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做为现代人,又有大量的资料可参考,朱子龙却知道。以自己在明朝的地盘靠近海边来讲,海草灰更为方便,而且效果比陆上的草木灰效果更上一层楼!
最后一个难度,应该是如何去除玻璃浆中的气泡,如果不能干净的去除掉,那么产生的玻璃就很难看,而且容易断裂。
现代工厂的处理方法是加入二氧化X,当然放在明朝就不行了。
当然,朱子龙可以用硝酸也就是硝石,来代替。
不过考虑到,硝石以后大量的要用在军事上。又感觉似乎有些蛋痛和浪费呀?
于是,朱子龙就去了书店查看这方面的书刊内容。
还真让他找出来几个替代硝石的物品,一个是砒霜。向玻璃液中加砒霜,当砒霜进入玻璃液后,由于高温而生成蒸汽,最终将小气泡带走。
不过,向灼热的玻璃液中加入砒霜,升华成剧毒的蒸气,应该会直接把工人毒倒在地。简直就是灭绝人性的行为!
这也太坑爹了!
除非每个明朝工人发一个防毒面罩,就这还是可能出人命。
另外,砒霜这玩意在明朝很不便宜,这成本就上去了,看来不可取也。
无语的朱子龙以过目不忘的新能力,足足在书店里找了一二个小时,终于是找到了一个偏方。
用精细盐去玻璃浆中的气泡!
只要加入合适比例的精细盐,然后搅拌的时间足够长,玻璃浆中的绝大多数气泡能够消失。
不仅如此,玻璃液中的条纹和结石也终将全部消失,玻璃液就会变得完全匀称透明。根据这个书上的描写,早期的光学玻璃就是采取这个方法来制造的,用来制造商业级玻璃器当然更不在话下。
看到这,朱子龙嘻嘻嘻的笑了。
哈,哥就是管盐走私的明朝城管大队长,精细盐也能做出来的,真是天助我也!
第49章 我得洁身自好才行!()
“老板,你要的货已经全运上车了,你看这余后款?”
夜幕下,强驽商人强子和黑子,坐在茶馆靠窗户的位置,不停的左看右看,然后一脸讨好的向对面的朱子龙说道。
不得不说,这帮人的反侦查意识和水平还是很到位的。
地点是他们选的,视野极好,而且四通八达,又没有太多的遮挡房屋,却又有各种小路和大路。
周围还有许多熟人当眼线,约朱子龙在这里见面,一但真有不长眼的什么人过来突击检查和捉人。大家想跑很容易,想捉到他们极难。
朱子龙点点头,一口喝光手上的茶水,伸出手来提出手提箱,打开箱子,入众人眼的是一箱子的人民币钞票。一水的崭新货色,连油墨味道都没消!
黑子和强子眼中的贪婪之色一闪而消,连忙迫不急待的用验钞机,哗拉拉的验起来。
(防范意识和认真度还挺强的,每张钞票都要验真假,看来赚的也是血汗幸苦钱,汗!)
当最后一张百元人民币都验完时,强子和黑子,以及他们边上的几个同伙,脸上的紧张之色这才完全消失。紧接着就是一脸的狂喜之色!
朱子龙再次伸出手,道:“合作愉快,我相信我们还会有机会合作的!”
“哈,全靠老板赏口饭吃,一定一定。”强子和黑子连忙伸出手来,和朱子龙握住。
看着这些人远去,朱子龙开上货车到处转圈,然后在确认没有人跟踪自己后,这才转到了海边仓库。
随便叫上几个码头附近的散装工人,将这些包装的很密封,根本看不出来里面是什么货物的箱子,运到货船上后。
提上一个笼子,里面有一对兔子。再给看守仓库的大叔发了三个月提前的工资,说了声有事外出几个月后回。
朱子龙长呼了口气,GO,GO,GO。
近距离目标,海面上。远距离目标,明朝。出发!
轰!
“波罗波罗米……”
刚叫出我们的口号是没有驻牙,装比的朱子龙同志,就发现晴空无雨的,竞然凭空打了一个雷。
难不成是自己装的太过了?
