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星高兆-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话高文林放了心,如果不好,父亲就不会出声。

    他又陪父亲说会话,说女儿带回的皮子已经找人收拾去了,到时给父亲挑块好的当褥子,炕上放一块,书房里放一块。

    说会话就出去了,高成继算是知道小孙子话多像谁了,父子俩一样,小孙子每天都要和他说阵子话才睡觉,大孙子回来后,小孙子说都住这陪祖父,所以祖孙三个住一个屋,炕大能睡下。

    原本孤单很久的高成继习惯了静静的没动静,现在也习惯了孙子的陪伴,甚至希望夏天了孙子也不要搬出去。

    第二天,先是二房父子俩来了。每年二房从宣庆府回来,都要来大房一趟。

    高成望带了些礼物给大哥,唠叨这一年在宣庆府过的如何,高文才说些学堂里的事。

    大房父子俩听的多,二房父子俩说的多,高文才又说媳妇带着闺女要过几天才回来,等初一来给伯父拜年。

    每年的例行,没啥变化,等二房父子走了,江家人来了。

    江氏把父亲大哥大嫂让进屋,江季同一家不知女儿女婿叫他来是何事?一脸的焦急。

    坐下后,江季同问道:“家里出啥事儿了?”

    “没出啥事儿,爹先喝口热茶我慢慢跟你说”江氏说道。

    高文林这时也进来了,江氏就把隔壁吴家来来提亲的事说了。

    江家三人都很吃惊,没想到是因为亲事,对于隔壁吴家,江家只知道是个开武馆的,具体如何并不知,所以江姥爷问高文林:“女婿,你说这家人如何?”

    高文林就把他所了解的吴家的情况都说了,江大舅有些失望,他还是中意读书人家,吴家一家子哪个会读书?练武之人往往祖祖辈辈都是练武,哪里能出一个读书的外孙?李氏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个啥?她看向小姑子。

    江季同想了想问道:“亲家太爷怎么说?”

    高文林说道:“我爹说可以。”

    江季同拍板道:“那就见见,行就定下。”

    高林把他给太太说的那两条说了,江季同说道:“人不能太贪心,珊瑚这情况不是一年前如果头一次定亲,我肯定看不上吴家,可如今情况不同,我也有自己儿孙,如果给孙子娶媳妇,我也想娶个身家清白的,我自己都这么想,怎么会要求男方家不会这么想?既然能遇到一个中意珊瑚,不计较退婚这方面,不是读书郎又如何?人好就行。”

351 该如何() 
高文林见岳父这么说了,才把想说的话直接说了。

    “岳父说的是,有些读书人家对着名声看的比命都重要,对媳妇要求的也多,就拿我来说,我给兆儿挑女婿,把县里人家都查个底朝天,有些读书的人家那个讲究,对媳妇苛刻的很,什么立规矩伺候公婆,服侍相公,相公要是纳妾,还要善待庶出,不然就是不贤惠,要是让我兆儿嫁给这等人家,我可舍不得,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媳,可是那高门不是那么好嫁的,将来女儿肯定是受委屈,这个高门不嫁也罢。”

    江季同自然明白女婿句话里的意思,是说孙女嫁到读书人家,人家肯挑剔你是个被退婚的,日子能好过?

    他说道:“女婿说的对,娟娘是有福嫁到高家,从来不挑她的理,这要换个人家。不定怎么瞧不起我们农户人家呢,所以我要感谢女婿。”

    高文林谦虚道:“是我有福娶了娟娘,我大姐都说了,娟娘可是我高家的大功臣,给我哥家生了四个,小婿感谢岳父。”

    李氏这会也明白了,马上使眼色让江氏和她去了高兆那屋。

    “小妹,你说说吴家情况。”

    江氏说了大面上的,具体的她说自己还不如兆儿知道的多。

    李氏就问高兆:“兆儿给舅母说说,这可关系到你表姐的一辈子,前面那个运气不好,这回可要好好打听好了,不仅是人,那家里其他人更要清楚。”

    高兆说道:“吴伯娘公婆都已经去世,吴家哥哥有个伯父在宣庆府,有个姐姐就嫁到宣庆府,还有个弟弟比我小一岁。当初吴家是在宣庆府开武馆,帮了个街坊,得罪了人,就回了祖宅,后面买房住在隔壁,我和高兴阳荣跟着吴伯娘学了两年功夫,吴伯娘性子爽利,待人可好了,我把吴家哥哥当哥哥一样。”

    李氏听了满意,兆儿能夸的人家不会错,她可不是轻易和人家亲热相处两年的人,不喜欢的顶多面上看亲热,但不会往深里处。

    “兆儿这话倒是,我要是找不着她,那准在吴家哪,有时还赖在人家家里吃饭。”江氏也笑着解释。

    “那我就听咱爹的,要是行,珊瑚及笄吴家能去插头钗最好,我家珊瑚有的人上赶着求娶。”

