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头,我俩下棋哪,一会我也教你,是一种新的玩法,以前忘记给你说了。”

    对于高兆时常的忘东忘西贾西贝已经习惯了,她现在着急要讲八卦,所以别的先等等。

    “大姑母,我听说了个事儿,赶紧跑来告诉你,我从你那回去路过小丸子家,不是想起她说她姨娘病了吗,我就去买了礼物去她家看望一下,谁知道去了后才知,她姨娘不是病了,是有喜了。”

    吓!玉青瓦她姨娘不是喝了绝子汤了吗?

    贾西贝看到高兆惊讶的表情八卦心理满足,没等高兆问他接着说道:“小丸子她姨娘喝了绝子汤,这十几年都没消息,这次不舒服有一阵了,小丸子他爹找来大夫看诊,这一看才知道有喜,说是两个月了,小丸子她姨娘跪下说她不知道,当初买的是绝子药,她玉姨娘说不要这个孩子,她不能失言,小丸子他爹肯定不干了,当初是为了不想小丸子和他哥哥两人受苦不娶妻,也没想要纳妻妹当妾,只不过事赶事到这份上,和玉姨娘过了这么多年,一家人相处的也好,怎么能说孩子已经有了就不要了哪?小丸子和她哥哥也不同意,跪下求玉姨娘留下这个弟弟妹妹,所以小丸子跟你一样也在家照顾有孕的姨娘哪,我说这两天没见她去找我。”

    高兆没有认为玉姨娘作假,虽然没见过她,但是从听说里感觉玉姨娘是个可信的人,还有,绝子汤失效,不是陶家也有一个?那还是原配亲自给喂的,不一样也是后面失效怀了身孕。

    高兆这样想贾西贝也是这么想的,“我看玉姨娘是买到假药了,不是说陶家那个姨娘也是喝了绝子药之后怀上的,是不是买的一家药店的药呀?”

    “不可能,陶家姨娘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肯定是药的分量不足,或者是店铺的东家没给配那么足的分量,就是怕人家喝了之后将来后悔,那就过几年还能再怀。”

    “那这个玉姨娘也过得太久了,小丸子都十五了,也就是过了十几年,不管咋说,玉姨娘能有自己的亲骨肉也是好事,哪怕是个闺女也好,小丸子可高兴了,她说她也要当个好姐姐,像兆姑母这样。”

    也是,玉青瓦和她哥哥都要成亲,家里再有孩子是热闹,不会有了自己的亲骨肉就苛刻原配孩子的现象,就算苛刻,也苛刻不到哪里去,那就要看玉大人的了。

    “小丸子说了,他爹说的生下来记到她母亲名下,当嫡子一样,就是还是要叫她姨娘为姨娘,不过玉姨娘愿意。”

    唉!自己亲骨肉叫不了自己一声娘亲,那得多难受,不过有了自己亲生的,欢喜大过难受吧。

    “我回家要是给我娘说了,我娘肯定会说,将来要是给小妾喝绝子汤,得买双份,哈哈!我以后也买双份。”

    说完呸呸呸几声,“我就不让王小二纳妾!他要是敢纳妾,我给他喝双份绝子汤,然后我带孩子找上门女婿。”

    高兆晕蛋,如今贾西贝、玉青瓦、还有那个张玉梅全部学会说这话,这要是让人家知道是最先是她说出来的,该怎么看她?再传到公主那,那才更晕蛋哪。

    我在想个说头,把这个说法换了。

    高兆一脸堆笑,开始忽悠。

    “西贝呀,干嘛让他有纳妾的念头哪?如果有,这样子,家里的事要公开表决,纳妾也是家里的事吧,又不是偷偷家里藏一个人,妾将来生的孩子也得管你叫娘,所以纳妾必须公开表决,第一,婆家人表决,叫上公公婆婆啦,如果有祖父祖母一起叫上啦,大伯子小叔子妯娌们一起叫上啦,表决后少数服从多数,这是第一场,第二场,妾生的孩子是不是要管你的兄长叫舅舅,那么第二场就把你娘家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舅舅舅母、大姨母二姨母的都叫上,少数服从多数,第三场,妾生的孩子得管你的孩子叫哥哥姐姐吧,那么,就让你的孩子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告诉你相公,不要着急,想纳妾,等三场人数都凑够了吧,咱公平合理,愿赌服输,不对,应该是无论什么结果,你会少数服从多数,咱是文明人,讲文明讲公平。”

