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个有脾气的人。”谭良栋有些无奈,不过胡振江确实是个有才之人,他编写的那些条例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漏洞,这很难得。
回到真武山,谭良栋立刻忙了起来。今年晋西北再一次大旱,五县的不少村子为了不交夏税,在找人接触过吕梁营后,便打着吕梁营的红旗,县衙的税吏不敢进去,怕吕梁营收拾他们。对于打着红旗的村子,谭良栋准备派人入驻,整编后的吕梁营开销不小,对于向外扩张,既是谭良栋的想法,也是吕梁营上下的一致认知。
打着红旗的村子也大都做好了吕梁营入驻的准备,谭良栋在柳林和刘垣圪坮的做法已经传遍晋西北,人们对于吕梁营并不排斥,最起码给吕梁营交了粮食吕梁营能保证人们的安全,而官府却是管收不管事。
此次吕梁营直接往外扩张了八个村子,地盘已经触及到临县、中阳、方山三县。在新扩张的村子里,各驻扎一个队,并在村里组织护村队,护村队的队长们全部由此次整编因伤退出吕梁营的老兵担当。
至于村子里的乡绅,从万历二十八年起连年旱灾,流民年年起,天启一年流民大规模叛乱,天启二年吕梁营组建,稳定了柳林周边的秩序,到了天启三年,柳林周边村子的乡绅们早跑到县城省城里,没有跑的,等待他们的也是吕梁营。
在这种大灾的特殊时刻,谭良栋直接在各村实施了军管,任何乡绅但凡出来闹事,谭良栋下手绝不留情。柳林的第三茬土豆已经种下去了,谭良栋把多余出来的土豆推广到各村种植,让余生负责,不论是为了推广土豆还是为了能更好的凝聚手中的力量,所有的乡绅要么选择和谭良栋合作,要么就滚蛋。
谭良栋不想开杀戒,矿工对士绅们的恨可是极其深的,一但谭良栋动了刀子,那整个吕梁营的人将会毫不犹豫的杀向各村,吕梁营此时需要的是休整和维持稳定。
柳林内部,谭良栋继续调整煤矿的生产模式,并把手里闲置的铁匠全部调集起来,生产工具和各类支架。煤矿机械本就是谭良栋的老本行,这方面他经验丰富。
以前的小煤窑都是纯手工生产,再加上煤矿主们肆意压榨矿工,拿矿工的命换钱,生产效率极其低下,柳林全年的煤产量连一万吨都到不了。煤矿主们赚了钱以后,要么进入了官府的腰包,要么拿钱买了土地,把钱投入再生产的很少。
谭良栋把煤矿分出去后,虽说是全体矿工所有,但真正负责管理的还是谭良栋和吕梁营,谭良栋准备从蒙古人那获得的八百两黄金里拿出一半,用来加固矿坑和置换矿工手里落后的工具。
这个时候矿工手里用的是什么工具,你绝对想不到,谭良栋在当矿工时挖矿用的还是铁镐,但柳林的矿工太多,矿工手里的镐就是边缘处包了一层铁皮,其他部分都是木制或石制,有些还在用手挖。
不要说跟大型挖矿机械相比,这就连后世的农具都比不上,对了,这个时代的农具更为落后,受制于铁产量,农户们一般都是三五户合用一把包铁农具,就是农具边缘包点铁皮,只有耕田用的犁才会很奢侈的用铁制的,至于锄头了啥的,以纯木质的为主。
这些情况让谭良栋迫切的需要发展炼铁坊,和卢象升达成合作以后,中阳的铁矿石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柳林来,炼铁坊采取了谭良栋指点出来的小高炉炼铁,虽然问题还很多,但随着师傅们生产经验的增长,一些大的毛病都被修改过来。
谭良栋相信,等自己这四百两黄金的订单生产完后,炼铁坊将会培养出第一批熟悉高炉炼铁的铁匠。
临县、方山的煤矿,谭良栋依在柳林的办法,一并实行改制,推行《煤矿生产条例》。
除此以外,本来就是吕梁营的刘垣圪坮和一些村子,这些村子已经有了护村队,谭良栋把在柳林实施的《治安条例》推广了下去,并拜托胡振江帮自己在各村宣传条例,同时把李鹤轩的警察队扩展到各村,以条例治村。
相比较打仗,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更为困难,也更为麻烦,但这也更能锻炼谭良栋,要想维持以矿工为主的吕梁营和应对接下来的大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更加艰辛的努力,谭良栋不敢懈怠,吕梁营诸人亦如此。
谭良栋的行动和士绅们的利益不符,自然受到他们的反弹。各县城里,受到损失的士绅们联名向县令状告谭良栋,四县县令把来自士绅们的压力又一致压给了永宁府知府。
自从刘策空降卢象升为中阳县县令后,永宁府知府便身居衙门深处不再理政事。这次,县城、府城的士绅们一致状告谭良栋,并给知府的师爷塞了钱后,师爷来到知府衙门后,看到知府正在欣赏一副不知是谁的字。
“东翁……”师爷硬着头皮打断正在摇头晃脑的知府。
知府听到师爷的声音后,头也不抬的说道:“又是吕梁营的事吧!”
