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老者则是照常批注着公文。
如此这般,又过去足足一刻钟左右,才见那伏案的老者抬起头来,颓然长叹了一声,伸手取下鼻梁上的眼睛,又欲用手如揉眼睛。
“喏。”
老妇人似是早有预料,立刻取过杯半温的茶水,塞到了自家丈夫手中。
老者把那茶杯放在桌上,先把右手拇指食指泡进去,来回搓洗了几下,然后才沾了茶水去抹眼睛。
“茶能明目……”
似吟唱又似呓语的嘟囔着,老者闭着眼睛往旁边一伸。
心有灵犀的老太太,立刻把自己的帕子放了上去,嘴里却忍不住嗔怪道:“以后吐了痰,就赶紧让人换条新的——你自己不嫌,我跟孩子们还怕过了病气呢。”
“省得了、省得了。”
老者随口敷衍着,忽又想起了什么,回首笑道:“我记得你头一次在晚上陪我读书写字,似乎也是雪后初晴吧?”
“四十年前的事儿,谁还能记得清楚。”老太太嘴里矫情着,眼睛里却透出化不开的浓情。
两个花甲老人相视而笑,虽不曾再开口,却胜似万语千言。
可惜这宁静安详的一幕,很快便被外面的呼喊声打破了。
“老爷、老爷!”
不等老者皱眉回应,那房门外又有人高声禀报道:“大理寺的人也不知发什么疯,半夜三更的,突然派人拿问户部的官员,而且从五品到八品,一下子抓了十几个呢!”
老者闻言一愣,随即脸色就阴沉下来。
这大晚上的直接派人拿问,想必是有一定的把握——难道自己治下的户部,竟然闹出了窝案?!
想到这里,老者——即户部尚书赵泓,就有些按捺不住,绕过书桌大踏步的到了门前。
刚要伸手拉开房门,他却忽又停了下来,皱眉沉吟半晌,又自顾自的坐会了书桌前,恍似漫不经心的回了句:“既然是大理寺拿人,想必是有凭据的——待会儿若寻到咱们府上,你等只管配合就是,若未曾波及老夫,那一切就等明日再说。”
“老爷,周侍郎如今正在前厅……”
“糊涂!”
赵泓的嗓门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不过马上又平和下来,淡淡的道:“你去告诉周昶,若此事于他有关,就直接去大理寺投案——老夫这里只管财计,不掌刑名!”
外面静了片刻,才听得匆匆脚步声响起。
等到那脚步声渐行渐远了,一旁的赵夫人这才开口道:“那小孙少卿不是正停职待劾么,怎得突然就闹了这么一出?”
老头奇道:“你怎知是他?”
“不是他,难道还能是魏益不成?”
老太太没好气的白了丈夫一眼,似是不忿他侮辱自己的智商。
赵泓哈哈一笑,抬起头仰躺在椅背上,盯着房梁也不知在打量什么,好半晌才又喃喃自语道:“年轻真好啊,若是换在三十年前,我定要与他当面理论理论。”
“这一把年纪的,倒吹起牛皮来了。”
老太太一报还一报的拆台:“早三十年,你还在外地做知县呢,见了人家四品高官,怕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老头莞尔一笑,随即却又正色道:“可这少年得志,也未见的就是好事儿,今儿这事若是稳稳当当也还罢了,若事有不谐,再加上抗旨不遵,怕是够这孙家二郎喝上一壶的了。”
说到这里,他忽又来了精神,提笔挥毫,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写下了一份弹劾奏章。
赵泓将那状纸吹干了,仔细端详了两眼,转回头叮嘱道:“明儿我要是递了这份弹劾上去,你就赶紧张罗着去孙家提亲。”
“提亲?”
赵妻这次是真的被丈夫弄糊涂了,讶异道:“给谁提亲?”
“还能有谁,自然是你那宝贝孙女!”
“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老太太气急道:“你这一边奏表弹劾人家,一边派人跑去提亲,就不怕莺儿当真嫁过去之后,会被夫家嫌弃?”
“嘿嘿,你这就不懂了吧。”
赵弘嘿嘿一笑:“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时得个教训,总好过自高处跌个粉身碎骨——依照这孙家二郎的本事,重新振作也只是早晚的事儿。”
“到时候,咱家莺儿可就是‘糟糠患难之妻’了!”
赵妻听到这里,才终于恍然大悟,忍不住搡了丈夫一把,笑骂道:“就你鬼主意多。”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迟疑起来:“可若是那小孙少卿,这次又顺利查出了真凶呢?”
