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接着问道:“韩公子如何看当今朝局?”
韩玄心说你们古人这么关心国家大事,那我就透露点给你好了,于是说道:“当今十常侍乱政,其父兄子弟多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加之连年旱灾、蝗灾、瘟疫等,民不聊生,加入太平道者近百万。玄可预言,太平道教众必于本月揭竿而起!其中头裹黄巾,称作黄巾军!乱世将至,英雄四起。有人称王造反,有人为寇作乱。大丈夫生于世,当带三尺剑,扫灭叛逆,匡扶汉室,立不世之功!”
韩玄说得激情澎湃,看到荀彧却仍面无反应,有些失落。荀彧其实被他说得有些心动了,只是天下未真正大乱,他相信大汉朝廷能够将黄巾起义镇压下去。他之前与一人结识,那人文治武功皆是人中翘楚,反观韩玄年纪尚幼不够持重,自然不在他选择之列。
韩玄若是知道那人便是曹操曹孟德恐怕会大跌眼镜,没想到曹操这么早便与荀彧认识了,他穿越来还是引起了蝴蝶效应。
韩玄见请不动荀彧,虽心有不甘,想到黄巾起义即将爆发,四处战乱,苏巧儿路上可能遇到危险。便和荀彧、钟繇告辞,带着杨雄、董平上路了。在他们走后,钟繇看着韩玄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
第34章 黄巾起,天下大乱()
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三月五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城准备,另一方面数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的弟子唐周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于二月发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时人谓之“黄巾贼。”
就在韩玄等人走后没几天,颍川郡颍阴荀府,一名文士进门朝荀彧拜道:“叔叔,果真如那韩玄所料,张角反了。其众皆头裹黄巾,攻略郡县,一时间天下战事四起!”
荀彧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想到这韩玄年仅十二岁,竟有未卜先知之能。荀彧对来人拱手道:“公达,乱世来了。颍川四战之地,容易受到侵略,我让你劝说家主将宗族迁往南方之事可成否?”
那文士正是荀攸,虽年长荀彧几岁,却是荀彧同祖之侄。荀攸眉头一皱:“未成,家主言宗亲不舍离开故土,故未应允。”
“只好命人勤加操练家兵,加强防守。以备黄巾贼来攻。唉~”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长社县钟府,钟繇望着门外欲来的风雨,叹道:“要变天了。也不知他日后能有多大作为,我倒是很期待。”
韩玄带着董平杨雄及一百骑兵行至襄城郊外时,只见一群头裹黄巾、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的农民朝他们迎面走来。
韩玄对杨雄说道:“不好,黄巾军!快让家兵们绕过去。”韩玄记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的首领是波才,这波才有些本事,还曾击败了汉将朱雋。而且看对面黄巾军有上千人,韩玄他们只有一百来人,能避免冲突尽量避免。
董平和杨雄传令一百骑兵绕道,不想那群黄巾军停了下来。为首一黑壮汉子朝韩玄大喊道:“止步!你们是何人?”
韩玄摆出一副笑脸道:“壮士,我等都是逃难来的农民。”
那黑汉笑道:“休要诓我,哪个农民似你这般细皮嫩肉的,还能有这么多随从?”
黑汉旁边一个瘦小个子道:“大哥,他们这些马都是北地的好马啊!”
黑汉眼睛上下打量着韩玄:“我看你倒像是地主家的小少爷!”他刚说完,只见那些黄巾军全都用带着敌意的眼光看着韩玄。
韩玄看着他们额头上留下了冷汗,忙对黑汉道:“壮士饶命,只要壮士肯放我等过去,我日后定有重谢。”
黑汉看到韩玄一脸怂样,大笑道:“你们这些豪强地主平日里欺负我们穷苦百姓欺负惯了,耍各种手段骗取我们的田产,甚是可恨。你这无胆小儿,就算我答应放了你,你也得问问我这些兄弟们答不答应!”
“不答应,不答应……”一千多黄巾军齐声大喊出来的声音震天。黑汉身旁的瘦小个子更是附耳对他说道:“大哥,不如让他们交出马匹,再杀了他们。将这一百多匹好马送与波才大渠帅,渠帅一高兴一定会重赏大哥!”
