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了!”韩玄坚定地说道,却见田大娘拿着布匹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田大娘的丈夫牛垚沽酒回来了,得知田大娘收留韩玄,便与韩玄攀谈了起来。韩玄说道:“老丈,我欲归江夏,不知老丈可否资助我些船费?”

    牛垚闻言笑道:“这有何难,吾儿牛金在荆州水军中任职,明日我引你去见他。”

    韩玄连声称谢,第二天田大娘让韩玄带上些干粮路上吃,牛垚引着韩玄来到军营中。守卫进了营门,过了一会儿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出来了,他看到牛垚激动地喊道:“爹,你何以至此?”

    “牛金啊,这位公子欲去往江夏,我来托你送他过去。”牛垚拍着牛金的肩膀说道。

第十八章 透支() 
牛金叉着腰看着韩玄问道:“你是何人?去江夏所为何事?”

    “在下韩玄,欲归江东。只恨身无分文,不得渡江,望牛校尉相助。”韩玄拱手朝牛金拜道。

    牛金闻言哈哈大笑:“你怎会是楚侯?哈哈哈~小子,你发烧烧糊涂了吧。”

    牛垚一脸严肃地对牛金说道:“吾儿,区区小事你便帮韩公子一回又何妨?”

    牛金不敢违背父命,只好答应。牛金引着韩玄来到码头的船坞,牛金调来了一艘船,对韩玄说道:“汉江那头可就不归我荆襄管了,你自己保重。”

    韩玄登上船,拜别了牛金他们一家,他们一家子都是自己的贵人啊!韩玄谨记在心,准备日后报答他们。

    船在江上行了几日,韩玄身上的干粮也快吃完了,船夫驾着船沿途走走停停,下来买些东西补给。韩玄却是没钱买,他穷怕了,现在才知道没钱寸步难行。

    好在总算撑到了江夏,江上驶来一艘船队,船夫见是军船想绕过去。韩玄连忙对船夫说道:“船家,靠上前去。这是我部下的船!”

    船夫将信将疑,将船驶近船队。艋艟上一员身披黑甲的将领站在甲板上,他的副将指着韩玄他们的小船说道:“将军,快看!那有只民用小船径直望我大军船队驶过来。”

    只见那人站在船上朝那将领喊道:“喂~甘将军,我是韩玄!”

    甘宁开始还有些疑惑,等韩玄所乘的小船靠近了,甘宁认出了韩玄。甘宁欣喜地对部下说道:“传令,速将船靠过去,随我迎接主公!”

    甘宁将韩玄接到艋艟上,朝韩玄拜道:“主公,你为何会在此处?”

    韩玄想起自己这段时间遭受的苦难,百般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韩玄一扫脸上的阴霾对甘宁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兴霸,船上可有粮食,我饿了!”

    韩玄饱餐了一顿,还没从乞丐到一方霸主的落差中反应过来,又拿起了一个苹果啃些吃。韩玄边吃边说道:“杨龄这苹果种得不错!等到了长沙,我要重赏他。”

    “主公,杨龄将军他……战死了。”甘宁提醒道。

    韩玄却是苹果核都拿不稳了,问道:“何时的事?”

    甘宁叹道:“就在主公被擒之前,主公忘记了?”

    韩玄摇了摇头,对甘宁说道:“兴霸,你镇守江夏辛苦了。明日我要赶回丹阳,你安排下人手护送我回去吧。”

    甘宁旁敲侧击地问道:“主公,主母他尚在长沙,可否接她一同回去?”

    韩玄惊异道:“巧儿?她如何到了长沙?”

    “主公,是你强欲休妻。还惹得黄老将军兵谏,这些事你都忘了?”甘宁说道。

    韩玄摇了摇头,甘宁说:“此乃主公家事,宁不便多言,具体事宜还请主公自与主母询问。”

    韩玄便先去了长沙,杜袭和韩玄主臣相见,也不禁感慨良多。杜袭拭泪说道:“主公稍待,我尚有些军务处理。”

    韩玄这才知道长沙西部地区已尽落入刘度之手,而这正是韩玄一手造成的。韩玄无比失落,又问杜袭道:“我夫人可在长沙城中?”

    “主母自从主公身陷敌营后,便返故乡了。”杜袭回道。

    韩玄闻言连忙让人备好了车马,往罗县赶去。韩玄找到黄舞蝶家的旧宅,里面空无一人。韩玄又跑到她父母坟前,只见一名身穿黄衣的女子正在焚香祷告。

    韩玄止住脚步,看着她憔悴失神的面容泪水不禁涌上了眼眶,他朝她喊道:“巧儿,我回来了!”

