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大喜,因为他早就看出张鲁不是干大事的人。马超于是写信给刘度,让李恢先带回去,向刘度请求归附。
213年,正月初一时,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马超捶胸吐血而说:“家门百口余人,全部被杀害,如今我二人还有何相庆祝之事?”
马超、马岱、董种三人流涕不止,庞德安抚道:“公子节哀,吾闻刘度兵围益州已久。公子此时往投之,定可助其夺下益州,可得刘度重用。重整家门之日可期。”
马超当即命人准备行囊,要去投奔刘度。马岱却对马超说道:“兄长此去,需带得彩头!”
马超问是何彩头,马岱说道:“张鲁大将杨柏首级!”
马超正犹豫难以下手,庞德却献计说:“来日公子请杨柏赴宴,言要与之和解,我率武士伏于堂后,听公子摔杯为号,进堂内杀之!”
那杨柏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入,以为马超没了兵权,真要向他低头了,便只带了几名亲卫赶来赴宴。筵席上,庞德率武士从外杀进来,堵住杨柏退路,马超、马岱一齐上来,将杨柏一剑斩杀了。
第十四章 刘度得益州()
刘度正与诸葛亮、贾诩、法正商议攻打益州城,突然来人报说马超献杨柏首级来降。
刘度大喜道:“益州可定矣!”
刘度于是派赵云和李恢去迎接马超,赵云和马超都是英雄惜英雄,当即大笑着握手叙说敬佩之情。
李恢笑道:“二位将军且酒宴上再谈,主公已设下盛宴为孟起接风洗尘!”
三人大笑着进了刘度军寨,刘度亲自接马超进大帐,用上宾之礼接待马超。马超顿首谢道:“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看着马超旁边坐的马岱、庞德二将,刘度心里乐开了花,这是买一送二啊。刘度亲自为马超等人敬酒,又让诸葛亮、贾诩等人与马超相见,让他们互相认识认识。
正饮宴间,来人报蜀将刘睃、马汉引军出城搦战。马超拱手拜道:“超方归主公,未立寸功,今愿斩此二将献给主公!”
却见庞德说道:“何劳公子出马,看我庞德斩了这二人。”
刘度允诺了,他也想看看庞德的武艺,却见赵云说道:“孟起旅途劳顿,且在此吃酒,看某去城下擒此二人!”
赵云说完退席,上马引军出寨。刘度在城上招待马超饮酒,还没饮得两杯酒,赵云已斩刘睃、马汉二人首级,献于筵前。
马超大惊,看来当时赵云与自己交战时未尽全力,也对赵云倍加敬重。
马超对刘度说道:“不须主公军马厮杀,超自唤出刘璋来降。如不肯降,超自马岱、庞德取成都,双手奉献。”
刘度大喜,这一天与众人一醉尽欢。
第二天,刘度把自己的一支军马给了马超,让马超率兵合围益州城。马超率领兵马屯兵于城北,命马岱守本寨,与庞德率兵出阵到城下,单请刘璋答话。
刘璋在城上问道:“马孟起来我益州何为?”
马超在马上用鞭指着刘璋朗声说道:“吾本领张鲁兵来救益州,谁想张鲁听信杨松谗言,反欲害我。今已归降刘皇兄。公可纳士拜降,免致生灵受苦。如或执迷,吾先攻城矣!”
刘璋惊得面如土色,气倒在城上。众官救醒刘璋,刘璋说道:“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开门投降,以救满城百姓。”
董和劝阻道:“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
刘璋涕泪交加:“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数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众人听了刘璋这番话,都潸然泪下。忽身后有一人进言:“主公之言,正合天意。”
众人一看,此人名叫邓芝,字伯苗。此人颇通天文,刘璋便向邓芝询问,邓芝说道:“某夜观乾象,见群星聚于蜀郡。其大星光如皓月,乃帝王之象也。况一载之前,小儿谣云:‘若要吃新饭,须待先主来。’此乃预兆。不可逆天道。”
黄权、秦宓等人闻言都大怒,欲斩邓芝。刘璋挡住众人。忽报:“蜀郡太守许靖,欲逾城出降。但事泄未成。已为我军士抓获。”
众人都要刘璋斩首许靖,刘璋以为益州即将失陷,不可处决许靖。刘璋哭着回到了府中。
第二天,来人报刘度遣幕宾刘巴在城下叫门。刘璋令人开门接他进城,刘巴坐在车中,傲视众人。忽然一人用剑指着刘巴大喝道:“小辈得志,旁若无人!汝敢藐视吾蜀中人物!”