韩玄看他们窃窃私语,对那黑汉道:“壮士饶命啊!我胯下这匹烈马是千里马,我见壮士英武不凡,便将此马赠与壮士如何?只求壮士饶了我等性命。”
黄巾军众人见韩玄一副求饶的样子,都仰头哈哈大笑。韩玄对那黑汉道:“此马甚烈,壮士且上前来,我教你驾驭此马。”
黑汉便和瘦小个子走到韩玄马前,黑汉刚要细细观赏宝马,韩玄突然发难。韩玄双脚一蹬马镫,双手使劲一扯缰绳,座下“麒麟”宝马猛地抬起前蹄踢向那黑汉面门,那黑汉直接被踢翻在地,口鼻中血流不止。
瘦小个子张大嘴巴刚要大声呼喊,却被董平一枪刺穿了喉咙。韩玄拔出佩剑,指着前方乱作一团的黄巾军,朝身后一百骑兵大喊道:“兄弟们!随我杀出一条血路。”
韩玄左手扬起马鞭狠狠一抽马屁股,胯下“麒麟”宝马吃痛,撒开马蹄朝着黄巾军狂奔而去。韩玄马快,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韩玄手中长剑横握,借着马力直接掀翻几名黄巾军。不过阻力也使韩玄慢了下来,韩玄变砍为刺,当场刺死了两名黄巾军。董平杨雄随后也终于跟了上来,将靠近韩玄的黄巾军一一斩杀。
韩家骑兵见他们的公子如此英勇,当即也纵马杀来。这一百多骑兵都是韩玄从韩府骑兵中挑选出的精锐,他们所持铁刀是韩玄之前命蒲松带铁匠铺的伙计特制的。
这种刀刀身窄而长,不仅节省铁的用量还利于骑兵在马上斩劈。因为韩玄只有蒲松他们这一个铁匠铺的人,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铁矿稀缺,铁的产量少,价格昂贵,故只生产了一百多把。
而黄巾军由农民、山贼组成,大部分是农民,好一点的拿铜刀、铜矛,大部分拿的还是锄头镰刀,甚至连武器都没有。韩玄所带这一百骑兵横刀冲来,在这一千多黄巾军中撕开一道口子。
这群黄巾军本来是从附近乡里刚刚聚集起来要与波才会合的,谁想到半路遇到韩玄带着的一百多骑兵。他们被这些骑兵突袭的一股威势震慑住了,加上他们的小头目被斩杀,指挥混乱,不少人吓得闪开,顿时给韩玄他们让出一条道来。偶尔有些不识相的来拦道,都被董平、杨雄斩杀了。
韩玄带着骑兵从这群黄巾军中冲杀出来,立即让杨雄、董平收拢人马准备继续前行。
董平杀得兴起,见韩玄要走,问道:“公子,这群乌合之众已然乱作一团,何不一鼓作气击溃他们?”
杨雄斥责道:“董平,公子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我何必多问!”
韩玄将手中佩剑回鞘,说道:“这群黄巾军虽兵器落后、战力不强,但毕竟人数众多。我们只有一百骑兵,都是精锐,都拼光了我日后还有什么底牌?再者他们是去与其主力会合的,若是黄巾主力大批人马赶到,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杨雄赞叹道:“公子果然深谋远虑。”董平只好不说话,聚拢了人马随韩玄朝南方疾驰而去。
韩玄却是在想,黄巾军大部分都是农民,只是被太平道蛊惑才作乱的。韩玄是地主家的儿子,可自己前世却是个地道的普通小老百姓,深知平民百姓的疾苦。这些黄巾军若不是被大汉朝腐败统治压榨得连饭都吃不上,怎么会跟张角起来造反。
韩玄等人一路来到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命人清点了伤亡,这一百多骑兵在一千多人的黄巾军中冲杀,只阵亡了十多名,果然兵贵在精不在多啊。
韩玄望着远方,充满血丝的眼中透着担忧。整个中原大地都陷入了战火,他不知道苏巧儿现在身在何方,有没有遇到危险。“苏巧儿,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韩玄歇了口气便上马和董平杨雄又上路了。
第35章 凤雏现在还只是个雏儿()
光和七年三月,汉灵帝刘宏封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慎侯。统领左右羽林军及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营的将士,何进驻扎在京师驿马车的总站都亭,守卫着京师的安全。
汉灵帝又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雋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征集全国各地精兵,四万多人,讨伐黄巾军。
皇甫嵩、朱雋前往讨伐颍川郡黄巾军。走到半路上,两人分兵,各自率领一军,找了对手交战。
朱雋遇上了颍川黄巾军的波才,结果朱雋吃了亏,军队被击败。皇甫嵩只得率领着孤军,驻守在长社,固守着县城,以待反击。
南阳,黄巾军“神上使”张曼成在刚得到马元义事败被捕于洛阳车裂的消息时,就率众在南阳起兵了。短短十天,他就聚拢了上万黄巾军,一路攻拔县城并沿路将前来会合的太平道信徒和山贼收入队伍,已经壮大到几万人,攻到了南阳郡治所宛城城下。
宛城城墙上,一名内穿官服外套甲胄的中年男子杵着佩剑伫立在城头。他的佩剑上已经沾满了鲜血,握剑的手在不断发抖。他就是南阳郡守褚贡,此刻褚贡望着城墙下如黑压压的黄巾士卒,脸上写满了沧桑。
守城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这已经是黄巾军第五次攻城了。城头上堆满了尸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浓浓的恶臭味。更糟糕的情况是城内的百姓数次要求出城逃命,都被他拒绝了。城门一开,黄巾军便会攻入城中。
眼下城门口堵满了百姓,人声鼎沸,苏巧儿就在其中。苏巧儿自出走时,从河内郡一路沿着之前随韩玄而来的路线返回。进了宛城后正碰上黄巾军攻城,城门紧闭禁止百姓出城,她已经被困在宛城几天了。
“褚太守,你就开门让我们出去逃命吧!”
