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宝住高家了?”尤夫人这会才问起外孙女。

    “白天去,晚上闹着要回来。”

    “你那会怀着贵宝的时候,我就说估计和她大舅一样,是个急性子,果真。你可要从小让她学规矩,女娃不像男娃,长大了如果跟她大舅似的,那就愁死人了。再好的婆家也得挑理。”

    国公夫人也发愁,为何她愿意女儿自小去高家,也是想让女儿和高家亲近,看着她长大,熟悉她的性子,免得娶进门才知,哪个婆婆愿意?

    “嬷嬷已经找好了,等明年开始教。”

    虽然没哪家给女儿这么早请教养嬷嬷,花贵宝特殊,又有个模板,她大舅。

    国公夫人大哥,小时候也这样,急起来自己打自己脑袋,家人不敢打,下人不能无缘无故打,不然尤夫人会打他。

    尤夫人没少揍儿子,后来是尤尚书带在身边抚养,慢慢磨了性子,但也比别人要急躁。

    娶亲时,尤夫人专挑那种性格温顺的,给儿子娶了个人你跳脚捶地她也不会变脸色的“木头人”。

    夫妻倒也相安无事,该急的急,该看夫婿跳脚的跳脚。

    国公夫人有次问大嫂,看他那样不生气吗?

    大嫂说:有什么生气的,又不是天天跳,性子上来了,跳会就没事了。说夫婿只是性子急,别的都好。

    所以国公夫人就盼着高家女婿也是那不温不火的性子,可是国公爷回来说,俩人性子差不多,夫人又犯愁了。

    “娘,咱家祖上谁性子是这样?儿郎还好说,闺女这样,大了可要愁死了。”

    尤夫人道:“我外祖母就是性子急,你没见过,急起来和你大哥一样,我外祖父坐一边喝茶,等我外祖母跳脚完了,说一句:口渴了,喝杯水。笑死我了。”

    国公夫人道:“老了怎么的也好说,要是刚成亲也那样,夫婿倒好说,婆婆怎么想?”

    “要不我说让贵宝常去高家,我看了,高太太性子看着就好,看着贵宝长大,跟自己亲闺女似的,也就看惯了。”

    国公夫人心里吐槽,那能一样吗,我也看着如倩长大,也没说对她跟亲闺女似的。

    “各有各的缘分,你别摆架子就行,你看我对你大嫂,不说跟对你似的,从来都是和颜悦色,就是想,让你大嫂看在婆婆份上,别计较你大哥,有了孩子,我也不插手,让她自个养,不像别的婆婆非得抱一个在跟前,让人家母子分离。这点,你祖母就做得好,你大哥是因为性子才让你祖父带在身边,其他的一个都没,所以我也跟你祖母学。我就瞅不上那些为了折腾儿媳,把孙子揽在跟前,教孙子不认亲娘,傻!家里乱了有什么好处?得!不跟你说了,我要赶紧回去,你给乐安县主说下,定下相亲时间,让你姨母早点放心。”

    国公夫人心里吐槽:是让你早点放心吧,管闲事的尚书。

    这还是花三郎给外祖母封的官职,说如果朝廷设个部门:管闲事,除了外祖母没人称职,尤夫人于尚书。

    乐安县主得了信,这才给太婆婆说了两家婚事,还问太婆婆的意见。

    罗老太夫人没见过小辈,说也只是两家如何。

    “蔡家,以后会更好,蔡宏深那一支差点,但也得看后面子辈如何,好了起来的也快,毕竟有亲伯祖和堂伯祖相帮。你娘家大嫂不错,我想教出来的小娘子差不到哪里去。”

    就是说也是说的众所周知的话。

    乐安县主说回娘家一趟,因为之前太婆婆让她少外出。

    “去吧,我身子大好了,不用守着,忙你的去吧。”

    太上皇出来见了老臣,京里都知,所以罗老太夫人也不用拘着乐安,怕她出去惹了事。

    乐安县主带着左明珠出门,临走给在家画画的左侯爷说了一声,左侯爷笑着说好,还说早点回来。

    对她越来越亲密的左侯爷让乐安满意,路上还给左明珠说起她父亲的好来。

    到了郡王府,正看见侄女在大嫂屋里。

    “姑母来了,明珠,让表姐抱抱。”

    三岁多的左明珠眉清目秀,双丫发髻上插戴的是珍珠首饰。

    左明珠先给世子夫人行礼,娇声娇气的称呼舅母,又给陈喜婉行礼。

    “和表姐玩去吧,娘和你舅母说话。”

    以前乐安说话不背着明珠,还是大嫂提醒,说有的孩子记事早,会听人说话,说喜婉就是如此。

    那以后,乐安就不会当着明珠面和大嫂聊天。

    “大嫂,蔡家回音了,让咱们定个日子,相见一下,没问题定亲。”

    “那行,我问下喜婉再定。”

    “大嫂给喜婉说了?”

