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三郎顺嘴道:“没准。”

    国公夫人扶额,“如今就怕你爹去别人家吃饭,要是在外面饭馆里,随他。这跑人家家吃饭,让人怎么说?”

    花三郎看母亲发愁,说:“今天不会在公主府吃饭吧,我爹吃饭挑着呢,公主府的菜估计他嫌太精致,没准又路过哪个小馆子,闻到味儿了进去吃一顿。”

    “但愿如此。”

    国公夫人可真是怕了,国公爷以前还好点儿,现在仗着年龄大,越发不讲究。

    害得娘家母亲来了说啥不跟他一个桌吃饭,说吃不下。

    暗示他听不懂,明着轰他又怕他难堪,所以母亲来了都是让儿子硬拽着国公爷另外一个屋吃饭。

    正说着国公爷回来了,花三郎迎上去让了座。

    国公夫人让人上了热茶,这是国公爷的爱好,吃了饭喜欢喝滚热的茶。

    鲁国公喝口热茶,舒服的摸摸肚子说道:“今天可吃了顿饱饭。”

    花三郎每次听父亲说这话都要扶额,好像以前饿着他似的。

    国公夫人见怪不怪,问道:“这是又去哪个馆子吃了?”

    “在公主府吃的。”

    国公夫人母子俩互相看看,花三郎问道:“公主府有啥好菜?”

    鲁国公美滋滋道:“红烧排骨蒸肉饼,那个味儿,绝了!”

    花三郎裂嘴呲牙,脑海里冒出高家大娘子,不对,如今是吴二奶奶。

    “我要了做法,到时让咱厨房也做,不知能不能做出这个味儿来。做这个菜,不要精致,入味就行。说起来好久没有去高家混饭了,怀念那个烧排骨。”

    鲁国公说完又咦了一声,“怎么都是排骨?难道这个是高家做法?有可能。”

    国公夫人母子俩谁也不接他的话,同时冒出的就是丢人丢到公主府去了,就是不知道吴驸马吃饱饭了没有。

    平武公主不可能作陪,作陪的就是吴驸马。

    “对了,回来的路上遇见阜阳郡王,他说要请我喝喜酒。”

    花三郎笑道:“怎么?老郡王要娶妻?”

    “他都六十多了想娶他儿子也不肯啊,是他那个孙子,就是南边儿送回来的那个,和吴驸马家的吴家族长的孙女定了亲。我在公主府没听吴驸马说,难道这事儿驸马不知道?”

    国公夫人又和儿子相互看看,真心话不能给他说。

    “或许不知道吧,吴家孙女和谁定亲,他爹娘祖父做主就好,关驸马什么事?”

    鲁国公点点头道:“也是,我自己的那几个孙子跟谁定亲我都不管了,花家旁支的人,我更加不管了。”

    又絮絮叨叨说些别的。

    花三郎说出去溜达,下午回来的时候趁父亲不在屋,和母亲议论这事。

    “娘,我去找了陈冬青,他乐坏了,说相亲的时候见了吴家娘子,中意的很,我问谁给他定的亲,他说是他大伯。那就是阜阳世子提的亲?”

    国公夫人想了一下说道:“不会,陈冬青的婚事,没他爹娘同意,世子可不敢私自做决定。还有吴家,驸马不可能不知,这么看来,两家亲事定的有些问题。川儿,和陈冬青继续交好,可别像对六皇子那样,真诚点。”

    “娘,我可是把陈冬青当真正的朋友,以前没接触,觉得他有点傻愣,现在交往了,反而喜欢他的性子。没那么虚假,有一说一。我猜六皇子爱和他一处,没准就是因为这一点。身边一帮阿谀奉承的人,那陈冬青就是一个常青树,阳光、开朗,一起说话也痛快。”

    “娘就是嘱咐你一声,你也是贵公子被人围着长大的,年龄小有时分不清人好赖,被人哄几句就不知天高地厚。记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觉得自个聪明轻易看不起人。”

    花三郎起身对着母亲行个礼,说道:“多谢母亲教导,这些年要不是母亲时常在一旁教着我,没准我还不如六皇子。”

    国公夫人笑笑,道:“那也是我儿聪明。”

    花三郎坐下感叹道:“聪明的人多了去,娘不是说陶家以前就有一个聪明的,可惜人没了。”

    国公夫人回想见过的陶铭辰,“是呀,那个可算是眉目疏朗、惊才风逸的好儿郎,当年你外祖母都看上了,就是忌讳陶家的晦气,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多少人家会抢着他做女婿。可最后还是应了那个传闻。陶家老太太自那以后精神不济很少出门,可怜哪,就指望这个长孙能够让陶家重新立起,谁知连个后都没留下来。”

    花三郎听到这,又赶紧老话重提:“娘,去和华家商量商量呗,给我把婚事定下,定在八月就好。老放在华家我不放心。”

    国公夫人取笑儿子道:“是不放心呀还是着急了?”

