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局又会其变化的,许多人也会生出些不一样的心思,杨猛现在要保证的就是四色棍活着,活到他篡清的那一天。
  这期间,各地诟病杨猛的折子也越来越多,各地的驻防将军,西北的一些大员,东三省的满官,诟病的条陈也简单,就是杨猛这个汉将入京勤王!
  到各省催缴欠银的刑部、户部、兵部人马,有的被赶了回来,有的一无所获,西北诸省最为离谱,竟有两路催欠的人马不知所踪,而那边也没有任何的回复。
  对于这些,四色棍是习以为常了,地方与中央的争斗,在什么地方,就是在这些地方,中央想让地方多出钱,而地方却千方百计的想着少出钱,或者不出钱,最好还能倒挂中央,涉及中央与地方之争,出什么事儿都不稀奇。
  杨猛对于非议自己的和那些妄图对抗朝廷的,这几天也是不闻不问,他只是偶尔拿着铅笔在一个小册子上记些东西而已,至于记了什么,只有杨猛和影子清楚了,其他人根本看不到杨猛随身的小册子上,究竟记了些什么。
  朝廷没反应,有的人就越来越嚣张,串联对抗朝廷,亦或是串联起来勤王,那也是可以预料的,法不责众嘛!
  但是,究竟是不是法不责众,就不得而知了,到了时候自见分晓。(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一章 勤王之师

  京师对各地驻防将军勤王的折子没有回复,各地的驻防将军,东三省的满员以及蒙古诸王,就开始猜测京中的局势了,杨老三一路崛起杀伐果断,这人入京恐怕会对皇帝不利,这样的猜测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很容易成真的。
  以湖广总督官文为主的激进一派,开始迅速的集结,荆州将军、成都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江南的驻防将军,除了已经挂了的江宁将军,基本江南和西南的八旗驻防将军,都集结在了一起,这些人少的带了千余人,多的带了五六千。
  在官文的安排下,坐着杨家的驳船,就开始进京勤王了,在他们想来,这些天没有邸报和廷寄,八成是杨老三控制了皇帝,进京勤王势在必行啊!
  至于做的是杨家的驳船,这个就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了,在官文的印象里,好像湘勇、楚勇也有这样的驳船,无非是湖广官署征调的,只要能快速的到达京师,管他是谁的呢?
  在此事之上,蒙古诸王的反应,却没有这么激进,他们离着京师最近,却只是在上折子诟病杨猛,至于实际的行动,他们是没有的,东三省的几个驻防将军,也加入了此列,招呼他们的是热河都统。
  至于杨猛,这些天只是去僧格林沁的王府走了一趟,除此之外他每日里的营生,就是带着几个身材娇小的护卫,去守护不得安眠的皇帝了,这段时间。他倒是与安德海打的火热。时不时的带着安德海在京师转悠几圈。但究竟是在干什么,没有人知道。
  “老四,最近各地的驻防将军有所异动,你就不担心?”
  靠着作为靠垫的皇后钮钴禄氏,望着正在办弄着贵妇的四色棍,杨猛轻声问了一句。
  “动吧!英法联军三哥都挡在了张家湾,他们来了京师又能怎样,朕倒要看看有多少人觊觎着皇位?”
  自打那次受了惊吓。四色棍的心态好像变得有些极端了,对于自己这个杨三哥,这些天来他的信任好像是无底线的,这一点尤其是表现在女人身上,如今皇后倒像是自己的专属,无论自己怎么蹂躏皇后,四色棍脸上都没有特殊的表情,有些时候反而要有样学样的弄一弄。
  这或许也有云烟的因素在里面,四色棍和安德海都已经成瘾了,杨猛抻过四色棍一回。这位的表现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至于安德海。杨猛勾勾手指,比四色棍说话都好使,见了云烟的小玉瓶安德海那双狗眼都是放光的。
  “陛下,你就不怕臣篡权?”
  “三哥若是想要篡权的话?怕是早就篡了,如今的京师,谁有能奈何得了三哥呢?”
  这四色棍也是个宝器,有些时候是个糊涂蛋,可说到这权位之事,他却是精明的紧。
  “以后呢?”
  “现在不篡,等着以后?三哥又不是傻子,对与三哥朕是考验了数年的,当年三哥舍生忘死的夺下九江,朕就认定三哥是不会篡权的,不然朕也不会允了三哥进京勤王的折子!”
  唉……对于四色棍这样的,杨猛也只能叹息一声了,说话这么有条理,做事却荒唐极端无比,怪物啊!
  “呵呵……那三哥就保你一世安稳,咱们一起开创超越康乾的咸丰盛世,三哥保你做一个有绝世武功的皇帝,堪比当年秦始皇!”
