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人,你有何计策?”
罗信摇摇头,没有言语。徐阶这次没有直呼罗信的名字,但是罗信也没有给他面子。徐阶有些郁闷,却也不能够逼迫罗信。正如罗信所说的,我是分管工部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徐阶便又将目光望向了马芳道
“那北方呢?”
“北方的情况,实际上和南方相同。”马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也只能够依墙防守。北方的官兵还是能够打硬仗的。我们可以委任一个北方总督,总辖一切北方战争事宜,守住边境应该没有问题。葛守礼也曾经任过兵部尚书,我觉得可以让他去北方总督战事。”
。
第1543章 皇帝亲临()
徐阶脸色阴沉,马芳的策略没有问题,徐阶想了几天,想出的办法和马芳一样。但是一下子将兵部尚书王国光和户部尚书葛守礼都给派了出去,徐党在六部一下子就失去了两个尚书,这让徐阶如何肯答应?
到时候,高拱再一运作,占据了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位子,葛守礼和王国光回来也没有了位置。
那徐党的损失可就大了。
“策略可以!”徐阶凝声道“但是这总督的人选却要斟酌。葛守礼和王国光都在重要的位子上,大家看看有没有别的人选?”
“皇上驾到!”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太监的呼声。
六个人立刻站起,在徐阶的带领下,向外走去。但是,还没有等到他们走出去,隆庆帝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
“免礼!”
隆庆帝径直走向了首位坐下,然后示意大家坐下。众人按照次序坐下。隆庆帝凝声道
“办法想出来了吗?”
“刚刚想出来一个办法。”徐阶将马芳的策略讲了出来,然后刚想要说出总督的人选不适合,却见到隆庆帝干脆地打断了他的话道
“按照这个策略,战争一天不结束,市舶司和互市一天就不能够恢复,是不是?”
“是!”徐阶尴尬地说道。
隆庆帝就急了,市舶司和互市不恢复,我的內帑怎么办?
“这个办法不行!”隆庆帝断然道“朕要一个既能够解决战争,又能够解决市舶司和互市的办法。办法你们来想。
徐阶!”
“臣在!”
“如果你能够想出来办法,朕也封你为上柱国。”
徐阶的心中便是一动,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上柱国,那高拱就更不是对手了。这个内阁就是自己的天下,继而就能够架空隆庆帝。
但是,还没有等到他这个念头完全浮起,便又听到隆庆帝说道
“高师。”
“臣在!”
“如果是你能够想出办法,朕便升你为内阁首辅,徐阶为次辅。”
徐阶的脸色便是一变,高拱的眼中却是一喜。
然后隆庆帝又将目光望向了其他四个内阁道“你们也是一样,无论是谁为朕解决了这个问题,朕都不吝赏赐。这个内阁的排序也应该变一变了。”
气氛沉默了下来,最终还是高拱长叹了一声,他此时已经明白,自己是真的想不出办法来,如果能够想出来,早就想出来了,于是羞愧地对隆庆帝道
“陛下,臣无能,臣请辞。”
隆庆帝一听,心中就急了。这还没怎么样,自己就是把话说得重了一点儿,这自己的老师就要辞职了。
高拱要是一走,这内阁可真就是徐阶的天下了,自己怎么办?
“高师不可,你走了,朕怎么办?”
徐阶在一旁看得眼热,他心中知道,自己如果辞职的话,隆庆帝一定不会挽留自己。
“臣不能为陛下分忧。”
“那也不至于辞职啊!”隆庆帝焦急道。
徐阶翻了一个白眼,心中暗道“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还真能糊弄皇上。”
隆庆帝目光焦急地扫过了众人,然后目光就看到了罗信,慌乱的心神就是一定,在他的心中,罗信就是他的依靠,别看这些日子,隆庆帝眷恋后宫,但是一有事,还是立刻在心中依靠罗信。
“罗师,你有什么办法?”
罗信轻声道“陛下,臣年轻识浅,有首辅和次辅大人在,还有诸位阁老在,他们会想出办法来的,陛下不要着急。”
高拱双手一摊,望向了罗信道“不器,你就别谦虚了,我是真的想不出办法来。你被誉为大明军神和财神。你要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还有谁能够想出来?”