    高兆一板一眼的还慢慢的说完,贾西贝听着点头听着点头,听完了一拍手:“对,这个方法好,就这么办,我到时告诉小丸子去。”

    告诉吧告诉吧,咱多讲文明讲礼貌呀,就是摊了是我,如果表决,结果不是我要的,我可不会少数服从多数,还是想法带着孩子跑路,绝对会让负心人和他的真爱有个深刻的情深意长。

    就是这话不能再和贾西贝说了。

579 送子酒() 
兴冲冲的贾西贝说完八卦就走了。

    高兆想起来还没问师兄喜欢吃鸡肉还是香菇,刚才光说跳棋忘了这事。

    那就再去问一问吧。

    进去一看,师兄自己和自己下跳棋哪,想起师兄说过,以前经常在屋里就是这样的过日子。

    可怜的孩子。

    “师兄,我先问你个事,不然又该忘记了。我看师兄爱吃鸡肉香菇饺子,是因为喜欢吃鸡肉还是香菇?”

    吴长亮不知道师妹为何问这个,如实回答:“香菇。”

    高兆好蓝廋,香菇。(难受,想哭)

    早说就包猪肉香菇馅的了,鸡肉还得买鸡,取鸡胸脯肉剁馅,现在有下人,以前都是大姑亲自剁馅,还不让高兆帮忙,怕她再把自己指头跺着了。

    吴长亮看着高兆脸上神情不解,不明白那个饺子有啥问题。

    高兆赶紧说:“没事,我就猜到师兄喜欢吃香菇,我也爱吃,小鸡香菇炖粉条,下回师兄来了咱就吃这个。”

    粉条是老百姓家里的冬天主要食物,大锅顿的必要食材,高兆不知贵人们吃不吃,一直没直接问过师兄你家里都吃些啥,那样问显得太掉价了。

    吴长亮点头,听着师妹继续说:“师兄,我先说我不会做饭,可别成亲后让我做一桌子菜,那我就傻眼了,我可以学,成亲后在咱们院里安个小厨房,但是现在我家里不让我学,怕我把食材糟蹋了。”

    吴长亮还是点头,关于师妹也是个倒霉蛋他早已经知道,所以理解岳母不让她动针线动菜刀,这个他和父母说过,是想说我媳妇啥也不会,将来不用考验她。听说新媳妇进门婆家都要考验各种手艺。

    这会听师妹说成亲后在自己院里学做饭做给他吃,吴长亮还是很高兴的。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高兆早就想拥有自己的厨房,好亲自动手做饭。

    做那个酸菜鱼,就是没有辣椒,不然做水煮鱼,不能想,想了就要流口水。

    门外高文林脸抽抽,又悄声走了。

    今天休沐,一大早去店里,遇到玉大人来买果酒,看到他非得请他吃饭。

    吃饭的时候才说,他又要有儿女了,高文林对他家里事不知,只是奇怪他有儿女请他吃饭做什么。

    兴奋的玉大人说他从来不喝果酒,就是高文林搬到京里后给他送了两坛,他一家几口喝了,喝了那果酒,他姨娘怀孕了。

    高文林还是奇怪,你姨娘怀孕跟我家果酒有啥关系,玉大人也就说到这,高文林也没问,两人在外面吃了饭喝了酒。

    回到家习惯性的问兆儿呢,下人说在前院书房,他就知道徒弟来了。

    放轻脚步,走到书房门口,听到女儿说的那几句话,脸抽抽,心道:脸皮真厚。

    因为喝了酒,不好回后院怕熏着太太,高文林就去了儿子房间,叫人来给他拿浴桶泡澡,梳洗一番去见父亲。

    等酒气散得差不多了,高文林才回到自己屋子,江氏知道老爷在前院,因为刚才魏枣儿过来找老爷的衣服,说老爷喝了酒要在前院洗漱。

    “中午遇到玉大人,他非得请我喝酒,说是又要当爹了。”

