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嬲钥镓烦瞥肌
单将后主李煜只带太监、护卫五百余人,前往京师。陪李煜一同赴京的还有一位大臣,名叫严续,子兴宗,此人是南唐开国谋士严可求之子,足智多谋,为人中正,官居中书侍郎。严续一路上见李煜闷闷不乐,便问道:“主公一路之上,莫非有何顾虑?”
李煜道:“只恐见了宋天子,是有去无回。”
严续道:“此事无须多虑,赵匡胤定不敢扣留主公。”
“何以见得?”李煜问。
严续道:“宋军正逢讨蜀之时,倘若冒犯我唐国,林仁肇将军即可领水军北上,反使得宋天子东西奔命,臣料此行可高枕无忧。”李煜才舒了一口长气。
数日后,南唐后主李煜车驾来至开封,赵匡胤得知李煜要称臣,是喜出望外。赵匡胤对晋王赵匡义道:“朕正愁江东难以收复,南唐李煜入朝称臣,不如来个擒贼先擒王。”
赵匡义摇了摇头,劝道:“李煜若是英雄,就当出兵荆襄九郡,西联蜀王,与我大宋朝南北割治。可惜李煜却无这般见识,但南唐大将林仁肇已在长江布下水军,此乃大宋之患!”
“哦!”赵匡胤这才明白,李煜不过庸碌之辈,林仁肇才是当前大敌。
宋太祖赵匡胤召见李煜,李煜自称唐主向宋称臣。赵匡胤与赵匡义将计就计对后主李煜是盛情款待。李煜哪里能料到赵氏兄弟的心思,对此番入京却是心满意足。正是:
笑面猛虎暗箭多,看破才子贪快活。
圣君先礼而后兵,欲擒庸主待后捉。
赵匡胤对李煜亲近拉拢,李煜从开封带着太平喜讯返回金陵。来到皇宫,李煜最挂心上的便是皇后周娥皇,来到内宫,周娥皇正背靠床榻,旁边一个伺候女子赶忙站起身来,叩拜后主李煜。
“宫娥平身。”李煜不经意的打眼一看,这行礼的宫娥从未曾见,长得娇小玲珑,婀娜迷人,且与皇后周娥皇有些相像,令李煜的看得目瞪口呆。
“唉呦!”周娥皇挺着大肚子有些笨重,想坐正却一下子没起来。李煜这才缓过神来,赶忙过来搀扶皇后,问道:“皇后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不必行礼。”
周娥皇道:“陛下前往京师这些日子,幸好有小妹在此伺候,才觉不寂寞。”
“哦,原来如此”李煜又瞅那侍奉的宫娥,暗想原来这就是小姨子周女英,跟她姐姐周娥皇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唐后主李煜对皇后言道:“几日没能与皇后相见,甚是挂念,特为皇后做了一首词,待我写来。”
李煜转身去往书房的桌案去写,皇后周娥皇对妹妹言道:“女英代我为你姐夫研墨。”
周女英遵照姐姐叮嘱便跟着李煜去书房研墨。
李煜去为皇后作词,周娥皇就在卧房等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周娥皇心中纳闷一首词因何写了这么长时间?周娥皇叫来一个小太监,命其去看看后主李煜。
过了少时,小太监回来,周娥皇问道:“唐主可曾在书房作词?”
小太监道:“书房里的丫鬟,送出一首陛下所作《后庭花》。”周娥皇接过诗词读道: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周娥皇读了这首《后庭花》,心中又是疑惑,似乎有所寓意。皇后问道:“为何不见陛下归来?”
