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完崇祯的话,那个书案下面的身影柔声的说道“多谢父皇的关心,薇媞本来是打算休息的,可是,听到下人们说父皇还没有休息,薇媞就过来了,今天之行,收获巨大,薇媞也想早日禀告父皇,也好早日让我大明重回清平世界,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此,父皇也能够少操劳一些。”

    如果石磊能够在这里的话,肯定会震惊不已的,此时站在崇祯书案下方的人正是他赔了一晚上的朱薇媞,也是崇祯皇帝的长女,被封为长平公主,而刚才那个直接闯进来的安东公主正是,受伤而跌倒水渠里面的朱蔷薇小姑娘了。

    “哦,收获巨大,你可是从来不说谎的,如此说来,今天你这一趟万寿禅寺真的没有白去,看来,这一届科举,还是有几个栋梁之才的,说说,到底是谁,能够入得你的法眼,是张阁老的玄孙张恂,还是被人给称为状元之才的李文思。”听完朱薇媞那关切的话语,崇祯也随即开口说道。

    自从上次在王承恩的提醒下,崇祯绝对在这一科的进士中,挑选可用之才之后,就让王承恩派人特意将其中一些佼佼者,做了一番调查,在东厂、西厂连日来的调查中,不仅将这一届的进士每个人的履历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对于那些名气大一些的进士,甚至连祖宗八代都做了调查,所以,崇祯能够说出这些名字,一点都不奇怪。

    只是,崇祯说完自己脑子中有记忆的几个进士之后,却看到朱薇媞只是微微摇头,这一下,崇祯的心中也禁不住勾起了几分好奇,要知道,崇祯刚才说的这些人物,都是一些官宦世家的子弟,如果这一届进士里面真的能够提出对朝廷有帮助的建议的话,也就是在这些人中间了。

    除了他们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得的一下朝廷机密信息之外,他们家中平时的耳濡目染也让他们有别于贫寒子弟。

    当然了,并不是崇祯看不起那些贫寒子弟,相反的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却能够考中进士之人,崇祯是万分欣赏的,可是,欣赏归欣赏,却并不能够代表他们的实力。

    古人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华夏的老祖宗从很早以前就知道,在知识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家族传承是非常严格的,家族传承是什么,那就是自己拿手的本事,在古代,老子是农民的,儿子也大部分是农民,老子是匠人的,儿子也是匠人,而每一个有能力的人,也大部分都会将自己的手艺交给自己的下一代,为了使自己的手艺不泄露,甚至有传子不传女的苛刻规定。

    而官员在古代也算是一项职业了,还是一项最传承最长远的职业,如果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就会发现,在古代,除了改朝换代时候,会涌现出一批新的官员之外,在一个朝代平稳发展之时,大部分官员的祖上都会有那么一两位官员,甚至有的会连续出现父子孙,三代同朝为官的,也很正常。

    为何会如此,除了官官相护,相互提携之外,这些官员家庭里面的氛围是最重要的,而从小出身在这种家庭的子弟,对于官场上面的思维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之家能够相比的。

    “哦,这真是奇怪了,难道这一届的进士里面真的有隐藏的大贤吗?居然连这些世代为官的官家子弟都有所不如,这朕倒是真的要见识见识了。”

    下一章,一小时后

第二十章 贾汉儒() 
葵未年八月十八当天空上的启明星还没有落下去,一阵阵鼓声,钟磬声就传遍了皇宫内外,无论是太监宫女,还是护卫锦衣,全部都匆匆忙忙的起身了。今日乃是新科进士举行殿试之日,作为一个国家跟祭祀大典一样的大事,所有人都不敢在几天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就连皇宫门前的地上,也被人跟洒水净扫了几遍。

    坐在有些破败的牛车上,耳边听着车轴那‘嘎吱、嘎吱’的声音,身上不断的清晃着,让习惯了晚睡早起的石磊,又进入了迷迷糊糊的状态里,八月十五从万寿禅寺回来之后,为了那一个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的诺言,石磊这几天是废寝忘食的做规划,写方案,将所有脑子里面还记得的关于大明事情的事情都重新裂了出来,希望能够从中看到挽救大明的蛛丝马迹,只是,非常可惜的是,无论从那方面看来,想要挽救现在的大明,无异于天上摘星,海底捞月。

    “少爷,少爷,到了我们到皇城门口了,您该下车了。”正在睡着回笼觉的石磊,猛地听到车外的叫声,一下子就醒了,同时撩开牛车的车连,躬身走了出来。

    虽然天上还是黑蒙蒙一片,可此时的皇宫门口,却已经热闹非凡了,除了一群身穿蓝色进士服的进士在三三两两的聊天之外,居然还有许多小贩,手拎着食盒,肩挑着扁担,在这里叫卖着。

