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雁门关,我一定还会回来的,到时候我要你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还是我们汉人向外拓展的桥头堡。”石磊的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

    “石大人,这次多亏你才顺利的让我雁门关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既然你还有要事在身,那么我就不强留了,只是,等到日后,如果石大人有用得着我的时候,我冯老虎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另外,听说你这次要带着一千苏皖部的人一起前去榆林,所以,我让钱罐那小子带着五百精兵一起护送你过去,省的那些混账在路上给你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冯老虎有些感慨的说道。

    听到冯老虎的话,石磊心中也禁不住感到一阵欣喜,毕竟,当时他让格鲁从苏皖部里面挑出那一千人的时候,也就是将他们当成人质,省的苏皖部在闹出什么事情,可却忘了,他的手下仅仅只有方骏驰带着的四十多人,虽然,那些苏皖部的人已经被收缴了所有的兵器还有马匹,可三十比一的比例,还是让石磊为难不已,没想到,居然被冯老虎给顺利解决了,有了五百人的精兵押送,就不怕那些人在路上找麻烦,而只要进入榆林城,他们就再也翻不出任何花样了。

    “多谢,多谢冯大人了,冯大人今日所说的话,我都铭记在心,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如果冯大哥有什么事情的话,也尽管招呼小弟,我保证随叫随到。”花花轿子人抬人,反正现在石磊还是一个没有上任的县令,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利,说几句好话,也不用负责任不是。

    又跟冯老虎寒暄了几句之后,石磊就对着身边的一人喊道“赤图,招呼你的人,我们该上路了。”

    格鲁对于石磊吩咐的排除异己找人质的行为,做得非常彻底,将那些在苏皖部里面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统统打发到了石磊的队列里面,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大哥赤图了,尽管赤图非常不愿意,可是在苏日图的一番劝说下,还是接受了,而石磊也没有为难他,依旧让他管理那一千苏皖部的蒙古人。

    “大人,您怎么不将苏日图也带走呀,留他在苏皖部里面的话,岂不是会给格鲁找麻烦吗,虽然他现在已经不是族长了,可凭他几十年的威势,格鲁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呢?”启程之后,贾汉卿禁不住问道。

    “哈哈哈,老贾,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原来你也不知道呀,我记得我昨天才刚给方大哥说过原因的,你没有听吗?”听到贾汉卿的话,石磊笑着说道。

    石磊的话一说,贾汉卿就扭头看向了方骏驰,看到贾汉卿那满脸的疑惑,方骏驰开口说道“老贾,少爷昨天给我说,经过昨天这么一出,苏皖部是注定要分裂的,毕竟只要这一千人在我们手中,那么那些贵族跟长老就会支持格鲁,可格鲁毕竟是因为怕死才投靠我们的,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所以,为了不让格鲁在苏皖部一家独大,只能有一个人跟他抗衡,唯一的人选就是苏日图了,虽然苏日图这次出了大错,让整个苏皖部都差点毁于一旦,但是,他毕竟做了几十年的族长,总有一些人会忠心于他,这样,就形成了两方对立的局面,而凭借格鲁的手段,又肯定不会是苏日图的对手,这样一来,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跟权利,他就只能够依靠我们,这样,我们就能够顺利的一直控制苏皖部了。”

    听完方骏驰的一番话,贾汉卿一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看起来什么都不懂的石磊,居然会有这么一番政治手腕,轻描淡写间,就成功的分裂了一个几万人的大部落,顿时,望着眼前马背上石磊的背影,贾汉卿的脸上不断的闪过各种表情。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第四十九章 痴女() 
“阿姐,阿姐,快出来呀,大事,有大事呀!”京城紫禁城后院,一个小姑娘正飞快的向锦绣园跑去,同时,还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喊着。

    看到那跑到飞快的小姑娘,路上所有人都禁不住一阵惊讶,要知道,在这皇宫里,到处都是要讲规矩的,平时别说是跑了,就连走路快了一些,都会被人给呵斥,可当所有人都看到那个飞奔的人是谁之后,顿时都不在惊讶了。

    因为,那是最的皇帝宠爱的女儿,安东公主朱薇儿,要知道,在这皇宫里,虽然规矩众多,可有一样却是百无禁忌的,那就是皇帝的宠爱,有了皇帝的宠爱,你就算是上天入地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朱薇儿一路飞奔,当她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终于到了锦绣园里面,熟练的七拐八扭之后,就来到了长平公主的寝殿门口,根本就等不及下人给他开门的举动,非常不淑女的一脚踢开那厚重的大门,看都不看里面就说道“阿姐,阿姐,我得到消息了,那个石。。。。啊,母后,您怎么在这里呢?”

