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贤妃在旁边听到这个,心里头顿时慌了,李世民最讨厌国戚仗着身份欺负百姓,他竟然敢这么做,这不是让她以后在后宫不好混吗?

    万一被李世民冷落,自己这一辈子都完了,郑家也完了。

    思虑片刻,在李世民没有开口之前,郑贤妃突然冲过去,一巴掌就朝郑八果肥胖的脸上抽了过去:“好啊,你竟然做出这等事情来,打你活该,当初我若知道是因为这个,绝不来替你求情。”

    郑贤妃一脸的大义凛然,郑八果越发委屈,现在,连他大姐都欺负他。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倒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郑贤妃会这个样子。

    而郑贤妃的这个反应,也让李世民对自己的这个爱妃有点刮目相看,以前以为她是个护短的人,现在看来,三观还是很正的。

    郑八果被打了一巴掌,郑贤妃此时又向李世民道:“圣上,奴家的弟弟该打,此事就这么算了吧。”

    郑贤妃不再追究,李世民自然也乐意看到这种结果,毕竟牵涉到的权贵太多,真闹大了也不好。

    “好了,都退去吧,朕很忙。”

    郑贤妃带着自己的弟弟离开了御书房,回到寝宫之后,郑八果顿时就要哭出来,但被郑贤妃瞪了一眼后,却是立马又给憋了回去。

    “娘娘,弟弟我委屈啊。”

    郑贤妃瞪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本宫就不生气?但谁让你有错在先,圣上那般英明,岂会因为你被打就去找秦天的麻烦?此事,不能再追究了,不过这个仇,本宫记下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让秦天这些人付出代价,我郑家,也绝对是不容侵犯的。”

    郑家虽是世家,但也不是秦天、程咬金这些权贵的对手,再加上理亏在先,所以只能忍下,吞了这苦果,但要他们郑家就这样什么都不做,就当此事没有发生过,那也绝不可能。

    听到郑贤妃说出这话,郑八果这心里才终于舒服了一下,只要他大姐有这个心,作为皇帝的枕边人,要找秦天他们这些人的麻烦,还是很容易的吧?

    女人,有时候真的是有这种魔力的。

    打人事件不了了之,秦天这里得到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把程处默这些人拉上,还是有效果的。

    (本章完)

第655章 盐成() 
贞观二年。

    上元节还未过,早朝便已经开始了。

    因为过年这几天,朝廷各部门积压了许多的事情,所以早朝每天都持续很长时间,一般都是过了中午才下早朝。

    每个官员离开的时候,都是又疲惫又饿。

    这天早朝,已经临近正午。

    不少官员都饿的肚子咕咕叫,恨不能立马回家吃饭。

    可是,朝中仍旧有不少人不停的说着事情。

    “圣上,最新得到的消息,我大唐的几大盐矿,都已经利用新方法制作出来许多的食盐,请圣上过目。”

    一名官员说完,把制作出的食盐拿了出来,群臣看到之后,都有点意外。

    “这食盐也太白了吧,比我们平时吃的精盐还要精细啊?”

    “谁说不是,简直白的像雪。”

    “”

    李世民看到这么白的食盐,也是有些意外,他知道,他们平日里吃的食盐因为有其他杂质,所以眼色略显暗黄,而这个用新方法制作出的食盐却是白色的,说明这些食盐很纯。

    食盐纯的话,口感一般不会太差。

    李世民忍不住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尝了一下,食盐在舌尖化开,那种咸味让他的口齿之间生香,没错,是真的生香。

    没有其他杂味,就只是咸。

    那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好。

    “好啊,这新方法制作出来的食盐,就是不一样,刘爱卿,这食盐产量如何?”

    被称为刘爱卿的官员继续说道:“产量很高,比我们以往产盐量每年要高出六七倍来,也就是说,我们大唐的百姓不仅有吃不完的盐,而且还能够剩出好多来。”

    李世民点点头,盐是个大事,解决了,有利于民生稳定。

    而且,摄入的食盐量足够的话,对于提升大唐百姓的身体体质,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虽然他不懂这是为什么,但经验告诉他,人不吃盐的话,就会体质差。

    “圣上,既然盐已经大规模生产,那么盐制改革差不多也可以开始了,由朝廷统一销售,控制盐价。”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作为宰相,他责无旁贷,而且,他的人早已经拿到了盐引,这些精盐推入市场之后,肯定是能够让他们大赚一笔的。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李世民立马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如今的大唐还是很穷的,如果控制了食盐生意,那可以很快将他们大唐给富裕起来的,有了钱,什么事情不能做?