“是啊,我孩子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褚贡看着聚集在城门内的嚷着要出城的百姓,眉头紧蹙,朝廷的援军再不来,南阳就要失守了。褚贡朝他们大喊道:“父老乡亲们,不是贡不肯打开城门。一旦开了城门,贼人必将攻进城来,城中妇孺老幼便会被贼人所害啊。”
百姓们将信将疑,接下来几天褚贡都是一样的说辞,城中人心惶惶,粮食也吃光了。一时间饥饿、惊恐笼罩着宛城,聚集在城门前的百姓越来越多,终于城内的百姓忍不住了。
“大家别听他的了,他和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一路货色,只想着保住他的官位。黄巾军和咱们一样都是穷苦百姓,杀的是贪官污吏,我们出城他们绝不会为难我们的!”人群中有人喊道。
“是啊,大家和他们拼了!”
“和他们拼了,打开城门!”人群中不断有人附和道。
城内的百姓发生了哗变,褚贡忙派兵士镇压,偏偏此时黄巾军又来攻城,城中本就只有两千兵士,防守城墙已然很吃力。终于看守城门的士卒被变民所杀,城门大开!
一时间城外的黄巾军如潮水般涌入城门,城内的百姓惊慌地拥挤着往城门口跑去。不少人被踩踏致死,黄巾军们不断砍倒拦路的百姓冲上城墙。
守城兵士不断被涌上城墙的黄巾军砍杀,血流成河。褚贡拿着剑奋力地斩杀了几名黄巾军,然而黄巾军太多了,一名黄巾士卒从他背后朝着他后脑勺一锄头砸下。褚贡挨了个正着,站立不稳,身体摇摇晃晃,又一名黄巾士卒一刀捅进了他的腹中,他捂着血流不止的小腹倒了下去。
太守褚贡被杀,宛城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苏巧儿骑着白马“踏雪”趁乱逃出了城门。怎奈座下白马太过显眼,引起了黄巾军的注意。
“站住,别跑!”黄巾军在后面紧不舍。
苏巧儿骑着马一路跑到了郊外,一连饿了几天,马也几天没吃草料。白马“踏雪”终于累得卧倒在地,苏巧儿被摔在了地上,后面的几名黄巾士卒也追了上来。
“哟,还是个小美人!来让大爷们快活快活。”几名黄巾士卒猥琐地笑着走向苏巧儿。
苏巧儿吓得坐在地上连连后退,哭喊道:“你们别过来,别过来……”苏巧儿抹着眼角的眼泪,摸到身后的一块石头,拿起来就要砸向自己的脑袋。
下一刻,她却看到一名黄巾军张大了嘴巴,一支箭从他后脑勺射进去箭簇穿进他的口中,当场倒在了地上。另外三名黄巾军吓得待在原地,又有三只箭同时射来,三人同时后背中箭倒地。
苏巧儿惊讶看着眼前的场面,丢下了手中的石块。看向来人道:“黄伯父,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黄忠,只见黄忠又挽弓搭箭,对着一名逃跑的黄巾士卒射去,一箭射穿了他的头颅。
黄忠收起弓道:“南阳境内黄巾贼四起,我带着夫人和叙儿准备去荆南避难,恰巧路过此地。我见到你被贼人追赶,便来搭救。倒是你,你为何没与韩公子在一起?”