小太监道:“听书房的丫鬟说道,陛下在书房临幸了娘娘的御妹周女英。”
“啊!”周娥皇醋意大发,刚想起身,又觉腹中疼痛,只得做了下来。周娥皇气量狭窄,一怒之下,令太监、宫女紧闭寝宫,不准李煜进来。
再说李煜趁小姨子周女英为他研墨之时,对周女英是动手动脚,调戏哄弄。周女英见了后主到也动了恻隐之心,李煜在江南是赫赫有名的风流才子,又长得儒雅别致,周女英正是求之不得。
天色将晚,李煜带着周女英想回寝宫,怎知皇后周娥皇吃了妹妹的醋,闭门不让进。可金陵宫中,宫殿甚多,李煜便另寻一间宫室与周女英居住。
周女英同李煜住了几日,闻听身边宫女太监传说皇后快要生产。女英便问李煜:“近来得知家姐要生,国主何不去看看。”
李煜道:“娥皇见我又要为咱俩之事动怒,朕恐动了胎气,李煜自是与周女英同宿后宫。
十日之后,周娥皇生下一子,虽然婴儿康健,但周娥皇却产后就不能愈。后主李煜对周女英倾心痴迷,哪里顾得病如膏肓的周娥皇,使得昨日夫妻,情缘化尽。
两日后,周娥皇病故,后主李煜与周女英才急忙赶到,皇后宫中。周娥皇生前未有遗言,只是临终之日,反复诵读一本乐府诗集。周女英拿起这本诗集,见有一页已被姐姐揉皱,细细看来是《乐府诗集。鸡鸣篇》,诗曰: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只到此时,李煜看着病故的周娥皇,才有些难过,降旨以皇后大礼,为周娥皇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下葬。真是个:
昨夜霓裳曲,唱得两分离。梦回贵妃醉,愁断娥皇女。
有情无义郎,寒心恨无语。李树代桃僵,流传宫廷宇。
南唐皇后周娥皇病逝,此事传到北宋宫中。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宫中和妃嫔下棋,晋王赵匡义进宫求见。
兄弟二人,施礼对坐。赵匡义道:“唐主李煜正宫皇后病故,皇兄何不派人前去吊唁?”
赵匡胤道:“一个皇后病死,朕何需派人吊唁?”
赵匡义道:“吊唁周皇后是假,刺探大将林仁肇是真。只要搞到林仁肇画像,日后定能用计杀之。”
赵匡胤听得林仁肇大名,如同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赵匡胤问道:“那朝中文武何人可为吊唁使臣?”
赵匡义道:“论画作坊有个品画大家,名叫魏丕,此人观物过目不忘之奇才,派魏丕出使南唐,定能画出林仁肇画像。”
宋太祖遂命赵匡义拟旨差遣魏丕出使南唐。赵匡义刚离开宫殿,有个小太监来报:“启禀万岁,蜀主孟昶被押赴京师。”赵匡胤闻听大喜,即传旨召见蜀主孟昶。
一支笔不能同写两件事,后蜀皇帝孟昶,史上也称后主。十六岁登基,在西蜀关起门来当皇帝,一当就是三十年。孟昶年尽半百,却是老汉痴情,他有一位爱妾费氏,生得风姿秀逸,美若天仙,且擅长诗词,又通器乐,令蜀主痴迷万分,封为花蕊夫人。
孟昶沉于女色,不理军政,使得北宋军队一月之内,连破川中关隘。一月之间北宋大军兵临城下,蜀主孟昶不得不向宋军投降。
赵匡胤听说蜀主孟昶因迷恋花蕊夫人,而抛弃国家大事,荒废了江山社稷,遂命孟昶夫妻进见。
太监传下旨意,殿下走来两人,是一男一女。这男人乃是孟昶,年纪不到五十岁,因贪恋女色,头发已是多半花白,身着橘黄色的王袍,走路已有些力不从心。孟昶身侧正是花蕊夫人,年纪不过三十岁,发髻高盘,眉目惹魂,摇步生芳。
赵匡胤见了花蕊夫人,是瞠目结舌,暗自称绝。后宫佳丽三千,竟无一人美貌能能压花蕊夫人。
孟昶夫妻二人向赵匡胤跪倒叩拜,赵匡胤对花蕊夫人起了淫心,对孟昶刁难道:“汝有今日,乃是贪色亡国。花蕊夫人定是下凡的妖精,还是早点休妻吧!”
花蕊夫人猛然抬头,对赵匡胤言道:“我夫君虽是亡国之君,但妾身未忘亡国之恨。”
赵匡胤顿时一惊,蜀主孟昶吓得战战兢兢,这花蕊夫人却面无惧色。赵匡胤心中不由得钦佩花蕊夫人的勇气,对花蕊夫人言道:“朕久闻花蕊夫人在蜀中善于诗词,朕命你用七言写出亡国之恨。写成便罢,写不成便是妖女!”
