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兆给父亲说了让万郑氏知道此事的缘由,高文林点头称是,就该如此。

    “兆儿想的周全,无论是真是假,不要绕过万家的,毕竟我们都是外人,吴大壮是万家孙女婿,两家族人定了的,就算真是陶家的骨肉,陶家也不能不认这事,以后认不认这门亲,陶家只有和万家商谈,但不能不认这个账。我看万家陶家都是明白人,怎么做对自家有好处,她们会考虑。”

    这也是高兆决定告诉万郑氏的原因,她们不是当事人,不用打着道义隐瞒哪一方。

    高家发现的,那么高家把两家凑一起辨认,如何处理就是万家和陶家的事了。

    第二天万郑氏只带着吴大壮来了。

    江氏按照女儿说的准备了礼物,吴大壮行礼道谢。

    高兆让香兰领着吴大壮去前院和左明松玩会。

    万郑氏昨天从宴席回家后,想了一晚不知高家找她何事。猜想高家是否要做什么买卖找人入股,想到这很兴奋,如果是这样那可是大好事。

    到时她会把女儿女婿推出来,她年龄大了,精力顾不过来,以后主要的心思是把孙女抚养长大,供孙女婿读书,将来有个好前程万家这一支也有希望。

    和吴大壮接出这么两年来,万郑氏瞧得出孙女婿品格才智不俗,对孙女若男也爱护,三岁看到老,这样的人长大,只要不被人带歪,是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当初自己儿子被人带歪,也是吃喝玩乐,女色上没个注意,其他方面,从没害过人对待朋友算的上是胆肝相照,可惜都是狐朋狗友,没一个正经人。

    只能说明自己儿子傻,被自己的宠爱教傻了。

    来到高家,寒暄几句后,没等她问,高家大娘子开口说的事吓她一跳,万万没想到叫她和来大壮的事情有关。

    高兆看着万郑氏无比惊愕的脸,说道:“伯娘,我知道你心疼大壮就像心疼自己的孙子孙女,可是陶家的情况和别人家不同,陶老太太这么大年龄撑着一个家,大壮要真的是陶家血脉,对于陶老太太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伯娘也能理解。我娘和大姑都说伯娘是个善心人,做事明理,我大姑最佩服的人就是伯娘了,顶天立地不亚于男子,这可不是我奉承伯娘说的话,你可以问我大姑。”

    万郑氏发懵的只是点头,高家大姑对她如何她知道,每次见了她都是夸赞。

    只不过还没成这样消息中反应过来,在想:怎么会这样?

    江氏同情的看着万郑氏,儿子没了留下个孙女,找了个满意的上门女婿,一心一意的抚养,突然冒出这种事,搁谁谁也一时半会接受不了。

    万郑氏懵了一会儿反应过来,思量一二,既然高家提出这事,她同意与否又有何用?如果高家猜测是真的,陶家铁了心的要大壮认祖归宗,她告到衙门都没用,这会儿何苦做恶人。

    “高太太,兆姐儿,把大壮带过去吧,是不是让陶家看看,我当初因为儿子没留下子嗣恨不得不活了,后来有了若男我才有了精神气儿,若男只是孙女,我给她招婿把万家传下去,想想陶老太太这个岁数,我能理解,万一是真的,将来的事将来说,我把大壮当亲孙子,自然是怎么对大壮是好的我就怎么做。我没那么不讲情理,知道好歹。”

    江氏伸手拉过万郑氏,湿了眼眶,“她伯娘,苦了你了。”

    万郑氏红了眼,拿出帕子擦了擦,说道:“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不为自己想想总得为儿孙着想。”

    高翠也感动:“万嫂子,我就说你是个明白人,你放心,陶家老太太也是个善心的,昨天吃饭时你也见到,要是大壮真是陶家的骨肉,陶老太太感谢你还来不及。”

    陶老太太昨天还给了若男见面礼,万郑氏也给了陶芊希礼物,她对这个祥和的老人家很有好感,回去后还打听了陶家的事儿,联想到自己连连叹息。

    真没想到能和自己有联系上的事。

    高兆本来想由她带着吴大壮去陶家,先去探探风,可万郑氏说她去,带着吴大壮给陶老太太请安,让高兆引荐。

    “我想还是我带着大壮去,别看大壮小,可他很敏感,这要万一不是,我怕他会想是不是我不想要他才这么做,我在这儿跟你们说一句,我巴不得是个误会,我会一直把大壮当亲孙子,但要是真的我绝对不会耽误大壮。”