马芳立刻打蛇顺棍上道“不器,我赞同高大人的意见。”
高拱便赞许地看了马芳一眼,心中暗道“不愧是我的人!”
严纳也开口道“我对兵事原本就不懂,就不乱出主意了。”
罗信摇头道“战争的事情归兵部,财政的事情归户部。马大人分管兵部,张大人分管户部,两位大人多商议一下,也许就商议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的办法就是防御,两全其美的办法我想不出来,就是不知道张大人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张居正脸上现出苦笑道“我眼前还没有想出办法。”
“那就是说以后能够现出办法喽?”马芳紧追不舍。
罗信在心中给马芳点了一个赞。
张居正的脸色更加地难看,沉吟了片刻道“我不知道,也许能够想出办法来。”
马芳当即转向了隆庆帝道“陛下,我们都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是张大人却也许能够想出办法来,不如将这件事就全权交给张大人。”
徐阶和张居正的脸色不由俱是一变,徐阶狠狠地瞪了张居正一眼,然后立刻抢先开口道
“有罗大人这个军神和财神在这里,又何必为难太岳?”
“我怎么为难太岳了?”马芳一瞪眼道“是他自己说自己能够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我说的是也许!”张居正心中恼怒。
“可我们连也许都没有!”
隆庆帝此时已经烦了,打断了马芳的话,望着罗信道“罗师,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这样,你先去南方,将南方的战事和市舶司解决了。只要你解决了南方的问题,朕……”
隆庆帝沉吟了一下道“你在内阁的排序就提升一位,如何?”
徐阶和高拱的脸色都是一变,反倒是严纳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虽然罗信在内阁的排序提升一位,就是将他给挤下去了。但是严纳不愧是好脾气,而且在内阁的也不是那么强烈。在他看来,内阁首辅的位子不管怎么说,也没有自己的份儿。徐阶下去了,还有高拱。不能高拱下去了,自己也就告老还乡了,自己的年龄可是比高拱大。既然注定当不上内阁首辅,那么在内阁中,坐在上面位子也就无所谓了。
第1544章 临危受命()
而且他的心中十分清楚,以罗信的上升势头,只要不被徐阶给弄出京城,必定会超越他,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他平和地对罗信说道
“罗大人,只要你能够两全其美地解决了南方战事和市舶司的问题,我自愿坐在你的下首。”
“严大人,您……”
“就这么定了!”隆庆帝一挥手道“罗师,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什么时候启程?”
“啊?”罗信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陛下!”徐阶开口道“如果罗大人解决不了呢?”
“解决不了,你和高师就给朕想办法,否则朕要你们两个首辅和次辅何用?”隆庆帝怒道。
徐阶老脸通红,不过他的脸皮已经练出来了。坚持开口道
“陛下,有功则赏,有过责罚,这才公平。老臣提议,如果罗信不能够完美的解决南方问题,他在内阁的位置要下滑一位。”
“呵呵……”罗信笑了两声道“我觉得现在的位子就很好,要不这南方还是徐大人去一趟?或者是张大人去一趟?”
徐阶和张居正真的想说一句“我去”,但是这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
去了,能解决问题吗?
所以,他是一脸的郁闷。不过,他依旧坚持道“公平公正,是治国之本。”
隆庆帝面沉似水,罗信看了看隆庆帝,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道
“行,如果我解决不了南方的问题,我就和太岳换个位子。”
徐阶心中就是咯噔一下,难道罗信真的有办法?
“罗师,朕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有办法。”
“哪里有什么办法?”罗信苦涩道“陛下您这是赶鸭子上架,臣只有冥思苦想了。”
“只要你想,就一定有办法。”隆庆帝的脸上现出笑容道“三天时间够不够?三天后你就动身前往南方?”
