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士-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懂得先仔细琢磨,不再信口开河,而且作为罗信的叔叔,罗智却一点儿没有长辈的架子,反而如同学生一般,向罗信认真请教。甚至将他这些年在南京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解决的过程都细细说给罗信听,请罗信给他分析他所做的事情,有那些不足。

    *

    *

第1289章 到达() 
    当这些请教过后,两个人便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从国家大事,到风土人情。罗智感觉到自己收获巨大,仿佛推开了一扇门,见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不错!

    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罗智从起初的虚荣,攀比,好逸恶劳变得肯做事,但是却一直找不到方向。在他看来,自己就是辅佐罗信,光大罗家门楣。但是,渐渐地,随着他不断地成长,他的心迷茫了,找不到方向了。

    他感觉自己就是罗信的一个附庸,而没有自己的方向。

    但是,这几日和罗信交流,让他不再迷茫,有了自己大方向。

    自己也是男儿自身,为什么要成为别人的附庸?哪怕这个人是罗信。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在帮助罗信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罗智听罗信坚定地说过,大明会有很长的一段和平时期,去边关不用想了,而且他也不是那种铁血的性子。

    这种和平时期对于有开疆拓土抱负的将军和文官来说,是一个灾难,但是对于罗智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他的理想就是造福一方,让自己的名声在百姓间流传。所以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从内向外地都充满着朝气和激情。

    “小叔这是要焕发第二春了。”罗信戏谑地说道。

    “嘿嘿……”罗智不好意思地笑了。

    罗信目光一闪道:“小叔可是不想当京官了?”

    “嗯!”罗智坚定地点头道:“不器,我没有你那个能力,所以在我看来,留在京城就是混日子。我的理想就是治理一方,造福百姓。这次回去之后,你帮我运作去地方吧?”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还是稳一稳吧,先在京城为官一两年,在京城也有着很多的经验要学,而且这也是一种资历。等机会到了,我便运作一下,让小叔去地方当一任知府。”

    “好!”罗智兴奋地点头。

    如此行走了十五日,船队来到了苏州府的水师大营。

    这次嘉靖帝派罗信前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劝说胡宗宪,但是这件事不能够摆在明面上,所以嘉靖帝给了罗信一个巡视南方的钦差身份。而且这个身份也没有人怀疑,毕竟罗信刚刚在南方裁军,一下子裁掉了七十多万,加上移民的人口,达到了近五百万人。又从北方调来了十万军队驻守。对于后续的影响,嘉靖帝要做到心中有数,派罗信来转一圈,这就太正常了。

    所以,罗信第一步就来到了苏州水师营,也非常正常。毕竟这些军队也在害怕朝堂把他们也裁掉了。罗信需要来安抚一下。

    但是,琴双是来安抚的吗?

    当然不是!

    对于胡宗宪的未来,罗信看得十分清楚。如果胡宗宪认命,乖乖地返回京城,嘉靖帝会让他如内阁,当然在内阁,他会被徐阶和高拱挤得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就像当初的马芳一般。马芳当年在内阁,就是一个木雕,而且马芳也甘愿如此。

    胡宗宪的未来也是如此,在内阁待上个几年,然后荣耀退休就可以了。虽然憋屈,但也算是出将入相了,最起码能够得到一个善终。

    但是,如果胡宗宪不甘心,便只有一条路。

    造反!

    以如今大明的国力和军队的实力,胡宗宪真的没有一丝机会。如今北方边关根本就没有威胁。草原掌握在罗信的手中,高丽被打得没有了元气。只要胡宗宪敢造反,不管他鼓动了那个老朱家的人,罗信只要抽调北方那些军队,就会把胡宗宪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但是……

    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生灵涂炭。

    罗信就是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来水师营,要见的就是俞大猷。

    胡宗宪手下两支最能打的军队就是俞大猷和戚继光。如果没有了这两个人的支持,恐怕胡宗宪就算是有了造反的心思,都不敢反。

    罗信和戚继光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有把握说服戚继光,甚至让戚继光监视胡宗宪,一旦胡宗宪造反,让戚继光牵制胡宗宪,让罗信率领北方军队来到东南之前,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但是,他对于俞大猷没有把握。所以他第一步就先来面见俞大猷,希望能够说服俞大猷。一旦俞大猷和戚继光都在明面上表示效忠朝廷。胡宗宪就不敢反了,如此也就逼着胡宗宪放下野心,也能够享到善终。

    这也是罗信对胡宗宪的一种保护。

    罗信站在船头,远远地便望见水师营内樯橹相连旌旗林立。

    “到了!”便是罗智这样对军队不感兴趣的人,见到如此恢弘的场面,也不由热血沸腾。

    “还得两刻多钟的时间!”

