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皇帝分身-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下一秒。一边笑话别人无节操的朱子龙,自己的节操其实是负数,提上钱包,就奔向了性(生活)。汗!

    男人啊,大家都一样。

    特别是半龙人,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弟弟)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美)人回。

    英雄路远掌声近,莫问苍生问性(福)。

    天地有涯风有信,大海无量不见人!(全进青(楼了)!

    囧!

    …

    几天暗中,在南京城中视察下来,朱子龙一共花了十多万两银子。

    猛的一听,你可能认为他肯定是在到处装比,乱扔钱了。

    其实不是啊!

    是因为现在南京城里的物价,真tm的涨上天了。特别是秦淮河附近!

    什么,不相信?

    看看吧,基本物价。一石糙米要十多两银子,怎么吓倒你了吧?

    你不相信,也要面对现实啊。

    因为战火蔓延,漕运和海运尽数断绝,南方的粮食物资运不过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南京城中可以说是天天在吃老米,过日子!

    北方固然战乱四起,南方这边其实也不太平。

    如今闻香教起义军膨胀到了数十万,到处打游击战,时不时也跑到江南长江边上来了。南京朝廷在江北的实际控制区,已经被压缩到了沿江一线!

    为了躲避流民和战祸,江北各处的缙绅富豪,纷纷收拾细软,跑到南京来避战灾了。' 超多好看小说'

    原本只有八十万人口的南京城,现在有二三百万人口在内。

    逃来的缙绅富户们,通常都携带着大笔金银,然后在南京安家落户。但是,他们都是带钱来的,却没有带粮食来。

    自然就抬高了物价,和各种粮食的价格。

    另外,因为战乱引起的恐慌心理,导致本地人也在拼命扫货。

    这就像后世21世纪中国的房价,明明这个月房价,还是一万块一平方米。结果大家一爆抢,都存货。结果,下个月房价可能就变成三万或者四万一平方米了。

    尽管银子不能像纸钱经济一样,用疯狂印钞票来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

    但是,货币会不断积累和迅速流动,商品的数量却有其生产规律。从而导致其面对,社会总资金的时候,永远都是短缺的。

    再加上,银子也不能当饭吃呀,突然南京城里多了这么多,有钱人。这钱自然就不值钱了!

    这就好比,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俄国难道打仗了吗?

    苏联老百姓手里的卢布,还不是一下子,就贬值成了废纸?明朝南京城里的银子,其中道理也是如此。

    市场经济,有句名言说的好:

    (相比于社会总资金的数量,市场上的商品总数,永远是短缺的。)

    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那是天与地的两个区别。

    因为当危机到来的时刻,所有人都会希望手上不要保留金钱,而是保留物资和粮食。

    于是,老百姓本能地,会把所有的钱投入零售市场,进行扫货囤积。以免以后有钱,也购不到粮食和日用品。

    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物价飞涨的,从众恐惧心理。

    就算是后世21世纪的美帝,国内如果发生这种事情,也同样承受不了这样的剧变。

    假如,短时间内。

    数以十万亿计算的美元,涌出股市、基金、银行,房地产,这些“货币蓄水池”,一股脑儿地奔向零售市场,疯狂的扫货。

    那么,市场秩序会瞬间玩崩。不管你是超级大国,还是宇宙大国,都是如此这般会玩完。

    这里提一点,中国的房价为什么会天天涨?

    不说人口和其它因素,这些年,中国银行天天爆印钞票。国家手上有多少钞票呀!

    一百多万亿呀,大哥!

    可是一百多万亿人民币,又不可能免费发钱给老百姓。只能是让人民大量贷款购买房子,才能一次性消费出去,这么多的库存货币reads;。

    所以,别看中国房价暂时崩盘了,早晚还得涨。

    …………

    同理,在明末的南京城内,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上述这些情况,还只是短期的物价波动。至于长期的物价变化趋势,则更加令人担忧了!

    如果是在现代21世纪的社会,面对这种可怕的情况,各国政府就要动用,战略物资储备库来平抑物价了,以免产生动乱。

    可是,明朝有这个条件吗?南京东林政夫有这个能力吗?

