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皇帝分身-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虽说日本战败,但这些被日本吞过的地方,英国回来也守不住,只能一个个放掉。英国日不落体系崩溃,日本就是导火索,堪称英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历史经验也证明,哪个西方国家把日本当自己人,最后都会死的惨。德国如此,英国如此,历史教训要记牢。

    嗯,朱子龙自然是牢记了。

    他亚根就没把日本扶持这个国家当人看,就是当成入侵他国的炮灰军团使用。

    他的计划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希望能看到有生之年,日本的男人全部成为炮灰死光光。只残存日本女人归大明男人们,然后大和民族从地球上消失。

    当然,表面上这个计划是不能对任何人说的。

    相反,还得给一些好处,骗日本男人们去上前线拼命。

    …

    朱子龙的海军在中转站休整,以及整编培训的时候。

    雷德曼没有等到他的回信,整天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流过。让线人打听了一下,大明海军来的规模和大概的武器弹药之后,更是差点给吓尿。

    在大明的海域混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到恐慌。

    他也算是一个有远前的人,心想:大明这样一个大国,一旦不再闭关守国。开始进军大海,迸发出来的能量,根本就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可以比的。

    太可怕了,这绝对是一个未来的海战劲敌。

    不行,我得再多发几封信回荷兰国内,引起高层的重视才行。

    就在荷兰人那边有动作的时候,朱子龙一边在中转站,让海军和船上的陆军,进行适应性训练。

    一边开会讨论各种针对方案!

    明确的表示,在目前有限控制的几个海岛上,本地的土著中的顽固部族,一定要严密的监督和防御。而对一些友善的土著,则给于了很多优惠。食盐、铁器、日用品之类的贸易,并且可以视情况赔本交易。

    比如说,朱子龙以前扶持的这个南洋村落势力。

    要让他们,渐渐的融入了大明人的圈子。与过的不好的南洋部落和小国们,看到和大明友好,以及与大明为敌,两种不同的结果。

    形成鲜明对比,让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更快更好的和大明进行融合,才会过的更好!

    当然,朱子龙说的这个融合,这个结果,过程之中,铁定是血淋淋的。

    所谓的民族融合,从来都不是友好的。

    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一个不好的例子。

    外族人靠的是刀子,汉族人靠的是文化,无论是南北朝的五胡乱华,还是蒙元和满清时期的汉人直接被灭国,所谓的民族融合汉人从来都是被动的。

    都是靠着新进的文化和庞大的人口优势,才最终将外族人融合进来的,中间付出了多少代价,只有看史书才能明白。那都是汉人在流血牺牲呀,tm的!

    相比之下,美国屠杀印第安,把印第安杀的快灭族了,从而完成了融合,反而更有效,对自身伤害也小。

    结论就是,历史上血淋淋的民族融合告诉我们,从来都是枪杆子里出主导权,打铁要靠自身硬。

    所以,朱子龙当然不会走,被动融合的路子。

    他的想法,很简单。

    融合是必须的,但是这个流血的对象,绝不能像以前他穿越之前的历史那样。流血的是汉人,要流,就让外国人的血,拼命的流!

    …(未完待续。)

第1013章 心情沉重的雷德曼!() 
只有在你占了强势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才能谈所谓的融合。 将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强行灌输!

    1。民族融合趋势不可阻挡。2。先进民族文化必将取代落后民族文化,民族融合的关键在于主体民族文明的先进性。3。保持民族多样性是历史的选择。4。民族融合会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

    朱子龙想不出,自己不当一个侵略者,哦不,融合者的理由是什么。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必要。过程嘛,嗯,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

    后来者们,你真以为你今天看到的历史书上的内容,百分百是真的?

    小小的几个中转海岛,来了二三万海军,三四万新老混合的陆军,(一半是炮灰日本士兵),再加上中转海岛上本来就有的人口,亦然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十几万人以上的山寨港口城市。

    虽然很多建筑,还是很普通的砖瓦房为主,但是这里充满了生气。

    因为运输的关系,山东产的水泥这个东西,是不会用在这里的道路上的。这里的路,都是用小石子压实了用的,然后用巨石头压平,掺杂一些土水泥,但也实用。一样过车!

