何?”

    周瑜笑道:“伯符多虑了,宛陵尚有吾叔父拒守,断不会被韩玄此辈所破。韩玄新平黟县、歙县,恐借机南下与伯符争夺会稽。”

    周瑜所料不错,韩玄没有率军攻打周尚镇守的宛陵,韩玄安抚好黟县、歙县百姓后,整编山越军旧部,得近万兵卒。

    韩玄和太史慈继续进军,开拓南方,将很多无土地的流民迁徙到南方开发。他们到达的这个地方叫“大末”,已经属于会稽郡境内了。

    此时,张紘派人送信来韩玄,长安发生了剧变。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互相猜忌,矛盾渐起。樊稠将兵出关东,请求李傕增兵。李傕忌惮樊稠勇武而得众心,暗伏武士于座中刺杀樊稠。于是诸将更相疑忌,李傕、郭汜起兵相攻。

    汉献帝使侍中、尚书等为李傕、郭汜讲和,皆不从。郭汜与安西将军杨定谋划劫夺献帝。李傕闻讯,抢先将献帝迎到自己营中。又纵兵抄掠宫中,劫取御府金帛、乘舆、车服等器物,随后又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房。

    献帝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大臣十余人至郭汜处讲和,郭汜不从,反将杨彪等扣留营中。杨彪责备郭汜,李傕一劫大臣,一劫天子。郭汜大怒,欲杀杨彪,经其左右劝谏乃止。

    郭汜遂起兵攻打李傕。李傕不敌,被弓箭射伤,幸遇部将杨奉带白波军来救。郭汜退军后,李傕劫持献帝至其北坞,使人把守坞门,隔绝内外,献帝又让皇甫郦为李傕、郭汜讲和。

    李傕不许,又与郭汜互相攻伐,连月不断,死者以万计。五月,李傕自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六月,张济从陕县到长安为李、郭和解,他想使献帝移居弘农。

    献帝此时也想东归洛阳,遣使向李傕请求,使者往返十次,方得李傕准许。与此同时,李傕部将杨奉突然倒戈,投靠了郭汜,李傕所招羌、胡之兵亦因汉廷许以封赏各自散去,兵势大减。

    于是李傕从张济之议,与郭汜各以女为质,罢兵讲和。七月,郭汜自称车骑将军、开府如三公,李傕率军出屯池阳。同月,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随后东归。

    韩玄咬紧了嘴唇,他很纠结。汉献帝这时候准备东归了,按原来的历史曹操肯定会抢在诸侯之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在诸侯之间占据主动地位,曹操还借此提高了声望,收揽了无数人才。

    韩玄很想去和曹操抢一抢这汉献帝,可是自己在江东又和孙策、周瑜僵持不下。太史慈似是看出了韩玄的担忧,对他说道:“主公,可是有何紧急大事?主公可放心前去,此处有我在,我定让孙策、周瑜无法在会稽站稳脚跟。”

    韩玄便留下太史慈继续在这里开拓会稽,兴屯田,鼓励生产。韩玄则骑上麒麟宝马,快马加鞭赶赴豫章,韩玄眉头紧锁:“李傕,你可不能这么早就死了,我还要亲手杀了你报仇啊!”

    顾雍见韩玄回来了,和韩玄边走边说道:“主公,天子从长安出逃……”

    韩玄伸手止住他,说道:“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召集华歆、张紘、张昭、吕岱等人,来此议事。”

    等众谋士到齐后,韩玄问道:“天子从长安出逃,诸君以为我是否应迎天子来江南?”

    华歆说道:“天子远在北地,中间隔着好几路诸侯,他们就算不迎天子,恐也不会让主公得手。主公若要前去迎天子必是难上加难。依在下所见,主公应当加紧备战,与孙策争夺会稽,进而平定江东,雄据江南,则霸业可成!”