    罗信他们从大运河行至宁海,从宁海乘坐海船,直奔水师营。罗信这也是害怕胡宗宪跑出来迎接他,让他失去了和俞大猷,戚继光提前会面的机会。

    又行使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远远地听到了一声炮响,水师的大门打开,六艘海船劈波斩浪,从水师大营内冲了出来,向着罗信的船靠了过来。当双方的距离近了一些的时候,其中的一艘较大的海船上,升起了一面旗子。

    立刻便有一个水军千户统领,向罗信道:“大人,对方让我们停止。”

    罗信点点头道:“停船!”

    罗信的船停了下来,便见到对面的船只上又升起了一面旗子。那个水军千户又道:

    “他们在问我们是那个水师的?”

    “表明身份!”罗信凝声道。

    那个水军千户立刻开始命令手下向对面的船只打出旗语,对面的六艘船只在明白了罗信的身份之后,立刻便靠了过来。

    只是这六艘船依旧保持着警惕,一个水军百户来到了罗信的船上,确认了罗信的身份之后,便施礼告退,然后六艘海船变成了保护罗信的船只,向着水师大营驶去,同时向着水师大营打出了旗语。

    一刻多钟后,罗信的船只进入到水师大营。在大营内,密密麻麻的站着水师的将领,这些将领有大半罗信都认识,而那些人也自然都认识罗信,便呼啦啦跪下道:

    “恭迎罗大人!”

    *

    *

第1290章 石破天惊() 
    “各位将军请起。”

    “谢将军。”

    罗信目光扫过周围,便见到一艘艘战船上,都有着一队队水军穿着皮甲,手中拿着长枪,整齐地站在那里。

    但是……

    罗信去没有见到俞大猷,不由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凝声问道:

    “俞将军呢?”

    一个千户拱手施礼道:“俞将军去了大都督府。”

    罗信的心便是一跳,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但是表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那将军又拱手道:

    “大人请!”

    “嗯!”

    罗信点点头,踏上了踏板,走上了陆地。背后万大全等人,还有保护罗信的军队也纷纷下船。没有了俞大猷,罗信也只是草草地吃了一顿饭,便休息了下来。

    第二天.

    俞大猷依旧没有回来,罗信既然以钦差的身份来了,自然也就要视察一下水军。整个上午都在视察中度过。

    罗信睡了一会儿,起身来到了屋外,望着水师大营内的连天樯橹,脑海中思考着俞大猷为什么去了胡宗宪那里。

    而就在这个时候,听到背后传来了脚步声。罗信并没有回头,因为在他的身后就站着万大全和鲁大庆。

    但是,万大全和鲁大庆并没有出声,而那个脚步声却一直走到了自己的身后,罗信便有了推测,果然是那个领头迎接罗信的将领,在罗信的身后施礼道:

    “末将拜见罗大人。”

    罗信转过身,伸手相扶道:“庞将军请起。”

    “谢大人。”

    庞将军起身,罗信转过身,依旧望着水师大营连天的樯橹,庞将军上前一步,略微落后罗信半个身位,轻声道:

    “大人,我们的水师还可以吧?”

    “嗯!”罗信点点头道:“还可以,但也只是可以。”

    庞将军神色一滞,随后叹息了一声道:“大人说得不错,我见过华夏的战船,要比我们强大很多。”

    罗信点点头,并没有言语。半响,庞将军道:“大人,我们可是也要被裁军?”

    罗信偏过头,认真地看着庞将军,见到庞将军神色紧张,心中便知道,这恐怕不仅仅是大明水师如此想,如今大明所有的军队恐怕都人心惶惶。

    “不会!”罗信摇了摇头道。

    “呼……”

    庞将军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现出喜色。他完全相信罗信的话,罗信说不会,就是不会,这就是大明武将对文官的一种崇拜,特别是对罗信,那是完全的信任。

    “庞将军。”

    “末将在。”

    “俞将军是自己去的大都督府,还是大都督府派人请去的?”

