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易-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的“公主”并没有什么感情。

    在荀易打算中,青霞元君就算成为泰山之神,也应该配祀孟翰,和自己无关。他的儿女,在新世界中要自己生育。

    荀岱已经是特例,而且是记在荀昌名下。如果不是养子,难道自己日后舍得让亲儿子记名在自己的“前世”名下?

    “归来吧!”荀易以**力将泰苍山重塑,这座神山所具备的神韵,绝对不逊色孟翰手中的岱陵山脉。

    这两地合一,外加宙光上帝动员轩辕家收集的力量,才能组合成为全新的泰山。

    时间一点点飞逝,外界孟翰开始对东伯世界群进行大规模攻占。

    不得不承认,孟翰不愧是宇宙之子,由世界选择的救世主。他以造物大神通点化世界,将一个个世界化作临时活动的巨人,让这些巨人们亲手把“皮肤”上的蝼蚁碾杀,然后乖乖变成一块块山河国土。

    这一举动,让左英等人目瞪口呆。再加上诸神努力,总算在冬至祭天之前,将东伯国的国土融合完毕。

    万里江山无限好,东阳青黎迎新朝。

    冬至这一日,荀易从泰乙界归来主持祭天大典。

    自古以来,轩辕家都有立六宗以承运天道的说法。

    六宗者有天地六宗、四时六宗、八卦六宗、辰命六宗等等,指的是借助祭祀六位不同的神灵,构成自己王朝独特的祭天体系。

    日月星为天,山海岱为地,加在一起就是天地六宗,承日月星光,定山河社稷。而辰命六宗,指的是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更接近神灵本身,而不是自然天地。

    轮到荀易,他的选择是按照帝喾一系的传统,祭祀**六宗,以天地春夏秋冬为六宗。

    天者为乾元,万物元宰,统掌太一。地者为坤德,万物之母,厚土载物。春主东方,青木之象。夏主南方,赤火之象。秋主西方,白金之象。冬主北方,黑水之象。

    这是荀易立下的六宗,祭祀六宗之神,顺应天命,镇守四方。

    在祭天时,荀易按照六宗备下六件礼器。这还是茂公当年为大周朝定下的规矩,据说是从近古时代翻出来的祖制。

    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青木之东,赤璋礼赤火之南,白琥礼白金之西,玄璜礼黑水之北。

    这六器是荀易为东伯国准备的六大王神器物。

    一套六瑞玉器,一把轩辕木剑,这就是荀易镇压东伯国的根本神器。

    祭天大典上,荀易穿旒冕帝袍,以六器祭祀天地六宗后,开始下一步。

    这一次祭天本身,还有另一重意图。

    荀易拿出诏书,对天诵读:“原兹天命,以承厚德,今朝封神,永镇国泰。”

    这卷封神诏书射出天光,空中彩云翻滚,密密麻麻浮现一大批神位。

    这些是东伯国所封之神。按照大祀、中祀和小祀的区别进行划分。

    以六宗之神为主神,分别将天帝以及五方上帝。当然,荀易祭祀的五方上帝并非宙光上帝等五人,而是轩辕家传统的青赤黄白黑五帝。也暗指宇宙本身的五大上帝。

    此外,他将自己比作神王,是天帝在人间的代行者,借助天子权柄册封百神。把此次为东伯国战死的战魂统统封神,列为人鬼之神守护国运。诸位上帝为大祀,人鬼之神为小祀,此外还有泰乙界诸神、天界各方友好福神以及左英这类帮忙的神将等等。林林总总算下来,祭祀正神不下数百位。

    同一时刻,孟翰也在郊外的岱陵山脉中敕封天下地神。

    时间不多了,明年重塑岱岳,今年就必须把一切彻底安顿妥当。

    孟翰将岱陵之中的群妖封入东伯国土,一山一水一城一社皆有神灵。这些神灵运转灵枢,在东伯国大地深处凝成一片全新的地神世界。黄蒙蒙的大地神力汇聚于此,又重新归入岱陵之下。

