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罗信可是说过了,给他们这个价格,还是看在彼此的关系上。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罗信有粮食啊,否则,他怎么敢这么说?怎么敢这么做?
“你们说……罗大人是不是弄到了粮食?”
“我也怀疑啊!但是……如今从哪里弄啊?难道罗大人是神仙?能够变出来?”
“可是……罗大人的态度很笃定啊!”
“会不会是诈我们?”
“不知道,罗大人高深莫测,真是猜不透他的心思。陆老,你拿个主意啊!”
陆鼎一直沉默着,屋子内也沉默了下来。半响,等着四个人都焦急了。陆鼎叹息了一声道:
“我决定卖了!”
“三倍的价格?”
“嗯!”陆鼎咬牙点头道。
“真卖啊?陆老,我就想不明白,罗大人从哪里来的底气,您给指点一下。”
“我也不知道。”陆鼎摇头道。
“那您还……”
“但是我却知道罗大人高深莫测,我们根本就斗不过罗大人。而且我们之前和罗大人斗的时候,那次不是失败,而且损失惨重?待我们跟随罗大人的时候,对罗大人言听计从的时候,那次又不是赚得满盆满钵?”
“但是……这次我们就不赚啊!”
陆鼎看了他一眼道:“也不能够说不赚,只是赚得很少罢了。”
说到这里,他摆摆手道:“你们不要光想着赚。如果我们不卖给罗大人,最后我们却赔了呢?”
“怎么会赔?”
“你确定不会赔?”陆鼎望着对方。
“我……”
“啧啧……”
众人都不由搓了一下牙花子,对上罗信,他们还真是没有信心就敢说自己不卖粮食,就不会赔。陆鼎望向四个人,认真地说道:
“我把粮食卖给罗大人,有着两方面的考虑。”
众人精神都是一振,目光灼灼地望向了陆鼎。陆鼎肃声道:
“一方面我相信以罗大人高深莫测的本事,有着八成的可能性弄到了粮食。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这次不卖给罗大人粮食,恐怕以后市舶司的买卖就不会给我们了。”
众人心头都是一凛,虽然如今市舶司因为倭寇的事情停了下来,但是他们毫不怀疑,只要罗信一到,便能够解决这一切问题,市舶司早晚会恢复。相比粮食这点生意来说,市舶司的生意才是大生意。当即,这些人都反应了过来,一拍桌子道:
“卖了,我也卖了。”
“我也卖!”
五家很快就统一了意见。陆鼎点点头道:“明天我们召集所有家中囤积粮食的大小粮商,劝说他们也以三倍的价格卖给罗大人吧。”
“他们肯吗?”
“不管他们肯不看,我们表明我们的态度。”
“好!”
次日一早。
东厂的番子便离开了杭州,几乎同时,刘守有的人也拿着奏章奔往京城。
中午。
会宾楼大摆宴席,五大家主联袂邀请各个大小粮商,商议卖粮给罗信。但是,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没有人跟随五大家族,而五大家族也不恼,笑呵呵地将那些粮商送走。
转过一天,五大家族将粮食纷纷运送到官仓,罗信亲自带人接收,当场结算银两,并且摆酒感谢。一众大小粮商远观,纷纷讥讽。同时他们也结成了一个联盟,继续维持十倍的粮价。他们倒要看看,你们五大世家卖出去的二百五十万石粮食能够坚持多久?
*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
胡宗宪派出俞大猷带领着军队开始押解粮食一路运往南方各地,与此同时,罗信下令官仓开始以去年两倍的价格卖粮。
大小粮商门前没有一个人,门可罗雀。伙计都抄着手站在门口议论着。
“官府把粮价降低到两倍了啊!”
“是啊!还真敢降啊!那我们东家不是赔了?”
“赔个屁!只有两百五十万石粮食,而且还不仅放在杭州府,还运往了南方各地,每个州府才能够得到多少?二百五十万石,能够坚持多久?等这二百五十万石粮食卖完了,还不是要涨?”
此时,官仓门前聚集了大量的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虽然官仓只是开设了五个卖口,而且每人限量购买,却依旧让百姓慌乱的心安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突然在队伍中有人大声一轮起来。
“为什么要限量?”
“对啊,为什么要限量?是不是没有多少粮食?”
“我听说这次是五大家族卖给了官府二百五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不仅在我们杭州府出售,还运走了很多去其它州府。这点儿粮食根本就不够卖上几天的。过几天,就又没有粮食卖了。”
“是啊,我们要多买,不要限量。”
“我们要多买。”
“不要限量!”
