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默拍了拍身边的一个大麻袋,那口袋都快和他一般高了。
“大部分都是我捡的!我捡的!我捡的!”
姬嫣然蹦了出来,顺手还捞出个小钉锤递给了邱老爷子。
“真是个勤劳的好姑娘,不过给我这个干嘛?”
邱老爷子夸了一句姬嫣然句,他当然知道姬嫣然现在的状况,所以权当自己面对是个还心智不成熟的小女孩,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一问。
“哎呀老爷爷你真笨,它当然是用来砸核桃的嘛。难道你以为核桃夹子能夹开它们不成?”
姬嫣然鄙视了下老爷子的智商。
就像说的一样,姬嫣然在捡回那些山核桃后。早就兴冲冲的用核桃夹子试过了,至于尝试的结果嘛如果核桃夹子有用。姬嫣然怎么可能还会给邱老爷小钉锤。
“嗯对,是这个道理,原来是个又勤劳有聪明的好姑娘呢,能被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个糟老头子还真是太幸运了。”
邱老爷子便跟着说道。
“嘻嘻——知道就好!那老爷爷我们赶紧去录歌吧,看在我这么无微不至照顾您老人家的面子上,你给我们免费怎么样?”
现在的姬嫣然,可不清楚陈默与邱老爷子之间的关系。
“好好好,没问题!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啰!”
邱老爷子笑眯眯的应付着,他心里面倒是觉得现在的姬嫣然,真的比以前姬嫣然有趣可爱多了。
当然,这种事情邱老爷子也只是心里想想,并不会说出来。
“嫣然啊,你可是亿万级别的小富婆,至于连这一点钱都舍不得花么?你是晋西人么?”
邱大林却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出言逗一下姬嫣然。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姬嫣然很警惕的瞥了邱大林一眼:“假大叔说的,然后我觉得很对!”
“而且,我还要给赵爷爷的孤儿院捐钱呢,其他地方自然是能省则省啦!”
姬嫣然继续说。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小黑哥,你堕落了哇。”邱大林一副十分惊诧的模样,然后表情迅速又变成了疑惑:“等等,给赵爷爷的孤儿院捐钱?哪儿来的什么赵爷爷?”
“忘记了么?就是终南山里的那个没牌子孤儿院,上次我还让你帮忙给他们送过一起捐款呢。”
陈默摇摇头,心道邱大林还真是够健忘的。
“哦哦哦,小黑哥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确实有那么个孤儿院,不过嫣然也要给孤儿院捐钱是什么情况?你上次不是给他们捐了好几万的么?”
被提醒之后,邱大林确实想起了那个赵氏孤儿院,只不过他脑子里的疑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迅速增多了起来。
陈默便把他前天在孤儿院的所见所闻,以及答应要给孤儿院送一张儿歌唱片的事情,掐头去尾的讲了一遍。
“哎哟,看来我上次没进那孤儿院,在门口就把钱塞给那位老爷子是我的错误了,小黑哥那老爷子真有你说的那么情操高尚?”
听完之后邱大林在肃然起敬之余,也稍微有了那么点新疑问,毕竟这年头用欺诈的形式消费其他人善心善款的骗子,可真是不要太多。
“八、九不离十吧,至少就我个人的观察,那位赵老爷子是真心实意在做慈善,在竭尽全力救助他身边的孤儿们,而且他还仅仅只是让那些孤儿活命而已,而是做的比活人性命更功德无量。”
陈默无法打包票,但他至少可以说他的观察结果。
但这种事情,打不打包票区别已经不大。
退一万不说,计算赵老爷子其实是个坏人,但他从正值壮年开始救助孤儿,几十年风雨无阻做下来了,却始终维持着淳善的形象,那么他也就是位值得尊敬的好人与善人!
“明白了,所以我们还等什么!走走走,我们去录音室,这可是跟着积攒功德的好事情!我们去录歌,立刻就录!”
邱坊主也是社会经验丰富的老人家,自然能够明白陈默这番话语的意思,所以他二话不说拉起陈默就走。
“小黑哥、三叔公,你们等等我啊!没有我这个主电钢手,你们怎么录?”
邱大林赶紧叫嚷,他虽然还年轻着,可祸害的妹子都快有一个排了,这种积德行善的事儿他当然也很有兴趣去做。
“哦,你不嚷嚷我还差点忘了,你先把这口袋给叔公我扛到办公室去,不然这次我就随便找个钢琴来伴奏。”
邱坊主停下脚步,回头瞅了瞅后,便这样吩咐道。
“我三叔公,算、你、狠!”
