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士-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多少?”嘉靖帝的声音都在颤抖。

    罗信计算了一下道:“赈灾最少需要一百五十万两,剿灭流寇最少需要二百万两。筹备南北两方大战,最少需要三百万两。如果再加上官员的俸禄和其它七七八八的,还需要五十万两。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七百万两。”

    “七百万两”嘉靖帝都傻了,刘守有和黄锦也面面相觑。

    “不器,能筹备到吗?”

    “陛下,我们先不说是否能够筹备到。即便是我们能够筹备到,这七百万两银子会在从今日起的一年内花得一干二净。之后大明怎么办?

    没有了市舶司,大明的财源从哪里来?

    陛下您也知道,没有了市舶司,大明的主要财源便是来自土地税收。但是如今大明的土地能够收税的只要两成,余下的八成都在有功名的人手中,他们可是免税的。指着两成土地的税收,大明的税收都已经收到四十年后了,大明依旧是千疮百孔,危机依旧没有解除。”

    “你是想变法?”嘉靖帝神色一变。一旁的刘守有和黄锦也是脸色一变。

    罗信摇了摇头道:“陛下,您敢吗?即便是您敢,臣也不敢。”

    “呼”嘉靖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心情莫名的一松,随后又望向了罗信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根本的解决办法没有,但是缓解的办法倒是有。可以缓解大明财政五年。有这五年的时间,便可以解决倭寇,重新开启市舶司。解决大明财政。”

    “说,有什么办法?”嘉靖帝精神一振。

    “陛下”罗信的脸上现出了苦涩道:“这件事之后,臣恐怕就成了百官的公敌了。而且难度不小。”

    “放心!”嘉靖帝肃声道:“有朕在,即便成为百官公敌,又如何?至于难度,你有什么需求,尽管说。”

    罗信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心中暗道,有你在?没你,恐怕我的情况会更好一些。不过,如大明这种局势他也不能够不管,他如果坐看风云,遭罪的还是大明百姓。于是便肃声道:

    “一道圣旨,我需要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不管是对谁。”

    “可以!”嘉靖帝立刻点头:“还有什么要求?”

    “没了!”

    “没了?”

    “嗯,没了!”

    嘉靖帝定定地望着罗信,半响道:“一道圣旨就能够让大明度过危机?”

    “不能!”罗信摇头道:“只是有很大的可能让我们度过第一个危机,也就是在半年内,赈灾结束,围剿流寇结束,并且为南北战争做好准备,为未来五年大明在没有市舶司的情况下,能够勉强度日打下基础。”

    嘉靖帝的神色渐渐地凝重了起来,他可不认为罗信要个圣旨会当摆设,恐怕罗信是要大开杀戒了,于是便沉声道:

    “你想要怎么做?”

    “韭菜已经长得像蒿草,该割了。”

    嘉靖帝目光一凝:“你什么意思?”

    “陛下,大明国库没有钱,却并不代表那些官员没有钱。那些人之所以有钱,就是因为贪污受贿,而且大明人还都喜欢买地。所以,除了他们巧取豪夺之外,他们还购买了大量的土地,也正是因为大量的土地在他们手中,所以才让大明收不上税,致使国库空虚。杀了他们有四大好处。

    第一,仅是没收的现钱和粮食恐怕就会不少,这些银子和粮草足以支撑赈灾和围剿流寇。

    第二,没收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朝廷可以不拍卖,而是租给那些农民种,如此,国库便多了一部分税收,缓解了财政。

    第三,大明的官员太多了,有功名的人也太多了,很多有功名的人,一身抱负却得不到施展,因为前面的坑没有倒出来,需要论资排辈。所以,大明的官场就如同一潭死水,如今割了一批,也是让这一潭死水流动起来。

    第四,震慑那些贪污官员,让大明官员惊醒,也算是还大明官场一个朗朗乾坤。”

    “好,朕准了!”嘉靖帝沉吟片刻点头道。

    “陛下,内库还有银子吧?”

    嘉靖帝警惕地望着罗信,罗信便笑道:“陛下,借给臣,臣还你。”

    “你要干什么?”

    “臣要割韭菜,总得有韭菜吧?急忙急促地也不好确定谁的韭菜,陛下的那些私房钱拿出来做个引子,很快就会还给陛下。”

    “真的?”嘉靖帝有些舍不得。

    “陛下!”罗信好笑道:“臣说的话,什么时候食言过?”