缩了下头,他没有再说话了,老实的召唤出体内的山寨月光宝盒,开启了传送光圈。
打开货船的发动机,突突突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直接冲了进去。
只所以这一次不用手机看一下对面明朝的出口是在哪里,是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不管怎么样,时间都到了,必须回明朝,否则就玩脱了。
而不管明朝那边是陆地还是海面,只要TM的,不是直接传送到人口众多的明朝城市中。给这吸力一吸,都能安全的到达明朝。
所以,啥也别多想了,一个字,就是冲。
轰!
终于,安全到达明朝了。
哗啦啦的水声就在边上响起,让朱子龙不由的庆幸自己做出的正确路线选择。
尼麻这一次回家的出口,果然是在海面上。
如果现在自己开的是东风大卡车,恐怕已经光荣的给鲨鱼当晚餐了。
幸好,哥有先见之明,用的交通工具是船啊!
夜色当空,朱子龙拿起高倍数望远镜和指南针这么一对比,嗯,大概猜测出来了。
自己应该是在距离烟台不远的海面上,得,向那个方向开动发动机,走起先。
(这中间,还有一个让他高兴的事,就是从现代带到明朝的兔子竞然没死。只是似乎受了点重伤!)
没过多久。
朱子龙就开着50吨位的货船到达了熟悉的海边,他将船拴好,就在原地等着。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然后,一大清早的。
按之前朱子龙规定而定期在海边练习跑步的盐丁们,就正好过来了。
“大人(大哥)你回来了……?”
面对领先头的盐丁小队长刘一灰,马小三等几人,朱子龙笑道:“都别站着了,还不赶紧去准备车队?这次货比较多,准备多跑几趟吧。让人带上独轮车,都来帮忙运货。”
得了朱子龙的命令,刘一灰等人立刻一边用手扛一些货回朱家庄。
一边对同路的手下们,喊:“狗蛋,拿上锣敲起来,挨家挨户都告一声,大人要人帮忙上货。一天五个铜板,管两顿饭。”
于是,没多久,朱家庄附近的村子里,不时有壮汉,手里锣拎着,叫喊起来。
然后,就是一个个男的,女的,小孩子,甚至于老头子,都推着独轮车或担子,跑向了海边来。
现在,在这一百多里地,朱子龙算是最大的地头蛇了。
做人又厚实,可谓一呼百应,深得民心。
“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有那么多几岁的孩子?让他们担东西,别累坏了!”朱子龙吃惊的有了新发现。
带着八九岁孙子们,也一起过来帮朱子龙运货的老头子们,恭敬的回答道:“大人放心,七八岁的娃也不小了,过几年就能娶媳妇,家里地里的活都帮上忙哩。让他们运点东西,没啥事儿!”
朱子龙:“……囧!”
他还能说什么?吐槽都感觉无力呀!
在明朝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别说十三四岁就结婚的,就连十一二岁就结婚的人,也大有人在。
这么算起来,八九岁这种童工,在这里又没有《劳动法》保护,似乎也没刚才那么难以接受了。
嗯,也是。
因为战乱和缺吃少药,明朝的底层老百姓,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
如果不在十三四岁就开始陆续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断子绝孙了。
汗!
不过呢,以现代的人想法来看,十三四岁的男生女生,放在现代21世纪那边最多也就算是个没毕业的初中生。
而十一二岁的少男少女更是小学都还没毕业,在明朝这边却是可以结婚生子了。
此时此刻,朱子龙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他试着想象了一下,如果自己在这明朝也找几个相当于,初中生或小学生年纪的少女做妻子,再晚上把她给XXOO的情景。
少女的惨叫,他的怪叫,血的夜晚。
啊,不行,怎么没来头的打了一个冷战。这思想太碎节操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三十七条。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头脑之中闪过这么一条中国法律,朱子龙的眉头狠狠的抽了下。
不行,本人是新中国公民。哪怕长期住在明朝,身在明营,心在汉。哥怎么也接受不了,与小学生少女发生这种关系。
我得洁身自好才行!
第50章 兼任团练守备?()
“哥哥!”
众人正热火朝天的帮忙运货回朱家庄,朱子龙在明朝收养的义妹朱星月,大老远的也过来了。
远远的就向朱子龙欢喜的招手,正在内心之中暗下决心绝不能对明朝小学生少女动心的朱子龙,狠狠的打了一个冷战。
回过神来,看向朱星月那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下一秒,他就摔倒在地。
当然不是他踩了啥香蕉皮,(明朝时已有香蕉),朱子龙是让一黑一白俩只小老虎给撞倒的。
小黑,小白的虎尾讨好的在转圈,转的那叫一个快,就跟美的牌电风扇式的。
舌头也一个劲的向朱子龙的脸上添来添去,让朱子龙同志深深的怀疑,这俩个二货不是老虎,而是哈士奇!