刘巴慌忙下车迎接他,那人是广汉绵竹人,姓秦,名宓,字子敕。刘巴笑道:“不识贤兄,幸勿见责。”
刘巴于是和秦宓一同进去见刘璋,多说刘度宽洪大度,没有要害刘璋的意思。于是刘璋决计投降,厚待刘巴。
次日天明,刘璋亲自捧着印绶文籍,与刘巴同车出城投降。刘度出寨迎接,握着刘璋的手流涕道:“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两人一同进了大寨,交割印绶文籍,并马进城。
刘度进了益州城,百姓香花灯烛,迎门相接。刘度到公厅,升堂坐下后。郡内各官吏,都拜于堂下,只有黄权闭门不出。
众将忿怒,都想去黄权府上杀了他。刘度慌忙传令说:“如有害此人者,灭其三族!”
刘度亲自登门,大打感情牌,一番礼贤下士,请得黄权出仕。黄权感念刘度恩礼,只好出仕相助。
诸葛亮建议刘度说:“今西川平定,难容二主:可将刘璋送去荆州。”
刘度叹道:“吾得蜀郡,未可令季玉远去。”
诸葛亮摇摇头说道:“刘璋失基业者,皆因暗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恐此土难以长久。”
刘度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设一大宴,请刘璋收拾财物,佩领振威将军印绶,令将妻妾子女,尽数送往南郡公安住歇,即日起行。
刘璋投降后,许靖被释放了出来,刘度因为许靖背主之事而看不起许靖,对他不加任用。
却见法正劝刘度说:“天下多有虚名而无真德才之人,似许靖诸人。然今主公起手开创大业,天下人亦不可咸使知闻,而许靖虚名,已传播天下,若对其不能待之以礼,天下之人则会因此说主公轻贱贤才。故应对许靖敬重以待,以此昭示远近,主公是在效仿古燕昭王厚待郭隗之举。”
刘度于是厚待并起用许靖,任命许靖为长史。
刘度自领益州牧,大宴士卒,以诸葛亮、贾诩同为军师将军,对有功将佐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同时,采纳刘巴建议,铸直百钱,开办官市,稳定物价,恢复生产,很快巩固了在益州的统治地位。
部下及入川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马超为平西将军,严颜为前将军,张任为昭义将军,法正为蜀郡太守,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庞义为营中司马,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
其余吴懿、费观、费诗、彭羕、卓膺、李严、吴兰、雷铜、李恢、张翼、张嶷、秦宓、吕义、邓芝、杨洪、周群、费祎、孟达,文武投降官员一并擢用。
诸葛亮、贾诩为军师将军,赵云为荡寇将军,李傕为征虏将军,赵风为镇远将军,文聘为征西将军,潘凤为扬武将军。吴班、廖化、马良、马谡、蒋琬、伊籍等旧日荆襄一班文武官员,尽皆升赏。
遣使赍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五千万、蜀绵一千匹,送往南郡。其余官将,各有给赏。杀牛宰马,大加犒赏士卒,开仓赈济百姓,军民欢庆。
益州平定后,刘度准备将益州城有名田宅,分赐给诸官将。赵云谏言:“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一直冷眼旁观的贾诩此时也开了尊口:“子龙将军所言极是。益州因在刘璋治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须尽快定拟治国条例,严刑峻法。”
刘度深为赞同,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和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作为临时的法律。
韩玄得知刘度吞并西川之后,并没有太多惊讶,陈武更是向韩玄请命:趁刘度在西川立足未稳,江东率大军西进吞并刘度。
没想到张昭、华歆等人倒是很赞成陈武的提议,韩玄知道他们要搞什么幺蛾子。自己若是率大军西征,他们就能在江东使劲搞破坏,刚刚实行起来的新政就要毁于一旦了。
韩玄立刻否决了陈武的提议,对众人说道:“方今曹操在北,刘备在南。我江东刚举新政,内政不稳,我若西征,则曹操、刘备乘虚而入。不若内修政理,南略交州,借机扩张。刘度取西川,曹操必然不会坐视其壮大,只待二虎相争,我江东却坐收渔利!”
