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高拱和罗信也都安排下去,同样准备全方位弹劾徐阶。
第二日。
早朝。
果然,三方的弹劾如同雪片一般,给隆庆帝的感觉,自己就要被弹劾奏章给淹没了。而且在早朝上,大家都彻底撕破了脸皮,对骂成了一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信这一方的威力终于爆发了出来。
之前罗信的人没有参与进来,实际上罗信在京城也没有多少实力,他的力量都在地方。所以高拱落在了下风。但是,这次罗信的力量完全爆发了出来。几日之后,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便陆续送来了大量的弹劾徐阶的奏章,徐阶第一次开始落在了下风。
大明进入了吵架的时代,每天上朝就是吵架,而且隆庆帝也不圣裁,就是看着大家吵架,时间就在这种吵架中度过。与此同时,吏部在高拱和马芳的掌控下,每天都在巡查六部两院,考核更加的严厉。
内阁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每个人心中都知道,这是一场决战,不分出胜负,不会结束。
徐阶开始焦头烂额,弹劾他的都是实锤,一件件一桩桩传播了出去,害死恩师夏言,谄媚先帝,挪用赈灾款,致使天下烽火,徐家在松江的横行霸道,等等等等。
甚至两京十三省的茶楼酒肆内,无数的说书先生,将徐阶这些恶劣的事情,编成了评书,一时之间,徐阶身败名裂。
但是,徐阶偏偏也只能够吵架弹劾,没有丝毫办法阻挡罗信货币改革。因为城外的皇庄他根本就进不去。而且隆庆帝表明,这货币改革的事情,交给罗信独自处理。
如此,三个月后,罗信宣布货币改革开始,银币开始亮相。
白银在大明虽然之前不流通,但是大明百姓却承认白银的价值,如同承认黄金的价值一样。这可不是宝钞,只是一张纸。白银那是有着真正价值的。所以,朝廷一退出银币,立刻便被朝野认同。钱荒的问题顺势解决。钱荒的问题一解决,一条鞭便势不可挡地进行了下去。
徐府。
书房。
张居正站在徐阶的对面,轻声道“恩师,今日陛下召我进宫,让我劝恩师您辞官。”
徐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如同一个雕像。
万分感谢叶逢金秋(500),醉寻芳(100)的打赏!
第1564章 离去()
三日后。
徐阶上书请辞,隆庆帝批准。
徐阶的失败让徐党一时之间为之失声,内阁没有了徐阶,只剩下一个张居正,虽然张居正在罗信解决了钱荒之后,隆庆帝恢复了张居正的理政资格,让他继续实施南方的一条鞭,但是如今他是内阁的吊车尾,对内阁的影响微乎其微。
对于隆庆帝念旧,毕竟张居正是他的老师,而且也没有背叛过他,所以隆庆帝恢复了张居正的理政资格,罗信没有异议,毕竟张居正对于一条鞭法是最了解的,而且之前也是他在南方实施,想要一条鞭能够顺利实施,没有人比张居正更加适合的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面前,罗信不会成为阻碍。
但是,这并不能抵消徐党人的惶恐,徐阶都败了,这天下还有谁是高拱和罗信的对手?
但是,在徐阶离京的那天,还是有很多人来相送。
葛守礼,赵贞吉,王国光,张居正等等。
十里长亭。
徐阶从马车上下来,看到了葛守礼等一群人之后,双目湿润。
葛守礼上前施礼道:“阁老,我们已经准备了酒菜,请。”
徐阶点点头,没有说话,一行人便进入不远的驿站内,大家落座之后,看着徐阶一身便服,满身风尘,额头都是汗水,哪里还有半点儿内阁首辅的姿容?
一时之间,众人心有戚戚,心中陡然升起英雄落难,美人迟暮之酸楚感。
徐阶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淡淡地说道:“你们又何必来?”