旁边有太监呈上笔墨,花蕊夫人执笔点墨,写下七言《口答宋太祖》,诗曰: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赵匡胤看了此诗,感慨良深,欲痛骂后蜀朝廷无能,又赞叹花蕊夫人德才俱佳。赵匡胤对花蕊夫人颇有敬畏,便让孟昶夫妻在京城府邸居住。
花蕊夫人走后,让赵匡胤念念不忘,日思夜伏。若是夺人之妻,身为天子有失人心;倘若孟昶死去,便可纳花蕊夫人入宫。赵匡胤暗定一计,命太监天天到孟昶府上赏赐好酒好饭。
前几天,御用的好酒好饭孟昶夫妻吃的到也舒心,到了第七天,赵匡胤命人送来一壶御用的壮阳酒。孟昶一看是壮阳补酒,便没让花蕊夫人饮用,独自一人喝了几杯。
过了半个时辰,孟昶双手捂腹在地上滚来复去,花蕊夫人扑到地上,急问:“方才吃酒饭时还好好的,为何此时这般痛苦?”
孟昶握着花蕊夫人的手,呻吟道:“赵匡胤今日多赐酒饭中必下了剧毒。”只见孟昶七窍流血,死在花蕊夫人怀中。
君逼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赵匡胤酒中下毒,害死孟昶,花蕊夫人是有冤无处诉,敢怒不敢言。为家夫守孝刚有三日,宫里的太监便传旨到来,旨曰:
“朕闻蜀孟昶突发暴病而亡,满朝皆为哀吊。夫人费氏寡居不易,特命花蕊夫人入住后宫,颐养天年。钦此。”
花蕊夫人听了圣旨,心中明白这是赵匡胤杀夫夺妻之计。花蕊夫人是个烈女,论到贞节之事,定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忽闻太监言道:“夫人您到是皆旨呀,入朝能面见天子,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花蕊夫人闻听此言,脑海中猛然闪过一念。若能见到赵匡胤,诱而杀之,来个鱼死网破,亡国之仇、杀夫之恨,皆可报应。花蕊夫人立刻接旨谢恩。
花蕊夫人故意浓妆艳抹,浑身香气袭人,由御撵送入宫中。
花蕊夫人被送入一间华丽宫室之内,往四周张望了一番,除在外屋有两个丫鬟,并无他人。花蕊夫人心想弄不好今夜赵匡胤今夜就要我陪驾,正好趁此机会刺杀天子。
花蕊夫人自幼生长在阁楼闺房,既不会使刀,也不会用剑,唯独让剪子扎破过手指,故而花蕊夫人便想找把剪子。拉开了几个抽屉也没找到剪子,花蕊夫人便问外间屋的丫鬟:“房中可有针线否?”
一个丫鬟答道:“回禀娘娘,针线放在紫檀匣子里。”
花蕊夫人顺着丫鬟所说,看到桌案上有个紫檀木的匣子。打开木匣细看,里面确有针线,而且有一把铁剪子。
花蕊夫人将剪子紧握手中,自语道:“蜀主佑我,为夫报仇。”
花蕊夫人正在思量,忽闻太监喊道:“万岁驾到!”花蕊夫人赶忙将剪子放回木匣,扣好匣子盖,仓促照了一下镜子,便出去迎接赵匡胤。
花蕊夫人对赵匡胤躬身施礼,赵匡胤赶忙用手相掺,勾肩搭背就与花蕊夫人进了内室。
两人相拥的梳妆台前,赵匡胤双手伸向花蕊夫人腰间凤鸾带。花蕊言道:“陛下且慢,待臣妾先点上一柱香。”花蕊夫人顺手掀开木匣,拿出铁剪转身便刺赵匡胤。正是:
花蕊一心守节操,不耻宋祖乐逍遥。
若有蜀主早贤能,国仇何须女子报?