邱大林泪流满面,虽然很不想去承认,但他三叔公邱坊主的这番威胁虽简单粗暴,可却也行之有效的将他威胁了到。
无奈的邱大林,乖乖扛起了那一大麻袋山核桃,挣得满面通红的哼哧哼哧朝五音乐坊里搬。
患难见真情,陈默主动返身回来,帮着邱大林一起扛。
“所以说,自家亲戚什么的,关键时刻才是最靠不住的啊——”
邱大林开始乱发感慨。
“小林子你说啥?”
邱坊主的声音,从前面传了过来。
“什么都没说!我什么都没说!”
邱大林吓了一大跳,差点搬核桃砸脚。
ps:鞠躬感谢书友:起早没书看、夜月星尘两位投出的宝贵月票
第195章 赵氏孤儿(余波)()
“还真全部都是儿歌唔,那首给小孩,算是寄语啰?”
邱坊主研究着陈默提供的那些曲谱。
邱坊主并未猜错,额外追加的给小孩,陈默还真是打算将其当作整个儿歌专辑中给孩子、也给大人们的寄语。
这首给小孩,在穿越前的世界,是由田馥甄和林宥嘉合唱的一首歌,似乎原本是唱给林宥嘉表弟的歌。
不过陈默觉得,这首歌更适合唱给天下所有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监护人,不能说是父母,毕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生活在父母身边。
“也许会是护士、洁白而温暖?也许是哲学家、启迪黑暗?每张小小脸庞、我们都该仰望?每一个小孩都是一道光”邱大林伸长脖子看歌词,然后念叨了没几句就扭回头苦着脸看陈默:“小黑哥,这不科学,为什么我就觉得小孩子就是小恶魔的代名词?天啊,想想都觉得头疼,别说仰望了直视都不能啊这个!”
“那是因为,你说的这种小孩子,全都是别人家的熊孩子。”陈默答曰,并伸手拍了拍邱大林的肩膀:“兄弟,你差不多该老老实实结个婚生个子了,等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你一定会改变看法的。”
“切,说的就和小黑哥你有孩子一样,想说教我你不先以身作则,和我们暖暖姐生一个熊孩子,能行?”邱大林立刻反击了回来,但这货说完后好死不死扫了眼姬嫣然,又补了句:“和嫣然生个也成。”
于是惨不忍睹的大逃杀开始了,在挥舞着鸡毛掸子的两个妹子围追堵截下,邱大林很快就一脑门子鸡毛灰头土脸。
“自作孽不可活,别管他小陈。来我们研究研究配器”
反正邱坊主是一点都可怜作死成功的邱大林,他拉着陈默继续研究给小孩的那些儿歌。
配器的问题,陈默自然也是早就想好了的。所以要用什么乐器找那个乐师,都不用用嘴巴说的。单子已经开好了直接交给邱坊主就是。
这些要找乐师们的电话,陈默其实现在都有的,但他却没有主动去打电话,而是按照一直以来的默契,由邱坊主来做这件事。
陈默不想因为这种细节问题,让邱坊主他老人家感到失落——连找乐师陈默都自己做了的话,邱坊主他老人家还可以帮忙做的事情,还剩下了什么呢?
事实证明陈默做得很对。拿着陈默开的乐师清单,挨个给这些乐师打电话的邱坊主,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仿佛他还老当益壮。
等邱大林被“殴打”的快要逃出五音乐坊时,乐师们终于纷至沓来。
在乐师们全部就位的期间,陈默接了两通电话。
这两通电话就跟越好了似的——
第一通电话,是小余导演余伯温打来的,他打电话过来,是向陈默约音乐。
从背景音乐到插曲到主题曲,全都要。
这全套音乐定制。当然只会是为了生化危机。
在冯大小姐的大力协作下,本平行世界的第一次网络众筹,早已成功筹集到了余伯温所缺的资金。
所以这一个两个月时间。余伯温其实都在忙着做电影正式拍摄前的筹备工作。
按图索骥的为电影选角色,找寻电影拍摄地点,再加上敲定最终摄制组,这都是很费功夫的事情。
但磨刀不服砍柴工。
在电话里,余伯温告诉陈默,说他已经找到了个非常不错的电影主场景地点。
那是个名叫鄂尔多斯的地方,几十年前那里煤炭产业很兴旺,于是就有建筑开发商在那边造了一大片名为梦幻鄂尔多斯楼盘。
结果的那个煤炭产业急转直下后,梦幻鄂尔多斯没来及梦幻就成了泡影。现在嘛就更是鬼城一座了。
所以余伯温只用了相对而言很低的价格,就租用了差不多十条街那么大一片街区。按照合同拍电影的时候哪怕他把那些楼烧掉炸掉,也都是不用再支付任何额外赔偿金的。
那些街区的产权拥有者。唯一要求就是等电影拍出来之后,他有权使用生化危机电影的噱头,去做旅游开发。
好吧,陈默觉得那位鄂尔多斯大业主,当年拍板做那片楼盘的时候,肯定是脑子刚好抽了明明是个顶聪明的开发商嘛,怎么会跑到鄂尔多斯造楼盘?
