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罗信造反,自己是跟着罗信做内应,还是和罗信作对?
他的头发都白了很多。
裕王倒是整天还是乐呵呵的,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即便是他知道了罗信在南方闹出来大动静,也会拍手称快,在他看来,反贪和剿匪没有什么不对。
三天后。
王锡爵启程了。
六天后。
王锡爵到达了苏州,罗信不在,带着将士在广西剿匪。王锡爵果断地前往广西。
十天后。
王锡爵见到了罗信,将圣旨宣读完毕之后。上前见礼道:
“卑职见过罗大人。”
“别,你现在是钦差,你最大。哈哈哈……走,我们里面说话。”
罗信上前,挽着王锡爵的手,向着房间内走去,唤人上茶,王锡爵便道:
“恭喜大人,这次回京,估计又要升官了。”
罗信摇了摇头,没有言语。王锡爵沉吟了片刻道:
“大人准备何时起程?”
“休息一晚,明日启程。”
“啊?”
“怎么了?”
“没……没什么。”
王锡爵来的时候,还想着自己也许就英勇就义了,却没有想到罗信答应的如此痛快,却让他不明白了。
“你先坐一下,我出去安排一下。”
很快,罗信就返了回来,告知王锡爵三日后启程。同时告知今夜大摆宴席,为其接风洗尘。
当夜,大都督府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与此同时,罗信要在三日后启程回京的消息也传播了出去。
第二日。
王锡爵的心腹离开了大都督府,当王锡爵的心腹返回大都督府的时候,一匹快马已经离开了苏州,五天后,消息就会送到嘉靖帝的面前。
*
*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1412章 对策()
第1412章对策第1/1页
夜。
罗信和王锡爵小酌之后,回到了自己居住的院落。天色已经很晚了,正准备洗漱睡觉,却听到鲁大庆来回报,说是何心隐,云知秋和陶兴彦来了。
罗信急忙迎了出来,然后请三位进入到书房,待上茶之后,罗信才问道:
“三位深夜来访,何事?”
何心隐望着云知秋和陶兴彦,虽然这里他的年龄最大,而且在大明的名声也要比云知秋和陶兴彦大,但是进入复兴社却要比两个人晚。岂止是晚,云知秋和陶兴彦根本就是和罗信一起创立的复兴社。所以,何心隐将机会让给了云知秋和陶兴彦。陶兴彦望向罗信道:
“不器,不用我说,当今陛下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如今已经时日无多。信主登基不会太久,新旧交替之际,正是风云变幻之时。这个时候,各方都在角力,斗争都斗红了眼。
这这个时候,不器,你做好准备了吗?”
书房内很静,如今已经入冬,连虫鸣都没有,却有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在了书房内四个人的心头。
门外。
鲁大庆和万大全带着家丁,重重保护。
书房内,云知秋的声音低沉的响起:“不器,你此番回京,可是被陛下和内阁充满怀疑地回京,异常凶险。
不器,你可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你们有什么想法?”罗信轻声道。
云知秋皱着眉头道:“不器,如今高拱和徐阶角力的同时,也都提防着你,而且徐阶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扳倒你的机会。陛下年老多疑,裕王懦弱偏听,最重要的是,你在京城的实力很差,远远不如地方。而你又经常不在京城,便显得更加弱势。
最重要的是,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三品侍郎。”
陶兴彦接过话头道:“所以,我们觉得你回到京城的第一步,先是将返京的这一关危机度过去,然后韬光隐晦,一动不如一静。”
“这就是要我做缩头乌龟了!”罗信望向了何心隐道:“你这种火爆的性子,也是这个意见?”
“嗯!”何心隐点头道:“徐阶六十有余,高拱年过五十,而你只有二十六岁。太年轻,功劳太大。”
罗信摇了摇头,轻声道:“连你这个火爆性子,都这么觉得,看来我确实应该韬光隐晦了。”
听到罗信的话,书房内的三个人情绪都不由一松,但是随后便听到罗信道:
“让我韬光隐晦不难,实际上我在京城的时候,一直是韬光隐晦。难就难在,我都韬光隐晦了,别人却依旧惦记我啊。”
何心隐道:“你已经在这些年中,不断地展现你的实力了。我相信除了徐阶会惦记你,只要你韬光隐晦,不主动去争,没有人会主动惦记你。”
罗信摸了摸下巴,点头道:“说得也是。”
“哎!”罗信突然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说,徐阶和高拱谁会胜?”