下一分钟,朱子龙吃力的将俩只加起来只少二三百斤的老虎,一把扔开。
横眉立目的正准备对它们喝训一下时,显然智商感人的俩只小老虎,不亏是只少有四五岁儿童的智商。下一秒,刷的一下就跑路了。
而且方向还是大海里,游的那叫一个欢,(啥时候老虎这么会游泳了?)
另一边,乡亲们的干活热情很高。
两个人一辆车,过个小沟什么的很轻松。全家上阵做事快,很快就帮朱子龙把货物搬到了朱家庄内!
朱子龙本来也想一起运货,结果众人死活不让他动手,表示他是官家,又是一等一的神医老爷。这里有这么多人,还要老爷干活。这成何体统?
老爷就应该在边上看着就行,就算在边上睡觉都没事,就是不要干活。
好吧,朱子龙只好继续体验,地主老财的腐败生活到底了!
等到货物全搬到家了,马小三带人守在仓库外面,(马小三现在就住在朱子龙家里。)其它盐丁们显然对朱子龙带来的大船,起了很大的好奇心。
没有浆,没有帆的木船,却能自己动起来。(柴油发动机)太让人意外了!
“把这个东西也搬回庄子里,船体盖上布,时不时让人来看一下。”朱子龙的嘴角上,时不时闪现若隐若现的笑容。却没有向他们解释什么!
只是把可以拆下来的柴油机,让他们用布包好,叫他们搬回庄子里。
现在还不是让柴油机装比的时候,再说了,这次也没带多少柴油回明朝,浪费不起。
然后,朱子龙连夜清查了一下货物。
第二天,将准备好的十几份礼包,交到了手下手中,让他们给附近几个大城中的高级官员和镇守太监们送过去。
这些在外人眼中值大钱的东西,对他来说只是数字罢了。
这些个高官和镇守太监们的夫人们,是朱子龙的活广告。有了新品自然要让她们用上,到时候其它官员和有钱人的夫人们听闻得见,自然是好奇心大涨。
顺带女人的妒忌心之下,这上官的夫人们都用上了,还能不是最好的东西?
放在古代,这绝对是最好的广告之一。
做完这些,朱子龙又将盐丁小队长五小强(马小三,李紫笼,王兵河,牛大顺,刘一灰。)叫来!
“你们不是平时老念叨,手上的连发强驽很好使,如果能给自己的几个得心的兄弟也用上,队伍的战斗力就会大增吗?”朱子龙老神在在的坐在桌前,指了指桌上的大包道:
“包里又有五十把,发下去给那些人用上吧。不过有一点,他们不如你们个在我心里的念想。平时用可以,但是回家前,必须把东西交上来,锁到仓库里。”
朱子龙这话一说,盐丁小队长五小强(马小三,李紫笼,王兵河,牛大顺,刘一灰。)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全是喜色。
不过,却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拿东西,反倒是一起跪下,对朱子龙行礼道:“老爷,小的们替下面人先谢过了,规矩传下去你就放心吧,谁要不照做抽死他!”
朱子龙很满意他们的表现,这才点点头的又把一份表格交了过去。
一伙人围着马小三,让他给念。这情景让朱子龙略感蛋痛,手下们的文盲程度实在是太坑爹了。只有马小三一个人识字多点!
哦,不对,是整个大明的底层老百姓里的文盲程度,都让他感觉坑爹!
再认真想想,朱子龙更蛋痛了。冒似好像任何古代朝代时期,文盲率都高的吓人吧?
元朝和清朝就不说了,那时候是在少数民族侵略之下,不杀光你汉人就OK了,还会教你识字?
换个角度来看,宋朝读书人的数量很多吧?听说官学广泛,全国有20万在校学生,但宋朝大约有1亿人。假设读书人获得更长一些40岁,一个人读10年书,那文盲率仍然要高于90%。
汗!
朱子龙寻思着是不是要办识字班,但一想到如果是自己来教,哪里有空?
也是纠结!
