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氏对韩浩说道:“昔日玄儿与鲁肃兄弟相称,以为股肱。今其所言必与玄儿相合,你姑且听之。”

    韩浩因此决定不送人质,恰逢陈武从长沙赶回来,陈武拿着信笺对韩浩说道:“镇南将军,有我大哥消息了。”

    韩浩看完信说道:“子信言刘度今与江东休战,让我主持大局,劝课农桑,恢复生产。还有让我照顾好母亲和弟妹她们……就这些?”

    陈武早就看了信,心里已经有底了,这字迹是他好兄弟的字迹。那个纨绔子弟韩玄写不出这手好字,只是韩玄为什么信中只随便交待了几句便不说了呢?

    且说袁谭、袁尚得知曹操撤兵,于是便大相庆贺。袁谭请求其弟袁尚增加自己所部兵员,更新军器铠甲,乘曹操退兵之际追击。袁尚怀疑袁谭有二心,便拒绝袁谭所求。

    袁谭怀忿在心,与谋士郭图、辛评商议说:“我为长子,反不能承父业;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实不甘。”

    郭图说道:“主公可勒兵城外,只做请显甫、审配饮酒,伏刀斧手杀之,大事定矣。”

    袁谭听从郭图之言,正逢别驾王修从青州来,袁谭将此计告知他。王修叹道:“兄弟者,左右手也。今与他人争斗,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安可得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献谗之人离间骨肉,以求一朝之利,愿塞耳勿听也。”

    袁谭大怒,叱退王修,派人去请袁尚。袁尚与审配商议,审配说道:“此必是郭图之计也。主公若往,必遭奸计;不如乘势攻之。”

    袁尚依审配之言,便披挂上马,引兵五万出城。袁谭见袁尚引军来,知道事情泄漏,也即披挂上马,与袁尚交锋。

    袁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袁谭引败军奔往平原,袁尚收兵还邺城。袁谭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来攻。袁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岑璧出阵大骂;大将吕旷拍马舞刀,来战岑璧。

    二将战了十数合,吕旷斩岑璧于马下。袁谭兵又败,再度奔回平原,审配劝袁尚进兵,追至平原。袁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城坚守不出。

    袁尚三面围城攻打,袁谭与郭图商议,郭图说:“今城中粮少,袁尚军方锐,势不相敌。愚意可使人投降曹操,使曹操将兵攻冀州,袁尚必回军救之。将军引兵于后夹击,袁尚可擒矣。若操击破尚军,我因而敛其军实以拒操。曹操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据冀州,以图进取也。”

    袁谭听从郭图之言,问道:“何人可为使?”

    郭图说道:“辛评之弟辛毗,现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为使。”

    袁谭随即召辛毗前来,袁谭修书一封命辛毗星夜去往许见曹操。辛毗便对曹操说袁谭求救之意,呈上书信。曹操看完书信,留辛毗在许都,聚文武计议。满宠说道:“袁谭被袁尚攻之甚急,不得已而来降,不可准信。”

    曹操不以为然,便邀辛毗饮酒,问他道:“袁谭之降,是真降还是诈降?”

    辛毗对曹操说道:“明公勿问真与诈也,只论其势可耳。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加之饥馑连年,天灾人困,无问老幼,皆知其将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若还救,则袁谭袭其后。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疾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国和民顺之地,未可摇动。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愿明公详之。”

    曹操大喜道:“恨与辛佐治相见之晚也!”

    曹操于是尽起大军攻打冀州,亲自率军来救平原,袁尚闻讯立即撤围还邺。袁尚部将吕旷、高翔投降曹操,袁谭偷刻将军印给吕旷、高翔以事笼络。曹操知道袁谭不是真心投降,假装不知道,为庶子曹整娶袁谭之女为妻,对袁谭抚慰有加。

    曹操与郭嘉商议说:“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如之奈何?”

    郭嘉献计说:“可遏淇水入白沟,连接清河,以通粮道,然后进兵。”

    曹操听从郭嘉之计修通白沟,解决了粮食供给的难题,又令袁谭且守平原,自引军退屯黎阳,封吕旷、高翔为列侯,随军听用。

第326章 半渡而击() 
袁尚与审配商议:“今曹兵运粮入白沟,必来攻冀州,如之奈何?”