书房内的三个人不由一愣,何心隐急道:“不应该是我们胜吗?”
“我都韬光隐晦了。”罗信双手一摊。
“不是!韬光隐晦就是为了最后的胜利啊。”
陶兴彦开口道:“实际上,我们的胜利就是保证不器不出事就行了,只要在新主登基之前,不器还能够坐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胜利。
而不器说的胜利,是在明面上,高拱和徐阶的争斗,谁会胜利。”
云知秋沉吟着说道:“如果不器肯和高拱联手,那胜利的一定是高拱。如果不器真正的韬光隐晦,那还真不好说,高拱还真是未必是徐阶的对手。”
“不器!”何心隐严肃地说道:“我明白他们说的意思,只要你在新主登基前,保证还在三品侍郎的位置上,没有被罢官。等到裕王登基,便是你大展宏图之际,因为你在裕王的心中,无人可代。
但是……”
何心隐的声音再次压低了一些道:“裕王真的会登基吗?”
“会!”罗信坚定地说道。心中却是暗道:“不管嘉靖帝是否将皇位传给裕王,裕王都必须登基。”
“那就好了!”何心隐的情绪放松了下来。
罗信思索了一会儿道:“那就让我们复兴社的人都韬光隐晦吧,坐看风云。”
三日后。
罗信启程了。
直到罗信等人和王锡爵一起上了船,王锡爵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害怕罗信造反,自己的安危倒是无所谓,能够来这里,早就把性命丢在云外了。只是他的心中非常清楚,一旦罗信造反,必定生灵涂炭。
如今见到罗信比自己还着急地坐船回京,这才彻底地放下心来。
要知道,罗信可是整个南方的经略,便是交接各种工作,也需要数天,甚至月余的时间。但是罗信却只用了区区三天,便上船返京,让王锡爵心中有着一个古怪的念头,好像罗信早就盼着回京,早就将南方逐项事宜安排好了。就等着圣旨下来了。
这一路上,罗信兴致很高。每天拉着王锡爵在喝酒下棋,吟诗作对,两个人都穿着便服,而且都是二十几岁,站在船头,宛如两个游历的书生。
罗信的船只还在途中,王锡爵的消息便已经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
嘉靖帝看着放在御书案上的纸张,微微皱起了眉头。按照锦衣卫递上来的消息来看,罗信在王锡爵传旨之后,立刻便答应返回京城,而且承诺在三日后便启程。
三日!
能做什么?
能交接多点儿东西?
难道……罗信是在缓兵之计,三日后便会起兵造反?
今天已经是第五日了。
锦衣卫从每天都会将罗信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来,从苏州到京城最快需要五天的时间,今天得到了王锡爵到苏州见到罗信第一天的消息,明天就应该得到第二天的消息。
但是……
如果三天后,得到罗信造反的消息,会不会太晚了?
“三天便启程,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忽悠王锡爵啊!”
“黄伴伴。”
“在!”
“宣徐阶和高拱。”
*
*
阅读网址:
第1413章 都在等()
很快,徐阶和高拱就出现在御书房。
嘉靖帝摆摆手,黄锦便将御书案上的纸张拿起,递给了徐阶和高拱。徐阶接过来,和高拱一起看。随后两个人脸色就是大变,但是又再变,最后都默然不语。
“说说吧,你们是什么看法?”嘉靖帝轻声道。
“这个消息……”徐阶思索着说道“看起来罗信是在欺骗王锡爵。三日时间,能够交接什么?老臣无法不想他这是在缓兵之计。”
“你也认为罗信会造反?”嘉靖帝的神色变得凝重。
“老臣不敢!”徐阶道“只是有怀疑。”
“你呢?”嘉靖帝将目光望向了高拱。
“这个消息从第一眼看上去,是徐大人说的那个意思。”高拱思索着说道。
“有第一眼,就有第二眼。”嘉靖帝淡淡地说道“说说你的第二眼吧。”
“陛下,罗信不是蠢人。反而智慧无比,我想这一点,陛下和徐大人都会认同。”
“不错!”嘉靖帝和徐阶同时点头,这一点无法反驳。
“如此就奇怪了。我们都能够想到的事情,罗信会想不到?会留这么大一个破绽给我们看?”
