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之极品富商-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腓儿很听话,当即就去开门,见是杨玉瑶,腓儿高兴的说:“爹,是我三姨来了。”

听到自己儿子这么说,杨钊忽然抬起头,看到杨玉瑶,杨钊赶忙站了起来说:“哎呀,玉瑶,你总算来了,腓儿,给你三姨沏茶去。”说着就招呼杨玉瑶说:“玉瑶,你坐。”

招呼杨玉瑶坐下,腓儿的茶也送过来了,杨钊给杨玉瑶到了一杯,并招呼腓儿出去,杨玉瑶敢路过来,也是渴了,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说:“你倒是用功啊,可惜呀,用功归用功,只怕到头来拼死拼活只能像我爹一样,做一个衙门里的小吏。”

杨钊见杨玉瑶这样说,语重心长的解释道:“玉瑶,我杨钊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你只要跟着我,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杨玉瑶转过来脸去道:“还说这个,腓儿他娘不是还在老家等你吗?”

杨钊却是无奈的笑了笑说:“她走了。”

“她死了?”

“嗯,你总不来看我,我的事情你也不关心。”杨钊说着神色有些落寞。

“谁说我不关心,我这不是来了吗。其实你的心思我明白,可我的心思你也该明白我要的是人前体面锦衣玉食,你给不了我。”杨玉瑶也是心直口快,不做丝毫隐瞒的说。

“玉瑶,假以我时日,我一定能做到,你相信我。”杨钊动容的说。

杨玉瑶也是有些为难,索性也就不说杨钊给自己的事情了,还是先将自己的爹爹救出来在说吧,毕竟爹爹的事情是大。

第329章 青莲名士

杨钊还是答应了杨玉瑶的要求,帮一帮杨家救杨玄璬,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出于他对杨玉瑶的爱慕。

……

何为风流?是酒,是舞,是身价,是文才,抑或是美女名妓?开元盛世,文才武略,普天之下,名士风流,数不胜数,唯李白居诗仙,杜甫为诗圣,可谓是赚足了风声和名头,可以说就连李隆基都称赞李白诗写的好。

杨玉环的伤势并没有大碍,只是碰破点皮而已,谢阿蛮那更是生龙活虎,李白回城给两个女孩又买了两身衣服,让两个女孩梳洗打扮一下就跟平常一样光彩亮丽了,而李白自己也打扮了一下。

杨玉环穿上李白给自己买的衣服,转了转说:“太白兄,咱们这是要干嘛呀,怎么还给我卖这个好的衣服。”

李白道:“去长安,参加一聚会。”

“跟着你就有饭吃啊?”杨玉环还未说话,谢阿蛮到是插言道。

李白呵呵一笑说:“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杨玉环问:“那我们到底是去哪儿啊?”

“青莲居”李白爽朗的笑着说。

李白号青莲居士,但是显然李白现在所说的青莲居不是自己开的,而是长安城出名的青楼‘青莲居’。青莲居以歌舞词赋著称,有那么一丝青楼里面我们这里文化最深的韵味,而且青莲居的头牌花旦青韵姑娘跟李白的关系自然也是非同寻常,听说自从青韵接管青楼之后就改名‘青莲居’意思不言而喻。

而恰恰谢阿蛮和杨玉环又都是知道有这么一号青韵姑娘,这不足为怪,李白乃大唐诗仙,这诗仙之名岂是虚得,相好满天下不好说,有那么几号狂热的女粉丝还是有的,而且古时候人们的娱乐又少,皇家的事儿又不敢言传,所以这八卦的心思就落到了李白这些风流名士的身上,比如说李白今儿个的相好是这个了,明儿个的相好是那个了。

听到李白说青莲居,杨玉环和谢阿蛮都是一愣,随即谢阿蛮就是站了出来说:“玥儿姐,我说什么来着,狗改不了吃…”杨玉环看了一下谢阿蛮,谢阿蛮只好将话都咽到了肚子里面。

杨玉环问:“我们真的是要去青莲居吗?”

“来了几个旧相知,今日在青莲居相聚,你不会在意吧。”李白试探性的问。

杨玉环还没说话,谢阿蛮又是站了出来说:“那是什么地方啊,你带着你的相好去那种地方,你,你,你太离谱了吧。”

杨玉环依然是低着头不说话,眼睛之中有些暗淡之色。

李白见状也是说:“你要是在意,不必去。”

杨玉环听到这话,又看了看谢阿蛮语气之中似乎带着一丝无奈说:“总不能让阿蛮饿肚子吧。”

“哎哎哎,别打着我的旗号,我宁可饿死。”谢阿蛮摆手说。

“怎么能让你饿死,走吧。”杨玉环说着就出了茅草屋。

李白和谢阿蛮赶忙追了出去,李白赶忙说:“你真的不在乎吗?”