“哗啦……”
一排士兵涌了上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子抽打,根本没有解释。抽打完了,便将十几个带头起哄的人抓了起来,拖走。来到了罗信的跟前,把他们按跪下。
罗信就这么坐在官仓旁的一张椅子上,端着茶,目光从队伍上扫过,让排队的每个人都感觉到罗信目光如刀地扫过他们,心中不由一凛,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罗信是什么人,那是杀神。他可不是自杀倭寇,当初来东南的时候,可是连官员带世家都杀。如今为什么只剩下五大家族,还不是被罗信杀了一个?
一下子,便没有声音了。
“真是好胆!”罗信凝声开口了:“竟敢派人来扰乱官府,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如果再敢胡来,我罗信这这里把话放下,来一个,抄家灭族一个。滚!”
十几个人慌慌张张地跑了,罗信的脸上浮现出杀气。他知道这些人一定是那些粮商派出来的。只是如今大明已经开始乱了,需要稳定。而且那些人也没有必要杀,只要再过一会儿,岭南的粮食到了,那些粮商就坚持不下去了。
他们会看到遮天蔽日的粮船,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害怕。如果再不降价,放到秋收,粮食就会恢复到往年的价格,他们会赔死。所以,罗信坚信他们受不住振天蔽日的粮船的视觉冲击,坚持不了几天,就会和官仓一个价格。如此有了他们的加入,南方粮荒就基本解决了。自己就可以前往北方了。
整个官仓前静悄悄的,大家都偷偷地飞快看罗信一眼,然后老老实实的买粮。不过,心中却是不安。一个个心中暗道:
“不会是真正只有这点儿粮食吧?”
再说那十几个人一路跑进了一家酒楼的包厢,包厢内正坐着大小粮商。一见到自己的家丁被打得鼻青脸肿,骇然地站了起来。
“怎么回事?”
“砰!”
门被踹开,就看一队锦衣卫站在门口,然后向着两旁闪开,刘守有缓步向前,站在了门口,目光如鹰一般扫过包厢内的那些粮商,然后伸出手指头向着他们点了点。
“噗通……噗通……”
那些粮商腿一软,便都瘫坐在椅子上,眼中露出了绝望之色,锦衣卫的凶名在大明没有不知道的。
但是,却见到刘守有此时却收起了手指头,转身背着手走了。而跟着他的那些锦衣卫也齐刷刷地转身跟着刘守有走了。
屋子里一片寂静,足足过去了一刻钟,那些呆滞的商人才清醒了过来。一个商人等着自己的家丁,嘶哑地问道: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爷……”
那个家丁将事情说了一遍,那个人嘴唇哆嗦着道:“如此说来,罗大人已经知道是我们在捣乱了?”
“噗通……”
一个商人从椅子上掉了下去,屋子里的人都是脸色一片苍白。半响,一个老者轻声道:
“罗大人说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便抄家灭族?”
“是!”他家的家丁带着哭腔说道。
“呼……”那个老者吐出了一口气道:“如此说来,这次是不会有事了。”
“呼……”众人闻听都松了一口气。但是,随后他们又紧张了起来,以罗信的杀性,就算不对他们抄家灭族,也不会就怎么结束吧?
“我们……是不是也将粮价给降下来?”
“胡闹!”一个中年商人道:“我们这些粮食都是三倍价格收购上来的。我们和五大家族不同,他们的家里有着大量的田地,所以他们的粮食有很多都是自己种的。虽然他们当初也是三倍的价格收的。但是和自己种的粮食平均一下,便不到三倍。也许只有两倍。但是我们不同,我们现在囤积的粮食,绝大部分都是以三倍价格收购的。如果我们以两倍的价格出售,我们的家产就要减少三分之一。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大不了,等着官仓的粮食卖完之后,我们依旧保持着十倍的价格,不再涨价就是。”
“对,反正我们不再去招惹罗信,他愿意卖多少,他们就卖多少。我们等着就是了。”
“对,就这样。”
这些人一边贪婪,一边恐惧,一时之间争论不休,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又想起了脚步声,而且还不是一个,十分急促。
“砰!”