    答案是没有,就算有,他们也不见的会管老百姓的死活。

    虽然眼下的江南并未遭灾,但无论是蔓延在江北的战火,还是二帝对峙,多帝打麻将的天下局势。

    江南的老百姓心里,不可能不慌乱。

    也只有家里有钱的东林党人,才会天天酒池肉林,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可以说,那怕朱子龙不进攻南京这边。

    任其自由发展下去,不出几个月,南京东林政夫,就自己会崩溃了。

    这么一想,朱子龙简直就是笑尿了。

    看来,一个城管也不用安排过来,只要等几个月,就能顺利接管南京,和这里所有人的财产了。

    没过多久。

    朱子龙又在南京呆了几天,果然不出所料,事情和他想的一样。

    南京城内的米价开始爆炸性上涨,从三天前的十几两银子一石,上涨到了二十两银子一石。我了个去,一石才区区一百多公斤粮食罢了,大明百姓的年收入也才这么多。

    他们怎么活?

    很快,猪肉价格也涨到了每斤几两银子,相当于万历年间的一百倍!

    许多人手里的银子,都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废物。南京的百姓和中产阶段,眼里全是绝望的神情。唯有东林党人,仍然每天吃喝玩乐,不理人间痛苦。不接地气!

    对于这场恶性,通货膨胀的大爆发。只知道,读八股文的东林党学子和其它人,根本就不懂经济学。

    “轻徭薄赋”政策的新朝廷,在他们的掌握下,甚至于头脑一热,还推波助澜起来。

    许多东林党人和大地主,暗自指使家人囤积居奇,进一步炒高粮价……以此来牟取暴利。

    看的朱子龙是目瞪口呆,暗暗称奇。

    他们这是在,tm的,花式作死吗?

    拿出计算机一算,朱子龙意外的发现,如果自己现在从封地,通过运河,把自己多出来的粮食reads;。或者说是从现代带回来的玉米,转运到南京附近来出售的话。

    竞然有几十倍的利润,我了个去。比老子穿越两界倒卖,还省时省力化算?

    不行,暂时不用攻打南京了。这城一破,这些有钱人四下散跑,反而不能集中的把他们手里的钱,抢下来。

    还不如,就这样,保持虚假的安全。

    让越来越多的江南有钱人跑到南京城里来,然后随着越来越高的物价,自己山东的货和粮食,可以通过走私运进来。

    大赚一笔!

    嗯,没错,就这么做。

    …

    于是,几天后。

    距离南京不远的一个长江港口上,神秘的出现了一个外省粮商。

    一座刚刚落成不久的私人式军营,无数对外号称天国的士兵,守在这里。考虑到这年月称帝的势力太多,鬼知道这个天国是哪个地方的?

    只要有物资和粮食出售,南京里的东林党人,竞然出奇的没有多管闲事。(其实是给了回扣!)

    这个所谓的天国外省商团,只做两种生意。

    一种是人口,也就是你活不下去,或者说你的主人认为你没用,把你出售了。这里都收,给钱就运走。

    一种是出售物资和粮食,价格是平时的几十倍,主营有钱人的生意。你要有本事,送到南京或其它地方去,你完全可以涨价出售,大家皆大欢喜。

    天国江边商行营地,一开业就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特别是难民们。

    饿疯了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在之前赈济流民的时候,就有人试图冲击营地。不过,天国强悍士兵,手上的明晃晃刀枪和挥舞呼啸的皮鞭,让难民们老实了下来。

    毕竟,还是江南,难民们还没有完全崩溃到,没有社会化的程度。

    官老爷和刀枪的威吓力,仍然在他们心中有很强的作用。

    ……(未完待续。)

第919章 朱子龙回到前线,以及……() 
炮声隆隆,火铳声响,黑烟四起,红旗飘扬,鼓角齐鸣,杀声震天!

    浓烟熏黑了晴朗的天空,鲜血染红了大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大明前线,明朝联军和朱家军,对阵清**队的长达数月旷日持久的战争,还在继续。

    “律…律…”

    一匹矫健的白马,扬起一溜尘土,马小三瞧了一下四周的士兵。挥挥手,让传令兵过来,下达最新的命令。

    旧时大明,文人不知兵,武人不习字,打战就是一窝蜂的上。

    但在朱家军内部,人人识字,个个记律,能写能读能看,能传能说。那怕没有功名,其实就以朱子龙的标准来看,比那些所谓的秀才还实用的多。

    “注意,后队跟上……”

    “注意,按指令布军,小心敌人的炮击……”

    此起彼伏的喝令声,在朱家军的队伍里不停的响起。人人可为将,人人心中有计。有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

    这些的这些,看在那些大明其它军队的士兵眼中,只感觉眼前一亮。就算是王承恩和洪承畴,以及其它大明将军们,也是如此。

    他们,第一次发现。

    原来,士兵可以知道这么多,战争可以这么打?