    审配说道:“可催郭援、高干速与南匈奴攻河东,掣肘曹操后方。发檄使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运粮道,令麹义守邯郸,遥为声援。主公可进兵平原,急攻袁谭。先绝袁谭,然后破曹。”

    原来此前袁尚就派他所委任的河东郡太守郭援,与高干、匈奴南单于呼厨泉一起进攻河东郡。此时呼厨泉得右贤王去卑等部族相助,早已打败了左贤王刘豹,重新安定了南匈奴内部。

    袁尚对呼厨泉许以重利,邀他相助。同时又派使者到关中去,与马腾、韩遂等将联系共同起兵,马腾等人都暗中答应。郭援率军进攻,一路所经过的县城都被攻下或者归降。

    河东郡官员贾逵守卫绛县,郭援猛攻不止,城将陷落时,城中父老与郭援约定:不杀害贾逵,他们就投降。

    郭援答应了,召来了贾逵,郭援见贾逵有些本事,便想让贾逵做他的将领。可是贾逵不答应,郭援便用武力相胁迫,贾逵毫不动摇。

    左右拉着贾逵的衣服,强让他叩头,贾逵厉声叱责说:“吾乃朝廷命官,岂有向贼人叩首之理!”

    郭援闻言大怒:“左右,给我此人拖出去斩首!”

    贾逵的部将都护住贾逵,向郭援求情。绛县的官民们听说郭援要杀贾逵,纷纷登上城墙,高声喊道:“若郭将军背弃誓言,杀害贾大人,吾等宁可与将军拼死!”

    郭援只好把贾逵抽调到壶关,关在地窖里,用马车车轮盖住洞口。贾逵对看守们说:“此间竟无一位英雄好汉,而使义士死于地窖乎?”

    守卫中有一个叫祝公道的人,正好听到贾逵的话,他微微一笑。当天夜里,一阵迷烟将守卫们全部迷倒,祝公道打开地窖,把贾逵放了出来。

    祝公道给贾逵打开刑具,对他说道:“趁守卫尚未醒来,你速速离去吧。”

    贾逵朝祝公道拱手一拜:“多谢壮士搭救,壮士可否留下姓名?”

    祝公道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收起了迷烟袋便扬长而去。

    曹操派司隶校尉卫觊在平阳包围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未能攻陷平阳,而郭援所率领的数万援军已经到达。

    卫觊属下诸将提议放弃河东,卫觊说道:“郭援今至此,关中诸将暗中与他勾结,却仍有很多将领尚未反叛,何也?不过是顾忌我的威名罢了。假若下令放弃河东,向他们示弱,河东百姓,孰人不会与我们为敌?即便我欲归去,百姓们亦不肯?此乃未战先怯也!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轻视我军。若其渡汾河扎营,趁其未至对岸时进攻,可大获全胜。”

    卫觊又派新丰县令、冯翊人张既劝说马腾,为他分析利害,张既说只要马腾等人弃袁尚助曹操,便是朝廷的功臣,可加官晋爵。

    韩遂等人听从了张既劝告,只有马腾听后,犹豫不决。马腾部下将领傅干对马腾说:“古人云:‘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曹操尊奉天子,平定暴乱,法纪严谨,政治清明,上下听令,乃顺德也;袁氏家族倚势强,犯上作乱,勾结匈奴外族来侵掠中原,乃逆德也。今将军已尊奉朝廷,却又暗中骑墙,想坐观成败。恐怕等成败定时,曹操奉旨讨逆,必首诛将军!”

    马腾听后十分恐慌,问道:“今吾应作何计?”

    傅干乘机建议说:“智者能转祸为福。今曹操与袁家相持不下,而高干、郭援合力进攻河东郡,曹操虽有万全之计,也无力挽救河东之危。将军倘若能在此危急之时领军征讨郭援,内外夹击,必能取胜。将军此举,既斩断了袁氏家族的臂膀,又解救了河东之危,曹操必感激将军,将军的功名将无人能够相比。”

    于是,马腾派儿子马超率军一万与卫觊会合。郭援大军刚准备渡河时,只听远处马蹄声震天,远远望去只见千军万马奔腾杀来。

    大批的西凉骑兵出现在郭援大军面前,为首一将身披银甲白袍、狮盔兽带,挺着长枪策马喊杀着冲来。

    郭援大军早已严阵以待,拒马和长矛兵、盾牌兵拒住西凉骑兵,弓箭手们一阵抛射,不少西凉骑兵中箭落马。大多数马术精良的西凉兵侧身在马上躲避飞来的弓箭,冲到五六十步时,西凉骑兵突然取下背上的标枪,朝着郭援大军掷去。

    上千杆标枪投过去,射倒一大片郭援兵,不过此时郭援已经派出高干的并州骑兵迂回包围,截住西凉骑兵们一阵驱杀。

    马超寡不敌众,只得拼力杀出重围,正面冲杀还是敌不过郭援大军。郭援足足有四万多兵马,是马超的四倍。

    马超只好会合卫觊,卫觊得知马超受挫,微微一笑:“马将军切莫急躁,我军可待其渡河未半而击之,到时还要仰仗将军的西凉铁骑啊。”

    郭援见马超的西凉骑兵都被他击败,马超此时声名也不显赫,他不免有些轻敌大意。如今马超和卫觊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马,而他和南匈奴的部队加起来却有七万。

    郭援便想快些渡河攻占河东,促使曹操派兵来救,也好缓解袁尚在冀州的压力。于是郭援下令大军渡过汾河攻击卫觊军,部将苏由极力劝说:“敌军虽不及我军众,但倘若其待我军半渡而击,我军必败。”

    郭援却说:“我七万大军渡汾河背水扎营,将士们无退路,必背水一战!我军七倍于敌,如何能败?”

