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国公想事情,过于当然了。”

    “…………”

    这些文官说着,朝中的一些人也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要不是李世民在这里,他们甚至都要在朝堂上闹起来。

    当然,如果事情最后真的偏袒了那一方,他们说不定真的会闹起来。

    程咬金被说,也有点生气,骂道:“你们说我的办法不行,那你们说个办法来听听啊。”

    程咬金怼了一句,那些文人顿时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这事,难办。

    大殿上还有人小声议论,但并没有人站出来说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秦天站在前面,神色平静,仿佛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又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世民也在为这件事情发愁,突然看到秦天的摸样,心里就有点不爽,大家都急的跟什么似的,秦天却这个样子,他这个官当的也太轻松了一点吧?

    “秦爱卿,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啊?”

    李世民询问秦天,大家顿时都把目光投了过来,秦天这边,神色微微一动,紧接着站了出来,道:“圣上,这件事情不好办。”

    李世民撇了撇嘴:“朕知道不好办,所以才问你该怎么办。”

    秦天道:“圣上,此事臣觉得还应该寻根追源才行。”

    “哦,何为寻根追源?”

    “寻根追源,自然是要从事情的源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整件事情,是因为两个滞留在长安城等着明年春试的两个读书人引起的,那我们就应该从这件事情来着手。”

    秦天终于把自己的目的给引了出来,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到这话之后,突然就想起了杜如晦,紧接着就想起了杜如晦和秦天的见面。

    很快,他便明白了许多事情。

    “从两个读书人身上,怎么解决问题啊?”李世民又问了一句,不过现如今,他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紧张,更多的,则是好奇。

    秦天道:“圣上,科举考试每年一次,过于频繁了一些,这些读书人考不上后,就滞留在长安城,他们不事生产,自然就会惹出许多的事端来,所以臣提议,可以把科举考试换成三年一考,读书人三年来一次,考不上的话,他们自然会选择回家,而不是滞留在长安城,如此事情就少了。”

    秦天这话出口,李世民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杜如晦当时跟他说了精简官吏的问题后,他就一直在想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可是他想来想去,除了铁血手段外,还真就没有想出其他办法来。

    可秦天的这个办法,却是绝妙至极啊。

    李世民很欣赏这个办法,只是这个时候,朝中顿时喧嚣起来,那些大臣相互张望,议论纷纷,而且甚至有人对秦天进行指责。

    “秦大人,你说的什么胡话,你这个寻根追源有解决现如今长安城的问题吗?”

    “你这就是在偷换概念,你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竟然要把科举考试换成三年,三年啊,如果有人考不上的话,他们还要再等三年,三年之后,他们都成什么样了?”

    “人生有多少三年,三年会把他们的意志给消磨掉的,你这个办法绝对不行。”

    “别说我们觉得不行,只怕天下的读书人都觉得不行吧。”

    “就是,这跟读书人滞留长安城有什么关系,难道没有了这些读书人,长安城就没人闹事了吗?”

    “…………”

    大家对秦天不停的说着,甚至有人用手指着秦天大骂,觉得他这是在断了天下读书人的路,程咬金等人见此,都有点替秦天鸣不平,但看到这些文官的情况,他们心里也多少有点犯怵。

    秦天这是惹了众怒啊。

    而就在这些人这样说着的时候,秦天却十分平静的说了一句:“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城的人闹出来的吗?”

    (本章完)

第1058章 秀才举人() 
    “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城的人闹出来的吗?”