    玉家的情况江氏知道,她惊讶问道:“玉大人又纳妾了?”

    “那我咋知道?他说她姨娘怀孕了,笑死个人,还非说是喝了我送的果酒怀孕的,这要是喝了果酒能怀孕,那咱家可就发了,不要叫十酒铺,干脆叫送子就算了。”

    高文林边说边笑,江氏没联想是玉姨娘怀孕,她知道玉姨娘喝了绝子汤,所以以为玉青瓦他爹又纳妾了,心想这男人当初还说为了一儿一女不娶妻不纳妾,这儿女大了还不是一样。

    就是玉姨娘可怜了,亲姐姐的儿女抚养大了,难道还要抚养另外妾室生的?

    听老爷说喝了果酒有喜,江氏也跟着吃吃笑。

    两个月前高家进京城,冯家送了很多果酒,好让高家送礼,高文林就送了京里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每家两坛。

    开业后有玉大人和庆王爷帮他打广告,生意不错。

    鲁国公晚上吃饭时拿出一坛酒,给夫人和儿子倒上酒。

    “这是今天庆王爷给我的,说是中秋节的年礼,这个小气王爷,年里就送我两坛酒,太小气。夫人,三郎,尝尝这什么宝贝好酒,庆王爷还告诉我地址叫什么十酒铺,让我以后府里要买果酒全去那,我真怀疑那是他开的。”

    鲁国公夫人和儿子对眼一看,明白,庆王爷是帮他外甥的岳家。

    各府年礼自有主母打理,庆王爷只是那么一说,鲁国公也是当玩笑话给夫人说。

    “送你你就喝,让咱帮衬就去帮衬,反正去哪都是买。”

    鲁国公夫人时常在家陪公爷喝酒,烈酒也会喝点,因为她娘说过,这男人哪,好喝个酒,一个人喝没意思,你陪着喝点儿,好过他出去和乱七八糟的人喝。

    “来,我先尝一杯。”鲁国公妇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咦!不错,难怪王爷会送你,酒不好他也不能乱送,公爷,尝尝,我再给你满上。”

    鲁国公夫人拿起小酒壶一旁等着,鲁国公美美的滋溜一口喝了,举杯子等夫人倒酒。

    花三郎低头吃菜,懒得看爹娘恩爱现眼,吃了几口菜,喝了那果酒,暗自点头,味道是不错。

    “该过节了,那就让管家去那个铺子多买一些,每房送几坛,正好要送年礼的再加两坛酒。”鲁国公夫人说道。

    对于夫人的大气鲁国公很满意的,他有三个嫡子,四个庶子三个庶女,两个嫡女也不是填房夫人生的,娶了夫人后,他府里的小妾都养着,这么多年了,早就忘记还有几个小妾在府里,几乎没再见过了。