    张昭左右一衡量,对韩玄说道:“主公须迎立天子,一来可‘奉天子以令不臣’,主公欲兴兵伐诸侯,可借天子之名。二来,天子到主公帐下,毋须担忧天下士人不争相前来为朝廷效力。而这天子在主公眼皮底下,呵呵呵,他们为朝廷效力,不也是为主公效力吗?”

    韩玄看了一眼张昭,没想到他见识还挺深远,韩玄想不通他为何在历史上于赤壁之战前劝孙权投降曹操。

    韩玄朝张昭点了点头,说道:“子布真乃高瞻远瞩,我意已决,率一支精兵前去迎接天子。只是孙策周瑜不可不防,我已令太史慈屯兵会稽。芜湖、泾县需派重兵防守,诸君可否为我分忧?”

    吕岱上前说道:“陈武将军勇冠三军,岱愿前往助之守泾县。”

    韩玄同意了,让吕岱和徐盛一同前去,有陈武在,他们可守可攻。

    顾雍不甘示弱,向韩玄请求前往芜湖助蒋钦守城,张紘回皖城助黄忠防守刘勋。张昭则随韩玄一同前去准备迎接献帝。

    就在韩玄准备上路的时候,各路诸侯也蠢蠢欲动。冀州,邺城,袁绍坐在主位上,看着议事厅里的文武幕僚,干等着他们发言。

    这时,一席青衫文士出列说道:“主公祖上乃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今陛下流离失所,宗庙社稷毁于一旦,天下诸侯各据州郡,不曾保得一方安宁,各自兴兵相讨。主公既已占据冀州,当早迎天子车驾,迁都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天下归心,海内臣服。主公奉诏讨逆,诸侯谁人敢不服!”

    此人正是袁绍帐下谋士,冀州别驾沮授,沮公与。袁绍听完沮授所说,抚掌赞叹道:“好!公与所言甚合吾心。”

    

第166章 勤王救驾() 
“主公不可!”堂下一贼眉鼠眼的文士出列阻止道。

    此人乃是袁绍谋士郭图,郭图说道:“主公明鉴,主公迎天子虽为大义。然主公将处处受天子掣肘,军国大事皆要请示天子。依图所见,主公当厉兵秣马,与公孙瓒决战。”

    沮授愤怒地指着郭图道:“鼠目寸光之辈,公孙瓒已是强弩之末。主公迎来天子后,再兴兵讨之易如反掌!”

    沮授和郭图激烈地争辩着,一员面容彪悍的大将走到郭图身边,此人名叫淳于琼,他对沮授说道:“公与所言差矣,公孙瓒尚据幽州,且白马义从并未被麹义将军灭尽。主公纵然迎来天子,与灭公孙瓒有何益?”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仲简言之有理,传令麹义,整军备战。我势要一举灭掉公孙瓒!”

    此前幽州牧刘虞因与公孙瓒政见不合,刘虞主张对乌桓等戎狄行使怀柔政策,深受乌桓人拥戴。而公孙瓒对戎狄则是铁血政策,赶尽杀绝,刘虞便进攻公孙瓒,不料却反被被公孙瓒所杀。

    幽州从事鲜于辅纠合州兵,欲为刘虞报仇。于是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阎柔招集胡、汉之众,得兵数万人,进攻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二军大战于潞县北,阎柔大败邹丹,斩首四千余级。

    鲜于辅又联合乌桓峭王等胡族骑兵七千余人,南迎刘虞之子刘和。刘和此时在冀州为质,袁绍正欲讨伐公孙瓒,遂使大将麹义与刘和、鲜于辅、乌桓峭王等合兵十万,共攻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于是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等郡皆叛公孙瓒,起兵攻杀公孙瓒所置长吏,与鲜于辅、刘和等合兵,屡败公孙瓒。

    公孙瓒退守易京。公孙瓒为防意外,在易京周围修筑十道堑围,堑内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设了望楼。居中土台高达十丈,公孙瓒自居其上,又以铁为门,不许男人入内,公事文疏皆以强索系之上下。公孙瓒远绝宾客,无所亲信,又于台内贮粮谷三百万斛,自谓万无一失。

    武陵,刘度向身旁一白衣谋士问道:“李优,天子自长安出逃,我欲迎天子前来武陵。你以为如何?”