第十五章 凤鸣江东()
张昭、华歆、陈端等人还要再劝,却见石广元上前说道:“楚侯雄才大略,韬甚为倾佩。韬以为如今我江东应加强学宫建设,今科进士已较去年批次有所增进,此皆楚侯擢用寒门子弟之功。待得科举之法推行十载之后,我江东之才必远超中原各地。”
却见陈端指着石广元说道:“石韬,汝又在鼓吹寒门崛起,殊不知我江东士族仍占据江东朝政。江东若要雄视天下,必先大加拓展士族实力!”
二人开始喋喋不休地争论起来,韩玄在一旁低着头默默不说话,张昭望见了,立刻朝陈端使了使眼色。
后者当即闭上了嘴,张昭对韩玄说道:“主公,昭以为当今世上主公大敌乃曹操、刘度也。贸然对西川用兵固然不可,然刘度刚取西川,严刑峻法,每日处斩不服者不可胜数。此众心未附也。南郡乃我江东让与刘度之地,今其已得西川,理当归还我江东。可使上将军屯兵南郡边境,再使舌辩之士入蜀讨还南郡。若得南郡,则可围零陵、武陵,北慑南阳,得荆州全境亦指日可待!”
韩玄虽然也想遏制一下刘度的势力,但是决不能选择在这个时候。刘备在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取代了吴巨,夺取了苍梧郡,又向士武的南海郡扩张。士家虽然在交州势力盘根错节,但在刘备面前还是不够看,特别刘备身边现在还有个周瑜辅佐。
步骘虽然早已南行遏制刘备,但步骘也只能抵挡刘备,让他不敢轻易攻江东之地。但韩玄知道交州再往南还有很多土地,特别是当初南越国那一块。
秦始皇曾派任嚣、赵佗等将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直开辟到后世越南那一带。秦朝灭亡后,赵佗和那五十万秦军并未返回中原,而是留在了南越,还创立了南越国。南越国直到公元前112年,才被汉朝所灭。
可以说那里还有着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矿产资源,刘备若是取了那里,足以和江东相抗。因为韩玄的战略太过分散,在辽东、倭岛、夷州都要进行大规模开发,而这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江东如今已非常空虚。
江东连自保都很吃力,更不要说对外用兵了。陈武身系防备曹操的重任,而韩玄又要主持改革,科举制虽然推行下去了,但三省六部制推行却遭到百般阻拦。因为当今天下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天下,韩玄贸然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自然引起士族中那些忠于汉室的老臣的反对。
这个时候,韩玄想起了高顺,如今遏制刘备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韩玄答应过高顺,只要吕布在曹操那里,便不让他参与对曹操的大战。而高顺在吕布麾下时,曾经率陷阵营屡次击败刘备,让他去对付刘备再合适不过。韩玄于是任高顺为平南将军,步骘为辅,遏制正在快速扩张的刘备。
韩玄正在为今后的战略犯愁,徐庶、鲁肃等人在外负责科举及新政之事,韩玄身边连个能商议的人都没有。
这时韩兴走进屋来拜见韩玄,韩玄欣慰一笑,在徐庶、王粲的教导下,韩兴如今已然成为一个聪敏好学的少年。
韩兴望见韩玄心力交瘁,问道:“父亲想必近来公务繁忙,父亲一心为公,亦需保重身体啊。”
韩玄点头应道:“新政方推行,事无巨细我都须亲自过目,以免各郡县公府有所疏漏。士族本就对新政不满,为父若是向他们妥协,则新政不久便会毁于一旦。”
韩兴走上前来给韩玄捶了捶背,一边按摩一边说道:“孩儿素知父亲辛苦,愿请分担一二。父亲久未归家中,母亲无比思念,还望父亲能回家多陪陪母亲。”
韩玄拍了拍韩兴的手,笑了笑说道:“兴儿懂事了。不过你年纪尚浅,还是以学业为重。你与婉清课余之时,替为父好生照顾你们母亲。待得政局平稳之时,我一定好好补偿你们。”
却见韩兴根本不买账,吵着闹着让韩玄休息。韩兴说道:“父亲十一岁便能带兵剿灭山贼,孩儿亦能做到。孩儿自小便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大将军,请父亲让我从军,就算从一普通兵卒做起亦无妨!”
韩玄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韩兴少年意气,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生气。韩玄心说:“你老子我可是穿越者!来这世界之前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多了二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学识,是你能比的吗?”
韩玄摇摇头道:“战场凶险,不是儿戏!你初次带兵侦察曹营,乃侥幸归还,休得夸口。且如今江东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来的山贼让你去剿?”
