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强!
每个国家都有着千条以上的船队,但是这千条以上的船队并不在一个地方,如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的疆域很大,千条船队分赴四方,撒开来之后,每一支船队的船只就并不多了。就以来到南海的船队为例,每个国家也不过几十条船。罗胜想要歼灭他们并不困难,反而很容易。
*
第1528章 打()
但是,罗胜也有顾虑,如果将这两个国家来亚洲的船队全歼了,会不会引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疯狂的报复?
这个时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还是十分强大的,他们的舰队号称全世界无敌。也就是碰上罗胜才吃了败仗。所以,罗胜便通过陆翠翘联系罗信,想要问问,究竟打不打?
罗信的情报很清楚地告诉罗信,此时在南海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舰队真的很弱。他们就没有把亚洲的力量当作一回事儿。两个国家加起来,不到万人,而且这不到万人中还有着黑人水手和印第安士兵。真正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士兵不到两千人,在罗胜看来,就是乌合之众。如果罗胜想要全歼他们,真的就是一个冲刺的事情。
西班牙和葡萄牙怎么就敢以这么点儿力量,就跑来想要征服南海,想要把南海划为他们的内湖?
这真是眼界的问题!
地域局限了他们的眼界,欧洲就没有大国,他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像华夏那样几十万对战的战争。就以西班牙为例,历史上最有名,号称西班牙历史上最艰苦的阿兹特克王国征服战,出动的士兵只有八百。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大战了!
征服巨人般的印加帝国,也只用了不到二百士兵。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家合起来又万人,这已经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还有什么力量能够挡得住他们?
但是,他们在南海碰到了罗胜,碰到了比他们还先进的船和枪炮。若不是罗胜顾忌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力报复,早就将他们这股远征军全歼了。
要知道两个国家如果真的倾全国之力来战的话,那也有二十几万的兵力,数千条船只。这不能不让罗胜心生顾忌。对于全局的把握,罗胜非常清楚,自己和罗信比起来差得太远,所以他不敢独自做出这个决定。
罗信抓了抓脑袋,这些日子在内阁已经累得脑袋发昏,如今一下子碰到这么大的事情,脑袋这的有些发昏。让下人沏了一杯浓茶,喝下之后,才慢慢地恢复了清明。先是回忆了一下历史,有认真地分析了眼下的局势,最后有了一个判断。
他认为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几乎不可能倾全国之力来攻打南海。实在是双方的距离太远了。从他们那里来到南海,最少需要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庞大的舰队,庞大的士兵,势必需要庞大的补给,这对西班牙和葡萄牙来说,几乎是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且一旦战争爆发,如果能够快速结束还可以,一旦拖下去,没有了补给,西班牙和葡萄牙不会有好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么久的航程,在那个时候的航海条件下,折损率非常高,最低也会是三成,最高可达到五成。这还没有战斗,就折损一半力量,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的。
罗信对历史的回忆,想起这个时代,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四面受敌的时候。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实际上真正的国土面积非常小,和大明比起来,称之为弹丸之地并无不可。只是他们的海上力量十分强大。
但是这个强大是他趁着欧洲列强没有意识到海上的富饶发展起来的,当那些欧洲列强意识到海上的富饶的时候,便一定会和西班牙,葡萄牙争夺。如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便陷入这种四面皆敌的局面。英国,德国,土耳其,尼德兰等都在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发动战争,他们的力量完全被牵制在欧洲。这个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力量远征南海。
而且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个时候,也只是在南海被逼无奈之下,联合了起来。而在欧洲并没有联合,反而是敌对状态。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最终西班牙还吞并了葡萄牙。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怎么可能远征亚洲?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那就打吧,必须打啊!
