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利此时突然跪下说道:“主公乃万乘之躯、金枝玉叶,却轻易于大风大浪下与水斗狠,船楼又高,吃风很大,一但翻覆,您有个万一,国家社稷将要如何?所以我才敢冒死抗命。”

    韩玄更加的器重谷利,韩玄于是不再直呼其名,而以“谷”代称,以示尊重。

    韩玄后来路过衡阳,听闻郡境内流传水怪的传说。韩玄感到好奇,于是便决定留下来一探究竟。

    韩玄在码头随便找了个酒馆,和谷利等随从坐下来喝碗酒,顺便打听打听消息。只听见邻座的一名商贩说道:“哎,你们听说了吗?咱们衡阳江上出现了妖怪!”

    “我也听说了,我听船夫王老二说啊,那妖怪蛇项牛首,一双眼睛有锣鼓那么大。”

    “何止是听说,我还亲眼见过呢。这是上天欲降灾于此,才派这水怪来作乱。附近的十里八乡的人都很怕它,给它取了个名‘大槎’……”

    “……”

    韩玄饶有兴趣地听着,他决定要去会会这个水怪。韩玄吩咐谷利等人带好包裹,一行人来到了衡阳太守府,只见一位中年官员笑着走了出来。

    “属下衡阳太守葛祚,见过楚侯!”中年官员朝韩玄拱手拜道。

    韩玄见他十分干练,官府之中办公设施也简单朴素,心说这个葛祚倒是个为民作主的好官。

    韩玄摆摆手说道:“葛太守镇守衡阳多年,衡阳百姓安居乐业,皆是葛太守之功。”

    葛祚笑答道:“楚侯过誉了。葛某不过是尽了为官者的本分,只因年老体弱,平日多生疾病。葛某不久后还得向楚侯请辞官归家,望楚侯应允。”

    韩玄和葛祚一番寒暄后,韩玄便直奔主题:“近日方至衡阳,听一些船夫说江中有水怪作祟,故来此向葛太守探听虚实。”

    葛祚长叹一声,继而说道:“不瞒楚侯,确有此事。”

    “哦?那水怪常在何处出现?”葛祚作为一位地方父母官,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假。

    葛祚说道:“就在此江一条支流中,名之为大槎。其时隐时现神出鬼没,本地百姓竟为其专门修建一座寺庙,要开船时须先进庙里祭祀祈祷,而后此大槎便会沉入水中。百姓若不先祭祀,它就会浮在水面上去撞击来往的船只,极为古怪,此事在本地已有些时日了。”

    “本侯治下岂可容这等妖孽作祟,速速点齐精兵战船,随我斩了这妖孽!”韩玄越听越觉得玄乎,若放任不管,再这样下去整个衡阳都要谈水怪色变了。

    葛祚有些犹豫,向韩玄说明了情况:“下官亦曾带兵擒之,只是寻常刀箭不能伤其分毫,我方却有两艘战船为其所击损。”

    却见韩玄眼神无比坚定,找来纸笔画了一张图,随即对葛祚说道:“本侯下定决心,要为百姓除此祸患!葛太守,你且找来城中工匠,按此图纸制一个硕大无比的巨斧。再挑选数十名大力士,埋伏于大槎时常作乱的水边等候,我要用大斧劈了它!”

    葛祚拿着图纸,犹豫了一下还是去准备了。

    两天后的中午,韩玄吩咐的大斧和大力士们已经准备就绪了。众将士吃饱喝足,韩玄便和葛祚率兵登上了战船,驶入了那个水怪常出没的水域。

    韩玄他们就这样在船上静静等着,等了大半天,却还是没见到那个传说中的水怪。

    这天晚上,韩玄守得发急,便进船舱中去睡觉了。半夜里,突然听见江水之下轰轰作响,这动静将战船上的人都吵醒了。

    韩玄在谷利的护卫下来到船头察看,只见水底有一道亮光直射上水面,水下好像隐隐约约还有人在说话。

    韩玄震惊了,他知道这很可能不是什么水怪。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名词,USO,不明潜水物的英文缩写。韩玄没想到,原来真的有这种目击事件,自己还是亲身经历者。

