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

    高兆吃惊坏了,感觉皇子像六皇子那样还正常,写话本子的皇子就太另类了吧。

    她走过去挨着吴长亮坐下问道:“亮哥怎么知道?”

    “前阵子和舅父一起办事,舅父见新出了这本话本子,舅父对我说了。”

    只不过舅父说的时候感慨,不得宠的皇子又如何?比不上一个大家族里的子弟,像薛胖子一辈子吃喝玩乐,五皇子手头紧,不止是紧,是没有,只好写话本子赚点银子。

    别的皇子有生母和外家帮着,可五皇子生母没了,养母庄嫔娘家没背景,她自己都手紧,如何为个养子去尽心尽力。

    这就是贾老太妃把贾北石嫁给五皇子的原因,他没助力,给贾家当女婿,自然会和贾家统一战线,互相有利。

    就好比庆王妃,华府男子一代不如一代,庆王妃无力解决,她和庆王爷夫妻恩爱,华家将来是庆王府子孙的外家,怎么样,也能保华家两代人。

    两三代出现一个能顶起来的子孙,华家就又起来了。

    好比老翰林府的陶家,原来的希望陶铭辰没了,现在的陶浙涌就是陶家的希望。

    陶老太太自从丰原公主母子回府,那精神气,谁见了都要说比吃灵丹妙药还见效。

    “京里人都知道吗?”

    “不知,五皇子从不出面,是花三郎和唐沭阳私下里帮他办的,花三郎曾和“空空崖客”喝过酒,有人见过,所以都以为这个穷书生是花三郎罩着,没人会为难。”

    哦!高兆想起来了,有次在书店见过花三郎,他和唐沭阳一起,没准就是为了话本子的事。

    “舅父说,锦画奇缘出来后,他就没再写,前不久才写了山鬼传。”

    高兆道:“这有啥,就算我还写,各写各的,又不是抄袭。”

    说完反应过来:“难倒知道是我写的?”

    吴长亮笑道:“忘了是舅父的门客写的了?”

    哦,以为是庆王府的人,他避开了时间,会做事。

    京里的花三郎给五皇子说道:“殿下放心吧,我问过王爷,他说那个酸菜目前不写,以后不知,再说,他写他的,你又不是那个曹玉郎,专抄别人的故事,怕什么。”

    五皇子笑了下不出声,他不是怕,是尽量少给自己惹麻烦。

    不过也没闲着,手头有几本写好的,这次让花三郎先卖出一本。

    才成亲,虽然皇子妃陪嫁甚多,但他不能动用媳妇的陪嫁,搬出宫,花费多,好在花三郎借了他一笔,没有直接说借,只说偷着存了一笔钱,不想让府里知道,帮他藏着,用时再来拿。

    同样,唐沭阳也找了借口放他那一笔银子,其实就是怕他目前周转不开。

    如今搬出府,行事方便,他也要开始做些事了。

    写话本子只能赚点零花钱,想要维持整个皇子府的开销,那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

    但他没想到是霍英凯主动找上他,说是有事请教,然后希望他帮忙。

    都是聪明人,送上门来的事情,却说请他帮忙。

    不过他在考虑,要和岳家祖父商量。

    岳家,能顶事的是贾宏光,以后就是岳家大伯了贾府的嫡长。

    花三郎不知里面事情,也出主意要不要合伙做个买卖。

    原本今年准备成亲的他,因为守孝,又要等明年,成天在府里呆着,闲的长毛了。

    没法露面,背后出出主意也好。

    五皇子说回去考虑,俩人说说话就散了。

    花三郎是偷着出来见五皇子,从茶楼后门出去,上了车就走。

    掀开车帘往外看,看见六皇子紧跟着一个小娘子身后,再一看,是霍娘子。

    在车里,他自个捂嘴偷笑。

    六皇子最近不知为何,成天跟着霍娘子,可把霍娘子烦的。

    跟着不是以前那种俩人急赤白脸的争执,是一脸的献媚。

    花三郎想,六皇子在宫里呆久了,学了太监那一套,那个曲意承奉。

    黄鼠狼给鸡拜年,非奸即盗,没安好心。

    六皇子要是知道花三郎这么认为他,他会坚决不承认。

    如今他心里被猫抓似的,惦记的只有霍英桂。

    这还要和霍英桂养的狗说起。

    六皇子的朋友陈冬青,他认为陈冬青是背叛了他的朋友,但那家伙从霍英桂那要了个小狗,嘚瑟的见了面就说。

    导致六皇子就自己去看看那狗有多威风。

    在庄子里,他以为他是霍英桂的丈夫,那狗必须认他为主,所以态度比较高傲。

    那狗斜眼看他:你谁呀,长的真难看!