“我既然铁了心要跟着太白兄,我相信以后不在乎的事情还有很多,走吧。”杨玉环淡然的说。

其实那个女孩能不在乎自己的男人去私会以前的旧相好呢,不过杨玉环比较聪明,其实也是白痴,更可以说是软弱,也可以说是被那种似有似无的爱冲昏了头脑,她想什么事儿都依着李白。但是这是真正的爱情吗?恐怕不是,如果要是李白没有两次救下杨玉环,恐怕即便是杨玉环和李白相遇一百次,杨玉环也不会成现在这样子。

……

正如那些八卦消息里面描述的一样,青莲居是一座极其宏伟的青楼,上下共三层,而且层高也是极高,几乎都达到了五米之巨,露台风景也是应有尽有,最关键的是青莲居是在朱雀街最繁华的路段,这个路段的房子价格已经攀升到一丈近万个大钱,甚至超过万个大钱的地步。

而能够拥有这么大的一个青楼,其价值可想而知。

但是这青莲居也有个特点,那就是进门首先就要出题,即便是你在有钱,但是你答不对题那你自然是进不去,而且还不准帮忙,题目也是刁钻古怪,没有十余年的学识难以进到里面,曾有两个土包子想硬闯,但是被无情的打断了双腿,丢到了渭河里面,从此以后青莲居的名声就出来了,在也没有人敢硬闯青莲居了。

而青莲居也晋升为长安一座神秘的青楼,能进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那个青韵姑娘更是让长安所有有钱之士趋之若附,曾有人出价十万两白银要让青韵姑娘陪他过夜,但是青韵姑娘还是一句话,回答对问题才能进门,而且即便是进了门,青韵姑娘也不会接客。

从此时之后,青莲居的名声就打响了,而李白的名声也打响了,能够让如此身价的女人迷恋,李白能不火吗?

而今日李白在青莲居大摆筵席,邀请八位好友齐聚青莲居谈诗论词。

这次聚会李白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而李白从成都回到长安也是为了参加这个宴会罢了,至于帮王一飞办事儿,那完全也是一时之下脱口而出罢了,现在有杨玉环相伴,人家李白只想着带着杨玉环走山走水,逍遥自在呢。

而青莲居今日也是闭门谢客宴请李白等人,青韵姑娘给李白做东,一切花销全部免费,足见李白的面子,其实这也并不完全是李白的面子,仅凭李白一人之面,还不足以让青莲居闭门谢客的。

实则是这宴请之人,其中包括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左丞相李适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进士苏晋、草圣张旭、焦遂,还有的就是这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青莲居内歌舞升平,舞技们跳着优美的舞蹈,李白带着杨玉环和谢阿蛮以及传说中的青韵姑娘坐在二楼的露台上面。人如其名,青韵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可以说就是跟杨玉环是一个级别的女人,但是青韵却是透漏着妩媚之气,不似杨玉环这般清纯的让人发指。

只见在下面,舞技群舞当中,一个中年模样,身材略胖的男人手拿一盏酒走到了舞技当中,如果是上层社会的人,肯定就会认得这人是大唐诗圣杜甫。

杜甫冲着李白一扬手中的酒杯,朗声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句说的正是贺知章,诗句还没念完,就看到一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携一漂亮女子进入到舞技当中,此人正是贺知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杜甫见贺知章出来之后,又是接着朗声道。此句说的正是汝阳王李琎,不如说料话音刚落又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揽着两个靓丽女子晃晃悠悠的从楼上下来。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念着就见李适之也是揽着两个美丽女子从走到舞技当中。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此句所说正是崔宗之,崔宗之年纪不如前几个那般年长,不过可他更甚,揽了三个女孩。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此句所说正是苏晋,苏晋也是揽着一个女孩走到舞技当中。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终于,轮到了李白,杜甫朗声念道,只不过李白有些为难的看了看杨玉环,见杨玉环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李白也不好说些什么。

只不过杜甫似乎是卡带了一般,不停的念着:“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杨玉环不敢说精通诗词歌赋,但是依然还是可以听的出来杜甫这是在叫李白,就问:“他们是在叫你吧?”

