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士-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预示着出事了。

    悄无声息地站在围观的人群后面,向着里面张望,这个时候便听到那些官员和学子在喊口号,只是听了两句,罗信的脸色就变了。

    这些人竟然是在弹劾胡宗宪!

    在他们的口中,胡宗宪被罗列了十大罪状,直接要求斩杀胡宗宪。

    罗信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些官员都是一些低阶的官员,最高的不过是五品,没有背后推手,不可能这么整齐地跑来这里弹劾胡宗宪。

    但是……

    这个推手是谁?

    徐阶?

    不可能!如今徐阶和胡宗宪还是盟友状态吗,徐阶并不知道胡宗宪已经追随自己了。

    高拱?

    很有可能啊!高拱应该知道胡宗宪和徐阶联盟了,如今倭寇之乱已除,胡宗宪没有什么大用,按理说应该是调回京城升职了。但是,胡宗宪一旦回京升职,毫无疑问会壮大徐党,这是高拱不愿意看到了。如此一来,推动弹劾胡宗宪就水到渠成了。

    裕王?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裕王对自己可是很有感情的,知道胡宗宪和徐阶在东南联手对付自己,有这个心思也正常。

    但是……

    就算裕王有这个心思,未必有这个担子吧?

    就算裕王有这个担子,未必有这个能力吧?

    所以,罗信在心中把裕王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剔除了。

    景王?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谁知道景王会抽什么疯?

    也许他想要插手市舶司,去找过胡宗宪,胡宗宪没有搭理他。这也非常有可能,想要登上帝位,拉拢大臣,甚至培养军队,能够离开钱吗?

    而现在哪里能够弄到钱?

    市舶司啊!

    现在还有地方能够比市舶司更能够赚到钱吗?

    没有!

    绝对没有!

    所以景王想要插手市舶司,弄些钱,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但是……

    徐阶已经派张世杰去杭州掌管市舶司了,徐阶会支持景王,然后将市舶司让给景王吗?

    不会!

    肯定不会!

    以大明读书人的尿性,就算是景王当上了皇帝,一旦徐阶已经将大明海贸和市舶司掌握在手里,景王都未必能够夺过去,更何况现在的景王。

    如此,景王便需要胡宗宪,在东南也只有胡宗宪能够和和徐阶掰手腕。所以景王去找胡宗宪也正常。如果胡宗宪拒绝了景王,以景王那个尿性,去整胡宗宪也正常。

    还真是越来越乱啊!

    高拱,徐阶,景王,裕王……

    慢!

    怎么把嘉靖帝给忘了?

    不会是嘉靖帝看到东南倭寇已灭,便想要收拾胡宗宪吧?

    胡宗宪和自己可不同,自己扫平北方的功劳实在是太大,要比剿灭小小倭寇的功劳大得太多。但是自己交兵权交的痛快,而且回到京城在内阁担任司值郎的时候,也十分低调,让嘉靖帝找不到自己的毛病,而且后来更是因为自己善理财,让嘉靖帝又不得不用自己,几次三番,说不定嘉靖帝对自己的杀心已经小了很多。

    但是胡宗宪呢?

    在东南的名声就非常不好,朝中经常有人弹劾他,留给嘉靖帝的印象十分不好。

    如此,嘉靖帝如果想要杀胡宗宪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在刚刚剿灭倭寇的时候,嘉靖帝可是没有杀胡宗宪啊!反而是给胡宗宪升官了啊。

    不过,自从自己来到了大明之后,可是改变了不少的事情,比如斩杀阿拉坦汗,斩杀黄台吉,收钟金哈屯等等,如此改变了胡宗宪的人生轨迹,也不为奇。

    只是……

    乱套了啊!

    围绕着胡宗宪这一件事,就出现了嘉靖帝,裕王,景王,徐阶和高拱五个人物,这让罗信怎么做啊?

    如果是高拱,徐阶,裕王和景王也就罢了,可以以后慢慢调查。

    但是……

    如果是嘉靖帝,那就令罗信为难了。

    他可是答应了胡宗宪为他美言,现在弄不清楚想要杀胡宗宪这件事情是不是嘉靖帝的主意,如果真的是嘉靖帝的主意,他却去美言胡宗宪,这不是触怒嘉靖帝吗?

    他罗信现在原本就要夹着尾巴做人,如果嘉靖帝没有斩杀胡宗宪的意思,自己锦上添花,给胡宗宪说几句好话,这自然是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嘉靖帝想杀胡宗宪呢?

    罗信不由有些头疼。

    “不器!”