“这个么……”
赵弘支吾着,又重新提笔挥毫,这次却是一本主动请罪的奏章。
老太太不满道:“我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若他又立下功劳,莺儿的亲事……”
“就此作罢。”
赵弘两手一摊,无奈道:“咱家莺儿委实木讷了些,论相貌、才情也都差强人意……”
“那还不都是随了你的样子!”
“儿子也随我,可还不是一表人才?”
“呸~明明是随我……”
公婆两个正呛呛着,就听外面又有人禀报道:“老爷,周侍郎真的去大理寺了,不过他说自己不是去投案自首,而是不肯坐视同僚下属,被大理寺肆意刁难。”
周昶去大理寺了?
赵弘闻言眉头一皱,这周昶一贯紧守中庸之道,虽不能说是全无担当,可也甚少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现如今他突然表现的如此积极,难道说……
第769章 野心()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嘈杂的吵嚷声,再次打破了大理寺东角门的宁静。
守门的差人却早已经习惯了,都懒得上前围观,只远远的、冷冷的瞧着一名中年官员,在几名衙役前后簇拥下,跨过了大理寺的门槛。
那表情似乎是在说该,让你特娘的克扣老子俸禄!
倒是门洞里有人抄着手、猫着腰,仔细端详了一下来人的官袍,唏嘘感慨道“怪不得嗓门比刚才那个大了不少,原来是个从五品的。”
那语气说是在感慨,倒不如说是幸灾乐祸、与有荣焉。
“黄头!”
“斌哥儿!”
这时大门前又闹出些动静,却比方才还要嘈杂许多。
却来原是黄斌押解着嫌疑人回来,那疏远的,急忙上前招呼一声‘黄头’;平日关系近的,也都凑上来热情的唤一声‘斌哥儿’。
这等人情冷暖,近来黄斌也是瞧惯了的。
不过以前总难免透着些虚伪,今儿传讯户部官员之后,倒都多了几分真情实意——毕竟自从闹起‘欠薪’风波以来,大理寺上下不值户部久矣。
黄斌一一笑着应了,在门前台阶上抬手道了声‘请’,几个板着脸的‘斯文人’,便在其它衙役的簇拥下鱼贯而入。
等到队伍最末尾一人,消失在夜色之中,黄斌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收敛了,回首往地上啐了一口,满脸的厌弃之色。
方才去请这几位‘斯文人’的时候,对方嘴里吐出来的,可全都是有辱斯文的话。
“黄捕头。”
这时猫在门洞里那人迎了出来,笑吟吟的递过个手炉,又压低嗓音道“那名单儿,能让我再瞧一眼不?”
黄斌一听这话,顿生警惕之心。
可转念一想,眼前这人委实没有给贼人通风报信的道理。
再者说了,眼下就算得了消息又能怎得?
难道大半夜的弃官而逃?
那不纯属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想到这里,黄斌心下的警惕略减,却益发好奇起来“洪老哥,这眼见都‘请’了个七七八八,你还看那名单作甚?”
却原来这猫在门洞里的,正是奉命协理此案的洪九。
此时听黄斌问起自己的目的,洪九脸上略有些羞惭,不过还是实话实说道“也没什么,我突然觉得洪九这名字,忒也上不得台面,就琢磨着换个吉利的字眼。”
“正巧老弟你手上不是有份名单么?我琢磨着,干脆借一借官气儿,就在里面选个吉利的字眼。”
却说黄斌一听这话,不由得哈哈大笑,现下名单里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霉运缠身的主儿,洪九却想从里面借气运,这不是找倒霉么?
“话可不能这么说。”
洪九正色道“只要排除了那真凶,这一个个最低也是实权八品,你我这等出身,日后若能有个八品的前程,也足以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他今儿算是受了不小的刺激,心态也随之起了变化。
当初做普通乞丐时,且先不去论。
后来有了家底之后,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洪九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站如松、坐如钟的架势。
至于像方才一般,猫着腰缩在门洞里,那是绝不肯做出的丑态——偏方才他就那么做了,而且一点都没觉得有失体统。
相反,他还刻意表现出粗俗不雅的模样。
至于原因么……
身为一个乞丐,却全程参与了如此盛事,岂不更显得他洪九爷非是凡俗可比?