“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当然要来送恩师。”张居正轻声道。
“是啊!”众人纷纷点头附和,葛守礼道:“阁老,我们先喝一杯,解解暑。”
徐阶端起酒杯和众人喝了一倍,放下酒杯,叹息了一声道:
“你们不应该来啊!高肃清可不是一个宽容的人。”
“您是我们的老上司,我们都是因你而起复,而且都是同事,如今你要离京返乡,我们来送送,他高肃清有能说什么?”葛守礼瞪眼道。
徐阶将目光望向了张居正,眉宇之间现出一丝忧虑道:
“太岳,你以后要难了。”
张居正倒是淡淡一笑道:“恩师,学生未必就没有机会。当初罗信能够在您和高拱之间生存壮大,学生自问,未必比罗信差。”
“哈哈哈……”徐阶畅快地大笑了起来:“不错,你原本就不比罗信差。而且你有着葛大人,赵大人等扶持,要比当初的罗信强大很多,来,我们干一杯。”
众人脸上都现出了笑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徐阶凝声道:
“老夫虽然离开了京城,但是还有你们。你们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会让高拱和罗信忌惮的力量。而且在老夫离开之后,高拱和罗信的联盟势必破裂。”
“不错!”众人纷纷点头。葛守礼道:“阁老,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紧守自己的篱笆,自己管的那一摊,一定要完全掌控,不要轻易地让高拱和罗信插进去手。”
众人纷纷点头,这是立足的基础。如果自己管的一摊,比如葛守礼的户部,都成了高拱或者罗信的后花园,那还斗个什么?
只有紧守篱笆,谁伸手,便砍断谁的手,才能够立足朝堂。
“第二,韬光隐晦,和光同尘。尽量不要和高拱,罗信直面冲突。最好让他们轻视你们。”
这些人都是心高气傲之人,听到徐阶如此说,虽然知道徐阶说得对,但是气氛立刻惆怅了起来。一时之间,俱都沉默不语。
“第三,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让高拱和罗信相斗的机会,只有他们两个斗起来,我们才有机会。”
徐阶神色肃然道:“老夫老了,这次返乡,不会再回到朝堂。葛兄,赵兄,王兄,你们也老了,未来的岁月里,我们的希望就寄托在太岳身上,老夫在这里恳求各位,尽力扶持太岳。”
张居正双目含泪,哽咽道:“恩师……”
徐阶摆摆手,止住了张居正道:“各位,虽然我们暂时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只要还活着,就不能够颓废。我会在家乡看着各位,匡扶社稷,建立不朽之功业。”
张居正站起身形,向着葛守礼等人深施一礼。葛守礼等人也急忙站起,向着张居正还礼。然后大家一起望向了徐阶。徐阶端起酒杯道:
“老朽敬诸位一辈,你们永远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共同理想,任它千难万难,我们也勇往直前。”
“任他千难万难,我们也勇往直前。”
众人也都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徐阶哈哈大笑:“痛快,今日一别,大明就看各位的了。”
内阁。
如今剩下了五个人,高拱,罗信,严纳,马芳和张居正。
高拱如愿以偿,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他的心中自然痛快,只是有着一丝不爽,任他想象力再怎么丰富,也完全没有想到罗信会爬得这么快,这就成为了内阁次辅,在内阁中的位置仅次于他了。
高拱目光扫过四个人,沉声说道:“经过了一段混乱,如今朝堂再次回归正轨。一些事情,也需要我们重新梳理一下。”
四个人都正襟危坐,但是每个人心中的想法却是不同。
张居正嘴里有些发苦,心中暗道,不知道高拱会怎么打压他。
严纳依旧是一副老神在在,自从他放弃了坐上内阁首辅位子的想法之后,他发现自己更加地上善若水了。
无欲则刚嘛!
马芳的心中现出一丝忧虑,如今他表面上是高拱的小弟,实际上却是罗信的小弟。他不是傻子,跟了高拱这么久,他对高拱已经非常了解,这是一个有着智慧,有着理想,但是却也刚愎自用,心胸不太宽广的人。
如今两雄之一的徐阶已经走了,罗信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彻底投奔高拱,伏低做小。一条路是自己成为一根大旗。以马芳的看法,罗信怎么也不可能伏低做小,而高拱也不会相信,如此说来,高拱必定要开始打压罗信了。
罗信的心中也是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
*
*
第1565章 夺权()
“之前刑部是归徐大人管的,如今徐大人还乡了,刑部就由我兼任。”
没有人言语。
高拱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十分满意,没有人言语,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反对。原本对罗信还有着一些的忌惮,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咳嗦了两声,继续说道
“如今徐大人还乡,内阁的事情繁杂,工部制作银币的事情就交给工部尚书吧,罗大人盯着点儿就可以了。”
这便是要让罗信把直接掌控银币制作变成了间接管理,削弱罗信对工部的掌控。罗信思索了一下,如今银币制造的事情已经走上了正轨,而且这件事情只是初始阶段为了保密,自己才亲自掌控,如今确实没有这个必要了,但是,罗信也知道,事情不能够按照道理去做,应该按照规则去做。
什么是规则?