    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唤他,转头一看,却是周玉和张洵等人。罗信不禁问道:

    “你们怎么来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所有的官员都知道了,我们怎么会不知道?”

    “你们之前就没有听到风声?”罗信压低了声音说道。

    “听到过!”周玉也压低着声音说道:“之前也有人联系过我们,只是我们都牢记着你的话,要低调,所以我们都没有答应。”

    “知道是谁推动的这件事吗?”

    “不知道!”周玉摇头道:“我们也调查过,只是目前京城的局势非常乱,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比如他是徐阶的人,也很可能是表面上,暗地里却是景王的人。所以很难推断出究竟是谁在推动此事。”

    罗信便微微皱起了眉头,还真是乱啊!

    “那你们基本的推断是谁?”

    “高拱,或者是景王。当然,也不排除是陛下!”

    罗信在心中便叹息了一声,看来和自己推断的差不多。徐阶还不知道胡宗宪已经追随了自己,所以徐阶应该不会推动此事,而裕王却没有那个胆子,而且张居正也不会允许他做这样的事情。

    这件事还真是只有嘉靖帝,景王和高拱有推动的动机,也有这个胆量和能力。

    但是……

    这依旧令罗信头疼啊!

    只要不能够排出嘉靖帝,便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不器,我们要不要一起去支持?”

    “别!”罗信心中就是一惊:“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背后推手,上去给别人当枪使吗?”

    “可是……”海正沉着脸道:“那胡宗宪在东南屡次三番为难不器兄,我们管他谁是背后推手,我们要做的只是借势,将胡宗宪整下去就好。”

    *

    *

第八百一十一章 朝堂() 
“不好!”罗信摇头道:“京城如今十分混乱,多方势力倾轧,一不小心,我们不仅借不到势,反而被吃的连渣都不剩。

    记住,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一出手必中,如果不中,宁可放弃。”

    “这……”海正等人的脸上还有着不服气。

    “各位!”罗信语重心长道:“无论是和陛下,裕王,景王,还有高拱和徐阶比起来,他们都太弱小了。他们就是大象,我们就是蝼蚁。对于大象来说,他们可以犯错误,但是对于蝼蚁来说,却不可以。只要犯一个错误,恐怕就再也没有了机会。”

    说到这里,罗信沉思了一下道:“大家还是再争取探查一番,看看是否能够探查出来这背后的推手究竟是谁?没有目标的行动,实在是太危险了。”

    众人闻言,细想了一番,便俱都点头。见到众人都点头,罗信悬起来的心才放了下来,低声道:

    “各位还是撤吧,回翰林院去。一旦一会儿群情激动,将你们给卷进去,到时候说不清楚。”

    “也好!”众人点头,然后朝着罗信低声道:“你一会儿要上朝吧?”

    “嗯!”然后罗信有自嘲地一笑道:“谁都知道陛下不上朝,大家也不过是在大殿之上听高拱和徐阶说几句,说不定我就在那里站一会儿,被高拱和徐阶没有营养地说两句,就打发我去詹事府报道了。”

    “不一定啊!”刘秀文道:“不管怎么说,你这也是得胜凯旋,剿灭倭寇和经营市舶司,这都是大事。陛下不可能不听你说一说。你可是要有充分的准备,别到时候激怒了陛下。”

    “我明白!”罗信点头道。

    “那……我们告辞了!”

    “嗯,晚上我们再聚!”罗信拱手。

    “好,晚上见!”众人回礼,然后转身离去。

    罗信看了一眼那些官员和学子,轻轻叹息了一声,然后举步向着西苑内走去。

    刚刚走进大门,便听到背后又有人唤他。

    “不器!”

    罗信转头望去,便急忙施礼道:“卑职见过高大人。”

    来人正是高拱,此时高拱的脸上也带着憔悴之色,可见京城乱到什么程度。高拱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

    “恭喜不器回京。”

    “谢高大人!”罗信礼貌地回道,两个人便一起向着前方走去。高拱望着罗信,眼中带着笑意道:

    “不器,陛下将你召回京城,却没有将你的品级升上来,反而给打发到詹事府,心中可有怨气?”