    后者闻言猛然回头,看到韩玄刘这样站在她身后,抹着眼泪扑向了韩玄的怀里。黄舞蝶失声痛哭了起来,他称呼自己为“巧儿”,而不是“舞蝶”,说明他的夫君韩玄是真的回来了。

    “夫君,你可算回来了。我于父母坟前日日祈求,总算是如愿了。”黄舞蝶擦了擦眼泪,小鼻子哭得通红。

    韩玄抱着她说道:“之前的事我都听说了,没想到我居然如此对你。我真不是个男人!”

    “夫君,你休要如此说。巧儿好不容易盼回夫君,我不会再让你离开我了。”黄舞蝶忍不住又将韩玄搂紧了几分。

    韩玄勾着她的鼻子说道:“好了。我们回家,回家……”

    到了丹阳城,马车在韩府门前停下,韩玄牵着黄舞蝶的手下了马车走进府门。韩浩和杜氏等人都迎了出来,韩玄再度见到亲人们心里很高兴。

    “上苍保佑,让吾儿回来我身旁。吾儿,你受了不少苦吧。”杜氏喜及而泣。

    韩浩带着妻妾和儿女都来拜见韩玄,韩玄许久未见他们,也是十分想念。

    “子信,你平安归来,太好了!”韩浩拍着韩玄的肩膀说道,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不用多说。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扑过来,韩玄顺手一把抱住他。

    韩玄抱着小男孩笑道:“兴儿都长这么大了,为父都快抱不动你了。”

    “爹爹归来可给兴儿带些什么玩具了?”小韩兴扯着韩玄的脸问道。

    韩玄摸着韩兴的小脸蛋宠溺地说道:“你个小淘气鬼,我不在的日子里,你可曾好好孝顺母亲和祖母?”

    韩玄一大家子欢欢喜喜,却见一年轻美貌的女子走上前来,欣喜地朝韩玄喊道:“玄哥哥,你回来了。妾好生思念你啊!”

    玄哥哥?不是只有董婉这样称呼自己吗?韩玄打量着那女子问道:“你是何人?”

    “她是你后妻步氏。”韩浩说道。

    步练师虽然打扮得比黄舞蝶更美上几分,韩玄却不正眼相看,只说道:“我不认识什么步氏,我只有巧儿这一位夫人,她是我的结发妻子!”

    步练师无比震惊,她自问没什么对不起韩玄和黄舞蝶的地方,为何韩玄会如此对她?步练师愣在了那里,黯然失神地走开了。

    “玄儿,你怎可如此对待她。师师毕竟进了我韩家家门,是我韩家的人了。”杜氏倒是很维护步练师。

    韩玄不再多说,只与黄舞蝶带着孩子们去玩耍了。韩玄来到别院,见步练师坐在房中独自伤心,别院中走来一群浓妆艳抹的女子,她们莺莺燕燕地争相说道:“楚侯回来了,奴家对楚侯可都思念成疾了呢?”

    “你走开,你将我要说的话都说了。”

    “……”

    韩玄无比头大:“你们都是何人?”

    “妾等皆是楚侯的妾侍啊!”

    韩玄怒吼道:“滚,都给我滚!”

    韩玄无比反感,那个人竟给自己纳了十多名妾侍,韩玄将小妾们全部赶走。韩玄走到步练师床前坐下说道:“对不起,我知道你可能不信,我是真不记得你了。既然你已经嫁给了我,便在府中继续住下去吧。”

    韩玄留下一块玉环便离开了,对于步练师来说这种冷落比赶她出家门还让她难受,只是韩玄不知。

    韩玄又变回那个专一的人了,一惯宠着黄舞蝶,虽然她也经常劝韩玄雨露均沾,韩玄却将万千宠爱集于她一身。韩玄和黄舞蝶一番云雨后,躺在床上喘着粗气,自己的身体是怎么了?

    难道自己是真的老了?不,韩玄联想起自己那么多小妾,还有历史上那个韩玄经常逛青楼,定然将自己这副身体掏空了。韩玄忍不住仰头大吼:“韩玄,你还我幸福!”

第十九章 养精蓄锐() 
零陵郡城刘府,刘度躺在床上,望着面前仙风道骨的老道说道:“多谢左仙师相救,左仙师既有神通,何不留下来助我夺取天下?”

    左慈抚着白胡子笑道:“我乃修道之人,无心追逐名利。此番救你,亦是看不过那些人的做法,我还欲去往韩玄那里。”

    “先师去韩玄那里作甚?”刘度还欲挽留左慈。

    左慈笑着说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韩子信!”