李白干笑一下,说:“对,他们在等我呢。”

下面的风流才子们都是高声叫道:“太白兄,太白兄。”

杨玉环见状又问:“他们在催你呢。”

一旁的青韵却是站了起来说:“太白兄,这可不像你啊。”

“玥儿,你看?”李白有些为难的问,他现在也要顾及到杨玉环的考虑,毕竟不如以前那般自如了。

“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杨玉环为难的说。

李白又是为难的点了点头,看了看下面的风流才子们,站了起来,给自己到了盏酒道:“那好吧,那我去去就来。”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这两句分别说的是草圣张旭和焦遂,早在下面的人催李白的时候他们就到了。

风流才子,美女名妓,陈年佳酿,楼宇亭台,这就是所谓的风流名士。而这在普通人的眼里,只不过是携妓纵酒罢了,至少谢阿蛮和杨玉环都是这样认为了,杨玉环看着在舞技之中挥洒自如的李白,有些陌生感的说:“我从来都没见他这样过。”

谢阿蛮却是狠狠的说:“这才是他的本性。”

杨玉环似乎不甘让谢阿蛮这样说李白,或许也是她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看不惯这样的行为,她说:“我觉得很潇洒呀。”

谢阿蛮却是以教育的口吻说:“玥儿姐,你日后要是跟了他,他天天这样看你还受得了他。”

杨玉环不语,她没什么可说的。

而下面,依然是歌舞俱佳,美色如云,李白以及那些个风流名士们穿梭在佳酿与美人之间,左拥右抱好不潇洒,而李白却是自始至终的都牵着青韵姑娘的手,待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吟唱完毕之后,青韵姑娘道:“酒席已备好,各位请。”

这些所谓的风流名士才离开舞技之中,进到一楼的宴会厅入席。

看不到李白,杨玉环的神色有些低迷,谢阿蛮见状冷语道:“看不下去了吧。玥儿姐,要我说呀,他根本就不应该带你到这里来。”

“可是我记得你曾经多我说过啊,男人到青楼携舞伎不是yin/秽,是身价,是风流。”杨玉环似乎有些自嘲一样的说。

谢阿蛮呵呵一笑,摆手道:“我说过的话多啦,别的你不记得,你偏偏记得这话啊。”

“我觉得你说的对呀。”杨玉环说。

“哎呀,玥儿姐,我跟你说,这男人谢舞伎纵酒如同家常,要说我谢阿蛮不在乎这个那也还说得过去,可你不一样,你是要跟他成家立业的。”谢阿蛮教导的说,似乎很是看不惯杨玉环这种逆来顺受的感觉。

“他是诗仙,这应该就是诗仙的作风吧。”杨玉环反驳道。

“酒鬼”

第330章 青史酒局

所谓风流,即为美酒佳酿,即为文才武略,即为丽人舞伎。

杨玉环虽然嘴上还是说着李白的好,但是心里也是不禁想了想谢阿蛮说的话,如果自己日后真的跟了李白,李白天天这样,自己真的就受的了吗?虽然杨玉环很想说自己受得了,但是心中那种有些幽怨,而且还有些受不了的心思让她知道,自己真的承受不了日日歌舞欢好,更受不了这人是李白。

看着青莲居这豪华的装修,以及着美丽的舞伎,还有那香甜的佳酿,杨玉环的眼睛不由得有些模糊,似乎这一切离她很远,李白也离他很远,远的仿佛是另一个人一般,让人看不透,猜不明白。有时候他给人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有时候又好像是他从来都没有关心过自己一般的冷淡,冷漠。

李白惦念着杨玉环,并没有喝多少酒就上来了,看了看不开心的杨玉环,李白爽朗的笑了笑说:“这只不过是一次聚会而已,怎么,你真在乎啊?”

见李白上来,杨玉环也是调整了一下表情,摇了摇头。

谢阿蛮却是似乎又是同仇敌忾一般,站起来道:“我在乎。”

李白也是叹了口气说:“这次聚会很不容易,我已经筹备很多年了,人很难凑齐。”正如李白所说,这个聚会要是放在名士里面,绝对是要传入青史的聚会,不过似乎谢阿蛮并不这么认为。

谢阿蛮冷笑一声道:“八个酒鬼加色鬼凑在一起携妓纵酒,有什么好说的。”正如谢阿蛮所说,旁人看在眼里这明摆着就是携妓纵酒,而且还是一群人携妓纵酒,要是放到现代,这可都是违法的,但是这里是古代,这里是大唐,放到这里,这酒局说不定就会传入青史的。

李白还未说话,杜甫就拿着酒杯来到了李白跟前,道:“这位姑娘不知,此事大有说头。”杜甫原本理应在楼下入席吃饭来着,但是见李白上来,杜甫也上来一观这李白的相好到底如何?没想到刚来到这里,就听到了谢阿蛮这样说,杜甫自然是要跟谢阿蛮辩上一番了。

谢阿蛮看了看杜甫,冷笑一下说:“你就是那个唱酒鬼歌的,那八个里面没你?”谢阿蛮说的正是刚才杜甫所唱‘饮中八仙歌’而谢阿蛮所指的就是那八仙歌里面竟然没有杜甫自己。

杜甫到也是很欣赏谢阿蛮的性格,恭敬的说:“是,杜甫道行太浅,还不能位列仙班,不过太白兄,小弟这次写了饮中八仙歌,可算是有点进步了吧。”