“嘶啦!”赵匡胤杏黄龙袍之上划出三尺长的口子,“唉呀不好!”赵匡胤命归何处,且看下回分解。
第 九十 回:刘继兴失道宠媚猪 林仁肇蒙冤饮鸩毒
花蕊夫人虽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才华出众却脾性刚烈。赵匡胤这晚敢来调戏花蕊夫人,提前就壮好十分的胆量,欲备让花蕊大闹。没想到一见面,花蕊夫人分外热情。
宋太祖赵匡胤毕竟不是蜀主孟昶,对花蕊夫人这异常之举有些提防。花蕊夫人铁剪刺来,赵匡胤曾是练武之人,虽然在宫里养的有些肥胖,但依旧矫健,这一剪子只划破了皇袍。
赵匡胤躲过铁剪,一把摁住花蕊手腕,怒瞪圆目问道:“贱人!你好生恨毒啊!”
花蕊揆着手腕子,脸上无忧丝毫畏惧,柳眉倒立,怒气问道:“我上雪国家之恨,下报家夫之仇,岂能失节于汝?”
赵匡胤手心一发力,花蕊夫人的铁剪就只得丢在地上。赵匡胤一把将花蕊推到一边,问道:“孟昶乃无道昏君,亡国为奴也是应当。”
花蕊夫人揉了揉手腕,答:“孟昶不贤,难道陛下害人家夫,夺人妻女就是有道明君么?好马不配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男。花蕊宁可守节而死!”
花蕊夫人顺手拿起一支乘蜡烛铜盏,铜盏另一头有尖,花蕊持盏倒刺咽喉。“噗!”一道血柱喷涌而出。
“唉呀!美人你这是何苦?”等赵匡胤上前抱住花蕊夫人,已是血溅凤袍,一命呜呼。
花蕊夫人面斥匡胤,美事不成又溅了一身血,气的赵匡胤半个月无心找女人。赵匡胤好色归好色,朝政是朝政。前文曾表赵匡胤遣派画师魏丕刺探南唐大将林仁肇,正巧出使南唐吊唁皇后周娥皇的画师魏丕返回朝中。魏丕吊唁之时也见了大将林仁肇,并将林仁肇的画像呈上。魏丕还告知一件大事,南唐后主李煜册封了小姨子周女英为皇后。
赵匡胤看了看林仁肇画像,召来晋王赵匡义问道:“王弟曾言得了林仁肇画像,便可定计除将,如今画像已有,如何定计?”
匡义道:“南唐已向大宋称臣,既然李煜册封小姨子为皇后,陛下就应当赏赐个宝册,以表承认周女英为皇后。”
太祖问道:“朕赏赐宝册与计杀林仁肇有何关系?”
匡义道:“只要李煜派使者来京城取宝册,就让他看林仁肇画像,用反间计杀死林仁肇。”
赵匡胤闻听大喜,便依照此计,传旨南唐派使者到开封来取赏赐的宝册。
荆湖收复,西蜀平定,南唐大将林仁肇死期临近。赵匡胤传旨镇守荆州的大将潘美,加封其为兵马都部署,于开宝三年九月初一,统率十道兵马讨伐盘踞在广东、广西的南汉王国。
南汉皇帝名叫刘继兴,从小就和太监玩乐,长大后让这群太监教出一身恶习。刘继兴有三大古怪的嗜好,迷信巫术,好养猛兽,喜欢肥胖女子。尤其是喜好肥胖女子,刘继兴宫里有一个从西域贩卖来的波斯女子,不仅身材肥胖,而且长了一双大眼睛,熟铜色的皮肤,身材丰硕有形,竟使刘继兴迷的神魂颠倒。
这个波斯女子自幼长在西域,从没见过大海。南汉的地处两广,海水是想怎么看就怎看。后来得知海水中能产珍珠,这个波斯女子是不爱金银爱珍珠,刘继兴便令渔民潜下七百尺的海水中捞珍珠,捞出珍珠重重有赏,捞不出珍珠就别想活着上岸。也不知淹死了多少无辜的打渔百姓,为这个波斯女子献上了数千颗珍珠。
刘继兴这个昏君为这个波斯女子作了珍珠裙、珍珠衫、珍珠冠、珍珠肚兜儿,并为这个波斯女子起了名字叫“媚珠”。这些事惹得民愤迭起,老百姓就把“媚珠”改叫“媚猪”。
书归正传,北宋大将潘美率兵讨伐昭、桂、连、贺四个州,这四个州隶属荆州,潘美便以收复荆州为名,大举进兵。
四州守将急报广州求救兵,兵部尚书李承渥得了军报,赶忙入宫求见刘继兴。来到宫中,正见刘继兴和媚珠在一个大笼子旁喂老虎。李承渥跪倒双膝,奏道:“臣启陛下,北宋大将潘美以收复荆州为名,大举进犯湖南四州。”
刘继兴把一块肉投到老虎嘴里,喜道:“昭、桂、连、贺四州,本属湖南,今北宋取之,定是心满意足,必然不会再向南也。”
李承渥闻听血灌瞳仁,气撞顶梁,暗想从没见过如此愚蠢之人。但又碍于君臣尊卑有别,李承渥心中压了压怒火,又奏道:“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北宋兵马得了只恐一发不收,还望陛下明鉴。”
刘继兴顿时脸色一变,怒道:“爱卿知道我为什么养猛虎么?”
