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作为武将,他们的终生所愿,可能就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吧,只不过因为他们陈家还没有后,他不得不谨慎小心一点。

    如今在路上的天气都不怎么好,让他有点不适应,如果真的进入到了云南,他万一病重,那可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啊。

    担心,担心,陈古有点担心。

    为了这个问题,他考虑了一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才终于下定决心。

    可能是一整个晚上没有休息的缘故,他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苍白,有点疲倦,他告诉将士们自己生病了,无法继续前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怀疑,因为他们看陈古的样子,就像是生病了。

    “将军,您的病这么重,我们接下来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我们眼看就要到达叛乱区了,我们是进啊,还是不进啊?”

    “将军明示啊。”

    众人望着陈古询问,陈古突然剧烈的咳嗽了一番,这样咳嗽完后,才终于开口说道:“我这个样子,带着你们进入叛乱区,就是让你们去送死啊,这实非我所愿,所以,我决定向圣上请罪,希望圣上能够再派一名将军前来,带领大家平叛立功。”

    听到这个,众人相互张望,这样的话,他们平叛的速度肯定是要慢上一些的。

    但对他们来说,却又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种情况了吧?

    真的让生病的陈古带着他们去平叛,那不就是送他们去死嘛,所以还是让一个更靠谱的将军领着他们来的好。

    “将军生病了,这样做自然是最好的。”

    “是啊,我们都赞成将军说的办法。”

    “没错,没错,将军说的极是。”

    陈古一番卖惨,又一脸的仁义,让这些人没有生出丝毫的怀疑来,陈古见此,也就松了一口气,于是连忙回到大帐,写了一封奏折,派人急匆匆的送往长安城去。

    信送出去后,陈古和其他人便都开始在军营里等着,没有继续前进,陈古这里,自然是要继续装病的了,按照他的算计,半个多月,朝廷那边的将军差不多就该到了吧。

    如果速度够快的话。

    ……

    长安风寒。

    一场大雪过后,长安城的天气更冷了一些。

    而就在李世民刚刚从帝传三世、武代李兴这个预言之中恢复了心情的时候,陈古的信就送到了御书房。

    李世民打开陈古的信看过之后,眼眸微凝。

    他并没有怀疑陈古说的话,毕竟领兵打仗,而且是去云南那样的地方,途中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虽说他也希望人人都可以为大唐尽忠,但陈古已经病的丧失了指挥将士打仗的能力,那还让他继续领兵,也有点不现实,而且也极其的不保险。

    所以,看完奏折之后,李世民便已经决定明天早朝,再派人去剿灭叛军了。

    次日早朝,李世民将陈古的情况跟众人说了一下,因为陈古把自己说的很惨,所以朝中倒也没有什么人怀疑陈古的话。

    “诸位爱卿,陈古生病,不能继续剿灭叛军,朝廷怕还是要再派遣出一名将军去剿灭叛军,不住诸位爱卿,谁愿意领兵出征啊?”

    之前那种情况下,大家都不怎么想去,毕竟云南那种地方,地势复杂,很多他们大唐的战术什么的都不好用,若是去了,胜负很不好说啊。

    大唐的将军喜欢打仗是不假,但他们只喜欢打能够取胜的大仗,而且还不能太困难了。

    所以,李世民这般询问之后,朝中仍旧是没有什么人对此作出回应,很显然,大家都不怎么想去。

    看到这种情况,李世民隐隐有想要发怒的意思,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蜀王李恪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愿意为父皇,为我大唐分忧,儿臣愿意前去云南平叛。”

    李世民的诸多皇子之中,要论最能打仗的,也就只有李恪了。

    如今李恪站了出来,也算是正常,作为皇子,不就应该为朝廷分忧吗?

    不过,李恪站出来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他并非嫡子,想要争夺储君之位本来就困难了许多,所以他很清楚,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有更多的军功才行,走他父皇李世民的那条路。

    不管以后是逼宫,亦或者是让自己权倾朝野,都必须有更多的军功才行。

    而且,之前散播易储的谣言,他也让自己的父皇对他有了一些厌恶之心,他必须尽快想办法改变才行。

    如今,朝中都没有人愿意去做的事情,他若是去做了,情况肯定会好很多吧?