而且罗信要求要尽量多俘虏,然后弄清楚前往欧洲的航道,然后罗胜可以尝试一下航道,对欧洲进一步了解。
这边是事情交代下去,罗信便又开始处理内阁的事情。
在内阁他负责吏部这一块,这一块非常重要。若是之前,徐阶断不能将这一块交给罗信。要交也交给中间派的严纳。但是,最近徐阶受到的打击有些大,在内阁被高拱压制。高拱提议将吏部交给罗信,也是存了让罗信收拾徐党的心思。他总不能够赤膊上阵,那样吃相就太难看了。
徐阶原本是向着坚决反对的,但是随后却答应了下来。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反对未必有效。另一方面,他现在虽然处于弱势,但是徐阶从来就不是一个不知道反击的人。在他想来,以他和罗信的关系,以高拱将吏部交给罗信的目的,罗信势必打压徐党官员,如此只要让徐阶抓到罗信故意打压,到时候推波助澜,就会引起轩然大波,罗信就势必被打上一个公器私用的罪名,最起码也是处理公务不当。这一方面是对罗信一个打压,能够借机让张居正提一个名次,将罗信压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对高拱的一次反击。
整个京城的官员此时都是一片紧张,即便是各位大佬也都在四处活动。作为大佬,必须罩得住手下的小弟,否则小弟凭什么跟着你?
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当然,这个时候,也是竖起大旗,收拢人心的绝佳时期。只要你能够表现出强有力的罩小弟的能力和态度,自然就会有人汇聚在你的大旗下,在未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
罗信很轻易地就分辨出高拱和徐阶的用意。罗信又不是二愣子,在官场上上下下,经历两帝,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来,都是老油子了。所以当云知秋问他,要不要趁机弄一弄徐党的人,罗信喝了一口茶道:
“那两个人都不是好东西。”
*
*
阅读网址:
第1529章 大年()
“啥?”
“高拱是想把我当枪使,徐阶是想要让我引起众怒。”
云知秋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高拱拿你当枪使,这我理解。但是徐阶让你引起众怒是怎么回事儿?”
“这次可是六年一次的大查,每个当官的人都不想被问责。而且一旦被问责,都会觉得自己冤屈,别人都那么做,怎么就抓我?
所以这个事情很容易就引起众怒,特别是如果我特意找徐党的麻烦,如果徐阶在布设几个陷阱,背后推波助澜,想躲都躲不过去。”
“那怎么办?”
“公事公办。”
“公事公办啊!”云知秋眉宇之间现出忧虑之色道:“也不好办啊。会有很多人求上你,还会有人和你交易,这原本是一个交易的好机会,扩大我们复兴社的影响力。如此一来,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本的目的,恐怕还会得罪一些人。”
“得罪也就得罪了。”罗信认真地说道:“我们如今还弱小,先不要想着扩大影响力,而是向着将足立稳。如果急于求成,说不定就如同流星一般。”
“也是!”云知秋无奈地点头。
罗信开始忙碌了起来,对于吏部的考核,事无巨细,认真的程度令高拱和徐阶都赶到无奈。高拱的无奈是罗信根本就是完全公事公办,铁面无私。不仅抓到徐党的人处理,抓到高党的人也不放过,甚至抓到罗信的自己人,也严肃处理。这就让高拱说不出什么来了。罗信都如此这般,他也拉不下来求情,但是心中的不悦是肯定的。
我高拱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就不知道回报我一下?
不错!
我是把你当枪使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我高拱的枪不是?
而徐阶也是郁闷,罗信摆出这个态度,让他根本就无法暗算罗信。不过一想到罗信也没有针对自己,也保住了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没有在手下小弟面前丢人,人心没散,心中也有了一些安慰。
如此忙到了腊月二十七,内阁开完了最后一次会议,算是结束了这一年的工作。走出会议室,高拱含笑对罗信道:
“去我那儿坐坐。”
罗信自然就跟着高拱去了,两个人进来房间,王锡爵进来给倒上茶,然后退了出去。高拱喝了一口茶,对罗信道:
“你白瞎了这次机会。”
罗信自然是知道高拱指的是负责吏部考核这件事,便苦笑着摇头道:
“被徐阶盯上了,一旦引起众怒,就算我不被赶出内阁,也会降一位,坐在张居正的后面。”
高拱楞了一下,随后也反应了过来。心中对罗信的不悦散去了,反而生出了一丝愧疚。
这是自己想的不周到啊!
“对了,我听元驭说,他偶尔听到张居正和徐阶说话,提到宝钞的事情。你帮我分析分析,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罗信心中就是一凛,这是徐阶和张居正解决不了钱荒的事情,准备采取张居正的主意,发行新宝钞了吗?