    从虚空看去,世界树的根系缠绕地神界,树冠托起人间界,形成目前东伯国的两重世界观。至于未来的天神界,还有即将建成的冥土,那就需要一步步慢慢来了。

    册封诸神着实花了荀易不少时间,当天空中紫气垂下,诏书上出现天庭的印章,这一步总算完成。

    不过印章并非出自金阙帝系,而是烈武上帝的玉玺,说明东伯王朝目前归入上帝座下,是虚空征战时的临时王朝。唯有荀易兵役完成后,这个东伯国才能被荀易收走。但泰乙界诸神统统被荀易作为东伯国正神进行册封,荀易一系的神系势力随之大涨。就算日后传位给荀岱,这群神都是自己人,也不担心荀岱另有异心。只是在祭祀祖灵的时候,有一点小小波折。

    东伯国是荀家的王朝,柏荀一脉的根据地。按照一般王朝规矩,要将祖神追封三昭三穆祭祀七代先祖尊为王神。

    荀家有一个很尴尬的处境,从祭祀的最远祖先姬令德算下来,今朝不过是六代。

    所以,荀易只好把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作为四亲,立昭穆庙。而天祖另开一庙,尊为玄德祖皇,又把帝喾上帝和轩辕天帝算上,勉强凑了七庙之数。

    这一封诏书立下,幽冥龙庭自动诞生,供荀家先人以及未来东伯国子民居住。龙庭在地神界之畔,同样连通岱陵山脉,这里也是荀家未来的百年吉地。

    然而姬令德在大周国,荀煜已经位列天神不欲插手这处龙庭,最后由荀坚管理此处,暂时负责建立东伯国的冥土。

    一系列的变动下来,等祭天完成后,哪怕荀易天神之身都有些疲惫,回宫休息后继续处理宫务,准备接下来的大典。

    看着手中礼单,荀易苦笑起来:“就算荀家人帮忙,但是这关键的各种祭祀仪式,还是必须我亲自出面啊。”冬至祭天后,还有天子腊祭,元日新年的庆典,上元节的福神祭典等一系的事等着他。

    幸亏荀昙体谅自家兄长,从九州赶来帮忙。这位安国长公主代表荀易巡查山河,祭祀天庭诸神的化身,总算给荀易减少一些压力。

    就这样,从年前忙到年后,等上元节过去后,荀易便开始邀请轩辕诸神,一同参与东伯国的封禅大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泰山立

    泰山封禅,轩辕家期待多年的这一幕,终于重新开始了。

    根本不需要荀易邀请,各方大神自发齐聚东伯国外。吓的无尽时空的诸神立刻搬移世界,转移阵地,在东伯国外空出一光年之距。

    英华王等先天王神不方便降临真身,便以化身的姿态出现于虚空。这里有荀易搭建的一座云海天宫,轩辕家诸神便在此歇息。

    远处,一列列恢弘威严的天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们排兵布阵,以一座座神阵的力量放出各色神光,守护在东伯国外层,庆贺泰山的归来。

    “好大的排场。”诸位王神赶来后,看着天地间这秩序井然的军队,有人忍不住心中泛酸。“不知道几位长老给他添了多少好东西。”

    英华王往那边扫了一眼,便继续打量岱陵山脉。

    目前出现在这里的天军,并非轩辕家给荀易的配备,而是泰乙界内部的荀易嫡系。不管是他们身上的盔甲还是手中的武器,都是用泰乙界的材料打造而成。这十万天兵天将算起来,也是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战军。不过在战场上,为烈武上帝服兵役的时候,荀易可不舍得拿出来用。

    “先天神最好的一点,就是天军无上限,随便自己打造。这小子不求数量,只求精锐,这十万天军应该就是他目前准备的最强战力吧?”