而这番心理活动,也进一步使得他的野心开始膨胀——原本他想的只是能混个公人身份,也免得总是受人排挤嘲讽。
现如今,却开始奢求起七八品的官身了。
也正如此,对黄斌方才‘老哥’的称呼,也便老实不客气的生受了。
黄斌隐约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一时却不知该不该响应——他毕竟才刚刚当上捕头,这转眼就去巴望官位,总觉得不太现实。
好在洪九也并不指望他能响应,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想换个响当当的名字,免得以后在朝为官时,因为这外号也似的名字沦为笑柄。
又连着催促了几声,黄斌抹不开情面,也只得把那名单取了出来。
两人正要到灯下观瞧,就听得蹄声雷动,紧接着一行车马匆匆而来。
“又来一个。”
洪九登时来了精神,站在台阶上伸长了脖子,等着瞧那下车的官员究竟是什么身份。
方才他在门洞里猫着,瞧见那一个个七八品的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就觉得浑身舒坦。
偶尔有个从五品的,更是抽了大烟一般爽利。
相比之下,黄斌就显得兴致寥寥,自顾自把那份名单抖落开,用手肘撞了撞洪九,正要催促他赶紧看,免得耽搁了正事儿。
“红……红……”
谁知这时洪九忽的一跳三尺高,落地之后更是咬了舌头似的,咿咿呀呀半天,也只有一个‘红’字。
黄斌又捅了捅他的肩膀,诧异道“老哥这是怎得了?”
这下却是立竿见影,就听洪九激动道“红……红袍!是侍郎、来了个侍郎!”
“什么?!”
这下黄斌也惊住了,忙抬眼向那马车望去,却见个中年官员龙行虎步的,直奔这东角门而来,那红袍玉带的,可不正是户部侍郎的装扮么?!
“这……”
他下意识的低头,看向手里的名单,诧异道“这上面分明没有从五品以上的啊?”
“废话!”
洪九也顾不得礼数了,伸手将他扯到阴影里,悄没声的目送那户部侍郎闯进们去,这才小声道“这一瞧,就是来找麻烦的!”
黄斌此时其实也反应过来,心下却是懊恼的不行,跺脚埋怨着“你怎么不早说,方才就该把他拦下来,先派人知会大人一声的!”
洪九一听这话,也觉得甚是有理。
可眼下既然已经错过了,再想找补也晚了,只得自我宽慰道“你且放宽心,孙大人向来神机妙算,想必早有化解的……”
可不等他说完,黄斌已然大步流星的跨过了门槛。
“唉!老弟,你这是……”
“我进去瞧瞧,看秋玉可曾认出那帮凶!”
眼见黄斌头也不回的去了,洪九面色变了几变,一咬牙也跟了上去——既然想要某个正经的官身,又怎能不冒些风险?
。
第770章 唇枪舌剑()
“唐大人,你们这样搞,是要出大乱子的呀!”
大理寺内衙门外的院落很大,大到十几只熊熊燃烧的火把,依旧无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但那摇曳的火光,却将十几名户部官员的嘴脸,映的是分外狰狞。
而这打了鸡血似的狂躁模样,配上那一水的吴侬软语,却莫名的显出些喜感来。
不过置身其中的唐惟善,可八点都不会这么认为,事实上他现在只觉得头大如斗。
也幸亏这批户部官员都是新进入职,官阶以七八品居多,即便为首的两名员外郎,也要比他这个正五品寺丞低了半阶,否则真不知该如何应付了。。。
“咳!”
要说这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唐惟善脑子里刚冒出个庆幸的念头,忽听院门口有人清了清嗓子,扬声喝道:“此处是何人主事?!”
唐惟善循声望去,心下顿时就咯噔了一声——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右侍郎周昶。
而只看周昶那一脸的阴沉,就知道他是来者不善!