    六皇子招招手:“过来。”

    汪汪!(就不过去)

    呦!狗眼看人低。

    六皇子上前指着它:“你!给我过来!”

    这会不汪汪了,直接上!

    霍英桂不在,她把狗搬到她买的庄子里去了,六皇子去没给她说。

    照顾狗的人紧忙上前喝住要咬人的狗。

    六皇子吓得扭头就跑,那只狗知道是不能咬的人,但不妨碍它继续汪汪追你。

    庄子里的六皇子狂奔,狗压根没使劲跑,逗他玩似的追,下人后面跟着,见狗那样,也不阻止,吓吓这个皇子也好。

    魂飞魄散的六皇子往大门奔去,霍英桂进来了,他冲上去一把抱住,劲太大,扑倒了,压住了。

    感觉压住一个肉垫,胸口软软的东西,然后被一把推开,还被踢了一脚。

    虽然疼,可是魂没了,我好喜欢,没看出来,未来的媳妇如此……

    有了这样的媳妇,别的女子算什么?

    于是,神不守舍的六皇子盼着成亲,每天督促怀大人,也不在意他怎么按规定操办婚礼。

    以前是天天去礼部跳脚,现在天天出宫跟着霍英桂,就想见一面,晚上才能睡着,不然抓心挠肺的像霍英桂去哪里了,千万别遇见一个小白脸。

    夜里的六皇子经常咬牙切齿,如果敢有小白脸接近霍英桂,他绝对送他去庄子里见那个狗。

742 换人了() 
在济宁府的高兆自然不知道京里的事。

    八月十九,她走前一天江珊瑚生了长子,二十二陶慧君生了长子,二十五吴迎春出嫁,二十八五皇子成亲。

    吴驸马应酬了济宁府官员,虽然他只是驸马都尉,没有任何职权,可也没人敢怠慢。

    平武公主是成宗帝晚年最宠爱的公主,如今住在成宗帝住过的园子里,谁敢小瞧吴驸马?

    更何况是先太后的母族吴家人。

    这次平武公主接见了官家女眷,带着高兆。

    知府夫人、同知夫人、通判夫人和卫所千户夫人。

    也就是她们递了帖子平武公主请她们进来,见了面,听了她们极力奉承话,平武公主拒绝了她们的邀请,推脱身子不适。

    见面会很快结束,平武公主都说了身子不适,她们识趣的告退。

    高兆保持微笑的端坐着,听了几句恭维她的话,她们走时起身客气道别。

    集中精力的留意官家女眷的应酬话,观察每个人的神色,再注意公主婆婆的说话和神态。

    深刻感觉到婆婆气场太足了,就是不说话,那神情,那眼神,反正让她佩服和欣赏。

    出身和成长环境成就了平武公主的底气。

    第二天他们去了曲阜,虽然除了孔家宗族,没有给任何人说,可到了孔氏家族,大门口知府带着几个官员门口候着。

    高兆规矩的跟在吴长亮身后,孔家族长带着几个族老恭敬拜见了吴家人,吴驸马高度赞赏了孔氏家族。

    婉拒了孔族长的留饭,返回园子,不再出门。

    平武公主不喜如此,但也没办法,一路的官员早就得知他们的行程,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人迎接。

    想起表哥说他有次出门在外,遇见个官家子弟殴打百姓,上前制止,还把他抓起关在牢里。幸亏下人衙门口嚷嚷是成宗太妃的侄子,吓得县令放了人。

    平武公主问表哥为何不说出身份,贾宏光说,一是怕说了,县令灭口,到时来个死无对证,再一个,他说了估计县令也不信。

    一个县令之子都如此猖狂,那他不得认为成宗太妃的侄子不得是鼻子长在头顶上的人,哪里会认为这个糟老头子会是贾家人。

    贾宏光还说了句:等你有机会出门就知道了,有身份那些官员把你当爷,没身份的不如大户人家的一条狗。

    平武公主在京里皇后都得不敢给她脸色看,哪里会有别的体会。

    如今只有不耐烦。

    不耐烦就走人,不肯多留一天,高兆遗憾,没有时间去逛逛。

    经过十天的船上生活,第一个适应的是高兴荣,他可以在甲板上走来走去,不用天天躺着了。

    吴长远和公主还是不行,气的平武公主说,回京宁愿做马车走官道,不再受罪。

    吴驸马说不行,下一站就换马车走,平武公主又说算了,她坚持下。

    吴长远是恨不得下船走着去,他也不愿这么躺着受罪,看高兴荣走来走去,想想舅父的话,人家也是嫡长子,你也是,好好看看吧。

    如果他不晕,他也去甲板上来回走,也做那个什么俯卧撑,那个高家子下了船晚上专门去他房间示范了下,告诉他每天做三十个,一年后能打老虎。

    谁想去打老虎?