  “呵呵……借三哥吉言,看来这几年朕也要好好将养身子骨了!”
  “这话老成!”
  望着四色棍笑了笑,如今影子已经找了四五个替身了,虽说体型多少有些差距,但面相还是大体相似的,不是安德海这样的近侍,或是皇后这样的枕边人是很难发现的,现在即使没有咸丰帝本人,杨猛也是可以开创咸丰盛世的。
  皇帝这物件不好做啊!开朝还成,但那些继任者就不好培养了,四色棍所学的那些手段,与自己一比差了太多,遇上个权臣,只要能控制住皇帝,实际上就是控制了一个国家,皇帝的绝对权力,就是个祸害啊!有可能断子绝孙的祸害!
  江南、西南进京勤王的大军与热河都统的大军,基本是前后脚到的,东三省与西北的勤王人马貌似还得登上五六天,京师之外,突然多了三万余人马,这形势也在慢慢的变化。
  进城?当然是不可能的,肃顺的京营兵就扎在勤王大军的对面,各省的驻防将军进城可以,大军进城,战过再说。
  与肃顺对峙,是官文没有想到的,各地的驻防将军,或许敢对杨猛的人马动粗,但对京营动粗,这样的罪责,他们担待不起。
  对峙了半天之后,官文等人无奈,只有随着肃顺进京了,皇帝没有宾天,各地的驻防将军率领大军进城,这就是叛逆啊!
  这些人哪能想到京师一切运转正常?邸报与廷寄,是杨猛停的不错,但那也是为了在京郊前线传递消息,为了战局,停了各地的邸报、廷寄也当不得什么大事儿的。
  “官文,你这奴才是不是认为朕已经死了?”
  养心殿之中,四色棍一脸阴戾的望着官文等人,语气可是相当的不善呐!
  彭蕴章带着一众军机,鬼子六带着一众亲王,都板着脸站在养心殿之中,这次的事情闹大了,而且局势对鬼子六极为不利,福州将军、热河都统,都是他岳父桂良之前任职的地方,这两地的将军、都统如今都站在养心殿之中,这事儿很难说的清楚啊!
  “陛下,奴才只是心忧陛下的安危,这才匆匆的跑来了京师!”
  养心殿之中,彭蕴章站在了军机的首位,杨老三那厮只是站在了末尾。亲王那边。恭亲王打头。后面跟着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这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杨老三擅权胁迫天子啊!
  “心忧陛下的安危?朕不知道你官文心忧的是哪个陛下啊?”
  四色棍这话就严重了,这话一说,鬼子六那边明显的身子骨一颤,皇帝这话的苗头很危险呐!直指他这个六弟,这次只怕身家难保了。
  “陛下,官部堂等人进京尚算及时,张家湾的战事依旧缠绵。直鲁民团的战力有限,想必官部堂的人马都是各省精锐,三万人马也算是救了京师的危难呐!”
  张家湾的战事,只是杨猛自说自话而已,差不多两万英法联军如今老老实实的趴在张家湾,自从得了军粮城的粮草之后,大沽与张家湾之间就失去了联系。
  大沽的英法联军,杨猛决定放他们离去,至于额尔金和葛罗的英法联军主力,则是杨猛留给英法两国的香饵。人就围在张家湾,救是不救你们两国自己拿主意。或许是过于自信了,大沽那边的英法联军至今没人接应,或许这事儿传到欧洲,还得半月二十天吧?
  防着额尔金的英法联军不打,也不是个事儿,虽说撤走了战区大部分的百姓,但直隶一带的官军经常到那一带刺探军情,与其让额尔金他们闲着,不如让他们消耗一下八旗的人马,这次进京勤王的大军,江南、西南出了两万六千多人,江南、西南的八旗驻防军,基本被抽调了大半,废了这部分人马,江南、西南就是练勇的天下了。
  热河的五千人比各地驻防的八旗兵精锐了一些,真正的八旗精锐,应该是还在途中的东三省勤王大军,那里的八旗兵,虽说战力也不是很高,但与疏于训练的各地驻防军相比,东三省的八旗应该算是绝对的精锐,至于西北的驻防军,也就那么回事儿了,比绿营兵强些有限。
  那两路八旗驻防军,西北大概万余,东三省的最多,三万五千人左右,加起来接近七万的大军,与额尔金的英法联军一战,能剩两三万就算是侥幸了。
  这样的军队葬送掉,对杨猛来说什么压力也没有,与其说这些人是军队,倒不如说是各地的负担,一年的军饷不少花,正经的事情却不做一点,既然拿了军饷就要参战,打不过人家,死了也不冤。
  而且东三省抽调了三万五千人,东北的防御就有了漏洞,这也方便老毛子动手,不然杨猛这边还真没有什么北上的好借口。
  沿着东北北上,大部分地区都是无人区,抢回鹿儿岛之后,老毛子自然不会干休,扩大战局,也就在这几年之中。
  有了这些考虑,才是江南和西南的八旗兵能顺利进京,能与热河都统的人马前后脚碰面的原因,没有这些考虑,他们想动,门儿都没有!
