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山诡谈-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个怨魂,八口棺材。。。

    雷明杰讲到这里张文浩顿时就恍然大悟了,他吃惊不已,惊呼道:“这就是‘遽魂大阵’的原型,当时的王继就是用‘遽魂大阵’来镇住林巧儿的怨魂的!!!”

    雷明杰微点了一下头,继续说道:“没错,确实是这样。王继就是用的‘遽魂大阵’!”

第535章 八仙阵(1)() 
“可是这和‘八仙阵’又有什么关联呢?!”张文浩依旧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遽魂大阵”和“八仙阵”之间那所谓的关联性张文浩到现在都捉摸不透。

    雷明杰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别插嘴,听我把这件事情讲完……”

    对于这八个怨魂,张三丰也是头疼不已,这八个怨魂的怨气是一个比一个重,普通的对付怨魂的方法对它们来说根本无用,完全不可能伤到它们分毫。

    这八个怨魂这次也是全部上阵想要收了张三丰张道士这条人命来泄怨。它们全然不顾张三丰手中的古剑,这把古剑中的煞气已经完全奈何不了它们了。它们无所畏惧:阴风一震,临安灭之!!!

    这张三丰怎么说也是个掌教,在道教中赫赫有名,虽然有些被这八个怨魂给震撼到了,但是说害怕,那还差得远呢。张三丰也还算是机敏,眼看着这八个怨魂一个个的接踵而至,自己肯定是要先下手为强的。在这怨魂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道士是不敢轻易做法的,但是这怨魂恶鬼一旦显现出来,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恐怖的东西往往是你看不见的。

    一旦这东西出现了,张三丰也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大不了就是甩开膀子开干!

    对付鬼怪,大多数都是吃软不吃硬,但是根据张三丰的分析,这几位怨气超重的“神仙”那都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主!!!

    后来已经给洗冤了却还要兴风作恶,虽然也可以说这些人怨气重,但是这确实也有些过了。

    张三丰也没有打算和这几个怨魂讲什么大道理,手中一甩就是八张“五心符”。

    “五心符”是专门在人刚刚被恶鬼冲体的时候使用的符,茅山术认为,之所以人被恶鬼冲体后会语无伦次六亲不认,是被鬼气冲了心脉,古代人认为人是用“心”思考的,所以心脉被恶鬼控制,自然神志不清但恶鬼冲心脉需要一定的时间,依人的体质与恶鬼的怨气不同,这个时间也不同而五心符的功效就是迷惑恶鬼,让恶鬼察觉此人有五颗心,以此拖延鬼气冲心的时间,为进一步的施术创造机会本来,在《茅山术百解》中,把恶鬼定在原地收拾的办法多的是,但前文也提到过,现在很多材料已经绝迹了,根本摆不出来。

    这种“五心符”张三丰这次并不是用在什么恶鬼冲体上面的,而是撒出去用来扰乱鬼神心智的。起到的是一种迷惑对手的作用,本质上作用其实也不是很大。在鬼怪眼里,这就好像是一把散沙。其实和有人朝你撒一把散沙差不多,起码本质上就是这个意思。

    这八个“五心符”撒出去,那八个怨魂也是在同一时间哀嚎了一声,捂住了眼睛似乎什么都看不到了。

    鬼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用眼睛来辨别事物的,相反,它们辨别事物用的其实就是一种和慧眼差不多的东西,也就是可以看到世间的所有气息,比如阳气,阴气等等。鬼物都是靠这个来辨别事物的。

    眼,是将有生命的东西与没生命的东西区分开的办法(恶鬼、畜生修仙常可迷人心智,借助慧眼,便可轻易洞穿),就是激发人体的动物本能,唤醒像猴子一样对阳气或阴气的敏感,按茅山术的说法,人除了正常的两只眼外,还有第三只眼,就是双眉中间的慧眼,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眼睛,而是远古时期人类感觉“阳气”的器官,茅山术中称为“慧眼”,众阁教称为“天聪”,借助对心术也就是类似于气功的心脉技巧的运用,这个已经蜕化的器官完全有可能被再次激活,而人体这个功能一旦被激活,运用流畅的话,便可洞晓阴阳脉动,在驱邪治鬼的关键时刻,能起到很大作用。慧眼也不是说开就开,《茅山术志》有云:“运心术,开慧眼”,要开慧眼,先运心术。

