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他们!”
王翠翘的脸色也是一冷道:“是他们抢了你们两个岛?”
“不错!”毛海峰点头道:“这清单上的物品几乎都是我们那两个岛上的。他们有胆量,有实力抢我们的岛屿,不用想,抢你们船的就是他们。嫂子,还等什么,你跟我回去,和徐大哥说清楚,然后我们一起将他们杀了报仇。”
王翠翘摇了摇头道:“你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里吗?”
“跟得住吗?”
毛海峰将嘴一撇道:“我从小就是在船上长大的,也许他们里面有高手,我打不过他们,但是如果我想要在海上跟踪他们,他们跑步了。”
王翠翘沉默不语,毛海峰有些急道:“嫂子,别犹豫了。你跟我一起走,我们跟到了他们的老巢之后,我便和你一起去见徐大哥,将事情讲清楚。然后我们联手和大明谈判,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王翠翘皱了皱眉头道:“不先通知你义父吗?”
“来不及了!这一来一往,他们早就和市舶司做完交易离开了。只要我们跟踪他们,发现他们的老巢,他们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在海上还没有那支力量能够挡得住我义父,徐大哥,和辛五郎三家联手。”
“好!”王翠翘终于点头。
“胡闹!”罗信的书房内,罗信朝着王翠翘呵斥道:“你一个人跟着毛海峰上船,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不是和你说过了吗?让毛海峰去跟踪堂兄,你留在这里。等到堂兄消灭了毛海峰,他再来接你。”
“老爷。”王翠翘低眉顺眼地说道:“当时毛海峰逼得很紧,奴家害怕再推辞会被他怀疑,便答应了下来。而且王直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不仅要面对着徐海和辛五郎的攻击,还要防备堂兄偷袭他们,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发现堂兄,找到堂兄的老巢,和徐海化干戈为玉帛,那是王直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毛海峰不敢动我,反而会全力保护我,因为我就是他们和徐海和好的保证。老爷,没事的。即使是有事,奴家也愿意为老爷粉身碎骨。”
罗信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事情都有个万一,你有何必去冒这个险?”
王翠翘脸上现出感动之色,轻轻走到了罗信的身前,缓缓地坐在了罗信的怀里,将头埋在罗信的胸前,轻声道:
“老爷,奴家非常珍惜眼前的幸福,但是奴家也十分惶恐。奴家是残花败柳之身,出身又不好,恐不容于罗家。所以,奴家就想要努力成为老爷的帮手,哪怕最终没有进入罗家家门,也能够在老爷的羽翼下幸福的生活。”
罗信默然,王翠翘话中的意思他懂,而且他从王翠翘话中的语气里也听到了她的决心。心中便是一动。
罗信成长得还是太快了,这便造成了他几乎没有心腹可用。而王翠翘也许就是一个人才。出身风尘,懂得察言观色,当过海盗,学得心狠手辣,再看她之前的谋略,也是一个智慧之人。如果能够确定她忠心自己,便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镖局那边虽然不断地收集各方消息,但实际上在管理方面十分混乱,唐壮毕竟是一个老兵,让他打仗行,让他管理这样一个既属于特务机构,又属于特别行动队的机构,确实是在难为他。如果将整个团队交给王翠翘?
罗信觉得王翠翘的能力一定比唐壮强,那她会忠心自己吗?
那就把这件事情当作对王翠翘的一次考核吧。
“好吧,你一切多加小心。”
“谢谢老爷!”
王翠翘脸色就是一喜,她见到罗信肯放她走,这证明罗信对她还是信任的。罗信在心中担心王翠翘会不会忠心于他,王翠翘在心中也在担心罗信会不会信任于她。
第二轮交易结束了,一支支船队都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大明的码头。罗胜离开了,毛海峰也和罗信告辞离开了。
在毛海峰离开的当晚,万大全便带领着五十个老兵,黑衣蒙面,将毛海峰在杭州留下的人和暗线全部偷偷杀了,毁尸灭迹。
海上。
毛海峰远远地跟着罗胜的船队,王翠翘和毛海峰站在船头甲板上,王翠翘心中不由对毛海峰十分佩服,不愧是自幼就在海上长大的人,只是凭着水流和风中的味道就能够在不被罗胜发现的情况下,死死地盯住了罗胜的船队。
罗胜的心中对毛海峰也十分佩服,别人看不见毛海峰,罗胜还是能够看到了,因为他的手里有着千里镜。
罗胜摆了摆手,便有数十个水手跳下了船,向着毛海峰的船潜游了过去。
毛海峰的船上,毛海峰凝声道:“我还真是好奇,这些人的老巢在哪里?”