    江氏准备出一份礼让万郑氏拿着,高兆领着她和吴大壮去了陶家。

    陶家看门人见是高兆,很殷勤的领进去。

    陶老太太听到下人禀报陶家大娘子带着人来给她请安,微笑着让进来。

    她也猜到是昨天的万郑氏。

    昨天酒席上万郑氏给她说过会在京里住一阵子,有空来给她请安。就是没想到这么快,今天就来了。

    陶老太太看得出万郑氏是个商家妇人,并且是一个顶门户的商家妇人。要是她年轻的时候或许会看不起,可如今她却欣赏万郑氏。

    如果她的孙媳是这样性子的人,也用不着她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苦撑着,一点不能放松。

    再累也要咬牙挺住,只希望熬到土哥儿成亲,到时不看什么门户,哪怕是商家之女,也要娶一个够顶门户的曾孙媳妇,这样才能放心闭眼。

    门响了,婆子推开门,让客人进来。

    高家娘子先进来,像不像平时来了那么满脸笑容,反而带着严肃。

    见她进来后让道,后面果然是万郑氏。

    陶老太太以为万郑氏会带着她的女儿来,因为昨天饭桌上万郑氏介绍过她的女儿在京里,所以以为今天万郑氏趁热打铁,把女儿带过来请安。

    微笑着的陶老夫人等着给她请安的人上前,可是看到万郑氏带着的一个儿郎,她惊了,猛的站起。

    “辰哥儿……”

603 躲远点() 
高兆看到陶老太太猛的站起,她急忙走上前扶住。

    “陶祖母,知道你今天见我们来高兴,咱们坐下慢慢说。”

    陶老太太点下头慢慢坐下,盯盯的看着吴大壮。

    万郑氏上前请安,并介绍了孙女婿,吴大壮行礼问安。

    陶老太太只是点头话都不会说,心里全是震惊。

    万郑氏拿出礼物,陶家下人接过退下,见此情况万郑氏客气几句带着吴大壮告辞。

    高兆借着介绍万郑氏和吴大壮,把吴大壮的来历说了。

    她并非想表功,但是吴大壮怎么到的吴家要说清楚就得说她七夕节救了玉青瓦而抓了拐子间接救了吴大壮,然后是隔壁吴孙氏看他可怜收养,万郑氏又给唯一的孙女招婿,把万家和吴大壮的关系说了。

    陶老太太怔怔的听着,听到吴大壮的惨状时流下眼泪。

    高兆又说了妹妹巧云发现土哥儿和吴大壮长得像,所以这次趁万郑氏带着吴大壮来京,来陶家看看。

    如果是别人带来的人这么说,陶老太太备不住会想到别处,是高家,又是高家大娘子,陶老太太全信。

    “大娘子,你是不是觉得那个儿郎是我陶家人?”

    高兆点点头,说:“不瞒陶祖母,我暗自打听陶家是否丢过孩子,最后想得让陶祖母亲眼见见,不然心难安。”

    陶老太太听了那句心难安,看着高兆真诚的眼睛,她明白高家的意思,只是为陶家着想没想其他。

    “我陶家没有丢过孩子,至于外面有没有……,我的询问一二。不管怎么说,我要多谢你,你大姑让我不要提,但是我知道那天救土哥儿的是你,这份大恩大德我陶家记着。今天这件事,无论结果怎样,我陶家依然记着。多谢大娘子。”

    高兆见陶老太太精神恍惚,但还保持清醒说了这些话,她也不久留,说了打扰后告辞。

    陶老太太震惊是因为吴大壮不仅是和土哥儿长得像,和她的大孙子陶铭辰小时候一模一样。

    刚才吴大壮走上前给她行礼,她以为就是她的辰哥儿回来了。就像以前每天来给她请安一样的进门。

    可是辰哥儿走前还没成亲,别说成亲,定亲都没,只有一次说娶一个天下最好的小娘子回来孝顺祖母。

    家里没有哪个丫鬟和辰哥儿有染,不可能留下血脉。外面?

    陶老太太摇头,她的辰哥儿不会私养外室,辰哥儿一心重振陶家,昼夜苦读,哪里有心思做那等事。

    可是那天晚上,辰哥儿到底干什么去,陶老太太查了很久没有查出来。

    辰哥儿过了十八岁就不用小厮跟着,所以没人知道他要去哪里。

    会不会是二孙子在外……?