但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快速地转着,只是不到一息的时间,他便决定什么也不说。一旦他将张居正的意思说出来,他感觉高拱有着九成的可能会赞成发行新宝钞。因为这是解决钱荒的唯一办法,最起码在高拱看来,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此,高拱就会抢先动手。这不是罗信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脸上现出一片茫然之色道:“宝钞?现在还有人认宝钞吗?”
“所以,我也迷惑啊!但是徐阶和张居正不可能无聊到闲谈宝钞啊,我怀疑这和钱荒有关系。”
罗信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最终却是摇头。
“算了!”高拱摇头道:“先过个好年再说吧”
说到这里,又期待地望着罗信道:“不器,你是理财高手,如今这钱荒,你有没有办法?”
罗信便苦笑道:“最起码现在是没有办法,阁老,你也知道,这些日子,我不仅要如履薄冰地处理吏部的事情,又要处理礼部的事情,明年是大比之前,我整天脑袋都没有一丝缝了,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钱荒的事情?”
“那你现在考虑考虑?”高拱期待地望着罗信。
罗信便一拍脑门道:“阁老,你真以为我是财神啊?”
高拱的眼中便露出失望之色,不过还是努力道:“你先歇两天,然后帮着想想办法。”
罗信就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凭什么?
我是为你打工的?
我们只是联盟好不好?
白使人?
高拱也看出了罗信那一眼的含义,脸上的神色便有些讪讪,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罗信??以前了,人家也是内阁大学士好不好?虽然比他差点儿,也是一品好不好?
而且人家罗信现在已经不欠他人情了,你把罗信推荐进入内阁,但是人家罗信也为你争了上柱国好不好?
不是你的手下,不欠你人情,你凭什么就这么使人?
高拱砸吧砸吧嘴,脸上很是无奈,又和罗信聊了几句,罗信便起身告辞。
罗信回去之后,心情变得沉重。他知道,一旦张居正无路可走,势必提议新宝钞,没有人能够忍得住这个诱惑。到时候想要阻止就晚了,必须提前阻止。
但是,怎么阻止呢?
罗信也暂时想不出办法。
算了!
就要过年了,先休息几天,也许脑袋清楚了,就能够想出办法。而且即便是张居正想要提议新宝钞,也得过完年之后。
但是
罗信想要休息几天,还真是没有得到。这是他进入内阁过的第一个年,即便是没有六年一次的大查,他也是当红炸子鸡,太多的人会来给他拜年,联络感情。特别是他今年还管吏部这一块,考核的消息还没有公布,太多的人来他这里打探消息。
拜年要趁早,所以大年初一的一大早,罗府的门前就排了大队伍,一个个官员衣冠楚楚,手持名刺,怀里还揣着金银,这金银自然不是送礼,而是要给罗信的儿子罗羽的红包。
*
*
。。顶点
第1530章 宝钞()
往年来给罗信拜年的人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多。而且往年罗府也只是收下名刺,而那些拜年的人也知道罗信接待不过来,只是请求门房转至敬意,让罗信知道他们来过就行了。
但是,今年不同,他们是来打听消息的,而罗信也知道他们的目的,如果自己不接待,会招人记恨。不仅会成为官员投奔罗信的阻碍,往大里说,还会让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把他当作自己人看,说不定就转投别人了,于是便只好接待。
既然让人家进来了,就不能够拜见一下就走,必须喝点儿东西,这是规矩。而且也得让自己的儿子罗羽出来拜年,这同样是规矩。
罗羽刚开始倒是很兴奋,因为拜年可以收红包。但是,只是半天下来,罗羽就累得不行。但是还不得不继续拜年,这也就是罗羽从小练武,换个别家的孩子,都累趴下了。
如此过了初三,终于清静了下来。罗信也去高拱,马芳和严纳那里拜了个年。然后便在家里思索着怎么阻挡新宝钞的事情。
想了一天,罗信想出了一个没有太大把握的办法。那就是提前将新宝钞的事情宣扬出去。说是大明发生钱荒了,徐阶和张居正准备发行新宝钞,以后官员的薪水也会发宝钞。而且那旧宝钞说事,道尽了宝钞的坏处。
实际上,罗信将事情想复杂了,而张居正则是将事情想简单了。
如今的宝钞已经臭大街了,别说宝钞没有人认,只要和宝钞挨边的都没有人认。当官的和百姓,对宝钞都深恶痛绝。
张居正想的是,只要朝廷宣布废除旧宝钞,然后朝廷发行新宝钞,并且朝廷承诺新宝钞不贬值,便可以重振宝钞的声誉。
但是,没有人信啊!