王翠翘凝声道:“能够拥有这么多船,他们的老巢应该不小。对了,你就没有派几个人混到他们的船上?”
毛海峰摇头道:“他们太机警,混不上去。”
毛海峰猛然一摆手让周围静下来,他竖起了耳朵倾听着,脸色猛然大变道:
“有人在下面琢船,快下去阻止他们。”
话落,他亲自拔出到,跳进了海里。随后几十个海盗也纷纷地向着海面跳了下去。很快,海面就激荡了起来,有着丝丝鲜血从海水之下飘浮了上来。
“漏水了,漏水了……”
船舱内响起了呼喊声,船上剩下水手都向着船舱跑去,寻找着东西去堵露眼。甲板上便只剩下了站在船头的王翠翘一个人。
王翠翘的脸上现出了笑容,因为在她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而这支船队正是掉头返回的罗胜。
战斗没有丝毫的悬念,毛海峰等人一个也没有跑掉,都被罗胜杀得干干净净。将毛海峰的脑袋砍下来,装进了布满生石灰的木盒里面。罗胜的船队继续向着大明的海岸线驶去。
罗信将市舶司的事情交给了贺年,告诉贺年自己要微服私访去了,争取用两个月的时间将整个东南转一遍,看看能不能为市舶司找到一些更好的生意。然后他就带着鲁大庆消失了,消失得无踪无尽,连陆炳的锦衣卫都找不到他的踪迹。
夜。
钱塘江岸。
一艘船靠近了岸边,抛锚,放踏板,一个人在船上举着火把在空中划了三个圈子,然后便看到罗信和鲁大庆两个人从夜色中走了出来,踏上的踏板,来到了船上。梁宇将手中的火把交给了旁边的人,朝着罗信跪下道:
“臣拜见陛下。”
“呼啦……”船上跪了一甲板,低声拜道:“臣拜见陛下。”
这些人很早就开始称呼罗信为陛下了,只是在市舶司和有别人地方还是称呼罗信为大人。罗信也没有阻止他们,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之所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随他,就是图个出身。他们的出身和罗信分不开关系,罗信的地位越高,他们的出身也就越高。
那么,最高的地位是什么?
自然是皇帝,只有罗信当上了皇帝,他们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
罗信知道不能够阻挡他们称呼自己为陛下,如果阻止了他们,会让他们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就会使凝聚力减少。
而且,随着罗信的布局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实力越来越强,他的野心也不可避免的膨胀了起来。所以当这些人第一次称呼他为陛下的时候,他知道是这些人在试探他,试探他有没有野心,如果自己表现出有这个野心,他的这些手下便会劲头十足。如果自己拒绝,这些人很可能会慢慢地沦落成海盗。而如今罗信默认了下来,这些人就会自己约束自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未来不是海盗,而且有着宏伟的目标,有着光明的未来。
实际上,罗信现在的心里非常矛盾,他有野心,谁也不想整天在头上悬着嘉靖帝那把剑,随时会被嘉靖帝杀死,大丈夫谁不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但是,罗信更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一个皇帝?
天下百姓难免生灵涂炭,这是罗信心中过不去的坎。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六章 到达()
求订阅!
*
放下心中的纠结,罗信含笑道:“起来吧。”
“谢陛下。”梁宇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汉海王在不远处等您。”
“走吧!”
“是,陛下!”
罗信站在船头的甲板上,梁宇站在他的旁边,略微靠后。罗信望着漆黑的海面凝声道:
“毛海峰怎么样?”
“杀了,没有跑掉一个人。”
“王姑娘呢?”
“王姑娘很安全。”
罗信轻轻点点头,然后再没有言语,站在船头上默默地望着漆黑的海面,心中不由又响起了之前自己纠结的问题。
“自己究竟要不要当皇帝?”