    看到眼前那热闹的一幕,原本还有些睡意的石磊一下子清醒了起来,他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是非常庄重,肃穆的场景,就算不像后世列队什么的,最起码也应该静静等待呀,没想到这里却是如此一番模样。

    “二蛋哥,既然已经到了,你就先回去吧,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出来呢,再说了,嫂子刚刚生了孩子,你也多回去照顾照顾。”虽然心中感到惊讶,石磊却也没有当回事,同时转过身对替他赶牛车的石二蛋说道。

    “啊,不不不,不用了,少爷,您就不用管我了,我就在这等着就行了,来的时候,我爹吩咐了,我今天就专门给您赶车。”听完石磊的话,石二蛋慌忙摇头说道。

    作为跟石磊从小一块长大,也是石家对他最好的几个人的其中一人,石磊心中对于石二蛋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所以听完石二蛋的话之后,也没有反驳,他知道福伯是什么意思,福伯希望他能够提携石二蛋一把,毕竟,石二蛋如果在石家的话,他只是一个家奴,而如果跟着即将为官的石磊的话,虽然也是奴仆,可身份却不是石家奴仆能够相比的,而对于这一情况,来到这个世上几年的石磊,从考中进士之后,就已经有所预料了。

    “那好,既然你不回去了,等会就到周围的小店做着,喝喝茶,现在虽然是八月份了,可太阳还是比较毒辣的。”一边说着,石磊从袖中拿出了一把铜钱,递给了石二蛋,随即,转身就离开了。

    手中拿着一把亮灿灿的铜钱,石二蛋虽然想要说些什么,可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天色尚黑,石磊也跟别的进士并没有什么交往,所以下来牛车,就直接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想要将昨天想到的方案,在重新计算一下,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

    “咦,这位年兄请了,在下贾汉儒,乃山西晋城人士,敢问年兄是。。。。”正当石磊在做计划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一声问候,听到话音,石磊先是一愣,随即就看到一身穿蓝色进士服的人,年纪约四十出头,背有些弓的人正站在他的面前,并且,从他刚才的那一声问候来看,这是一个头脑清醒,非常懂说话艺术的人。

    “啊,不敢劳年兄尊口,在下石磊,乃是京城人士,只是,敢问年兄,我们可曾见过吗?”石磊虽然嘴上客气,可心中却充满了警惕,毕竟猛地有一个人上前跟你说话,你会不感到惊奇吗?

    “啊,怪贾某冒昧了,石老弟可能没有见过我,可我却见过石老弟的,就在中秋节万寿禅寺的门口,石老弟刚好跟几位同伴一起畅谈,而贾某就跟在石老弟的身后,因此,刚才看到石老弟独身一人过来之后,才过来跟石老弟打声招呼,毕竟我等都是同时中榜的同年,以后,相互之间需要提携的时候还是非常多的,能够早点认识也没有什么坏处。”

    这个贾汉卿绝对是一个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石磊的脸上刚刚漏出了一丝异容,他就猜到了石磊心中的想法。

    “哦,啊,原来是贾兄呀,没想到贾兄的记忆是如此之好,见了一面就能够记住,小弟真是自愧不如呀!”看到这个贾汉卿直接说出了见过他的原因,石磊就知道,自己当时跟朱薇媞说过的那番话肯定已经被这个人给听去了,而这人现在如此热情的想要跟自己拉近关系,肯定也是那番话的原因,幸好,当时自己并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也不怕被人给知道。

    有了贾汉儒的加入,石磊也没有时间去想什么计划了,开始跟贾汉儒进行攀谈起来,这一谈起来,石磊顿时觉得这个贾汉儒真是不一般,不说对于当下朝廷的弊端,百姓的疾苦的了解,就连天下几方势力的优劣,他也分析的头头是道,除了对于满清有所低估之外,剩下的居然跟了解后世历史的石磊都差不多,如此,也让石磊对于他的戒心,慢慢的消除了。

    “所以说,石老弟,别看目前闯贼实力强大,说什么拥兵百万,那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仅仅是凭借他个人的威望,才坎坎将他手下那些桀骜不驯的大小头领给镇压住了,如果此时,有人能够在正面打败他一次,那么他就像是陷入水潭里面的泥人一样,快速的消融,只是,可惜呀,现在的朝廷别说是打败闯贼了,就连敢跟闯贼对阵的人都没有。