“好吧!”罗信点头道。
隆庆帝目光扫过众人道“既然罗师已经着手解决南方战事和市舶司事宜,剩下的北方战事和互市事宜,还有钱荒,就由你们想出办法。”
话落,隆庆帝起身离去。
内阁会议继续召开,直到中午。也没有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徐阶解散了会议,让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明天继续召开会议。
这次张居正没有跟徐阶走,而是同罗信一起回到了值房,两个人相对而坐,都没有去看文案,。各自捧着一杯茶,在那里有些失神的模样。
两个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实际上,外人看来,张居正和罗信都属于年轻人,如此年纪,却已经进入到内阁,成为大学士,那真是春风得意。但是,两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事情,都陷入了泥潭般的苦恼之中。
半响,张居正抬起头,率先开口道“罗大人,你真的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罗信摇了摇头道“局势千变万化,哪里有完美的办法?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
罗信看了张居正一眼道“太岳,你现在的情绪有些没有从前宁静了,有些操切了。”
张居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最后却是颓然道
“很多事情,不是我能左右的。”
罗信含笑地摇了摇头,眼中现出了一丝不以为然。
看着罗信那一丝不以为然,张居正道“我承认我有些操切了。但是,你是廷推进入内阁,而且还担任过礼部尚书,而我是特旨进入内阁,之前只是一个户部左侍郎,我……只是想不被你甩下去。”
罗信笑道“是在想那个位子吧?”
张居正道“难道你不想?”
“想!”罗信回答的干净利落。
听到罗信回答得如此干脆,张居正很明显地楞了一下,随后就开始笑,笑得越来越厉害,最后笑得浑身都抽搐,眼泪都笑了出来。
罗信也笑,两个人相对大笑,这一笑仿佛笑尽了心中的郁闷。待笑声落尽,张居正擦了擦眼泪,端起了茶杯道
“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同敬!”
两个人碰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放下茶杯,两个人关系似乎回到了从前,张居正不见外地问道
“你工部的差事办得如何?”
罗信便苦笑了一声道“从来就没有干过工部的事情,完全不懂。也正是因为没有干过工部的事情,和工部的官员几乎都不认识,而且……”
罗信看了张居正一眼道“你懂的,所以我现在有点儿像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是啊!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你如果不动一动工部的人事,你就永远在工部的圈子之外。”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那你怎么在户部不动?也对啊,你原本就是户部侍郎,而且葛守礼也是你自己人。没有必要动。”
“屁个自己人!”张居正脸上现出怒色道“我也不比你好多少。”
“怎么会?”罗信不信道“徐阶,你,葛守礼分明就是三个人穿一条裤子的关系。”
“你才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张居正笑骂道“我……就是一个摆设。我上面有恩师,下面有葛守礼,葛守礼是什么人?
那是和恩师一个时代的人,而且在他的心中,起复之后,担任户部尚书,都是委屈的很,按照他的想法,他就应该是进入内阁,而我担任户部尚书。
我不是一个心胸小的人,但是葛守礼总是摆着一个前辈的架子,根本就不理会我。我找他,他也总是哼哼哈哈的,一旦有什么事儿,根本就不找我,而是直接越过我,去找我恩师。
你说,我不是一个摆设是什么?”
罗信沉吟了片刻道“太岳,事情没有你表面看得那么简单。葛守礼那么大岁数,又是被你恩师起复,不可能没有理由地就不搭理你。”
“那我做错了什么?”张居正不忿道。
“一条鞭!”罗信凝声道“不管是徐阶也好,葛守礼也罢。他们都是守旧之人,喜欢安安稳稳。而你的一条鞭却是激进之法。当初徐阶就不同意,是被我和高拱联手所逼。
你和葛守礼是政见上的不合。”
≈ap;
≈ap;
第1545章 苏州()
张居正默然沉思,半响叹息了一声道:“你说的对。但是我坚持我的理想。”
“这就是问题所在!”罗信凝声道:“葛守礼也坚持他的理想。”
“所以……”张居正苦涩道:“我在户部的麻烦还会持续,持续很久?”