“是的,东翁,这吕梁营新任千总谭良栋跋扈异常,侵犯乡贤财产,实在是凶恶之极啊。”
知府把字合上,摇摇头道:“师爷师爷啊,这谭良栋不是好东西,那让你来的那些人就是好东西了?在本府看来,就是狗咬狗一嘴毛,谁也不是啥好东西。况且本府快到郅仕的年纪了,这吕梁山就是一潭浑水,本府管不了喽。”
说完后知府直接回到后屋去睡觉了,师爷连叫都来不及叫。“唉,东翁这……”师爷气得跺了跺脚只能离开。
永宁府知府完全不想管这些破事,他要是帮士绅们,吕梁营肯定会撂挑子,把兵力收缩回柳林,到时流民作乱,谁能控制得住。他要是帮吕梁营,呵呵,那是不可能的。
中阳县衙,谭良栋的做法都被胡振江传到卢象升这里。“良栋、涛起,希望我的做法是对的,能让吕梁稳定下来,免受灾害和兵祸之苦。”
从天启三年三月到六月,晋西北唯一能对吕梁营产生威胁的罗汝才部还在大同闹,永宁知府不管事,趁着这个时候,整个吕梁营上下都在忙碌,随着各项条例的推行,吕梁营的实力逐日递增,影响也越来越强。
胡振江也在此过程中慢慢的对自己的变革之道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谭良栋的做法本身就是在践行一种变革,不过这种变革才刚刚开始,谁也没法料到现在撒下的种子,将来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
(本章完)
第69章 69。活曹操,拒敌()
天启三年三月,就在谭良栋专注于处理吕梁营内部事务时,从府谷窜到大同的罗汝才,在听说这一带专门有人针对代王府名下的庄子下手,收获不少,便专挑代王府的庄子下手,杀死庄子的管事,吸纳庄子里的农户,人数由刚进大同时的八百人一下子扩大到三千人。
谭良栋从庄子里救出来的人已经开始他们的报复行动,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代王府被搅得鸡飞狗跳,代王让府中大管家亲自出面找到行都司指挥使和总兵张远,让二者尽快派军剿灭大同的叛军。张远令已经到达马邑的贺方驻守马邑,寻找叛军主力围剿。
罗汝才很高兴,代王府庄子里的好东西很多,一路抢下来,不仅他自己收获甚丰,跟着他的八百陕北老弟兄腰包也鼓起来。如果代王府不是在朔州城这样的大城里,罗汝才还想着去打代王府,没办法,地方藩王手里的财富太多了。
贺方在追击谭良栋失败后,把气全撒在了罗汝才身上。在乡绅们的指点下,贺方大概判断出了罗汝才的行进路线,于是提前去罗汝才要抢的下一个庄子埋伏好。
罗汝才人虽然多,但都是充数的,纪律十分涣散,一路下去就是直奔庄子,完全不查探。贺方手里的都是边兵,作战经验丰富,等罗汝才的大队人马踏进埋伏圈后,直接发起攻击,打散了罗汝才部。
“娘的,碰上硬茬子了。”罗汝才见边军出动,知道自己没法在大同继续待了,反正损失的也都是在大同新纳入的,他的陕北老弟兄都还在。
宁武关的守备感觉自己今年流年不利,前有谭良栋闯关,后有叛军攻打,自己这太平将军还能不能干下去了。
罗汝才攻打宁武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人命填,他让自己的陕北老弟兄们充作督战队,后面依附的做攻关主力。这个办法虽然残忍,但很有效,宁武关守军不足五百人,守备将军又是个混日子的,前面还能挡住,后面就支撑不住了。
杀红眼的人们冲上了宁武关,直接把宁武关上下给血洗了,罗汝才把这些经过鲜血厮杀的新人充进自己老部队,然后过了关,来到熟悉的太原府岢岚州,这里有他的不少老朋友。
贺方抵达宁武关时,看到宁武关的惨样,知道出大事了,立刻把情况报给行都司和总兵府,最终到了刘策那里。
同一时,罗汝才“活曹操”的名声也传开,心狠手黑、不择手段,这是“活曹操”罗汝才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太原府,刘策拿着地图,宁武关下就是岢岚州,走不远就是镇西卫,刘策立刻命令镇西卫的左卫千户寻机阻拦罗汝才继续南下,并让吕梁营配合。