    盐制改革的事情早已经说好,所以也没有什么人反对,很快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就在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秦天又站了出来:“圣上,既然盐多的吃不完,那我们其实还可以考虑把这些盐卖到其他地方去的,卖出去的话,对于我大唐的收入提升,会更高。”

    扩大了贩卖范围,就等于是又赚了一个市场的钱,这点不难理解。

    只不过,秦天说完之后,立马就有人站了出来。

    “秦大人,盐怎么能卖,这么重要的东西,在我大唐留着就行,只有这样,才可以控制社会的稳定,可是听你的意思,是想卖给其他国家啊?”

    一语起,朝堂顿喧嚣。

    众人相互张望,紧接着也都说了起来。

    “秦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想把这些盐卖给谁,若是卖给了敌人,他们的将士身体越来越强壮,那我们若是攻打我们大唐的话,如何是好?”

    “就是,此前,我大唐的盐就从来没有向外面卖过,现在也绝不能卖,谁卖,谁就是卖国贼。”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此时的他们,仿佛完全忘记了饥饿。

    秦天站在大殿前面,并没有过于着急的为自己辩解,直到李世民开口。

    “秦爱卿,你要把盐卖出去,可有自己的理由?”

    “回圣上话,臣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赚钱,如今我大唐穷,赚钱才是第一要务,其实,其他国家也都有自己的食盐,我们不卖给他们,他们也照样能吃到食盐,所以对他们的身体素质的影响不大,不过我们的食盐相对来说要更好一些,更容易打开市场。”

    秦天说的不多,意思却很明白,那就是有钱不赚是傻子。

    其他国家,比如说突厥,并不像大唐这样,有比较完善的市价评估,他们的很多生活用品,其实都是从大唐这边买过去的,食盐自然也是可以卖给他们。

    只要赚了他们的钱,要强大兵力,也就更有底气了。

    当然,在秦天看来,最为重要的,还是要把送给突厥的钱,再给赚回来。

    突厥人不会做生意,只要是大唐的一些东西拿过去卖,就能够把他们从大唐这里掠夺的钱财才给弄回来,而且很容易,很轻松。

    秦天把自己的意思简单的表述了一下,不过朝堂之上,仍旧有一些人反对,李世民这里,却是在犹豫之后,觉得秦天说的有道理。

    想要强兵,大唐就需要钱,把突厥从他们大唐弄到的钱财再赚回来,才能够让他们大唐更加的富强啊?

    而且,一旦突厥这些人吃惯了他们大唐的精盐,少不得就会有依赖感,而控制了他们的味蕾,有时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秦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下吧,每年生产出的食盐,多出来的部分,贩卖到其他国家。”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朝中的其他人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无可奈何。

    早朝退去,群臣饿的不行,陆陆续续的向自己的府上赶去,秦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天气还有些清冷,他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准备离开。

    不过这个时候,却是突然被程咬金等人给叫住了。

    “你小子,还真是作死啊,连把盐卖给其他国家的事情都敢说。”程咬金撇了撇嘴。

    秦天却不以为意,道:“以前不卖,那是因为生产的少,现在多了,不卖也是浪费,而且,有钱赚的事情,干嘛不做?”

    说到这里,秦天笑道:“卢国公叫住我,应该不是说这个的吧?”

    事情已定,说这个没有意义,所以秦天觉得,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些人把他给叫住,肯定有其他事情。

    (本章完)

第656章 高山牧场() 


第657章 人工受孕() 
饭菜很快被程咬金等人一扫而空。

    而就在众人酒足饭饱之后,他们便直接又向长安城赶去。

    途中,程咬金突然想起了什么,道:“秦天,过几天马都送过来了,你得把你之前说的那个什么借肚子生马的事情给赶紧做起来啊,要是成功了,等秦五他们把马弄回来了,我们就直接大规模的做,一年之后,我们就能有很多的奔雷马了。”