苏巧儿哽咽着说道:“我……我不想再拖累他了。”
黄忠见苏巧儿有气无力地答话,从包裹里拿出一块糗(麦饼)递给她。苏巧儿一把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麦饼很干,苏巧儿噎得厉害,黄忠将盛着水的竹筒递给她。苏巧儿喝了一大口水,捂着喉咙道:“多谢黄伯父救命之恩,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
黄忠摆手道:“举手之劳而已,苏姑娘不必客气。苏姑娘今后有何打算?”
苏巧儿说道:“我打算回长沙,回到我的父母身边。”
黄忠笑道:“如此我们刚巧顺路,待我去接夫人和叙儿我们一同上路。”
韩玄带着董平杨雄从颍川一路绕到南阳郡境内,四处打听苏巧儿的下落。逃难的人哪有心情管这些,都是敷衍一句就逃走了,韩玄只得命家兵们抓着逃难的人过来问。韩玄得知南阳郡城宛城已经被张曼成攻陷,四处都是黄巾军,心里很是焦急,生怕苏巧儿出什么意外。
韩玄这天又抓来了一家三口,韩玄问道:“你们是从宛城逃出来的,你们可看见一名骑着白马的女子,十二岁左右,很漂亮。”
这对父母看到侍卫在韩玄左右的董平杨雄凶神恶煞的样子,惊恐地看着韩玄:“公子不要杀我们,我们真的没看见啊!”
那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失声痛哭,只见那小孩露出头来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道:“爹,娘。我们明明看到了啊,我们路上遇到的那个大姐姐不就是牵着白马吗,他还和一个中年男人一起走的。”
韩玄心下一喜,还是小孩子不会撒谎,摸着那个小男孩的头问道:“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几岁了?”
小男孩笑呵呵地答道:“我叫庞统。年方五岁。”
韩玄一脸震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难以相信眼前这个五岁的小男孩竟然是凤雏庞统,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不过他目前还小,没有才学,韩玄若是留下他可能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第36章 人生大喜大悲来得太快()
韩玄笑着问道:“庞统,你可看到那位大姐姐朝哪里去了?”
庞统指着远处答道:“他们朝着那里……呃,是襄阳去了。”
韩玄心道,苏巧儿果然走的是当初和他一起来的路线。韩玄心中一喜,便让杨雄拿了很多金银来赐给庞统。
庞统的父亲捧着金银道:“公子使不得,我夫妻二人方才隐瞒公子,公子反而重金赐予我们,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韩玄说道:“拿着吧。庞统这孩子我甚是喜爱,就当我资助他的学费吧。你们一定要给他找个好老师,我听说颍川的司马徽先生有大才,你们就去求访他让庞统拜他为师吧。”
庞统的父亲说道:“此事不劳公子费心,我们此次正是要去襄阳投奔家兄庞德公。家兄略通诗书,想来教统儿足矣。”
韩玄一听是庞德公,顿时便放心了,这庞德公也是襄汉之间的隐世高人,原来历史上庞统也是跟着他一起隐居的。
庞统之父刚想邀韩玄等人一起上路,韩玄嫌他们马车太慢,他急于要追上苏巧儿,便先和他们告辞了。韩玄带着杨雄董平等人骑快马往南奔驰而去,庞统之父望着他的背影喊道:“在下庞季,公子可否留下姓名?”
韩玄回头大声答道:“在下韩玄,后会有期!”说完径直骑马离去了,靠在庞季怀中的庞统望着渐行渐远的这个大哥哥,心里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苏巧儿牵着马和黄忠一家来到了襄阳渡口,却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韩玄等人。黄忠跳下马车对韩玄道:“韩公子,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韩玄见到黄忠大喜道:“黄伯父,久别重逢真是缘分啊!对了,你和巧儿怎么遇上的?”
刚寒暄几句,苏巧儿转身就走,韩玄立刻追了上去。苏巧儿越走越快,韩玄快步过去牵起她的手一把将她揽入怀中,抱着她轻声在她耳边呢喃:“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了!”
苏巧儿的泪珠落在韩玄的肩膀上,抽泣着说道:“你为何还要再来找我?巧儿乃一贫贱女子,何劳公子千里来追寻。”
韩玄松开她,双手握着她的肩膀,用真挚的眼神看着她:“对不起,巧儿。我一直无法正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之前总是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是你走之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我的脑海中全是和你在一起的回忆,我越是抵触,它们就越是一点点地占据我的脑海。因为我发现你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韩玄眼中忍不住泪光闪闪,接着说道:“我一直克制着这份感情,因为再过几年你到了要出嫁的年纪,我怕到时我不能娶你,给不了你幸福。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