包厢门被推开,几个家丁跑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
屋子里的商人们一下子就瘫软在椅子上,甚至有几个人滚到了地上。此时他们心中浮现出的唯一一个念头就是,锦衣卫来抓人了。
“老爷……粮食……粮食……”
“粮食……怎么了?难道……罗信去咱们家抢粮了?”商人们哆哆嗦嗦地问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怀疑()
“不是!”那几个家丁神色一愣道:“是有粮食来了。”
“有粮食来了?哪来的粮食?”这个时候,这些人有些缓过来了,那几个滚到地上的商人也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坐回了椅子上。
“是罗大人买的粮食,据说是从当初帮着打退海盗的那个大海中的华夏国买的粮食,太多了,运粮的船扯地连天,根本看不到尽头。官府还说了,这只是第一批,紧接着还有第二批。”
“啊……”
一个个商人如同泥胎木雕一般呆坐在那里,猛然间,他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向着门外跑去。
这些人一路向着港口跑去,还没有到港口,便见到一辆辆运粮车沿路而来,看不到尽头。这些商人神色变幻,一路来到了港口,便呆滞地站在那里,这得有多少船啊,简直一眼望不到尽头。如果这些船上都是粮食,那得有多少?
天色渐渐地黑了,粮食已经停运了。这些商人有些失魂落魄地向着回路走去。而此时的罗信却在繁忙之中。这些粮食要分出一千万石运往北方,胡宗宪将戚继光派了出来,率领着大军保护粮食,跟着罗信前往北方。
胡宗宪坐镇苏州,俞大猷负责在南方来回运送粮食,戚继光负责往北方运送粮食。大明的南方开始完全的平静了下来。
戚继光的大军已经集结,但是罗信他们并没有离开。他们在等着粮食从船上运下来,两千万石可不是小数目。银子已经结算给了罗胜他们。罗信又写了一份奏章,将粮食已经运到,南方已经完全恢复的事情写了一遍,又郑重地写道,海上华夏国第二批粮食不再需要银子,而是需要清单上的物资,如果没有物资,华夏国将会不再出售给大明粮食,所以务必请陛下将物资在两个月内调拨到杭州。
刘守有又拍锦衣卫带着奏章离去了。罗信依旧坐镇杭州,等着在粮食从船上运下来。
一天。
两天。
三天。
一车车的粮食拉到了官仓,然后运往各地,还有一个庞大的运输队正在集结,戚继光率领着大军在保护,只等着一千万石粮食集结完毕,便跟着罗信大军开拔。
三天的不断出售粮食,而且所有人都亲眼看到,从船上运下来的粮食,当场就会打开袋子出售,这让人再无怀疑。这让那些粮商脸色都绿了,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们这次囤积的粮食要赔了,而且这个时候再不卖,等到秋收,就不是赔三分之一了,即使是想赔三分之二都做不到,因为那个时候粮食多了,价格会进一步下降,恐怕会跌破去年的价格,他们的粮食会压在自己的手中,会破产的。
这些粮商真的后悔了,当初五大家族找他们的时候,他们三倍卖给官府多好啊!
但是……
现在就算他们想卖,罗信会买吗?
想都不用想,人家罗信现在根本就不缺粮。一众粮商聚集在一起,唉声叹气,最终无奈地决定割肉吧,将价格也降到去年的两倍。
这一下,南方更五问题了,罗信是彻底放心了。而这个时候,一千万石粮食也集结完毕,罗信带领着大军开拔了。
杭州城外,官员和乡绅送行。罗信将五大家主叫到了跟前道:
“各位,本官会回来的,等本官赈灾和剿匪完毕之后,便是本官回来解决市舶司的时候。”
五大家主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盲目地信任罗信。他们相信只要罗信肯接手市舶司,市舶司一定能够重新开启。
望着大军迤逦而去,众人心中复杂。对罗信有着崇拜,也有着畏惧。
皇宫。
罗信的第一份奏章终于送到了嘉靖帝的面前,有四份奏章,其中两份内容是一样的,都是罗信写的,只不过分别由锦衣卫和东厂递上来的。第三份奏章是那个东厂番子写的,第四份是刘守有写的。这四份奏章都是走锦衣卫和东厂的路子,直接呈现在嘉靖帝的面前,并没有走内阁。
但是,内阁虽然没有收到奏章,却知道罗信的奏章到了。作为内阁的首辅徐阶和次辅高拱此时正站在嘉靖帝的面前,偷偷地看着嘉靖帝的脸色,通过嘉靖帝的脸色,他们就能够分析出,罗信的奏章带来的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嘉靖帝先将东厂的奏章拿了起来,眉头不由微微皱起。这个奏章内,只是把他到达杭州,面见罗信的经过写了出来,然后又将南方的局势写了出来,其中一项,粮价是去年的十倍,便令嘉靖帝眉头紧锁。
高拱心中就是一凛,心中暗道,难道不器也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难道大明真的要乱了,要生灵涂炭了吗?