    李恪站了出来,朝中上下并没有一个人反对,也没有人去争他的这件事情,仿佛这件事情,就非李恪不可了。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他虽然最近对他的行为有点生气,但去云南那种地方,还是太过冒险了一点,陈古都病了,万一李恪也病了怎么办?

    但如今没有人去啊。

    而这天下,本来就是要自己的皇子去维护的,李恪也有这个责任这样做。

    一番思虑之后,李世民也只能点了点头:“既然蜀王愿意为我大唐分忧,那此事就交给蜀王去做吧,务必要将云南的叛乱尽早平定。”

    “喏!”

第1939章 李恪的拉拢() 
李恪领命之后,便没有在长安城多做停留,只带了少部分兵马,然后便快速的向云南地界赶去。

    他们这样不停的快马加鞭,半个月之后,便来到了陈古所设的军营里面。

    军营里的将士见到是李恪要带领他们去平叛,都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子把自己的儿子都送来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而且他们听说这个蜀王李恪打仗十分的厉害,跟着蜀王打仗,那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啊。

    李恪就只是在军营里面走了一圈,便很快将将士们的心给安定了下来。

    不过,这还没有完。

    李恪将将士们聚集在一起之后,对他们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的将士,你们是我大唐的希望,本王这一次要带着你们建功立业,等战事平息,回到长安城后,本王亲自为你们请功。”

    李恪用利益诱惑了他们一下,一众将士听完之后,顿时就又激动兴奋起来。

    “平叛,平叛。”

    “平叛,平叛。”

    “…………”

    众人高声呐喊,李恪对这些将士巡视了一番,这才终于来到陈古的军营。

    陈古装病已经有二十多天了,这二十多天,他几乎没有怎么下床,这日子过的可不怎么好。

    可能是不怎么活动的缘故,此时的陈古看起来倒是十分的苍白无力的。

    看到李恪之后,陈古想要起身行礼,但刚撑起来,就又扑通跌落下来,紧接着他整个人就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末将……末将……咳咳咳……”

    李恪看到陈古这个样子,一开始的时候倒是觉得陈古的确是病了的,不过想到陈古生病生了这么长时间,就有点让人觉得可疑了。

    若是陈古病的很重,那么这么长时间了,他差不多应该快病死了吧,可他也只是看起来苍白了一些,其他的都还好,并不像是那种病入膏肓的样子。

    若是病情没有继续加重,那二十多天,也该好了吧?

    可陈古的病就一直这样,未免让人觉得奇怪。

    想到陈古还没有子嗣,以及之前他在长安城派人打听到的一些事情,李恪多少明白了一些情况。

    所以,看到陈古要行礼的时候,李恪的神色十分平静,他只是看了一眼旁边的人,道:“好了,你们都先下去吧,本王跟陈将军说点事情。”

    众人领命退去,陈古还在咳嗽,这行礼的话还没有说完、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恪却是突然一巴掌抽了过去,那陈古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到了,下意识的出手去挡,这一档之下,就全部露馅了。

    李恪那一巴掌并没有抽下去,而这个时候的陈古,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有点害怕,但现在还在强撑着,没有立马承认。

    “好你个陈古啊,我大唐男儿个个不怕死,你作为大将军,却这般贪生怕死,以装病的名义,不肯行军,你可知罪?”

    李恪望着陈古,而此时陈古,虽然有点惊慌,但仍旧不肯承认,道:“王爷说什么话,末将的确已经病的很重了,真没有装病啊。”

    李恪哼了一声:“没有装病,你骗得了别人,你骗得了本王,就凭你刚才的出手速度,就绝非像是个病人,还有你的神色,也只是苍白而已,你若老实交代,本王还可以考虑考虑对你从轻发落,可你若是不肯招来,那本王就只能找几名大夫,来为你亲自验证一番了,看看你陈古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竟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好,要是真的好不了,本王就直接送你去见阎王,在这军中,你以为本王不敢?”