    高兆有了主意,说道:“大舅母,干脆让珊瑚姐在我家过及笄,村里人要问,就说我娘接去了,那谁也不知道了,到时订了日子,从我家出嫁也可以。”

    李氏当然愿意,她看着小姑子,江氏道:“只要咱爹同意就行,我家老爷不会多说。”

    “我家珊瑚要是有小妹一半福气我就满足了,以后吴家从京里回来,小妹帮大嫂多照应珊瑚,也是有缘,就住隔壁,到时让珊瑚常来给小妹请安。”

    李氏越想越觉得合适,女儿就在小姑子眼皮底下,高大姑又是个热心人,珊瑚以后只有好日子过,吴家哪敢对她不好。

    高照听大舅母的话,就好像是已经定了似的,她问大舅母,你还没见到人哪?还有这事还没问过表姐呢不知道表姐能不能看中吴家哥哥。

    李氏也笑道:“兆儿说不错,那就错不了,大舅母信你,你表姐肯定也信你。”

    正屋那头,江季同也详细问了吴家情况,说下午就见见,要是人不错,就定了。

    高兆安排了午饭,饭后,吴家接到信就来了,这次吴全也来了,全家人换了新衣,吴仲宝比昨天来时看着更精神。

    江季同见了人后更加满意,两家说定,明天就下定,吴家送聘礼,后天二十六在高家给江珊瑚办及笄,吴海氏亲自给珊瑚插簪,过了年再定婚期。

    高兆知道后吃惊,怎么感觉跟一条龙服务似的,还是一条飞速龙。

    江珊瑚更加懵,还没从被退婚的烦闷情绪中恢复过来,就被打包接到姑母家告知又要订婚了。

    得知未婚夫是姑母家隔壁吴大郎,没啥印象,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但是长啥样不记得。

    等高兆介绍这是宝哥哥,江珊瑚记起来,那个表妹一叫宝哥哥,他就脸红偷看她一眼的吴家大郎,她那时以为是因为表妹开他玩笑的缘故。

    高兆看俩人都羞红了脸,吴仲宝更加不知所措,找借口让他出去了。

    “表姐,怎么样?”

    江珊瑚低头,脸上的红韵还没散开,高兆说道:“宝哥哥你也算认识,比陌生人强,以后就住隔壁,告诉宝哥哥,我娘家就在隔壁,后台硬着哪,以后在婆家横着走,不过吴伯娘不会是恶婆婆,宝哥哥还写了保证书的,在我娘那,我让娘帮你收着。”

    李氏亲自去接的女儿,已经告诉她怎么来的婚事,是吴家大郎主动求娶,写了保证书,江珊瑚知道那个保证书最早是表妹说的那种。

    欢天喜地的李氏把这婚事的好处一一给女儿说了,最后说道:“想想读书人家是好,那也得像你姑丈家这样,当媳妇才算省心,要是上上下下一堆人,那可没舒服日子过,吴家好呀,人少,族里人没破事多的,他们在京里是给宗亲帮忙,以后还是要回到武成县,和你姑母当邻居,上哪找这么合适的亲事?娘也看了,吴家大郎长得不丑,端端正正,你祖父说是个好身体的儿郎。”

    江珊瑚在母亲面前不知要说什么,前后两个未婚夫都是家里做主,没那种心仪的感觉,对张家儿郎不反感有好感而已,这会在表妹面前听了半天才问了一句:“表妹让他写的?”。。

    “不是我,我都不知道宝哥哥喜欢你,那个写保证书不是以前和吴姐姐还有贾西贝在一起胡扯时我瞎说的嘛,然后吴姐姐给宝哥哥说了,让他写了保证书再来求亲,还说我说的,中意小娘子就拿出诚意来,宝哥哥最初怕表姐看不上他,是吴姐姐给他出的这主意,可不关我事,人家宝哥哥对表姐可是真心真意。”

    这么一说,江珊瑚更加脸红,哪个小娘子不喜欢有人把你放在心上。

    高兆说完宝哥哥,想起师兄来,他要是也写这么一个保证书,那我该如何?