徐阶的心中却是一喜,心中暗道,果然不出老夫所料,即便是财神罗信,在这种天灾人祸面前,也没有丝毫办法。只要执行了老夫的计划,最后你罗信就是背锅人。
嘉靖帝放下东厂的折子,又拿起了刘守有的折子,猛然间,眼睛一亮,匆匆地看完,便将罗信的折子拿了起来。认真详细地从头看完之后,不由放声大笑。高拱和徐阶心中没底地望着嘉靖帝,心中暗道:
“难道陛下疯了?”
待笑声落尽,嘉靖帝将罗信写的两份奏章分别给了徐阶和高拱道:
“你们两个看看吧。”
徐阶和高拱急忙打开了折子观看,很快他们两个就看完了奏章,两个人的脸上俱是不可置信。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徐阶嘶声道:“罗信怎么可能弄到这么多粮食?那个什么海上的小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了粮食?一定是假的。陛下,要治罪罗信,他这是在欺君。”
说实话,嘉靖帝的心中也有些不相信。这罗信怎么就一下子弄出了这么多粮食?而且后续还有?
“陛下!”高拱这个时候,才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略微沉吟了一下道:“这事的真假很容易辨别。”
“哦?说说看。”嘉靖帝望向了高拱。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祥瑞()
“陛下,罗信不是说,两天的时间就有粮食到达吗?如此说来,此时的粮食已经到达了南方。想必罗信,锦衣卫,还有东厂的折子此时正在路上,再有两天就会送到陛下的面前。有着锦衣卫和东厂的折子相互对应,我们自然便知道事情的真假。”
“不错!”嘉靖帝点点头道:“我们就再等两天。”
不说嘉靖帝,来说罗信。在罗信离开杭州的三天前,在南方剿匪的大军就已经离开了杭州,先一步开往北方,开始剿匪,为罗信的运粮队伍扫清障碍。所以,罗信这一路上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流寇,只是偶尔遇到一些小股流寇,这些小股流寇看到如此庞大的军队,哪里还敢抢劫?
但是,他们不抢劫,不意味着罗信会放过他们。罗信心中深知,这些小股的流寇基本上都是被前方的大军给打散的,剩下的流寇。如果任由他们离开,这些小股流寇在汇聚起来,会对运粮队形成一定的威胁。所以,罗信的斥候一发现小股流寇,罗信便立刻派出一千骑兵前往剿灭。那些小股流寇在一千骑兵的冲击下,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的抵抗力,反倒是让那些骑兵又建立了不小的功劳。一个个喜笑颜开。
两天后。
皇宫。
嘉靖帝再一次接到了罗信,东厂和锦衣卫的折子。这是罗信他们在粮食达到后,给嘉靖帝上的第二本折子。徐阶和高拱早就像闻到鱼腥的猫儿,站在了嘉靖帝的面前,看着嘉靖帝的脸色。
嘉靖帝依旧是先看东厂在折子,这一看,脸上就忍不住笑意。因为在东厂番子的折子中,他看到了罗信真的弄来了粮食,两千万石,东厂的番子在折子上表明,他亲自去船上查看过,都是粮食。而且南方的粮价已经降低到去年的二倍,南方百姓安居乐业。
嘉靖帝放下了东厂的折子,匆匆地拿起了刘守有的折子,看完之后,兴奋地拿起了罗信的折子,认真地看完,这次是真的放声大笑。看着徐阶和高拱焦急的模样,指着东厂和锦衣卫的折子道:
“你们拿去看看吧。”
徐阶和高拱急忙拿起了折子,看完之后,高拱不禁失神,脱口感叹道:
“罗信真不愧是大明的财神啊!”
徐阶看着折子,心似冰冻。
“完了,完了,没有想到罗信真的能够弄到粮食,而且还是这么多。如果真的像折子上写的那样,后续还有。不用多,只要再有两千万石,就能够让大明支撑到秋收。大明的粮荒就会消失。如此内忧便完全解除,只剩下了北方高丽和南方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