    罗信淡淡地说道:“这倒是没有,不器累了,正好歇一歇。”

    高拱便摇头失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你说这句话就是带着怨气。不过,老夫劝你一句,官场上受点儿挫折那是好事。你纵观历史,哪朝哪代的出人头地的官员没有受过挫折?不受挫折,如何成大器?今天陛下会单独召见你,你要小心应对。不要辜负了大好年华。”

    罗信点点头,不管高拱是什么心理,能够说出这番话,罗信便不能不表示谢意。于是轻声道:

    “高大人,卑职明白。”说到这里,罗信苦笑道:“在离开杭州府的那一刻,卑职就打定了回京过夹着尾巴生活的主意。”

    高拱看了一眼罗信,赞许地点点头道:“不器,你比离开京城前成熟多了。”

    看到已经来到了玉熙宫大门前,罗信便闭上了嘴巴,高拱也不再言语。举步迈进了玉熙宫,便见到此时已经来了很多朝臣,徐阶也站在里面。大家客客气气地施礼,打着招呼,然后各自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

    罗信也和诸位大人施礼,包括和徐阶,也不缺礼仪。两个人在外面可以谁也不搭理谁,但是在这朝堂之上,双方都保持着应有的礼仪。徐阶虽然恨不得掐死罗信,但是却也微笑点头。

    朝堂之上的人都知道罗信和徐阶之间的关系,看到两个大小狐狸,不由都偷偷暗笑。

    见了一圈礼之后,罗信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如今只是一个正四品,在外面是一个很大的官,但是在这朝堂之上,却只是一个小官,所以便站在靠后的位置上,微微垂下眼帘,他准备自己一句话也不说,如今自己还不了解京城的局势,乱说话,会死人的。

    这还是罗信真正第一次上朝,他也很好奇,站在后面,偷偷注视着这些官员。

    高拱不说话,徐阶也不说话,两个人都微微垂着眼帘站在那里,剩下的那些官员有的鼻观口,口观心,一言不发。有的则是压低着声音谈论着。罗信竖起耳朵倾听着,他自幼习武,听力还是要比这些官员强出太多。

    他听到那些人谈论的依旧是弹劾胡宗宪的事情,从这些官员的议论中,罗信不禁心中苦笑,这胡宗宪的人缘还真差啊,几乎就没有人说他好话。

    “唉!”罗信不由在心中叹息了一声:“这让我怎么给你说好话啊?”

    而就在这个时候,终于听到了大殿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黄锦的身影出现在大门口,然后朝着高拱和徐阶道:

    “高大人,徐大人,陛下请二位觐见。”

    两个人急忙跟着黄锦走出了大殿,他们两个人离开之后,大殿之内便“轰”的一声喧闹了起来,大家再无顾忌,纷纷骂起了胡宗宪。

    什么贪婪好色,什么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什么养寇自重……

    甚至有人说,就是因为胡宗宪,倭寇才这么猖獗,如果派他们去东南,倭寇早就剿灭了。

    罗信的嘴角便泛起了一丝冷笑,胡宗宪是有百般不是,但是胡宗宪在东南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在他罗信到达东南之前,整个东南都是胡宗宪在支撑,说他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并不为过。

    “不器!”整个时候,突然有人朝他来了,他抬头一看,却是大理寺卿,却见到他朝着罗信严肃地问道:

    “你在东南日久,对胡宗宪的罪行更为了解,你可有上折子弹劾胡宗宪?你给我们说说胡宗宪都有什么罪行?”

    *

    *

第八百一十二章 臣累了() 
他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上的官员都望向了罗信。

    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罗信心中便如同日了狗了,不由在心中暗骂道:

    “老棺材瓤子,你好好弹劾你的,找我麻烦干嘛?”

    但是,面对众人的目光,又不能够不回答。就算曾经面对过千军万马的罗信,此时也不由心中有些压力。略微思索了一下,脸上露出笑容道:

    “我虽然身在东南,但是我和胡宗宪一文一武,而且我主要为陛下主持市舶司,真的没有精力和时间关注胡宗宪,所以对他的事情真不知道。”

    “你……”

    众官员纷纷朝着罗信吹胡子瞪眼睛。但是,此时的罗信就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一问三不知,脸上还始终带着笑意。

    “你这是要和胡宗宪同流合污吗?”

    终于有人说出了令罗信勃然变色的话,罗信的目光就是一厉,没有这么欺负人的。合着不和你们同流合污,就是和胡宗宪同流合污了?

    但是,他刚刚要反驳,却见到徐阶和高拱回来了。高拱朝着罗信点点头道:

    “不器,陛下召见你。”

    罗信深深吸了一口气,压制住心中的怒气,朝着高拱施了一礼,然后走出大殿,跟着一个内监向着玉熙宫走去。

    进入到玉熙宫,便见到嘉靖帝坐在椅子上,正望向他,罗信便跪倒堂中,高呼万岁。但是,上方却没有嘉靖帝的声音传出来。罗信慢慢地呼吸,迫使自己平静下来,罗信感觉自己两世为人,智慧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相比的,但是面临嘉靖帝这个老妖,罗信的心中也亚历山大。

    大约足足过去了十几息的时间,才听到嘉靖帝冷清的声音:

    “起来吧!”