    “说了,她说爹娘做主,愁死我了,让我给做主,她自己就没个主意?”

    乐安道:“喜婉可不是没主意的人,只不过不让大嫂为她操心,一会我去问问她,别把终身大事当儿戏,这会不愿意还来得及,定了亲再说不愿意害了自己不说,那才是连累家人哪。”

    “行,一会你问问她。小妹,我听明珠说话怎么还和以前似的,谁生的随谁,那个小夏氏就是说话娇滴滴,二十多了听声音还以为是五六岁,以前我以为是装的,如今听明珠说话,和她亲娘一样。”

    乐安天天见明珠不觉得,听大嫂一说,吓一跳,她知道的可比大嫂知道的多,知道有种女子天生就是如此,就是老了说话还和少女一样,有些男人就喜欢这样的女子,跟搂个小女娃似的。

    “吓!我没见过小夏氏,不知,大嫂,那可怎么办?好好的侯府嫡女长大了跟花娘似的,让明珠怎么嫁人?”

838 明白人() 
世子夫人大家出身,嫁人后相夫教子,哪里了解那些。

    乐安给她解释了下,没敢多说,只是说有些瘦马专门培训了如此说话。

    世子夫人想了想说道:“问问宫里的嬷嬷,这个不好打听,你回去问下你太婆婆,就说我说的,明珠怎么跟她娘说话一样,是她左家的人,她会想办法。”

    乐安不解道:“如果太婆婆知道,为何没提?小夏氏在侯府不是一天两天,明珠也时常去前院。她听不出来?”

    “那我怎么知道?回去问问就知道了。”

    “好吧,我先去找喜婉,大嫂帮我看会明珠,我和喜婉说说话。”

    俩人出去,喜婉带着明珠在东厢房给她看绣花样子和各种绣线。

    世子夫人带着明珠去院里看花,乐安坐下道:“喜婉,我来是说蔡家的事,你娘不知你怎么想的,如果不满意现在还来得及,这会千万不要不好意思,或者是怕让家人为难。相亲互相不满意的人多的是,好过嫁过去不满意,那就害了自己一辈子了。”

    陈喜婉平静说道:“姑母,我没什么不满意,我信我娘,我娘说好就行。”

    乐安急了,道:“有关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什么都听你娘的哪?”

    “姑母,你别急,就是有关我的终身大事,我娘只有比我考虑的多,只会为我打算,不会害我,总要方方面面打听清楚了。而小娘子顶多想个人中意不中意,中意如何?不中意又如何?我也看了,有些是小娘子个人中意嫁过去的,过的好的并不多,大多数父母做主反而相安无事。”

    乐安心里别扭,难堪,她前面两次婚姻都是自己相中嫁过去,都是过得乱七八糟,难道就是这个让侄女害怕了?

    “姑母,看了别人,我想明白了,为何会这样,因为自己满心欢喜嫁过去的,之后有点不如意会很失望,对人失望,对婆家抱怨,婚前的期望和婚后的失望,让内心不平衡,所以没法静下心来过日子。爹娘帮我选好了,嫁谁都是同样过日子,我何苦要为难自己,给自己一个注定将来要失望的期望?姑母,我是普通小娘子,会和普通小娘子一样,所以还是避免了罢。”

    乐安问道:“怎么没和你娘说?”

    陈喜婉眨了下眼,对着乐安一笑。

    “说过一点,我娘还以为我娇羞,还有,我相信姑母,姑母明白我的话,我如果说的太清楚,我怕我娘更要操心。”

    乐安苦笑,因为自己就是侄女说的那种,婚前满心欢喜,婚后无比失望的人。

    “你见过蔡家儿郎没?”

    陈喜婉摇摇头道:“没见过。”

    “那个儿郎长相不算好,单凭相貌,是配不上喜婉。”

    陈喜婉想了想说:“我是普通小娘子,肯定有小娘子的爱美之心,我娘给我说了后,我也想偷着去打听看下,可我怕看了人会有想法,还是不看为好。”

    乐安不解道:“那相看事一样会看到,不过那时不满意也来得及。”

    陈喜婉摇摇头道:“那不一样,或许对别人是一样,对我不一样。”

    乐安不解侄女说的不一样,心想难怪你说你娘听不懂你的话,我也听不懂。”

    “姑母放心,相看后我娘愿意我也愿意。”

    又是这句话。

    乐安使劲盯着侄女问道:“喜婉,你给姑母说,我不会告诉你娘,你是不是有中意的人,家里肯定不同意的人?”