“臣愚昧,请陛下明示。”李承渥道。
刘继兴道:“这只畜牲听朕的话,朕就赐它最好吃的肉。不信,爱卿闻闻这肉。”顺手将一块肉扔到李承渥面前。
皇上让闻那不敢不闻,李承渥跪在地上趴下就闻。这块肉不闻便罢,一闻差点吐出来,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肉。李承渥手捂鼻子言道:“此肉腥臭难闻,臣实在问不得。”
“哈哈哈哈!”刘继兴大笑道:“这是人肉!敢跟朕顶嘴,朕就拿人肉喂老虎!”李承渥知道自己的主子性格古怪,脾气刁钻,万般无奈只得告退出宫。
过了半个月,北宋大将潘美收复整个荆南,举兵进犯两广。兵部尚书李承渥赶忙又如宫中,再奏军情,刘继兴一听差点让老虎咬了手指头。刘继兴问道:“爱卿有何补救之策?”
李承渥道:“陛下可派人到南唐,向唐主李煜朝中搬救兵。”
刘继兴道:“准奏,准奏。”兵部尚书李承渥一面亲率兵马驻守莲花峰,一面遣人到南唐搬救兵。
树分两叉,各表一枝。南汉的使者将求助援兵之事,秉呈南唐都督府。大都督正是林仁肇,林仁肇知道此事紧急,便往宫中禀告。
林仁肇来至宫门,里面传出阵阵鼓舞笙乐。林仁肇便问守门的太监:“劳烦公公通禀一声,林仁肇有十万火急的军情。”
小公公道:“皇上在里面观赏歌舞,林将军要是进去,要等皇上看罢歌舞再报军情,以免惊动了万岁的兴。”
“好吧,多谢小公公。”林仁肇道。
小太监把林仁肇引到殿内,这个殿中新筑了一个高有六尺镶金莲花台,莲花台上有个宫娥用布帛纏足,双脚如同弯月,正在翩翩起舞,一派歌舞升平。后主李煜和小周后正在龙凤宝座上观看歌舞。这个小周后便是周女英,史上把已故去的姐姐周娥皇称为大周后,把妹妹周女英成为小周后。
有太监给林仁肇搬了个椅子,林仁肇就坐在一侧也看歌舞。等歌舞过后,林仁肇起身要奏报军情,忽听大太监喊道:“皇上有旨,传舞女窅(yao)娘上面君。”
这个名叫窅娘的女子便是适才缠足跳舞的舞女,李煜传旨把窅娘叫到近前,命太监赐坐。只见李煜用双手捧起窅娘的双脚,抱着舞女的双脚是摸了又摸,揉了又揉,才冒出一句话:“爱姬缠足为朕起舞,双足受苦了。”
这么会疼人的皇帝让哪个宫娥看了都是羡慕的不得了,但一同观舞的文武大臣看了,心里是想笑,又谁都不敢笑,没见过这样的天子。林仁肇无有插话的时间。眼看天色将晚,只得等到次日再奏报。
到了次日早朝,文武百官上了金銮殿议事,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南唐李煜上朝。众人不知是何缘故,便请宰相冯延鲁去问问究竟。
少顷,冯延鲁回至殿前,大将军林仁肇第一个问道:“相国大人,国主几时可以早朝?”
冯延鲁道:“诸位公卿有所不知,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