正心里纠结着,管家王大用过来了,汇报说仓库边上的房间也转换成仓库了。这次货太多,帮忙看守的人得增加点才是。
到这,朱子龙才想到另一个早就想解决的事儿,那就是手下如何合法增加编制的问题。
盐丁现在朱子龙手下有近三百号人,但是再想多,就有些越制了。毕竟你不是军官职位,去捐个武官职位的话,总有张静正来劝,说文官怎么怎么好。武人如何如何不好!
看在张家的面子上,朱子龙在现代那边又只是一个吊丝,这穿过来才三四个月不到,心态上也还有些现代人的想法。
面子上稍稍摸不过去,毕竟人家是为了他好,对明朝的事也比自己了解的多。想过些时间再正式转武官职看看!
扫了一下下面的几个心腹,朱子龙干脆向他们问了问,这事他们有啥想头没有。眼下人手不够用!
事实证明,三个X皮匠有时候还真能顶个山寨诸葛亮。
他们的回答,让朱子龙当真是有种不要小看文盲和古人发散性思绪的感觉。
管家王大用的回答是:“老爷何不多召些家丁看家护院?现如今大户人家,只要养的起,家丁百人以上也是常见。只是得好生验证下忠心而已!”
而马小三等五小强的回答,就更体现出他们是军户,对和军职沾边的事,多少比其它人更了解的特性了。提议试的说道:“老爷,何不兼职个团练守备?如此,仅可合法练兵,又不给人口舌之说!”
啪!
朱子龙一啪大腿,心里大叫对头。可以兼任一下团练守备呀!
第51章 荒地万亩,水利不足,唯我取之!()
团练是指中国古代地方民兵制度,在乡间的民兵,亦称乡兵。现在的意思就是官兵一起练的意思!
孙鼎臣据《周礼》:“今之团练乡兵,其遗意也”,“无比闾族党则伍两卒旅为乌合之兵;无保甲则乡兵为乌合之民”。
源于周朝时的保甲制,使民“相保相受”。至五代后晋,发展出民壮、弓手、团练等各类乡兵!
唐代设有团练使一职,类似民间的自卫队队长,以管理团练事务。
明朝时改以按察使、兵备道分统团练守备等诸务,犹其到了明后期管理多由地方自主,皇帝自己都焦头烂额,那里还会管这般许多。
只要下面的大体还在听自己的,税收也能收上来,不造反并且一半听话,多半不怎么管了。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在广东三江各乡镇组织乡勇及民团抵抗英国海军,用的就是这种兵!
1854年初,历史上有名的曾国藩就是以团练为基础,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编成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兵随将转,兵为将有,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看看,特殊时期,老曾这家伙以此为基础,自己发展出了几万大军,只认他不认皇帝。牛比吧?)
马小三等人的提醒,就是让朱子龙也突然想到了曾国藩,现在他也想当个明朝时期的曾国藩。
所以呀,千万别不把民兵不当兵,不拿村长不当干部。
嗯,就这么办!
很快,本来就和附近几个高官,以及镇守太监们关系很好的朱子龙,把这想法传到他们那里。一纸自下搞办,人数五百到千人的团练指标就到手了。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
再则,朱子龙大小也是个九品官了,这有好处又是一个团体的人了,自然是官官相护。再说了,这团练花费很大,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朱子龙想搞就搞吧,只要他养的起就行!
海边最近几年时不时也有海盗光顾,山里还有山贼,就全靠各地千户所的空饷兵力,那能守的住?
在外人眼中,这是朱子龙家大业大,庄子又靠近海边不远,心里不踏实。所以想多搞点人防护着。也算情理之中,没啥奇怪的!
搞团练花钱很大吗?
嗯,也许对别人来说是吧。但对朱子龙来说并不是个事儿,再则,转过头来。
他就问马小三他们:“你们灵山卫所内的军户屯田数量,你们达标了多少?可有残余?”
马小三等人苦笑道:“海边一带荒地甚多,除非招募军民一体开垦,新立一堡。老爷若想控制,可用私人名下之地,这样不但军户们新开垦之地归你,还可以收租子!”
朱子龙一听,心下大喜,这样将来自己行事就方便多了。
反正这庄子附近还有一千多亩地可用呢,一直没有空打理。
很快,第二天。
朱子龙就叫马小三等人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