    呼厨泉也劝说道:“曹操麾下将领善用兵,我听闻卫觊此人深得曹操倚重,将军切不可轻敌啊。”

    郭援不听,督促大军渡河,郭援大军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地下到河中,此时却并未见卫觊有什么动静。

    郭援大军还没渡到河中央,卫觊突然发兵进击,一阵弓弩脱弦声响起,数千支弩箭飞射而来,射倒了水中大片无防备的郭援军。

    郭援大军惊慌失措,急着退回岸上,河对岸卫觊指挥着弓弩手又连连放箭杀敌。郭援刚准备亲自渡河,见河对岸弩箭齐发难以前进,只得回头往岸上退去。

    却不料岸上的匈奴兵早已大乱,呼厨泉忙着指挥部下迎敌,原来是马超率着大批西凉骑兵从后面杀来。

    一时间匈奴兵进退不得,人马自相践踏,场面乱成了一锅粥。马超长枪所到之处,接连挑翻十多名匈奴兵。而退到岸上的郭援军与匈奴兵们自相乱成了一团。

    张既、杜畿等将又率兵来助马超,马超率骑兵直插进郭援中军所在。郭援部将苏由策马挺枪来战马超,斗不到三合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郭援的亲兵拼死拦住马超。

    郭援趁乱拨马而逃,马超长枪捅死几名郭援亲兵,朝着身后一名身材壮硕的武将喊道:“令明,快去追击郭援!”

    “诺!”那名表字令明的武将正是庞德,庞德当即策马提刀追击郭援而去,郭援弯弓搭箭回身朝庞德一箭射去。

    这一箭射偏了,而庞德却已催马赶上,郭援只得用弓抵挡。庞德扬起大刀一刀将郭援连弓带人劈死,庞德随后提着郭援首级去招降郭援手下败军。

    郭援一死,其众纷纷溃散,卫觊引军杀来,将南匈奴单于呼厨泉部包围,呼厨泉无奈之下只得投降。

    本章完

第327章 襄阳会盟() 
韩玄每日在刘度的监视下,也不敢有什么举动,他只能静静地等待时机逃回江东。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收听仆人传来的东汉末年的新闻了。

    这刘度倒也会玩,他很早在民征集能工巧匠,搞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出来。他还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价格不再那么昂贵,零陵各县的官府早就用纸来书写公文了。

    更有意思的是刘度还把现代的报纸弄了出来,搞了个东汉末年第一报刊《零陵日报》,韩玄每日喝着蜀地的茶叶泡制的茶,读着报纸。

    “嚯,看来这曹操很快就要平定北方了,也不知道陈武和我大哥他们怎么样了。”韩玄自言自语道。

    “先生,到时辰用饭了!”仆人进门拜道。

    “好,今日有哪些菜?”

    “红烧肉,秣陵烤鸭,松鼠鳜鱼……”

    “对了,我让你找的辣的香料你找了没?”

    “我未曾找到,只有些川椒。”

    川椒,那不还是花椒么。韩玄叹了口气道,花椒的麻他已经吃腻了,他只想吃上一口辣椒。

    韩玄才想起辣椒好像原产地在中美洲,那是一片还没有开发的新大陆,只是以目前他们的航海技术很难到达那里。

    “对了,我听闻蜀人以食茱萸为辅料做菜,其辣味不知是否符合先生之口。”仆人说道。

    “食茱萸?行,帮我弄些过来。”韩玄满心欢喜,终于能吃上一口辣了。

    没过了几天,仆人倒真弄来了一些食茱萸,韩玄用它们做了几道现代的菜。

    韩玄用筷子夹起几口菜一尝,这种感觉是辛辣,随比姜的辛味好一些,不过他还是吃不习惯。

    谁知这时刘度突然进门来,他笑着对韩玄说道:“韩玄,你一个古人何以如此好辣?”

    韩玄惊慌失措,没想到刘度会突然出现,稳住稳住!韩玄答道:“将军有所不知,我本河内人,河内之民喜辛味。”

    刘度坐到韩玄的食案前笑着对他说道:“张文渊,你就别装了。我早就看出是你了!”

    “唉呀,防不胜防啊!还是露馅了,没办法,管不住自己这张嘴啊!”韩玄忍不住拍自己两巴掌。

    刘度说道:“怎么,不请我尝尝你的手艺?”