    陈喜婉抿嘴一笑,道:“我知姑母会这么想,姑母,我没……”

    刚想说没那么傻,想起姑母的旧事,收住,另外说道:“姑母,我们就算是皇家女,可也是女子,这个世道女子太多的无奈,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姑母,我只给你说了,给我娘说这些,怕她担心。”

    乐安像不认识似的看着面前这个含笑的小娘子,没一分作假,坦坦荡荡,不像是心里藏有人的神情。

    她对娘家子侄,见了和气打招呼,过年过节礼物没少给,一她不是小气人,娘家给这个她这一辈唯一的嫡女陪嫁不少,三次出嫁都有陪嫁,乐安对娘家也不吝啬。

    还有就是为了自己女儿,总想将来她没了,娘家能看在她份上照顾女儿,所以给女儿的她会留着,给子侄平时也大方。

    但只是如此,没有多接触,只有这次嫁到侯府,她和大嫂联系多了,常回去,才注意这个小侄女,觉得不错。

    可谁知,有点吓人。乐安说我是快四十才明白的事,侄女才十五就明白了。谁有这么个闺女也会操心,太明白了是好还是不好?

    乐安这个过了几十年才明白的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答案。

    乐安没法,回去让人抱明珠出去,给大嫂说道:“喜婉说大嫂会给她考虑清楚,她就不用多想了。”

    世子夫人道:“我问她,她就这么说,我最怕她中意哪个人,觉得家里不同意,所以才会如此。我小时候有个闺友就是如此,看中一个穷书生,知道家里不愿意,心灰意冷,嫁谁都是嫁,之后依然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别人给夫婿纳妾是被迫无奈,她是主动,一辈子不欢喜。我就怕喜婉那样。”

    世子夫人看看小姑子,当年她二嫁看上穷书生,世子反对,她背后劝说,也是想起闺友之事。可谁知小姑子嫁了个人渣,靠着郡王府,一家人吃小姑子的,喝小姑子的,还来个和表妹情深意长。

    乐安赶紧道:“我问过喜婉,她说没有,不认识什么儿郎,哪里有中意的人?她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安静静嫁人就是。”

    世子夫人听了不是放心,是更不放心。

    “大嫂,喜婉像谁呀?我大哥也没这样。”

    世子夫人道:“要不我让你说话别当着明珠,喜婉小时候就能听懂大人说话,后来越来越像大人,如今这两年家里很多事我都和她商量,听她说话有的比我想的还周到,所以我给她挑婚事费劲了心,怕她将来受苦,太明白的人过的累。”

    乐安一下明白了,自己就是不明白的人,虽然以前那样,但过的不累。

    她也明白了,为何侄女说听爹娘的,说没有去想中意谁,那就是不想太累的活着。

    因为她说她是普通小娘子,会有普通小娘子的想法,为了杜绝有可能有的这种想法,才干脆让亲事交给父母。

    何苦为难自己?

    这是侄女的话。

    乐安想,是呀,何苦为难自己,将来我遇到事,一定要想会不会为难自己,又给别人带来麻烦。

    “大嫂,如今我知道了,我不如喜婉,听她说话自愧不如。大嫂以后就听喜婉自己的吧,她不会为难自己的。”

    姑嫂俩选了个日期,定了去鲁国公府双方相见。

839 要陪嫁() 
乐安县主回到侯府,先去见了罗老太夫人,让人把明珠带回她院里。

    然后把大嫂说的明珠说话声音和小夏氏一样的事说了。

    罗老太太沉默,她早就发现,但不知怎么解决。

    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什么不明白。明珠是左家的血脉,将来走出去是左家人,和她亲娘小夏氏不一样。

    她准备了药,又不忍心,总想着明珠大了就不会这样吧。

    “过几年再看看,不行……,我这有药,喝了就像伤寒后嗓子没好。”

    乐安吃惊,没想到太婆婆早就准备,可是一个小娘子一张口声音嘶哑,那也太……

    “祖母,这样对明珠不公平,她不是故意如此。祖母,让我来教她,现在开始教她怎么说话。”

    罗老太夫人见乐安是真的急了,那副为明珠真心着想的心,让罗老太夫人感动。

    “多谢县主,明珠她爹能娶到你,是福气。”罗老太夫人第一次对着乐安说这话,心里也这么认为。

    县主虽然以前名声不好,但嫁进来所作所为,让罗老太夫人认同并心里接受这个孙媳妇。

    乐安受宠若惊,心里也暖暖,太婆婆眼里露出很少有的温柔,她谦虚道:“祖母过奖,既然我当了他们的母亲,就得替他们着想,明珠对我也亲,我是真把她当女儿一样,好好养大。”

    罗老太夫人让人拿出一个木盒交给乐安,“这是我准备的,有一些是老物件,给你拿去戴吧。”