352 没猜错() 
贾家人送回高兆姐弟直接回京里了,贾西贝说过了年再回来。

    高兆就不知这个过了年是过了十五还是过了正月,不知为何,有些期盼他们回来。

    从黄山堡回来这一路,高兆心里怪怪的,特别不自然,总想看师兄在干嘛,可是自家大弟突然灵醒了,只要师兄在,就时时挡在她面前,又做的明显,让贾西贝总是偷笑。

    高兴荣不那么做,还没人多注意,他越是如此,别人反而注意到高兆的举动,好在没人说破,就是庆王爷都装没看见。

    吴长亮发现师弟要搞破坏,有次骑马出去,高兆没跟着,他就问了高兴荣为何,师弟说怕大姐犯糊涂,吴长亮奇怪,为何是犯糊涂。

    高兴荣说道:“师兄一看就是娇滴滴的家里宠大的,我大姐也是娇滴滴我爹娘宠大的,可我家比师兄家门第低,我不问都能感觉出来,谁家舅父给见面礼一千两?我将来当舅父可拿不出来,你家里人肯定看不上我家,更看不上我大姐,我大姐要是犯糊涂看上你,将来她遭罪我爹可要心疼死了,到头来还得带孩子走,你家肯定不让带孩子走,那我大姐得和你拼命,既然知道会这样,我得看住了大姐。”

    吴长亮无语,没嫁我就想到要和离?

    高兴荣说道:“除非你写保证书,我还考虑考虑,其实师兄不算坏人,就是嫁你不保险呀,拿我大姐的话来说,危险系数大,虽然我不懂啥意思,但我知道,就是不靠谱。”

    吴长亮心想,师妹难道和师弟商量过和她的婚事?

    “你别乱猜,我大姐这词是说别的事,我拿来比喻一下,反正我大姐要嫁个我爹娘放心我也要放心的人,可是对师兄,别说我爹娘了,我都不放心,我大姐心善,但可怜不能当饭吃,不能把一辈子都给毁了,这是我大姐说别人家的事,就怕轮到她自己,会犯糊涂。”

    吴长亮晕,嫁他就是可怜他?这话怎么听的这么别扭?我怎么感觉师妹有点喜欢我。

    他不能任由师弟说下去,不然太难堪了。

    “师弟,我爹娘不会待师妹不好,我也不会。”

    高兴荣呀了声,说道:“原来我没猜错,师兄是想娶我大姐?难怪我大姐那副表情,师兄是不是对我大姐说过?”

    吴长亮摇摇头,高兴荣又呀了声,“难道你要勾引我大姐?那可不行!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就是想娶,也得让你爹娘给我爹娘说,不能自己勾引我大姐。”

    吴长亮心道我爹娘说了呀,不是你爹娘不愿意吗?主要是师妹不愿意,等等,什么叫我勾引你大姐?我话都没机会和她说,总是一帮人,没机会说呀。

    “我没勾引师妹,我就想让师妹明白我的想法。”。。

    “你啥想法?你不写保证书,我大姐不会理你的,还有,你家里估计我家惹不起,我也不问了,大姐说好奇心害死猫,反正你家里不写保证书,我爹娘是不会让我大姐嫁你,太没有保障了,当然这是我的想法,你要是隔壁吴伯娘家的宝哥哥就好了,我大姐肯定愿意,让我说,宝哥哥挺好,可大姐说他是哥哥,不能做女婿,我看你和宝哥哥一样能吃苦,脸比宝哥哥长得好,我大姐估计就会把你当女婿,可惜了。”

    高兴荣一脸的惋惜,最后说道:“我就不告诉我爹娘了,你也别乱打主意,不然我就不认你当师兄。”

    说完骑马跑了,留下吴长亮傻愣着,师弟说了这么多,是同意当我小舅子还是不同意?

    离着不远的姚师傅全听见了,真替主子发愁,小主子想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难?

    庆王爷老早注意这两个小儿在说话,没过来打搅,看高兴荣往前跑马追马车去了,他才骑马过来,先问了姚师傅俩人说的什么,等姚师傅学完话,庆王爷要笑倒,暗自打了主意。

    到了外甥跟前,庆王爷笑道:“咋样?你这个小舅子比较呆,好糊弄,当年我的几个小舅子跟人精似的,小小年纪一个比一个贼,可舅父是什么人?能难倒我?这样拿下!我给你说薰生,小舅子提啥你都答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将来成亲,你媳妇会收拾他们,我可是有经验,就是你爹不让我出面,不然我去高家,绝对的人人都爱我,你岳父得哭着喊着把女儿嫁给我,错了,是嫁给我外甥,你听舅父的没错,你岳家要啥你都给,先娶回来再说。”

    庆王爷不好明说你就伪造你爹娘的保证书,不过这个有点难,高家总得见姐姐,一见一问就露馅了。

    吴长亮说道:“舅父,我知道了。”

    庆王爷不敢追问知道什么了,哎呦,长这么大,一是媳妇,二是外甥,让他说话顾忌,真不痛快,还是和外甥媳妇说话痛快。

    一路到了武成县,送师妹到家,吴长亮给师傅说先回京了,过年后再说。搞的高文林郁闷,过年后要说什么,因为江家的事,都没来得及问女儿。

    吴长亮回到京里,平武公主见儿子平安回来,拉着儿子的手不放,泪眼朦胧的问东问西,直说儿子受苦了。

    吴驸马打断平武公主的话:“没说感谢表哥一句,看薰生如今这样不都是表哥的功劳?”