    “是派人请去的。”

    “去了多久了?”

    “三天了。”

    “可还听说大都督请过别人?”

    “不知道!”

    罗信沉默了下去。此时他的心中已经确定,胡宗宪对自己这次前来东南,已经有了怀疑。将俞大猷提前叫去,便是杜绝自己和俞大猷单独见面的机会。

    “难道胡宗宪真的有了造反的心思?”

    罗信的心中便是一阵烦躁。

    “胡宗宪啊胡宗宪,名利迷人眼啊!你若造反,必定是死路一条啊!而且还要连累整个胡家。只是……”

    罗信紧紧地锁起了眉头,如果胡宗宪真的要造反,恐怕这次自己去见胡宗宪,胡宗宪就会对自己动手。

    “那自己要不要去见胡宗宪?”

    “如果去了,很可能就是羊入虎口啊!”

    罗信陷入了沉思,实际上,他如今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刻离开东南,然后上奏嘉靖帝,调北方之兵,然后率领北方大军压境。逼迫胡宗宪做出选择,或反,或襄。这是对自己最安全的方法。

    第二个便是依旧前往去见胡宗宪,但是结果却未可知。

    “不知道戚继光有没有被请到大都督府?”

    “庞将军,本官出去走走。”

    “末将带人保护大人。”

    “不必了!”罗信摇头道:“我对东南又不陌生,只是随意出去看看。”

    “那……好吧!”庞将军不敢违背罗信的命令。

    “大全,大庆,我们走!”罗信转身向着水师之外行去。

    万大全急忙向着不远处的家丁招了招手,那些家丁便赶来,跟在了罗信的身后。一行人走出了水师大营,随意地闲逛着,好像在欣赏周围的景致一般。

    罗信相信,只要东南发生了变化,王翠翘一定会给自己送来消息。自己一直走水路,王翠翘才没有机会将消息送到自己的手中。如今一定有人在水师之外等着自己。

    果然,行走了不久,罗信就看到了一个汉子,挑了一担红枣,正坐在一棵树下休息。罗信并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王翠翘的人,但是周围没有别人,便向着他走去。那个人低着头,似乎是在那里打盹,当罗信站在他的面前的时候,那个人仿佛一下子被惊醒,慌忙地站起来,又因为蹲在地上,腿麻了,便“哎呦”一声,向着罗信倒了过来。

    “小心!”

    罗信伸出手去扶那个汉子,便感觉到一张纸条塞进了自己的手中。

    “谢谢,谢谢!我腿麻了!”那个人连连道谢。

    罗信不着痕迹地将手中的纸条收进了袖中,淡淡地笑着说道:

    “无妨!”

    “这位少爷要买红枣吗?我的红枣可是又大又甜。”

    罗信伸手拿起一颗红枣,放在口中尝了尝,点点头道:

    “不错!”

    然后转头对鲁大庆道:“大庆,买一些,我们回去。”

    带着士兵远远地跟着罗信的庞将军,见到罗信走了回来,不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摆摆手,带着人悄悄地率先返回了水师。

    罗信回到了水师自己的房间,将那张纸条打开,眉头便皱在了一起。

    “戚继光也如今也在大都督府!”

    “胡宗宪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罗信紧锁着眉头继续看下去,脸色便变了。

    这个纸条内寥寥数语,包含的内容却是石破天惊。

    广东和江西出现了两支反军,一支由白莲教率领,一支由张士诚的后代张道源率领。

    罗信将纸条点燃,烧毁,然后便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这一切究竟和胡宗宪有没有关系?

    *

    *

第1291章 分析()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然后门被推开,罗智走了进来。罗信眼睛都没有睁开,因为他知道是罗智。外面有着万大全和鲁大庆的把守,如果不是罗智,也根本进不来。

    “不器!”罗智坐在罗信的对面,看着罗信凝重的神色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罗信睁开眼睛,望着罗智道:“我收到消息,广东的白莲教和江西的张道源,几乎在同时反了。”

    “什么?”罗智吓得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难道是胡宗宪养寇自重?”