    倒不是夫人阻拦,是他自己没了那些闲心,一个夫人都恩爱不过来哪。还有就是儿子大了经常说些怪里怪气的话,让他更没了再找美人的心。

    儿子有回说:爹,你要是再找小妾给我生弟弟,干脆放我娘带我回外祖家好了,不在这里受气。

    气的鲁国公直瞪眼,夫人也呵斥说哪听的胡言乱语。

    花三郎说他就是这么想的,没人给他说。

    鲁国公问他要是他娘再生一个哪,花三郎说绝对抗在脖子上让弟弟长大。

    鲁国公哈哈笑,直给夫人抛媚眼。那会花三郎才十岁,可惜,就是没能再给他添个弟弟,妹妹也好呀。

    现在府里庶子也都成亲生子,夫人对他们从不苛刻,就是有闹事的也是让鲁国公出面重罚。

    后来花三郎长大了,更加向着他亲娘,如今国公府里平静的很,没人敢整幺蛾子。

    花三郎吃饱饭喝了两杯酒,快快跑了,留下鲁国公和夫人慢慢品酒吃菜,互相抛媚眼。

    就是鲁国公夫人心里起鸡皮疙瘩,而鲁国公是挑眉晃头得意的很。

    看,我还是风度翩翩,不亚于少年郎!

    瞅瞅外面,天快黑了,撤桌,准备沐浴,晚上来一曲俏冤家,这还是今天听庆王爷哼哼了两句。

530 阑珊处() 
高兆想问师兄中秋节怎么过,想想还是写纸条问好了。

    于是,同在京城,代秋又开始快递了。

    吴长亮更愿意对两人面对面说话,就是在岳家说话不方便,没法痛快,总被人打断,写纸条又怕父母看到,因为他发现他收好的书信被人动过,除了父亲支使,没人敢动他的东西。

    所以好期盼成亲呀。

    头一个期盼成亲不是急迫的为了亲亲我我,而是为了好好说话的人诞生了。

    要是高兆知道了,得多丧气呀,我的魅力只是叽叽呱呱?

    吴长亮院里的人对未来的主母更加好奇,又不敢偷着打听,见过的陶喜和代秋,还有何来福家的阿花,回京后有了身孕,后生了个闺女,他们几个也不乱说话。

    吴长亮知道岳家如今情况,师妹是要等到岳母平安生子后才能放心出嫁。

    那得明年下半年了。

    接到师妹的纸条,吴长亮回了个。

    今年的中秋,他安排好了。

    虽然他很想和师妹两人单独去走月亮,但师妹不会不管家中的弟妹,所以,他带高家四姐弟去看花灯、猜谜、走月亮,还有去许愿树。

    接到纸条高兆很满意,以后有了细节帝,她万事不用操心了。

    八月十五全家在前院吃饭,喝桂花酒吃桂花鸭,坐在院里赏月。

    等回到后院,设香案,摆上月饼和几种水果,高家四位女壮士拜月。

    第二天,晚上天没黑,吴长亮就来接人了。

    高文林对徒弟把儿女都带上很满意,不说家世,这个女婿人实在,做事周到,最主要对女儿好。看着儿女走了,高文林赶去衙门,今晚要加班。

    高兴荣哥俩早就对京城的花灯向往已久,来了京城去了学堂,可好,一天休息都没,就中秋节放一天假,今天还去上了课,想想还是在武成县念书好,贾先生时常给学子放假,还会带着去郊游。

    坐车到了城中,下了车,灯会那不让过车,得走着过去。

    天已经黑了,但街道上灯火辉煌,高兆想起一句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看看师兄,想手牵手,不方便。

    我的人就在身边。

    在古代,大众广庭之下,搞个暧昧都不行,小手都不能牵,真遗憾。

    高兆牵着巧云的手,高兴荣要牵弟弟,被高阳荣甩开。

    街上人真多,今天七喜和雪碧含冬都出来了,和代秋一起跟在后面。

    除了代秋,三人都打量高兆。

    觉得主母一团孩子气,可看主子的眼神时刻留意高家姐弟,主要是停在主母身上,三人心里有数。

    七喜打量完高兆就盯着陶喜,她知道陶喜中意代秋,七喜问过代秋,代秋说何嫂子做媒,她要嫁给另外一个护卫。

    所以七喜放了心,不怕陶喜能躲开她。

    “兆姑母。”

    高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贾西贝,就见她和玉青瓦郭芙蓉,身后是玉青璋和王立州。

    “我就在这等着,知道你们会从这边过来。”