罗汝才南下到岢岚州时已经是六月份了,这个时候的谭良栋已经把吕梁营内部的事情解决完,整编工作也到了尾声。
接到刘策的命令后,谭良栋带着掷弹队和靠近镇西卫的牛凉部与张应宸部汇合,赶到临县。谭良栋是不会选择和镇西卫合作的,双方的嫌隙太大,都巴不得对方玩完。
不过,谭良栋真没想到罗汝才直接窜到山西来,守在府谷县的王嘉胤已经被延绥镇的边军打出府谷县,而带队打王嘉胤的将领正是复出的吴敏。
吴敏回到延绥镇后,在参将李相良的帮助下,聚拢了被王定打压的旧部,再通过支持自己的布政使的关系,将李相良部的粮饷直接掌握在手里,重建了马队。
谭良栋从李言欢给自己的书信中得知,吴敏平定王嘉胤叛乱很顺利,不知道为什么,王嘉胤的部队出了府谷县城,和吴敏的马队在城外野战。王嘉胤的部队哪里是吴敏马队的对手,骑兵多次凿穿王嘉胤部,直接冲散了叛军队伍。
最后王嘉胤带着小股队伍往南逃窜,米脂往南地形复杂,不适于骑兵作战,吴敏在追击无果后退回延绥镇。凭着平定王嘉胤的战功,再加上李伯年的运作,吴敏一个参将的职位是跑不了了。
吴敏的动作太快了,组建马队、平定王嘉胤之乱、收复府谷县城,吴敏只用了五天就完成,王定根本反应不过来,等反应过来,吴敏已经掌握了延绥镇一半的力量,基本上把当年郎参将的旧部汇合起来。
王定居三边,吴敏占榆林,延绥镇被分割成两部分,隐隐成对立之态。
而被吴敏打得往南逃的王嘉胤直叹自己倒霉,在罗汝才带部离开府谷县后,王嘉胤也想着往南走,府谷离榆林、三边太近了,边军云集,根本守不了。但跟着王嘉胤起事的有不少人不愿离开县城,他们好不容易打下县城,怎么着也得祸祸完再走,不听王嘉胤的号令。王嘉胤无法,只能收拢自己的老弟兄,见机行事。
很快吴敏就率兵过来,王嘉胤和吴敏相熟,知道吴敏的本事,本想着倚城而战,但那些不听王嘉胤号令的人居然要出城跟吴敏的马队野战,王嘉胤索性也不管了,借着出城的机会带着自己老弟兄们往南而去。
谭良栋不知道王嘉胤面临的窘境,不然绝对会来一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王嘉胤是被胁迫造反的,打进府谷县城后又以他名望最高,因此被推为首领,但他命令不动那些人,在陕北秩序还没彻底崩溃前,一盘散沙的农民军根本无法战胜边军。
府谷县的叛乱被扑灭,王嘉胤不知所踪,罗汝才对此还不知情,在进入岢岚州的地界后,罗汝才在一众手下面前大笑道:“哈哈,吕梁,我罗汝才回来了,老朋友们,我可是很想念你们啊。”
上次罗汝才是跨过黄河直接进入岢岚州,这次他由北南下,跟上次一样,去拜访的第一家就是镇西卫。
现在驻守在镇西卫的是左卫千户,三个月前刘策给他运来大笔钱粮,千户拿着钱粮从流民中招募了一千身体还算强健的青壮。但紧接着,刘策传来命令,让镇西卫伺机阻拦罗汝才,左卫千户一点也不想去阻拦,他更希望罗汝才能继续南下,跟吕梁营打去。
然而,左卫千户不想着去招惹罗汝才,罗汝才自己找到镇西卫。上次罗汝才来镇西卫时,镇西卫就是个空壳子,罗汝才兵不血刃的就占了下来。这次镇西卫有了人,但罗汝才不在乎,这次他手头的实力要比上次强得多,直接驱使一路来新加入的流民去攻击。
镇西卫新建,左卫千户手底下的人不久前还是流民,罗汝才手底下的直接就是流民,武器也不全,打着打着就四散而逃了。罗汝才瞅准机会,带着自己的老弟兄冲了上去,和左卫千户手底的原卫所老兵们拼了起来。
罗汝才攻打镇西卫,动静闹得很大,被谭良栋派出的斥候探明。谭良栋得知后,稍经思索后便集合掷弹队、牛凉和张应宸两部,趁着罗汝才部被纠缠住,正好能一举击溃。
左卫千户手底下的老卫所兵和罗汝才的老弟兄们互冲了几次,都觉得暂时谁也无法奈何的了谁,双方选择了撤退。罗汝才撤到安全的地方后,派出的探子报道:“首领,后面发现了敌人。”
“怎么回事?”罗汝才暗暗心惊,难道是那吕梁营?
突然间,罗汝才后方有人喊道:“快看天上,那是什么东西?”