“小陈,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以前我还真不知道,咱们国家居然有这么适合拍实景大场面的地方!我已经托关系,从军队里借调来了几个爆破高手,到时候不炸他个几栋楼,我简直对不起鄂尔多斯那块风水宝地儿”
反正在电话里,越说越兴奋的余伯温,是这样跟陈默宣称的。
也好,炸一炸也好,一炸解千愁,观众们挺爱看那种战火纷飞列缺崩摧大场面了。
然后全套配曲的定制,陈默也应承了下来。
且不提原版生化危机的很多音乐都可以拿来用,就算是余伯温最终拍出来正片,和原版有了大大的不同也没关系,总能找到与之有较高契合度的音乐不是么?
得了准信,余伯温的斗志越发昂扬,他表示不日就将带着三百号群众演员,还有二十多几号大小主配角,赶赴鄂尔多斯开拍。
余伯温还表示,如果陈默想看看电影拍成了什么鸟样,并且嫌弃网络上的新闻图片看着不过瘾,又或者终于想通了打算在电影里露个脸的话,那么随时都可以去鄂尔多斯探班。
陈默考虑了考虑,终于想起鄂尔多斯那地儿,现在肯定都在下2001年的第n场雪了后,便很有节操了表示说余导演排片他放心,所以去围观就不必了
只是这好容易才挂断余伯温的电话吧,陈默都还没来得及暗叹早上才冲饱的电池,眨眼就又红了呢,冯知楠就又把电话给打了过来。
“你终于打算出新音乐专辑了?”
陈默接通电话,冯大小姐立刻就在电话那头问道。
“有这事儿,不过也不算新音乐专辑吧嗯,冯小姐你怎么消息这么灵通?”
陈默觉得有点奇怪,他圈定的配器乐师名单里可没有冯知楠的大名。
“你那个圆滚滚的跟班打电话告诉我的。”
一如既往,冯知楠出卖邱大林出卖的毫不拖泥带水。
“大林那家伙啊”陈默只能苦笑着解释:“是这样的冯小姐,我这次录的一些歌,可以说全部都是儿歌的,所以配器就没考虑到你了,因为实在是用不上。”
“儿歌?怎么突然想起来做儿歌?”
这样的回答,自然让冯知楠不由继续发了问,而陈默就又长话短说的解释了一下。
“明白了,如果这样的话,我倒是你建议你这张儿歌专辑做个义卖。嗯然后我们再做个慈善众筹如何?需要帮助的孩子,不会只有你说的那个孤儿院一个地方,我想我们有必要为更多的可怜孩子,尽一份绵薄之力不是么?”
听完陈默的解释,冯大小姐很快就有了想法,比陈默更加仁者爱人的想法。
“义卖?慈善众筹?呃冯小姐你虽然确实说的没错,需要帮助的可怜孩子肯定还有很多,所以发行儿歌专辑做义卖没有问题,可做慈善众筹的话牵涉面就有点大了吧?如果筹集到的善款少也就罢了,一旦筹集了几百上千万的善款,恐怕就要专门设立个组织,去管理以及使用那些善款了吧?”
对于专辑义卖的想法,陈默倒是可以欣然接受,毕竟理论上义卖来的钱款,陈默自己就可以去决定以及监督其用途。
可慈善众筹的话,那陈默就管不着了,所以善款没有问题,可万一监督管理不善,需要帮助的孩子没被善款抚养,却养出个什么“美美”出来的话,那就太恶心人了。
“这个你不用太担心,我可以去建立一个的独立的慈善部门,再建立起最严格的财务制度,让每一笔众筹来的善款都有来龙去脉可以查。”
冯知楠敢说,那自然也是已经想好了解决之道。
“这样的话,那就试试?”陈默便松了口,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很快又补了句:“我可以去监督善款的使用状况么?”