    刘度和诸葛亮在原地一头雾水,却见左慈早已如风一般出了门去。

    韩玄变回了原来的那个韩玄,韩浩也就放心地将江东大权交还给他了。韩玄每日被搁置下来的繁多的政务压得脱不开身,黄舞蝶却频频来探望,撩得他欲火焚身。

    也不能怪她,小别胜新婚,韩玄强压着涌上来的冲动,都怪那个纨绔子弟将这副身体玩坏了,韩玄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真要肾透支了。至于步练师,韩玄更不可能去临幸了,且不说她是那个人娶来的,自己这副身体也支持不住啊,早晚会被榨干。

    忍住,忍住!韩玄,你要学会禁欲。韩玄笑着拍了拍黄舞蝶的肩膀说道:“巧儿,我近日公务繁忙,有心无力,苦了你了。”

    这时,门外卫士进来禀报,说夷州那边派人回来了。正好打破了韩玄和黄舞蝶尴尬的局面,韩玄让黄舞蝶先下去,听来人禀报。

    来人将吕岱的书信呈上,韩玄看了看,原来吕岱已经将夷州北部地区都纳入了他的管辖范围。吕岱仰仗强大的军力帮助马卡侬部落打败了周边强大的赛德克、辛基夷等部落,玛卡侬部落酋长阿斯卡协助吕岱管理这些战俘。

    这些土著人见到昔日在他们面前如同弱鸡的玛卡侬部落,如今穿上了和大汉军队一样的铜甲、铁甲,战斗力不知道翻了多少番。他们又被汉朝的文化所吸引,茶叶、丝绸、高大的海船等等先进的东西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吕岱将军中但凡识字的兵士都叫来教授这些土著人学习汉话,甚至连说得一口蹩脚汉话的阿斯卡都当起了教书先生。显而易见,吕岱这是人手不够啊!

    因此吕岱向韩玄请求从大汉疆土内迁移大量移民到夷州,使汉人和高山族人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学习,也能加快对高山族人的汉化。

    韩玄与吕岱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对汉文化的包容性十分自信,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多少戎狄蛮夷被汉文化同化。甚至那些戎狄建立的朝代,统治者也主动要求学习汉人的文化。

    江东兵戈未息,人口增长还是不够快,土著人也是重要的人口资源。韩玄索性下令在夷洲建立夷州刺史府,任命吕岱为夷州刺史,建立劝学、典农、兵事等各类的机关,领导军民对夷洲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韩玄命来人休息几日后,便星夜赶去东冶港口,乘楼船将韩玄的政令下达给吕岱。东南沿海多台风,韩玄又传书给虞翻、贺齐,令他们在沿海地区的港口修建避风港。同时派出兵士开发南海的那些小岛,占领那些小岛,也方便大陆夷州来往船只停靠补给。

    吕岱领导军民日夜不停地建设着夷州,一座座城镇在夷州上落成,汉军和土著人一起开垦着土地。他们修建起了庄园和栅栏,用火把和兵器将野兽赶进深山,韩玄让张仲景派去的医疗特遣队深受当地人的爱戴,他们用先进的医术帮助很多人战胜了病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夷州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夷洲民众也渐渐的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渐渐地走向了富足和稳定。他们真切的感受着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于刺史大人和大汉天子由衷地感激和尊敬。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崇敬的大汉天子只是汉朝小小的一个右将军而已。

    韩玄转而将眼光收回到江东,江东看似地广人稀,实则山川河流湖泊纵横,耕地大多数掌握在江东那些世家大族手中。而新开荒的土地很多被这些世家大族所兼并,随着人口的增长,还是有很多百姓分不到田地。于是产生了很多的流民,流民一多,社会就不稳定,不利于统治。

    韩玄在各地开设的学宫大部分也都是士族子弟入学,寒门子弟能入学的与之相比还是很少。汉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察举制一直是韩玄的心病,各州郡通过举孝廉选拔当地的人才入仕,虽然能甄选出一定的人才,但在士族的势力影响下,选拔的大部分是士族子弟,而很多有才学的寒门子弟却无法做官。打个比方,士族的子弟做官后,他们的后代继续做官,长此以往那江东的政局永远也不会变。

    “士族?世家大族?”韩玄反复念叨着,他仍旧举棋不定。

    “怎么了?看你一副愁眉莫展的样子。”陈武走进门来,韩玄拿过板凳让他过来坐下说。

    韩玄对陈武说道:“江东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士族掌控朝堂,世家大族掌控土地。我江东若不往外扩张,最终会影响我们在江东的地位!”

    “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吗,这军权不是还掌握在我们手上么。枪杆子底下出政权!”陈武倒了一碗茶一口喝完,笑着对韩玄说道。

    韩玄摇头长叹:“士族和世家大族根基太深,动了哪一个都会将江东搅得天翻地覆。改革必然会有阻力,只是如今我又很依赖他们。。。。。。。”

    “那就改革,我第一个支持你!我看谁敢反对新政。”陈武拍拍胸脯说道。

    韩玄当然也知道改革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但他缺少一个助他变革的人。韩玄对陈武说道:“这事难啊,我要主持变革,这变革的具体内容还需要与人商榷,此人必须深谙朝政积弊,有大刀阔斧的行事方式。还有执行新政的人才,要仔细甄选,不能像王安石变法那样由于用人失误导致政策走样。还有。。。。。。。。。。。”

    韩玄和陈武一番长谈,陈武听得脑壳疼,他长叹一声说道:“说到这人才,我倒是想起一个人,徐庶!”