罗汝才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小黑点由小变大,落在了后方的人群中,紧接着,“轰”的一声,炸开了。
人群直接骚乱起来,罗汝才也立刻跑开,脑子里直接冒出一句话来:“谁他娘的拿炮轰他?”
谭良栋在罗汝才部的后面听到爆炸声,道:“前进两百步,掷弹队全体人员准备手榴弹。”
刚刚的那颗手榴弹是由掷弹队臂力最强的一位战士扔出去的,谭良栋通过手榴弹的落点可以大致估算出距离,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投掷地点。想到这,谭良栋对望远镜就更为的迫切了,望远镜对于战场指挥人员来讲,真的是一大神器。
掷弹队迅速前进两百步后,拿出腰间的手榴弹,拉掉拉环,迅速扔出去。
刚刚的那一声爆炸把罗汝才部整个都给惊到了,众人刚反应过来,天空中又飞过来更多的小黑点,这次人们不敢在原地停留,纷纷朝着四周跑去,本就乱哄哄的队伍更乱了。
“轰、轰、轰”,连续不断的炸响声,让罗汝才完全失了战心,连忙带着老弟兄撤退。
牛凉部和张应宸部守卫着掷弹队,在见到罗汝才带着人要逃后,牛凉问道:“千总,咱们要不要追?”
谭良栋道:“追,但不要追得太急,只要‘活曹操’不进到咱的地方就行。”
张应宸和牛凉点头,吕梁营在整编后一共一千三百人,还要负责镇守柳林和周边各村,能不损失就不损失。
左卫千户在得知罗汝才退走后,心中很是诧异,不过这样也好,镇西卫新建,还是不要遭受太多的损失。谭良栋没有和左卫千户通气,一个虚弱的镇西卫,除了能让刘策更放心外,毫无作用。
(本章完)
第70章 70。作乱,谈判()
“首领,你看这个东西。”罗汝才的手下捡到一个没爆炸的手榴弹,递给罗汝才。
罗汝才拿着手榴弹,问道:“这就是那个爆炸的东西?”
手下回道:“是的,但不知道这个为啥没炸,我把它捡了起来,这前端的铁壳子里装着火药。”
“我说呢,还以为有人拿大炮轰咱呢,原来是这个玩意,吓老子一跳。”罗汝才把手榴弹装了起来,松了一口气道。
罗汝才的老弟兄凑过来问道:“首领,咱还去不去吕梁营的地盘?”
“去个屁,你还没被那玩意炸够啊。真是想不到,这山沟沟里的吕梁营居然搞出这么个玩意。”
“首领,那咱们下一步走哪?”
罗汝才摸了摸下巴,道:“吕梁营不好惹,那咱就绕开他,咱们现在是到了临县,往东走,去汾州。”
那老兄弟接着道:“首领,汾州过后咱是走平阳府回老家,还是……”
“不回老家,好不容易来到这,太原府周边都是些卫所,咱去那闯一闯,我就不信了,这些卫所也跟吕梁营一样这么难缠!”
老兄弟们听后都嗷嗷怪叫起来,晋南是太原府的精华之地,只要他们成功走过晋南,那收获绝对会让所有人满意。
跟在罗汝才后面的谭良栋很快就发现罗汝才部改变了行进方向,由原先的往南改为往东,沿着这个方向去正是交城一带。谭良栋连忙打开地图,对照着整个晋南,很快明白了罗汝才部的进军方向。
安排张应宸和牛凉两部继续监视着罗汝才部的动向,谭良栋带着掷弹队往回走,在路过中阳时,找到卢象升,把自己推测的罗汝才部下一步可能的动向告诉卢象升。
卢象升被吓了一跳,罗汝才部很有可能会去太原城,这可是整个山西的核心地带啊。此时朝廷的驿站还没被废,卢象升立刻把这一消息走最快的马给传递到刘策那里。
在罗汝才部抵达交城时,卢象升的消息传到了刘策手里,刘策立刻召集太原府各部官员和卫所将领,告知了这一情况。
太原周边的军事力量主要有太原前卫和右卫两个卫所和宁化一个千户所,本来还有左卫的,但左卫在吕梁被打残,现在千户都还窝在镇西卫。
巡抚衙门里,文官们都看着武官,这种平定叛乱的活是武官们的事。前、右两卫的长官看不上流民军,认为他们只是一伙挥舞着锄头的农民,排着胸脯保证道:“巡抚大人,末将保证剿灭乱贼!”
罗汝才部在抵达交城后,交城内不论士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往太原逃去。罗汝才很轻易的就攻下交城县城,在交城县衙,罗汝才对着老弟兄们很狂妄的说道:“这内地的卫所,真是土鸡瓦狗,哈哈!”
老弟兄们也跟着罗汝才哈哈大笑,进入山西以来,除了在大同边军和吕梁营手上吃了点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