    正当朱薇儿喊道一半之后,猛地发现,原来大殿里面不仅只有自己阿姐朱薇媞一人,还有另外一个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的妇人,正是自己的母亲,周皇后,看到周皇后,原本兴高采烈的朱薇儿,顿时变得满脸的苦涩。

    果然,朱薇儿就听到母后叱道“薇儿,你身为一位公主,居然如此没有礼仪的大喊大叫,有**份,是不是想要母后惩罚你。”

    “啊,不不不,母后开恩,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这次只是因为事情紧急,才过来的,希望母后能够体谅。”虽然朱薇儿在皇帝崇祯面前可以撒娇,可却非常的惧怕这个端庄的母后,而整个皇宫里面能够管住她的也只有她这个母后了。

    “哼,下次不敢了,我看不给你点惩罚,你是永远记不住的,既然如此,那么你就给我回的你的屋子了,一个月之内不准出来,否则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并且,这一个月之内,我会让刘嬷嬷带人重新给你讲讲礼仪的。”对于朱薇儿的哀求,周皇后丝毫不动容。

    “啊”听倒母后对自己的惩罚,朱薇儿顿时傻眼了,随即,就开始用眼神瞟向周皇后身边的朱薇媞,同时传递着求救的意思。

    看到妹妹发给自己的求救信号,朱薇媞笑了笑,才低声对周皇后说道“母后,您这个惩罚我看有些不太好。”

    “怎么,你想给她求情,告诉你,以前看她还小,有你说情,母后也就不计较了,可是现在他已经十四了,已经长大了,如果母后在这样放任她的话,说不定将来她就更加无法无天了,所以,这次,一定要惩罚她。”听到朱薇媞的话,周皇后严肃的说道。

    “不不不,那道不是,可是,母后您想呀,您说是关她一个月,可除了您,谁又能真的管住她,到时候,她到父皇面前一撒娇,还不是来去自如,女儿的意思是说,您不如将对薇儿的惩罚换成有用的,比如让她抄写《女诫》,您看怎么样。”果然,最了解周皇后的还是朱薇媞。

    听到朱薇媞的话,周皇后笑了笑,道“不错,这个办法好,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这样吧,让她在十天内给我抄十遍《女诫》,你来监督,如果做不到的话,你可就要陪她一块挨罚了,好了,今天母后来的原因你都知道了,你好好想想吧,毕竟这件事,是你的大事,你可一定要想好了,母后这就走了,薇儿这小丫头这么急匆匆的跑来,肯定是有事要跟你说,你们接着说吧。”

    当两姐妹看着周皇后走远了之后,就看到刚才还一脸严肃的朱薇儿小姑娘,顿时毫无形象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嘴里还抱怨道“真是倒霉,没想到母后居然在你这,哎,还有姐姐你,我这次好心帮你送消息,你居然还跟母后一起罚我,十遍《女诫》呀,我怎么能够抄的完,哼,我不管,反正你如果不给我想办法的话,我就不把消息说给你,让你干着急没办法。”

    听到朱薇儿的抱怨,朱薇媞笑着说道“你个小丫头,真是那个啥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刚才可是让你免了一个月的禁足,你不知道感谢就算了,还敢抱怨姐姐,信不信你的《女诫》我不管了,让你自己抄,省的你还有时间来抱怨我。”

    听到朱薇媞愿意帮助自己抄《女诫》,朱薇儿顿时笑着说道“太好了,我就知道姐姐是最好的了,好了,看在你对我这么好的份上,我就告诉你一个大消息,我刚才在父皇的书房里面,听到王承恩说,石大哥刚刚在一个叫做什么雁门关的地方,打了一个大胜仗,听说捉了好多的野人,嘻嘻,我就知道石大哥是最厉害的,没想到,才离开京城没几天,居然就做了怎么一件大事。”

    对于朱薇儿别的话,朱薇媞都没有听进去,当他听到石磊大胜仗的消息后,眼前就禁不住浮现了那一天送别时的情景,以及石磊亲临战场的光景,一时间,他禁不住的痴了。

    。。。。。。。。。。。。

    后宫发生的事,崇祯并不知道,此时的他,还在那一堆堆奏折中翻阅着,时不时的还用朱笔在上面写些什么,可是,越看崇祯的脸却越发的难看,到了最后,他终于将手中的朱笔狠狠的往地上一扔,长叹道“哎,都是一群饭桶,不是这里被抢,就是那里被占,现在居然连京郊都出现了叛军的身影,真不知道朕养着那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看到烦闷的崇祯皇帝,王承恩马上将手中的一杯热茶给递过去,同时低声说道“陛下还请息怒,要注意龙体呀,现在大明可就要靠着您来支撑了,您如果病倒了,可就没有一点办法了。”