“应该吧。”罗信点头道。
两个人都不再言语,各自思索着各自的事情。
第二天。
徐阶继续召开内阁会议,不过罗信就不参加了。而是开始准备动身前往南方的准备。他以钦差大臣和使臣的身份前往南方。
钦差大臣的身份总督南方军政一切事宜,使臣的身份是要和藩国,华夏国接触。代国出使。
第三天。
罗信带着一千禁军,还有一百锦衣卫动身前往南方。
五日后。
罗信到达苏州,被苏州都督俞大猷迎进了都督府。
酒宴之后,其他人俱都离去,酒席也撤了下去,大堂的房门关上,外面有着卫兵把手。大堂内便只剩下了罗信和俞大猷两个人。俞大猷面现忧虑地说道:
“大人,如今局势堪忧啊!不管是西方藩国的舰队胜了,还是华夏国的舰队胜了,他们很可能膨胀起来,想要染指我们大明江山。”
罗信摆摆手道:“俞将军,也不要将事情想得太严重。我们和华夏国一直有着往来,这些年关系也都非常友好。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关系稳定住,继续下去。当然,经过了这次战争之后,我大明应该向水师有着一定的倾斜,将水师发展了起来。将来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扬帆大海,不可能一直在陆地上被动挨打。”
俞大猷闻听罗信有着发现水师的想法,心中便不由大喜。要知道,罗信原来也有着发展水师的说法,而且如今水师能够发展到如此程度,也和罗信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那个时候的罗信,毕竟还没有入阁,只是一个小人物。
如今却是不同了。
罗信可是内阁大学士,在内阁六个人当中,还不是排名最后的一个,而是排名第五。俞大猷虽然远在苏州,但是对朝廷也十分关注。
更何况……
俞大猷虽然没有成为成为罗信的心腹,但是却也表态站在了罗信的阵营。怎么能不关心罗信在京城的一切?
从他得到了消息情况,他能够分析出来,张居正和马芳都遇到了麻烦,这个钱荒可不是好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张居正便三年不能理政,虽然贵为内阁大学士,但是却只能够干司值郎的活。有着这三年的时间,罗信和张居正之间的差距就会变成鸿沟。也就是说,最起码,罗信在内阁的第五个位子是坐稳了。
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说出要对水师倾斜,想必罗信是能够做到的。而就在俞大猷兴奋的时候,罗信继续开口道:
“但是,想要让朝廷有钱向着水师倾斜,就必须尽快解决市舶司的问题,而想要解决市舶司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海上的战争。”
“对啊!”俞大猷道:“大人,可是如何解决?”
罗信含笑道:“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这些年我们大明和华夏国的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便是海上的秩序也是我们大明水师和华夏国水师联合管理。想必俞将军能够联系到华夏国的人吧?”
“这倒是能,大人想要做什么?”
“我要和他们谈谈。既然他们华夏国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就让我们大明也出一份力。”
“大人的意思是……”俞大猷的眼睛立刻就放光了,随后又暗淡了下来道:“大人,您也许还不了解我们大明的水师,我们和他们比起来。有些落后了。”
“我知道我们落后了,也正是因为我们落后了,才更要参与到这样一场战争之中,让我们的水师认识到差距,而且真正的战争才是我们了解对方和自己的最佳时机,也让我们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
“可是……”俞大猷犹豫道:“人家未必愿意和我们联手,也许人家想的更是取得了这场胜利之后,染指大明。”
“所以……”罗信屈起手指敲击着椅子扶手道:“要和他们谈谈,要争取到给我们大明水师发展的时间。你去联系他们一下,确定一个时间和地点。我亲自和他们谈谈。”
“好!”俞大猷凝重点头。
俞大猷需要时间去联系,罗信便闲了下来。实际上,罗信早已经通过王翠翘和罗胜取得了联系。如今等的不过是通过俞大猷走的表面程序。所以,罗信是真的闲了下来,有了时间,便召开了几个酒会,有和南方各方士林的文会,自然也有以陆家为首的商会方面的酒会。
他在苏州这边每日迎来送往,过得逍遥,在京城却是起了波澜。
内阁被弹劾了!
而且罗信也在被弹劾之列。
为什么?
引子还是钱荒,由钱荒便引起了那些和徐阶一个想法的老顽固,徐阶原本就不同意一条鞭法,只是被张居正和罗信暗中商议,张居正将一条鞭交给了罗信,由罗信去说服高拱,最后由罗信冲锋,高拱拍板,整个高党都发起了进攻。在这种态势下,徐阶才不得不同意试点。随后试点成功了。
但是……
没有想到,全国推广的时候,便遇到了钱荒。随后钱荒引起的问题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