    平武公主这才擦了眼角,笑着对贾先生说道:“多谢表哥。”

    又对贾西贝说道:“西贝辛苦了。”

    “姑祖母,不辛苦,外面可好了,表叔身体也好,一次受凉都没有。”

    她很想说都是兆姑母的功劳,看祖父没说话,就没敢说。

    吴驸马注意到表哥面色憔悴,关切问道:“表哥,身子不舒服?刘太医不是跟着的吗?赶紧回府,有啥以后再说。”

    平武公主这才慌得赶紧让表哥回府,然后准备补品一家三口去贾府探望。

    贾先生确实是累着了,年过半百,又是大冬天,出门一趟,硬是坚持到家,这会觉得不舒服,回到府里,开始发热,一下病倒了。

353 表忠心() 
贾先生病得来势汹汹,平武公主专门去宫里另请了一个太医上门看诊,刘太医跟了一路回府休息去了。

    太医说是累着了又受了凉,年纪大了身体不能如此奔波,得好好修养一段时间。

    吴长亮内疚,表舅都是为了他,不然好好的在家享福,哪里会去武成县教书又带着他们几个去兴平卫。

    他想表舅肯定是因为没有做生意的经验,白跑了一趟,没帮到高家赚银子才忧心,忧心就会成疾,因为经常有人给他说,想开点,别忧心,不然时间长了会得病。

    吴长亮想,幸好我想的开,没有被倒霉蛋这事击垮,不然也得有病,还是师妹好,从没有把倒霉蛋放在心上。

    他从宫里给外祖母请安,见了皇上,回来后执意每天去贾府服侍表舅。这次去兴平卫,他才知道表舅为了给他找媳妇,十几年来,走遍了京城附近,带着侄女装过算命先生。

    吴长亮这一去,平武公主和驸马也是每天去,等贾先生能坐起来了,死活让他们回去,说每天来加重他的病情。

    吴长亮这才没有见天的去贾府,又去了宫里。

    庆王爷是一回京,马上带着他的老虎皮嘚瑟去了。

    “皇上,看我给皇上带回了什么?”

    皇上在御书房正听一大臣讲笑话哪,被他进来打断,不悦。

    “瞧,老虎皮!我可是看见了就想这个必须是皇上的,买回来我就马不停蹄的一路赶回来,那个辛苦呀,皇上表弟为了不耽误我回来,硬是路上学会了骑马,他媳妇也学会了,孝心可嘉呀。”

    等宫人打开,皇上直皱眉,怎么带着血的,没处理就送给我?

    “刚打的老虎,新鲜着哪,一路滴着血的回到京里,好东西我得让皇上亲眼看看,这能和干皮子一样?还是只母老虎的皮子,一大一小,都被我买下了,难得呀。”

    “小的哪?”

    “给皇上表弟了呀,薰生从小多灾多难的,好不容易养活这么大了,得有个这么个物件护着,我可是替皇上送的他,不用谢我,我一向如此体贴人,我那岳家祖父就这么夸奖我来着,一说华家祖父,我想他了,回头去华家见见华祖父,好久没和他说说话了。”

    还没来得及告退的大臣吓一跳,华大人不是早没了吗?庆王爷怎么说这话?

    “回头给他老人家多烧点香,让他老人家好好伺候我爹,我爹可喜欢华祖父了,不然能让我娶他闺女?”

    皇上心想,皇祖父估计是最讨厌姓华的,不然能让你祸祸华家去?

    那个大臣默默给皇上和庆王爷行礼,默默告退,走出门听庆王爷说道:“皇上,还是我好吧,一直以来,我对皇上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希望这个景仰能保持一万年,我大陈在英明神武的皇上带领下,走向一片大好!”

    大臣低头赶紧走,这话我这专门拍马屁的人都说不出来,看来功力不够。

    皇上爱听,微笑着给了一张银票,庆王爷接过谢了,眼圈一红说道:“皇上对我的体贴,想起我就心暖,我发誓,绝不乱花银子了,我得给我外甥存银子,不然外甥成亲当舅父的拿不出银子就太丢人了。”。。

    “薰生何时成亲?”皇上问道。

    “薰生媳妇还小,今年是成不了亲的,皇上准备礼物还来得及。”

    皇上一噎,今年就剩几天了,当然成不了亲,又不是冲喜,不过你又为你外甥要银子了?暗示我要准备礼物,难怪今天换了花样拍马屁,出门一趟听了戏就现学现卖到我跟前了。

    没脑子的货,除了银子就没装过别的。

    庆王爷表完功,要完银子,才去了贾老太妃宫殿。

    贾老太妃早就天天算日子盼着儿子外孙回来,每天的和阿秀念叨,有时平武公主进宫,母女俩一起念叨念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