    李恪一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这让陈古心里有点害怕了。

    只是稍微犹豫了片刻,陈古便秃噜一下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直接就朝李恪跪拜起来。

    “王爷饶命啊,王爷饶命啊,末将知错了,末将知错了……”

    陈古的这个姿势,怎么看都不像是有病的样子,其实他之前的确生病了,不过二十来天,他的病差不多也好利索了。

    李恪看了他一眼,却并没有像刚才那般的发飙,道:“说说吧,为何要装病。”

    陈古道:“王爷,请听末将解释,末将并非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只是……只是末将成名外,这两年才娶了老婆,可我的老婆到现在都还没有为末将生下一儿半女,家中老母为此很是生气,末将出征,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导致我陈家无后,行军途中,末将生了一场病,突然想起是不是可以假装生病回家,这样兴许能够让我夫人生下子嗣,只要我陈古有了子嗣,我陈古上了战场,若是说一个怕字,我就不是人。”

    陈古声泪俱下,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将军,其实最讨厌的就是逃兵啊,可今天他自己却成为了逃兵,要说他心里不难受,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二十来天,他每天都在煎熬里渡过,知道现在这一刻,把什么都给说出来了,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恪看了他一眼,紧接着将陈古扶了起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打仗是一件要死人的事情,你有这样的担忧和顾虑,本王能够理解,你起来吧,本王不会因此而怪罪你,这件事情,本王也会帮你隐瞒的。”

    李恪的态度改变了,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惩罚陈古的意思,这个陈古也算是一员猛将了,在军中的威望也还可以,不然这一次他父皇也不会让陈古领兵。

    这样的人若是能为他所用,那对他今后的事业,怕是很有帮助的。

    他要拉拢陈古,所以才做出了刚才一系列的动作。

    他这样说完之后,陈古有点意外,但紧接着就是感激涕零,道:“多谢王爷,多谢王爷啊,末将这条命以后就是王爷的,末将愿意为王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古表了忠心,李恪这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这也算是又拉拢了一个人了。

    “好了,这事既然都要隐瞒,那铁定是要隐瞒到底的,本王已经来了,平叛的事情交给本王就是了,明天本王便派人护送你回长安城去。”

    “多谢王爷。”

第1940章 平叛事() 
陈古被李恪送回了长安城。

    而就在陈古离开之后,李恪便带着兵马,浩浩荡荡的向云南之地赶去。

    而在他们这样走着的时候,李恪已经派人去打探叛军的情况了。

    李世民的诸多皇子之中,李恪是最会打仗的,他打仗的本事不比朝中的那些武将差。

    所以他很清楚这个仗该如何打。

    如今的云南已经被叛军给彻底的占领了,他必须弄清楚叛军的情况之后,才好继续出兵。

    李恪的探子效率很高,等他们来到云南边界的时候,率先出发的探子已经送了消息回来。

    军中大帐,李恪望着那些探子问道:“都调查到了什么消息?”

    “回王爷的话,叛军统领石强已经自立为大理国国王了,整个云南之地变成了他的大理国,除此之外,他还按照我大唐的分封制度,以及官员制度,对自己的属下进行了分封,甚至还在春城设立了他们大理国的京城,一应事情,皆如一个朝廷一般啊。”

    “什么,他们竟然自立为国了?”听到这话,李恪就气愤的不行,那石强算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叛军统领罢了,他竟然敢自立为国王?

    他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啊。

    这种情况,是李恪不能够容忍的,也是他们大唐所不能够容忍的。

    若是让石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那他们大唐的南边可就存在了一个致命的威胁啊,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让他发生?

    气愤的李恪恨不能立马就带着兵马冲过去,将那个石强给碎尸万段。

    不过,生气归生气,李恪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在点点头后,让人继续说下去。

    “王爷,如今石强的手下,有兵马十万之众,而且战将也是很多,这些战将,都十分的厉害,很多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除此之外云南境内的一些土司,也与石强勾结,他们的兵力加起来,也有十万之众。”

    “如今,石强已经在春城登基,他在秋城这里,设下了五万兵马守城,专门拦截我们的唐军,而秋城守将,是石强手下的第二猛将,同时也是石强的亲弟弟石梁,这个石梁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以说是十分厉害的。”

    “…………”