    李优只是他的化名,他的原名是李儒!在王允和吕布合谋诛杀董卓后,李儒便逃出了长安,辗转流落到荆州。李儒鸩杀汉少帝,虽然是受董卓指使但罪不容诛,诸侯都不敢收留他,某些汉室忠臣甚至想杀了他。

    李儒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到了武陵又遇到刘度军正与蔡瑁军交战。李儒被刘度军将士抓获,刘度给了他一碗粥,李儒吃着吃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李儒对刘度说道:“韩信受漂母一饭之恩尚不敢忘,富贵之后以千金馈之。今刘太守收留我一穷途末路之人,我自当为你肝脑涂地。”

    李儒便向刘度献破蔡瑁之计,大败蔡瑁军,刘度军趁机收复了武陵各县。刘度大喜,将李儒奉为上宾,李儒见刘度麾下兵精将勇,刘度也有大志,他仿佛在刘度身上看到了董卓早期的影子。

    李儒心里默念道,刘度,汉室宗亲,我李儒必保你成大业。刘度拜李儒为军师,进军南郡,在南郡大败蔡瑁、霍笃军。南郡一半已落入刘度之手,刘表大惊,不知这李优是何许人也。

    蒯良、伊籍等人都不知道李优是何人,刘表畏惧刘度军兵锋,便派韩嵩为使者与刘度讲和。最终刘表送给刘度三万斛粮草、一千匹绢和美女百名,两家各自罢兵。

    李儒从思绪中被拉回来,对刘度说道:“主公,某以为主公身为汉室宗须亲迎天子,以彰主公护国之心。主公迎来天子,可坐实主公皇兄之名,主公可效仿周公旦辅佐成王之故事,中兴大汉。则霸业可成。”

    刘度大笑道:“李儒,这番话从你口中说出来我觉得甚是可笑。”

    李儒听刘度说出了他的真名,顿时背后惊出一身冷汗,李儒抖着手说道:“儒非有意欺瞒主公,实因天下人不相容,儒才化名李优。求主公宽容,儒必为主公效死力。”

    刘度淡然一笑,对李儒说道:“李儒……算了,还是叫你李优吧。天子出奔,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大有人在,其他人我不敢说,曹操、韩玄肯定会前去。我欲率一支精兵前往奉迎天子,武陵零陵两地大事就托付于你了。”

    李儒拜谢,对刘度说道:“主公此行须保密,尤其是刘表等人,万不可让其知晓。主公可从益州境内绕道,主公此去要多带些精兵强将啊。”

    刘度便率刑道荣、潘凤及骁果卫和精兵一千绕到房陵,然后继续北上,去追赶天子车驾。

    而在此时在兖州的曹操,刚刚兵围雍丘,雍丘兵崩溃,张邈之弟张超自杀。曹操杀尽张邈三族。张邈奔向袁术求救,中途被他手下乱兵所杀。

    曹操闻知天子车驾已出长安,聚谋士商议。荀彧进言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曹操得知袁绍离洛阳最近而没有派人迎接天子,狂笑不止。荀彧一句话将他拉回了现实:“主公,莫忘了韩玄、刘度二人,此二人虽远在江南,其闻天子出奔必亦前来相迎。主公须加紧准备,勿让他二人抢了先。”

    曹操闻言收敛了笑容,命曹纯挑选虎豹骑中精锐,克日兴师前赴洛阳迎奉天子。

    七月,汉献帝东归洛阳,郭汜、杨奉等随驾护送。八月进至新丰,郭汜欲胁迫献帝还郿县。郭汜因谋泄,弃军逃走,还依李傕。

    杨奉、董承等护驾东行,十月,郭汜部将伍习夜烧献帝住所,意欲劫持献帝,被杨奉等击败。后将军杨定因与宁辑将军段煨有仇怨,于是与杨奉、董承等夹攻段煨,二军相持十余日。献帝使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