    程咬金是非常爱马的,奔雷马这样的好马,他自然喜欢非常。

    秦天觉得程咬金说的也有道理,毕竟现如今先试验一下,万一真的成功了,以后也就可以提前大规模的做了啊。

    “好,卢国公放心吧,过几天我就来试验。”

    一行人赶回长安城的时候,天色已晚,城门都几乎要关闭了。

    此后几天,程咬金他们这些人,把自家府上不用的马陆陆续续的往高山牧场迁移,秦天这里,也把自己府上的十几匹马送了过去。

    这样把马送过去的差不多后,秦天便开始了人工受孕。

    这些人的马弄来之后,高山牧场差不多有一百来匹马,其中,也有好马,也有一些品质并不是很高的马。

    秦天的试验相对来说并不复杂,就是把公马的小蝌蚪和母马的卵子取出来,然后结合在一起,结合之后,找来其他品质不好的母马,把这些东西给抹进去就行了。

    没有精密的仪器,所以受孕成功的几率不会很高,但哪怕只有一成的几率成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很具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公马和母马的那些东西,有时候还是挺多的。

    秦天对一匹普通母马,一连这么做了好几天,一天一次,这样做了之后,便等着结果。

    按照他对马的了解,如果这匹马受孕成功的话,半个月左右,应该就能够看出来了。

    当然,这些可以交给那些养马的人,那些养马的人对于这些更为了解。

    那匹被用来试验的母马被保护了起来,平时不允许任何公马靠近。

    而就在秦天做这些的时候,消息已经传到了李世民这里。

    “圣上,秦天正在对高山牧场的母马进行受孕。”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倒是愣了一下:“他还真的准备这么做啊?”

    从一开始,李世民就是有点不相信的,不过此时听到秦天真的在这么做,他又隐隐有了一些期待,万一成功的话,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有着巨大意义的啊。

    他们大唐,再也不用为战马的事情发愁了。

    “好啊,让他继续做,如果真能成了,朕对他必有重赏。”

    说到这里,李世民好像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去大宛国购马的那些人,有没有消息,什么时候能回来?”

    “圣上,有消息了,他们已经从大宛国那里,购买了差不多五千多匹奔雷马,大概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回到长安城了。”

    五千多匹奔雷马并不算多,至少对于建造骑兵来说,是有点不够的。

    不过李世民也清楚,除了这些马场外,其他商人也都在贩运奔雷马到长安成来,过不了多久,长安城的奔雷马数量,应该能够在一万以上。

    一万多奔雷马,一两年后,差不多可以用了,而且这段时间,肯定还会有不少奔雷马陆陆续续进入长安城。

    粗略的算一下,在大唐建造骑兵之前,不算繁殖的奔雷马,只从大宛国进来的,可能就有两万匹之多。

    如果朝廷有钱的话,可能会更多。

    想到这些,李世民的信心又更足了一些。

    而就在李世民在御书房想着这些的时候,长安城的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听闻了秦天人工受孕的事情,他们听到这个之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了。

    “秦侯爷可真是……真是可笑啊。”

    “谁说不是,这种事情,那是人力可为的?”

    “有时候我真怀疑秦侯爷,你说他聪明吧,也挺聪明的,但有时候,怎么会做出这种傻事来?”

    “就是,就是……”

    言论在长安城传开了,不管是谁都觉得秦天傻了,竟然做这种事情。

    这在他们看来,是完全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的,如果这种事情能够成功的话,那他们以前所接受的知识,要被完全颠覆了。

    高府。

    高士廉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呵呵一笑。

    “这个秦天,真是愚蠢至极,不过,对我来说也是好事,只要他失败了,我必再次弹劾他。”

    秦天成了长安城的笑柄,而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大家的笑料,以及谈资。

    不过,秦天对于这些并不是很在意,在高山牧场做完那些事情后,他便再次把自己投入到了尚书省的事情当中去。

    毕竟,上元节已经过去了,很多工作要进入正轨,一切都要忙碌起来,只需要半个月,他就能够知道结果了。

    也许会失败,但他并不会放弃。

    时间慢慢,精盐在长安城最先展开销售。

    精盐的味道很好,价格也不贵,跟以前的盐并没有差多少,可是,购买的人并不是很多。

    没有办法,贞观元年那段时间,长安城的百姓疯狂抢购食盐,很多人家的食盐吃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虽然精盐不错,但百姓的盐没有吃完,让他们换精盐也不太可能。

    那些粗盐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毕竟也是盐啊。

    不是谁都能够随便吃盐的。

    不过,普通百姓购买的少,长安城各客栈什么的,却是把以前的粗盐全部换成了精盐,不换没有食客。

    只要有一家客栈做饭用了精盐,那么其他客栈就必须用,不然大家都去吃有精盐的饭菜,你这里不用,味道不好,谁来此啊?