    几个月的战打下来,诸多其它大明军队的士兵们,把朱家军士兵当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标榜样。甚至于,他们还兴起认义兄的风潮。希望能结交几个朱家军的士兵或军官为兄弟!

    不过,不同于,一般士兵们的想法。

    一些大明地方军队的将军和监军们,心里的想法就很纠结了。

    一方面,他们必需要借助朱家军的力量,才能坚持到现在。另一方面,朱家军上下,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都有一种对文官,没有任何敬意的表情。也让他们心里十分不爽!

    说到底,洪承畴也是大明文官中的一员啊,人皆不能免俗!

    “万胜!”“万胜!”“万胜!”

    突然,一片的铳兵,一片枪兵,所有的长枪兵战士,都举起手中的长矛,大声欢呼。 原来是朱子龙带队回来了!

    一时间,所有士兵,皆向归来的朱子龙,发出激动的声音reads;。

    而在朱子龙的身后,则是化妆成和一般朱家军士兵,表面上没两样的死士营,以及万里杀成员。

    “万胜!”“万胜!”“万胜!”“万胜!”“万胜!”“万胜!”

    所有大明士兵,不管是其它军队的,还是朱家军的。在看向朱子龙时,都向他致意,眼中带着崇拜与感激。

    强者,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尊敬的。

    排山倒海的“万胜”声接连不断。那种激情洋溢,烫得朱子龙心头一阵火热!

    他不由自主挥起手,向下方的将士们致意,更引起声浪不断。相互间,越发声流冲天,士气高涨!

    洪承畴看的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等回师了,一定要奏明圣上。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练一支像朱家军一样的,新军起来。”

    各人明将也是一脸的妒忌,心中想法四起。

    …

    随着朱子龙的一声令下,死士营和万里杀特种部队,有条不紊的下营,集结、套马、挂车,立帐。吃饭,歇息。井然有序。

    犹其是各人背上的怪异武器(半自动步枪和手榴弹发射器),格外吸引人。

    “看看,这才是训练有素的强军,诸位,当以朱家军为榜样,为圣人分忧……”王承恩冲一干大明地方武将们说道。

    引的一干人等,连连点头。

    …………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重要性不用质疑。

    自然,朱子龙此次过来,又带来了一大批现代的玉米回来。因为走的慢,第二日才出现在军营之中!

    这些都是来自现代的转基因玉米,饱满当食,营养很高。远不是这个明朝时种的玉米,可以相提并论的。只于,我们现代担心的转基因玉米可能产生的一些怀疑。

    老实说,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明朝,这个真是没有任何考虑的因素。

    先活下来再说话吧,这时候,还考虑啥副作用!

    别说是转基因食品了,就算朱子龙把现代21世纪,新中国那边的过期产品,黑暗料理,地沟油产品等等。都带到明朝来,让百姓和士兵们食用,那也比吃草皮,吃树根,吃明朝发霉大米要强一百倍啊!

    自从京师失守后,联军的粮草供应,就完全依靠山东海军,直接从海运,送到这附近来了。

    也就是说,现在这十几万人,加上后勤人员,一共二十多万军队里的所有人。

    都是在吃朱子龙的,用朱子龙的,打战也得依靠朱家军帮忙。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大明各将,包括洪承畴等人,现在也是不便多说其它的。一切行动全听朱子龙的!