“求之不得。”
冯知楠回答的也是极快,她本来就又这样的想法,但不太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毕竟在冯知楠的设想中,那个独立运转的非营利慈善部门,除了维持正常运转的费用外,所有工作人员都将使用慈善义工的。
现在陈默主动请缨,当然是最好不过,单只是陈默名声带来的号召力,就足够让那个现在还在冯知楠设想中的慈善部门,迅速拥有较高关注度了。
冯知楠其实也愿意做慈善,但她却不愿意默默无闻的做慈善,她觉得即便是慈善,那也应该高调的去做。
在做慈善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企业拥有好名声,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才符合冯知楠的预期。
“冯小姐,既然你真打算做这个慈善,那么除了慈善众筹之外,我还有个想法——让乐购商城的商品,每卖出一件就给慈善基金捐一分钱,怎么样?”
既然主动请缨要去做,陈默当然也就愿意为慈善基金争取到更多的善款了。
所以陈默不知道,在他提出这个建议之后,电话那头的冯知楠眼前一亮,脱口就是三个字:“好、主、意!!!”
第196章 文豪不豪()
儿歌录的很快,也就三四天时间,所有的儿歌外带那首给小孩,都录制了出来。
在姬嫣然强烈的毛遂自荐下,给小孩的女声部分由她献唱。
大约是修养了段时间的缘故,姬嫣然的声线朝着好的方向恢复了些,虽说还是显得低沉沙哑,但唱给小孩这种难度不高的歌,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一个星期后,儿歌专辑给小孩制作完毕。
而乐购商城以及天籁音乐网,都挂出了给小孩的团购预订链接,陈默果然是宣布这个专辑的所有销量,都会被拿去做慈善。
并且,为了让大家参与进这件事里面来,陈默也将他在赵老爷子孤儿院的见闻,用毫无夸张但却足够触动人心的文字写了出来。
然后奇迹出现了——不过短短一旬时间,给小孩这张儿歌专辑,就销售了500万张!
许多订购者,都是几张、几十张的下订单。
虽然陈默已在恳求,请所有下订单的订购者,都留下他们的真名实姓以及联系方式,以便他将义卖善款的用途反馈。
可至少四分之三的订购者,都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留,反而最常用的一句留言是——“大叔,我们信你。”
陈默自己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已经有了这么高的信誉,不过这个被信任的感觉,还真是不赖。
而也许是因为陈默那篇宣传文字的缘故,位于终南山深处的赵氏孤儿院,骤然迎来一批批的记者。
这样满是正能量,而且又和明星相关的吸引眼球新闻,再不去采访岂不是太傻了一点?
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发现了那半篇编纂者为“陈默”的三字经。于是一篇角度与其他记者的报道完全不同的新闻稿,就新鲜出炉了——三百千?狂言还是大才?
虽然题目起有点骇人惊闻,有点对陈默不友好的样子。但这篇报道的内容却分明是在为陈默狂点了至少32个赞,根本不觉得陈默的三字经与百家姓与千字文并列是狂言。而是坚信陈默果真有大才。
为了证明这一点,那记者将半篇三字经转载在了他的新闻稿之后。
好吧陈默觉得,那记者还真是聪明,半篇三字经也是不少个字了,即使按照著作权法案的规定,要按字数给陈默分润部分新闻稿酬,可不也还是白捡似的多拿了不少钱么?
那篇新闻稿,也成功搅动了风云。让原本还觉得事不关己的幼儿教育界文化人们,还有国学爱好者们一起炸了锅。
三字经虽是蒙学作品,但古往今来蒙学作品那么多,为何只有三百千名气最大?
百家姓也就罢了,那只是用来记姓氏的。
以书圣王羲之1000个不重复书法汉字,所编纂而成的千字文,就更加具有文学价值了,但四字形式对幼儿来说,即使是韵文也不是那么好背诵与理解的。
但若论最好记忆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灌输教育。三百千之中显然就必须首推三字经了。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王朝更迭以及最重要的劝学。几乎可以说只要牢记住了文字浅显的三字经,那么就记住了中国历史的脉络与文化根基。
所以陈默的半篇三字经,虽然在“元灭金”那句卡了壳,可其魅力已然大部分展现了出来。
更何况,有时候带着缺憾的不完美,反而对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被从深水里炸出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还有传统文化爱好者们,纷纷提笔做起了三字经的续写着,顺着才刚刚讲到辽宋金的历史。向下衔接。
哪家刊载三百千?狂言还是大才?的报纸,则聪明无比的将这些续写。有一篇算一篇的看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