    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过度,精盐的替换也肯定如此。

    一件影响了众人平时生活的东西,想要被人接受,肯定是要交给时间的。

    而就在长安城贩卖精盐的同时,大唐与其他诸国的一些贸易地方,也开始了精盐的贩卖。

    这些精盐,都掌控在朝廷手里,所以跟其他国家进行精盐贸易的时候,相对来说问题不是很多。

    (本章完)

第658章 忧患意识() 
正月的时候,突厥草原上的寒风还在呼呼的刮着。

    这里有很多的牧草,但这些牧草要一直等到正月末的时候,才会发出绿芽。

    而就在这寒冷天气里,一匹快马快速的奔进了突厥王城。

    “有消息报于可汗陛下,快去通禀。”

    马背上的男子显得很是着急,所以王城侍卫并不敢迟疑,没过多久便直奔王宫,把情况跟颉利可汗说了一下。

    颉利可汗听完后,命人将那个探子领了进来。

    “最近大唐都有什么消息?”

    “可汗陛下,最近大唐的发展很快啊,而且看样子,他们显然在蓄势,等着一雪前耻。”

    颉利可汗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人,虽然通过渭水之盟和大唐和解了,但是他知道大唐并不会甘心,因此,大唐的一切,他都有派人调查,以便能够随时掌控大唐的情况。

    听到大唐果然在积蓄实力,颉利可汗的眼眉顿时就露出了一股凶光,他是不会允许自己的敌人慢慢壮大的。

    颉利可汗坐会了自己的宝座上,问道:“说一下吧,大唐都做了那些事情?”

    “可汗陛下,首先,大唐鼓励经商,想要大力发展经济,以便让他们大唐更加的富有。”

    对于此,颉利可汗并没有丝毫的反应,大唐有钱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就喜欢掠夺富人,大唐越有钱越好,反正最后都是鼓了他们的腰包。

    “再有就是,大唐现如今实行府兵制和募兵制两种兵制,他们已经招募了两万五千兵马,正在训练。”

    听到大唐竟然把废除了几年的募兵制又给拾了起来,颉利可汗的眼神就微微凝了起来,募兵制一般在乱世会用,这样的话,对于增加一个国家的兵力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手段。

    大唐显然是感觉到了危机,所以重新启用了募兵制,以便训练出一支专门用来打仗的兵马。

    不过,只有两万五千兵马的话,好像也不是特别强悍。

    “继续说下去。”

    “可汗陛下,除了练兵之外,大唐又派人去往西域的大宛国,从大宛国购买了一种叫做奔雷马的好马,如今,这支购买奔雷马的商队,已经离开大宛国,向长安城进发。”

    听到大唐竟然购买马匹,而且规模很大,颉利可汗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很显然,大唐这是准备组建骑兵啊。”

    颉利可汗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要知道,他们突厥最厉害的,就是他们的骑兵,打仗的时候,他们的骑兵一个可以抵大唐五六个人。

    也就是说,大唐想要阻挡住他们突厥骑兵的话,必须有五六倍的兵力才行。

    这对他们突厥来说是一支王牌之师。

    可如果大唐也有强悍骑兵的话,那情况对他们来说可就不妙了,也就是说,大唐在慢慢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

    大唐以前也有骑兵,但因为马的速度和爆发力不行,再加上大唐骑兵的马术不好,所以真正在平摊地面对战的时候,唐军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不安的感觉油然而生,募兵制的改革没有让他真的担心,但骑兵的壮大,却让他生出了不安。

    颉利可汗在宫殿里来来回回的走着,这样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停了下来,问道:“现在那批商队在什么地方?”

    “已经离开了大宛国,正在丝绸之路上。”

    颉利可汗点点头,丝绸之路虽然名义上在大唐的掌控之内,但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