    王神们熙熙攘攘聚在一起,赵莹也在诸王神之列,在她身边站着轩辕家归来不久的蔺相。回来之后,他作为宰相负责赵莹的神赵。

    旁边几个熟识的王神过来:“奇怪,依陛下之尊怎么没有下去参与?封禅大典中,有封天禅地之礼,你这皇儿没有妻子,到时候不应该是你出面?”

    赵莹摇摇头:“神赵、柏荀,终究帝统传承并不一样,朕不方便出面,不然有喧宾夺主之嫌。”

    她本来也想要给荀易帮忙,但蔺相如在来之前劝说:“神赵之中,他是皇太子。柏荀之中,你是王太后,这种情况下怎能随便出面?”

    于是,赵莹便跟其他王神一同在天宫中观看。

    诸王神来齐后,轩辕三老以及两位上帝纷纷降临法驾。

    这时,东伯国天瑞城郊外传出悠扬庄严的钟声。

    泰山封禅,真正开始了。

    封禅之前,首先你要有泰山才行。按照古法礼乐,需要人王先入泰山祭祀泰山神金虹氏,告天之后再择吉日上山祭祀。

    金虹氏是上古泰山神,位列先天,权能莫大。历代王神除却帝嬴和前面那些圣皇外,后面的诸位王神大帝都必须先祭祀金虹氏。

    帝嬴因为薄待金虹氏,在泰山之上引来神怒天谴,差点死于非命。还是五大夫松相救,才让帝嬴逃过一劫,也因此这泰山老松得以封神。后来的王神一个个乖乖祭祀金虹氏。

    可是现在泰山还没建立,怎么祭天封禅?

    因此,在封禅之前,荀易还有一个必要的行动,那就是开山。

    开辟泰山,塑造岱岳。

    天宫上,突然有人道:“说起来,重开泰山需要昭告皇天后土,定下灵枢和天命。荀易可以昭天,那么谁来祷地?不会是嬴吧?”

    赵莹站在诸神之侧,显然不可能是她这位太后娘娘。

    一位王神露出厌恶之色:“嬴终究没有过门,难道他敢让嬴来朝圣?我看最后的人选,应该是荀昙,毕竟他急急忙忙将妹妹找来,不就是进行这一步?”

    这段时间,长公主持玉节代荀易巡视山河,礼奉诸神。所以大家认为荀易会选择荀昙帮忙,毕竟二人一奶同胞,不是吗?

    不过开山祀地的人选,最终让诸神大跌眼球。

    并非荀昙或者嬴,而是地德神君的孟翰。

    英华王眯着眼:“也对,毕竟这次开山借用岱陵山脉,他当然要出面。”

    岱陵山脉,就是当初泰山遗骸所化,因此称呼为岱陵,岱岳之陵。只不过从现在的岱陵山脉看,根本看不到古泰山的风貌。

    荀易和孟翰站在岱陵山脚下。五大夫松率领诸多泰山精灵来迎。

    “两位陛下,一切已经准备妥当。”

    算算时辰,荀易望天一眼,颔首:“开始吧!”

    两侧擂鼓响起,嬴站在不远处的望月台,吩咐道:“奏乐!”

    嬴负责礼乐,她手下三百位月女马上开始演奏《祭山泰皇歌》。这是嬴专门为这次祭祀所赶工出来的谱子,全篇演奏共计两个时辰。

    先是清冷的琴声,然后是一阵阵配乐的钟声,接着是朗朗笛声回荡在山野。

    荀易里八层、外八层穿着礼祭王服,带着仪仗队一步步走向岱陵十八盘。十八盘上,每十八重石阶有一对巫女持金灯跪在地上。清冷的山风吹过,她们身上的素服迎风起舞,如同一朵朵山间飘荡的云彩映衬春桃。