“那就是他不会造反?”
“老臣不敢肯定。”高拱低声道。
“你们两个都不敢肯定,那朕要你们何用?”嘉靖帝火了。
徐阶和高拱低着头,不言语。
半响,嘉靖帝头疼的揉了揉眉心道“说说如何应对吧。”
“总得做些防备。”高拱道“让长江一线的北方军队做一些防备吧。一旦罗信起兵,总能够阻拦一时,给我们调兵的时间。但是,这一切要秘密进行,不要让罗信知道。”
“把罗信的家眷监视起来吧。”徐阶也开口道“当然只是监视,不能够让罗信的家眷知道。”
“还有吗?”
“让杨将军接替马芳的官职,调马芳回京。将戚继光安排在鸭绿江一线,派人监视。”徐阶道。
“派人去接触俞大猷。”高拱道。
“还有吗?”嘉靖帝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开。
“没有了。”
“那就去办吧。”
次日。
嘉靖帝坐在御书房内,心中浮荡着不安的情绪。他在等锦衣卫的消息,来判断罗信的走向。虽然昨日已经有了安排,但是如果罗信真在造反,嘉靖帝真的没有一点儿把握,自己的安排能够挡得住罗信。
“踏踏踏……”
脚步声传来,刘守有大步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
此时在御书房内不仅有着嘉靖帝,还有着徐阶和高拱,这两个人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便来到了这里等锦衣卫的消息。
罗信的消息对高拱和徐阶两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罗信若反,在高拱看来,罗信并非正统,最终必败,但是天下生灵必定涂炭,这不是高拱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是对于徐阶来说,却并非如此。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在徐阶看来看来,罗信若反,能否推翻大明,五五之数。一旦罗信兵败身死还好,如果罗信胜了,便不是他徐阶身亡,而是整个徐家灭亡。
而且徐家就在南方松江。恐怕在罗信起兵那一刻,就会先灭掉徐家。
嘉靖帝更担心他的江山,黄锦更是担心自己何去何从。
所以,当刘守有进来的时候,四个人都紧张地望向了刘守有。刘守有能够感觉到四个人的紧张,在下拜的时候,也不由感慨罗信的威名。
只是一封消息,就让陛下和内阁心慌。
“免礼!”嘉靖帝的声音响起来“呈上来。”
刘守有立刻取出了一张纸,黄锦上前取过去,然后来到御书案前,放在了嘉靖帝的面前。
嘉靖帝看完了消息,脸上的神色微微轻松,然后对徐阶和高拱道
“没动!”
徐阶和高拱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这就是罗信在南方一切照旧。徐阶轻声道
“还要看他究竟是否真的回京。”
“嗯!”嘉靖帝轻轻点头,然后脸上现出疲惫之色道“你们下去吧。”
“是,陛下!”
徐阶和高拱对视了一眼,然后退了出去。两个人并肩走在皇宫内,左右无人,徐阶压低了声音道
“肃清,你觉得罗信他究竟会不会返京?”
“我觉得会。”高拱淡淡地说道。
“但愿吧。”
第三天。
高拱和徐阶又估摸着时间,来到了玉熙宫,等待刘守有。两个人掐的时间很准,他们两个到了还没有一刻钟,便见到刘守有走了进来,将消息呈上之后,嘉靖帝看完,神色间有着轻松,又有着紧张。徐阶和高拱心中一惊,几乎同声问道
“陛下,如何?”
“一切照旧!”
嘉靖帝淡淡地说道,但是徐阶,高拱,刘守有和黄锦都能够听到嘉靖帝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而此时徐阶和高拱也都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心中也都浮现出一丝紧张。
因为……
一切都要看明天,看明天罗信是否动身返京。
嘉靖帝目光扫过徐阶和高拱两个人,心中突然充满了失望。
他突然感觉徐阶和高拱组成的内阁,反而不如严嵩在的时候。严嵩在的时候,最起码像马芳,胡宗宪等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凡是也不用自己操心。
但是如今呢?
自己重病缠身,对政事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本这是内阁首辅徐阶的机会,但是结果呢?