    秦天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而他这句话说完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句话其实是有‘毛’病的,不过秦天偷换了概念,朝的这些人却也找不出可以反驳的理由来。

    毕竟,最近长安城发生的事情,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的人闹出来的,那么根源找到了,要解决问题,自然也要从根源处着手。

    整件事情,大体看来是有点问题的,可单独来分析的时候,又找不到任何的问题。

    大家瞪着秦天,觉得秦天真是太狡诈了。

    而在大家都安静下来后,秦天才又继续说道:“圣,不管怎么说,读书人不事生产,长久滞留长安城绝非什么好事,而且,将科举每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对于选拔人才也更有好处,所以还请圣准许。”

    此时的李世民自然是想要准许的,不过,秦天这么说了一句之后,朝又有人站了出来。

    “秦大人,读书人滞留长安这事我不说了,你说把科举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有好处,请问,好处何来?”

    这名官员怒视秦天,其他人也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是,三年一考,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三年时间,我大唐只怕要出现人才空缺了。”

    “没错,我大唐无人可用,你说怎么办?”

    大家顿时又活跃起来,秦天这里,却是淡然一笑,道:“真正的人才,考一次能够考,考不的,下一年让他们继续考,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滞留长安城,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换成三年一考后,他们可以回家潜心学习了,若是有进步,自然能够考。”

    说到这里,秦天又道:“圣,虽说是三年一考,但也不是说他们平时不考了,我们可以把考下发到各州县去,各县,每一年一考,考官选拔出来的人,可以授予秀才的称号,拥有了秀才的称号,可以参加下一年的州试了,在州试获得提拔的,可以授予举人的称号,举人一般来说可以做官了,而第三年的时候,举人可以来京城进行‘春’试,考了,才成为进士,如此他们不用每年都跑长安城来,而且还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成绩如何,这样岂不是方便了大家,也可以为我们大唐减少一些压力,提拔一些人才?”

    考生在自己的州县可以考生,自然可以省很多麻烦,而且通过州县的考试,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这样也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只有举人能够进京考试,长安城的‘春’试人数会少一些,这样对于朝廷,对于监考官什么来说,都减轻了压力。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群臣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人赞同了,当然,也有人是反对的。

    “我觉得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可行啊,这样细分下去之后,人才是人才,州县的考试出类拔萃,来到京城之后也肯定出类拔萃啊。”

    “不错,不错,而且减少了一些没本事的读书人来长安城,可以省事很多。”

    “呸,这简直是在耽误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聪明,一年之内进步神速,你让他等三年,这不是在耗费别人的时间和青‘春’吗,三年时间,他可以为朝廷做很多事情了。”

    “是,是,有的人‘春’试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没有写好,但他有可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你让他等三年,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朝堂之,支持的和反对的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相较下,此时的秦天反而平静了下来,任由这两拨人争吵个不休。

    李世民这里,则再一次惊叹起来。

    他没有想到秦天不仅想出了把科举制度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而且还提出了秀才和举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让那些读书人每年都在考试,每年都知道自己的水平,这样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又是一种情况,人才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收罗了起来啊。

    而且,各地方都可以考试,那么这些人进京之后,那个地方的人考进士的多,那个地方的官员有面子,有政绩啊,如此,官员为了政绩,肯定是会大力推广教育事业,而且只要这些人有能力,不管富贵贫贱,那些地方官应该都会大力的支持他们读书的吧?

    读书的人多了,那些世家权贵的势力,肯定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世民越发兴奋起来。

    秦天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不过,看到朝仍旧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倒是有点犹豫,没有立马下决定,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的读书人太多了,他觉得还是要看看那些读书人的反应才行,如果贸然这样决定,万一后果无法控制,那可要坏事了。

    所以,朝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任由他们双方不停的争吵,等他们争吵的差不多了,才终于开口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议,今天退朝吧。”

    群臣退去,长安城的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秦天刚走出大殿,被一名太监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宣你去御书房。”

    听到这个,秦天笑了笑,点头应了下来。

    御书房温暖如‘春’,秦天进来之后连忙问道:“圣,不知宣臣所为何事?”

    李世民眯着眼看了看秦天,道:“你小子,还真是‘精’明的很啊,你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杜如晦啊?”