    花三郎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有啥着急的,我还能连这个都控制不住?”

    但也不好意思和娘继续说这个问题,找个理由赶紧跑,留下国公夫人自己哧哧的笑。

    ……

    大皇子府。

    大皇子听了郡王府的婚事,冷笑几声。

    他把表妹叫来,让她去安排一件事。

    侯家那个废物二房要娶填房了,填房人手他安排不了,那就安排个美人儿进府好了,找个人勾搭侯秉贵还是容易。

    看贾宏光还能把手伸到内侄房里去?

    你们让我不痛快,我也得让你们不痛快。

    第二天,贾宏光和郑家族长见了面,同行的还有万郑氏姐俩。

    听了郑芜娘所说,贾宏光没有多吃惊。

    虽然这个和离他没有查出来,但是也理解郑芜娘隐瞒的原因。

    至于她提的条件,那就更没问题。反正她女儿已经嫁人。

    郑芜娘最后又提了一个,说最好让俩人先见下面,如果侯家大爷实在不喜,也不用勉强。

    贾先生派人叫来侯秉贵,一起去灵虚寺进香。

    那头万郑氏姐妹俩也去了灵虚寺。

    这门亲事对于侯秉贵来说,等于是强迫。

    他觉得自己对填房人选没有很挑剔,但也不能塞给他一个四十岁岁的寡妇,又是乡下来的。

    想都没法想。

    满脑子里都是一个一脸褶皱、眼神阴晦、面色枯黄的老寡妇。

666 我做主() 
进了灵虚寺,侯秉贵无精打采的跟着贾宏光烧香磕头,心里盼望最好那个寡妇看不上他。

    出了大殿,又去另外一处,突然看见一人。

    心噔的下,停跳了一拍。

    款款玉步、聘聘婷婷,一身素净,头上一个银钗。

    柔和的眼神,就像一汪泉水。

    年轻时是柔美,到了三十出头,就是温婉。

    我心中的爱侣就应该是如此娟秀。

    有的女子年轻时是美,过了三十身子臃肿,要不然就是枯瘦如柴,没法看。

    看人家,清秀如水,一笑眼睛弯起,虽然没有少女的亮眼,可就让我心跳加速。

    想到这,侯秉贵赶紧回神,这么看一个妇人,小心被人打。

    嫉妒那女子的相公。

    贾宏光见他失魂落魄盯着女子看,皱眉,不悦。

    再一看,愣了下,心里发笑。

    带着侯秉贵继续拜菩萨。

    万郑氏和郑芜娘见贾先生看到她们就像不认识,只好也装着不认识。

    就是奇怪,她们去哪,贾先生也会去哪。

    侯秉贵跟着姑丈一路走,太巧了,回回见到那女子。

    这就是缘分?

    心里琢磨,看穿着像寡妇,门第也不高,但举手投足出自大家闺秀。

    哎呀!既然都是娶寡妇,我宁肯娶她。就是不知谁家的,一会给姑丈说说。

    烧完香了,出了寺庙,上了马车,侯秉贵才反应过来,怎么没见姑丈说的那寡妇?

    肯定是不敢露面,哼!这样的还让我娶?

    这次非得抵抗住。

    鼓起勇气问道:“姑丈,既然人家不出面,婚事那就算了。”

    贾先生忍住笑,说道:“人来了。”

    侯秉贵发愣:“没给我说?怎么不让我看一下?”

    好气呦!只让人家相看我,不让我看看人如何?欺负我听话是吧?

    我这次偏偏就不听!

    贾先生伸手猛拍他的头一下,故作严厉道:“你一个大男人盯着人家从头看到尾,像个登徒子一样,还说没看一下?丢死个人!”

    侯秉贵摸着脑袋懵了,转而又笑了。

    “是她?”

    贾宏光叹口气道:“既然你说婚事算了,那就算了吧,强扭的瓜不甜。”

    侯秉贵急忙说道:“那是我胡说,我听姑丈的。”

    “人家可比你大两岁。”

    “我不嫌,大两岁更好。”

    贾宏光哭笑不得,想起他爹,这个还有随的?

    他爹当初原配没了,就跟没魂似的,娶了填房,又是情深意长恩恩爱爱。

    看来侯秉贵这点随了他爹。

    不过也好,总好过让人家嫁进来,对着一屋子糟心事,再对着一个糟心人,那他也过意不去。

    他看那郑氏人能干不说,外貌长相也不错,就想她不会过得太差。

    如今能让侯秉贵看上那就更好了。

    “你姑母有点儿嫌弃人家门第不高。”

    贾宏光是当着他面把话说清楚,别以后再挑三拣四。

    “我是娶填房,要那么高门第干嘛?我家里的事我做主。”

    哟!这会儿他做主了,你要真能做主今天垂头丧气跟着我来干嘛?