徐阶和高拱两个人光顾着去党争了,将政事弄的一团糟,真到用人的时候,竟然发现无人可用。
大明没有名帅猛将吗?
有!
马芳,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都是。
但是,如今却都不敢用,不仅不敢用,而且还要提防着。
这就是内阁干出来的事儿?
整天都干什么了?
徐阶和高拱此时也心中紧张,没有了说话的兴致,刘守有和黄锦也是这般,御书房内一种怪异的气氛在飘荡。
“去吧!”嘉靖帝有气无力地说道。
徐阶,高拱和刘守有都退了下去。大家都在等明天,明天是决定罗信命运的日子,也是决定大明命运的日子,也是决定徐阶和高拱命运的日子,也是决定刘守有和黄锦命运的日子。
。
第1414章 回家()
裕王府。
裕王倒是非常高兴,吩咐下人开始收拾为生,罗信要回来了,他要请罗信吃饭,好好聊聊,这么多日子没有见罗信,他心中甚是想念。
这个消息传到了皇宫中,嘉靖帝听到,脸色复杂至极。
次日。
高拱和徐阶在内阁,手中看着公文,却看不下去一个字,心浮气躁。终于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人走出值房,向着玉熙宫走去。
来到了御书房,拜见了嘉靖帝,三个人竟然都没有说话的兴趣,便就这么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
等待刘守有的消息。
“蹬蹬瞪……”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御书房内的人都将目光望了过去,便见到刘守有一脸轻松的走了进来。罗信返京,刘守有也仿佛卸去了枷锁,至于罗信回到京城之后,会是什么结果,他不担心。他盲目地相信,罗信一定有办法,否则不会这么急着回京。说不定罗信之前在南方闹出来的动静,就是为了尽快回京。
看到刘守有脸上的轻松神色,御书房内的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刘守有也不拖延,拜见完嘉靖帝之后,便呈上了消息。嘉靖帝看完之后,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道
“罗信登船返京了!”
“呼……”
徐阶,高拱和黄锦都不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随后御书房内又寂静了下来,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浮现出一个念头。
既然罗信没有造反的心思,他在南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究竟是为什么?
嘉靖帝凝眉思索,难道罗信真的为了大明?
扫除贪官,一方面是为了大明的吏治,一方面是为了敌对的徐阶。
带兵剿匪,就是单纯的剿匪?
否则,这么解释,刚一下旨,罗信就立刻返回?
难道真的是朕怀疑错了他?
不!
聪慧如罗信,他不会不知道,这样做,会引起朕的忌惮和怀疑,胡宗宪的下场就摆在他的面前,而且罗信之前也低调,韬光隐晦,一直宣称自己不想为官,想要退隐。所以,他不会单纯的以这样的理由,这样做。
他应该知道,他一旦这样做了,结果会走向未知。
就算他现在没有封疆裂土,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他如此做的结果,必定会统一了整个南方的文官武将,在整个南方只有他一个声音。到了那个时候,便会膨胀,如胡宗宪一般。
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因为胡宗宪的例子刚刚存在,还是派罗信他去处理的。
那……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嘉靖帝想不通,想不明白,也正因为想不通和想不明白,他的心中升起了不安,
徐阶也想不通,但是不管罗信为什么这样做,他如今就要返京了,那就需要着手对付罗信了。
但是……
徐阶紧锁起眉头!
怎么对付啊?
关键是罗信回来的非常痛快,如此你就不能够说罗信反贪有私心,你就不能够说罗信剿匪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则,凭什么,圣旨一下,罗信就回来?
这不就是说明了罗信心底无私天地宽吗?
想了想,徐阶还是想着给罗信上点儿眼药,便开口道
“陛下,罗信在南方将文官弄的一团糟,大肆打击异己。又频繁调动军队,大搞一言堂,整个南方如今只知道罗信,而不知道圣上。
陛下,待罗信回朝,陛下要谨慎待之。”
嘉靖帝眉头一皱,将目光望向了高拱,高拱低着头装着没有看到,他此时的心中也十分复杂,不知道如何对待罗信。
但是,不管怎么样,罗信能够立刻返京,这让他老怀甚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罗信。所以,他拒绝附和徐阶,毕竟他现在和罗信合作的还是不错。
刘守有和黄锦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偷偷一笑。不管怎么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