    秦天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圣,不过,臣做此事,倒也不是为了杜大人,杜大人想到了此事,臣觉得对朝廷来说的确是有好处的,所以给做了,是不知道圣什么意思,同意还是不同意。”

    “朕是同意的,不过这事你想要办成却不容易,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秦天颔首,他自然明白李世民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得罪了读书人啊,这事是好办的吗?

第1059章 围堵秦天() 
    

    李世民叫秦天来御书房的目的很简单。

    一来让秦天知道,这事不好办,要他有个心理准备。

    二来嘛,就是让秦天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支持的,这样的话,秦天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更有信心一点。

    有了信心,这事自然也就好办许多了。

    君臣两个人说完之后,秦天这才终于离开皇宫。

    而这个时候,长安的雪已经弥漫,整个长安城都成了银白一片。

    街上少有行人,秦天急匆匆的赶回了府上。

    而就在秦天回府之后,朝廷要改革科举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

    本来,南北士子还在为张生的事情闹着,可这件事情出现之后,双方顿时就偃旗息鼓了。

    那件事情,虽然严重,但跟科举改革比,却是轻的多了,这件事情,才是影响他们最大的事情。

    所以,在风雪弥漫的时候,南北士子突然停止了争吵,他们相互张望。

    许久之后,一名南方士子站出来道:“这事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朝廷要改革科举制度,把一年改成三年,这简直是要耗费我们的生命啊,你们怎么看?”

    这名士子说完,其他人立马就跟着说了起来。

    “没错,没错,我们不能再这样闹下去了,必须团结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我们的利益。”

    “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那我们岂不是要等很多年,这种事情绝对不行。”

    “没错,没错,绝对不行,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才行。”

    “我们要抗议,要抗议”

    南北士子难得意见一致了一次,他们吵吵闹闹,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秦天,因为整件事情,是秦天惹出来的,如果不是秦天在朝堂上提出那种事情,朝廷怎么可能会有改革的想法?

    “我们必须去找秦天才行。”

    “没错,找他。”

    “”

    大雪下了一夜,次日一早的时候才停,秦天今天不用去上朝,不过他正睡着的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的在外面敲门。

    “公子,出事了,出事了啊”

    秦天从房间里出来,揉了揉眼睛:“怎么啦?”

    “公子,一群读书人把我们的门给围住了,现在谁都出不去啊,他们要您出去给他们一个说法。”

    听到这个后,秦天倒没有怎么紧张,这种情况,他是早就料到了的。

    所以,他只是摆了摆手,道:“没事,待会我出去看看,先让他们继续围住吧。”

    说着,秦天就又躺回去睡了个回笼觉,睡完之后,快中午的时候才终于起来吃饭,这样吃完饭后,他仍旧不急着出去。

    “公子,外面的那些人已经愤怒的要撞门了,您再不出去,只怕不好善了啊。”

    福伯见秦天一直不着急,让外面的那些人待了半天,心里隐隐就有点担心起来。

    秦天却是很悠闲的笑了笑:“福伯,这天是不是有点冷?”

    福伯愣了一下,不明白秦天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点了点头:“雪停之后,就冷的让人有点受不了了。”

    秦天又道:“这已经过了中午,那些人是不是有点饿?”

    “他们好像没有去买饭,应该是饿的。”

    这样说着,福伯顿时恍悟过来,那些读书人又饿又冷,那么等秦天出去的时候,要打发他们,应该就容易多了吧?