    吴长亮这会刚好站在高兆身边,高兆见他脸色暗了下,她小声对师兄说:“明天我们单独出来。”

    然后扬起笑脸迎上去,“就知道能遇见你。”

    贾西贝挽着她笑嘻嘻道:“兆姑母头一次在京里过中秋,我肯定要陪着啦。”

    又扭头对吴长亮说道:“表叔,我们小娘子在前面走,你们跟在后面,一会人多,可别走散了。”

    三个沉默君加上高家两兄弟跟在他们后面,四个女护卫在高兆她们周围走着,姚师傅带着几个护卫跟着吴长亮后面。

    街上的人很多,都是小娘子在前面走,儿郎在后面跟着。

    路过卖花灯的,很多人买了人手一个,而高兆他们是因为去年师兄被烧,没人提买花灯的事,玉青瓦在外从来不多说话,虽然心里奇怪干嘛不买灯,但也不多嘴问。

    所以满大街就这帮人手里没一个拿灯的,招来一些好奇的眼光。

    花三郎陪着华美倩来了,这次同行的是唐沭阳和他妹子。

    看到那帮人没拿花灯,花三郎捂嘴笑,停下脚步,让他们先走,他可要离远点。

    唐沭阳看到了好奇一下,见花三郎笑,不知为何,他并不知花三郎去年中秋把吴长亮烧了的事。

    扭头看见妹子两眼放光,顺着眼神一看,吓得他赶紧小声对妹子说道:“我可告诉你,那人已经定亲了。”

    唐舒月白了哥哥一眼道:“你看美貌小娘子还流口水,为何我不能看美貌儿郎?”

    花三郎听到了又是捂嘴笑,唐家妹子当初见到五皇子也是如此,吓得唐沭阳千嘱咐万嘱咐。

    唐沭阳对这个妹子要气死,不是娘交待,压根不想带她出来。

    唐舒月又看到一个美貌儿郎,回头问道:“大哥,这个不会你又认得吧?”

    唐沭阳看过去,见一个俊朗青年,独自街上走着,不认得。

    可是又见到一个小娘子过来,俩人彼此一笑,并排走着。

    唐沭阳看向花三郎,发现他已注意到了,两人对视,花三郎摇了下头,唐沭阳就知他也不认识那个青年。

    可是看到那个小娘子,唐沭阳奇怪,没听到什么风声呀。

    高兆牵着妹妹的手,贾西贝在另一边和她叽叽呱呱,一路介绍。她四处打量看着热闹的街景,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是他?好久不见,一下子成熟了,个子也长高了,不过还是那么俊美,五官立体,眼窝有点深。

    因为高兆的打量,那人也望过来,愣了下,又微笑点头示意。

    高兆看到他身边的小娘子问了他句什么,然后又看向他们这里,那神情是吃了一惊,急忙扭头,拽了下那人转了方向走了。

    按照本能高兆觉得那个小娘子是认识师兄,回头看师兄并没注意,心里猜能认出师兄的是何人,好像是兄在京里很少露面,贾西贝说:别说一般人了,就是很多大户人家都不认得表叔。

    他说的大户人家是指高门和勋贵人家。

    奇了怪了会是谁哪?看那表情不像是烂桃花。

    这时听贾西贝说道:“咦?我怎么好像看到九公主,难道跑出来会情郎?没听说九公主要招驸马呀?”

531 发月饼() 
高兆惊讶道:“哪个是九公主?”

    贾西贝看向刚才匆匆走的两人,高兆明白了,那个拉着郑学良走了的是公主,难怪看到师兄她急忙躲了。

    别人不认识,九公主在皇宫或许见过师兄。

    原来郑学良被九公主看上了,今晚俩人出来约会,估计他要被招为驸马。

    “那个和九公主在一起的是谁?”贾西贝自言自语,她是绝不会想到高兆会和郑学良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