    罗信站了起来,便见到嘉靖帝坐在一个长案之后,正目光清澈地望着罗信。罗信不仅心中一凛,暗道:

    “真是一个老妖啊!看他的脸色和体态,完全是垂垂老矣,但是那一双眼睛却透人灵魂。”

    嘉靖帝静静地望着罗信,又过了大约十几息的时间,罗信仿佛感觉嘉靖帝无声地叹息了一下,然后冷然说道:

    “有一年了吧?”

    罗信自然是知道嘉靖帝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问的是他去东南的时间,便急忙点头回道:

    “是,陛下!”

    嘉靖帝又沉默了一会儿,指着一张椅子道:“坐吧。”

    罗信的心中便是一凛,有些摸不清嘉靖帝是什么意思,便道:“臣不敢。”

    “无妨!”嘉靖帝摆摆手道:“让你坐,你就坐。”

    罗信也只好谢恩,然后坐下了半拉屁股,微微垂着眼帘,等着就嘉靖帝问话。

    嘉靖帝就这么一直望着罗信,心中也感慨万千,心中轻叹了一声道:

    “你就没有什么要和朕说的?”

    罗信抬起眼帘飞快地看了一眼嘉靖帝,看不出嘉靖帝什么意思。便按照自己之前预想的说道:

    “陛下,臣累了。”

    “嗯?”嘉靖帝木然的神色终于发生了变化,眉毛一挑,露出了一丝惊讶道:

    “何来此说?”

    罗信的神态仿佛陷入了回忆,目光有些迷离,声音有些低沉。

    “臣七岁的时候,因为大哥想要偷学罗家回马枪,被爷爷发现,便要断大哥一臂,臣据理力争,因为在爷爷教堂兄之前,就发现了大哥,大哥并没有偷学到。只要惩罚一下大哥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断去大哥一臂?最后,爷爷没有断去大哥一臂,但是却把我们一家赶出了家门,只给了我们一家三亩田。

    三亩田……”

    罗信苦笑了一声道:“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我们家有两个半大小子,三亩田怎么够啊,陛下。

    那个时候,臣唯一想的就是能够让父母和大哥吃上好的,穿上暖的,而且活得要有尊严。而想要过上吃好穿暖,活得有尊严的日子,无疑是成为读书人,成为陛下的臣子。所以,臣吧便决定读书。

    实际上,臣那个时候已经七岁了,启蒙都已经有些晚了。但是臣既然下了决心,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做下去。数年寒窗苦,终于迎来的科考,但是也迎来了严嵩和徐阶的暗算,让臣心神俱疲,你臣那个时期的年龄,陛下你很难想象臣的心有多累。”

    嘉靖帝的目光微暗,他想起了自己十五岁少年登基,被百官为难,一场大礼仪斗了数年,那个时候他只有十五岁,心里承受的压力没有人知道,更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有多累。

    在这一刻,嘉靖帝竟然有一种和罗信惺惺相惜。

    “但是,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生活,臣还是努力挺过来了。

    后来,阿拉坦汗犯边,将大明边军打得四散而逃。臣一想,这不行啊。臣在大明刚刚过上一点点好日子,如果阿拉坦汗打进来,别说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生活,恐怕连命都没有了。于是,臣便去抗击阿拉坦汗,最终击退了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砍下了阿拉坦汗的脑袋。随后,也通过了殿试,成为了状元。

    到了这个时候,臣终于松了一口气,阿拉坦汗死了,自己考中了状元,进入到翰林院,终于可以闲下来了。终于可以过上吃好穿暖,有尊严的日子了。翰林院的日子有清贵,这正是臣想要的日子啊!那一段日子,是臣最开心的日子。”

    嘉靖帝的脸色有些古怪,回想一下那段时期的罗信,还真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是被要求去修《元史》,也自得其乐。全然没有一丝立下大功,嚣张跋扈模样。反而是很享受那种悠闲的生活。

    “难道……罗信真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一个喜好平淡享受的人?”

    “没有想到臣没有清闲几天,还没有从战场和考场的疲劳中缓过来,黄台吉又打到了京城。这不是破坏臣的好日子吗?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