为官的规则就是交换,无缘无故地被人拿掉权利,而没有交换,便会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高拱认为自己软弱没有问题,但是如同朝廷的官员认为自己软弱,人心便会散了。所以,当即开口道
“阁老,通过这次银币制作,我有了一个观点,工部是大明未来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
“哦?”
高拱神色一怔,虽然他对罗信忌惮,却知道罗信从不虚言,便好奇道
“怎么说?”
在我掌管工部之后,我通读了历史上工部做出的贡献。从冷兵器到如今大明的火器营,从耕地的踏犁到曲辕犁,大家都能够看到这些科技对军事和农业的贡献。
不错!
我管工部的这些发明叫作科技。
我认为大明弱项有着飞跃式的发展,想要超越汉唐盛世,科技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工部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有一好友叫周玉,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在南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藩国的科技知识,我大明的优势就是能够包容和吸收一切的精华,所以我提议将周玉调回京城,任工部左侍郎,给工部带来一股振兴之风。
高拱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这是罗信提出的一种交易,如果自己不同意,罗信也会在交出掌控银币制造的事情上拒绝自己,毕竟直管工部的是罗信。最关键的是,罗信和隆庆帝的关系非常好。逼急了罗信,去隆庆帝哪里请一道旨意,自己就丢了大脸了。
这是自己第一次以内阁首辅的身份主持会议,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也就是说,自己的提议必须全部通过,如此才能在百官面前建立自己的威势,哪怕为此付出交易。
想到这里,高拱的心里不由苦笑,早就预料到罗信这个人不好对付,却没有想到如此不好对付。
高拱想到自己成为内阁首辅要立威,罗信也想到趁此机会和高拱交易,这个时间点掐得高拱非常难受。
但是……
高拱转念又一想,听罗信的意思,这是要在工部改革啊。自古改革者就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便是如今正在改革的一条鞭,也是困难重重,谁也不知道未来的结果。在这一条鞭还在试验阶段,罗信想要在工部改革,这也许就是罗信走麦城的开始。于是便笑眯眯地说道
“罗大人,这是想要在工部改革?”
“有点儿想法。”
“呵呵……还是年轻人有朝气啊。好,本官同意调周玉回京任工部左侍郎。”
“我会去和王大人交接银币制造的逐项事宜。”
“好!”
高拱和罗信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张居正心中愈加感觉冰冷,他感觉到罗信的可怕,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念头,也许过了几年之后,罗信会取代高拱的位子,高拱不是罗信的对手。
马芳心中是十分高兴,虽然他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但是却知道罗信在这一回合中,没有吃亏。
严纳目光闪烁,终于明白自己和罗信的差距,为人处世,光上善若水是不行的。
高拱现在很开心,一方面压缩了罗信的权利,另一方面给罗信挖了一个坑,于是继续说道
“户部的徐大人当初为了解决钱荒的问题,成立了理财司,如今钱荒的问题已经解决,理财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罗信,这高拱真是狠啊,刚刚压缩了罗信的工部的权利,如今又要压缩罗信在户部的影响力。
罗信却不太在意户部的理财司,这和工部不同。工部没有罗信的人,所以才和高拱强行交易,将周玉安插进工部,而且工部左侍郎也是三品官,也让周玉走上了高官这一层次。但是,户部不同,徐时行已经进入了户部,而且还是左侍郎,这就可以慢慢经营了,不必争一时长短。
更何况……
理财司当初就是为了解决钱荒,如今已经完成了使命。就当给高拱一个面子吧。于是点头道
“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过一条鞭已经实施,而徐时行通过这次理财司的经历,应该是户部对一条鞭中的税收最为熟悉的一个人。所以,我以为,理财司可以解散,权利归户部原本的部门。不过这掌管人还是要徐时行。最起码,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在一切平稳之后,再移交给他人。如今徐大人刚刚还乡,还是平稳为好。”
原本高拱是想要立刻反对罗信的建议的。
解散理财司,将权利交还给户部原由的部门,但是却要徐时行负责。这哪里是减弱了徐时行的权利?分明是增加了徐时行的权利嘛!