  杨老三替自己说话,倒是官文没有想到的,这货倒是大度,自己领着这帮驻防将军进京,为的就是对付他杨老三,人傻也不能这么傻啊!难道里面有圈套?
  “哼!杨三哥,你倒是好说话,这些天你为京师做了什么,朕看在眼里,这满堂的大臣、王爷也看在眼里,谋朝篡位?朕看是有些人想要谋朝篡位,唯恐天下不乱吧?
  祖宗成法,各地驻防将军没有圣旨不得带兵入京,军机处的留中不发,是你官文不清楚?还是你们这些个驻防将军不清楚?
  朕与军机们留中不发,那是给你们留面子,你们倒好,私自带兵入京,都说满汉一家,朕这边看见的是你们唯恐满汉一家呢!
  江南、西南两万多人马,江南的长毛贼平了吗?你们腆着脸来京师,是认为自个儿本事大,不该在江南剿匪吗?
  西北,西北!让他们救援皖赣,近在咫尺的路程,动辄一两个月,进京,这才几天的功夫,已经快到直隶了。
  东三省是龙兴之地,也很好!三万五千人马,没声没响的就快到热河了,你们以为朕是聋子?是瞎子?是傻子?”
  面对自己这个杨三哥,四色棍浑浑噩噩傻子一般,但面对争位子的兄弟同族,四色棍的脑筋却异常的活络,这一桩桩一件件,他憋在心里怕是很久了,这次一并发泄出来,这货的脸色竟然又亮了几分。
  皇帝的话茬,养心殿之中的几位王爷,谁也不敢接,接了就是罪过,见杨老三的话也不起作用,彭蕴章这个军机首辅,只能站出来了,杨老三的话不错,与其治罪官文等人,不如让他们到张家湾打洋鬼子。
  直鲁民团没有战力这事儿,只有杨老三还有几位王爷知道,张家湾说白了就是个空架子,洋鬼子因为后路被抄,正在犹豫不决呢!一旦动身,杨老三有话儿,这直鲁民团是绝对挡不住的。
  官文等人虽说有些大逆不道,但七万八旗兵,总要强过八万京师民团吧?用他们打洋鬼子,或许能毕其功于一役。
  “陛下,杨部堂的话老成持重,京师正值用人之际,依老臣看,就让进京勤王的各部人马战于张家湾吧?
  若战败英法洋夷,则将功补过;若败于英法洋夷之手,则数罪并罚!”(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二章 御驾亲征(上)

  养心殿之中的一干大臣王爷,四色棍能信的只有三个人,彭蕴章彭师傅是其一,彭师傅老成;这杨三哥自然是四色棍最信任的一个,杨三哥亲近;至于第三个就是杜师傅的爱子杜翰了,可惜杜翰的资历、才具差了一些,难当大任!
  想想他这个皇帝,出身于满族,却信不得这朝堂之上的满族官员与宗室王爷,满蒙一家亲,僧格林沁这蒙古王爷,差点没坑死他这个皇帝,都说他这个皇帝重用汉臣轻贬满蒙臣工,可这满满一朝堂满蒙臣工、宗室王爷,又有哪一个不是面目可憎呢?又有哪一个可信?哪一个能信呢?
  看着一个个驻防将军脸上不服输的神色,四色棍的心中越想越气,这些个奴才,干正事儿的时候不出力,干这些狗屁倒灶、谋朝篡位的事情,倒是一个个的瞪得眼珠子溜圆,朝廷每年数百上千万的军费,白养活他们了!
  “哼!既如此朕就看看你们这些奴才的本事如何?
  朕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前都是嘴上说的,这一次朕也要去张家湾,看看你们的本事,看看杨三哥的功劳!”
  有些事儿说与做是两码事儿,嘴上说说无伤大雅,但真要是做了,那就是悔不当初了,皇帝突地蹦出这么一句,不仅彭蕴章紧张了,就连鬼子六等一众王爷也紧张了,英法联军可不是吹得,僧格林沁、肃顺,这些人也不是在张家湾、八里桥做戏。
  作为军机。作为亲王。这些人都是了解过张家湾和八里桥的战事的。僧格林沁一败涂地,肃顺惨败而回,即使是杨老三不一样在拿着人命填坑吗?
