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秦天还是开口道:“圣上,我大唐各地加起来的兵马不少,但要说强悍,却没有隋末乱世的时候强悍,圣上可知为何?”
李世民抬眼看了看秦天,道:“秦爱卿说吧。”
秦天道:“乱世出豪杰,乱世的兵也更为强悍一些,如今,我大唐开国十年,很多将士一年之内,都不一定有打仗吧?”
“我大唐开国之后,渐渐实行府兵制,将士农忙的时候在家务农,闲的时候练兵,这样做,的确是有利于我大唐农事的发展的,毕竟没有这些人耕田,很多庄稼都要荒了,但务农虽苦,与练兵而言,却也可说得上是闲暇,久而久之,这些将士心向农事,而轻练兵,斗志也就有所衰退,务农的时间占一年的几个月,如此,训练减少,战斗力又衰退,斗志和战斗力都衰退,试问我大唐兵力,如何能强?”
大唐开国之后,因为经历隋末大乱,人口锐减,很多地方的土地都没有人耕种,所以朝廷渐渐实行府兵制,希望将这些兵马也可以务农,进而增加粮食的产量以及土地的利用率。
只是这样做的话,兵马缺少锻炼,而且渐渐生出了惰性,自然也就强大不了了。
虽然不是说所有的唐军都是如此,但至少很大一部分将士,都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人,都是乐于安逸的。
李世民听了秦天的话后,神色微动,他觉得秦天说的有道理,现如今的大唐,的确有这样的隐患。
“那秦爱卿觉得,我大唐应该如何做?”
“圣上,如今我大唐还没有达到富强的程度,四周各国也都虎视眈眈,暂时还真不是选择安逸的时候,臣之见,恢复募兵制,或者府兵制和募兵制同时进行,我大唐,至少要有一支足够强悍,随时都在练兵,而且只要有需要,立马就能够出动的兵马。”
这样的兵马,大唐现在也有,比如说龙虎军,因为他们是守卫京师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龙虎军永远是龙虎军,他们的将士不会去务农,他们世世代代,都将是龙虎军。
城外的雷霆军,也是如此。
不过,他们虽然是这个样子的,但因为只是守卫京城,并不去边境作战,所以对大唐来说,大唐等于还是没有这样的兵马。
李世民神色略微有点凝重,道:“秦爱卿,你说的有道理,朕也觉得对,只是若用募兵制,势必要加大军饷的投入啊,朝廷恐怕承担不起。”
若将士不种地务农,朝廷就要管他们的吃喝住用行,如此的话,他们的军饷比府兵制下兵马的军饷,肯定要多一些才行。
虽然一个可能并没有多太多,但几万兵马下来,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朝廷没钱,这才是关键,若朝廷有钱了,秦天说的这些,根本就不是事。
秦天也明白这种情况,不管任何时候,没钱寸步难行啊,朝廷没钱,他秦天现在可用的钱也不多,就算多,他也不会给朝廷。
“圣上,可以府兵制和募兵制同时进行,一开始的时候,募兵制的兵马少一些就是了,这样可以减轻朝廷压力,若是实在周转不开,朝廷可以借钱,不过在臣看来,只要我大唐的盐制改革完成,经商越来越繁茂,这些都不算什么大的问题,哦,对了,还有南方小麦的种植。”
大唐正在发展经济和农业,就算每年要给突厥一大笔钱,但只要真的发展起来了,要支撑几万兵马的日常所需,还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此,秦天是很有自信的,李世民见秦天这样,犹豫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若秦爱卿这般有信心,那明天早朝,就提一下吧,若是反对的人不多,我大唐就招募兵马,用以训练。”
秦天颔首应下,本来还想说一下唐刀的事情,但一想大唐没钱,连募兵都困难,更别说是造价昂贵的唐刀了,所以只能作罢,等以后再提。
(本章完)
第632章 反对反对()
寒风凄冷。
初冬的长安城比往年要冷上许多,今年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当然,秦天却是不在乎这一点钱的,李世民想省就让他省,秦侯府这边,却是早早就用上了火炕。
次日,大殿之上寒风呼呼的吹着。
群臣仍旧缩着脖子讨论事情。
差不多的时候,秦天站出来,把募兵制的事情给说了一下。
“圣上,我大唐需要一支强兵,臣提议恢复募兵制,为我大唐训练一支强悍兵马。”
这是他和李世民早就商量好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意外,这么说完之后,秦天少不得把自己的理由给说一下,而这些理由跟昨天和李世民说的都差不多。
募兵制对大唐是有好处的,钱财虽然不够,但省一下,还是可以的。
所以,不管是李世民还是秦天,都觉得这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也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可谁曾想,秦天刚说完,就有人站了出来。
最先站出来的,就是高士廉。
“圣上,募兵制过于费钱,如今我大唐恐怕支撑不起,臣以为,不应该实行募兵制。”
高士廉说完,其他一众人等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圣上,臣以为高大人说的有道理,募兵制在乱世可以用,在太平盛世,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是啊,而且我大唐人口锐减,很多土地需要耕种,募兵的话,那么多土地谁种?”