    开慧眼常见的气息共有三种,生气、阴气、煞气。正常人与一般小动物。在慧眼的观察中通常呈现桔红色。阳气过重的人或动物(例如得道的高僧、真人以及各种灵兽)往往也会呈现出火红色或紫色,有些孽兽或修仙的畜牲,在慧眼中也会呈现桔红色,但散色比较暗淡,并没有光晕,修成真身的则会呈现淡黄色,这些统称为“生气”,野鬼在慧眼中是白色的。恶鬼、怨魂在慧眼中大多为灰色,也有黑色的,这些统称为阴气,总之是颜色越深越难缠;再有就是煞气,大多为青色,有点发蓝头,传统的阳宅风水学认为,“利则为煞”,就是说,有棱角的东西就带有煞气,棱角越锐利,煞气越重,而在茅山术中,对煞气则有另外的说法,茅山术认为“杀生为煞,伤鬼神为大煞,伤星宿为至煞,煞可累之,杀生亦惑之上焉”,通俗点说,杀过生(尤其是人)的家伙就会带有煞气,如果是荼毒过鬼神的家伙煞气就会很大,而杀害过大人物的家伙,就是最煞的东西了,煞气是可以积累的,同一把家伙,倘若荼毒的鬼神或普通人很多的话,煞气一样会超过杀害过大人物的家伙。

    然而,还有一种不常见的气息,就是“骴气”,“骴”字的字面含义,是肉未烂尽的骸骨,顾名思义,“骴气”就是半生半死、半阴半阳的气息,理论上讲,活人若使用茅山术同归于尽的招数“阳魂法”,其魂魄阳气未散之前,在慧眼之中会呈现墨绿色活浅绿色(以携带阳气多寡为准,阳气越多,颜色越深),这种气息便可以理解为“骴气”,在茅山术中,除了指名“阳魂法”可以造出“骴气”以外,还没有什么别的方法或阵局也能造“骴气”的记载。

    而鬼物的这种类似慧眼的眼睛,便叫做“讁目”,民间称之为“鬼眼”!!!

    它除了可以看到鬼物以外,也可以看到周围形形色色的气息。强大一些的“讁目”也就是“鬼眼”甚至可以在某个瞬间透视出一个人的前生今世!

第536章 八仙阵(2)() 
趁着这八个怨魂还没反应过来,张三丰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出击机会,手中的古剑朝前一指就冲了上去!!!

    这古剑“唰”的一声划破虚空就刺了上去!就算是这鬼东西怨气再大,再怎么不怕煞气,可是这古剑摆在这里,由不得它颤两颤!

    可是令张三丰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这古剑刺上去以后完全感觉不到接触到了东西,就好像刺破了空气一样,轻飘飘的,古剑直接就刺了过去,完全没有反应。

    张三丰也是一愣,心中纳罕无比。怨魂按理说普通的刀剑是不可能刺中的,但是煞刃就要另当别论了,其中的煞气足以能够刺中怨魂的实体。更何况张三丰手中的这把古剑也是一把绝世煞刃了,可是却完全刺不中这怨魂,这简直是太离谱了!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住了,张三丰愣在了当场,直到一声几乎刺破他鼓膜的响彻整座王家大宅的哀嚎声响起的时候他才回过神来,他依旧保持着刺剑的姿势,可是那八个怨魂却早已经不见了踪影,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消逝的无影无踪……

    张三丰心中大惊,不免得扭头扫视厢房周围的情况。当他看向那面写有血淋淋绝笔的墙壁的时候顿时就愣住了。

    我本清白如雪,怎奈天降冤狱。什么正大光明,什么朗朗乾绅?官官皆为相护,让我世道无良。

    明镜不明,清官不清,天日混沌,生又何干?死又何干?尔等害巧儿冤枉死于此,日后必遭惨报,我着红衣而卒,必将化厉鬼为我冤屈,我冤不洗,从今临安无宁日。

    今日若有人打扰吾洗冤,必将其屠之!!!!!