别说是老百姓了,便是官员都接受不了。当初朝廷可是给他们发宝钞当作薪水,让他们都吃不饱。好不容易,如今因为罗信一系列的举措,南方市舶司,北方互市。裁军等等,让朝廷的财政好转,终于不用在开宝钞了,拿到了真金白银。这个时候,你要用宝钞代替真金白银,便是这些官员的抵抗情绪也十分巨大。
这要是徐阶和张居正突然举措,然后由上至下强制命令,再取得一个较好的开端,也许这新宝钞还有着实施的可能。但是,被罗信提前捅出去了,这便形成了滚滚浪潮。
只是几天的功夫,整个京城便慌乱一片。从官员到百姓,每个人还没有从大年的兴奋情绪中走出来,便立刻陷入了慌乱之中。
朝廷要发行新宝钞?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从哪里传来,陆翠翘做这些事情,轻车熟路,传播范围快而广,而且让人寻不到源头。
一时之间,每家每户都紧缩银根,将铜钱都存在家里,不舍得花,钱荒的形势陡然加剧。而且这种恐慌正以一个极快地速度从京城传播出去,向着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传播。
整个官场都在议论此时,甚至有官员去内阁堵门,要求内阁给一个明确的说法。
如今大明财政正在好转,内阁为什么要出如此悖策,这是压榨民脂民膏,是为奸臣。
高拱高调地接见了那些堵门的官员,义正言辞地说道:
“对于新宝钞的事情,内阁不知道,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不知道各位的消息从何而来?”
“高阁老,你敢在这里确定内阁没有此想法?”
高拱沉吟了一下道:“我敢确定的是,内阁从来没有商议过此事,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我更是没有起过这个念头。如果是别人的想法,我就不知道了。”
“徐阁老,你说句话,内阁究竟有没有这个想法?”
徐阶真是焦头烂额,他的心中已经敏锐地知道,新宝钞的事情已经大势已去。反对的声音已经形成了大势,在这个关头,谁敢阻挡大势,谁就会粉身碎骨。
徐阶也是一个果决之人,所以很干脆地开口道:
“无论是我,还是内阁,从未有过这个想法。这就是一个谣言,而且是一个居心叵测的谣言。内阁一定会彻查此事,一旦查出来是谁造谣,必定严惩。”
说到这里,徐阶有意无意地看了罗信一眼。
在这件事发生以后,张居正立刻就找到了徐阶,徐阶见到张居正,劈头盖脸便问道:
“太岳,新宝钞的事情,你还对谁说过?”
“罗信!”
“你……”徐阶伸出手指指了指张居正道:“你糊涂!”
“学生想要得到他支持一条鞭!”张居正低着头说道。
徐阶神色一滞,随后坐了下去,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他此时能够理解张居正。当初张居正提出一条鞭的时候,便想要获得徐阶的支持。但是徐阶却反对一条鞭。如今想想,这是逼张居正去获取别人的支持。
当罗信在朝堂上提出一条鞭的时候,徐阶就知道张居正和罗信合作了。他的心中有些恼怒,也有些欣慰。
恼怒的是,张居正竟然背离了自己的意愿,欣慰的是,张居正有了自己的思想。
一个内阁首辅,不可能是一个应声虫,必定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手段。所以,最后徐阶也同意了一条鞭,并且为张居正争取了掌管试点,最后掌管南方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徐阶如此做,让张居正的心中生出了愧疚,对徐阶更加地尊重。
“后来呢?怎么就扯到了新宝钞?”
“我们……”张居正抬头看了一眼徐阶,然后又羞愧地低下头道:“然后我和罗信就辩证一条鞭,最后便预测到了钱荒,我便提出了新宝钞。”
“罗信如何认为新宝钞?”
“他坚决反对……”
张居正将罗信当初说过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徐阶叹息了一声道:
“看来这个谣言是罗信传播出去的。”
“他为什么要如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