    要是一开始就出去,那些人只怕会闹个不休。

    “嘿嘿,还是公子考虑的周到,那就再让他们等一会。”

    秦天笑了笑:“喝完这杯茶就出去吧,让胡十八他们都跟着,到时候谁敢闹,就给我不客气。”

    读书人有骨气不假,但真正有的却不多,有时候,拳头比道理管用,秦天平时不喜欢跟人讲道理,如果拳头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一般都不会讲道理,讲道理太麻烦。

    一杯茶喝完之后,秦天带着走了出去。

    秦府门外,雪还没有扫,但此时已经被那些读书人和士子给踩的差不多了,而门外的这些读书人,一边高声嚷嚷着让秦天出来给他们一个说法,一边又被冻的瑟瑟发抖,然后不停的揉着肚子。

    他能又饿又冷,而冷和饿让他们变的有些暴躁。

    人在饥饿的时候,就是会有一种心绪不宁,想要发狂的感觉。

    “砸门,秦天再不出来,我们就砸门”

    “没错,砸门,砸门”

    这些读书人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想要发狂了,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府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紧接着,秦天在胡十八等人的护卫下走了出来。

    “谁要砸门啊?”秦天出来之后就冷冷的问了一句,他这么开口之后,秦府门前突然安静了下来。

    不过,也只是安静了片刻,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秦天,你为何要把科举考试的时间给换了,一年一考多好,为何要改成三年一考?”

    有人很不客气的直呼秦天名字,不过他这么说完之后,胡十八突然上前一步,将那个人给举了起来,紧接着随手就又给扔了出去。

    “我家公子是开国县公,是尚书令,岂是你们这些普通百姓可以直呼名讳的,这次只是小小惩戒,谁若敢不敬,可别怪我不客气。”

    胡十八杀过人,而且杀的还不少,他整个人都有一股子戾气,特别是在发怒的时候,此时他浑身上下所散发出来的杀气,让那些书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比寒风还冷的杀气。

    他们很不服气,但却没有人敢再直呼秦天的名字。

    “还请秦大人给我们一个说法,您这样做,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你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也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体谅我们读书人吧?”

    秦天是大唐第一才子,说他是读书人好像一点都不为过,如果秦天都不是读书人的话,那整个大唐就没有读书人了。

    大家都望着秦天,秦天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道:“我这么做,还不是因为你们。”

    这话出口,一些读书人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但有一些人就有点生气了,他们没明白秦天的意思。

    “怎么就因为我们了?”

    本书来自

第1060章 徐徐图之() 
    

    “怎么就因为我们了?”

    这个世上,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笨的无可救药。

    他们完全不明白秦天话里的意思。

    而就在这些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秦天顿时就哼了一声:“怎么就因为那么了?若不是你们在长安城闹事,南方士子说北方士子不是,北方士子说南方士子不是,甚至还为此大打出手,扰乱我大唐稳定,朝廷会想要把科举考试退后吗?”

    这话出口,那些人顿时就明白过来了,不过,他们虽然明白过来了,却仍旧觉得这事跟他们没有关系。

    “我们看不惯对方,那是小事,何至于把科举的考试给变了?”

    “你这样做,是在危害大唐。”

    “…………”

    一群读书人又嚷嚷了起来,秦天眼眉一沉,喝道:“危害大唐?我看你们才是危害大唐,不管南方士子还是北方士子,都是我大唐人,你们这样不合争吵,难不成是要分裂我大唐吗?”

    秦天话音落下,整个秦府门前顿时又安静了下来,安静的只能听到呼呼风声。

    那些士子相互张望,脸色都有点难看,因为他们的胡闹,导致他们读书人科举考试时间发生了改变,他们很不甘,同时也觉得很不舒服。

    就好像一个人因为一个小错,导致了很大的失误一样。

    许久,许久,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小公爷,我们以后不闹就是了,这科举考试的时间也就别变了吧。”

    这个人说的有点失了骨气,但为了所有读书人的未来,他也只能低头,而他这么说完后,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说了起来。

    “我们以后再也不闹了,时间就别改了吧?”

    “没错,没错,时间别改了。”

    “…………”

    大家说着,秦天神色却是如常,道:“事情已经提出来了,实行与不实行,那已经是圣上的事情了,不是我秦天的,不过你们既然这般悔改,我会在朝堂上帮你们争取的,不过我警告你们,若是谁再这般胡闹惹事,一律取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