    当然,这种路水渗透的多了,就肯定会变软。一场雨下来就是坑坑洼洼的很正常,道路需要经常的修补。

    集市意外的热闹,几乎是除了晚上外,整个白天都人很多的样子。

    路边摆摊的,有大明人,也有本地人。

    朱子龙化妆和侍卫们一起出行,不动声色的东张西望。发现本地土著商人,多以出售人参,动物皮,药材,以及一些大明人指定要的矿石为主。

    大明的生意人,则显得比较有组织,十几个摊位用板车为摊,上面摆着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

    有山东的商品,也有江南的,更有其它各省的。

    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各种铁器(不是兵器),应有尽有。还有专门出售食盐、糖的摊点!

    交易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以货易货的形式,本地人难得有用钱的时候。

    朱子龙寻思着,再发展个一年,估计就可以强行推行,使用山东人民银行的纸币了。

    另外,边上还有几个空海岛。

    先不管战争,反正是铁定赢的。得加紧搞一搞移民计划了,来的汉人越多越好。

    当然,移民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千头万绪,没那么简单的。

    …

    就在朱子龙这边寻思什么时候发动战争,以及移民的时候。

    雷德曼等不及荷兰那边的回信,当然,也是为了争取点自己这边的主动权,以及试探一下。毕竟,放在大明这边的军事力量太弱了,主动来到了朱子龙的中转站海岛,进行拜访。

    进来时,看见港湾里云集的大明战船时,雷德曼的心沉到了谷底。

    海面上,高速行进的山东海军新式战船,在海面上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而且还不是飞剪船,体型更大,立时给吓出了一身的冷汗珠。

    (飞剪船又名飞剪帆船或飞剪式帆船,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

    以1832年建造的“安·玛金”(ann)号为代表,排水量为493吨,使用横帆装,不少人认为她是第一艘真正的飞剪船。不过,她还是没有空心船首,故实际上仍不够格,只能称亚飞剪船。

    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5~20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

    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雷德曼一定不会知道,在朱家海军的船体内,用了隔音板,排烟管放在了船后,不注意看的话,加上你不懂什么是机械化的话。

    你是不可能知道,山东海军的大木船,已经能算是半机械化的战船了。

    所以,体型再大,速度方面也比任何同时代的船只,要快上许多。

    特别是数量上,雷德曼小心的数了数,到最后一股绝望涌上心头。心里陡然一惊,真tm的,人家还不是全国之力过来,这战船的数量,竞然比全荷兰的都还多了。

    拼消耗么?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吧?

    真是坑爹呀,这才几年啊。大明人就跟变戏法似得,造出了如此庞大的一个舰队,似乎造船技术和材料,对他们不构成任何的压力。

    船体上,黑压压的炮口数量,比荷兰人自傲的最强战船还要多。

    雷德曼很想上大明的战船上去看看,可惜没人鸟他,也不可能同意。

    不过,中转海岛上的海防阵地上的大炮,到是能够路过时,大概的看清楚。

    扫了几眼,海防大炮,雷德曼的心情便坠入了冰川谷底。那种巨炮,就算是荷兰也极少!

    而且,大明人细节上做的很到位,每一个物体的摆放,都显得很有章法。绝不是一个乌合之众的海军!

    如此看来,就算整个东印度公司全体过来,能不能打胜都很难说。真是让人感觉绝望呀!

    再想想大明的人口,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更绝望的数字。

    一时间,雷德曼发现自己发给国内的信里,还是写的太保守了。他之前还是轻视大明的海上力量,并不认为能对荷兰人构成太大的威胁。现在看来,还得继续写信才是!