    什么个三鬼仙人?什么个茅山道士?不过是纸糊老虎。阵又何干?符又何干?阴风一震,临安灭之!!!

    什么个道教掌教?什么个遽魂大阵?不过尔尔,吾等已怒,明日临安必灭!

    后缀没有任何的人命,却是一串殄文。张三丰看的是清清楚楚,这是殄文中表示狂笑的字符。

    这行血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总之它是赫然出现在了墙壁上!!!

    张三丰的头上满满的都是冷汗,他从来没有遇到或者碰见过这么棘手的事情。这件事情实在是棘手的不得了,仅凭自己一人的力量恐怕是不可能对付的了的了。

    紧接着,张三丰的耳边又传来了鬼哭狼嚎般的哭声,夹杂着一些话语:我本清白如雪,怎奈天降冤狱。什么正大光明,什么朗朗乾绅?官官皆为相护,让我世道无良。

    明镜不明,清官不清,天日混沌,生又何干?死又何干?尔等害巧儿冤枉死于此,日后必遭惨报,我着红衣而卒,必将化厉鬼为我冤屈,我冤不洗,从今临安无宁日。

    今日若有人打扰吾洗冤,必将其屠之!!!!!

    什么个三鬼仙人?什么个茅山道士?不过是纸糊老虎。阵又何干?符又何干?阴风一震,临安灭之!!!

    什么个道教掌教?什么个遽魂大阵?不过尔尔,吾等已怒,明日临安必灭!

    呵呵呵呵呵呵……

    张三丰听得是心都寒了大半截,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人能够说出来的话语。尤其是那笑声,惊悚无比,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够发出来的诡异笑声。

    张三丰这一晚是别想睡着了,他明白,自己这一折腾虽然赶走了来要自己小命的八个怨魂,但是这也意味着自己已经彻底的激怒了这八个怨魂,这八个怨魂在明天就即将要大开杀戒!!!

    几百年前,单单是林巧儿一人的怨魂就把整个临安闹得是鸡犬不宁,而这次是八个怨魂一起出动,到时候要是阻止不了的话,恐怕整个临安都要变成一片荒凉之地了!!!

    这怨气一旦扩散出去,入者必死!

    张三丰心里也明白,这件事情要不是因为自己也不会闹得这么大,俗话说的枪打出头鸟也就是这个道理吧?毕竟是自己想见识见识这事情,这次激怒了那八个怨魂,它们明天就要把整个临安府给屠了,自己身为一个掌教,绝对不能坐视不管!!!

    他思前想后,看着王家大宅院子内那个参天遮阳的千年古树,心中早就已经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周良便忙里忙活的带着杂役赶到了王家大宅。他也是生怕张三丰出了什么事,万一也死在了这王家大宅内就麻烦了。

    可是他带着杂役们进去一看就傻眼了,除了地面上有几张撒落的黄色符纸以外,什么都没有,张三丰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周良这次也是懵了,这张三丰张掌教无缘无故的就这样失踪了?!这也太邪乎了吧?不会是被牛头马面给掳走了吧?!!

    周良这一着急上火差点急的就背过气去,他命人赶紧在临安的周边寻找张三丰张掌教的下落,要是他真的就这样失踪了,那还了得?半个道教不都得来兴师问罪?!!