唐惟善下意识的往前迎了两步,可随机脚下一顿,又在原地拱手道:“侍郎大人稍候,下官这就去请孙少卿出来答话。”
这夜半三更的,又不是铁证如山,唐惟善本来就不赞成一下子传唤十几名户部官员。
现下人家苦主的后台找上门来,他自然不愿意继续顶雷,还是让让孙绍宗这个始作俑者来应付吧。
怀着这般心思,唐惟善立刻调头提起衣襟下摆,急匆匆的进了内衙大堂。
与此同时,内衙后堂。
孙绍宗倒退了两步,上下端详着面前某个黝黑魁梧的汉子,半响不满的咂了咂嘴,又凑过去用刷子沾了些血浆,往对方脸上胡乱涂抹了些。
再看时,却依旧不甚满意。
然而再要提笔涂抹,又担心会过犹不及。
“罢了,先这么着吧。”
随手把蘸着猪血的刷子丢回盆里,孙绍宗顺手一指柳湘莲道:“你随柳师爷下去,再把那些话背上几遍,到时候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那人乖乖应了,也不管脸上的猪血直往下淌,径自随着柳湘莲离了后堂。
等二人离去之后,孙绍宗又从角落里翻出块抹布,丢地上用叫踩着擦去了地上淋漓的血迹。
“叔父。”
这时旁观许久的于谦,终于忍不住发话了:“这法子忒也冒险了些,若是能查出真凶还则罢了,否则怕是要召来非议。”
“放心吧。”
孙绍宗脚尖一勾,把那抹布挑到了角落里,沉声道:“这也只是以防万一,若待会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是绝不会弄险的。”
于谦这才稍稍安心,正要和孙绍宗再仔细计议一番,就听前面大堂里有人呼唤。
“少卿大人、少卿大人?!”
孙绍宗一听是唐惟善的声音,还以为他是抵挡不住那些人的鼓噪,跑过来向自己求援的,当下没了好脸色,挑帘子探头呵斥道:“嚷什么?不管那些人有什么说辞,你只把事情推到我身上就是!”
却见唐惟善侧身向外一指,扬声禀报道:“户部的周侍郎已经到了外面,要请您出去答话。”
周侍郎?
户部右侍郎周昶?
孙绍宗眉头一皱,按照他同于谦之前的推断,户部近来也正处于风口浪尖上,三位部堂高官即便不满今晚之事,也该等到事情尘埃落定,再根据结果做出决断。
哪曾想这周昶竟直接找上门来!
这……
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孙绍宗略一沉吟,回头压低嗓音问道:“廷益,这周侍郎平日行止如何?”
却见于谦早换了一脸的肃然之色,显然也正在怀疑周昶此来的原因与目的。
听孙绍宗问起周昶的为人,他微微摇了摇头,并不愿直接作出判断,而是建议道:“叔父且先看他有什么言语。”
不过从他的表情上,孙绍宗也已经得出了一部分答案。
于是再不犹豫,冲唐惟善一扬下巴:“走吧,随本官出去瞧瞧。”
两人一前一后步出门外,却见那十几个户部官员,正众星捧月似的把周昶围在当中,直到有人发现孙绍宗来了,这才雁翅排开分列左右,俨然是要‘两军对垒’的架势。
孙绍宗几步迎下了台阶,拱手道:“不知周侍郎星夜驾临,孙某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那周昶却不答话,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捋着胡须,上下打量了孙绍宗几眼,这才冷笑一声:“果真是孙少卿在此主持!这倒是奇了,你如今不是应该正停职待劾么?”
这厮倒是一下子就戳中了孙绍宗的软肋。
若非是有此顾及,孙绍宗也不会一直躲在后堂里,由唐惟善出面应付。
可那些最高不过从五品小官,让唐惟善应付也还合适,这堂堂户部侍郎驾临,孙绍宗可就没道理避而不见了。
当然了,虽说周昶的到来,稍稍有些出乎意料。
可孙绍宗也并无半点慌张,从容的应答道:“吕给谏一案至今闹的满城风雨,户部上下更是饱受困扰,以至于国家财计都受了影响——事关社稷,孙某虽是戴罪之身,却也实在顾不得许多了。”
这话说白了,就是‘我之所以这么做,全都是在给你们户部擦屁股’的意思。
周昶吃了个软钉子,当下冷哼了一声,却不肯再与孙绍宗纠缠,直接扬声道:“你们魏大人何在?我倒要好生问他一问,这大半夜突然拿问我户部十余位官员,莫不是查出了什么铁证如山的窝案?”
“周侍郎,其实……”
“你不必多言!”
孙绍宗想要分说一二,那周昶却摆出副上官嘴脸,厉声呵斥道:“戴罪之人,如何能主持查案?要么立刻将魏大人请出来,给本官一个明确的说法;要么……”
说到这里,他转身打了个罗圈揖:“诸位同僚,我等堂堂户部官员,岂能受一罪臣挟制?”
且不说户部众官,此时都憋了满肚子气,单凭他户部侍郎的身份,也必然是一呼百应。
因而话音未落,两下里就鼓噪起来:
“正是此理!岂能让犯官审问我等清白之人?”
“没错!若是魏大人在不出面,我等也没必要留在此处了!”
“家母年迈体衰,方才又受了惊吓,本官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