    嘉靖帝想了想,还真是。而且他也想到了,如果罗信解决不了问题,大明就出大问题了,那个时候,别说自己的私房钱了,就是性命都有危险,于是便点点头道:

    “朕也没有多少,只有七十万两。”

    罗信不由在心中暗骂,有七十万两,还让徐阶动用国库修建玉熙宮?

    *

    *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见马芳() 
“请陛下下旨,由臣负责赈灾,剿匪。再下旨给胡宗宪,令他严防死守,只要倭寇不上岸就可以。给马芳下旨,令其去北方坚守,不需要进攻,耗费粮草,只需要坚守,阻挡高丽即可。

    半年!

    只要坚持半年,大明就会恢复过来,只要半年南北不发生战争,臣就有把握解决问题。”

    “朕准了!”

    圣旨一道道下去。

    剥夺了徐阶赈灾和剿匪的权力,赈灾和剿匪全部交给罗信。同时嘉靖帝取出内库七十万两白银交给罗信。

    下旨给胡宗宪,下旨给马芳。秘密下旨给罗信,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不管是谁,只要有证据,就可以杀。

    罗信上任第一个举措,就是将徐阶派出去监督赈灾的官员都调了回来。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怀疑。大家都知道罗信和徐阶的关系,如今罗信掌权,怎么可能用徐阶的人?

    然后,罗信将七十万两银子都用在了赈灾上,没有给军队留下一两银子。军队当然不干了。罗信雷厉风行地会见了军方代表,上来就问了一句话。

    “徐阶之前给的粮草能不能支持半个月?”

    “能,但是”

    “没有但是!”罗信挥手打断了他们道:“你们目前的任务不是剿匪,而是帮助疏散流民,并且监督他们,不能够让他们成为流民。然后等待着我的命令,到时候,我让你们去哪儿剿匪,你们就去哪儿剿匪。命令下达,粮草自然会到,否则,你们可以拒绝出兵。不知道我罗信这两个字在军方有没有这个信用?”

    “有!”军方立刻点头,罗信在军方的名望和信用真不是盖的,罗信一句话,甚至比皇帝一句话都有信用。

    “可是即便是不出兵,也就能够坚持半个月,疏散和监督流民,军队也得吃饭。”

    “不会有半个月!”

    这只是罗信接过权力的第一天上午,打发走了军方,同时七十万两赈灾款正在起运。在罗信的值房内,此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守有,一个是黄锦。罗信望着刘守有道:

    “刘大人,你立刻秘密派出锦衣卫,监督南北总共七个省的大小官员,凡是贪污的,都给我抓稳了证据。而且安排好人手,随手等着我的命令,立刻抓人,抄家。”

    “放心!”刘守有自信地说道:“我们锦衣卫无孔不入,在那些官员的身边和府内都有探子。而且我们早已经有了他们的贪污资料。以前陛下不看,如果你想要看,我立刻给你。”

    “我们这里也有!”黄锦道。

    “好,把资料立刻送到我这里来。另外,黄公公,你立刻派出东厂的人,向受到流寇袭扰的七个省份传出消息。就告诉那些巨商,大明如今南北都在发生战争,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所以,只能够慢慢剿匪。明码实价,那个省份出一百万两银子,就先去那个省份剿匪。”

    “啊?”黄锦惊讶地望着罗信。

    “银子到了,就出兵,否则就让他们等吧。等着流寇攻破城池,他们的性命都没有了,家财也没有了。他们会同意了,一百万两银子看着多。但是放在一省真的不多。一个省的商人,世家,豪门太多了。摊派下去,每家才几个银子?”

    “好!”黄锦兴奋了起来。

    “是丑话说在前头!”罗信肃然道:“别让我发现你们双方贪污,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如果让我发现贪污,我也不会禀报陛下,先杀了再说。”

    两个人不由心中一凛,他们两个此时也意识到了大明如今的局势,而且听出来罗信的认真。如果他们真的敢乱伸手,说不得罗信真的斩了他们。他们如今和罗信可是同一阵营,所以罗信见到他们点头之后,神色一缓道:

    “不过,我也不会亏待你们。有些规矩我会守。东厂负责的商贾,世家和豪门交上来的银子,我自然会截留一部分,给黄公公留下一份。而抓捕官员,抄家出来的银子,我自然也会给刘大人留一份。”