前面出现了一片黑影,梁宇点燃了一个火把,在空中画了三个圈,对面也亮起了一个火把,画了三个圈。罗信脚下的船便向着那一片黑影加速驶去。
接近了那一片黑影,那是一艘艘海船,一艘艘海船向着两旁分开,罗信脚下的海船向着中间驶去,停在了一个三层海船旁,两个船之间搭上了踏板,罗信踏着踏板,走到了那艘大船之上。便看见黑压压跪满了甲板。
“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信伸手将罗胜扶了起来,然后朝着甲板上的人道:“起来吧。”
“谢陛下。。”
“呼啦……”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目光闪亮地望向了罗信。罗胜心中很激动,虽然罗信没有正是承认他成为皇帝,但是却并没有拒绝别人称呼他为陛下。此时他的心中澎湃着一个声音:
“罗家要成为皇族了。”
罗信知道自己此时应该说些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此时他说话就一定要以皇帝的身份说,但是他的心中还没有做出决定。目光扫过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心中叹息了一声道:
“各位,朕等着你们歼灭所有海上的海盗,成为海上真正的霸主。”
“万胜!”
“万胜!”
“……”
这些老兵激动地高呼了起来,罗信凝声喝道:“开船。”
船队开始向着台湾的方向驶去,罗信在罗胜的带领下,向着船舱走去。看着那些老兵望向罗信那崇拜的目光,罗胜的心中叹息了一声。虽然这些老兵都很尊敬他,听从他的号令,但是他从来没有从这些老兵的眼中看到用这种目光望着他。他相信,只要罗信一句话,这些老兵便会立刻抛弃他,站在罗信的身后。
进入到传承,将门关上,舱内就剩下了他们两个人。看着落在坐在那里,默默地不说话,罗胜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信弟,你在怪我?”
罗信摇了摇头道:“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已经踏上了这条路,有些事是不能够自己做主的。”
叹息了一声,罗信望着罗胜道:“堂兄,人从来不是为自己活着的。刚开始我只是想要自保,才打下了这番势力。但是随着这番势力越来越强,就算我满足了,但是兄弟们却没有满足。他们跟着我,就是想要荣华富贵。但是一个小小的台湾满足不了他们,同样一个草原也满足不了大哥那边。也许……”
说到这里,罗信的神色有些怅然道:“也许当初在陈桥,赵匡胤也是如此吧。”
“那……信弟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先把徐海,辛五郎和王直灭掉。然后将倭国灭掉。我们占据了台湾和倭国,对了,顺便再将琉球给灭了,有着台湾,倭国和琉球,我们完全就可以建国了。这需要几年的时间,一切等到那个时候再说。”
罗胜沉思了一下道:“几年的时间能够灭掉倭国吗?”
罗信便道:“等着到了台湾,先让伯父带着十艘船和王翠翘拿着毛海峰的人头去找徐海和辛五郎。你带着五十条船远远地跟着,如果一切顺利,你就带着五十艘海船离开,寻找机会再偷袭王直的海岛。隔一段时间,再派十几艘船投奔王翠翘,慢慢地在徐海和辛五郎的队伍中增加我们的力量,再拉拢汇聚在徐海和辛五郎周围的海盗,尽快将徐海和辛五郎孤立。但是也不能够将全部力量投进徐海和辛五郎的队伍中,还是要留下一部分力量,继续偷袭王直。如此,一明一暗,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海上的霸主。
实际上,这一步是最难的,也是耗费时间最久的。一旦我们灭掉了王直,徐海和辛五郎。琉球太小了,也太弱了,顺手就给灭了。
至于日本……”
罗信淡淡地笑了笑,脑海中回忆着前世的资料,这一回忆,罗信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局势也确实太搞笑了一些。
“信弟,你笑什么?”罗胜不解地望着罗信问道。
罗信便笑道:“我在笑倭国太搞笑了。”
“搞笑?”和罗信待久了,罗信口中的一些新鲜词他也懂得,便问道:“怎么搞笑了?”
“堂兄,你对倭国有多少了解?”
罗胜便摇头道:“没有多少了解,只是知道那里很小,弹丸之地。”
“不错!”罗信点头道:“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不过和台湾比起来,却是也不小。琉球大约只有台湾的十分之一,而台湾大约也只有倭国的十分之一。”
“这么大?”罗胜楞了一下。
“不算大!”罗信笑了一下道:“和大明想必,大约只有大明领土的二十六分之一。堂兄,你想啊,大明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也就是说倭国的领土还没有大明的一个省大。
嗯,它的面积相当于大理。”
“哦!”罗胜点点头道:“那还是弹丸之地。”
“不错,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你知道如今有多少个国家吗?”