    此时此刻的清军那边,他们依山海关而守。

    朱子龙这边也不客气,数月的对持下来,依山体而筑防守阵地。斜坡,呈台阶状,一阶一阶如台阶般。每阶的陡度距离还在二、三米……

    临近海边是高崖,中间是黄土巷坡。形成窄狭险峻的通道,有数里之长,各有所长也。

    沟壑处处,原高沟深、陵谷起伏,这样的地势,除开自留通道外,或攻可守。而且还不止一处,山海关前后,皆是如此。

    所谓的清军,现在是完全给包围在了,山海关内。

    以前,是清军专业包围明军,然后围点打援。但是现在,却是明军反过来三十年河东,包围他们了。

    而且,他们还没有援军,只少表面上是没有的。

    李自成那边,明军也在后方,加班加点的筑路和防守阵地,以保不会短时间内让人包了团。

    再说了,真要包了团。

    以朱家军有海军,大部分人只要坚持一下,还是能从容跑掉大半的。

    李自成和清军皆没有海军和水师,这就是他们不可能对朱子龙,以及洪承畴等人的军队,形成致命压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除非李自成先攻打整个山东,得手后才能有点威胁。

    但是,以山东现在的防守能力,只怕没有半年或一年时间,根本打不下来。

    就算能打下来,以人海战术的话,也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山东人马,还能撤退到朝鲜去。没有海军的李自成,想要对朱家军做点什么,真是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而此时!

    过了一个月左右才归来,朱子龙自然是要先对周边情况,和军队情况做个了解后,再做其它计划。

    …

    就在朱子龙归来前线之时,李自成这边。

    一场追赃助饷,让李自成等得罪了所有的人。以前百姓对其归心,现在则痛不得食其肉,态度转变之快,堪称变脸的陆月天,儿童脸。

    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是如此。

    未进京前人人期盼闯王的到来,李自成率领的军队攻城略地,无有不胜。大有舍我取谁的架势!

    但是,随后风气大变。

    他兵败出京后,所战无有不败,所到州县,百姓人人喊打。宛如过街老鼠!

    半月前开始,就有一些流言讹言悄悄在京城中流行。

    那就是,天启皇帝不日可能打回来。而且,朱家军边关守军,也快要完任而归,到时左右前后围攻,京城可复也。

    这让听到消息的李自成和他的小伙伴们,极其害怕和紧张。

    而他们追赃助饷的消息,传向大明各省之后,负面后果也开始产生了。

    整个大明所有的读书人,一时间都心里认为,觉得这大顺朝不靠谱。

    原先,有些人还怀疑怕此事不真,但一月过后,多番打听,人人皆是如此说法。加上朱子龙的有意宣传,于是大家都相信了,清楚了。

    知道了,李自成的为人和他的部下,都是什么样的货色。

    凡京中官员,谁没有几个同乡和亲戚,或者朋友在外省之类的?

    当知到消息,他们皆是惨死在李自成和刘宗敏的手上时。

    他们一个个气的咬牙切齿,转而对其它人的感觉,反而变的淡化了许多。

    各个不敢想象自己被拷掠会是怎么样,想想那种场景,一股难以形容的惊恐,浮现在心头之中。

    有大儒嘴唇发抖而言:“闻顺贼入城之初,百姓个个箪食壶浆。现在却人人恨之入骨,此转眼形势大变,怪不得历朝历代,流寇皆是不可成大事也。闯贼如此作派,大顺安能不亡?吾等,还是立持大明,安得上策!”

    “先帝不幸,君父南迁,我大明凡有识之士,无不切齿恨顺贼!今闯贼人心全失,众志已离,正是收复神京,功在社稷的之时。待我前线大军回师,或四海国公守边之军归来,就是李自成的死期!”

    “流贼罪恶已极,天人共愤,其败可立而待也。如此良机,天下英雄亦可助阵而来,想我圣主必定,共享荣华福贵!”

    (未完待续。)

第920章 沐猴而冠的李自成!() 
在一些流言中,李自成进京后,迟迟没有称帝。 ( 广告)是有原因的!

    野史传闻是说,篡窃之辈贼目不可开,李贼一到大殿,不是殿摇,就是地陷。

    虽然三六九日频繁朝集,却迟迟未敢称帝!

    其实说穿了,李自成就是一个下层人民无以聊生,所以造反,你知道的。封建时代对造反是个什么态度,你造了反,你只有造反到底,给招安了往往都没好结果,遑论其他。

    所以,他本不是什么陈涉式的雄心大志,说穿了打到哪里算哪里,最理想是做一个陕西王。

    但是,因此说,他占了北京城也不做皇帝,的确吊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