    这些人都是从泰乙界附属的三千世界挑选而来的巫女。全都是豆蔻年华的贞洁少女,而且样貌秀美,气质干净空灵,最适合这种祭神仪式。

    “单单是这些具备巫女资质的贞洁少女,就不是一般天神能拿出来的。”不少王神对比自身,不觉摇摇头。他们虽然掌控王朝,自身位列天神,但拿出这么多巫女来,一时间动用整个王朝的力量都不够。赵莹的神赵也是如此,人数方面根本凑不齐。

    “这就看出先天神人和以下后天神灵的鸿沟。唯有具备先天神界,开辟三千世界的存在,才能面不改色拿出这么多人手啊。”

    不单单是荀易的登天队,嬴的歌乐队伍同样不容小觑。这些乐师月女们都是金琴仙子专门培养,从乐道之中领悟修炼法门的特殊人才。寥寥三百人,便可抵得上一个修仙门派的精锐。

    乐道灵韵飘扬在山岳之间,引得山中元气喷薄,化作一处处神域。

    至于孟翰一方,他以山岭精怪混着神兽神将,也构成一组秩序井然,环绕整个岱陵的队伍。这列队伍分为十二部,暗指十二地支。孟翰游走一圈后,来到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后土坛。

    同一时刻,荀易登岱陵之巅,也走上早前准备的天坛。

    天坛为圆,地坛为方,象征皇天后土之意。二人各自捧起天书紫,地书金册主持这一次祭天行动。

    当祷文结束后,荀易将天书抛飞,交给上苍。孟翰将地书埋入五色坛,交给大地。

    这一来,天穹之上碧波万顷,一座连绵三千峰峦的巨大山岳倒挂而立。而大地上玄黄之气蠢蠢欲动,将东伯国万里江山的龙脉统统扭转。

    正是:百川归流拜山祖,千峦俯首东岳主。

    这一条条川河乃至山岳的精气流入岱陵山脉,让这座死去的“泰山”重新复苏,在诸神面前缓缓拔高。

    五大夫松站在山脚下,他在岱陵中寻觅,最后来到一处荒凉的死地。这里就是他曾经诞生的地方:“来于此,也当归于此。”

    落叶归根,不外如是。

    老松化作大树重新扎根土壤,树冠上拖着一卷《东岳泰山图》,这卷泰山图描绘古泰山的风貌,逐渐影响岱陵向着古泰山的地形变化。

    看到这一幕,幽冥上帝笑了,他对帝喾说:“这才有点泰山的模样。刚才那东西算什么,棺材么?”

    宙光上帝目前是帝喾拖着半死的身躯赶来,亲自见证泰山归来的这一幕。

    岱陵之山峰峦叠嶂,重重险峻雄峰高高耸起。空中泰苍山的山魄精华如同一条碧色长河倾泻而下,流入黄蒙蒙的岱陵山脉,为这座山脉焕发全新的生机。翠色绿意遍布泰山,各种神木灵树肆意生长,造化瑰丽,明秀玄奇。

    “原来如此。”幽冥上帝明悟道:“岱陵是泰山的残骸,象征死。现在再用荀易的泰苍山赋予生之力,结合天地二神的力量,才能让泰山真正重现。”

    青光和黄气交融,在荀易和孟翰的联手造化下,真正的泰山露出峥嵘。

    泰山山脉长达万里,整个东伯国的山河疆域都被这一条巨大山脉所贯通。诸船百河在山中流淌,千峰万土作为泰山的一部分。整个东伯国正是依泰山而存的王朝。

    下镇幽冥,上通天界,这才是昔年古泰山的雄风!

    接着,泰山深处爆发处一阵雄浑的帝王之气。

    那是泰山之中蕴藏的王神印记。自伏祖以来,炎黄二帝,颛顼帝喾等王神都曾经在这里封禅。从圣皇而下,秦皇汉武等历代王神的印记也皆在这岱宗深处涌现,于空中化作一幅幅王神封禅的景象。

    泰山归来了!