    对于雷德曼的到来,朱子龙并没有接见他,却故意让他在中转海岛上转了一圈,还暗示,这只大明海军的数量和实力,只占大明很小一部分。

    这就是打心里战,下马威的意思。

    …

    回到南洋据点的雷德曼,这一夜直接失眠。

    看着远远的要塞灯光,沉重的心情,在这个时候非但没有任何的缓解,反而加剧了许多。国家安排他来这里,先据守而占一个区域,就是想为荷兰人争取一个合适的利益。

    但是现在看来,先期的抢夺计划,显然是不可行了。

    不但如此,为了避免激怒大明这个庞大国家,说不得,还要把之前吃进去的东西,先吐出来以示诚意才行。

    否则,很可能血本无归的同时,还失去最长远的利益。

    ……(未完待续。)

第1014章 腹黑的计划早就开始了!() 
数天后,雷德曼花大价钱,请了中间人出面。

    通过送信的方式,向朱子龙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意思,一箱箱的礼物自然是少不了的开胃菜。在后面的,则是隐暗的提了一下,自己荷兰在此立个小附属国,占了点领土,那都当地人同意的。

    只要大明可以认可这一点,以后的生意和海航路线也可以让出来一半,其它的也可以共用。

    如果还有争议的地方,可以按照国际惯例,慢慢谈。

    显然,朱子龙的下马威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则也不会不费一兵一将,就让荷兰人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

    不过,这显然没有达到朱子龙的心里预期目的。

    于是,面对这么一封书信。

    朱子龙让中间人,就这么的回了几句过去:“国际惯例?这个国际例谁说了算?荷兰巴掌大的一个国家,也好意思和大明谈什么国际惯例?

    回去告诉雷德曼,这里是大明的海域,台湾是大明的领土,南洋也是。说到附属国,大明的周边,所有国家,都是大明的附属国,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铁律。

    对于不请自来,赖着不走的人,不是什么国际惯例可以商量的。帮我向他们下个通知,一个月内,荷兰人全部离开这里,甚至于在台湾的驻点,也得让出来。”

    …

    朱子龙的回话传回雷德曼别墅里,当场惊的他失声脱口而出:“我的上帝,这些要求不可能!”

    他的反映传回朱子龙那里,朱子龙再次直接了当的让人传话过去。

    “这天底下,没什么不可能的。先礼后兵,那是客气的,不离开就让大炮来说话吧。反正,荷兰人一向认为,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很意外,我的座右铭一向也是这个。”

    公(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么装比的话,一向是朱子龙最爱想的,但是说的次数并不多。如果,总算是有机会,在洋人面前,大声的说出这么一句超级装十三的话了!

    消息儿传到雷德曼那里,他呆若木鸡。

    其实也不怪他这样,那怕再重视大明。可是屁股决定思想,再说了,他也不是荷兰一线高层官员,能自己说出之前的话,都要向国内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再大的让步,就算他肯,荷兰国内的人知道了,也决不会认可那么个合约的。

    唯有经历几次铁与血的对抗,在现实面前,看清楚,到底谁的炮筒子更上一层楼。那个时候,如果还能和谈的话,双方才能坐下来好好的谈。

    在此之前,做任何事情,说的再多,能谈拢的可能性,几乎是极小极微的。

    这是国情,也是人性!

    就算是换了朱子龙,站在他们这个角度,也只能这么做。当年,逼上梁山的好汉上,就算愿意给招安了,也能要先和朝庭打几次,得到了胜利后,才感觉有面子的提招安的事。

    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

    事实上,朱子龙认为,就算自己开战,估计也是分分钟解决掉,在南洋的这些个荷兰人。

    而来自万里之外荷兰国内的支援,说实话,朱子龙并不认为这个时间点,他们有能力大规模来袭。

    所以,自己这一次充其量,就是在练兵。

    这个时候的英国人还不是欧洲老大,但是已经具备了挑战荷兰的实力。

    就像一头狮子和一头老虎,到了对抗开大战来临前的时刻。如此关键性时刻,荷兰人是不会为了大明这边(本来就不是军事重点),放弃在西方的利益和地位之争,跑到这边来扯淡的。

    而朱子龙用的理由看似霸气,但对外宣称,还是讲的合情合理的。

    那就是领土之争,因为大明周边一直以来,都应该是属于大明所有,所管理的。

    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不容分辨和让人占领的。

    这样的道理放在任何国家身上,都讲的通。如此一来,就算是教育了一下这边的小规模荷兰人,但是消息传回西方诸国那边去,估计给人的感觉仍然是。

    大明,还是那般的牲畜无害,闭关锁国自玩为多。

    呵呵,但是,就如同后世的新中国一样。打扮的牲畜无害的兔子国,才是对美帝威胁最大的国家。

    同样的,打扮的牲畜无害的大明国,才是对西方诸国威胁最大的国家。

    这些年,间接的,朱子龙可没少向西方那边,在运输丝绸,瓷器,茶叶,等等物品过去赚钱的同时。还顺带了许多大烟叶子(你懂的)过去,根据朱子龙的指示。

    这些毒货,那怕是几乎是免费送式的出售,或者搭在热销货之中,一起绑匪式出售。也得留在西方国家那边!