    乐安县主打开一看,好几个贵重首饰,还有一张银票。

    她推脱道:“祖母,我啥都有不缺,祖母还是留着将来给明松媳妇。”

    “你拿着,给他们的还有。”

    乐安这才诚恳的道谢,回到自己院里,一进门下人就说太夫人在屋里,乐安让下人把木盒收好,自己推门进屋。

    就见夏太夫人怀里揽着明珠在问话,刘嬷嬷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

    “你回来了,正好我想看看明松母亲的嫁妆,明松已经十岁,没几年就要成亲,他母亲的嫁妆还是我来保管的好。”

    乐安对着刘嬷嬷说道:“嬷嬷把大娘子带下去,我要和太夫人说话。”

    等明珠下去后,乐安说:“明松母亲的嫁妆,我早就查点清楚,差了好一些,我派人去永成伯府问过,贺夫人都给补齐了。之后我交给了祖母,等明松成亲再交给明松媳妇。”

    夏太夫人一听,气急败坏道:“你凭什么去永成伯府?罗氏的嫁妆少了和永成伯府有什么关系?你一个填房还管到原配嫁妆?”

    乐安县主讥笑道:“明基他娘难道不是填房?凭什么掌管罗姐姐的嫁妆?我不问清楚,将来明松成亲还以为我贪了他亲娘的陪嫁!”

    夏太夫人一噎,用手指着乐安,嘴唇哆嗦,本来她就不是伶牙俐齿的人,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太夫人放心,罗姐姐的嫁妆我一个铜子不会动,我没那么眼皮子浅,我阜阳郡王府也丢不起那个人!等明松成亲,我当继母的一样会出聘礼,明基明珠将来一样。太夫人要是想把明基他娘的陪嫁拿去,随便,反正也没几个铜子。”

    夏太夫人一脸涨红,当年她的陪嫁不算多,后来罗氏进门,嫁妆丰厚,之后小夏氏进门,她偷着把自己嫁妆拿去补贴,倒不是她向着小夏氏,是为了娘家的面子。

    当年儿子要娶娘家侄女,夏太夫人是不愿意的,儿子娶填房,一样可以娶到哪家嫡女,何苦娶了娘家庶女,再,多少感觉侄女和儿子之前有些不清不楚,只不过夏太夫人天真,从没往儿子害人方面去想。

    小夏氏进府后,柔柔顺顺,又极力服侍她,夏太夫人慢慢也就接受了她,不管怎么说都是娘家人。

    当初罗氏的陪嫁罗老太夫人接手过去,后来是左侯爷非要掌管,拿走后就交给小夏氏。

    夏太夫人这么纯真的人哪里会想到侄女会挪用罗氏的嫁妆,等到乐安县主嫁进来,夏太夫人就一直琢磨着要把罗氏和自己侄女的嫁妆掌管起来。

    前面几个月为了争夺明珠,还没顾得上,现在一看明珠抱不过来了,就想起嫁妆的事。

    没想到乐安县主说都不和她说一声,就把嫁妆交给了罗老太夫人。

    乐安根本不怕夏太夫人,她是典型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要是为难我,我不会低头受着的脾气。

    “太夫人,我乐安做事一向光明磊落,罗姐姐的嫁妆交给祖母的时候,我请了罗姐姐的娘家舅母过来作证,留有字据。明珠跟着我,我把她养大,将来她嫁人,我一样出嫁妆,我敢这么说就会这么做。太夫人不必琢磨我会贪污明基他娘的那点嫁妆,我手缝里漏的都比她的多,所以别在我跟前来让我笑话。”

    夏太夫人哆哆嗦嗦的说道:“你……你不孝!”

    “我孝不孝顺不是太夫人来说,你对外面去说,看有人信你不?”

    乐安县主对罗老太夫人是越来越尊敬,对婆婆就是越来越看不上。

    啥本事没有,就会哭哭啼啼,总是想把明珠抱到她院里去养,有一次还给明珠说她亲娘怎么怎么,乐安就不再让明珠去婆婆院里,又警告夏太夫人,说如果她再乱说话,必要永成伯府难看。

    吓得夏太夫人再也不敢给明珠提起小夏氏。

    谁知没安稳几个月,夏太夫人又琢磨嫁妆的事,乐安马上想到是左侯爷出的主意,因为夏太夫人没出过府,娘家人也不准来,只有左侯爷能说动夏太夫人。

    乐安让人搀扶夏太夫人回去,坐下生闷气,才觉得左侯爷对自己不错,他又做这事,一点不大气。

    等侯爷回来,乐安把这事说了,看侯爷惊愕,不像是他背后捣鬼。

    左侯爷确实不知,他如今哪里会顾及这个,也看得出来,乐安不是那贪财之人。

    这事还真是夏太夫人自己琢磨的。

    左侯爷带着乐安,亲自给母亲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