    李恪派出去的探子都很不错,他们几乎吧云南之地可以打听到的消息,基本上都给打听到了。

    李恪听完之后,反而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因为他不冷静不行了,在听完这些消息后,他深深的感觉到了平叛之难。

    先不说这里的地形他们不怎么熟悉,就只兵马的数量,就有很大的差别啊。

    石强叛军自己就有十万兵马,而他们只有五万兵马。

    五万兵马不算少,但跟叛军比起来,却也不多,更何况叛军除了有十万兵马外,还有一些土司的支持,这就让他越发觉得事情难办了。

    不过,虽是觉得事情难办,李恪却也没有丝毫的表露出来,如果他这样的统帅都觉得事情难办,那军中的士气,恐怕将降低到谷底吧。

    而且,李恪也只是觉得事情难办,并没有觉得事情不能办。

    那叛军掌控整个云南之地,云南之地很大,叛军的兵马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吧,就比如说现在的秋城,就只有五万兵马,而且这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叛军兵力最为雄厚的地方了。

    其他地方的兵马肯定没有这么多。

    如此的话,就给了他逐个击破的可能啊。

    他们大唐现如今的火器是很厉害的,而且他们大唐将士的战斗力比这些叛军肯定是要强悍一些,相同数目的厮杀,他自认他们唐军不会输给任何人。

    只要让他们慢慢的蚕食叛军,很快,他们就能够将整个云南之地的叛军给灭掉。

    而只要灭掉了这里的叛军,那些本地的土司就好说了,这些土司从来都是只顾自己利益的,他们就是墙头草,谁能够掌控云南,他们就依附于谁。

    所以,他们若是击败了叛军,这些土司很快就会投降他们大唐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恪反倒不怎么担心起来,打发掉那些探子之后,他便把一众将领召集了来。

    “诸位,明天我们就要进入叛军之地了,而在秋城,叛军有五万兵马准备拦住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击败他们,夺得秋城,那么我们就能够重重的打击一下这些叛军,让他们知道我们唐军的厉害,这样的话,他们必定望风而逃,所以接下来的一战,对我们来说十分的重要,大家一定要给我打起精神来,知道吗?”

    李恪是王爷,而且在军中的威望十分的不错,他这样说完之后,一众将领立马就跟着高声喝了起来?

    “平叛,平叛。”

    “灭掉他们,灭掉他们。”

    “…………”

    各种声音掺杂在了一起,让整个大帐之中的士气很是如虹。

    看到这种情况,李恪也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好了,都下去准备吧,明天我们便直逼秋城,与叛军一战,等战事结束,尔等本王皆会为你们请功。”

    被李恪这般的激励,一众将士越发欣喜,连连应了下来。

    这样说好之后,次日一早,唐军继续向云南境内进发,而且直逼秋城。

    不过,就在他们向秋城进发的时候,秋城这边,石梁他们已经得到了相关消息。

    这天,秋城军中大帐内,一名探子急匆匆来报。

    “将军,大唐的那个陈古生病,大唐换了一个统领,是蜀王李恪,此时,蜀王李恪正带着五万兵马,向我们这边赶来呢。”

    陈古停兵不前这事,石梁他们都是知道的,不过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陈古病了,不能带兵前来攻打他们了。

    不过,大唐用李恪换掉了陈古,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大唐的李恪名声在外,可是很会用兵的,那个陈古跟李恪比,多少还差了一点。

    所以,此刻的众人都是有点担心的。

    不过,就在探子把情况说完之后,一名青衣男子却是浅浅一笑,道:“将军,这李恪来了,并非坏事。”

第1941章 叫阵() 
“将军,这李恪来了,并非坏事。”

    这名男子说出这话之后,众人立马将目光投了过来,看到这个人,大家心里都突然安定了一下。

    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他是他们大理国国王石强的谋士、军师,名叫吴青衣,他们的国王石强之所以能够在云南王顾良身亡之后,快速的夺取政权,就是在吴青衣的安排下完成的。

    他们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如果正要说有什么漏洞的话,就是漏掉了顾良的女儿顾梦,不过一个女孩子,而且才不过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还真没有将这么一个女孩子放在眼里。

    所以,吴青衣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的分量是很足的。

    甚至在这里,连石强的弟弟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