    道教,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尊封老子,为了美化唐皇室,说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后有分支五斗米道,茅山,众阁,全真,正一,灵宝,净明,宿土。

    而张三丰,便属于当时全真教的掌门!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中国道教的重要派别,于金代由王重阳于山东宁海所创。

    元代,张紫阳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陈上阳)依附全真教,自称南宗,把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师,也被称为南五祖。

第537章 八仙阵(3)() 
全真派,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终代表着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该宗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正阳帝君钟离权和纯阳帝君吕洞宾二祖传教,开宗于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为宗旨,摒弃了前代迷信的色彩从更高的地方向老庄回归,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虽提倡“三教合一”但从未敢离道,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元朝前期,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真人以74岁的高龄,自山东昆嵛山西游35000里,在中亚机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杀”的历史性创举与汉蒙佳话,获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为“神仙”,拜之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乃至所有宗教事务,为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尹志平、李志长相继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期,道门兴旺,宫观遍地。

    元朝统一全国后,全真道南下传教并与金丹南宗交流丹道。两派有着共同的内丹理论渊源全真教开派祖师——王重阳帝君

    ,南宗祖师陈致虚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得到共识。元惠宗时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并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元代,将并入全真教的张伯端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陈致虚)称南宗,将王重阳所传则称为北宗。当宋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传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后世道教的主要宗派。后来全真道内部又衍化出众多支派,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最为昌盛。

    王重阳羽化登真后,由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等陆续接任掌教。王处一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会见成吉思汗,大得推崇。赠给金虎牌、全真主教真君——邱祖

    玺书,请他主持天下道教以及所有出家人的教务。邱真人回燕京后驻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弟子四处立观度人,弘道传教,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当时全真道宫观遍布北方各省区,“虽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处机起,历经尹志平、李志常两任掌教,大约三十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国统一。此后,原同源异流而分传于金与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渐认同、融合,至元代中后期,二宗合并的条件渐趋成熟。在南宗大师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研究,南宗最终并入全真道。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盖过江南正一道而统领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对佛、道采取抑制、约束政策,对全真道支持较少,在此情势下,统一的全真道渐次分解成诸多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重阳的重阳派以及张三丰开创的武当派等。其中的全真武当派则得到了明朝以永乐皇帝为代表的大加推崇。它们的形成时间,最早在明代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北京白云观

    中后期,多数在明后。

    全真道至元代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崇奉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

    张三丰,便是当时宋朝的一代全真掌门。

    周良虽然命人去找张三丰,可是找了两个多小时也还是没有任何结果。此时已至上午九点,巳时。天空中乌云密布,阴风阵阵,一场暴风雨可能即将就要席卷临安府。

    周良一看搜寻无果,天气又极其的恶劣,正想要放弃的时候,忽听一声响,张三丰竟然坐着一辆马车从不远处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了!!!

    与张三丰同行的还有他的七个徒弟,他们是连夜从道观内赶过来的。

    周良大喜,连忙过去迎接,可是张三丰却完全不搭理周良的客套话,只是问道:“王家大宅院子里面的那棵古树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这王家大宅从建立到现在不过几十年,院落之中怎么会出现一棵千年古树?!”

    周良愣了一愣,他没想到张三丰会问这种问题,不过自己毕竟也在王家呆了十几年了,这件事情还是知道的,于是他如实回答道:“这棵古树以前没建宅子的时候就有了,后来建宅子的时候老爷还专门请来了风水师和相地师来看风水,询问要不要砍了这棵树,可是他们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现成的好风水干嘛要砍掉?于是这棵古树就留到现在了……”

    张三丰一听恍然大悟,连忙吩咐道:“快把这棵树给我砍掉!一点都不要剩下!这棵树就是罪魁祸首!!!”

    可是张三丰这话音还没落,就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电闪雷鸣,可是就是不下雨!

    张三丰等人齐齐扭头一看,一股龙卷般的阴风正席卷而来!!!

第538章 八仙阵(4)() 
周良本来就有些胆小,看到这龙卷般的巨大的阴风席卷而来,吓得腿肚子直接就朝前了,两条腿突然一软,“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吓得连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张三丰的眉头也是一皱,心中暗叫不妙。这阴风一来正好就印证了昨天晚上厢房墙壁上的血书:阴风一震,临安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