“多少?”
“六十六个!”
“六十六个?”
罗胜张大了嘴巴,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这样的话如果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罗胜肯定会嗤之以鼻,但是从罗信的口中说出来,他却是相信。虽然他不知道罗信从哪里得知的倭国局势,但是心中对罗信却有着一种盲目地崇拜。
“对,就是六十六个。”罗信越想越可乐,不由笑出了声,罗胜也大笑起来,笑得直拍桌子。一边拍桌子一边问道:
“那他们的一个国家有什么上林村大吗?”
“应该大一些!噗嗤……”罗信又忍不住笑了:“他们也分大中小诸侯,那些大诸侯占领的地盘还是不小的。”
“不小能够有多大?”罗胜好奇地问道。
“一个县那么大吧。”
“最大的诸侯只有一个县那么大的地盘?”罗胜睁大着眼睛问道。
“弹丸之地,六十六个国家,你还想要有多大地盘?在倭寇如果双方加起来能够有两千人作战,那就是大战。”
“两千人……大战?”
罗胜的眼神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当初在北方经历的数十万人大战的战场。这两千人……怎么就算大战了?
“堂兄!”罗信将还在那里恍惚的罗胜唤醒道:“所以,当你打败了徐海,辛五郎,王直,占据了王直的三十六岛,再占领了琉球,你那个时候以你的实力完全可以征服日本。”
罗胜兴奋了起来,实际上他的心中也十分清楚,如果一直有仗打的话,罗信是否把大明朝推翻并不重要。以为他们一直有奋斗的目标。就怕大家将台湾建立之后,开始闲着没事,便会想大明,毕竟这些人都是从大明招揽过来。
再说了,只要他真的按照罗信的安排,一步一步实现了目标,那个时候他将十分强大,那个时候,他完全可以组建出来十万大军,而且这十万大军可以纵横海上,在大明沿海各地都可以登录,让大明防不胜防。而且他相信在那个时候,罗青也必定统一了草原,在那里组建二十万大军绝对没有问题,如此就有了三十万大军。这样的实力,他就不信罗信不动心?
心中有了决定,整个人便轻松了起来,和罗信交流着彼此的看法,不过大多时候都是罗信在讲,他在听。
一路生平安无事,不仅风平浪静,更是没有遇到一支海盗,实在是如今的海盗都聚集在倭国那边,因为王直的三十六岛在那里。
十七日后。
罗信来到了台湾岛,站在船上,罗信向着岸上望去,见到此时在岸上已经建立了港口,而且防御工事已经建得七七八八,港口和防御工事都是按照罗信当初给出的图纸建造的,上面还预留出炮台的位置。
在码头上,罗信看到了罗野,方自根,周贤和崔浩等人。他们都是听到有人汇报罗胜的船回来了,便前来迎接。罗信收回了目光,向着站在旁边的罗胜道:
“堂兄,让工部研究的火炮怎么样了?”
一说到火炮,罗胜便眉飞色舞起来:“已经制作出来一个,试验过了,威力好大。”
罗信闻听,精神也是一振:“成功了?”
“这……还差点儿火候。”
“差在哪儿?”
“我也不太懂!”罗胜抓了抓脑袋道:“有好多方面,比如射程不够远,炮身不够结实,打个几十炮就废了……”
而这个时候,船已经进入到港口,站在码头上的罗野眼睛猛然一亮。
“信儿!信儿来了?”
方自根,周贤和崔浩三个人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罗野口中的“信儿”是谁,但是看到罗信那激动的模样,便凝目向着船上看去。而此时罗信已经顺着踏板向着岸上走来,这一下他们看清楚了,是罗信来了。
三个人的脸上不仅仅是露出了激动之色,更是露出了一丝轻松之色。
这一段时间他们过得实在是太煎熬了,当初来台湾之前,罗信便和他们三个人制定了台湾的各项规则。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有一些读书人会对罗信那一个废除读书人免税政策不接受。他们认为他们来台湾帮助罗信建立天下,那就是开国功臣,开国功臣难道不应该享有特权吗?
他们是尊贵的读书人,读书人就是要高人一等,这种思想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所以,当他们来到台湾安居了下来,台湾建立出雏形之后,他们心中的怨气也越来越大了。废除读