    “那有件事儿我今天要跟你说清楚,是我瞒着没有说。”

    贾宏光就把郑氏和离的事,为什么和离,还有郑氏提出把女儿改姓郑的条件都说了。

    侯秉贵毫不在意说道:“这个没事,那也是她前夫混账,由此看来郑氏更是难得。至于她女儿,跟娘姓也没啥。”

    贾先生心里想,幸亏自己插一杠子,这要是娶一个糟心的填房,真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到时侯家二房一团糟,老妻放心不下,自己也要跟着收拾烂摊子。

    “那就让你姑母去提亲了?”

    “多谢姑丈。”

    在马车里侯秉贵就给贾宏光行礼,虽然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可是贾宏光心里还是觉得糟心。

    这叫什么人嘛?

    那头,万郑氏和郑芜娘也上了马车回家。

    万郑氏掩嘴笑道:“堂妹,我看那个侯大爷相中你了,一直盯着你看,估计贾先生事先给他说了哪个是我们。”

    郑芜娘笑了下没回答,看那人反应明显的不是,所以贾先生才没和她们打招呼。

    “我看侯大爷还行,虽然胖点,也不算太胖,干干净净。我是最怕男人到了中年,大腹便便,一身老人味,吃饭打嗝,走路放屁,睡觉吐的气都是臭的,令人作呕。遇到这样的巴不得有小妾伺候他,一堆烂肉,谁爱要要去。”

    说完才发觉光顾自己说的痛快,堂妹十几年身边清静,再别让她倒了胃口。

    郑芜娘道:“所以,要是家有小妾也省心,贤惠我可是能做到的。”

    这么说也就是婚事没问题了。

    万郑氏喜气洋洋,最近全是好事,太令人激动。

    到了祁家,万郑氏把女儿和亲家叫来,她先说了大壮的事。

    别说万莲儿目瞪口呆,就是祁曹氏都以为是唱戏。

    以为万家出了事,还一直往不好的事方面去想,首先想的是不连累祁家的情况下伸手帮一下。

    谁知道是这个情况?

    哎哟我的娘呀!

    这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对于我祁家也是好事。

    公主的儿媳妇是我祁家长媳的亲侄女。

    万莲儿发呆问道:“娘说的是真的?大壮真是公主亲生子?”

    万郑氏压着兴奋,小声道:“你小点儿声!这种事我能胡说?这事外面还不知道呢,你看大壮都没回来,跟着他亲娘走了。”

    祁曹氏往前凑了凑,同样小声问道:“是老翰林府陶家的?”

    她的心蹦蹦跳,老翰林府陶家可是几代翰林,那学问!以后我祁家也要陶府成姻亲,我儿孙的将来……

    “是的,陶老太太都喊我亲家,我是敬佩她老人家,一点没看不起我们万家,说要感谢我对大壮像亲孙子。丰原公主说以后带着大壮去武成县看望我们,我想了,我要把武成县的产业处理一部分,在京里买个宅子,以后好好抚养若男。”

    祁曹氏赞成道:“对,亲家应该这样,离的近也好让两个小孩常来常往。”

    她心里想的是你家若男才两岁多,万一时间久了人家悔婚你不也没辙,有的定个娃娃亲将来还退了亲事哪,这会儿人家是感激你,为了面子好看认可,万一将来有了好的选择……

    不如干脆搬到京里,让大壮和若男常在一处,青梅竹马长大。

667 为自己() 
万莲儿自然希望母亲能搬来京里,将来回娘家也方便,不像以前,总是母亲这么大年纪了每年来看她。

    以后母亲越来越老,离得近她也方便照顾。

    “对,娘就带着若男搬到京里,让芳卉她爹去打听宅子。”

    万郑氏这个倒是不急,要买也得买个好地段,不能让孙女在市井里成长。

    “还有个事哪,是你姨母的事。”

    万莲儿这才注意到姨母不在,问道:“我姨母的事?娘是不是让姨母跟着搬来?我看行,这样离月茹也近,娘也有个作伴的,我也放心。”

    祁曹氏只是跟着点头,那是万家的事,她不管。

    万郑氏实在忍不住欢喜,哧哧笑了一阵才说:“你姨母要嫁人了,一会把月茹叫来给她说。”

    听的两人又是目瞪口呆。

    “娘说什么?姨母嫁人?嫁谁?可别被人骗了。”

    万莲儿知道姨母帮着母亲算算账,打理家中产业,有时给她和表妹讲讲怎么处理问题。平时呆在宅院里绣花打发时间。

    母亲对外人尚且大方,所以给了表妹陪嫁,万莲儿也不生气。一是和表妹自小一处长大,可怜姨母和表妹。还有就是她知道母亲过的苦,有姨母陪着劝解也好。

    难道是因为母亲要搬到京里,姨母不想拖累母亲才想着改嫁?