    韩玄很好奇,想知道那里面有没有所谓的外星人,便让将士朝水中发射弩箭。无数的箭矢射入水中,失去了威力,水里那东西却丝毫没有动静。

    而且它也并没有攻击韩玄他们。等到天亮以后,韩玄和葛祚在水边看到这个“大槎”突然从水下冲出,迅速向下游驶而去。

    它的速度之快,令船上的大力士根本来不及反应,韩玄命人制作的大斧也劈了个空。

    “快!追击!”韩玄下令战船追击,一直追着它到了一个河湾中,这个大槎突然又沉入水下不见了。

    韩玄感到自己的世界观再次受到了冲击,自己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之前的妖术和各种精怪,如今又目击了这神秘的“水怪”,韩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十三章 自投罗网() 
韩玄平复了心情之后,与葛祚两人对视着,默默不说话。这次的事件令两人都膛目结舌,韩玄随即命水军返航,对外则宣称自己已经率军斩杀了“水怪”。

    为了防止引起百姓恐慌,平息这个事件。韩玄便效仿某特殊机构的做法,让葛祚命在场的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径,说这所谓的大槎就是一座木筏,是蜀军制造的一种新式战船,能够潜水。

    一个月后,葛祚成功卸任衡阳太守之职。韩玄也回到了建业,只是这时另一个消息传来,对韩玄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什么!太史慈身中数箭,染了重病?”韩玄听说后,急得要立刻去见太史慈。

    韩玄路上正遇见贺齐探望太史慈归来,急忙问道:“公苗,子义他怎么样了?他既身染重病,应早些请张仲景为他医治啊!”

    贺齐面露难色,韩玄一再追问,原来是张仲景年事已高,自己也卧病在床了。韩玄不由得悲上心头,光阴荏苒,他都不再年轻了,何况跟随他的这些老朋友呢?

    张仲景作为江东医术界的金字招牌,他多活几年就还能为华夏医术多作出一些贡献。韩玄思前想后决定先去探望张仲景,先让张昭代自己去问候太史慈。

    韩玄和黄舞蝶一起来探望张仲景,张府门口已经排着不少人,其中或是达官显贵,或是大商巨贾,或是贫苦百姓。此时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目的,要来探望这位为他们医治过的神医。

    韩玄领着黄舞蝶从偏门进去了,来到卧房,床上躺着一位瘦骨嶙峋的老者,苍颜白发。他见韩玄过来了,想坐起身来对韩玄行礼。

    韩玄和黄舞蝶连忙过去扶他躺下,韩玄叹道:“张神医,玄听闻你身染重病,故领拙荆至府上探望。你且好生养病,我已派人去请良医来帮你调养……”

    张仲景摆了摆手,缓缓说道:“正所谓医者不能自医,人难免逃脱不了生老病死,楚侯不必挂怀。”

    “你别这么说,天下多少人因为你而战胜了病魔,你救治的人又何止上万。”韩玄握着张仲景的手恳切地说道。

    黄舞蝶也说道:“我弟黄叙与我皆染伤寒,若非先生妙手回春,恐难脱此厄。先生大恩大德,我一家实不知如何报答!”

    张仲景看了看黄舞蝶说道:“医者仁心,我张机不过是尽了医者的天职罢了。我本无心官场,年幼多受父辈左右,不得安心学医。此生有幸与楚侯相识,大倡医学,印刷医书,挽救无数大汉子民。我已油尽灯枯矣,只恨剩下的这本《伤寒病续本与辩证施治》尚未补齐,望楚侯妥善保管,交与适当之人。也算是……我张机……为大汉子民尽的最后一份力吧。”

    张仲景说完,趴在床边一口老年痰吐了出来,痰中还带着浓浓的血丝。

    此时门外人声嘈杂,韩玄见状大怒,开门喝道:“汝等何故喧闹,岂不知患者需要静养乎!”

    韩玄刚要令府中家丁赶人,却见张仲景拼命劝阻:“楚侯,不可如此。众人亦是一片好心。”

    韩玄咬了咬下嘴唇,说道:“看望病人可以,一个个进来!还有,不许大声喧闹!”

    韩玄直接亮出了自己江东之主的身份,众人不敢造次,有序地进屋探望。来的人很多,各地的人都有。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了起来。

    韩玄厉声喝止了他们,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何处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吧。”

    张仲景交待完后事,韩玄让众人回去了,张仲景需要静养。韩玄也带着黄舞蝶回家了,路上黄舞蝶叹道:“人老了,便是这般凄凉情景吧!我亦是剩不下多少年光阴了。”

    韩玄闻言心里一紧,将黄舞蝶搂了过来,对她说道:“不许你如此说,等天下太平了,我们还要归隐田园,共话桑麻呢。”

    “只恐那时我已行将就木也……”黄舞蝶说着还带着哭腔将头埋进了韩玄怀里。

    回到府中,韩玄命人去找左慈,太史慈的病除了张仲景他也只能找左慈来医治了。谁料韩玄派去的人回报说,左慈不在道观中。

    韩玄问道:“左仙师去了何处?”