    这股力量引得轩辕家诸神王气蠢蠢欲动。

    帝喾上前一步:“诸神,将岱宗本源归还!”

    这段时间,王神们各自搜集岱宗金虹氏当年散落的本源。如今一道道流光返还泰山,也让泰山回馈相应的王气,纯化每一位王神体内的王气。

    封禅本身,正是在泰山上借助天地之力纯化万民愿力。将驳杂的愿力转化为纯粹的帝气,这才是王神们御龙飞天的本质。

    在泰山刺激下,每一位王神体内帝气喷发,形成一条条巨龙盘旋在泰山上空。北斗七星是天帝的象征,但轩辕黄帝秉承北斗降世,他这一系后人天然能感应北斗七星之力。

    此龙非龙族之龙兽,而是万民愿力凝成的帝王之龙。

    一股股王气震动云霄,天庭之上的北斗七星纷纷晃动,自发出现在泰山之巅为诸神照明。

    天庭之上,龙相帝眺望虚空,在天界之东,有一座巨大的通天山脉复苏,自发贯通七重天界。上万条巨龙徘徊在雄峰之上,凝成一道象征轩辕家气运的无上黄龙。

    道司神宫、岁星星域、句芒圣境同时传来欢快的大笑声。泰山归来,天地之间木德力量凝聚,让这三位大神的神力直接提升一大截。

    就连青帝境也因为泰山的重立,而越发凝实。荀易的青帝少君之位,算是名副实归的坐稳了。

    宇宙之中象征木德的那一股祖再度壮大,并分出一缕缕流入荀易的帝魂深处,塑造东岳大帝的神位。

    黄龙缠绕泰山,气势如虹,威严神圣,已经开始向着近古时代轩辕家的气象复苏。就连神农家也有所得,气运还是回升。

    “两大帝系皆归人族,这炎黄一脉的气数越发昌盛,莫非下一代天帝还真要从他们这边出?”龙族看到这一幕,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泰岳立,山中自动涌出碧霞,荀易藏在山中的灵胎化作碧霞元君。

    恬静秀雅的元君借泰山重塑而封神,是泰山中最天然的土著神,权能只在荀易二人之下。她伸手一指,山中出现一座岱岳宫。宫中祭祀东岳大帝荀易以及岱岳山王孟翰。二帝之下,有碧霞元君、五大夫松等泰山神灵。甚至就连东伯国诸山神地,都在宫中留有牌位。毕竟现在,整个东伯国的群山,都可以说是泰山的分支。孟翰以这座泰山,即可操控东伯国地神一脉。

    而荀易则以权能深入幽冥,和幽冥上帝的幽冥世界沟通,演化东伯国的冥土世界,完善自己的权能。让自己这位福神的领域贯通天地人三道。

    立山之后,孟翰和荀易各自有一道神魂飞入岱岳宫。

    元君在门口跪迎:“恭请两位陛下回宫。”

    二人仍是青衣、黄袍之相,一左一右升起神座。二神宝相庄严,帝威赫然。随后东伯国诸神一一前来参拜,朝贺二神重塑岱岳之壮举。

    感应自身新出现的群山之主权能,孟翰抬眼去瞧碧霞元君。

    元君站在二帝之下,以先行官的姿态迎接诸神,看得孟翰心中颇不是滋味。

    再去看看荀易,荀易对碧霞元君的行动毫无任何反应。默默在那里开辟冥土,设法打造自己的神道理念。

    “这丫头也真倒霉,好端端一位东皇公主,目前仅仅是泰山岱岳宫的管理员,荀易这家伙看来是不会管她了。”

    思罢,孟翰便当众宣告,将碧霞元君收作养女,代替自己管理泰山。

    不过碧霞元君还不算最惨的。

    和古纪元遭遇最不一样的,就是当年刘槐拿走的凤凰蛋。那枚凤凰蛋本应该是荀易和嬴孵化,后来有丹凤公主之称。目前被刘槐拿走,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闻孟翰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