    可惜左良玉手握近二十万兵马,却庸碌无能,只知道保存实力,却丝毫没有跟闯贼一战的决心。”在跟石磊聊了没有多久时间,贾汉儒就说道了抗击农民军的话上。

    听完贾汉儒的一番话,石磊的心中也禁不住的一阵惊奇,贾汉儒说的确实没错,李自成看起来确实强大,可也确实是不堪一击,在打下北京城后,跟入关的清军一场激战失败之后,整个大顺集团,瞬间土崩瓦解,比当年他刚刚起家之时,败退的还要快,最后,自己居然都死在了地方武装上面,之时可惜的是,看到这一现象的不是朝堂上面掌权的皇帝,阁老跟将军,而是一个跟他一样的进士,石磊说道这里也不得不感叹一下命运的无常了。

    “哦,按照贾兄的话,闯贼应该就是纸老虎了,非常可惜的是,现在朝廷就算想要派兵征讨闯贼,也已经有心无力了,只是不知道贾兄有什么好计策。”石磊也真心求教道。

    “纸老虎,好,如此形容闯贼实在是形象,石老弟既然想要问我计策,为兄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招兵,练兵。”贾汉卿夸赞了一番石磊的比喻之后,才直接的说道。

    “从何处招兵,又如何练兵。”

    “关中之地,自古乃是华夏脊梁,具有高屋建瓴之妙,在加上自古以来,此地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此处之精壮,乃是天下最好的兵员,秦时黑甲军,一战而灭六国,唐时玄天军,独斗十八路诸侯,因此,如果能够在关中之地招兵买马,令派遣一员骁将进行练兵,不出年余,当练出一直无敌天下之精兵。”听完石磊的问话,贾汉儒连思考都没有,就说出了解决方案。

    听完贾汉儒的一番话,如果不是地方不对,石磊都有一种看到当年诸葛亮在草屋里面做《隆中对》的感觉,如果石磊是崇祯皇帝,并且听到这么一番话的话,说不定大明真的又重新崛起的时候,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石磊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进士,而说出这番话的贾汉儒,从他年近四十才刚刚进士及第,就能够看出来,这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后台的**丝而已。

    此时的石磊心中对于贾汉儒再也没有一丝的防备,能够有这种见识,又有这种谋略的人,肯定不会是一个小人,再说了,石磊也没有他什么可图的。

    心中没有了隔阂之后,石磊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交上这个朋友,随即,就看到他对着贾汉儒恭恭敬敬的一躬身,才开口说道“贾兄见识广博,谋略果然,实乃小弟平时见过之第一人,如此,还请贾兄受小弟一拜,以感谢贾兄之拳拳报国之心。”

    “啊,不敢当,不敢当,我也正是那人听到石老弟的一番精确言论,今日才专门过来,就是为了能够跟石老弟结识一番,只是,没想到,我跟石老弟居然如此投缘,真是我等的缘分呀!”一边搀扶了一下石磊,一边解释的说道。

    第二章到,总算不是太晚。

第二十一章 殿试() 
紫禁城,作为大明皇帝的居所,已经两百多年了,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就是整个大明朝权利的象征,两百多年来,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从这里做出决定的,而今天,紫禁城又迎来了它新一波的客人。

    穿过为了壮丽堪称人类一绝的午门,顿时,神秘的皇宫开始显露它真实的面目,走在一尺见方能够倒映出人影的水墨青砖上面,所有人都禁不住的小心翼翼起来,生怕一时不慎,会滑倒在地。

    长长的御道,两边每隔两米,就站着一个威武,雄壮的持戟大汉,让原本就威严肃穆的皇宫看起来更加的森严,别说一般胆小之人,就连石磊这原本生活于后世,向往自由的人,也禁不住从内心深处感到一股庄严的气氛。

    在太监的带领下,三百多人的进士队伍,经过了太和殿,中极殿,终于来到了三大殿最后面的建极殿,虽然没有前面两座大殿那么辉煌壮丽,可是,知道这里的人,却都知道,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在这里举行的,两百多年来,近百场科举,几万名进士都是由这里诞生的。

    皇宫的恢弘景色,虽然让石磊一开始惊讶了一下,可是,很快就恢复过来了,毕竟,当年他来故宫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也正是这样,他还能一边走着,一边跟旁边的贾汉卿说话,只是,当他看到贾汉卿的时候,却也禁不住一笑。