不过听到罗信的后面那句话,让他心中一凛。
如今徐阶刚刚还乡,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内阁不和,会被百官一个什么印象?
思索了一下道“一条鞭是大事,以后会是户部的主要事务,所以这件事交给户部尚书主要负责,由徐侍郎辅助吧。”
“行!”罗师思索了一下,点头,这已经是不撕破脸中的最好结果了。
“还有!”高拱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紧张,下面这件事才是高拱最担心的“自从罗大人从北方回来,建立理财司解决钱荒之后,便一直担任实施一条鞭改革的重任。”
第1566章 舆论()
罗信心中一跳,不过面上却依旧平静。
实际上这也不怪罗信,当初的内阁中,徐阶和高拱都呆在家里,罗信就是内阁的暂时老大,而且又解决了钱荒,自然就顺势主导了一条鞭。
但是,罗信真的喜欢主导一条鞭吗?
真不是!
自古改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后来的谭同才感叹,华夏的改革都要伴随流血。所以,罗信并不在意将一条鞭交出去。
最重要的是,这一条鞭在历史上,原本就是张居正主导的,而且干的不错。自己又何必改变历史?
所以,罗信很平静。高拱看到罗信的平静,心中微松,继续说道:
“一条鞭原本就是马大人和张大人在做,以后还是由他们两个主导吧。我来总负责。”
内阁的几个人,目光都又望向了罗信。罗信笑了一下道:
“今天在这里我要揭露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了。以前不说,是为了一条鞭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如今一条鞭实施顺利,最关键的是,徐大人已经还乡,所以是让英雄现身的时候了。”
张居正目光一缩,高拱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刚想要开口,罗信却又抢先说道:
“一条鞭不是我的倡议。”
“什么?”高拱,马芳和严纳的脸上都现出了震惊之色。
“大家不要惊讶。”罗信含笑道:“最先提出这个倡议是是张大人,而且他有着系统的方案。只是当初徐大人不同意,张大人在徐大人那里争取了多次,徐大人坚决反对。张大人才不得不找上我,让我做这个倡议人。
原本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张大人倡议的一条鞭无疑是一个振兴大明的方案。而且张大人为了大明,能够放弃自己辛苦所得和自身的荣誉,我罗信又何必在意后人的评说?哪怕是后人骂我是一个抢夺别人功劳的小人。所以,最终我同意了,而且在朝堂提出了倡议。
如今我觉得是将功劳归还张大人的时候了。
所以,对于高阁老提出来的建议,我完全同意。从此刻开始,我将手中关于一条鞭的工作全部移交。”
高拱只感觉嘴中苦涩,表面上他的目的是达到了,从罗信的手中将最具权利的一条鞭给夺了过来,变成了自己主管。
但是……
心中怎么就不是滋味呢?
张居正高风亮节,为了大明,送出自己数年研究所得,放弃自己是一条鞭创始人的名誉。
罗信不惧毁誉,倡议了一条鞭,在一条鞭艰难的时候,一肩扛之,在一条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毅然归还了张居正名誉。
而自己呢?
成为了争权夺利的人。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内阁会议结束了,内阁会议的内容很快就传播到百官的耳中。在百官看来。
高拱的几项提议都得到了通过,高拱的权威开始显现,只是吃相太难看,让人心中生出抵触。
马芳和张居正获得了高拱的肯定,继续负责一条鞭。特别是张居正,竟然是一条鞭的真正创始者,这让百官对张居正高看了一眼。
至于严纳,依旧是老好人的印象。
只是对于罗信,百官都有些同情。
高拱一上位,就制造了罗信和工部,户部之间联系的困难,又将罗信手中主导一条鞭的权利抢走。
这罗信真是可怜啊!
而且罗信怎么这么弱啊,高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人怎么当老大,谁会跟这样的老大?
但是有聪明的人却给他们分析。
“罗信不简单啊!”
“不简单,我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