这文人最喜欢的就是互相吹捧,你说我写的诗好,我说你写的词好,你说我是诗圣,我说你是诗仙,跟那些个只知道打的死去活来的武将们刚好相反,而让人吹捧自然也不能直接明了的说你吹捧我吧,你要先吹捧对方,然后对方才会吹捧你,杜甫跟李白那可谓就是平起平坐的地位呀,但是杜甫就自称小弟,明面上看着想是谦虚,实则是等着李白说话吹捧自己。

李白也深谙这个道理,而且他也是文人,也好这口,他的诗之所以受欢迎,文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吹捧了,李白赶紧道:“你不必成仙,你已经是诗圣啦。”随即又是给谢阿蛮和杨玉环介绍杜甫道:“这位是我的忘年交,大唐诗圣,杜甫。”

杨玉环知书达礼,当即站了起来道:“杜甫先生,你好。”

杜甫对李白的吹捧很是感冒,当即道:“不敢当,不敢当。”

谢阿蛮却是看的一愣一愣的,问杜甫道:“你说喝酒有说头,有什么说头啊?”

杜甫也毫不避讳,说:“这位姑娘有所不知,若是几个好友寻常酒局那确是没什么,若设了酒局只有大吃大喝那是饕餮之徒,若是酒局有了名目,来者又皆有名头,这酒局便可传入青史。”

谢阿蛮又是听的一愣一愣的,她认为这喝酒怎么能传入青史呢?而她现在看到的这一切明显的就是一群风流之徒携妓纵酒,就这样都能传入青史,那自己不也是能传入青史了,当即反驳道:“不就是喝酒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杜甫见谢阿蛮不服,买了个关子说:“我说的可是传入青史的酒局,姑娘可能道出一二?”

谢阿蛮摇了摇头说:“我不记这个,吃饱了撑着的。”谢阿蛮从来无人教导,自然不知,杨玉环可是知道杜甫所说何意,而且她也知道一二传入青史的酒局。

见谢阿蛮理亏,杨玉环也是教导的说:“阿蛮,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要胡乱搅局。”

谢阿蛮哈哈一笑,道:“我搅局,玥儿姐,你知道啊?”谢阿蛮认为人家杨玉环也不知道呢。

杨玉环说:“小时候跟着家父走山走水,家父怕我闷得慌,不是给我讲些乐理,就是讲一些前朝的故事,乐理太枯燥,故事到是好听。”

杜甫见状问:“可有前朝酒局的故事?”

杨玉环微笑着继续说:“家父也嗜酒,津津乐道。家父讲的第一酒局是杜康的故事,说的却是西晋竹林七贤刘伶,说他每次饮完酒大醉以后,喜欢在大街上奔跑,而且,而且还脱光了衣服。”

李白听到这里也是笑了笑,自然知道杨玉环所说是真的,而谢阿蛮却是大感吃惊,问:“光着屁股满街跑啊?”

杨玉环道:“刘伶说,这是以天为衣地为床。”

谢阿蛮还是绕不过这个弯子道:“那衙役得把他抓起来。”

杨玉环反驳道:“时人不已为忤,反而称赞他是,率真,潇洒,名士风流,因为不仅他酒量好,诗文更好。”

李白似乎对杨玉环所讲的这种境界深有体会,道:“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形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

杨玉环却是听了出来道:“这是刘伶的‘酒德颂’。”

李白大笑,显然为杨玉环认出这一‘酒德颂’而开心。

“家父也为我吟诵过。”杨玉环解释道。

谢阿蛮却是听的迷迷糊糊的,感觉杨玉环以及李白和杜甫说话都听不懂,问:“就他一人喝酒作诗,那算什么酒局嘛。”

杜甫解释道:“以一人而成一酒局壮哉。”

谢阿蛮还不明白,又问:“可是跟杜康酒也没关系啊。”

杨玉环解释道:“家父说,真正的故事是,刘伶慕名来到了杜康的酒馆,喝了三杯杜康的佳酿美酒就醉了,而且一醉就是三年。”

谢阿蛮依然是迷迷糊糊,惊讶的说:“这寻常人醉三年那可是醉生梦死啊,这名人醉三年那就成典故了。”

杜甫却是回复道:“姑娘这会算是说对了。”显然他对谢阿蛮所言深有同感,就比如说杜甫曾招待客人让家人做了一条普通的草鱼,客人都称赞好吃,问杜甫名字,杜甫那里知道名字,就说无名,然后大家就让杜甫起一个名字,杜甫沉思后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