  有些事儿皇帝不知道,但军机和诸位王爷清楚呐!张家湾先不说,单单一个八里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填进去将近十五万人马了,各地的驻防将军?八旗精锐?
  这话也跟四色棍的态度差不多,嘴上说说还成。靠他们打硬仗怕是天真了!八旗的光鲜,早在乾隆爷的时候就褪去了,现在指着他们保家卫国,那真是谁用谁知道呐!
  守护地方为什么有绿营?拱卫京师为什么要用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还不是因为八旗子弟不成了,陆战不如绿营,马战不如蒙古,如今绿营被民团所取代,八旗三流而已!
  皇帝的话那就是意味着御驾亲征,虽说张家湾在京师左近,但英法联军的战力强过八旗兵太多。御驾亲征,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陛下不可!”
  劝解的话。由彭蕴章起头,各位军机、王爷掠阵,这好话、坏话都被他们说尽了,但四色棍的表情却依旧坚决。
  八旗兵,在杨猛看来,并不是八旗的战法不成,而是八旗子弟不成了,八旗战法,上马逐敌下马硬捍,就是机械化战法,骑兵,虽说在长途奔袭上不如步兵,但骑兵可以节省大量的体力啊!
  八旗的战法,与蒙古不同,八旗兵应该算是骑着马的重甲步兵,步战为主,这样的战法,杨猛也想在北方借鉴一下,大量的骑兵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行进,下马就可以直接投入战斗之中,不用战壕也不用掩体,马匹就是最好的掩体,敌军溃散之时还能骑马追击、围歼敌军,这个时代的闪电战呐!
  北方,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这样的战法是极为合适的,而且这样的马队,在物资补给的要求上也比陆军小的多,一人多马,只要带足了弹药,他们就可以进行长期的战斗,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五六万人的军队,应该有至少一个月的持续战斗力。
  沙俄也是个产粮大国,若是加上劫掠,五六万人,十四五万马匹牲口,至少可以在不需要补给的前提下,征战一个半月或是更长时间,相对于如今的交通状况,八旗战法无疑是适用于北方的。
  这也是杨猛登门拜访僧格林沁的原因,这也是蒙古诸王没有进京勤王的原因,与没落的八旗不一样,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在骑射上还是有其天生的优势的,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盖的,蒙古马队,只需要三五个月的陆军训练,就能成军。
  而培养一支可以上马骑射,下马战斗的骑兵队伍,江南、西南、西北,这些地方的百姓,就多了学习骑射这一节,想要在骑射上与蒙古马队持平,训练时间,怕是也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蒙古马队将来有大用,八旗兵是废物,所以来京师勤王的大军都是各地的驻防将军,四色棍想要御驾亲征,是杨猛之前没有想到的,但这未尝不是个好由头。
  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足以养活几十万军队了,这个钱杨猛是不想花的,不干活就去死,不出力就挨饿,对于满人杨猛没有什么义务,截断八旗的铁杆庄稼,这次是个机会。
  而且,被困的英法联军,以及将来增援的英法联军,杨猛是不打算放过他们的,屠杀也是需要借口的,他的一些谋划,正苦于没有机会执行,八旗兵进京勤王、四色棍御驾亲征,无疑是一个为自己脱罪的机会,借此许多难办的事情,也就有了突破口。
  与英法与沙俄之间的战争,必将是旷日持久的,大清上下也需要一个长久开战的由头,而杨猛之前已经谋划了一部分,这次也算是个不错的机会。
  国内的事情,通过朝廷的宣扬,应该可以支持几年,而国外,广州那边已经聚集了许多记者,这次说不定是个不错的机会,只要谋划一下,保护好四色棍就成。
  在皇位的争夺战上,四色棍无疑是有些经验的,养心殿的诸王群臣,并没有说服他,他直接把问题递给了亲亲的杨三哥。
  “杨三哥。你认为如何?”
  “陛下若是想御驾亲征的话。臣也有话要说。此战胜算不多,唯恐伤了陛下的声威,但保陛下安稳,臣是可以办到的。
  御驾亲征,胜!自是大快人心,但败了……”
  见杨三哥也不看好各地驻防军的一战,彭蕴章等人先是一喜,但一看皇帝脸上的阴翳表情。众人脸上的那一丝喜色也瞬间消失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各地的驻防将军,没有圣旨就打到京师了,朕还有什么脸面可言?此战,朕不怕战败!
  擢东阁大学士桂良为参赞军务大臣,全权处理八旗驻防军与英法联军一战,待西北与东三省的人马抵达京师之后,即刻出征。
  杨三哥出五千人马拱卫御前,肃顺管带京营人马,僧格林沁重组蒙古马队。做督战监军,擅退者死!战败者死!
  彭师傅。拟旨!”
  杨猛也不得不佩服四色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