    陶老太太决定重新查一下。

    高兆回到家万郑氏还在,大壮去了前院,几个人眼里都是迫切。

    “娘,大姑,伯娘,陶家祖母说陶家没丢过孩子,但她要询问一下,我看陶祖母有点被这事吓住,没再多呆,先回来了。”

    万郑氏说道:“我刚给你娘也学了,陶老太太看到大壮,那是吃惊的站起来,虽然我没见过土哥儿,那肯定是很像才能如此吓到。”

    “既然陶家也不能确定,只能等信了,备不住陶老太太要查下土哥儿他爹有没有养外室,这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长的再像,没个准信,陶家也不能乱认子嗣。”高翠说道。

    这个自然,没人会乱认个骨肉回来,除非另有目的。

    高家万家不会扯谎硬塞人给陶家,陶老太太也不会没证据接个孩子回家,陶家族里那交代不过去。

    只好如此了,万郑氏带着吴大壮告辞,说在女儿家住着,等九公主婚礼结束后再回武成县。

    留了女儿婆家地址,有什么事派人送信她再来。

    没了外人高翠急巴巴说一定是陶家的,就等陶老太太查清楚了,好让大壮认祖归宗。

    江氏和高兆理解她对这事上心,是因为自己没骨肉,很为陶家着想的心情。

    她们也不说破,听高翠带入陶家抒抒发了情感。

    这时贾西贝来了,没人好奇昨天她也来了宴席今天怎么又来,因为昨天高兆忙得顾不上和她说话,今天来找高兆叽呱。

    请了安后俩人去了高兆屋里,上了炕贾西贝迫不及待的说道:“兆姑母,昨天想给你说,没机会,我来给你说个大八卦。”

    一脸的神秘。

    “京里又有新闻了?哪家的?”

    贾西贝小声说道:“陈家的,京里不知道,我是去了宫里,不小心听到的。”

    怎么个不小心她就不说了。

    高兆听是陈家,没反应过来,又听进宫,哦,明白了。

    “以前跟你说过丰原公主吧,就是皇后生的最小的公主。”

    高兆点点头,记得贾西贝说丰原公主一直没嫁人,不是嫁不出去,是她不想嫁。

    “那会我就给你说,没准儿看破红尘想出家。果然,让我猜对了。丰原公主最近闹着要出家,皇后娘娘要气死了,说你妹妹九公主马上要出嫁,你这会儿要出家,要闹腾什么?”

    贾西贝一脸的不解,“我没见过丰原公主,我祖母说丰原公主长得可好了,性子又好,别看是嫡公主,可是待人和气,谁也不知后来怎么变成这样。对了,丰原公主以前和表姑母关系好,要说这么些年还和谁有来往那就是表姑母了。”

    高兆也不知道他说的表姑母是谁,等贾西贝解释知道了,是师兄的大姐,去过武成县的,最早就是她上门来说亲,还让大姑和她给轰出去了。

    吴雪梅看着也是温柔性子,大和公主交好或许两人性格相投。

    “皇后娘娘请表姑母去劝说丰原公主,现在还不知道后续。兆姑母,你说丰原公主是为了啥?”

    高兆:“我又没见过我哪知道?”

    “我知道,我不是让你猜吗?”

    高兆凑到她耳边说道:“陈家的事少八卦!”

    贾西贝鼓腮帮子,也凑到高兆耳边说道:“就咱俩猜猜,我绝对不告诉别人。”

    高兆心想:就算我信你,但我要保持原则:皇家的事躲远点。

604 无生趣() 
高兆摇头:“我猜不到,不过我同意你的想法,看破红尘。”

    贾西贝叹口气,又凑过去说道:“兆姑母,你说那么年轻,有什么看破红尘的?天下最尊贵的公主,嫡公主,还是最小的,哥哥姐姐都很疼爱她,太子每年都去别院看望这个妹妹,可偏偏就看破红尘了哪?红尘多好呀,好吃的好玩的,再嫁个如意郎君,看九公主,自己挑的驸马,我有次去宫里见到了,风姿俊朗端的是一表人才。”

    说完哧哧笑,高兆也笑,“你话本子看多了吧。”

    说到话本子贾西贝又遗憾,“可惜兆姑母不写了,不然我又能看到新故事了。”

    高兆眼睛往上瞟,不接她话。

    “哎!兆姑母你说,丰原公主是不是看上个男子,却嫁不了,等到现在,没指望了,就要出家?”

    高兆想哪有公主想嫁嫁不了的?参考大唐薛驸马。

    “或许是。”附和她,反正就是自己不乱猜。

    贾西贝开始编故事了。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公主太痴情,天下男子多的是,挑个好儿郎还不是很容易?殿试上那么多俊秀,挑个没家室的,穷点怕啥,陪嫁都够活几辈子。九公主挑的不就是你们武成县的平民,你们还是亲戚,让我说真巧,九公主的堂嫂是你表姐,算起来和你一辈,可按照师兄那算,九公主得叫你表婶,到时看怎么称呼。”

    对于这个,高兆也晕,搞不清楚,估计是她要跟着男方来称呼。

    不过贾西贝的话里是丰原公主看上的人有家室,她又不肯让原配让位,只有自己默默暗恋,如今无望了,就想出家。

    “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唉!”

    高兆听她这么说吓一跳,何时贾西贝能有这境界了?