    “你自便。”刘度命人拿来一副碗筷,与韩玄边吃边聊。

    韩玄索性说道:“既然被你识破了,我如今在你手上,只有任凭你处置了。”

    刘度笑了笑说道:“看来你是准备破罐子破摔了。我要你投降于我为我效力,你肯吗?”

    “呵呵。你我虽都是现代人,却早已融入了这个世界。就算能找到回去的方法,你还愿意回去吗?”韩玄反问道。

    刘度默认了,喝了碗酒说道:“你说我华夏之人为何总喜欢内斗呢?”

    韩玄夹起一块红烧肉送进嘴里,吃完后说道:“是啊。华夏的历史上经历了多少次改朝换代,你我心里都知道。这汉末三国的结局你也知道吧,连年的征战使汉族人口从几千万锐减到几十万,后来西晋八王之乱更是导致胡人长驱南下,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汉人险些被灭种,若不是冉闵……”

    “停,我知道你历史比我好。我只问你,你想改变历史吗?”刘度打断韩玄说道。

    韩玄愣了一会儿说道:“想,当然想。每个华夏人心中都有一个华夏梦,希望华夏繁荣昌盛。只是,历史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刘度笑了笑:“只要你我联手,何愁统一不了天下?”

    “要我和你联手也行,只要你将李傕交给我由我处置!”韩玄敲着桌子说道。

    “看来你还是忘不了你那个娃娃亲啊,天下美女何其多?男人不能一辈子只吃一盘菜的!”刘度叹道。

    韩玄眼神却无比坚定:“区区一个李傕你都舍不得,还谈什么!”

    刘度又说道:“大争之世,什么最重要你不会不知道。这李傕是个人才,我零陵不比你江东兵多将广,李傕忠心耿耿为我东征西讨,我若杀了李傕,那还有谁肯来投我?”

    “那我不管,你不答应将李傕交给我,一切没得谈!”韩玄坚定自己的立场,两人只好不欢而散。

    刘度刚要走出门,回头对韩玄说道:“我暂时不杀你,但不代表我没有杀你的想法。你在我这也住了这么久了,是时候让你家人送些钱财过来了!”

    韩玄心说尼玛原来不是白吃白喝啊,还要给伙食费。只是现在自己暴露了,更没机会逃走了,韩玄只得每日弹琴读报以自娱。

    韩玄心中惆怅,双手弹着古琴,他一手琴艺是蔡邕所教,虽不比蔡文姬精通,却也音律准确。此时,仆人进门通报韩玄说诸葛亮来访。

    仆人将诸葛亮请进院内,诸葛亮摇着鹅毛羽扇笑道:“江东小儿有云,曲有误,韩郎顾。楚侯真是好雅兴啊!”

    韩玄笑了笑,起身朝诸葛亮拱手拜道:“玄之拙技不敢与孔明先生相比,孔明先生今来此何干?”

    “闻楚侯琴音中有忧愁苦闷之调,定是困居于此之故。今我主欲往襄阳拜访刘表,楚侯可愿同往?”诸葛亮眉眼含笑看着韩玄问道。

    韩玄叹了口气:“刘度安肯放我去?”

    “我自与主公说之,曹操平定北方后定会南征,愿楚侯以大局为重。”诸葛亮说道。

    韩玄嘀咕着,看来这诸葛亮还是希望与江东结盟,共抗曹操,实现他三分天下的战略。也许是因为他兄长诸葛瑾在江东为官,他也不想和兄长沙场相见。

    不管诸葛亮什么企图,有他相助,自己回江东就多了一分希望。韩玄答应随刘度去见刘表,诸葛亮欣然告辞。

    韩玄看着这位身长八尺的大汉,想起他历史上的结局,叫住他问道:“孔明先生。今汉室衰微,复兴汉室何其难也,即便如此你也要坚持吗?”

    却见诸葛亮笑答道:“凡事岂能尽如人意?即便如此,但只要尽力去做,亦无怨无悔。”

    韩玄点了点头,目送诸葛亮离去,或许他钦佩的本就是诸葛亮的品格而不只是他的智谋吧!

    韩玄便与刘度一同去往襄阳,蔡瑁出城迎接,看向韩玄和刘度这两位大佬态度十分谦谨。随后刘表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

    刘琮先上前说道:“二位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还请暂于馆舍暂歇。”

    “楚侯,这边请。”刘琮给韩玄和刘度引路,礼节十分周到韩玄见刘琮虽然年幼但一副持重的样子,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再看一旁的长公子刘琦,闷声不说话,难怪刘表想废长立幼。

    张南引三百军围绕保护着刘度和韩玄,张南披甲挂剑,刘度去哪他都跟着不离左右。

    过了一会儿,刘琦引着刘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