    “哎,朕也知道,可你看看这些奏折,不是说这个县被叛贼攻陷,就是说哪个县被叛贼劫掠,连一个像样的消息都没有,你说朕能够不气吗?”崇祯叹息道。

    听到崇祯的话,王承恩想了想,才开口说道“陛下,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昨天老奴接到了一个从太原镇传来的奏折,说是雁门关有蒙古人攻城,却被我军给全部俘获,并且,我们还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蒙古人,他们不是已经多年没有进犯我边关了吗,怎么又突然出现了,另外,你是不是说错了,雁门关朕知道,边关重地,能够打退那些鞑掳倒不算什么,可你说居然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这是不是有些夸大了,难道我们的士兵都是天神下凡,还是那些蒙古人都是稻草人,一打就烂的。”崇祯顿时嗤笑的说道,对于这种消息,如果是以前的话,说不定他还会相信,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执政,他已经知道天下根本就没有这种好事的。

    “陛下不信,老奴这里可是有相信情报的,东厂的探子可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原原本本的写下来了,否则的话,别说陛下不信,就连老奴还以为是开玩笑的呢?”一边说着,王承恩一边从怀中掏出几张纸,呈给崇祯。

    看到王承恩如此认真,崇祯也禁不住感到好奇,接过那几张纸后,认真看了起来,因为这件事太过于匪夷所思,所以,隐藏在雁门关的东厂幡子也将情况写的非常详细,虽然有一些情况,是石磊跟冯老虎他们私下商讨的,那些东厂幡子并不知道情况,可正是因为这种隐藏,反倒显得这件事更加的戏剧性。

    看完那封信之后,崇祯将信放在案几上,半天没有出声,最后,终于叹息道“哎,没想到这个石磊居然还真有能耐,从信中可以看到,这件事情,肯定不是那个叫冯老虎的千户做出来的,从这种手腕看,也只有石磊这个进士才能够做出来,真没想到,一个在殿试之时都能够睡着的进士,居然有这种手段,你说这是不是老天都在帮朕。”

    听到崇祯的话,王承恩心中顿时明白了崇祯的意思,那就是崇祯非常看好这个叫做石磊的进士,要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崇祯将石磊给发配到榆林的,可那却是石磊替崇祯背了黑锅的。

    因为,如果不是崇祯想要迁都,从而用石磊来试探众臣的话,石磊怎么会惹得众臣大怒,也正是因为这样,为了显示自己坚守都城的信念,崇祯就将一个无足轻重的石磊给舍弃了。

    可没有想到,这个石磊居然还有这种能力,抬手间,居然就俘获了几千攻城的蒙古人,这个时候,原本无足轻重的石磊顿时又变成了崇祯心中的能人,毕竟,大明眼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崇祯却丝毫没有办法,如果在这样下去的话,大明眼看就要亡国了,所以,在这个时刻,出现了石磊这么一个人,怎么能够不被崇祯当成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呢?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第五十章 榆林,我来了() 
俗语说,贵人出行,多是顶风带雨。意思就是,凸显出贵人于凡人的不同。

    石磊既然身为一县之长,也算是小贵人了,所以肯定也不同于一般的凡人,只是,他的异象既不是风,也不是雨,而是漫天的尘土。

    榆林,既是大明与蒙古的交界之地,也是平原与草原的分割线,一方面是碧海连天的无尽草原,而另一方面却是满眼的黄土。

    关中之地,历来就是华夏的屋脊,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也一直以来被各个朝代视为帝业之基,纷纷在此建都,西周,秦汉,隋唐,它见证了华夏民族的辉煌与没落,也被这些繁华也纷争,从而让它那比蜀地还要丰饶的膏懿之地,变成了现在满目荒凉的黄土地,除了风沙就是黄土。

    “老贾,这就是你说的关中之地吗,怎么我们一路走来,看起来比草原还要贫瘠呢,最起码草原还有草,这里连颗树都没有。”脸上绑着一块麻布,仅仅漏出眼睛部位的方骏驰说道。

    跟他同样打扮的贾汉卿苦笑着说道“没有办法,这里就是这样,等在往里面走走就好了,其实,以前还好点,虽然也有黄土,可人们却还能够一边砍树,一边种树,官府每年也派遣大批劳役进行植树,可这些年来,这朝廷也是一天乱是一天,天灾还不断,官府也没人管,所以那些树大部分都被人给砍了或者用了,哎,这年月,连饭都吃不饱,谁还关心这个呢?”