    罗信却是微微摇了摇头道:“不止于此。”

    “怎么就不止于此?”罗智反驳道:“说不定这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都是假的,而是胡宗宪弄出来的。就是为了能够继续在东南当他的大都督。不器,如果胡宗宪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方,你可不能再帮他了。”

    “先不要下断论!”罗信神色微沉道:“我相信用不了几天,锦衣卫便会有消息传给我。你去告诉庞将军,如果这两天有人来找我,让他们不要阻拦,带来见我。”

    “我们要在这里停留?不去苏州了?”

    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你都怀疑胡宗宪了,我就这么撞上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罗智的脸色白了白,眼中现出紧张之色。毕竟他只是一个书生,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罗信含笑道:

    “小叔,没事儿的。你先去通知庞将军吧,等消息收集全了,我们自然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

    “好!”

    罗智离开了罗信的房间,罗信又闭上了眼睛,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以及自己应对的办法。

    一连三天,一个个消息传到了罗信的手中,有的消息是锦衣卫送来的,有的是东厂送来的,当然少不了王翠翘的人送来的。

    罗信和罗智坐在桌子旁,看着一个个消息,两个人的脸色都变色十分凝重。

    真的是白莲教在广东反了,张道源在江西反了。广东和江西告急不断,各省都在调兵,整个南方都变得十分紧张。

    白莲教已经攻下了四座县城,原本白莲教就蛊惑百姓,暗中加入白莲教的人数就极多。如今走上台面,短短的几日,便拉起了十万之众,声势滔天。

    江西的张道源也攻打下来三座县城,虽然人数没有白莲教多,但是似乎实力更强。

    此时房间里十分寂静,罗智刚刚停口,他还是坚持是胡宗宪养寇自重。他认为胡宗宪在南方经营如此长久的时间,怎么可能不了解白莲教和张道源?以前之所以没有征剿,就是为了留待今日之用。说不定白莲教和张道源内部中就有着胡宗宪安插的人,在这个时候挑动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

    “不器,胡宗宪这是给你一个下马威,同时逼迫朝堂。我们不能留在这里了,这里是胡宗宪管辖,我们留在这里太危险,不如我们立了离开这里。对,我们去宁海,在那里再决定行止。”

    罗信依旧不说话,拧着眉头思索着,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

    “白莲教和张道源应该与胡宗宪无关。”

    “不器,你怎么还护着他?”

    “胡宗宪还不至于勾结白莲教和张道源。不过,这件事倒是让胡宗宪得到了一个机会,最后事态朝那个方向发展,却是复杂了。唉”

    “不是胡宗宪,为什么白莲教和张道源会突然造反?”罗智不服气。

    罗信轻声道:“这件事和我有关,说不定,如今弹劾我的折子已经像雪片一般堆满了陛下的御书案。”

    “啊?”罗智惊讶道:“这怎么与你有关?”

    “因为裁军!”罗信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道:“不管裁军之前,那些卫所官兵是多么的糜烂,但是也号称有一百多万。这是这个数量,便对白莲教和张道源有着威吓的作用。但是,南方的所有卫所一下子都被我给裁掉了。如今在整个南方,除了胡宗宪掌握的四十五万人,各省实际上只有从北方调过来的十万人,还被分成了七支军队。每个省只有一万多人,这才是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主要原因,这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啊?”

    “再加上如今朝堂对胡宗宪的不信任,这在有心人都能够看出来,所以他们便瞅中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在南方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突然造反,必定能够快速地占据一片领土。打下数个县城,说不定还能够打下府城。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虽然他们还没有打下府城,但是却也打下了数个县城。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朝堂不信任胡宗宪,胡宗宪也必定认为自己到了尾大不掉,朝堂想要处置他的时候。胡宗宪想要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们的造反正好给了胡宗宪一个机会。胡宗宪一定不会全力围剿他们。一定会养寇自重。这样他们就多了周旋立足的机会,有了喘息和壮大的机会。等他们强大了,也就不怕胡宗宪了。占据南方,剑指北方。

    呵呵

    这是白莲教和张道源的机会,也是胡宗宪的机会。双方虽然没有见面,却已经达成了默契。”

    说到这里,罗信低下头,眼中现出一丝痛楚。

    “只是胡老哥啊,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越走越远啊!没有那个实力,却偏偏想要享受那个权力,这边是取死之道啊!”

    “你这样让我怎么帮你?”

    “不器,按你的说法,胡宗宪只是养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