    那人回道:“我到观中时,观中童子言:左仙师与葛仙师云游四海去了。”

    韩玄急忙问道:“可知左仙师到底去了何处?”

    “童子未曾明言,只说或在高山大川清修,或在洞天府地炼丹……”

    那人话还没说完,韩玄便已跑出了府门外,韩玄正撞上韩浩进门。韩浩问道:“子信,你匆匆忙忙的,这是要去何处?”

    “大哥。我要出去一趟,左慈此人对我很重要。这段时间江东拜托你了!”

    韩浩点了点头,韩玄骑上马就四处去寻访左慈了,可一个月下来却还是没有左慈的踪影。韩玄只好令各郡县贴上左慈和葛玄的画像,悬赏二人。

    这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他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施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人们称之为医圣祠。

    却说韩玄这些日子探寻左慈的踪迹,总算有了一些线索,韩玄来到了天门山。此天门山位于江夏郡境内,全山遍布溶丘、石芽、洼地、漏斗、溶洞,此时已值隆冬,天门山中变得格外得寒冷刺骨。

    韩玄披着貂皮大衣,与谷利走在天门山的崎岖山路上,韩玄身体不像年轻时了,爬到了半山腰便累得气喘吁吁。谷利劝说道:“主公,如今天寒地冻,此地又极为凶险。主公还是回去吧。”

    “我们已到了半山腰,岂可半途而废?此地百姓皆言山上有道观,有得道高人在此,左慈定在此处修炼。无须多言,我歇会儿喝口热酒便继续登山。”

    韩玄取下随身携带的酒壶,喝了口酒,感觉浑身热起来了,于是继续往上走去。又走了很久,前方千米峭壁轰然洞开,就像一座镶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门。

    韩玄驻足观看,惊叹道:“真乃天下奇景!能在此山中修炼,舍左仙师还有何人?”

    又攀爬了很久,韩玄他们终于快登上了山顶,山上还能依稀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最终映入韩玄眼帘的是一群身穿道袍的道士在练剑,口中碎碎念着:“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

    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爽。

    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

    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祅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韩玄不由得喜出望外,以为这定是左慈在此传道,便走了过去。

    山上的道士们也发现了韩玄,一名弟子收剑上前问道:“你们是何人?来我门中何事?”

    “在下韩玄,敢问左慈左仙师可此?”韩玄见他们一副江湖正派的样子,也就没多做防备。

    那名弟子上下打量了韩玄一番,随即说道:“你且在此稍后,待我进去禀报!”

    那弟子进去后,韩玄和谷利就在外面等着。等了一会儿,韩玄发现这些人的神情不对,谷利更是低声对韩玄说道:“主公,不好!这些人不怀好意!”

    数十名山门弟子步步上前逼近,韩玄他们被逼得直往后退,韩玄这才意识到了这可怕的事实。

第三十四章 各方登场() 
韩玄与谷利一路寻访左慈踪迹到了这天门山,只因附近村民传言山上有仙人在此修炼,韩玄便误以为是左慈在此。

    韩玄从这些道士眼中看到了杀意,他们一步步逼近,令韩玄和谷利无比紧张。韩玄此前上山时,将其他随从留在了山下,等他们上山来救自己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如此,韩玄还是掏出了信号弹朝天上放了出去。这种信号弹是韩玄和陈武根据烟花的原理进行的改良,便与随身携带,如今已经装备于影虎军中用于发射信号。

    从两人在这乱世碰面以来,二人便开始了研究火药。他们对火药的了解也就是一硝二木炭三硫磺,但火药具体的配比他们不知道。在经过无比次研究失败后,韩玄他们制作出了最简单的火药包。

    后来陈武无意中和蔡文姬提到了烟花,陈武便下定决心改进火药,韩玄也给了他大量的研究经费和人手。最终研制出了五彩烟花,还有这种信号弹。

    此时这些道士眼见信号弹冲天飞起,划破长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一时间竟被这新鲜玩意惊奇到了。他们呆滞着望着天空,这给了谷利反应的时间,谷利拔出刀来带着韩玄冲出了这些人的包围。

    而山下待命的韩玄的随从,都是影虎军中的精锐,他们见到信号弹,立刻分头行动。一路骑快马通报甘宁,一路带上兵器上山支援。

    山头上,那些道士反应过来后立刻朝韩玄和谷利追了过来。三名道士先冲到近前,谷利挺刀上前挡住。这些道士武艺不俗,谷利一时竟连连落败。

    韩玄也拔出佩剑斩龙协助谷利,二人左右齐上,终于将这三人打退。但后面更多的道士却挺剑追了上来,再不跑就来不及了,谷利连忙对韩玄说道:“主公快走,我来断后!”