“还请圣上三思,且不可听信秦天这般满嘴胡言。”
“…………”
反对的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从国公到郡王,甚至连一些亲王都在反对。
一下子,秦天成为了众矢之的,被众人破口大骂。
秦天一脸的委屈,而且很迷茫,不过就是一个兵制的改革而已,也没说不用府兵制,就是用一点募兵制而已,为何这么多人反对?
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望着堂下群臣,眉头微凝,秦天不知道原因,他却是明白的,只是如今这么多人反对,事情只怕不好做了。
朝堂有些混乱,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都有些惊呼疯狂。
李世民心里一声暗叹,随即摆了摆手:“好了,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早朝退去,群臣离开的时候,都忍不住瞪了一眼秦天,仿佛秦天就是个罪人,十恶不赦的罪人。
大家这个样子,让秦天很不解,自己好像也没有得罪他们吧,更没有牵涉到他们的利益啊?
完全有点莫名其妙。
群臣陆陆续续的离开,秦天很沮丧,本来以为可以强大大唐兵马的,没曾想竟然遇到了这样的困难,而且还是让他完全一头雾水的困难。
难道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吗?
他摇头苦笑,准备离开。
而就在这个时候,程咬金却是在前面等着他。
“小子!”
秦天抬头,道:“卢国公也是要骂小侄吗?”
程咬金呵呵一笑:“走吧,去翼国公府喝酒。”
他只是要带秦天去翼国公府,或者说,他只是秦叔宝的信使,专门留下来喊秦天的。
秦天心里,也有很多事情不能理解,谜团无法解开,所以看到程咬金后,也就没有怎么犹豫,跟着他就去了翼国公府。
翼国公府的客厅很暖和,相对来说,李世民要节俭,省钱,但下面的这些国公、王爷,却是没有几个要省钱的。
钱是他们的,他们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李世民也管不了吧?
客厅很暖和,而且还温着一壶醉美人。
秦叔宝、李绩他们这些人已经在喝着了,看到秦天来了,李绩呵呵一笑:“动我们根基的人来了。”
有点取笑的意思,但显然也是在对秦天的一些暗示,秦天上前行礼,道:“英国公,晚辈是不是做了不应该的事情?”
李绩道:“你说呢,竟然要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你动了很多人的根基你知道吗?”