    就看到,原本在外面说起来天下大势,滔滔不绝的贾汉卿,现在也变得像别的人一样,满脸紧张,小心翼翼,那原本就有些弓的背,现在显得更加弯了。

    “贾兄,你看,这皇宫可真的是绚丽多彩,极尽辉煌呀。”因为跟贾汉卿谈的投机,所以,他们两人就有些后知后觉,等到所有进士都站好队之后才过去,无奈之下只能站在最后面了,也幸好,在队伍的最后面并没有监视的太监,他们说话也没有人管。

    “哎,看到石老弟云淡风轻的样子,为兄真是惭愧呀,从六岁开始读书起,几十年了,才终于走到这一步,想想就让人心酸,尤其是看到石老弟这种少年英才,一比之下,为兄恨不得马上归隐而去。”听到石磊那轻快的声音,贾汉卿略带紧张的说道。

    “哈哈哈,贾兄真是说笑了,人的命运乃是上天注定的,岂不闻姜尚八十岁才遇文王,苏洵年近三十才开始读书,跟这些人比起来,贾兄也算是少年英才了。”看到贾汉卿有些紧张,石磊于是开玩笑的说道。

    “石老弟不仅见识广博,这心胸也是万分宽广呀,估计也只有向老弟这样的人,才能够想出那独特的见解吧?”听完石磊的玩笑话,贾汉卿也稍稍放松的说道。

    正当两人想要在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尖锐的声音从建极殿门口处传来“皇上有旨,宣新科进士进殿见驾。”

    听完这个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之后,所有人都禁不住的整理了一下衣冠,要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一幕就要开始了,如果这个时候,因为一小点的差错,而导致后半生的蹉跎,那岂不让人后悔死吗?

    只是,走进大殿之后,石磊却感到万分郁闷,原本还想要趁机看看崇祯这个历史上饱受争议的皇帝到底长什么样子,可是,进来之后,石磊才发现,自己真是异想天开了。

    先不说皇帝的座位是高高在上的,而下面所有人都是低着头的,就说他站的这个位置,如果往后面退一步的话,刚好能够做到建极殿那高高的门槛上,要知道,虽然建极殿非常的高大,可今天乃是殿试的日子,因此,只要在朝的四品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这里,文武百官加起来,就占了大殿一般的地方,剩下的地方,被他们三百多人一挤,没有人站在殿外都是万分侥幸的事情了。

    虽然,站的位置不太好,但是,石磊也没有什么抱怨的地方,毕竟,他并不像李文思这种人一样,想要中什么状元,榜眼的,能够侥幸的中一个进士,已经是老天开眼了,他也没有什么奢求,所以,也就一边将身体靠在门上,一边侧耳听着大殿前面传来那若隐若现的声音。

    看着一群穿着蓝衫的进士们走进大殿,崇祯那因为无数坏消息而恼怒异常的心情终于好了点,毕竟,开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收拢人才,而现在有这么多的人才,前来参加科举,证明这大明还是读书人心目中的正宿,而只要读书人心目中还心向着朝廷,那么朝廷就还是有本钱的,毕竟,靠一群只会抢掠,杀人的流寇,是成不了大事的。

    想到此处,崇祯开口说道“各位臣工,朕登基十多年以来,科举也算是开了多次了,可是,以前的时候,每次殿试都是考试赋,实在是过于单调了,朕今天想考考这些新科进士们关于时事的看法,不知道各位爱卿觉得如何呀!”

    崇祯的话说完之后,就看到下面的文武百官一片寂静,没有一丝声音,只是,大部分人却都在用眼睛看着四周,相互交流着,因为,所有的大臣们都知道,崇祯皇帝除了勤政之外,还是一个非常守旧的皇帝,每每以太祖为榜样,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太祖时期的制度进行处理,而今天他居然会主动提出修改殿试的规矩,不得不让众大臣感到一种见鬼的感觉。

    只有站在最前面的巨头们,才知道崇祯心中的想法,许多人心中都按照感叹起来,‘没想到时局已经坏道,连皇帝也毫无办法,居然向一群毫无处事经验的菜鸟进士们询问方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只是,大臣们的这些想法,也只能够放在心里面悄悄的说,没有人敢当面反驳,要知道,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却也是一个能够下狠手的皇帝,无论是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还是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恼怒的时候最多是用板子打你个半死不活,而崇祯皇帝恼怒起来,确是会真杀人的,因此,所有大臣纷纷大声喊道“陛下圣明,此真乃再好不过的好办法了。”

    “那好,既然众位爱卿不反对,那么这次就不考试赋,改为考时政,就考如何平定逆贼,诸位士子可以畅所欲言,即使错了,或者犯忌了,朕承诺,一概不予追究,只希望诸位士子真的能够为朕,为朝廷提出几条有用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