    “娘,让姨母不要多想,搬来和娘作伴,表妹也说了,将来她给姨母养老。”

    祁曹氏是吃惊完,问道:“要嫁给谁?”

    “侯家,就是贾老太妃的侄媳妇的娘家,四品官家。”万郑氏骄傲说道。

    “贾老太太她兄弟?听说原配没了,娶了个填房,难道……”

    祁曹氏想的是填房没了又要娶?难怪,那么大年纪,娶个四十的也行。

    哎呦!莲儿她姨母可是一步登天,四十的寡妇嫁到侯家,那可是庆王爷表嫂娘家。

    肯定是因为那郑氏是九驸马族里人,不然怎么会高嫁?

    万郑氏有点不高兴,心想我堂妹难道只配嫁个老头子?

    “不是贾老太太她兄弟,是她侄子,原配没了,贾先生做的媒,侯大爷比我堂妹还小两岁哪。”

    祁曹氏吃惊道:“啥?”

    “要嫁的是侯家二房嫡长子。”

    侯家内里事小门小户哪里会知道,震惊归震惊,马上想到的就是自家利益。

    “给亲家道喜,这可是大喜事,何时成亲?我祁家添妆可要添大份。”

    管他二婚不用添妆,反正要找理由送礼。

    万郑氏也不拒绝,替表妹谢了。

    又说道:“亲家,这几天这些事瞒着你们,是实在不能说,就这外面人都不知,我可是把你当好姐妹,不想让你为我们操心。可要是传出去坏了事,谁也担当不起。贵人们的事,不是咱小门小户撕开脸骂几句都行,搞不好就连累家族。”

    祁曹氏急忙保证:“那是那是,亲家放心,我绝对不会对外人说,谁敢乱传话,我先就剥了他的皮。”

    最后一句恶狠狠说道。

    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自家要是犯口舌,损失的就是祁家。人家有人罩着,万家要是和祁家翻脸,谁认识你祁家是谁。

    不过不给外人说,给自家老爷和儿子可得要说。

    姚月茹得了信让夫婿林植同陪着来了祁家。

    进了屋子,只有母亲在,说姨母去了表姐屋里。

    姚月茹知道母亲来京,母亲让她先不要来祁家,是万家的事,以后再说。

    她以为是姨母家出了啥事,难道是姨丈不行了?不会,要是病危姨母和母亲不会来京里。

    等听了是大壮找到亲生母亲,又是公主之子,大吃一惊。

    又可惜,谁知大壮仍旧是万家孙女婿,替姨母高兴。

    接下来母亲说了改嫁之事,姚月茹话都不会说了,因为太突然。

    郑芜娘拉过女儿的手歉意说道:“月茹,娘没问过你就做了决定,要是你不愿意,娘回绝就是。”

    姚月茹摇摇头道:“娘,不用考虑我,娘这么做自然有娘的打算,就是娘,别因为怕老了没人奉养才走这一步,我和康儿他爹说好了,将来让娘跟着我们过,女儿给娘养老。”

    郑芜娘看着长得和前夫很像的女儿,说道:“你爹想来京里找你。”

    姚月茹愣了一下,她是知道她爹没死,母亲是和离带着她离开家。

    她大了以后,母亲才告诉她为什么要和离。

    多年来和母亲相依为命,嫁人后生子,更加能理解母亲为何不想和父亲过下去。

    换了是她,天天看着一个糟心人,憋也会憋死。

    “娘,我不认他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我已经是林家的人,他找上门来又如何?娘也别为了我委屈自己。我爹的事我给康儿他爹说过,我不怕他来闹腾。”

    “不只是为了他。”郑芜娘摇下头说道:“我是为了我自己,是娘一直不甘心。当年嫁给你爹,娘没做过事,以为给别人当个好媳妇,就是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来到武成县,帮着你姨母打理产业,娘觉得那样活着才有劲。对于你爹来说,娘或许不是个好媳妇,应该大度,接纳平妻接纳妾室,还要抚养庶出,全心全意照顾他的家人,可是娘做不到。你爹没有给娘一个心甘情愿的理由让娘愿意这么做。这次与其说是娘嫁人,不如说娘嫁给了自己,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够听懂,或许娘就是这么自私的人。”

    姚月茹紧紧握住母亲要抽开的手,急急说道:“娘不是,女儿知道娘不是那样的人。我现在听不懂,将来会懂,如今我也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