“这……晚辈并无此意啊,只是觉得应该增加募兵制而已,也许等大唐稳定,四海来潮了,府兵制还是会普及的。”
秦叔宝见秦天说出这话,道:“小天啊,有些事情,你不明白,但凡有国公爵位,以及以上的,都可以养府兵,国公可以养两千府兵,这对于国公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兵力啊,有这个府兵在,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你虽说没有废除府兵制,但募兵制若是有了成效,圣上会不会考虑彻底撤销府兵制,那个时候,就等于是从我们这些人手里把兵马给夺回去。”
秦叔宝把情况给说了出来,而且说的直接,说的明了,秦天突然明白了,而他明白之后,整个人都有点震撼。
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大的错事,一个有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的事情。
这些国公的封地上,都是有府兵的,他们自己的府兵,平日里就务农种田,打仗的时候就集合起来,这对这些国公来说是一笔很不容忽视的力量。
虽然不算很大,却绝对管用。
谁想夺了他们的东西,都不容易。
募兵制的确是大唐所需,但府兵制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有权贵,大唐的高层支持,想废除也不容易。
客厅突然安静了下来,秦天越发的沮丧了,他发现很多事情,远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小子,现在明白为何大家都反对,而且对你充满了敌意吧,这事啊,不可做,也不能做,你放弃吧。”程咬金拍了拍秦天的肩膀,他们也是拿秦天不当外人,这才把这些事情给说了的,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向聪明的秦天,竟然做了这么一件糊涂的事情。
“好了,坐下喝酒吧,此事只要你不做,谁也不会怎么样你。”秦叔宝觉得秦天明白之后,应该就要放弃了,既然放弃,那大家还是可以好好相处的。
就连他,都不忍心割舍自己的两千府兵,虽然就算增加募兵制,他的府兵也不可能取消,但谁知道以后呢,所以,人是有超前意识的,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危险,他们也会将之脑补,进而消灭在萌芽之中。
秦天被拉着坐了下来,只是片刻之后,秦天突然又站了出来:“不好意思,突然想起有件事要做,告辞了。”
(本章完)
第633章 炉子和煤球()
第634章 可怜的高士廉()
秦天从皇宫离开之后,便直接回到了府上。
紧接着找来了几个下人,让他们去秦家村开辟一个煤球厂,打煤球。
下人领命退去,与此同时,李世民用了一种火炉和煤球的事情,也在长安城传开了。
这种东西,的确没有火炕暖和,但是比火炕却要好用和便宜很多。
加上李世民都用,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所以朝中群臣,也都纷纷想要用火炉和煤球。
一来好奇,二来嘛,也向李世民表示一下,其实他们这些人,也是跟李世民一条心的,为了大唐的富强,他们也都在节俭着过日子。
百官效仿,不由得都跑到秦天这里求购。
这天,秦天刚到尚书省,一众同僚就冲了过来。
“侯爷,听说你弄了一种火炉,是烧的什么煤球,好用吗?”
“侯爷,这东西听说圣上都在用,贵吗?”
“侯爷,这东西你卖吗?”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秦天笑了笑:“这东西不贵,也好用,不仅做饭快,而且省煤,做饭烧水的时候,把下面的口子打开就行了,这样会烧的快一些,不用的话,就把口子给堵上,这样就不费煤了”
秦天嘀嘀咕咕的跟这些人解释了一番,众人听完之后,都很是欣喜,连忙表示要买。
对于此,秦天自然不会拒绝,不管这些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买的,他们只要买,自己就有钱赚啊。
其实,火炉不贵,煤球也不贵,但再不贵,一天也得烧三四块吧,这样久而久之,也就多了。
百官购买,那些百姓听闻之后,也都询问价格,听到不贵之后,他们也不迟疑,但凡有条件的,基本上都买了火炉和煤球回去。
程咬金这些人虽然有暖炕,但图好奇,也都买了。
而他们买了这些回去之后,多少放心了一点。
“看来,秦天这小子是放弃了募兵制的事情啊,这是好事,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不错,不错,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了,以后该干嘛还干嘛去。”
“”
长安城到处都在传着煤球的事情,秦家村忙的有点不可开交。
而就在秦天给李世民火炉和煤球后的第三天,李世民把高士廉叫进了宫。
这两天,高士廉的心情有点不好,脸色很差。
进入御书房后,因为有点冷的缘故,他的脸色发白的厉害。
“圣上,宣臣进宫,不知所为何事?”
“高爱卿啊,有件事情,明天早朝可能需要你帮忙啊。”
“帮忙不敢说,圣上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就行了。”
高士廉并未意识到危险,刚才的话也只是顺着说出来的,毕竟面对李世民这样的天子,他也只能这样说,李世民这边,却是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是这样的,我大唐兵力不强,朕准备将所有府兵召集在一起,进行一些训练,明天高爱卿提一下吧。”
初听,好像没有什么问题,高士廉下意识的就要应下来,可就在他准备开口应下来的时候,却是突然觉得不对。
府兵农闲的时候,都会进行训练,这个并不需要单独提出来,可李世民为何让他提一下,是其中有诈,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高士廉微微抬头,这两天他的心绪很乱,所以脑子有点发胀,想事情不怎么有条理了。
“圣上,此事还需要提吗,如今很多府兵已经开始去军营训练了吧?”