    弟弟的岳家都是什么人?当姐姐的会讲故事,更吓人的是高家子说他会的都是他大姐教的,难怪弟弟开始学那些乱七八糟的,怕是将来被媳妇打。

    想想还是自己的媳妇好,相夫教子的贤妻。

    心疼弟弟。

    香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继续躺着,最让她高兴的事,二十天瘦了一大圈,脸没那么肉乎乎,圆的,如果再走十几天,可能会变尖。

    她看见高兆就问:“二奶奶,看奴婢瘦了没?”

    高兆点头道:“瘦是瘦了,就是我得提醒你,你如果光吐不吃,得了厌食症,会瘦的就像你刚来的时候那样,还会越来越瘦,就是命不长了,会不想吃任何东西,那就饿死了。”

    香兰怀疑,知道主子经常忽悠她,“不能吧,没听说过还有永远不想吃东西的人。”

    “不信你就试试,信我者健康百倍,不信我的哪个有好下场?”

    当然还没有不信我的人。

    “还有,陶喜她娘就是看中你胖乎乎的,说是福气,你把福气都整没了,等你回去,人家一看,瘦猴子谁要呀,换媳妇吧。你说你倒不倒霉?”

    这个可是香兰的软肋,嫁不出去是她最担忧的事情。

    “二奶奶,奴婢吃,反正吃了也是吐,奴婢不指望能瘦到代秋那样,只要不是太胖就好,就像二奶奶说的,做个微胖美人。”

    高兆给她鼓劲:“对了,就该这么想,快去吃东西去吧。”

    昨天代秋给高兆说香兰晕船发现能瘦这么多,如果少吃就会更瘦,所以又节食走晕船吐,人是瘦了,可那脸色太难看。

    所以高兆就忽悠她,高兆最喜欢忽悠香兰了,很有成就感,每次看到香兰听了她的忽悠,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出去,心情大好。

    笑完的高兆转身看到吴长亮,一脸的笑,笑容里有种你也是这样忽悠我的。

    高兆堆笑上前道:“亮哥,我说的是真的。”

    “我知道。”

    “亮哥,这都走了二十天了,还没到杭州府?常华县主会安排我们吧?在杭州呆几天?我想去看西湖。”

    问了一连串,把刚才的忽悠香兰被二爷看个正着的尴尬气氛转移。

    “再走几天,侯家表哥会安排,到了杭州,会呆几天,母亲说要好好休息。”

    高兆突然发现,吴长亮如今说话多了,不像以前有时会慢一拍。

    从哪天开始的?她讲故事那天?不是。

    “亮哥,我发现你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肚里说话了,怎么?打开了任督二脉?一下就通了?”

    吴长亮乐了,点点高兆额头,道:“你以为我练功呀,还打开了任督二脉。我以前是不习惯,要反应一下,那次在津沽,见你和张狗娃说一路,我就想,以后的日子出门了难道总让兆妹在前面和人说话我后面跟着?这么一想,我就努力开口,就像大弟说的,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天改变一点,总会进步,不去做,永远不会改变。”

    猛地听他一下说那么多话,高兆没反应过来。

    我的丈夫换人了?

743 要知足() 
高兆使劲鼓掌。

    “太棒了,我就知我嫁的丈夫是最棒的。”

    吴长亮不是以前一夸就害羞笑的表情,还是刚才那种你就忽悠我吧的笑意。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一点儿都不掺假。”

    吴长亮说道:“我听你对大弟说,我就知道我的弟弟是最棒的。”

    高兆一本正经道:“那是自然,你看我家高兴不棒吗?肯吃苦、很努力,不骄不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照顾姐妹,这就是我高家嫡长子。还有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我的大姑是最棒的,我的弟妹是最棒的,我的婆家是最棒的。总之,我身边的人都是最棒的。第一最棒的,当然是我的夫君。”

    吴长亮在她说到一半的时候开始笑,等说完了,他也笑的突然打了个嗝。

    高兆倒了杯茶水递给他,“你看吧,不信我的,打嗝了吧。”