韩玄说的没错,江东境内的山贼基本都被拿来练新兵了,哪里还有人敢啸聚山林。而山越人也被贺齐、周鲂等人打得没脾气了,全都走出深山当普通百姓了。
韩兴缠着韩玄,要他回去和黄舞蝶好好过几天清闲日子,韩玄只好起身说道:“也罢,我就休假几日,回去陪陪你母亲与你姐姐。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你去走访一番,看看新政成果如何。”
韩兴送韩玄上了车驾,韩玄径直回建业去了。韩兴则与黄叙、陈修去了那个耒阳县实地考察去了。
却说庞统自从赤壁献连环战船之计后,便留在了江东。后来鲁肃向韩浩举荐庞统,韩浩见庞统形容古怪,心里顿时对庞统提不起来好感。
韩浩于是问庞统道:“先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庞统答道:“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韩浩又问庞统:“汝之才学,比子信如何?”
庞统笑道:“某之所学,与楚侯大不相同。”
韩浩乃是护弟狂魔,见庞统言语对韩玄有轻薄之意,心中更不高兴了,于是对庞统说:“先生且退。待有用先生之时,却来相请。”
庞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问道:“将军何不用庞士元?”
韩浩不屑道:“狂士也,用之何益!”
鲁肃劝说道:“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使曹操钉结战船。主公想必知之。”
韩浩说道:“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且曹操后又解开连环战船,足见此人言过其实。”
后来鲁肃和陆逊、陆绩等人一齐向韩浩举荐庞统,韩浩才让庞统到耒阳县担任县令。谁想那庞统到任后,却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县中钱粮词讼,都不理会。
这天韩兴来到耒阳县,县丞和县尉都出县城来迎接,唯有县令没来。韩兴便问道:“我奉楚侯之命巡视耒阳县,这县令是何许人也,竟不前来拜见?”
县丞对韩兴说此县县令名叫庞统,他上任后将耒阳县事尽数废弃。
韩兴怒道:“竖儒焉敢扰乱法度!廖县丞,速将此人带来见我!”
廖县丞无奈说道:“庞县令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
韩兴大怒,对黄叙说道:“黄叙,你带人去将其擒来!”
黄叙犹豫了一下,对韩兴说:“吾闻庞士元乃高明之人,与诸葛亮齐名,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
韩兴于是进了县城,到县府正厅上坐定,教县令来见。庞统衣冠不整,扶着额头大醉而出。
韩兴怒斥庞统道:“吾伯父以汝为人,令作县宰,汝焉敢尽废县事!”
庞统笑道:“公子以为吾废了县中何事?”
韩兴反问道:“汝到任之后,终日在醉乡,怎么会不废政事?”
庞统傲然道:“量此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公子少坐,待我发落。”
庞统随即唤来小吏,把近些时日所堆积下来的公务,都取来剖析决断。小吏们纷纷抱案卷上厅堂,诉词被告人等,环绕厅堂跪在台阶下。
第十六章 西征张鲁()
只见庞统一边手中批改案卷,口中发号施令,耳朵听着堂下原告、被告的陈词,曲直分明,没有分毫差错。百姓都叩首拜伏,以为庞统是神人。
不到半天,庞统将县中两个月积累下来的公事全部处理完了,庞将笔扔在地上问韩兴道:“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刘备,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韩兴大惊,连忙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庞统面前拱手说道:“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父亲处极力举荐。”
庞统笑道:“何劳公子举荐,统受命于此县任职,乃为观望楚侯为人耳。”
这时韩兴身旁陈修问道:“庞统先生既有大才,何不参加科考?若能考取状元,则先生之名更盛耳。”
庞统仰头大笑道:“楚侯此制虽善,然尚有些许不足。我庞统自有真才实学,何须参加科考?”
庞统将司马徽写的推荐书拿了出来,韩兴看过后惊问道:“先生初见吾伯父时,何不取出?”
庞统傲然道:“若便将出,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
韩兴大喜道:“若非我今日奉父命来此县,险失一大贤也。”
韩兴于是请庞统上了自己的车驾,一起回到建业。韩兴留庞统在馆驿住下,先回家中面见韩玄。
韩玄正和黄舞蝶、韩婉清逗着她们刚养的小狗,韩玄想起当初他在长沙遇刺时,救过自己的那条白狼王。它应该就是当年区星之乱时,黄舞蝶养的那条存活下来的一只小狼。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狼作为狗的祖先,也是通人性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