    “不行,要走一起走!我已经放了信号弹,甘宁很快便会率军赶来救援。”韩玄一剑刺死一名冲来的道士,对谷利说道。

    然而后面追击的道士太多了,韩玄他们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谷利此时朝着韩玄惨然一笑:“主公,我谷利此生能侍奉你左右,死而无憾!快走,江东不可无君,天下不可无君!”

    谷利奋力将韩玄推开,韩玄被推得差点滚下山去。韩玄稳住身形后,却见到谷利奋力砍死一名道士,夺过他的剑双手齐挥砍起来。一时间竟将那么多人挡得寸步不前,而谷利自己也身中数剑。

    韩玄望着浴血搏杀的谷利,泪水湿润了眼眶,但上他必须得走,只有活下去才能为谷利报仇。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韩玄穿过山崖边的灌木丛,脸都被刺刮破了。而此时山上的响动越来小了,那些道士又追了过来,韩玄见状急得撑着山道地面的剑突然一滑,韩玄一下便滚下了山去。

    韩玄在滚下去的过程中被石头和沙子撞得七荤八素,终于在撞到山崖边的一颗歪脖子树时停了下来。韩玄此时只感觉一阵窒息感传来,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韩玄迷迷糊糊地看到了于吉的面孔,心头万念俱灰。韩玄心说自己居然自投罗网来了,没想到自己没找到左慈,反而误打误撞闯进了天劫门的老巢。

    且说韩玄派张辽为使去交趾联合士燮,共同抵抗刘备。刘备自从得周瑜辅佐后,先设局斩杀了苍梧太守吴巨随后取而代之。而后刘备留周瑜镇守苍梧,派关羽领关平、糜芳攻打郁林,张飞、刘封攻打南海郡,刘备自引兵攻打合浦郡。

    刘备各路大军进展顺利,刘备在交州的崛起势不可挡。而士燮这个老狐狸早已坐不住了,再这样让刘备发展下去,交州便不再是他们士家的了。

    而此时张辽来使,令士燮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士燮命人备上本土特产香蕉、龙眼等,设宴款待张辽。

    张辽单刀赴会,居然不带随从前来。这让士燮很没面子,不过他也佩服张辽的胆气,张辽料准了士燮的心理。刘备在交州坐大,士燮投靠刘备顶多是保留原职,很有可能只受个虚职。但若是投靠韩玄赶走刘备,他士燮还能掌控交州,只不过名义上对韩玄称臣,年年上贡罢了。

    张辽早已猜透了士燮的心理,而士燮对张辽却看不透。当晚馆驿之中,张辽打开了军师庞统的锦囊,只见纸上写着“欲擒故纵,宣扬王化;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张辽仔细端详了庞统的意思,随即在之后的谈判中大施欲擒故纵之计,说韩玄派他来就是来接管交州的,士燮如果不向韩玄称臣,那就让士燮自己对付刘备,并且韩玄称王后第一个打的就是士燮。

    士燮这才好言相求,与江东签订了盟约。江东军在对刘备军作战时的补给由士燮负责,张辽、高顺、步骘分兵阻挡刘备军进军步伐。

    南海郡守士武不听士燮号令,贸然投降张飞。张辽只得率军前往征讨,亲自挑选八百精锐士卒,夜袭士武营寨,以八百人大破士武一万大军,生擒士武。

    自此交州兵闻张辽之名丧胆,交州百姓为了吓唬啼哭不止的小孩,只要说:“张辽来了!”小孩便顿时止住哭泣。

    战后张辽命人将士武送交士燮处理,将南海郡纳入了江东的版图。这一战警示了那些妄图投降刘备的地主门阀,也给刘备敲响了警钟。

    而后张辽、高顺在中宿击败了张飞、刘封,刘备大怒,欲亲自引兵来战张辽、高顺,被孙乾劝阻。刘备于是迁怒于义子刘封,夺了他的兵权,将军队交给糜芳统领。

    步骘和张辽、高顺分兵来攻,刘备只好放弃了攻打合浦郡,撤军回到了苍梧。

    刘备灰头土脸地见到了周瑜,长叹道:“军师!公瑾!你先前曾言我来交州必能成就一番功业,今区区一南海郡我亦拿不下,这可如何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