    两人的对话都听到了石磊的耳朵里,让他禁不住心中一阵苦笑,没想到,自己来这里之后,不仅要面对强大的敌人,还要面对更加强大的天灾。

    可是想到那句‘与天斗其乐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之后,石磊心中有禁不住一阵豪气,男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然老天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让自己来的了这么一个时代,那么自己就狠狠的拼他一把,即使失败了,也无非就是将这条命还给老天而已,反正无论如何,自己只要尽力了,至于后果如何,就看命运了。

    果然,时辰不长,那漫天的飞土终于小了许多,同时路的两边也慢慢的出现了一些草木,越往前走生机也越是昂扬,已经收完庄稼的地上,被农人给整理的非常平整,看到这一切,石磊的心中顿时好了起来。

    只是,他的好心情却没有保持多长时间,当他们来到离榆林县城不远处的时候,所有人都禁不住的停下了脚步,并不是他们愿意停下的,而是不得不停下,因为眼前挤满了人。

    看到这些人,一度让石磊怀疑自己回到了后世的西亚跟非洲,眼前到处都是穿着破破烂烂,背着看起来像是被褥或者各种包裹的东西,所有人都或战或坐的呆在地上,两眼无神,麻木的看着眼前,大部分人甚至半天眼珠都不会转动一下,仿佛呆了一般,人虽然多,却显得很寂静,因为说话的人很少,就连那原本应该顽皮,开朗的小孩子也纷纷呆在自己父母亲人的身边。

    看着眼前这群难民,石磊的心仿佛被刀割了一样,前世的时候他也在电视上面看到过这种情况,可通过那冷冰冰的电视,他也只是感叹一下而已,而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虽然生活艰难,却也没有见过如此景象,此时,看到这班场景,他总算体会到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感觉。

    就在石磊一群人看到眼前的一幕正在发呆的时候,就看到一群手拿兵器的士兵从城门处穿过人群走了过来,也难怪,毕竟他们这一千多人,还都是精壮的大汉,其中多数一看就是异族人,也幸好还有钱罐领着的五百雁门关的士兵,要不然的话就这么站在这里,又怎么会不引起城内人的关注呢?也就是现在多年没有打仗了,如果是以前的话,说不定警钟都敲响了。

    “哎,你们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来的,来我们榆林县做什么。”幸好,那些士兵也看出了他们这群人势大,所以态度还算好的,否则的话,来一个钱罐那样的,说不定石磊就要创造大明有史以来,没有进城,就要先杀人的县令了。

    “老贾,你去给他们说明一下,另外在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民呆在城外。”石磊皱着眉头的向着身边的贾汉卿说道。

    在来的路上,石磊就跟贾汉卿商量过了,这次贾汉卿就以他师爷的身份前来榆林,所以,这个时候让贾汉卿过去,也算是正好。

    果然,贾汉卿过去之后,跟那个领头的兵丁说了几句话,就看到那兵丁猛地一震,脸上的表情非常复杂,既惊讶又带着一丝慌张,随即就对着身后的一个小兵低声吩咐了几句,等到那个小兵飞快的向城里跑去之后,他才跟着贾汉卿来到石磊的马前。

    拱拱手,那个兵丁说道“小人榆林卫千户所小旗何大智见过大人,小人不知道大人前来,多有冒犯,还请大人原谅,小人已经派人前去城里通报了,估计等一会县丞大人就会前来迎接大人了。”

    听到何大智的话,石磊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不用多礼,我,咳咳,本官来的匆忙,又不曾通知你们,按理来说,应该是本官的错,好了,本官问你,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民聚集,还有,这些流民是本县的百姓,还是外地来的,他们来了多长时间了,官府有什么打算。”

    何大智听到石磊的那一连串的问题,顿时有些愣了一下,只是很快就回答道“回禀大人,这些都是从南边逃过来的百姓,听说他们的家里都被流寇洗劫一空,亲人都被流寇所杀,无奈之下,才逃来榆林的。”

    何大智的话一说完,石磊也愣住了,因为根据他得到的消息,虽然李自成带兵也杀人,抢掠,可大部分都是对那些地主,富豪,官员王孙的,很少对这些清苦百姓下手的,毕竟他就是靠分田地,打土豪这个好名声起家的,如果他对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