    不仅如此,还要多宣传这玩意的好处。

    托罗马人以前的福,朱子龙的人这些年,和洋人做生意的同时。要做到这一点,搞出包藏祸心的事情来,其实并不难。

    罂粟油和罂粟籽,这种植物因为其观赏价值,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就广为种植。

    直到现在21世纪,西方国家那边,罂粟籽都可以在最普通的超市里买到,一般如同芝麻那样作为糕点的添加物。在我国,人们也是很早就注意到了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很多古医术里也都记载了这东西!

    但是为啥其毒品功能,直到19世纪才开始被开发?

    说出来,你可能会吓一跳。

    因为,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中国人,自已作死的原因。带头作用巨大!

    毒品的老祖宗是鸦片,人类具有广泛性的吸毒始于吸食鸦片,鸦片从药品演变为毒品是中国人的创造。

    罂粟原产于从南欧、西亚到南亚的广泛地带,自然也就很容易传入中国。见于文字的记载,罂粟(通常就是指鸦片罂粟)传入中国是在唐朝,是由波斯商人带来的。

    那么,波斯商人为什么会把罂粟带来呢?

    很简单,这是个宝贝,可以到中国卖钱。

    是个什么宝贝?它可以治病,是很好的药物。

    在唐朝苏敬编撰的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中,已经有鸦片,中文称“铁叶甲”(药剂方名theriak之音译)。

    全部的吸毒浪潮,都根源于将近300年前台湾一个,会赶鸭子的叫朱一贵的农民的一次暴动。

    中国在19世纪初以后即,有越来越强烈的反对吸毒呼声,然而越反对却越是泛滥,以至于要通过大量走私满足消费需求,最终引发了彻底改变历史走向的鸦片战争。

    朱子龙深知,西方人没有大批量自己吸毒的团体,只少目前没有。

    为此,甚至于还让死士在西方那边,封上高官,开上烟馆。要和大明进行经济合作,就要跟上大明的风俗。

    谈个什么事,都得一起吸大烟。

    总之,在西方那里诡异的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吸烟浪潮。

    这般腹黑的计划,可是从几年前,就开始下手了的。

    ………(未完待续。)

第1015章 我不杀你,我杀你爷爷!() 
呛人的烟熏,粗鲁的喧哗,女子的娇笑,劣酒的刺鼻气味,完全不同与大明的服装衣着。

    刘锋揉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困惑地从桌边抬起头来,因为喝了过多了酒。以致于刚才有些不胜酒力!

    不过,幸好有忠诚的保镖多名,守在他的边上。加上他租界地大明大使的身份,估计哪怕是在这个异国它乡,也属于大部分人无法轻易对付的存在。

    扫了眼不远处,好像小丑的游吟诗人在和他的粉丝边喝酒边聊天。再看看舞台上,几个神色放荡、衣衫暴露的金发女子,跳着脱(衣)舞。

    并且,时不时媚笑着,把每一个愿意出钱的客人的手掌,放在她们的胸脯上……

    唉!

    不知不觉间,为了执行黑计划,加上自己个人原因,申请来到这边的西方国家,已经一年多了呀!

    刘锋心中思索万千,感叹的带上几个强有力的保镖,走出了中世纪欧洲风格的酒馆。

    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烟熏味、酒臭味和汗臭味,家具和器皿也全都很是肮脏破烂。酒杯和盘子,居然是木头做的,而且看上去很是坑坑洼洼。

    难怪这些洋人,到了大明那边立刻就好像开了眼界一样。

    这边的大部分百姓,生活水平,真tm的坑爹。

    也不知道国公爷,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这边,还下令,安排了十几个大使出访问十几个国家。并且,以各不相同的代价,在这里搞到了大大小小的租界区。

    如果单纯的是为了做生意,显然不用这样的。直到国公爷的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