    “这话是我祖父说的,不过可不是说丰原公主,我祖父说,任何事都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得到了无非也就那样。多少人家那些看似情深意长、非她莫娶非他莫嫁的人,成亲后反而不见得长久,有的闹的鸡飞狗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是一辈子白头。祖父是教训我,那时我不是看不上王小二嘛,我可不是看上别人才挑剔他,就是他总跟在我身后:西贝妹妹西贝妹妹的,我烦,我才不会看上一个家里反对的人,我可没那么傻,长辈反对自然有反对的理由。别看我成天说退货退货的,让我自己找,到哪里去找个情投意合的?女子又不能像男子那样满大街溜达,就算满大街溜达,谁知遇到的是人渣还是有家室的?再说女子在婆家要靠娘家撑腰,自己找的过不好有脸回娘家哭诉吗?王小二要是欺负我,我肯定就要找祖父,你给我挑的什么人?退货!嘻嘻!”

    高兆跟着笑,当初她也是这么想的,嫁一个父亲给她挑的人,反正父亲不会害她,就父亲那个仔细劲儿,会方方面面替她考虑好,她就按部就班的嫁人生子。要是欺负她,不用找娘家帮忙,捋袖子自己上,绝对打得他爹妈都不认识。

    呵呵!好久没说这话了。

    不过师兄好像不会欺负她吧,就算欺负了她也不敢打他爹妈都不认识。

    “因为丰原公主这事,后面两个公主,八公主和九公主,看上哪个嫁哪个,快快成亲。皇后娘娘都怕了,为这挨了训斥,说没教好公主。有公主嫁了后又休夫再嫁的,可这不嫁人出家算哪门子事?听说丰原公主是最温顺的性子,到头来闹出这等事,可让其他几个和皇后娘娘不对付的妃子背后笑话。皇后娘娘又气又心疼,表姑母天天去别院劝说。”

    有时越是温顺的人越执拗,表面看着柔和,犯起倔来,谁说也没用。

    吴雪梅就是拿如此的丰原公主没办法,怎么说丰原公主都是沉默,只有一句话:了无生趣。

    败退。

    出来后,吴雪梅先回了趟娘家。

    平武公主也知道这事,上回进宫,皇后对着她哭诉,说想不通女儿为何如此。

    皇后虽然比平武公主大,但要叫平武公主姑母,是真把她当长辈,受了委屈般痛哭一场。

    平武公主怎么不知道那是因为皇上训斥了她,所以皇后娘娘觉得委屈。

    丰原公主自小到大和平武公主的大女儿吴雪梅交好,后面那几年丰原公主闭门不出,也只有吴雪梅上门她才会接待。

    所以皇后娘娘拜托平武公主请吴雪梅去劝说丰原公主。

    平武公主见女儿回来,问道:“可说了为了什么?”

    吴雪梅摇头道:“没说,娘,我看公主像是受了打击,以前,虽然精神不济,总觉得她在期盼什么,如今,眼里都是灰暗,没有生机。”

    对这个侄孙女,以前平武公主见的算多,因为女儿和她爱在一处玩,她也常来公主府。

    那会一个娇柔小娘子,亭亭玉立,雪梅都嫁人生俩孩子了,可她……

    平武公主沉思了下,她想女子为之着魔为之疯狂为之迷恋为之心灰意冷的只有情情爱爱,可没听说丰原公主相中什么人。

    “那会你总和她在一起,不知她看上过谁吗?”

    吴雪梅道:“没有。”

    她从没有给外人说过,丰原公主曾经看上过一个人,不过她也不知是谁。

    丰原公主说过阵子再告诉她,可是过阵子后,丰原公主病了好久,好了之后就开始念佛吃斋闭门不出。

    “随缘吧,出家的公主好过一个四处丢丑的公主。”

    吴雪梅知道母亲指的是一个去世的公主,她要叫姨母,嫁了人不安分,养面首不说,看中有妇之夫也归入裙下,曾被母亲教训过。

    “丰原说她等九公主出嫁后再剃度,不去庵里,就在枫菱别院的佛堂里,让我以后不用再去了。”

    平武公主叹气,这个谁也没办法。一心向佛,心已定。

    “你也尽了心,我会进宫给皇后说。”

    吴雪梅惦记家中幼儿,和母亲告辞回府。

    一路上她回忆,当初她和夫婿定亲,每天心里幢景将来的美好,忽略了丰原公主那边。

    等她再去,吃惊,丰原公主消瘦,眼里是不安和急躁,和她没说几句话就打发她回去。

    那以后就见的少,她自己嫁人后也没太多时间。

605 来就来() 
这个三月是多事之月,不过都是喜事。

    没两天玉大人派人送来了红蛋,玉姨娘生了龙凤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