    两个人立刻眉开眼笑起来,罗信凝声道:“我留给你们的是守规矩,希望你们也守规矩。未来我们三个共富贵,我不希望在这之前出现令我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不器,你放心,我们懂。”

    “那就开始吧!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时间紧迫。”

    说到这里,罗信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刘守有道:“这是我写给胡宗宪的信,用最快的速度送去。”

    “没问题!”刘守有接过了信道:“不急这点儿时间,这都到中午了,我们一起吃点儿。”

    “中午我约了马芳。东南那边,胡宗宪的压力不大,毕竟倭寇还没有上岸的迹象。但是北方不同。所以,我要和马芳谈谈。明天马芳就要前往北方,不谈就来不及了。”

    “好,那您忙吧,我们告辞。”

    黄锦和刘守有离开之后,罗信也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来到了和马芳约好的酒楼,进入到包厢,见到马芳已经到了,罗信便露出歉意道:

    “马老哥,应该是我早来”

    马芳大笑着起身道:“不器,我们之间就不要客气了。虽然我们平时不太接触,但是我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

    “马大哥说的是!”

    罗信和马芳落座,两个人也没有立刻谈公事,而是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罗信才放下筷子道:

    “马大哥,这次去北方委屈你了。以马大哥的本事,如果物资充沛,你不仅能够将高丽赶走,甚至率领军队攻入高丽。但是如今大明没钱,所以你只能够坚守。”

    “我明白!”马芳肃声道:“但是,如果一直没有粮草,恐怕坚持不住,不得不收缩防线。如此便又要丢失领土。步步后退,大明”

    “半年!只要坚持半年。”看到马芳为难之色,罗信又道:“也不是不能够退,但是半年内,只能够让出一个军镇,否则让高丽占据的领土太多,会尾大不掉。”

    “没问题!”马芳松了一口气道:“不就是半年吗?我坚持得住。”

    *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马芳的建议() 
“拜托了!”罗信站起来,向着马芳深施一礼。

    马芳急忙扶住罗信道:“这是我们军人的责任,当不得大人如此大礼。只是,如果单独面对高丽,我的压力不是很大,怕就怕草原……”

    “这个我来解决。”

    “那就没问题了。”

    “明日就走?”

    “嗯!”

    “明天我送你。”

    “好!”

    “不器,这一关,我们大明真的能够过去吗?”

    “能,一定能。”

    马芳沉默片刻,叹息了一声道:“如果陛下能够重用不器,我倒是相信大明能够度过这一关。如果再过十年,不器你能够入阁,我坚信大明会再一次走向辉煌。但是……”

    罗信也默然下去,马芳看了看罗信道:“不器,我们也是过命的交情吧?”

    “是!”罗信点头。

    马芳脸上露出笑容道:“不器你最近几年,仕途暗淡,如履薄冰。如果不是如今大明出事,恐怕你还呆在锦衣卫的大牢里。”

    罗信苦笑点头道:“老哥,我们之间也不用虚言。陛下忌惮我,不杀我就不错了。”

    “也不全是!”马芳摇头道:“实际上不仅仅是你,张居正,郭朴等人也都仕途暗淡。按理说,你们在吏部的考评中,全都是优等。有着这个考评,那必定是治世之臣,必定要升官。但是,年龄比你大,资历比你老的张居正,也不过是杭州知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陛下并不糊涂,如果像你们这样的治世之臣都弃之如蔽履,大明早就亡了。”

    “老哥言重了。”

    “一点儿都不重。”马芳摇头道。

    罗信心中已经有了推测,但还是向着马芳拱手道:“还请老哥指点迷津。”

    马芳看了一眼罗信道:“以你的智慧,应该已经有所推测。陛下并不是看不见你们的能力,只不过陛下是把你们雪藏起来,留给他的儿子用罢了。”

    “陛下会真的如此想?”罗信虽然有所推测,但还是不敢相信。

    马芳摇了摇头道:“不器,你智慧绝伦,但还是太年轻了。实际上,不仅仅是你,张居正的年龄也太年轻了。就拿你来说吧,你南征北战,又解决大明财政。如果你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人,恐怕这个时候,早已经入阁了。但是,你如今才二十二岁,以这个年龄让你入阁,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十年之后呢?