见高士廉发现了异样,李世民的脸颊抽抽了一下,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可能两年之后,等我大唐骑兵成了,朕就要对突厥用兵,所以这两年,我要提高府兵的作战能力,他们要在军营接受两年的训练,是以,需要你提一下。”
听到府兵要在军营接受两年的训练,高士廉顿时凝起了眉头。
府兵很多,有的是属于国公的,有的是不属于的,可不管是属于还是不属于,让他们在军营待两年,都有点不太现实吧?
他要真的提了,不管是府兵还是那些国公,非得恨死他不可。
府兵,有时候就是国公的无偿劳动力啊。
“圣上,此事臣只怕提不了。”
面对李世民的无理要求,高士廉只能拒绝。
他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去做得罪这么多人的事情,而且得罪的还都是权贵,王公。
李世民见高士廉竟然拒绝了,不由得又露出了一丝冷笑。
“令公子这两天还好吧?”
这话说的很客气,按理说李世民直接说你儿子就行的,可他还是说了令公子,高士廉一听到这话,神色顿时就有些慌乱起来。
显然,李世民嘴里的令公子,指的是他的大儿子高履行,而他最近,正是因为自己儿子的事情,才有些心绪不宁。
自己的儿子,有些纨绔,前两天上街,看上了一个妇人,不由分说抢回到了府上,可谁曾想那妇人倒是贞烈,宁死不从,咬舌自尽了。
自己儿子闯下大祸,是他动用了不少关系,花了不少钱,才终于给按下来。
可只要此事曝光,谁也保不了他的儿子。
李世民此时突然提及高履行,只怕是知道了一些什么的,高士廉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他从李世民的眼神之中看出了狡黠。
那是一种,一切都已经在自己掌控之中的狡黠,或者说,他高士廉现如今就只是一枚棋子罢了,棋子,是没有选择自己在什么位置权力的。
可他并不甘心做一枚棋子。
“圣上,犬子还好。”高士廉装傻,装着听不懂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却是突然呵呵一笑:“也许很快就不会好了。”
“圣上”
李世民撇了撇嘴:“明天早朝上的事情,高爱卿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懒得多言,想要自己儿子没事,最好学聪明一点,人嘛,总是要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交换的。
有时候,人就是在不停的选择。
御书房安静了下来,许久之后,高士廉才终于做出决定:“圣上为我大唐强盛着想,臣岂敢有丝毫懈怠,明天早朝上的事情,臣应下了。”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本章完)
第635章 震惊与抉择()
次日早朝,寒风清冷。
大殿之上,秦天神色平静,群臣议论纷纷,一切都跟平日的早朝并无什么不同。
没有人会觉得今天早朝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高士廉站在人群之中,几番犹豫。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最后无奈,一咬牙,高士廉站了出来。
“圣上,臣有要事要提。”
大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望着高士廉,想知道他所提的要事是什么事。
“高爱卿,有什么就说吧。”
高士廉眉头微凝,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道:“圣上,之前有说我大唐兵马的战斗力不行,臣觉得主要还是缺少锻炼,是以,臣提议将我大唐府兵集合军营,进行为期两年的训练。”
说完,高士廉就退了回去,他只管把这事提出来,其他的,他是真不敢管了。
而就在高士廉这话说完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寂静,随之,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谴责之声。
“高大人,你这简直就是胡闹,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就是,府兵,那就是农闲的时候练兵,农忙的时候种地的,你这个样子,让那些田地谁种?”
“你可真是瞎说啊,我大唐乃农业大国,那么多地,不种能行吗?”
“…………”
大家就这样说着,高士廉被人劈头盖脸的骂,他好像突然体会到了当初秦天被骂的感受,说实话,很不是滋味。
他的心里很憋屈,怎么这样的事情,让自己给遇到了?
朝中那么多人,李世民为何坑他啊?
自己好歹也是他的舅舅啊?
高士廉想哭,想找长孙皇后去哭,自己被人欺负了。
朝中的官员,还在一个接着一个的说着,李绩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