    韩玄思虑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徐庶更擅长军事,且负有镇守桂阳的重任,韩玄还委托他担任韩兴的老师,他实在是忙不开。陈武又说起一人:“石韬,石广元。他怎么样?”

    “等等,你说谁?石广元!他人在我江东?”韩玄惊问道。

    陈武点着头说道:“是啊,他是徐庶的好友。之前徐庶来向你举荐他,你让他担任典农校尉。。。。。。。”

    “哎呀,这可真是屈才了。”韩玄忍不住想给自己两耳光,得知石广元欣然接受典农校尉的任命韩玄也是微微有些惊讶。人家果然是高士,不在乎官阶大小,只求能为民做实事。韩玄暗暗决定,这个石广元就是自己变法的不二人选。

    “对了,我此次来,还带来了曹操那边的消息。”陈武的话将韩玄拉了回来。

    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亲率大军直指邺城,起土山、挖地道、向邺城发动猛攻。袁尚谋士审配镇守邺城,见曹军来攻,指挥将士固守待援。四月,曹操见邺城一时难以攻下,留曹洪继续攻城。曹操自率兵攻下毛城,毛城守将尹楷为许褚所斩,袁军上党粮道被断。

第二十章 远征辽东() 
韩玄叹道:“曹操还是如此强大啊,看来这冀州不久就要落入他手上了。”

    “倒也不至于那么快,曹操派张辽、张绣引军三万攻打邯郸,邯郸守将麴义率其麾下先登营大败张辽等将一阵。不过随即为张辽伏兵杀败一阵,双方各有胜负。”陈武说道。

    “这麴义是个人才,昔日袁绍仗着他麾下的先登营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他现在没像历史上那样功高震主被袁绍所杀,有他在也够张辽他们喝一壶的了。不过这颜良、文丑也没死,为什么没听到他们的消息了?”韩玄突然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

    陈武也觉得奇怪:“袁绍死后,颜良、文丑既没有投靠袁谭,也没投靠袁尚。他们二人仿佛从世间蒸发了一般。”

    “先不管他们,麴义面对的是曹操和他麾下一大半谋士武将,冀州落入曹操之手只是早晚的问题。我们要快些准备了,养精蓄锐,发展人口和生产,操练兵马。以备曹操大军南下!对了,我已经和刘度、刘备达成了盟约,共同防备曹操!”韩玄从身上掏出一块已经残破的绢帛,即使他落难街头时都牢牢保管着它。

    “你是说以不变应万变,等着曹操率大军南下与我们决战?”陈武问道。

    韩玄将思虑良久的计策和陈武说了出来:“曹操北征,有一处地方他必然不会去征讨。”

    陈武问是哪里,韩玄站起身来指着座位后方悬挂的大地图,指着幽州以东的地区说道:“辽东!”

    陈武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要去辽东,还是绕不过曹操啊!”

    却见韩玄长笑一阵,陈武恍然大悟道:“你是说走海路,派海军去占领辽东?”

    陈武也笑了,他差点被代入到古人的思维中去,忘了他们江东拥有强大的水军和海军。江东的战船如今多达数千艘,楼船等海船也不少,既然已经占领了夷州,那辽东如何取不得呢?

    韩玄端详着地图,说道:“这次行动可谓是开辟第二战场,我海军先占领三韩之地,静观公孙度与曹操动静。”

    陈武听完早就热血沸腾,他本就对棒子没好感,这次跨海远征棒子国的祖先,他欢喜地站起来望着那块半岛,对韩玄说道:“让我去吧,我要打得棒子们哭爹喊娘!”

    韩玄摆摆手:“此次行动我有更适合的人选,徐荣!”

    “徐荣是会带兵,可我去不是更好。”陈武表现得像个愤青,这次作战可谓是扬我国威,他自然想去。

    韩玄解释道:“那辽东太守公孙度是当年徐荣推荐、董卓任命的,徐荣与他又是同乡,如今我派徐荣前去岂不更好?”

    韩玄于是便亲自与陈武去往吴郡,去见徐荣。

    就在韩玄计议远征辽东的时候,北方大地大战还未停歇。袁尚进攻盘踞在平原的袁谭,他得知曹操已攻破尹楷,大军围困冀州,于是亲率大军回救。

    部将马延说道:“从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从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营,必解围也。”

    袁尚听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