    吴长亮刚喝,一听他这么说,张口就喷了茶,又是一顿大笑。

    门口的温妈妈全部听到,板正的脸也憋不住,无声笑了。

    第二天继续赶路,终于在出发二十五天后到了杭州府。

    一下船,一帮等候的人在岸边。

    高兆看到几个女眷,领头的是见过的常华县主。

    迎着驸马一行人去了常华县主的别院,官员跟着吴驸马去前院,常华华县主陪着平武公主去到后院,其他女眷说明天一早来请安。

    常华县主先请安问候,又问公主姑母路上可好,是否适应。

    是自家侄女,平武公主就抱怨晕船难受,还不如坐马车。

    常华县主道:“侄女头一次坐船也是如此,晕船晕得根本不能坐起来,非得要改道,坐马车来杭州,谁知坐马车颠了我两天,我又想还不如坐船,又去坐船。后来几次回京来回走了那么两三趟后,慢慢才习惯。”

    “我就出门这一回,以后说啥也不出来,年龄大了,连着几天坐车也受不了。”

    “姑母,好好休息几天,回头我带姑母和表弟媳妇在杭州府逛逛,这里和京城不一样,如今的天气刚好,四处走走也不热,再过一阵子天也该冷了。”

    九月初,早晚都穿了夹袄,还好这一路除了晕船没有人生病。

    常华县主没有久留,说明天再过来,平武公主让她不要太早,想好好休息。

    高兆送她出去,到了二院门口,常华县主说:“这一路辛苦弟妹了,表嫂准备了些礼,回头帮表嫂送给姑母。”

    谁都怕平武公主,有高兆在,就想让她帮着收下。

    “多谢表嫂。”

    常华县主想了想还是问道:“弟妹,我家丹若可好?”

    “丹若很好,唐家对她可好了,她托我给表嫂带了东西,等我收拾好了,给表嫂送去。”

    常华县主喜笑颜开,忙说:“不用,我让人来拿,弟妹照顾好姑母就行,明天我再过来。”

    看着她走远,四十出头了,比公主婆婆小不了多少,两鬓有了白发,刚问侯丹若的神情,是母亲惦记儿女的神情,听说婆家待女儿好,脸上的笑容是舒心。

    当母亲的,大部分都是子女占了她一大半心。

    就是公主婆婆,听人夸二爷,那方脸马上柔和了。

    高兆转回去,平武公主让她回去休息。

    门口有院里的嬷嬷领着高兆往后院走。

    嬷嬷边走边介绍,她是跟着县主从京里来的,所以见到高兆很亲切。

    院门口有两个妈妈候着,见了高兆上前行礼。

    进了院,见是典型的江南住宅,小亭流水,抄手走廊,房间大门从低到上,窗花雕刻精美,虽是秋天,倒也是绿茵茵一片。

    七喜和香兰先进去收拾一下,高兆坐着喝口茶,不知二爷何时回来。

    起身走出去问高兴住哪,有人带着去了另外一个院子。

    高兆交代了弟弟,每到一个地方,跟着他们,自然有人会安排他住哪。高兆没法只盯着弟弟不管夫家,所以都是住下了再去看高兴。

    高兴荣已经换了衣服,走出来看见大姐过来,很是欢喜道:“大姐,我现在不晕船了,等回京我可以在船上翻跟头。”

    “翻什么跟头,小心掉河里。”

    “掉到河里正好学游泳,乔大说了,他教我游泳。”

    高兆问道:“哪个乔大?护卫会游泳?”

    忘记问代秋她们会不会了,一会问问。

    “不是护卫,是几个船工的老大,他说他们在船上讨生活,都会游泳。”

    “那你就好好学,将来当个海上将军,到时指挥船打倭寇。”

    高兆又想开始忽悠他。

    谁知高兴荣自己有目标,他摇头说道:“我还是喜欢当马上将军,我喜欢北方,不习惯南方,湿哒哒的。”

    高兆纳闷,秋天是南方最好的季节,一年四季也就秋天干燥,冬天是湿冷,夏天闷热,可高兴还能感觉出来潮湿。

    也是,现代生活条件这么好,依然有些人不愿跨越南北去生活,说不适应气候。南方人嫌北方风大干燥,北方人嫌南方闷热潮湿。

    “那你就加油努力,不过多学一门技艺也好,艺多不压身,学了是你自己的,谁也拿不走。北方也有河,会游泳的将军比不会游泳的将军更厉害!”

    高兴荣挺着胸脯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脸的无所畏惧。

    “好了,我得回去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大姐,我都说了,不用操心我,我是大人了,会照顾好自己,袜子破了我自己补的,我跟祖父学的,祖父说他出门在外,自己补衣服补袜子。”

    高兆一听祖父心里就会充满了敬畏,小时候就怕祖父,觉得他有一双看透人生的眼睛。

    因为这不敢和祖父亲近,每次请安都是乖乖的。

    想到大姑给她说的祖父为了家里在外奔波,她都会热泪盈眶。

    于是,高兆郑重的给弟弟开始讲高家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