    十年之后,你必定门生故吏一大推,即便是你不结党,也会自动形成一个党派。那个时候,皇权必定会旁落。”

    看到罗信脸色微变,马芳又道:“以陛下之英武,会给自己的儿子留下这个隐患吗?陛下和官斗了一辈子。当初的大礼仪,实际上就是皇权和官争夺权力。陛下想要独掌朝纲,官想要让圣天子垂拱而治。最终陛下打断了官的脊梁,却也让大明走向了下坡路。”

    罗信对马芳钦佩起来,没有想到马芳一个武官,竟然能够将事情看得如此清楚。再想想马芳的年龄,心中也就释然。

    “老哥,我和张居正他们还有不同。”罗信轻声道:“他们都是单纯的官,而我却曾经南征北战,与军方有着千丝万缕。”

    “是啊!”马芳叹息了一声道:“不过,你做的很好。最起码,在表面上,你已经和军方断了关系。”

    “但是,如今恐怕又要联系起来了。”罗信苦笑道,这次他负责围剿流寇,怎么可能和军方不发生接触?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罗信眼睛一亮:“老哥,有何良策?”

    “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

    “不错,你如今还是太单薄了。你不可能和军方抱团取暖,那是去死之道。但是,自从你为官以来,在官体系中,你并没有多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

    “我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你想说复兴社那些人。他们在未来应该能够帮得上你。但是如今嘛,他们还太弱了。

    不算他们,你如今有能够帮得上你忙的朋友吗?就拿这次你入狱的事情来说,有四品以上的官员为你说话吗?”

    罗信脸色难看。马芳继续说道:“就算你智慧绝伦,却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把你弄进大牢,徐阶根本都没有出面,只是他手下的群狼就做到了。”

    罗信脸色苦涩道:“我也知道,只是我太年轻了,升官又生得快,少了过程。”

    “法不责众,这个众很重要。而且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想在将来有一番作为,就必定要结交一批五品以上的官员,最好能够结交一些四品三品的官员。一旦有了危险,大家一起上,一旦达到了这个程度,即便是陛下,也不敢杀你,顶多让你闲置。以你如今的实力,你最多也就结交到三品,如果再往上,那就不是结交,而是投奔了。比如你投奔高拱。”

    “不容易啊!别说三品了,便是四品,都几乎被高拱和徐阶瓜分了。即便是有那么几个没有被瓜分的,有如何会看得上我的这个小年轻?”

    “现在招揽不到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够没有这个想法。”

    “我明白,谢谢老哥。”

    罗信和马芳分别,第二天,亲自将马芳送出了城门。和罗信一起相送的还有徐阶和高拱。像这种大军出征,作为内阁也不得不出面。

    “不器,去我那儿坐坐?”高拱走到罗信跟前笑道。

    “好!”罗信欣然点头。

    两个人回到了高拱的值房,王锡爵给上了茶,然后退了出去,值房内便只剩下了罗信和高拱。

    高拱望着罗信轻声道:“不器,我听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有一个消息在遭受流寇袭击的省份传播,说大军无钱,哪个省份先交上一百万两银子,便去哪个省份围剿流寇。而且这些银子还不是官方从百姓身上征税,而是要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人心浮动() 
“是吗?”罗信脸上露出笑容道:“如果真的有商人,世家和豪门捐献,倒是体现了他们爱国的情操,有如此商人,世家和豪门,大明何愁剿灭不了流寇?何愁大明不振兴?”

    “不器!”高拱脸色凝重道:“你就不觉得这样败坏了大明的名声?”

    “这都是自愿的,何来败坏名声之说?”

    “你……不器,你这和严嵩,徐阶之流有什么区别?”

    罗信摇头道:“这消息又不是我传播的,他们捐献银子,我剿匪。不捐献,我也剿匪。”

    “不器,你好自为之。”高拱一张脸耷拉了下来。

    罗信笑呵呵地起身道:“大人,不器还有些事情要去处理。先告辞了。”

    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发现黄锦正坐在值房内等着自己。见到罗信,便起身道:

    “不器,你回来了。”

    “嗯,有事?”

    “陛下召见你。”

    罗信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走吧。”

    来到了偏殿,便见到偏殿的周围被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距离偏殿三十米包围了起来。进入到偏殿,里面只有嘉靖帝一个人。嘉靖帝望着罗信道:

    “不器,让世家豪门和商人捐钱的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